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公路力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
数字公路力推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株洲数字公路系统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以来,工程建设与管理依托该平台实现了建设管理流程电子化,节约了建设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注重实效、突出应用”是市公路局王国安局长对该系统应用的总要求。工程建设为野外露天作业,驻地办、监理方、施工方办公条件十分困难,该局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内部局域网及无线VPN网关网御设备,实现了工程施工方、监理方、建设管理方同网同步办理所有工程业务流程,具体应用特色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实现了道路材料的科学监管。道路工程的主要材料是沥青、水泥和砂石。这些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工程监管的关键。通过反复探索,该局首次在国内同行中实现对沥青混凝土拌和场施工现场进行视频监控,并可对拌和过程中,各种材料的数量及配比情况同步传回工程监管系统中,解决了多年来道路工程主要材料配比无法控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第二,针对公路局路网工程管理的特点,该局引入了高速公路项目执行控制系统。该系统依托数字公路平台,将该局所有在建路网项目的施工方、监理方、建设管理方的工作流程数字化,营造了工程监管廉洁、高效的运行环境。
第三,将工程施工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现场考勤整合在数字公路平台内,实现了远程的实时查询与考核,解决了工程人员考核管理难的问题。并且将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定制为网络版,通过在线造价管理系统,既包括了现行单机版(三算版、投标版、标准版、专业版)造价软件的所有功能,同时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管理平台与数据传递方式,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化。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数据维护与管理一对多,大大节约维护时间以及工程管理的成本。
第二篇:新洲区网信办力推信息化建设
新洲区网信办力推信息化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光纤改造工程。历时1个多月,开展对区委机关进行100M带宽进桌面的硬件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区委机关大楼的设备安装、布线等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后期调试。
二是抢建全区视频会议系统。为应对车改后会议方式的改变,新洲全面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区网信办仅用四天时间,抢建完成全区15个街(镇区处)的视频会议系统,并进行试运行。5月30日,对各街镇、相关部门视频会议管理人员以及各街镇电信现场维护人员、各街镇电信当地负责人进行了视频会议系统操作管理的业务培训,并建立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发布操作知识,指导操作中遇到的问题。15*2.88(街镇)区委、区政府等4个视频会议室,13余万
三是加快督查在线平台建设。督查在线系统现已完成对宜昌该类系统的移植工作,下周开始将结合新洲实际与领导要求,进行本土化软件开发。80万,6月底前完成试运行。
四是重点做好“问津云”平台建设。现已通过“问津云”平台建设项目方案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问津云服务租赁项目专家评审已通过。
和招标书的评审会,争取本周完成招标公告挂网工作。
新洲区行政村通光纤建设1-5月进展情况
1、加快行政村光纤村村通工程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组织动员下,区网信办的协调下,各通信运营商积极响应,自加压力,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基础设施。现已完成全区552个行政村光纤“村村通”,为农村宽带网络提速升级和信息化应用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2、重视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加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整合服务平台,探索打造“幸福新农村”多功能“三网融合”服务平台,并在邾城街道四个社区和潘塘街道29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面信息服务。
第三篇:信息化数字幼儿园
信息化数字幼儿园
百年幼教集团率先引进多媒体、监控、电脑视频、网站等信息化管理,加快了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创建现代化、健康、快乐、和谐的数字化幼儿园。
办公信息化 安全管理信息化 教研科研信息化 家园沟通信息化 保健工作信息化
一、完善幼儿园信息化设施,使办公信息化。
“安康计划”是继“春蕾计划”后又一项由中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公益性活动。集团各园建立并开通了幼儿园网站,并且让园长和部分教师接受免费培训。加大对各园投入,配备与幼儿园网站相配套的设施、设备。
二、提升幼儿师资队伍,使安全管理信息化。
要实现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支信息化素养强的幼儿教师队伍。加快对幼儿教师信息化培训,使广大幼儿教师尽快掌握信息化理论与操作水平。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三、实现幼儿教育资源共享,使家园沟通信息化。
幼儿园不断完善安康网络系统,不断更新信息,充分发挥安康网络作用,积极开展好家园互动、师生互动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氛围。
四、搞好科研,使教研科研信息化。
幼儿园网站建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资源,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为幼儿园网站提供教学活动报道,通过撰写各类教学论文、随笔、心得等,同时还建立教师博客,不仅提高了自身写作水平,也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深刻的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篇: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数字乡村”工程主要是通过建设信息网络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建设信息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盛市、区政府的安排,沿江乡在上级各级组织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沿江全体干部
职工的共同努力,历时40多天,“数字乡村”基础信息离线录入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项措施,强保障
为了确保全乡“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协调,并要求各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业务骨干分成数据采集、图片采集、软件技术、数据录入、图片处理、质量审核和后勤保障七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电脑硬件、数码相机、车辆等设备,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三是从乡财力中划拨了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缺口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后勤保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启动。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2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召开了各村委会文书和抽调工作人员会议,结合沿江实际,一是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二是确定了10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76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三是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四是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六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是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二是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乡四班子成员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三是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班子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盛市、区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沿江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经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7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8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3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10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按照乡镇业务量大小进行调剂,解决了器材不足的迫切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13500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
第五篇:浅谈宁波公路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浅谈宁波公路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近年来,在省局和市交通局的领导和部署下,市公路局按照建设“文明公路、绿色公路、高效公路、智能公路、信用公路”的总体目标,从宁波的实际出发,从公路行业的实际出发,加快了公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着力建设以市局为中心,上联省厅省局、市交通局,下接各县(市)区公路管理段的信息网络,努力为加强公路行业管理提供服务保障。
一、着眼于建设智能公路的目标,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为了实现公路局党委提出的建设“智能公路”的目标,加快公路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公路局把推进信息化确定为公路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纳入了公路局党政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关系,部署工作,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市交通局也十分关注公路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多次前来公路局调研、听取汇报,为公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并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机构,完善工作机制。为了顺利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2002年6月,公路局在全省11个市级公路处(局)率先成立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本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并配备了业务熟悉、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同时还明确由一名副局长分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由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2004-2006年分别招聘了2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信息化建设管理力量。各县(市)区公路管理段(所)也同步落实了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1名专责人员。
2、加强培训,提高应用能力。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系统管理过程,人员素质是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对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知识需求,提高具体应用和操作能力,首先,注重网管员的学习培训。公路局在网络设备采购内容中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并于2003年8月底组织各县市区的网络管理员参加了在上海为期10天的HP服务器中级培训教程和CISCO ICND课程培训,并全部考核合格。2004年6月,鉴于我市公路系统局域网互联互通的情况,为了提高今后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参加了信息产业部举办的网络安全防范高级培训,为今后各县段的网管员加强网络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畅通打下了基础。2004年8月组织分配到信息中心的大学生参加市交通局牵头的在上海的网络设备使用培训。2006年7月参加市人事局和市信息产业局举办的信息安全高级研修班,并计划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及时组织网管员参加信息化建设、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网管员的技术水平。其次,为了尽快提高一般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按照参加对象操作水平的不同,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培训。举办了计算机基础操作培训、网络知识和常用软件(压缩软件、电子邮件、杀毒软件的升级和使用等)应用的普及讲座等,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章立制,落实管理责任。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我市公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公路局坚持“以制度强化管理”的理念,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宁波市公路管理局计算机管理规定》、《宁波市公路局网站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配置办法》、《计算机类相关消耗品购买管理制度》,并对网络运行情况实行日志制度和定期检查考核制度,通过构筑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着眼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高标准地构筑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网络建成后运行的稳定、有序。
1、高起点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公路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立项、论证上,公路局立足宁波公路行业的实际,借鉴其他地区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力求做到高点起步,严格标准。2002年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形势开始信息网络建设的调研工作,形成了《公路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方案》,并于2002年8月通过了由市交通局、科研院校、兄弟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的会审论证。市交通局对该《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2年8月按照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式和每个办公室安装5个信息点(2内2外1备用)的标准实施了公路局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工程。在2003年立项的高速公路路政大楼建设项目中,公路局充分考虑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专门设计了智能化建设方案,提前进行考虑,预先做好网络布线、设置信息点等前期工作,避免以后出现再次施工现象。
2、高标准地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公路局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上,坚持“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期建设、分部实施”的原则,始终瞄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使用先进、适用的设备,尽可能预留一部分资源空间,以备二次开发利用,避免重复建设。
——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化建设方案定稿之后,公路局多次向省公路局和市交通局汇报、衔接,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目前公路局信息化建设已投入专项资金500余万元(总预算为700万元)。
——争取横向支持,加快设备采购进度。由于信息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在公路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项目立项后,公路局及时与市交通局、市政府采购办衔接,做好采购计划的上报审批工作并通过一次审批分次按需采购的方式,对部分急用的设备和软件在采购中心的支持下提前进入采购程序,缩短了采购等候的时间,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上下联动,共同建好信息网络。在省局和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公路局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到市、县联动,市局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公路段网络建设的督促、指导,各县段在信息网络建设中及时与市局衔接、沟通,妥善处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努力,各段于2003年8月底完成了网络布线工作,10月份完成了与市局机关的网络互通,并按省局要求对各单位的IP地址进行分配,并不定期对关键网络设备(服务器)进行检查,确保关键网络设备的专用性,保证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质量。
——规范运作,把好信息化建设“廉洁关”。在公路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公路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运作,在机房装修布线、设备采购、通信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实行招投标制,除了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以外,其他项目均邀请知名企业参加投标。同时邀请市交通局及交通系统的有关专家、局纪委全程参与招投标,实行实时监督,防止发生偏袒,确保公平、公正。
3、高要求地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在信息网络建成运营后,网络系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外界的人为攻击破坏、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等问题均会导致网络瘫痪。因此,公路局把网络的安全管理列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完善措施为重点,切实加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
一是内外网实行完全的物理隔离,严格限制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接入内网。确需接入的,在接入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病毒查杀,确保内网的安全运行。二是制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及时对操作系统打补丁来提高系统的自身免疫能力。三是利用安装网络防病毒软件(KILL安全胄甲网络版)与客户端单机杀毒软件(金山毒霸、江民KV2004)的双重查杀毒,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测与监控,避免因病毒产生网络阻塞、瘫痪、数据丢失等问题,有效地保证了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畅通。四是实现数据存储介质的多样性,对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公路地理信息系统、档案系统、交通标志系统等重要数据通过磁带、DVD光盘、磁盘阵列等方式进行备份,提高了数据的抗灾能力。五是对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防病毒、防攻击的防范意识,做到不上非法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邮件、不使用身份不明的软件,在使用软盘、优盘等载体前进行查杀病毒,最大限度地防止计算机灾害的发生,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六、加强对连接外网计算机的监控管理。利用安装网络监控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局机关所有连接外网计算机的访问监管和访问日志的备份,并由局纪委、局办公室、效能办组织人员定期对访问日志中访问违禁网站或网页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有效避免了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着眼于电子政务的推广,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日常公路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是搞好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不竭动力。用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化的成果,促进信息化的投资和应用的良性互动。
1、积极开发相关管理系统,为公路行业管理提供服务。近年来,公路局与浙大、同济等科研院校、软件公司合作,先后组织开发了《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等,并投入了(下转第30页)(上接第24页)运行;积极开展公路养护预测、预报、预警体系的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
2、建立公路网站,实行最大限度的政务公开。为了实现政务公开,公路局于2002年设置了多媒体触摸屏系统,将机关政务对外公开。2003年7月公路局正式开通了公路网站(外网:http://www.nbgl.net,内网IP地址为:172.17.8.250),通过国际互联网最大限度地对外公布公路行业的相关信息,如提供公路施工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并支持网上受理路政审批、在线投诉举报,基层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及时了解公路部门的最新工作动态、办理相关事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建立了内外网的FTP文件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与公路网站一起成为支撑公路网的“三驾马车”。2004年,我市下属的鄞州区公路管理段也开通了鄞州公路网站(www.yzgl.net),县段公路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
3、启动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省厅省局的支持下,市公路局于2004年9月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培训工作并开始和省局联网运行,2005年6月份各县(市)、区公路管理段(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运行,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公文的网络运转。
4、加快对《宁波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为确保数字公路项目的顺利进行,力争在2008年底前完成基层公路管理段(所)的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工作,并实现本地区公路系统基层单位网络(养护站、路政中队)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