第一篇: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
摘要: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相对短缺,因此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有必要结合国情对模式的主题、功能、结构等进行重新设定,选择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职业素养;专业技能
一、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模式不是一般的具体形式,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存在物,是在长期实践中从多样的现实存在物中概括出来,经受各种检验并最终“定格”的结果,因此,它必然有某种个性特质,而体现这种个性特质的要素通常是模式的主题、结构与功能设定、支持系统和适用环境。
(一)模式的主题
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这种功能和结构,是由于受某种理念、思想和主张的支配,这就是模式的主题。它是模式理性特征的体现,是模式的核心,贯穿和主导着模式的整个体系,支配着模式其他构成要素,并衍生出与主题有关的其他范畴。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通常产生于模式构建者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教育观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最早出现在英国,但目前世界上较为一致认可的现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他早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生活经历和他日后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敏感促使他产生了工学结合的想法。直接起因是他发现很多东西学生无法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学到,只有在车间和工厂里才能学到。于是他设想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课堂学习。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下了定义,认为它是“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real-world experience)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4月,由美国工学结合规模最大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主持召开的“美国合作教育大会”的文件中指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显然,它的目标指向集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上。
(二)模式的功能与结构设定
模式的功能和结构设定是模式的主体内容。如果说主题是模式的核心,那么它必定要落实在模式的结构之中。没有特定的模式结构,模式的主题就无法贯彻。而模式结构的基础则是模式的功能,它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是模式主题贯穿在结构之中的中介与桥梁。
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我们不难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它从两个方面决定了模式的结构设定:第一是结构组成要素,即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要素。第二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式,一是角色关系式:学校是“主办方”,用人单位是“协办方”,学生是结构主体,也是主要的受益方。二是责任关系式:学校是组织者,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并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为学生安排工作单位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学生既是用人单位的雇员又是学校的学生,有接受学校和用人单位双重管理以及为用人单位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责任;用人单位是学生的雇主,有责任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支付相应的报酬,并与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责任。
(三)模式的支持系统与适用环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产业、社会等多个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来自教育、产业、政府的多元支持系统。
在教育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作为支撑。在管
理体制方面,英、美、澳、加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等学校有专门的工学结合管理部门,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Departmen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Career Service)是该校最大的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全校近2万名学生校外工作的安排和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该部门的人员构成是“双师结构”,一半以上是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与企业有着天然而又紧密的联系,在学生工作安排与管理上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制度方面,这些国家的高等学校多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课程方面,这些国家高等学校的课程多为模块式结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选择模块的组合,学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某一工作岗位始终有学生工作的要求,通常采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分成两组轮换上课的课程安排,很多学校将职业证书的课程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或将职业证书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之中。
在产业方面,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实践主要有三种动因:一是政策驱动,由于很多国家有鼓励产业接受学生实践的相关政策,用人单位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激励,把接收学生实践与
自己的利益挂钩,而且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二是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的一些非关键岗位的技术要求或风险系数不是很高,由现有工作人员承担或专门为此招收新人成本过高,但由学生承担比较合适,非但成本低廉,而且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三是长远考虑,由于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用人单位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接收学生实践作为招募理想新成员的途径之一。
在政府方面,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践;二是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最常见的是减税退税政策,较为典型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退税制度,即cooperative Education Tax Credit,简称CETC。该政策规定,用人单位每接受一位学生实践,就可以享受相应的退税待遇。
在鼓励学校的政策方面较为典型的是美国。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开始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进行财政资助。该法在题为“加大对发展中学校支持力度”的第三条款中规定,发展中学校可以使用条款中规定的款项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将有关资助内容单独列项,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扩大规模;二是培训管理人员;三是进行相关研究。从1970年到1994年,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共17次,累计金额达2亿多美元,实施这一模式的高等学校从55所增加到1100多所。
至于适应环境,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从事的是真实的职业人的工作,因此它的适应环境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一模式的实施。如上世纪 90年代上半叶加拿大的失业率高居不下,1992年年底高达 11.8%,在西方七国中名列前茅。虽然1994年11月曾一度降到 1位数,但全年失业率仍在10.4%,有136万的失业大军,成为影响高等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与职业咨询部”为此忙翻了天。
二、中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将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进行对比。
(一)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在教育这一层面,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首先,大部分学校尚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力量比较薄弱,一般都由教学管理部门附带。由于教学管理部门的功能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内,因此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在人员结构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有“双师结构”管理队伍,系和专业层面上双师队伍也不够健全;在教学制度方面,我们尚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课程方面,我们还是从教学而不是从育人的角度看待课程,因此没有完全将校外工作作为必修课。虽然职业证书已经被纳入课程体系,但还没有在内容上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大多数课程还是重在知识,缺乏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
在产业和政府方面,由于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产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造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因
此,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在适应环境方面,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直接有关,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学校实施这一模式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
(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题的补偿性扩展
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使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承担提高职业素养之外的补偿性任务。教育部教高 [2006]16号文件(以下简称“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前者工与学的结合是模块式的组合,后者工与学的结合则是渗透式的融合;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的提高,而后者除此以外还要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全程式”工学结合是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探索,为了弥补支持系统要素的不足,其主题与国外相比应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多元组合由于模式的功能直接秉承模式主题的要求,因此,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等。前者的实现路径主要是校外,因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且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实现。根据16号文件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后者的实现路径是校内与校外,而且主要是校内,因为专业建设虽然必须与用人单位相结合,但其行为主体是教师,用人单位充其量参与设计和策划,不可能成为主体。
由于模式的功能是模式结构的依据且规定模式结构的方向,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建设的功能,因此,在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三大结构要素中,学校的教师至关重要,就责任关系式而言,既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又要主持专业建设,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三、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的理性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老板,女n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这一做法的要求归纳起来是四句话,那就是“真实的工作环境,顶岗的工作实习,一定的劳动报酬,严格的过程管理”。为了不影响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将工作安排在假期,也可以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虽然最后一学期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加强管理却能取得一举多得的成功:既是工学结合、顶岗工作,又能结合具体实际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解决第六学期“放羊”的老大难问题。目前,严格的过程管理是重中之重。
(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心理学认为,所谓技能,是指由于练习而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有意识的活动中近乎自动化了的部分。由此推理,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业务活动中的熟练动作;而所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亲手操练;二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现场教学。由于校外顶岗实习往往较为分散,而且与所学专业很难完全对口,更不可能结合专业课程进行现场教学,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个别与学校联系十分紧密的校外用人单位才能实现。如果是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协议等形式要
求基地经营者提供相关条件,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的各种教学要求。
(三)课程改革中的工学结合从课程设置角度看,目前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课程,认为课程的核心是反映学科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文本;另一种是从育人的角度理解课程,把课程看作经验,认为课程是活动、是育人的结果,或认为课程是育人的计划、活动的计划,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后者是目前越来越受世界各国重视的“大课程观”,是美国在20世纪初提出的“经验课程范式”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已经开始影响我国。从这一课程观来看,学生外出顶岗实习本身就是一门课程。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发起方之
一、我国最早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香港理工大学实施的“优选毕业生计划”(Preferred Graduates Program),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参加3个月的实际工作,并将其称为学生的“必修课”。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知识,教材按照知识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实践是知识的附属。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实践活动,教材应按照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要引出,是实践的附属。笔者认为,后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思想。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其次,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因此,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四)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一个来自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都到教室里去上课,能在现场进行实践技能指导同样是称职的兼职教师。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分散的特点,学校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里聘任兼职教师,支付他们应有的工作报酬,适当地对他们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要求他们代表学校,依据学校的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管理。兼职教师根据聘期可以是相对静态固定的,如校内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如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人员。
参考文献
[1]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U.S.A.Apr.2001.
[2]Reeve R S.“Employers’Guide to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Inc.2001.
[3]Goldstein Michael B,Wolk,Peter C.“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Institutions”,Jossey—Bass,1987.
[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Z],2006—11—16,[5]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廖哲勋.课程新论[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伍棠棣,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要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本原则
1、校企共建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工作过程(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彰显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并符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2、能力本位原则。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按工作过程(任务)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应用知识和对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统筹考虑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典型产品等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关键环节,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双证书”原则。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简称“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各专业要根据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规划与选择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性原则。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是实训操作过程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三、基本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方案的制订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柔性管理,考虑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1、过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包括:
(1)行动领域设计: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从行动(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说明界定这些任务依据和基本过程。
(2)学习领域设计:对具有教学价值的、经过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也就是学习领域设计。这里的设计必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必须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工作任务顺序选择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
(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开发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设计。
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应当包括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描述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的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3、教学实施中的柔性管理
在完成核心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学生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学习过程中发生变动情况下,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即描述在满足何种条件下可以变动正常的教学计划,必须完成哪些教学环节和课程,没有完成的教学过程用哪些环节(如网上学习、企业培训、企业鉴定等)替代。
四、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重大变革。坚持课程体系构建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原则。
2、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标准
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并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怎样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如项目、工作过程、设备、产品、案例等)进行教学活动,即本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
(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顺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课程体系设计要点 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完成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4、双证书的教学安排
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的正常教学活动中去,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有相对应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
5、顶岗实习的安排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安排不低于半年的顶岗实习,实习时间一般在完成核心能力课程培养的基础上进行。
五、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可以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沟通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计算机基础与操作》、《军训》(含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共任选课(包括科技、人文、艺术修养类)等课程组成。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
2、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各专业在构建该课程时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特点,并将岗位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教育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
3、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在职业能力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所拓展的需要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应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课程。
4、课程体系学时分配
(1)各三年制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700学时,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原则上为1:1。
(2)各专业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原则上学生三年完成125-135学分,其中理论课程按照16学时/学分,学生实习实训按照30学时/周(每周计1学分)折算。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
电工电子30801班,三年制中技班。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下厂进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如何做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为班主任的我努力探寻教育管理工作的切入口。
一、班主任工作全新领域里转变多。
针对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教育对象,学生管理需要社会化。摆在班主任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生产线,班主任如何配合各生产线领导对员工在生产线上的要求,从而挖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1、学生管理社会化。以制度说话,迟到、请假不会总得到善意的提醒,而是严格的管理,上班打盹,绝对不行,出了疵品,那就得严厉的惩罚。学生还是学校的学生,但是进入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员工,是社会的一份子。
2、教育主体发生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由学校老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教师或师傅交替担任教育者,甚至完全由师傅担任。教师和师傅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不适应。
3、教育对象的变化。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它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
4、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在一定时期脱离单纯的校园环境处于社会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等会使学生产生很多新的想法。
5、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与学校有很大区别,更侧重于作为一个员工的教育。
学生改变以往“校园和课堂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深入社会,体验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同时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环境也随之改变。但班主任工作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发挥班主任在企业与学校、学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学生教学生产实习的阶段性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1、对新世界、新事物的了解过程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生产线前分别有两个阶段的培训和学习。阶段一:刚走进厂区,人事管理科对全体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生产产品、工种分配、考勤制度、人员结构等方面,新员工开始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阶段二:学生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线,各生产线再对新员工明确岗位要求、工艺流程、5S管理、安全操作规范、劳动纪律、考核与分配要求等。
班主任全程跟踪,与新员工一起学习,知新员工应知。同时注意观察培训过程中,学生接受的程度,个别学生的反应。再配合生产环境的要求和需要,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学习做员工》,重点强调企业要求与学校要求的区别;明确劳动纪律和请假制度,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以学习为主,磨练意志吃苦在先;与人沟通态度谦虚,工作积极主动,一切以生产说话。在企业领导和老师两方面的管理人员要求下,学生思想上开始学习做员工,行动上整装上阵,进入生产线。
2、熟悉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后过度了适应过程。
在身临其境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新员工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了解和学习,拘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顺利地过度了自然而然的适应过程。(1)十七周岁左右年龄的学生对新事物有一段时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工作必然有一定的积极性。学生对新环境接触的恐惧感又使他们规矩的学习并工作着。(2)部分学生有表面浅显的适应表现,因为对了解的东西体会得不够深刻或还未接触到,所以有一个短暂的或浅显的适应。(3)个别学生偶尔在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范上欠缺自控能力时,出现违规。生产线领导和班主任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按制度进行罚款,以吸取教训。
3、由学生过度为员工的一段时间里不适应表现充分暴露。
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感到不适应,导致个别学生有被迫离岗的情况,或是要求调换岗位,或是厌岗。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1)对制度已充分的了解觉得简单、枯燥;对工作内容了解后觉得重复、单一。(2)从心理上坚持的毅力接受了考验、体力上也在受到考验,害怕吃苦。(3)充分了解岗位分配标准的不统一,产生心理的不平衡。(4)通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工作能力、绩效的不合理,以致工作信心不足。此时此刻,班主任的工作是和同学们一起感同深受地分析、品味这工作的滋味。利用发放实习补贴的恰好时机,主题班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犹如及时雨,灌溉了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收获人生第一次劳动报酬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我有信心,下个月我的产量一定上去”,“我学习不好,可我干活好”,“我不是来挣钱的,我学习到了很多与同事沟通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孩子们心底的心声,想放弃、害怕吃苦的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表现欲望、工作积极性在生产实习环境下尤如雷电被触发了。
4、在自我价值的体现过程中,适应环境是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制度的了解、工作技能的提升、周围环境的熟悉、与同事、上司的熟悉后,不再有陌生感,加上自我的成长,在班主任、家长、生产领导、师傅的帮助下,逐步走向成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个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获取报酬的艰辛,更是品尝到由消费者变换为创造者的乐趣,感觉了人生第一次领到“工资”的兴奋,领略到为家人送上礼物而证明自己能力的幸福。实习两个月以后的时间里,适应环境成为必然。
三、班主任对生产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跟踪学生生产实习的全部过程中基本工作操作方向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1、下厂实习前期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下厂教学实习的目的、实习周期、实习内容、工作环境及要求。特别向学生讲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其中有意识地提到劳动报酬,以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每周定期到厂里与学生一起与学生同吃同住,排解学生生活上的顾虑和烦恼。让孩子们感觉他们的老师永远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犯错了、与人发生矛盾了、心里上有过不去的坎了,老师总会及时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永远有一种安全感和关爱感。
3、与实习生产线上的领导及师傅沟通,即时了解学生在劳动纪律、操作规范、工作技能、与领导、同事之的相处合作情况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4、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按班集体、小集体和个人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予指导性的约束。
5、时刻保持与家长沟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有些学生个人工作和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寻求家长的协助。(2)部分家长对孩子工作的时间、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提出不满或意见,即时给予家长一个满意的解说。(3)对于学生在某个工作阶段内表现比较优秀或进步特别明显的,给家长电话告知。
在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注重三个字:“早”、“恒”、“细”。“早”即早预防、早处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早做考虑,禁于未发或萌芽之时。如路上、工厂里、操作时的安全问题,要及早给同学们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生意外,也要注重“早”,即“早处理”。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恒”就是要有恒心。管理学生需要管理者有恒心、能坚持,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在最初阶段都需要不断强化,甚至需要强制执行。班主任更要主动与生产线上的分管领导了解学生生产情况。如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实习表现要由班主任如实记录在《实习学生情况汇报表》上;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这些都需要师生相互约束,共同坚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实习生活的一部分。
“细”就是要细化、量化工作责任和目标,做到精益求精。对于每天的工作安排,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都要了如指掌,事必躬亲。学生干部的工作一开始总是做得不到位,班主任坚持每天查岗,看记录,了解情况,和同学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班干部的工作熟练了,学生的习惯也好多了,我们的管理也再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四、学生实习返校后的进步表现显而易见。
三年制中技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通过6个月的生产教学实习,他们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训操作到心理塑造、励志成才等方面得到班主任和生产线领导全方位的塑造,学生不仅学到了“工”的本领,也在思想意识上有明显的进步。实习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表现中就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如文明礼貌,感恩的心,吃苦耐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会了以生产质量说话,增强了公司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意识,领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都有提高。
同学们带着实习小结时的一句句肺腑感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回到校园,就立即进入课堂。而同学们的表现比下厂实习前简直是质的飞跃,让班主任的我也为之惊叹,平日里班主任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日常工作。首先是宿舍卫生实行“5S”管理,责任到人,宿舍管理人员给予我班宿舍卫生高度评价。其次是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统一服装,胸卡到位,学习态度端正,任课教师对我们三年制中技学生班学风也刮目相看。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在以职业为导向,力求达到学生行为习惯和企业要求基本一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证明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实习模式,是顺应企业需要而培养中技学生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班主任和学生都感同深受。
五、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思考:
1、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年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情况、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在学生下厂之前,班主任可以先到厂里对学生即将实习的各个岗位进行前期了解,如生产线上需要耐心、能坐得住的操作人员;需要有体力活的、需要沟通能力强的、能耐住寂寞的、视力好的、动手快的、细心的、需要有特殊技能等等的操作人员,从而对学生做个合理分工。
2、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下厂教学实习时,应该针对每个班级一定数量表现不佳的学生暂缓下厂,通过在校反思或在家长配合后,确认学生思想已准备充分进入员工角色,再分批或逐个安排下厂,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减小到最底程度。
总而言之,学生校外教学实习的管理工作,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实习工作有序而规范,形成较好的教学实习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学实习的质量。通过半年时间的教学实习管理,无论是对学生、家长、学校、还是企业而言,都是互利互惠的多赢局面。实践证明,要保证学生管理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就要解放思想,把握关键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难点问题。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机制有效,经过努力,就能保证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篇:浅谈中职学校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科目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跟工科专业结合3000)中职一二年级
摘要:现阶段我国针对中职学校提出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新模式,尽力打造中职学生面对就业,步入社会的快速适应力及是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重点针对方向,也是解决现有中职学校教育问题的决策之一,不及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更能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明朗清晰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位于现阶段中职学校语文科目的教学方式,对其提出符合“工学结合”的整改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字:中职学校;语文科目创新;工学结合;培养策略
前言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学校中掌握专有技能后能恰当的利用在往后的社会工作中,故学习的根本方向和目的就在于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必须必备适应社会发展迅速的能力以及专业水准。当前阶段下的教育决策是以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政策,遵循教育方针,以致为学生打造一个能掌握多种技能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那么如何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落实对于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来说是急需面对和解决且落实的首要教育目标。
一.对语文学科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的根据
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应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匹配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为中心,打造适合中职学校专攻的语文课堂。那么怎样落实语文课堂的创新以配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按照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储备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四大模块,职业道德思想,语文学科知识及掌握技能点,职业知识和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拓展知识层面。在语文课堂中以这四点为课堂的教学流程,分别开展教学任务。可以将枯燥的理论课堂进行转换,利用实践课堂的多趣味性质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目的做铺垫。理论教学可以将重心放在语文知识扩展,而实践教学则可采用趣味性的活动设计将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就业标准融合其中,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走向工学结合路途中的加油站。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性语文课堂,实现工学结合教育
2.1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在于提起学生对于未知领域知识的求学心态,并且实现课前预习的教育方法。只有将问题摆出,才能让学生明白课堂的学习方向和最终目标,并且需要注意的点在于问题的提出要围绕语文课题所开展,其中包括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点出以及课堂中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师需要了解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过程。
第二,打造中职学生专属的课堂环境是语文课堂新模式的构建根本,以课堂为中心营造工作情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工作素养和社会能力,并且明确的讲解给学生在工作中任务的实施和发布是开展工作的首要目标,所以可以根据这一性质在课堂中设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其中。第三则可以采用整合性社会工作认知体系打造实践性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整合性社会工作认知体系的名称由来是源于取缔以往一步接一步的流程步骤,采用“总分总”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首先了解某件事件的正确走向和完整的认识,随后开展分步骤介绍不同层面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最后再进行全面的知识贯通,让学生透彻的了解语文知识和社会工作体系。例如在学习开车时,如果直接告诉学员怎么点火,那么学员首先考虑的一定是点火所要使用到的起车部件而不是联想到点火后发动机应怎样引起其他部件工作。但学习开车并掌握熟练的开车技能就要明确点火后所引起的汽车部件内部工作活动,才能对整个学车环境熟练掌握。故这一例子运用到语文课堂创新以配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是比较适合的,以总分总形式让学生首先明确知识的目的才能开展后续有效教学。
2.2在教学情景中进行具体课程内容的构建
在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中以两个层面来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贴合中职学生学习目的的课程内容。首先是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贯穿社会工作体系个工作性质,以中职学生所学专业的针对岗位分析为着手点,借助课件打造教学内容和情景。让学生能够明确工作性质和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重要性。其次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铺垫,例如在课堂上设立仿真的工作情景和环境并将学科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点还能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三.工学结合下的语文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策略
3.1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法开锻炼学生能力
项目教学法来自于工科专业的学习方法,特征在于利用团队协作和较强的自我决策力开展学习或工作的实施计划,采用项目管理策略和项目质量监控方法,对整个的学习或工作进行监督和测量数据,实现专业技能。那么具体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语文课时和教学任务进度后,给予学生自主安排课时进度的机会,锻炼其管理技能,主要可以分为语文课程表的规划,学习内容的分配。让学生将项目管理法落实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技能。
3.2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历年来,中职学校与各大企业互相合作,以培养专业技能学生投入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建设可发展社会为目标,为企业和社会做出了贡献。让职业教育的特色得以体现和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双向发展,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型优秀人才,更是收到了各行业的夸奖和欢迎。
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优势,将学生分到各实践教学基地,去参加实践锻炼,实行理论教师和工程师联合培养,让学生在企业管理和工程环境下,参与技术监督、生产调试及新产品研制开发,大力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生产、科研资源共享,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办出特色。为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优势,实行理论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培养,实行导师制(导师可由教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让学生在企业管理和工程环境下,参与技术监督、生产调试及电力新产品研制开发,将实践教学融人理论教学中,大力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既能为企业解决一些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又能为企业提供高智商的劳动者,从而实现教学、生产、科研资源共享,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办出特色。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3.3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做出调整,加强学生在校园中所占据的主导位置,以建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为目标,以致达到学生具有自我判断力,决策力,强效技能,社会生活适应力等技能。可以采用在校园中建立多个乐趣活动社,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增添乐趣。教育者需要明确的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时,不要疏漏了学生年龄因素,兴趣爱好等特征,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堂的创新和工学结合模式的实现。
结论
上文所述中对于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语文课堂创新提出了优化对策,以达为学生将来的社会工作体验做铺垫。实现中职教育方阵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点和求职意识以及工作水平,这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需求更是各个科目需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以创新打开学生视野,为企业培养优质人才,加强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冯慧娟.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2(9):1.[2]涂倚明.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6期):37-38.[3]姚剑波.浅谈地方中职学校创新“工学结含”的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1.
第五篇: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生身份及教育资源的双重性、工作与学习的交替性等特征。将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文秘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是高职文秘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职文秘 工学结合 职业能力 培养途径
一、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达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学思想和观念。近几年,高职教育教学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的引导下,各类职业院校在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从理论研究到具体操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然而,在目前的文秘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校的文秘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单纯的课堂传授方式教学,高职文秘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一些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对文秘学科的“应用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教学中难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些院校对当前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文秘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的差异性认识不足,对文秘专业在知识结构的层次与能力结构的侧重点把握不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化程度不高,学校和用人单位在秘书人才的招聘录用方面出现供需不对口的局面。
因此,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必将带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的重新定位和制订, 引领专业改革与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分析
众所周知,文秘类等人文学科的实践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就能很好地完成。甚至传统文秘专业学习,如果要寻求职业技能水平的突破,似乎比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文科类专业更难操作。一方面是学校难以给学生提供范围较大的“真实的企业实践环境”,让他们去实践、演练,甚至现在我们很难让他们走向市场去亲身感受市场经济管理的规律和市场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文秘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形式,由于种种原因,还停留[1]
在偶尔“走出去,看一看成功企业的做法;请进来,听听专家学者的见解”这一初级阶段。这显然难以达到社会、企业对文秘专业毕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
同时,有人认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要进一步强化“工学结合”的形式,特别要重视“走出去”的校园外的企业参观、实习、顶岗等实践活动。这些对于专业建设来说,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从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工学结合”在校园外运作形式实施情况看,现实中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实习等的效果普遍不佳。
其一:企业担心正常的办公室管理活动受到干扰,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从而使实习活动流于形式。
其二:相应的办公室管理岗位,不像生产制造环节那样,能安排大量的学生进行同步实习。从而难以甚至无法实现培养文秘专业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的办文、办会、办事等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办公室管理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的。
其三:能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了解,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亲身实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根本上无法解决“工”“学”两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而这种“工”“学”环节间的脱节,毫无疑问,是高职文秘职业教育最大的硬伤。为此,我们认为要寻求“工学结合”形式的突破,必须开始要重视校园内,必须要有改变,要有新思维与创新,才可以突破文秘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创新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
(一)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环境情景化原则
高职文秘专业仿真实训突出模拟实训的高仿真性,环境模拟越真实,实训的效果就越好。环境模拟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办公室工作环境,而且还包括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的沟通与协调,如其他企业、税务部门、用户等。在仿真秘书实训环境中,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使学生掌握文秘、公关、档案管理及行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以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程序为主线,将各个办公室管理业务部门、各个秘书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办文、办会、办事的实训环境中认识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认识企业办公室基于流程的运作与管理模式。这一原则既是由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所要求的,也是秘书工作部门的综合协调性所需要的,更是秘书专业培养目标的开放性所要求的。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互动化原则
文秘专业仿真实训是一个团队协同进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努力从“以传授知识为主”[2]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从事秘书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建立以促进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在文秘专业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关活动能力、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相当熟练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能力,能适应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管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每个岗位的操作结果都会对其他岗位产生影响,即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结果,并最终影响整个实训的效果。因此大家只有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才能实现目标。所以,这种模式不仅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高职文秘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文秘专业学生工学结合体系结构
近年来,我们在广泛吸收国外办学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贸易和信息产业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强化文秘专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培养,初步形成符合当地区域发展的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学结合体系结构表现在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三方面的结构内容上:
1.基础素质能力
基础素质能力,是其他两个能力层次的基础,这里不仅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公共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美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等人文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广泛涉猎与专业有关的人文、历史、法律、礼仪、心理学等基础知识,通过基础课教学和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形式,把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日后专业发展的后劲。
2.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文秘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包括以汉语、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的基本技能,文书、档案管理、会务等办公室事务处理和公关礼仪能力为主的业务技能,以及摄影(像)、录音、速记、营销等方面的相关技能三个方面,是秘书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
3.专业拓展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培训、各类与学生自身爱好和就业前景[3]
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外语类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体现秘书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动态性,是文秘能力结构的延伸,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文秘人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往往是各种素质、能力因素的综合体现,即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生的眼前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不同层次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最终形成综合的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对秘书岗位要求和培养目标,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训、社会调研、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对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秘书专业的必备技能。创新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立,是解决校园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和实现有效就业的根本途径。本着“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校企结合、能力培养”的宗旨,先建立文秘专业“工学结合”仿真实践教学模式,为最终达成内外兼施的“工学结合“的整体模式,奠定基础。
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文秘学生的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就要以“ 实际、实用、实践”为导向组织教学,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单一课程和综合实训的结合,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如,在《秘书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渐进和逐步综合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实训比例达到或超过50%,这些课程都建立了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使课程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重点实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任务导向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学生办文、办会、协调、公关、策划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5] [4]
由此可见,传统的“工学结合”传统模式,它只在专业建设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这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工学结合的文秘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一方面,建立各类文秘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办公自动化实训、会议接待模拟实训、公关沟通情景训练、文书档案模拟训练等实际操作训练,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另一方面,充分利
用校内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到校内相关行政部门和秘书工作岗位顶岗实践的机会。加强学校和校外实训单位(企业)联系,建立校外职训基地。以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际岗位体验、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应积极探索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和考题设计方面,加大理解性、应用性的考题比例,以分析应用性、方案设计性、思维创新性等题型设计为主,重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加教师权重的方式,将综合专业知识测试与仿真模拟操作测试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接轨,有效缩短学生工作的适应期。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建设一支“ 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保证。要适应以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出合格的文秘专业人员,我们认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相关职业技术培训,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争取定期选派相关教师参加企业秘书培训,邀请资深商务秘书进行讲座,或参加本省市秘书协会组织的活动,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秘书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避免闭门造车。
二是完善文秘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应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人员、同行业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进行秘书实务有关内容的教学与指导,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三是在教师队伍中引进鼓励机制,推动教师走出校门承担企业的秘书工作,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融入社会,参与实践,熟悉秘书职业环境,鼓励教师到管理服务一线去寻找课题、参与企业决策、政府咨询,举办讲座等,用其理论服务于社会,并在实践中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总之,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同企业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用相长的课程类型、结构与制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利于加强工学结合,明显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抗压性、社交能力,从而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让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学校与企业两种育人资源和学习环境中得以强化提高。它既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机制,也是造就和培养适应[6]
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 龚小勇, 包华林.工学结合, 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职教论坛,2007, 6.17-19.[3] 张传军, 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2+1 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 12.48-53.[4]何静.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5]韦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6]王新.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03).【作者简介】陆季春(1966-),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
【备注】原载期刊《文教资料》2010年8月号(下旬刊)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重点课题:校企结合、多管齐下:现代秘书培养的实践环节研究(jzwz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