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山里的感动
大山里的感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到巴山工务车间,我切身体会了李白诗中的这一描述,巍峨的群山,陡峭的悬崖,一条进山的公路犹如一条长蛇盘旋在群山之间,在这大山深处驻扎着一批养路人,他们默默地在这里工作着,养护着那条从群山的胸膛中穿行而过的铁路。
这是一条被日本专家判了死刑的铁路,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理条件,让这段铁路的养护变得犹如攀爬蜀道一样困难,可是巴山养路人却用他们坚强的意志,艰苦的奋斗,无私的奉献将专家眼中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硬生生将一条“担心线”养护成了安全“放心线”。纪录片“巴山路魂”真实再现了第一代巴山人艰苦奋斗的场景,每一位观看者都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有现代化的养护机具,他们就用撬棍一点一点的拨道、改道,用道镐一镐一镐的捣固,每一寸线路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整齐嘹亮的号子声让大山都为之震颤,隧道里阴冷潮湿,空气混浊,为了整修病害,他们长期在里面忘我的工作,恶劣的环境无情地摧残着他们,致使他们患上了关节炎等疾病,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工作,他们早出晚归,为了不耽误干活,中午就在路边啃几个干馍。火车轰鸣着开过这条线路,支撑火车安全前行的已经不是钢轨,而是巴山养路人的脊梁。
艰苦的生活环境没有难倒坚定乐观的“巴山人”,他们引山泉、办磨房、开荒地,解决吃水吃饭问题,移石运土,修建道路,生活条件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点一点的改善;他们不甘心整天与寂寞为伴,就在乱石滩中修建了篮球场,开办自己的运动会,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他们真诚的去帮助当地村民,为他们修路筑桥,路地关系相处的十分和谐。
“巴山人”懂得工作也更懂得生活,通过几代“巴山人”的共同努力,现在巴山车间职工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他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巴山人又开始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建设自己的生态园,他们将自己的书画刻印到生活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歌声和动听的音乐让大山不再寂寞,每一件废旧工具在他们的妙手下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工艺品,他们业余生活的高雅、丰富让人感叹。
通过对巴山车间的参观学习,我深深地被巴山精神所感动,当代养路人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安逸环境下我们却缺乏了老“巴山人”的拼搏奉献的精神,增长的却是更多的抱怨和畏难情绪,学习巴山精神,有助于我们继承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入路的新工,在学习了巴山精神后,更加坚定了我献身铁路的决心。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半天的学习转瞬即过,在回来的路上,我开始用心去观察窗外的风景,在巍峨的群山之巅,阳光正在普照大地,不由得我又想到了巴山精神,有了阳光的普照大地才会变得生机盎然,有了巴山精神的传承,才能确保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第二篇:大山里的邮递员
大山里的邮递员
主持人:在城市里人们已经很少通过邮递员来传递信息了,但在大山深处,一些通讯还不是很方便的地区,书信还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而这种沟通需要一座桥梁。在周至县板房子乡的街道上,乡邮政所的惟一一名职工马晓军就用他十几年的时间,为山里的人们了解外界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
解说:板房子乡距离周至县城76公里,是西安市西南边缘的一个乡镇,夹在山岭当中的街道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但就在这里,一位名叫马晓军的年轻人却监守着,因为他是西安市周至县板房子乡邮电所唯一一名职工。
(马晓军整理报纸、信件)
解说:马晓军,周至县陈河乡人,今年31岁,他担负着板房子乡和厚畛子镇方圆1318平方公里范围内,23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的投递任务。
马晓军同期:当时家里比较穷,上完高中就没再上,女朋友在师范上学,给我写了封信,寄一件毛衣,给我把信写了之后,我一直没有收到。她那次在村子口口那块等了整整一天,也没等到。第二次见面之后就产生了一些小误会。
解说:1996年,当时只有20岁的马小军成了周至县板房子乡的邮递员。也就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干好这份工作,把每封信都按时投递到收件人手里。
马晓军同期:虽然事情不大,但不能细想,那次要是一个通知书呢?再没送到,把人才就误了。从那之后,我就产生了个念头,把每
封信、报投送到人手。
解说:现在山里的村民不会再为收不到信而发愁了。时间一长,他们也和马晓军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要是自己不在家,他们就会给门上留个缝,让马晓军把报纸或者信件塞进去,以免空跑。
(马晓军送报人不在,从窗子塞进去)
庙沟村村委会主任杨启智:你像我们这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全靠报纸,才能得知外界的信息。像前段时间的十七大,如果没有报纸,我们就得不到这方面的信息。
解说:而在刚参加工作时,马晓军是骑自行车送信、送报,但因为路程太远,想要在当天就把所有的信件都投递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不耽误送信,让山民及时收到信件报刊,他咬牙借钱买了辆摩托车。但由于当时路况不好,买的摩托车只能在国道上跑,只要离开国道,摩拖车就失去了作用。
马晓军同期:第一辆摩托车是97年买的,三天两头坏,路也不好,石子多,车胎动不动就被划破,到厚畛子一趟就补了6次车胎。
解说:几年下来,马晓军已经骑坏了两辆摩托,现在的这个摩托已经是他的第三辆车了。虽说现在的路况比以前好多了,但很多时候,送信还是得依靠步行。
马晓军:上不去的时候,车寄到这里,人给上走。记者:那把这些都要拿上?马晓军:为了安全起见,把这要全部拿上,害怕别人拿去。
解说:按照规定,马晓军上一天班就可以休息一天,但为了保证把每一份邮件、报刊在第一时间送到用户手中,他放弃了休息,把邮
件分为两部分,一天跑板房子,一天跑厚畛子,每天最少都要走上近60公里的山路。
马晓军同期:离我们所最远的就是厚畛子,离板房子乡最远的就是太平和村和青河村。青河村就是早上8点半出发,两三点才能到,返回来之后就是晚上6点了。
解说:由于每天早上出去,又常常晚上才能回来,加上要背信件和报纸,所以每天的午饭就成了问题。
马晓军同期:最早刚去的时候,骑自行车,骑不动了就推,推不动了就在坡上找野果子,到厚畛子的江耳坪那块,有个小水沟,那块有个桃,把桃摘下来在水沟里洗,蚂蚁也爬过来吃,人也吃。
解说:每天陪伴马晓军在邮递路上的不光是摩托和邮件,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由于山区的气候多变,很多山坡都被雨水泡松,2005年,在去给厚畛子送信的路上,如果不是他机灵一些,他差点就被100多立方的滑坡埋在了底下。
马晓军同期:前边还有两个骑摩托的,上头已经往下掉石头呢,我说别过去了,那个不听,头里那个过去了,中间那个刚走到塌方那块,就往下掉了几个大石头,他熄火了,我就呐喊,捏紧离合往后退,刚退到离塌方十来米的时候,上头塌了100多方,把那个吓傻了,我喊了10来分钟没反应。
解说:危险并不止这些,马晓军骑摩托车送信时曾被8头从山坡上冲出的野猪撞翻受伤,也曾在山路上躲避过几十条1米多长的毒蛇,虽然历经艰难,但是11年来,他所送的信件没有一件出现过差错。
村民同期:这基本上都不缺,每一份每一期都给我们送到了,如果他不送那就麻烦大了,在不送的话,有时候得跑到马召镇、到县城去。
庙沟村村委会主任杨启智:现在是今天的报纸明天就能看到,原来是半个月、20天才能看到,现在最迟一天半就能看到。
解说:这十来年的邮递生涯,让马晓军和山里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时趁着休息时间,他总会应给村民读读报纸,让他们也知道大山外边的事情。马晓军赢得了村民的赞赏,但他也不是没想过放弃。
马晓军同期:大小伙干那事,能挣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也有离开的念头。但一想山里头人确实可怜,看老百姓那种期盼的眼神,咱就把那干下去,虽然说没有那么辉煌,平平淡淡的,但再平淡也得有人干。
主持人:虽然西汉高速的通车,让板房子冷清的环境更显得冷清,但马晓军平淡的工作却不显得平淡。据记者了解,就在周至县,类似于马晓军的邮递员还有8名,他们都在年复一年的为山里群众服务,让山里的人了解外界,我们也祝这些架起山里与山外沟通桥梁的人一路平安。
一个人一辆车 他承担着1300多平方公里范围邮件投递任务 送信件投报纸 他架起了山里人与山外沟通的桥梁 敬请收看本期零冷手摸沸点 大山里的邮递员
第三篇:大山里的快乐
大山里的快乐
从我懂事的那天起,我就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去母亲河——黄河的源头看看,看看那里的山,看看那里的水,看看那里同龄的孩子们是怎么生活和学习的。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油绿绿的山,清澈澈的黄河水,在那里我还认识了一个名叫央娜的小女孩。
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黄河第一县——玛多县,我们住在了鄂陵湖村的一个老乡家里,我们刚走进小院,就看到一个满头大汗的小女孩,开心地玩着一个褪了色的皮球,看着她那开心的样子,我嘴里不禁低声嘟囔着:“就这破玩意,在家我早就把它丢进垃圾桶了,至于那么开心吗。”我的话被站在身旁小女孩的爸爸听到了,他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我们这里穷呵,能有一个皮球玩就很不错了啊,小央娜十岁才上学,学费都是她自己赚钱交的,你看到那边一小堆干树枝了吗?”央那爸爸一边用手指着墙角的方向一边对我说,“那都是小央娜放学的路上拾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到县城的集市上卖掉,换来的钱足够交一年学费了„„”
央娜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小央娜已经自豪地抢着说:“这个皮球就是用剩下的钱换来的,我特别的喜欢它,哈哈!”说完话,小央娜象欢快的小鸟一样,又开心地跑开了。
看着墙角的干树枝和嘭嘭跳动的皮球,我的脸突然变成了熟透的大苹果,红彤彤的。
就是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我们,不需要捡树枝就能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一个一百分就能换来爸爸妈妈奖励的游戏机,可是我们却没有他们那样的快乐,我们真的应该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啊。
虽然我已经回到了北京,我仿佛还能看到央娜辛苦拾干树枝的样子,看到她开开心心玩着皮球的场景。
北京石景山实验小学五年级 张轩毓
第四篇:大山里的呼唤
《大山里的呼唤》观后感
学校:琅琊完小
在2011年7月17日,我观看了少儿频道《飘扬的红领巾节目―――大山里的呼唤》后,节目中校外志愿辅导员温玉娟讲述了关于张玉玲小朋友的故事,因家庭条件十分恶劣,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张玉玲留在家乡,让爷爷奶奶哺养;张玉玲不怕困难,很努力、积极的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困难,通过张玉玲小朋友的努力,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她的学习成绩很好,通过努力被评选为全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在课余时间,不仅帮助爷爷奶奶完成家务,还积极组织班里的同学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她和其它留守儿童一起到山里面,大声呼喊自己的心声,表达了对父母无限的想念。她们虽然和父母分居两地,但和父母的心是不分开的。这份情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觉得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作为一名教师,应以帮学、帮教、帮困、帮管等形式为留守儿童补健康“钙片”;依托村级设立留守儿童服务站,解决留守儿童周末无人关爱、自由活动危险、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2011年7月17日
第五篇:大山里的护林员
大山里的护林员---老雷
在阳山县与韶关市乳源县交界的南岭山脉有一颗熠熠生辉的绿色明珠,它就是有“物种宝库”之称的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龙潭角管理处。走进南岭,放眼一望,满眼绿意,侧耳一听,尽是鸟儿动听的歌声。这里物种相当丰富,是地球同纬度不可多得的一片绿洲,自古以来,南岭就成为珍禽异兽的王国,这里保护着国家珍稀植物伯乐树、福建柏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黄腹角雉,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黑熊等,据专家说,南岭保护区是华南虎目前最为理想生存场所之一。
而看管这近9万亩林子的“守护神”则是龙潭角管理处18名护林员,雷用广是其中的一位,他年近50岁,虽然并不老,但头已谢顶,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细细的皱纹,显得沧桑而又衰老。老雷的父亲是保护区前身—阳山县秤架林场的老职工,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山头,每一道沟,每一棵树。父亲退休后,他顶职做了一名护林员,几十年来,他爱岗敬业,矢志不渝,扎根山区,埋头苦干,认真履行职责,风雪不改巡山护林。身为巡护班班长,他以身作则,带动队员,为保护好广东“水塔”立下汗马功劳。他被群众誉为林区“守护神”、“活雷锋”。
爱岗敬业,不畏险阻
雷用广,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用途广泛”,据说他父亲为其取名也是这个意思,而在现实生活中,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身多艺,不仅会修车、会架索道、还会做生意,80年代中期曾做过秤架林场六华里工区工区长,80年代末下海经商几年就腰缠万贯,如果继续做下去,肯定是一个小老板。当时他的家人劝他将生意做大,但他就毅然拒绝亲朋好友的劝阻,义无反顾地回称架林场继续干起护林员,他曾动情地说:“我离不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他确确实实把这片林子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他每天要巡山三次以上,遇到盗木或盗猎者,总是毫不留情的处罚。一次,一位熟悉的朋友瞒着他请了二、三十个瑶胞在保护区与天井山林场交界处砍竹子时被他发现了,他指着朋友的鼻子义正辞严地吼道:“保护区一草一木都不能动,砍竹子是违法的,我们必须依法处理,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例外”。当即,他将情况向领导汇报,朋友受到了严厉的处置,最亲密的“朋友”瞬间形同陌路。在保护森林资源多起执法行动中,他刚正不阿,因此得罪了不少的“各路神仙”,有人曾扬言要打他一顿,挑了他的脚筋,但他不惧威胁,继续护林,先后大胆处理了十多起大大小小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主动请缨,扎根偏远
分水坳管护点地处阳山县与韶关乳源国道323线交界处,海拔1200米,曾被人戏称是我省最高级别“管护点”。这里常年云雾笼罩,交通虽发达,但位置偏僻,山顶上就“孤零零”的一幢楼,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在这里上班,首先要经得起寂 寞的煎熬,每天面对的就是十万大山。2006年,分水坳管护点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在安排人员时却出现了一些小波折,没有几个人愿意到分水坳值班。当时有人说“分水坳道班就是因为偏僻才搬离,谁愿意呆在哪个鬼地方”。第一批安排人员公布不久就有人找领导寻借口不想去分水坳上班。在这个事关稳定“军心”紧要关头,年近50岁的入党积极分子雷用广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到分水坳管护点带班。在他的带领下,分水坳管护点很快就进入运转状态,成为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堡垒”。
巡山护林,不留死角
分水坳管护点地处两县交界处,车辆多,流动人口多,特别是痴呆人员特别多,有时甚至成群结队。因为偏僻,盗伐、盗挖、偷猎行为也很猖獗。因此,该地区护林防火形势相当严峻。为落实巡护责任,管护点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人负责一个片的巡山防火任务。雷用广身为班长,他主动承担了最偏僻的地段,每天清晨他都要背上水壶、柴刀,沿国道323线及开辟的林道巡查,他巡查时格外细心,尤其有人走过或坐过的地方,他都要仔细看一看,看有没有遗留烟蒂之类的火种,他有个习惯,只要看到地上有烟头,不管是燃着的,还是熄灭的,他都会上前去用脚踩一下,有人问他为啥这样,他憨憨地笑着说:“没办法,习惯了”。本来单位根据工作实际专门给他配了一辆摩托车,但他一般不轻易动用,他说骑摩托车不方便,进入林道全靠一双脚,摩托车去不了。老雷说,平均每天都要走二三十里路,走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歇一下脚。一个月下来,他就磨穿了一双解放鞋,两 年下来,他磨穿的鞋子堆成了一大堆。为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他经常提醒过往车辆司机、乘客不要往车外丢烟头,耐心向大家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及保护森林的重要性。由于流动的痴呆人员多,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他都要加班加点沿国道巡查,每天下来的工作量达12个小时。曾有人跟他说“干工作要不要这么卖命”。他一脸严肃说道:“黑衣佬这么多,我哪能睡得着”。“这山一烧起来,就没得救啊”。除了巡查外,分水坳管护点还承担嘹望台工作,每天十次自己上楼顶嘹望周围林区情况成为他雷打不动的工作规律,在天气干燥森林防火戒严期,他叫其他队员中午休息,自己却上楼顶嘹望,因为楼顶设有遮挡物,无情的紫外线将他的脸膛晒得黝黑,几乎成了古铜色,因此,每次回家,老婆都心疼的不得了,他却幽默地说:“这是男人健康的标志”,妻子听了哭笑不得。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
为增加扑火应急能力,阳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龙潭角管理处辖区成立了阳山县森林消防第三中队,由指挥部钦点雷用广任中队长。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只要接到扑火命令,他立即雷厉风行带领队员奔赴火场。2006年10月份,天气异常干燥,阳山各乡镇火情不断。已经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的他回到家里休息不到3个小时,电话又无情地响起来。指挥部通知他带队到另一个乡镇执行扑火任务。妻子看着他满是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身躯,就故意把手机关掉,可是十几分钟后,就有人跑到他家里通知他,听到“打火”,他一骨碌爬起来,到处找手机不到,最后老婆出声了,“雷用广,你要不要这么拼命,这些领 导也真是,人家才睡多久”。听到这话,雷用广勃然大怒,“火情就是命令,要是烧掉你家的房子,你会怎样?”妻子听了,委屈的哭出声音,半个月都没有理睬他。其他队员接到命令后,懒洋洋地睁开惺忪的眼睛,嘟咙道“唉,又要去打火”。由于劳累过度,体力透支,队员一下子提不起精神,当时规定15分钟集中时间一下子拖了半个钟,要是平时,他一定会大声训斥队员,但是这次他也动了恻隐之心,动员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重新投入战斗。由于每次打火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其它队员纷纷向他看齐,队伍战斗力很强,他用自己的言与行带出了一支真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扑火铁军,有些领导曾戏谑道:“雷公一到,火魔就跑”。这些年来在阳山县扑灭森林火灾的攻坚战中,大部分都是雷用广同志率队扑灭的。
救死扶伤,美名远播
2002年4月,深圳市高尔夫健身俱乐部一行8人分载三台车行驶在由深圳往韶关的途中,在途经323国道秤架林场龙潭角路段时,由于操作失误,其中一台车突然越过公路直栽下落差近250米的山谷。事故发生后,车队随行人员迅速赶到秤架林场申请救援,林场闻讯后,立即组织十几个护林员奔赴出事地点救人。当时天灰蒙蒙的,毛毛细雨下个不停,道路泥泞不堪,进山路到处荆棘密布,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由于无路可走,救援人员只好沿出事车辆划出的线路艰难前行,等找到出事车辆及人员时,3人当中已有2人当场气绝身亡,只有1名伤员还在不断呻吟,呼喊救命。如何救人,沿原路直上,近250米落差的陡坡将人拉上谈何容易,唯一办法是沿山谷劈一条路 直达秤架乡府电站。于是一部分人劈山开路,雷用广二话没说,背上伤员就走,当时,路非常崎岖难行,路面又滑,不负重已是举步维艰,何况背上近160斤的重伤员,汗水与伤员伤口不断渗出的血水混在一起,浸满了他的衣襟,有些地方难以通过,他硬是趴在地上,一步一印爬过去,脸、手、脚和衣服被荆棘划破了,他全然不顾,在有些空旷地方,他甚至一路小跑。事后问他为啥那么拼,简单的他只有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要紧”。以上一幕只是雷用广多次助人行动中的一次,他早已被林区群众公认为新时期典型的“活雷锋”。
雷用广只是一个普通的护林员,但他用对工作热爱与执着,对同志的坦诚与爱护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和上级领导的褒奖,他和他的同事们正一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保护南岭生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凯歌。
龙管处王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