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

时间:2019-05-12 16:1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

第一篇: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

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

摘要: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在我国市场体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与国家改革进程同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发展。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立和演变、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由分级管理到垂直管理的演变、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建立与演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工商行政管理局。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下设私营企业局,主要管理私营工商业。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以及各地先后成立的“工商局”,在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监管私营、个体工商户和外资企业,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扶持濒临困境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生产经营,组织物资交流,平抑市场价格,保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私营局与外资企业局合并为“中央行政管理局”为政务院直属。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成为国务院的直属局。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加强对私营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调整公私关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负责工商企业登记、个体工商业登记、商标注册、度量衡管理、发明审定等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后,各地工商局也先后将对国营商业领导、管理的任务交给商业局,改称工商行政管理局,专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主要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与企业经济行为。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重

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速工业化进程等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商品经济、排斥市场监管,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仅局限在管理农村集市贸易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被削弱,许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被撤销、合并。尤其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工商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破坏,工作限于瘫痪。1969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相继被撤销。中央工上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局,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多数合并到商业局。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开始得到逐步恢复。1978年9月25日,国务院恢复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982年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又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国务院直属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突出反映了由旧经济管理体制向新经济管理体制转变的特点。

从1978年至1992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工作重点,正确把握改革创新的方向,以培育市场经济的萌芽——集贸市场和各类市场为重点,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迎来了全国各类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大发展。到1991年底,全国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7.5万个,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增加了4.2万个。全国各地原有的传统市场得到迅速恢复和扩大,专业市场等各种新型市场大量涌现。各地在市场发展中坚持大中小相结合,城市和农村相结合,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相结合,综合和专业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集贸市场网络体系。在此期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工商企业的登记管理,保障企业从事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为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底的14万人,发展到1991年的2246万人,各类企业从1981年的282万户发展到1991年的496.6万户。在这一时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仅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而且拓宽了监管范围,壮大了队伍,成为国家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力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工作的深度上也有很大突破:由监督管理单一经济成分、单一经营方式,逐步向监督管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延伸;由着重对城乡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逐步向各类市场的监督管理延伸;由着重监

督管理纵向经济活动,逐步向监督管理横向经济活动延伸;由对国有、集体企业的登记管理,向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登记管理延伸。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一个长期以来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的政府职能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担负起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历史重任,积极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历史性转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不清的缺陷和传统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通过市场办管脱钩、收支两条线、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措施的推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基本实现了职能转换。同时,通过以工商所重新核编、省以下垂直管理、国家工商局升格为正部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监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至2002年,是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新规则和新模式,实现了从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转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侧重于监督管理集贸市场转到监督管理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从局限于国内传统的监督管理方式转到国际通用的监督管理方式、从侧重于具体业务管理转到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监督管理等四个重大转变。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统一部署,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2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对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承担着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职责。这一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力推进以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为重点的改革——大力推行市场巡查制,强化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动态监管;实行网上互联审批办照,网上年检,网上查询;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县以上登记机关和工商所属地监管双轨制;建立企业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记录管理系统,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建立首办负责制。在推进这五项制度的基础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积极推进了市场监管制度改革,加强市场主体全面监管,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推动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推行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大力推进以12315为基础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综合网络建设和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两项改革与创新。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在系统总结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深刻指出,工商行政管理要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四个统一”的提出,把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服务大局、消费维权、依法行政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回答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根本目的、工作目标、基本要求等重大问题,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把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提到了新境界、推上了新高度。之后,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又进一步提出,切实做到“四个统一”,要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努力实现“四高目标”。因此,以“四个统一”为主体,以“四化建设”和“四高目标”为补充,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形成,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由分级管理到垂直管理的演变

1999年以前,我国工商管理体制是一种以“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分级管理体制。“条”,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条条”管理,是指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下级工商管理机关的纵向领导;“块”是指各级机关地方的横向系统,“块块”管理,是指地方各级政府对同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横向领导。

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体制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是依据国务院组织法设立的,直接受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作为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设立的,它在人、财、物诸方面接受同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同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市场和行政执法职能的过程中,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

(三)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容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改革;二是领导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精简、高效、统一、协调的工商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工商行政管理领导体制,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隶属于谁领导的形式和工作制度。领导体制改革是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垂直领导,来强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得到了发展和完善。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加强自身建设的丰硕成果,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改革开放的30年,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30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30年的实践与发展,与改革开放同行,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伟大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随着停止征收“两费”,随着新“三定”方案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发展的前景也更加广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定要把握住历史机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切实做到“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努力实现“四高目标”,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索 引 号: 000014672/2014-00086 分类:环境政务管理信息领导讲话发布机关:环境保护部生成日期:2014年02月10日

名称: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文号:主 题 词: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这迫切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体制保障。

(一)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然而,现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难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1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就是核心竞争力。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提高节能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推进存量结构调整;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增量结构优化。从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看,政出多门、权责脱节、监管力量分散等问题明显存在,影响行政效能,削弱监管合力,环保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尚未充分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三)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加快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向,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能源资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碳排放强度。这在客观上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全面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加快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四)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2013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等污染问题集中爆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在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下,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缺乏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环境执法监督的职能配置,环境监管难以到位,这导致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打了折扣。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集中力量解决细颗粒物(PM2.5)、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五)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职能不仅要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而且要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必须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不欠新账、多还旧账,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目前,国家层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能分散交叉较为突出,存在权力下放不够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难以形成严格监管的强大合力;基层环保部门被赋予的职能和担负的任务不匹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内在地包括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兼具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须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指向,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方针,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山顶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一体化污染物统一监管模式着力,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一)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保护生态环境,应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降不下来,环境质量就提不上去,人民群众也就不会满意。优先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坚持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各方面,严格环境法规政策标准,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要素综合、职能综合、手段综合,实现污染治理全防全控。协调处理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

实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督执法,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

(二)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统筹陆地与海洋保护,把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控制陆源污染,提高海洋污染防治综合能力,抓好森林、湿地、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促进流域、沿海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重要生物资源,承载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要在这些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区域间工作会商,及时就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加大区域联合执法力度,对突出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查处。构建生态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信息互换互通。

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已陆续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其他地方也要结合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流域污染防治有效衔接,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

(三)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搞活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增强林区发展活力。

我国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力促进集体林区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已基本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要按照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加大对林下经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等的支持力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规范和监督林地流转,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集体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举报制度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使其上课本、进社区、入工厂,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公开范围,完善公开方式,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企业污染物排放等信息以及环境状况、重要政策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公开,主动向社会通报。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客观地公开环境信息,监督企业按规定公开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信息。

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五)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许可是一项国际通用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实行排污许可有原则性规定,但许可条件、程序等具体规定尚未明确。要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规范污染物排放许可行为,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在总结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强排污权交易的组织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

(六)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根本对策。要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与公民损害列入赔偿范围。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合理鉴定、测算生态环境损害范围和程度,为落实环境责任提供有力支撑。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对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如何改革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如何改革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2011级财政一班 姓名: 学号:

[摘要]------

3[关键词]-----3

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3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三、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完善方法--------------------

4四、结束语

4[附]参考文献-----------------------------

5[摘要] :税收制度是我国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它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法变换而变化;税制改革,就是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为了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无疑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针对我国税收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改革思路,针对出现的弊端,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具体分析,加以解决,协调推进我国税收体制改革。

[关键词]:税收体制;税收管理;改革;问题;

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我国财政税收制度从 1950 年到 1994 年期间共进行了五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 1950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总结老解放区税收经验的同时,清理了旧中国不合理陈腐的税收制度,建立符合新中国建设的税收制度。第二次进行税收制度改革是在1958 年,目的是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以后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形式的要求。第三次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在 1973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税收制度。第四次税收改革是在 1984 年进行的,改革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的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最后一次税制改革是在 1994 年,主要是对工商税收制度进行全面整顿,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财政税收制度的整改,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并且促进了我国预算体制的完善,最终实现了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全面转型。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1、税收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在我国,没有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只是在宪法第 56 条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目前我国各个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我国税种大多是通过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

式出现,而不是由立法机关来立法,立法的层次很低。

2、相关体制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相关财税体制的发展与改革。甚至出现税收体系存在缺陷非税收入没有纳入政府收入体系的管理范围的情况。在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形下,漏掉了许多有利于调节社会分配功能的重要税种,难以做到充分地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不利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利于中央宏观调控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分配。

3、税收管理中虚假的财务核算和对税收监督管理的不到位。

税收管理过程中出现偷税逃税的社会化和普遍化的现象,税收之间的差额也比较严重。税收的差额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进行税收征管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4、企业的纳税和服务意识不够高。

税务机关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纳税的服务意识不够强烈,对于纳税服务的理解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都比较狭隘,没能够真正的从纳税人的需求和

导向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5、我国财税转移支付方面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国财税转移支付包括三大类支付方式,即专项支付、财力性支付、税收返还与体制补助支付。中央政府通过这几种支付方式来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财政补贴不均衡现象。但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性的监管制度,使一些腐败官员有空可钻,乱用资金,使得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原则失去了原有效力,无法缩短各地方的经济差距,制约了我国在公共服务方面均等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完善方法

1、税收管理体制,应通过法律形式公布和实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正式立法,以体现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律严肃性、统一性,保证税收管理体制实施的效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税收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的权限。

规范国家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责任,使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转移支付财政制度方面更加完善,理顺各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使各地方政府的财权与政权相匹配。

2、建立财政税收分级、分权管理体制。

结合我国国情,适当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在进一步合理划分税种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地方税实行分类管理,清晰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基本的税收政策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但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税收管理权。这样合理的划分各级政府财政税收体制,有助于调节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财政税收比例,强化政府间财政收支平衡,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监管压力。

3、,我国国税、地税的征管范围应该加以清晰界定,避免出现对纳税人的交叉管理难的现象,根除地方对中央收入征管的行政干预。从根本上解决国税、地税机构分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法律性分权等方面解决。

4、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体系。

政府财政部门应该将转移支付款项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合理搭配款项支付方式,不但可以稳定资金来源,并且可以较为合理的分配资金。首先,政府财政税收管理部门要提高一般性支付的比例、适当调整专项转移支付比例,合理按排转移支付款项的比例。其次,要从改革财政税收返还和增值税税收分享的角度来稳定转移支付所需资金的来源渠道。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体系,公开、透明的分配财政税收。

四、结束语

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税权高度集中对地方的不利限制、税务机构分设带来的征纳成本上升、税收管理体制的法制性弱等。通过采取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税收征管范

围,以法律形式公布和实施税收管理权限等改革措施,不但可以调动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也利于确保我国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要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来认识和把握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全面深化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的改革,不断提高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管理水平,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平稳,促进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附]参考文献

[1] 苗瑞,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商业,2011,(7)

[2] 王德平.完善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初步构想[J].税务研究,2008,(2).

第四篇: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1.1 体育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

体育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从全局出发,调动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1.2 训练体制改革的思路

训练体制改革思路是:改变过分集中省以上体委办优秀运动队的状况,把训练的路子拓宽,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行业、厂矿、企业、高校设立高水平运动队.1.3 竞赛体制改革的思路

竞赛体制改革思路是:调动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多形式造就大批优秀运动人才,竞赛向社会化、多样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倡举办各类竞赛地点与经费等.1.4 体育场馆管理改革的思路

体育场馆管理改革思路是:实行多种经营,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过渡,实现企业化、半企业化;逐步形成具有承办各种竞赛的能力.2.1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精简、统一、的原则,转变职能,实行政事分开,将大量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2.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

使运动项目协会成为责权利相统一、全面负责本项目管理的实体,使运动项目由行政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逐步形成以单项运动协会为主,既有利于宏观管理,又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和开发经营的新型运动项目管理体制.2.3 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训练体制

对少数奥运优势项目国家队实行集中管理、长期集训,多数项目国家队放到有一定训练能力的和训练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使国家重点项目布局点与承担国家队任务的单位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项目可向职业化过渡,鼓励社会办优秀运动队或高水平体育俱乐部,改变运动训练费用全部由国家包起来的做法,中初级训练可根据地区和项目特点,实行自费或部分收费的办法,高级训练要扩大社会资金投入比例,适当引入个人风险机制.2.4 改革竞赛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其基本思路是充分调动国家、社会的积极性,拓宽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搞活竞赛经营,发展竞赛产业,开辟竞赛市场,促进竞技体育面向市场,其他类型比赛逐步放开.拓宽竞赛渠道,扩大商业性、娱乐性、表演性比赛。

2.5 坚持社会化方向,加快群众体育的发展

群众体育工作继续坚持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社区和乡镇体育,鼓励社会各界兴办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积极引导群众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逐步建立群众体育以社会和个人投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运行机制.2.6 以产业化为方向,增强体育自我发展能力

要逐步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有条件的可办成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经营.体育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国内体育市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篇: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这迫切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体制的活力和效率,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体制保障。

(一)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发展生态经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然而,现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难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就是核心竞争力。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用生态文明理念分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倒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提高节能环保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推进存量结构调整;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增量结构优化。从现行环境监管体制看,政出多门、权责脱节、监管力量分散等问题明显存在,影响行政效能,削弱监管合力,环保引导和倒逼机制作用尚未充分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三)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加快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向,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能源资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碳排放强度。这在客观上要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全面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加快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四)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2013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等污染问题集中爆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在现行环境监管体制下,执法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缺乏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环境执法监督的职能配置,环境监管难以到位,这导致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打了折扣。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集中力量解决细颗粒物(PM2.5)、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五)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职能不仅要把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而且要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必须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不欠新账、多还旧账,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目前,国家层面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能分散交叉较为突出,存在权力下放不够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难以形成严格监管的强大合力;基层环保部门被赋予的职能和担负的任务不匹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内在地包括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主要任务

生态环境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兼具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必须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指向,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方针,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从再生产全过程着手,从形成山顶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一体化污染物统一监管模式着力,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一)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保护生态环境,应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污染降不下来,环境质量就提不上去,人民群众也就不会满意。优先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坚持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各方面,严格环境法规政策标准,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要素综合、职能综合、手段综合,实现污染治理全防全控。协调处理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把环境质量反降级作为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流域海域的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

实行独立而统一的环境监管。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督执法,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

(二)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统筹陆地与海洋保护,把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结合起来,控制陆源污染,提高海洋污染防治综合能力,抓好森林、湿地、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促进流域、沿海陆域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重要生物资源,承载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要在这些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区域间工作会商,及时就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加大区域联合执法力度,对突出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查处。构建生态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信息互换互通。

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已陆续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其他地方也要结合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区域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流域污染防治有效衔接,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

(三)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搞活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增强林区发展活力。

我国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力促进集体林区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已基本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要按照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加大对林下经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等的支持力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规范和监督林地流转,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集体林地基础设施建设。

(四)完善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健全举报制度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知识,使其上课本、进社区、入工厂,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公开范围,完善公开方式,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企业污染物排放等信息以及环境状况、重要政策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公开,主动向社会通报。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客观地公开环境信息,监督企业按规定公开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信息。

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五)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许可是一项国际通用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实行排污许可有原则性规定,但许可条件、程序等具体规定尚未明确。要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规范污染物排放许可行为,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在总结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各类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强排污权交易的组织机构和监管能力建设。

(六)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震慑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根本对策。要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与公民损害列入赔偿范围。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合理鉴定、测算生态环境损害范围和程度,为落实环境责任提供有力支撑。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对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周生贤)

下载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商管理体制的历史和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在中央“两免三补”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快转变乡村工作职能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但面对突如其来......

    中国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改革方向思考

    中国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改革方向思考 一、中国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以内务部、劳动部、卫生部为主的“三部主管”格局(1949年10月-1954年8月)......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5篇范文]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 摘要: 中国足球在近二三十年间取得的成绩可谓是屈指可数,不仅如此中国足球的水平越来越呈下降的趋势,越来越跟不上国际的大潮流。本来还能够在亚洲......

    法院的管理体制和设置的改革

    内容摘要: 一、法院的管理体制和设置需要改革 在我国,司法权是由主权派生出来的,因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的主权可以依据国家的职能而进行划分,但司法权应当由 法律 赋予司......

    周生贤: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键入文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共和国政权大厦的基石,它处在新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乡镇贯彻落实,事关全局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之休戚相......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09031009 史滢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伴随......

    为什么要改革司法管理体制

    尊敬的党组织: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让人民群众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