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9-05-12 16:4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链板式输送机

论文摘要:通过对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的分析,结合分析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提出高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从而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供

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道德理论;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

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

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

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

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

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

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

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

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

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

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

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高校应积极搭建教师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育人本领;经常参加教学竞赛、教学观摩讲座、师德经验交流会、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实践中自我教

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不断提高师德。

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高校教师是这一使命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第二篇:浅论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本站推荐)

浅论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邓乾坤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价值澄清理论是一套系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该理论倡导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澄清,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澄清自己价值的技能,它反对道德说教,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这对我国高校的德育有很好的启示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 价值澄清 教师中立 灌输

价值澄清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道德教育理论,《价值与教学》一书是价值澄清学派的奠基性文献,标志着价值澄清方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流派诞生。这本书由路易斯·拉思斯、梅里尔·哈明和悉尼·西蒙合著的,出版于1966年。在这本书中拉思斯等人提出了很多价值教育的实践方法,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方法改进很有帮助。

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家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多元化趋势,使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道德状况每况愈下、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人们的价值观混乱。价值澄清理论的形成正是对美国社会需要重整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反映,成为当时道德教育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与教学》序言中,作者就提到了,我们迫切需要帮助澄清美国学校里的年轻人的目的与抱负、兴趣和态度、信仰与活动的方法。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主张

(一)重视价值观教育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也变得愈来愈复杂,人们很难决定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可取的。这就是导致儿童处于困惑境地,在价值观混乱的社会里,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拉思斯等人就提出,“价值澄清理论使我们有可能帮助这些人澄清他们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宣称,倘若我们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其结果将表现于他们的行为变化中,通过努力,人们会表现出更少的困惑、冷漠或矛盾。”这也就是价值澄清学派与其他道德教育理论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

在提出价值观的重要性之外,价值澄清学派同时也提出了个人经验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价值源自个人的经验”,因此得出结论“不同的经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任何个人的价值观将随其经验的积累和改变而更改。”由此也可以看出价值澄清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在进行价值澄清教育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个人经验相联系,要承认和允许不同价值观的存在,要坦然接受他人的立场,与他人真诚相处。

(二)反对传统的道德教育灌输和说教

同当时大部分的道德教育理论一样,价值澄清理论也是极力反对道德或价值灌输。他们强调价值澄清,认为灌输是与价值澄清相对立的。“澄清避免道德说教(moralizing)、训诫(preaching)、灌输(indoctrinating)、谆谆教诲(inculcating)、或武断(dogmatizing)。”在其代表性著作《价值与教学》中多处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拉思斯等人认为,“道德说教—直接或是间接的—并不十分管用,它剥夺了儿童独立仔细思考与价值相关的问题的权利。实际上这或许对当今如此众多的儿童和成人的价值混乱、冷漠、顺从、反复无常和无理性的行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价值澄清学派极力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灌输,他们认为教师没有表明立场时,就更加不会无意识地努力动摇学生的信念。

总之,价值澄清学派反对灌输,认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要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价值观,要尊重学生自己的观点、信仰和价值观。

(三)贴近学生生活进行价值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有关学生生活的问题上,尤其是一些使学生感到困惑难以选择的问题上。

1.价值澄清反映源于生活

价值澄清理论提出了教师在学校德育中实施价值澄清理论的实践策略,包括对话策略、书写策略、讨论策略、提高对后果的认识的策略,以及其他19种策略。其中,在对话策略中,拉思斯等人提到澄清反应,它是“教师针对学生多说的话或所做的事而作出的反应,旨在鼓励学生进行特别的思考。”那么适于澄清反应的事物有什么呢?拉思斯等人也提到了就是有关学生的情感、信仰、信念、烦恼、态度、抱负、目的、兴趣、问题和活动之类的表述,这些事物被成为价值指示,是适于价值澄清的理想题材。

2.价值澄清问题源于生活

在《价值与教学》的第四部分中,拉思斯等人主要阐述了价值澄清理论的实证研究。作者指导教师实践价值澄清理论的思想时提到了如何引出价值澄清问题。如倾听学生的呼声,尤其要留神倾听他们的态度、信仰、兴趣、苦恼、活动、抱负、目标和情感;考虑从我们文化中富于价值意蕴的主题中寻求学生所能理解的问题:家庭、朋友、爱情与性、婚姻、工作、余暇、种族隔离、政治、金钱、战争与和平、宗教、电视、电影、政府、失业以及通货膨胀。价值澄清理论针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选择价值观的能力。

(四)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教师在价值澄清过程中应保持“价值中立”

拉思斯等人认为价值源于个人的经验和生活,因此价值是个人进行思考和选择的结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进行选择,而不是干涉学生选择,向学生灌输价值。

2.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室氛围

拉思斯等人指出,“价值发展在学生感到被认可、被支持、无拘无束和通常说来没有受到威胁的教室里最为活跃。因而,从事价值发展的教师同样致力于营造合适的教室氛围,尤其是努力让学生产生充分的安全感,以至于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坦率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除了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道德说教外,还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自由的进行选择和思考。

(五)关注问题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价值澄清理论就是适应当时的时代需要产生的,从一开始的落脚点就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价值澄清理论是系统的教学理论,其目的是使问题学生的价值观能更加的明确,使他们的价值行为能有所改善。拉思斯等人主张将价值澄清方法集中在那些最需要的人身上。他们将价值澄清理论形象的比喻成“与医生所诊断和治疗的并非健康而是健康欠佳的症状的方法如出一辙。”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学校学校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有些大学生的价值观迷茫,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严重的危机,由价值观不明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频繁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要继续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2006年10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尤其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将道德灌输与道德讨论有机结合起来

价值澄清学派是道德灌输和说教的极力反对者,认为道德灌输百害而无一利。这有其合理之处,但有点过于极端。我认为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灌输还是合理的,只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才能让学生掌握我们社会必要的道德要求。但价值澄清学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很多,例如在提到实施价值澄清理论时,提到的各种策略,就很适合在我们的高校中实践这些策略,如讨论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写团体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选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交流,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思想的实际问题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不可避免的要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错影响,加之大学生的社会经历简单,涉世不深,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在面对众多的思想文化时无所适从。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价值澄清理论就是针对那个年代学生思想混乱而产生的,提出的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都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帮助有问题的学生澄清价值的。

我们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就一定要创新我们的教育方法。我们要真正的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法,乐于参与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以避免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许多缺点,如空话、大话讲的太多,学生产生了厌烦心里,使我们的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没有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教育,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www.xiexiebang.com/·(中发【2004】16号)【Z】2004年8月26日.[2]周静.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解析[J].党史文苑,2010,(04).[3]王成,朱伦,孙裔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http://www.xiexiebang.com,2009,(05).参考文献:

[4]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http://www.xiexiebang.com1998.[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三篇: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启示。要以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这既是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和创新,也展示了我党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说明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研究,站在人类历史生存的高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这个多维自然观以实践的人化自然为中心,提出了极具价值和富有内涵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就是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自然界看作是同人类有机联系着的“无机的身体”,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说明了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将同自然界共存亡。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有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自然界的凋零衰败最终必然会导致人类逐渐灭亡。因此,我们应该要以爱惜自己身体的悉心态度来善待我们的大自然。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也正是源于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劳动是联系人和自然关系的中介

人类的劳动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基础,是实现人的目的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统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这说明了人正是以劳动这种特有的方式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用劳动实践来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然而,进入人类活动范围内的物质,并没有失去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依然保持着人的意志所无法改变的固有本性。所以,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和遵循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因此,人的目的的制定要服从自然物质的规律性,人的目的只有与自然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一致时,人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的劳动实践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仅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会遭到大自然以各种自然灾害的形式来进行的“报复”。

(三)人与自然相处的真谛是和谐共生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性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这不仅仅表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性的强调之中,更是体现在了马克思对人类劳动实践应该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重视上。人类应该要预见到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长远影响,恩格斯曾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个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受到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既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客观规律,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遵从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真正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它有两种尺度: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就是指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外在尺度就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考虑其他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界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只有这样的生产才是与动物生产区别开来的真正的人的生产,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这样的自然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二、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以往的旧的农业文明和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念和态度。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马克思认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出现,不仅有人类认识和实践上的错误的原因,还有社会关系不合理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面对资源环境的挑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启示二: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爱护大自然。理论指导实践,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改造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到生态危机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建立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还与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水平较低有关,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亟须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最大限度的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而是要将人们从物质的拘役中释放出来,使一个人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丰富内涵的全面发展的人。

启示三: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

从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协调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环境法制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尽快制订有关环境影响评估、化学物质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当然,仅仅立法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健全协调环境执法的有效机制,将部分强有力的措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社会监督也是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群众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制度,确保公众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来。

启示四: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社会消费同生产一样,都依赖于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来兴起的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作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更愿意选择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是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现代化的消费方式,是一种适度的消费。

参考文献

[1]朱洪强, 黄健.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J].学术论坛, 2011, 34(12): 15-19.[2]宋春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沧桑, 2011(4): 78-80.[3]张会伟.马恩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3(2): 8-10.[4]宋开元, 杨文选, 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003.[5]黄斌.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 2010, 22(005): 22-24.[6]崔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0(5): 11-12.[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15-21.[8]邹德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D].兰州大学, 2010.[9]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 2010, 1: 009.[10]赵成.当代自然观的生态化转向及其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6): 1-4.[11]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 [D].2008 年, 2008.[12]吴蔷.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010.[13]陈墀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2007.[14]宋冬林.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探析 [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 025.[15]栾亚丽.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 2012(12): 5-7.[16]贾军, 张芳喜, 沈娟.生态自然观与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J].系统科学学报, 2008, 16(1): 78-81.[17]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博士论文, 2009.

第五篇:高校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心得体会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心得体会

为了使广大教师增强师德修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校要求全院教职工自学《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作为一名刚刚走进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我要时刻注意培养高尚的师德,以教学育人为己任,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2014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总书记亲临培育我国教师的摇篮—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倡导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并提出了做一个老师的四点要求: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扎实的学识,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

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习总书记讲话中还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我的主要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加强师德修养,必须要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每一位老师育人的目标和方向,是老师前行的精神动力,有了它,我们才能全面贯彻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用自己的言行和教诲传导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和风范去感化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雨润物一样进驻学生们的心田。

加强师德修养,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承载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学多人师,行多世范,老师即为学生的学问之师,又为学生的言行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的和指路人,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上的楷模和典范,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坚守精神家园,人格底线,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传承中华美德。

加强师德修养,需具备渊博扎实的学识。当今社会正处在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生活节奏快。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严谨教学,勤于钻研,把读书求知,更新知识结构,充实自己学识摆在首要位置,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以自己源源不断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洁净鲜活的清水。

加强师德修养,就要拥有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教育是对学生的施爱,是一种爱的艺术呈现,就是让孩子们拥有爱的天性和才能。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爱谁。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个教师拥有了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上的交流,才能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塑造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要时刻以加强师德修养的要求指引自己,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渊博学识、仁爱之心四个方面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针对教育部加强师德修养的要求,做为一名刚刚迈入教师行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极大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重视度要求自己,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真钻研、真行动、真改变,把师德铭记心中。

管理工程系

曹 亚 康 篇二:高校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渝工学院 blanche 我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心得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blanche 提及对高校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我们房地产学院最近刚好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一次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活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而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和核心,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所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还要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乃至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大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

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

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让 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了解学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篇三: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师德是为师之魂,师风是为师之本。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一所学校的师德师风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风校风。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师德师风,作为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这种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规定性要求,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师德师风教育,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一行业的风气和风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通过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

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以人格美学角度,在中国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倡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以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可诠释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就要真正从思想行动上做到学为人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其知识、智慧、情感、人格影响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可以通过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使师生人际关系得到和谐,同时以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直接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成为具备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崇尚奉献等良好品德的人。在和谐校园里,教师高雅的气质和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至于他们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只有让教师队伍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体教师做到相互配合,和谐互补,才有和谐的高校,才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虽然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的种种消极因素下,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乃至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滑坡迹象,具体表现为:

1、爱岗敬业精神弱化: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无心研究本专业理论,视教育为副业,严重影响了教学和教育效果;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当是完成任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有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触,很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价值取向功利化、世俗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

影响。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情况下,有些教师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把高等教育作为事业的责任心;有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还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人生观倾向,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得失。

3、行为规范不严,师表形象模糊化: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然而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有的教师举止不雅,言语不文明,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印象;还有个别教师上课观点偏激,以自己的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4、师生关系庸俗化,功利化:尊师爱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作为好老师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亲疏度,平等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要把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涉及自身、高校、社会三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究其根本,则必须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监督,更好地发挥师德师风建设体系的强大力量。

首先,高校教师自身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了道德意义。高尚师德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最关键还是靠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格等方面的教育,主观上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一个有职业道德和修养的人;行为上应学会自我约束,要从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精神境界、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加强师德修养;要建立师德师风自我评价系统,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得到校正,调动师德师风修养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抵御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做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第二,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有效措施。通过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师生、同行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职业道德修养等教育,使教师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特殊的职业使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师德考核制度。准确把握师德师风的情况,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高校要把师德师风评价作为师资调配、教学评价、人事考核、评选先进的一个首要指标。第三,高校应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度,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校风,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抓好抓实。篇四: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清除教师队伍害群之马”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需要有其师以正其身,传其道,解其惑。教师头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传道授业解惑指航向,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正是因为这种无私奉献,所以世人给与教师无穷的尊敬。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横流,攀比之风也在教师队伍里横行不止,一些道德有缺陷,人格有欠缺的教师,正好利用职务之便向自己的学生、学员伸手索取,若学生所出,不合其心意,便恶脸相向,该教的不教,该帮的不帮,个别教师的这种行为,不仅使他自己的名誉受损,而且把原本应该是亲密的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异常,更严重的是他的所作所为也给他所在的学校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同时在同事之间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像这类道德败坏的教师,其身不正,何以正他人之身?其德不善,何以善他人之德?身不正德不善,又何以自立为人师?又有何颜面回应教师这一称呼?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批评中查找不足,择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以求完善自身,净化校园,还学生一个美好前景。

此外,还有一种教师,不仅有上述失德之行为,更是如此对待同事,这种教师的问题不仅仅是师德问题,更是人德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每个行业甚至是每一项工作的成功,都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完成,那是同事之间协作互助完成的,所以,同事是我们在这这个世界上除去家人之外,最亲密的一类人。而偏偏会有这么一类人,目光短浅,毫无集体观念,专以破坏团结合作,搅乱大局为其快事,这样的人又恰恰出现在教师队伍中,更是害人害己,这不仅伤害到师生关系,更伤害同事关系,以这些为代价,此人真当是“独孤英雄”,“王者天下”,此乃自毁之举也。

记得有一首歌,名字叫做“长大后”,里面有一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哪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难道不就是我们教师的人生写照吗?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手握三寸粉笔,描绘人类灵魂的五线谱,打造民族明日的栋梁,为国家孕育芬芳桃李,所作所为是多么至高无上啊。所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有人德更要有师德,有德方能成为世人尊敬的君子,德才兼备才能做万人之楷模。我们教师应当洁身自好,修德立身,从

善如流,不做有才无德之小人,还我们教师队伍的清心之气,是个人之福,是学生之福,是学校之福,是国家之福,是社会之福,更是社稷之福。篇五: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重师德创幸福 铸师魂促发展——三里畈高中2010年暑期集训总结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为了搞好暑期教师集训,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学习党的教育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标兵事迹,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传达县校长集训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学校成立了以王习刚校长、陈子良书记为正副组长的集训学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集训学习工作,制订了集训学习方案,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要达到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将集训的安排表印发到各年级教研组,让教师心中有数。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校委会决定从8月19日至23日进行为期两天三晚的教师集训学习。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严肃集训纪律,不让学习流于形式,每次学习都实行点名制,制订了暑期集训学习“四条硬规定”:教师要按规定时间参加集训学习,不得迟到早退,否则重新安排时间学习;完成规定的师德反思和改进方法,不得缺少字数;学习期间按上班上课的要求,不得带小孩,不得看与会议学习无关的书籍报刊。各位校长、书记在集训期间都带头学习,并到各蹲点教研组参加讨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方法,拓宽内容我校暑期集训学习,积极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领导讲话、专家讲座和教师发言相结合,讲成绩与找问题相结合,学习身边典型与学习外地先进事迹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我们观看了教育局郑局长《做一个有境界的老师》的报告,学习了王习刚校长带回的校长论坛精神,学习了学校其他领导作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解读》

报告,聆听了心理辅导专家皮斯李作《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的讲座,收看了有关师德礼仪课改录像,对新课改实践进行了认真探讨和反思,对2010届高考备考工作暨教学管理工作展开了反思、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汪金权感人事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师德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联系学校工作实际,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准差距挖根源。每个人既找自己问题,写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师德反思,也向学校领导提出学校发展建设建议和意见。

三、真抓实学,务求实效为了真正使这次集训学习达到剖析问题,查找差距,学习先进,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目的。真正使广大教师铸师魂,树师德,练师能,正师风。学习一方面集中学习有关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规文件,师德礼仪教育录像,另一方面将整个学习分成七个大组,由七位校级领导到场,组织围绕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幸福感”“新课改实践探讨”等五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大家讨论激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通过集中学习,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主人翁意识、育人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改革意识,并对自己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写出剖析材料。大家一致表示,一定做一个“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教师,树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昂扬斗志投入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安全教育,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争当人民满意教师。

下载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马克思道德形成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 作者学号: 作者所在学院、专业: 论文......

    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要素分析 摘 要: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三个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

    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已经习惯按照母语的模式进行思维,因此在学习新的语言时,总会受到原有语言习惯的影响,也就是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tran......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包括: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语言......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摘 要】“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期高校德育需寓学于行,注重道德实践教育,应立足于当地......

    浅谈马克思农村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全文5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摘要:马克思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着手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生态问题的恶化,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5篇模版)

    近三年师德师风建设 高等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事,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校教师队伍,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一个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