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6:3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

第一篇: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

刘桥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经验做法

近年来,刘桥工商所始终坚持以《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为依据,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以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检查为突破口,抓好日常监管,突出阶段性重点工作的专项整治,不断整合执法资源,建立联动监管机制,采取全程介入、全面跟踪、全方位指导的市场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辖区市场监管工作水平,特别是指导刘桥濉永路证照示范一条街时,真正做到了“有照”、“悬照”、“验照”三个百分之百,集贸市场全面落实市场业主负责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使该市场面貌焕然一新,省、市、县工商局多次检查均给予充分认可,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

刘桥所,既是一个农村市场所,又是一个城乡结合所,她的一举一动均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为此所里下定决心,下大力度对市场进行了整治,下面我把经验做法归纳如下:

一、切实强化职能使命感,高度负责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一是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阵地意识,以高度的职能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推进监管执法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要按照权责相当,有权必有责,履职须尽责的要求,紧扣事前定责、事中履责、事后问责三个环节,进一步强化责任建设。三是要紧紧围绕职能目标和任务,严格加强目标管理、健全落实责任机制,强化权责匹配,实现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责任的“无缝对接”,保证监管任务分解到岗到人、责任落实到边到底。四是要进一步促进干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和纠正审而不核、巡而不查、处而不力等不规范、不正确的履职行为,确保有法必依、按法办事。

二、切实强化对市场主体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致力推进“监管型工商”建设

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责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经营活动和市场主体的退出关,实行监管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做

到事先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查处;要依法开展监督检查,从独立部门监管向综合部门联动监管转变,从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向现代化监管方式转变。

1、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工商部门作为市场主体准入的把关者,必须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前臵审批行政许可制度,切实履行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职能。为此,我所在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企业变更登记等业务工作中,对凡涉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行业和领域,要加强登记审查,坚持先证后照,不得随意减少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前臵审批项目。凡规定有前臵审批条件,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许可的,一律不得核发营业执照,坚决杜绝“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对手续不全的,限期办理;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办理的,则不予登记或办理变更,责令其办理注销登记;对限期内仍不办理的,必须坚决予以查处并取缔,杜绝不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进入市场。

2、强化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充分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工作的开展,认真开展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市场主体前臵审批的检查清理,严格规范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会同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消防安全、公共和娱乐场所等市场主体的前臵审批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未办理前臵审批许可或行政许可证件失效的,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册登记。要加强市场巡查,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定期组织执法力量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游戏厅、歌舞厅、网吧以及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经营单位的市场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依法查处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

3、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结合市县局的市场专项整治,把涉及到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经营、食品经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热点行业作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加大巡查和取缔力度。对从事符合领照条件的一般性无照经营,及时发出限期办照通知书,疏导限期领照;对教育不改的以及从事特殊行业的无照经营,依法立案查处,并发出限改通知书,责令当事人停止经营。对需要办理前臵审批手续的难以取缔的无照经营,将名单及时抄报至县局企业股,由政府出面组织质检、药检、安监、公安、文化、环保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共同取缔。

三、切实强化年检验照贴花工作责任,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的监管行为,确保履职尽责,将经济户口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1、进一步严格把好市场主体年检和验照审核关。(1)严格确保年检验照贴花参检率目标的实现。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确保重点行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检率100%。(2)严格审查行政许可。在年检、验照贴花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和总局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市场主体经营范围涉及前臵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的许可证、批准文件。凡原设立时没有许可证、批准文件的,一律不予通过年检和验照贴花,因种种原因已经通过的,要限期补办相关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凡是许可证、批准文件有效期届满的,要及时书面通知企业限期办理,并书面抄告相关部门;凡在限期整改时间内不能提交合法、有效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核减经营范围,直至吊销营业执照。(3)严格年检和验照贴花资料的管理。要按照书式年检和网上年检同步进行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将年检数据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将书式年检和验照贴花资料及时、完整地归档。

2、进一步抓好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关。(1)认真弄清辖区内市场主体的真实状态。利用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工作,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的清查,摸清底数,做到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档案数与台帐相符,与系统数据库相符,与统计报表相符。要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在业、注销、吊销、歇业等状态,特别是对重热点行业和名存实亡的“空壳”企业要做到了如指掌,达到“户口清、状态明”的经济户口管理基本要求。(2)认真划分重热点行业。根据经济户口管理要求,组织人员对餐饮、食品、网吧等重点行业进

行一次全覆盖、立体式的检查,不留死角。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错,为实施精确监管提供有力保证。(3)认真履行市场巡查职责。要按照市场巡查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监管类型,对不同的市场主体采用不同的巡查频率。一是新办企业必须在6个月之内进行回访。二是重热点行业市场主体每个季度检查一次。三是一般行业的企业每年巡查不少于一次。四是一般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巡查面每年不得低于20%。五是有举报必查,有交办必查。六是对巡查中发现已经设立的市场主体,要根据其规模、从业人员等主要登记事项的变化,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经营者改变组织形式和登记类型,使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登记类型符合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七是认真做好市场巡查情况记录,并将书式记录如实录入到网格中。

实践告诉我们,对市场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必需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才能够加快步伐,推进规范化管理,实现执法监管到位。

第二篇:市场主体复工监管责任分工

市场主体复工监管责任分工

1.专业市场、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区市场办。

2.建设项目(包括工地):区住建局

3.南三条市场:南三条管委会。

4.规上服务业、规上企业:区发改局(区工信局)。

5.农林牧副渔业:区农业农村局。

6.规下企业和居家经营者:属地各街镇。

7.写字楼、物流企业:属地各街镇、物业公司。

8.学校、托幼机构、民办教育、教育培训机构:区教育局。

9.影院、歌厅、网吧、健身、儿童游乐设施、娱乐场所:区文体局。

10.大型商场、超市、加油站:区商务局、属地各街镇

11.四小行业[小理发店(小美容院)、小洗浴(小足疗)、小旅店(小宾馆)、小歌厅]、医疗机构、宾馆旅店:区卫生监督所。

12.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餐饮、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等其他沿街门市(有明确的行业监管部门的除外):区市场监管局。

第三篇: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

(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

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提高工商执法效能,近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工商企字〔2003〕第131号)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工商个字〔2005〕第26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指导意见〉的通知》(工商个字〔2006〕第24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以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为主导、并根据所从事的行业、经营地域和预警等状况进行内部分类和评价,划分市场主体的监管等级,并相应采取不同监管措施,以明确监管距离,合理分配监管力量,实行区别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用监管的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主体是指属于本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管理职能范围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它市场主体。

第四条 市场主体分类情况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管理需要,不得随意对外披露或公示。

第二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

第一节 信用分类标准

第五条 依据工商部门掌握的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A、B、C、D四级。A级为守信市场主体,用绿牌表示;B级为警示市场主体,用蓝牌表示;C级为一般失信市场主体,用黄牌表示;D级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用黑牌表示。

第六条 守信市场主体指遵守法律法规和信用原则,具有良好信用的市场主体。企业一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成立期未满一年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的,应认定为守信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成立期未满一年的个体工商户自成立以来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的,应认定为守信个体工商户。

第七条 警示市场主体指有轻微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

企业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没收3万元以下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3万元以下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警示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警告、1千元以下罚款、没收1千元以下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1千元以下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警示个体工商户。

第八条 一般失信市场主体指有较严重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

企业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3万元以上(不含本数,下同)罚款、没收3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没收价值3万元以上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一般失信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1千元以上罚款、没收1千元以上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1千元以上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一般失信个体工商户。

第九条 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指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认定为严重失信企业。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应认定为严重失信个体工商户。

第十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由业务系统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分类标准自动进行分类。

第二节 信用等级的评定和修复

第十一条 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从该市场主体最近一次发生信用分类标准规定的相应处罚记录被认定之日起评定。市场主体同时符合多类信用等级认定标准的,以失信程度最高的信用等级确定其信用等级。

第十二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修复是指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经过规定的信用等级修复期限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信用分类标准,重新评定其信用等级。

第十三条 B级和C级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修复期限为信用等级评定后一年。市场主体在信用等级修复期限内发生信用分类标准规定的新的处罚记录的,从新的处罚记录被认定之日起信用等级修复期限重新开始计算。

被责令停业整顿的D级企业和被责令停业的D级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等级修复期限为停业期结束恢复营业后一年。其他情况的D级市场主体不能进行信用修复。

第十四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由业务系统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自动进行评定和修复。

第三章 市场主体行业风险分类

第十五条 依据市场主体行业风险状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高危行业、公众聚集场所、热点行业和一般行业市场主体。

第十六条 高危行业市场主体指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许可,且与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相关,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点监管的市场主体。高危行业包括以下行业:

(一)道路运输行业;

(二)水路运输行业;

(三)煤矿开采行业;

(四)非煤矿山开采行业;

(五)危险化学品经营行业;

(六)民用爆炸物品经营行业;

(七)药品经营行业;

(八)食品经营行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和食品销售行业);

(九)其它高危行业市场主体。

第十七条 公众聚集场所市场主体指经营场所为公众聚集场所,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市场主体。公众聚集场所包括以下场所:

(一)歌舞厅;

(二)影剧院;

(三)住宿服务场所;

(四)茶楼、茶座、酒吧;

(五)餐饮服务场所;

(六)商场;

(七)网吧;

(八)游戏厅;

(九)洗浴(含洗脚)服务场所;

(十)其它公众聚集场所。

第十八条 热点行业市场主体指阶段性引起社会关注,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行业的市场主体。热点行业包括以下行业:

(一)广告行业;

(二)粮食行业;

(三)废旧金属经营行业;

(四)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

(五)农资经营行业;

(六)中介行业;

(七)其它热点行业。

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变化,热点行业范围将适时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一般行业市场主体指除高危行业、公众聚集场所和热点行业以外的其它市场主体。

第二十条 市场主体属于多种行业的,以风险度最高的行业确定其风险行业类别。

第四章 市场主体经营地域分类

第二十一条 依据市场主体经营地点的不同位置对监管工作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重点监管区域和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

第二十二条 重点监管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一)学校周边;

(二)商业繁华地区;

(三)旅游景区;

(四)车站、码头;

(五)农村集贸市场;

(六)其它重点监管区域。

各区县局、直属局可以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对上述重点监管区域进行调整,并划定其具体区域范围。

第二十三条 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指重点监管区域市场主体以外的其他市场主体。第二十四条 各区县局、直属局可以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决定是否采取市场主体经

营地域分类。

各区县局、直属局未采取市场主体经营地域分类的,其辖区市场主体视为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

第五章 市场主体预警分类

第二十五条 依据警示情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预警市场主体和无预警市场主体。第二十六条 预警市场主体指具有警示信息的市场主体,无预警市场主体指没有警示信息的市场主体。

第二十七条 警示信息由业务管理系统根据业务规则自动产生或由相关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录入。

除由业务管理系统根据业务规则自动产生的警示信息外(如全国、全市黑牌企业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信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未年检企业、案件查处信息等),相关人员应录入市场主体下列警示信息:

(一)主体资格警示,包括:登记材料不全、被有关部门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股权被冻结、有关部门建议吊销执照、企业应办理变更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或冻结、产权未过户、企业应办理注销登记(含经营期限到期);

(二)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资格警示,包括:因企业破产自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

(三)企业名称警示;

(四)重点行业专项整顿;

(五)违法违规情况警示,包括需要警示的案件立案信息、大要案件及典型案件;

(六)退出市场未经清算的清算责任人;

(七)其它警示信息。

第六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措施

第二十八条 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类、行业风险分类、经营地域分类等情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Ⅰ类监管等级、Ⅱ类监管等级、Ⅲ类监管等级、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符合多类监管等级条件的,以最高监管等级确定其监管等级。

第二十九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市场主体为Ⅰ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A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一般行业;

(三)经营地域分类为一般监管区域;

第三十条 对Ⅰ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实行激励机制,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可以免于日常检查(发现情况,随时检查);

(二)在年检验照时,提供便捷服务。对经申请符合年检免审条件的企业,经登记机关认定后,年检时免予审查;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非高危行业市场主体为Ⅱ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B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公众聚集场所或热点行业。

第三十二条 对Ⅱ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每年至少巡查一次(发现情况,随时检查);

(二)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办理变更登记、年检或验照时进行针对性审查;

(三)对预警市场主体,应根据预警内容在业务工作中予以关注;

(四)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五)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第三十三条 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市场主体为Ⅲ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C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高危行业;

(三)监管区域分类为重点监管区域。

第三十四条 对Ⅲ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加强日常检查,每半年至少巡查一

次(发现情况,随时检查)。区县局、直属局可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对辖区需要特别监控的C级、高危行业以及重点监管区域的市场主体提高巡查频率(可改设定为每个季度至少巡查一次或每个月至少巡查一次);

(二)在办理变更登记、年检或验照时进行重点审查;

(三)对预警市场主体,应根据预警内容在业务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

(四)实行严管机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对涉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五)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六)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第三十五条 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指信用等级为D级的市场主体。

第三十六条 对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行惩戒淘汰机制。对停业整顿的个体工商户,重点检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是否执行到位,违法经营行为是否改正,对其新的违章违法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在登记和验照时,加强全面审查;对责令关闭的企业,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对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实施以下措施加强后延监管工作:

(一)自吊销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案后回查,重点检查其是否已停止经营活动并进行清算;

(二)回查中发现未停止经营活动的,要予以取缔,企业未进行清算的,要注明未经清算和负有清算责任的投资人,待清算完结后,再消除未经清算的提示;

(三)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不予年检,并责令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对其投资设立相关企业,要督促其办理变更登记;

(四)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负有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限制的原法定代表人或有关人员依法进行限制;

(五)依法公开违法记录并选择典型予以公示;

(六)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七)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和全国黑牌企业数据库,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第三十七条 区县局、直属局可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对市场主体监管等级进行合理调整,但不得低于本办法规定的监管等级。

第七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规范

第三十八条 各业务处(科)室应加强对本业务口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工作的督促落实,确保分类监管工作全面实施到位。

第三十九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完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济户口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属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管理的广告媒体单位、商标注册人、无照经营户等其它市场主体的经济户口。

第四十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片区,并明确每个网格片区的分管干部及其监管职责,实现网格片区划分率100%。

第四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按以下要求全面落实辖区经济户口认领,实现经济户口认领率100%:

(一)企业应在核准登记后三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二)个体工商户应在核准登记后两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三)商标应在商标信息录入业务管理系统后五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四)广告经营许可证、固定格式印刷品、户外广告应在登记后十五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第四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按以下权限落实重点行业标注工作,实现重点行业标注率100%:

(一)注册登记部门负责新设立和变更登记市场主体重点行业的标注;

(二)工商所在监管工作中发现市场主体重点行业标注错误的,工商所可进行重点行业标注的修改。

第四十三条 各级局应按照本办法要求,根据本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对重点监管区域市场主体进行标注。

第四十四条 录入的警示信息实行“谁警示,谁解除”的原则,由录入警示信息的部门负责解除。

第四十五条 监管巡查干部应按本办法要求实施市场主体巡查工作,实现分类监管巡查

到位率100%,并在巡查结束后两个工作日内将巡查记录录入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

第四篇: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

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讨论稿)

为适应“两费”停收后的新形势,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立足“网格”监管模式,完善“经济户口”,拓展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真正将监管巡查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经分局党委建议、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2009年9月20日起,分局建立并推行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

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就是通过每月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对当月监管巡查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和汇总,经过分析市场主体总量变化、分析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特点和趋势、分析监管巡查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相应提出解决困难和不足的思路、对策和建议,并撰写书面《分析报告》,以利于交流巡查经验、发布消费警示、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对市场主体监管巡查情况每月定期进行分析并以会议制度予以明确,是工作转型适应形势的需要、是履行职责预防责任风险的需要、是明确责任实行过错责任追究的需要、是巩固成果完善提高的需要、是服务社会提升形象的需要、是政府决策长效管理的需要。

二、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

(一)分析会议形式和职责

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要按照先下后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现场分析、交叉分析的形式,对监管巡查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汇总。先下后上即是工商所每周采取分片分析或集中分析形式,对市场主体一周来的监管巡查情况进行汇总、交流、分析、判断,写出书面分析材料交分局市管股;分局在每月的例会上,对各所上报的监管巡查分析材料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总结监管巡查典型经验事例,发布消费预警警示,报告政府市场经济动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是工商所对市场主体监管巡查要深入边远旮旯,不留监管死角和盲区。现场分析即是分局组织工商所和相关股室到监管巡查工作做得好的工商所召开现场会,搞好交流分析,推广经验典型。交叉分析即是所与所之间交换监管巡查人员,对市场主体实行异地监管巡查,并彼此分析交流相关情况。

(二)市场主体监管巡查范围、内容、方式

1、监管巡查范围

辖区内具有监管权的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商品交易市场、个体工商户和中介机构。

2、监管巡查内容

⑴经营主体资格

①是否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②是否按规定悬挂或放置营业执照,有无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行为。

③是否在生产、经营场所标明企业名称或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印章、信笺、产品或包装使用的企业名称或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或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相同。

④是否擅自改变住所或经营场所。

⑤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开展经营活动。

⑥是否虚报注册资本(金)、抽逃注册资本(金)。

⑦是否按规定接受年检验照。

⑵经营行为

①企业生产经营相关前置审批、行政许可有无超过有效期。

②是否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③企业经营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商标、广告、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⑶经营者履行义务情况

①经营者是否建立并履行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协议准入制度、不合格商品召回制度、商品质量责任制度。

②食品经营户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开办者食品质量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自检制度、食品退市制度。④农资经营户是否建立和落实“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和“种子留样备查公告”制度。⑤调解交易纠纷和消费纠纷,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⑥完成上级及领导交办的其他监管任务。

3、监管巡查方式

⑴工商所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本着整合执法资源、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执法效能的原则,实行“一巡多查,职能涵盖”的监管巡查模式。形成适合本所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重点稽查相结合,静态监管与动态跟踪监管相结合的监管巡查机制,实现对辖区内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的有效监管。

⑵监管巡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法进行,根据辖区内市场主体的数量,有形市场的多少和经济结构情况,确定监管巡查的对象、内容、形式、标准以及应达到的效果。专项检查可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具体情况进行。根据《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重点行业企业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湘工商企字[2005]182号)相关规定,经营范围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生产安全、社会稳定的三类经营户,应当一个月巡查一次,其中对食品经营户应当进行经常性巡查;对其他经营户每两个月巡查一次。

⑶对巡查中发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巡查人员要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可以批评教育,予以行政指导,提出整改意见,需要给予当事人警示的,应当下达预警警示通知书;对违法情节较重,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处罚的,可以当场予以处罚;对重大违法违章行为,按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和程序进行查处。

⑷市场巡查人员进行监管巡查应规范填写巡查记录表,并及时将监管巡查信息资料整理和录入住处数据库。

(三)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纪律

1、市场主体监管巡查责任追究范围

⑴不按巡查计划要求或分局巡查单位下达的巡查指令实施巡查,未完成本轮(次)巡查工作任务的;

⑵放弃、推诿、拖延、拒绝履行巡查职责的;

⑶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隐瞒、包庇、袒护、纵容,不予制止和纠正的;

⑷没有法律、事实依据或未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⑸无法定依据、超越法定权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⑹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的;

⑺依法应当履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履行法定职责而拒绝或延迟履行的;⑻实施巡查时违法作为,损害被巡查人员合法权益的;

⑼对控告人、检举人、投诉人打击报复的;

⑽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故意损毁有关记录或者证据,阻扰过错执法责任追究的;⑾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履行、不及时或者不当履行应急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2、市场主体监管巡查责任追究方式

市场巡查责任人员未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巡查计划要求履行监管巡查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视过错性质及造成后果程度,可以单处或并处:⑴诫勉谈话;⑵责令检查;⑶通报批评;⑷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⑸扣发奖金;⑹暂停巡查行为;⑺停职待岗学习;⑻调离执法岗位;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三、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要求

(一)高度重视,成立专班

建立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是职责所在,形势所需,现实必然。分局成立“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工商所所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市管股,市管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创新监管巡查模式,完善监管巡查监督机制

目前,“巡不到位、巡而不查、查而不实”是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责任追究、缺乏有效监督,手段落后、方式陈旧。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创新完善监管巡查模式,努力做到:①在监管巡查方式上,推行“一巡多查,职能涵盖”的监管巡查方式,对不同监管巡查对象实行不同频次的动态监管巡查,力求“管少、管对、管好”;要求干部练就看档案、问情况、查现场、做记载、录信息、作回访“六字本领”,使监管巡查真正实现监管到位、规范管理、服务到位、动态链接;②在巡查内容和标准上,以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市场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根据市场主体的类别、实情细化监管巡查事项、拟定监管巡查标准和内容;③在巡查监督上,实行所与所之间交叉督查、分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全局通报、过错责任追究的监督机制。

(三)明确纪律,确保效果

各工商所要相应成立落实“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领导小组”,所长为组长,每周负责召集市场主体监管巡查情况分析会的召开。分析会要按照“针对性强、有书面汇总材料、有交流、摆问题、诉困难、切实际”的原则,做到每次分析会议要有记录、有汇报。分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及时撰写呈报分析材料。机关各成员单位务必要把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分析指导工作前移,充分发挥各业务口工作职能,指导并帮助工商所及时处理市场巡查中发现、反映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分析会议制度的落实情况,列为年终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全局同志要齐心协力,以经济户口为“平台”、以监管巡查为“手段”、以分析制度为“保障”,认真履行市场主体监管巡查职责,落实市场监管巡查分析会议制度,确保市场主体监管巡查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实现人力资源、监管效能最大化,促进珠晖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篇: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规范

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场主体监管巡查工作,健全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局文件规定,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 工商所依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以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网格化监管模式为基础,以信用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为原则,对本辖区内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经营行为实施巡查监管。

第三条 工商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工商所岗位责任人,依据规定的职责和工商所的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各自履行法定和分工岗位职责,承担岗位责任。

工商所合理设定监管责任区,辖区内所有市场主体,分别对应划归到相应的监管责任区和监督检查人员。每个监管责任区配备不少于两名监督检查人员,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管区域内分片承担监管任务,实行各自负责、共同监管的AB岗制度。

第四条 上级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工商所应于5个工作日内认领,并为其建立“经济户口”监督管理书式档案。工商所登记的市场主体应于3个工作日内建立“经济户口”监督管理书式档案。认领时应落实到相应的巡查组,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分级。

第五条 责任区监管责任人职责:

(一)建立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

(二)负责市场主体开业登记注册前的现场调查核实,对个体工商户验照和企业年检初审;

(三)对辖区内无照经营实施监管;

(四)依法对辖区市场主体实施监督管理;

(五)片区监管的其它事项(包括违法违章行为查处、专项检查、消费维权、紧急情况应对等)。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市场主体监管工作。

第六条 巡查人员进入市场主体巡查时,应按规定着工商制服,并出示执法证件;实施检查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二章 巡查内容 第七条 对市场主体监督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否未经登记注册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二)是否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三)是否擅自改变住所等营业执照登记的事项;

(四)是否按照规定悬挂营业执照;

(五)已经注(吊)销或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的市场主体,是否仍然从事经营活动;

(六)是否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售、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

(七)营业执照的经营期限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八)涉及前置审批许可的市场主体许可证件及批准文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九)分期出资的企业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出资;

(十)使用的牌匾、印章、信笺、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的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上核准的企业名称是否相符;

(十一)是否按照规定申请办理企业检验或个体工商户验照;

(十二)被依法责令改正或处罚后,是否履行了《责令改正通知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

(十三)是否有其他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第八条 发现巡查内容未设定但属于违法行为的检查项目,应予以监督检查。第三章 实施巡查 第九条 巡查监督方式包括:

(一)定期检查。对新设立的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3个月内进行回访,6个月内进行经营情况检查。

(二)日常巡查。对辖区市场主体按照上级要求的频次开展检查;

(三)专项检查。根据专项整治统一部署要求,组织检查;

(四)专门检查。接到申诉举报或有关单位通报后开展检查;

(五)案后回查。对因严重违法被立案查处结案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其是否有继续从事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六)追源检查。巡查人员检查中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索证索票提供的证据追查源头;

以上六种检查方式为实地检查。第十条

巡查监督前的准备:

(一)通过监管业务信息系统了解掌握辖区经济户口信息,掌握企业有无警示信息、限制事项,是否属重点或风险行业,是否在重点监管区域内,企业信用分类(A、B、C、D)监管类别等情况;

(二)携带监督巡查所需的证件、文书和检查工具。主要包括:巡查人员的有效执法证件、《巡查记录》、接受检查(询问)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纸、扣押物品文书、照相机等。

第十一条 巡查监督的步骤:

(一)现场查看。按巡查内容的要求,核查市场主体有无涉嫌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为;

(二)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员把检查情况如实填写在《巡查记录》中,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人)应当盖章(签名)确认,对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应按规定予以登记保存;

(三)提出处理意见。现场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当场纠正的,应向市场主体当面提出改正要求,并记录在《巡查记录》中;不能当场纠正的,应在《巡查记录》上提出处理意见报领导审批;需要立案查处的按办案程序办理;

(四)现场制发非处罚类行政文书。当场纠正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场发出非处罚类的行政文书,同时,巡查人员要留存一份备案。

巡查监督应区别不同的检查对象,突出重点检查项目,参照《工商所市场主体监管巡查流程图》(附件一),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检查。

第十二条 巡查监管后的处理:

(一)录入信息系统。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后3个工作日内,将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录入到安徽工商综合监管业务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监管系统;

(二)报请审核。检查情况录入完毕后,检查人员应按照报审的权限和规定,把需要报审的《巡查记录》及相关证据材料报工商所领导审核;

(三)审核。工商所长签署审核意见;需报上级领导审核的,按规定报审;

(四)办理。经办人按领导审核意见进行办理;

(五)资料归档。检查资料应在审核后的5个工作日内存入市场主体的监管档案。

第十三条 巡查监管频次。按照信用分类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的要求,对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市场主体,实行激励机制,予以扶持,巡查周期每年不少于一次;对信用等级为B级的市场主体,实行预警机制,巡查周期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信用等级为C级的市场主体,实行惩戒机制,巡查周期每月不少于一次;对D级企业实行惩戒淘汰机制,加强对其退出市场行为的后延监管,及时跟踪巡查,直至确认其退出市场为止。

对食品、农资经营者巡查周期不超过15天;对易燃易爆、网吧、共公娱乐场所等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市场主体按照上级规定加大巡查频次;对一般项目的经营主体每半年巡查不少于一次。

第四章 分类处理

第十四条 根据监督检查发现的不同情形,按照分工职责或者报经批准,依照本规范分类处置要求,分别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五条 首次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一般采取行政劝导措施,当场予以教育或警示,督促其改正,并下发书面《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办照或变更登记:

(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不涉及危害人体健康、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以及食品生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的;

(二)所从事经营项目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且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三)所从事经营项目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的;

(四)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超范围经营一般经营项目的;

(六)擅自改变住所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动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第十六条 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应从速从快依法立案查处:

(一)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

(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农资生产经营以及涉及安全生产的等重点行业的无照经营;

(三)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无照经营的;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

(五)经责令限期改正而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营业执照的;

(六)上级交办、相关部门移送、群众举报反映强烈等无照经营行为。

查处无照经营行为,主体类型明确且有证据证明的,分别按《公司法》、《个人独资法》、《合伙企业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个体工商户条例》等立案查处;主体类型不明确的,按《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立案查处。查处附件二所列的无照经营行为,除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外,还应按对应法律法规定性或处罚(详见附件二):

第十七条 发现下列情形的无照经营,应下发书面《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并向上级报告,由企业监督管理股依照《庐江县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联动监管暂行办法》规定抄告相关部门;已经立案的,移送其他部门查处:

(一)无证无照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查处;

(二)无证无照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处;

(三)无证无照经营证券业务,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查处;

(四)无证无照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由商务主管部门查处;

(五)无证无照从事个体诊所,由卫生主管部门查处;

(六)无照经营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七)法律、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由其他部门查处。

第十八条 发现涉及安全生产的问题,检查人员应依法按下列不同情况处理:

(一)发现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处理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应及时依法处理。需要向上级领导报告的,应及时报告;

(二)发现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隐患或其它违法违规问题,经领导批准后及时书面函告有关职能部门。需向上级或当地政府报告的,应及时报告;

(三)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并且情况紧急的,应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可以采取包括责令暂时停产或停业的紧急措施,并向上级机关和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第十九条 根据申诉举报情况实施检查的,应及时上报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将办理结果反馈实名申诉举报人。

第二十条 发现处置内容未设定但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依法查处。

第五章 信息录入

第二十一条 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建立监管巡查机读档案。

对录入的监管信息要准确、真实、及时、有效。

第六章 督查考核

第二十二条 市场主体监管,作为网格化监管的重要方面,按照县局《网格化监管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实施阶段性督查和综合督查考核,并执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第二十三条 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监管责任人和有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玩忽职守,应实施检查、行政处罚而不作为的;

(二)虚假检查或者在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未按规定核查、处理有关申诉、举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四)超过巡查周期未发现无照经营行为等其它未履行监管法定职责或日常监管巡查不到位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范与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由庐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监督管理股会同法规股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场主体监管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餐饮监管之我见

    小餐饮监管之我见□刘涛庄戈小餐饮通常为2-5人的家庭式经营,多分布在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建筑工地、厂区附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其投资少、门槛低、回报......

    医疗器械分类监管之我见

    医疗器械分类监管之我见 在长期的基层执法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执法人员对于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医疗器械以及经营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

    加强快递行业监管之我见

    加强快递行业监管之我见 2013-06-24 10:14 一、快递行业发生消费纠纷的集中问题 目前,快递行业发生消费纠纷的集中问题主要包括:货物逾期送达;快递行业“先签收、后验货”的行......

    关于市场主体异常信息联动监管的思考

    上海公司注册:http://www.xiexiebang.com 关于市场主体异常信息联动监管的思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信用是企业诚信度的综合反映。作为社会信用体系中最活跃、最关键的......

    人防建设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办法

    市人防办人防建设市场主体监管实施办法 为有效履行人防建设市场主体监管职责,构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辽宁省市场主体监管职责目录》要求,......

    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依法行政之我见泾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虎彦贵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历风雨6载,从单纯药品监督管理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三大职能的......

    创新会计监管模式之我见.

    创新会计监管模式之我见 [ 10-01-21 09:39:00 ] 作者:赵伟静编辑:studa090420 [摘要]会计监管是一个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与此相应,会计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

    商事登记改革后市场主体后续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

    商事登记改革后市场主体后续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表示将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