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战略思考
我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战略思考
提要 目前,全球钢铁业迎来了第四次并购重组的时机,这也是中国钢铁行业谋求成为钢铁强国的大好机会。本文首先引出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困境,分析当下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阐明我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的必然性以及重组模式选择,从战略角度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目前正面临着资产重组的大浪潮。
关键词:钢铁业;困境;并购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我国钢铁行业必须解决现存的行业集中度低等突出问题,我国钢铁企业必然需要根据国内外环境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而在这其中,国际钢铁行业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便是走并购发展之路。那么,我国钢铁业能否走这条路?
一、我国钢铁行业的困境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并不是钢铁强国。
(一)结构性问题突出。目前,钢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问题,具体包括产能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1、产能结构。钢铁行业总体产能相对过剩,产能结构不合理。总体产能中落后炼铁和炼钢能力比重较大,这些落后产能的单位能耗、物耗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新增产能多集中于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和民营钢铁企业,重复建设较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环保投入少,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加剧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市场竞争。
2、产品结构。钢铁行业品种结构受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创新,2007年代表钢铁工业技术水平和钢材消费层次的板带比为34.86%,而工业发达国家的板带比一般超过60%。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过剩与短缺并存,钢铁行业低附加值产品,如螺纹钢等过剩,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如电工钢、冷轧硅钢、镀锌板等不足。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带来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
3、布局结构。我国钢铁企业布局先天性不合理,大型钢铁企业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环境压力巨大。2000年以后,受需求刺激,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地区、能源短缺的华东地区钢铁产能过剩,相对内陆而言,沿海地区产能较少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国家对钢铁行业产能的限制,更多的是限制了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而地方政府受错误政绩观的驱使,不顾资源、能源限制纷纷扩大钢铁产能,重复建设、条块分割严重,这种布局加剧了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难度。
(二)产业集中度低。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产业绩效。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解决我国上述结构性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作为市场结构的产业集中度问题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软肋。世界上主要产钢国的市场结构一般为典型的寡头竞争格局,而在我国,2000年以来,随着大批中小钢铁企业的成立和一批中型钢铁企业的崛起,我国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一直在不断下滑。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改变,必然不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进行行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不利于节能环保,更不利于增强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而且很可能被世界钢铁巨头控制、垄断、或者挤垮。
(三)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我国钢铁企业还没有走出技术引进的模式,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首先,大部分钢铁企业创新资金不足,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我国为0.5%~0.7%);其次,大部分钢铁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手段,工艺技术装备落后且没有掌握先进的技术。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直接影响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二、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必然性
(一)并购重组是实现行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2005年中国产能前10名的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3,001.95万吨,只占全国钢铁产量的36.98%,远低于其他国家水平。因此,加快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钢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政府要加快解决企业联合重组的体制问题,国资部门要制定相应跨地区联合重组的规划,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关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标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自主创新,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另外,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盲目发展的问题。钢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通过提高集中度,在钢铁集团内部淘汰落后、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促使钢铁业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2009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并购的高潮期,内促外逼的紧迫形式将催生钢铁行业周期性的低谷形成。可以预期,随着国内钢铁业并购大戏的接连上演,钢铁政策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较大幅度减少钢铁冶炼企业数量的目标指日可待。两个量化集中度衡量指标,即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钢铁工业不仅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我国钢铁工业还将发展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工业化,钢铁工业是我国现今和将来都离不开的重要产业。我国钢铁工业也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现阶段我国钢铁工业不是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可以预见,只要按照新政的思路去发展,我国在世界上才能真正成为钢铁强国。
(二)并购重组是提高我国钢铁业集中度的必然要求
1、提高集中度是解决钢铁工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基础。我国粗钢产量虽然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出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小而分散,钢铁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投资过热、低水平和高水平重复建设突出。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尤其是2003年钢铁投资增幅接近100%,造成了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产品发展同构现象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低。资源、能源供应不具备条件的一批内陆企业盲目扩大产能,追求年产1,000万吨粗钢的发展规模。钢铁企业规划类似,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本的有效配置;三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由过去相对比较宽松转向受到相对比较严重的制约,资源、能源、运输、环境容量等外部条件成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四是市场无序竞争比较严重,钢材市场价格波动过大。从钢铁行业整体考虑,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规模不宜再过快扩张;但从企业微观利益考虑,钢铁企业必须扩大自身规模,才能优化结构、实现规模效益,因此钢铁企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将新增投资为主的规模扩张转向以调整存量资产为主的并购重组上来,通过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达到提高企业整体规模、调整工艺和产品结构的目的。
2、适应国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当今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五化”:装备大型化、产品专业化、质量洁净化、生产连续化、经营集团化。我国钢铁企业对装备大型化、质量洁净化、生产连续化虽然有时无力达到,但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产品专业化和经营集团化的认识却要薄弱得多。在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中,要提高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就必须紧跟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首先要做的是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我国钢铁企业中,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由于个体规模限制,要想全面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往往形成“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格局,难以实现有效的专业化分工,难以适应国际钢铁工业“五化”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另外,众多同类型企业的同构发展,不仅弱化了钢铁产业专业化分工发展的效率,使有限的资本投入过于分散重复,降低了投资效率,而且为今后市场的过度竞争造成不利条件。国内钢铁企业如不尽快通过重组显著提高企业规模与产业集中度,在专业化发展布局上、在国际市场争夺上、在国际资源的利用与经营上、在科技进步与研究发展能力上都将处于劣势地位。
要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研究开发,这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支撑,巨大的研究开发资金又必须靠销售规模的扩大才能承担,即研究开发能力与企业市场份额成正比。在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大的情形下,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集中研究开发力量,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成本,对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具有卓越的研发能力,往往是全球大型跨国企业的显著特征。
3、增强与上下游行业谈判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行业的上游和下游行业集中度普遍高于钢铁行业。如,在铁矿石行业中,排名前三位的矿山公司已占据国际铁矿石
贸易量的70%以上,今后有可能进一步达到80%以上。下游产业中,目前世界六大汽车制造商全球集中度达70%以上。如果说,以前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还是为了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那么最新一轮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更需要考虑的是为了在上下游产业集中度提升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产业竞争力和谈判主动权。例如,安赛乐公司重组后,由于驾驭市场和谈判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公司采购成本降低了约30%。JFE的并购重组就是起因于1999年日产汽车为了降低成本而改变汽车钢板订货的比例,扩大了新日铁比例达40%,NKK和川崎制铁合计仅为30%,迫使NKK和川崎制铁联合起来提高抗衡能力。另外,数据表明,汽车、铁矿石等集中度高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也较高。
从国内钢铁行业的上下游行业的情况来看,我国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已成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然而,分散采购使我国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谈判能力处于不利地位,有必要通过联合形成强势地位,掌握谈判的主导权,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大量现实表明,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组织生产资源,影响市场发展,进行价格谈判方面的能力是有显著差别的。
4、并购重组是钢铁业面临的优化选择。多年来,我国多数钢铁企业一直坚持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和自我壮大完善的发展思路。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钢铁工业超常增长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虽然面对资源争夺和产业布局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但仍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规模化扩张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地方区域环境及用地的影响,将会受到严格控制。而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迅猛增加,短缺品种的逐渐减少,大多数产品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无论是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建筑钢材,还是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板管钢材,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压力。在市场宽松条件下掩盖的资本、资源利用效率较差等问题将会浮出水面。此外,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钢铁企业相互投资的增加,国内外钢铁业在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融合越来越高,国外强势大型钢铁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直接进入,将对我国钢铁企业构成新的威胁。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夹击下,通过大规模的重组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优化选择。
三、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及途径
(一)并购方式的选择。从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状况看,企业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横向并购。是指处于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似的企业间的并购。这种并购实质上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集中,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国内钢铁行业战略并购的方式应以横向并购为主,鞍钢和本钢的联合重组即是横向重组。
2、纵向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过程相互衔接、紧密联系间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实质是通过处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实现纵向一体化。纵向并购除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之外,还可以促进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运输、仓储费用和能源。这种战略并购方式仅适合于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对本企事业的产业链进行正反向的纵向一体化扩张。
3、混合并购。是指处于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包括三种形态:(1)产品扩张性并购,即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间的并购;(2)市场扩张性并购,即一个企业为了扩大竞争地盘而对其他地区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的并购;(3)纯粹的并购,即生产和经营彼此毫无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可以降低一个企业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原材料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战略并购方式不适合当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进行的对钢铁同行业的战略并购浪潮,只适合于钢铁企业进行非钢铁类的多元化经营扩张。
(二)并购途径的选择。我国钢铁企业实现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然而国际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不合理、需要尽快联合的现实,需要一种现实有效的途径去实现企业间的并购联合。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可以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实现市场化并购的过渡路径,契合了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特点和要求。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困难的因素中,并购主体不明确是内因,外部配套条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都属于外因。并购主体不明造成并购动因的非市场化和产权流动困难,这是我国钢铁行业并购困难的一个根源性问题。其中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是地方政府和被收购国有钢铁企业的高管,地方政府关心税收和富余人员安置,国有钢铁企业高管关心的是官位和收入。相互持股既解决了地方政府关心的税收问题,使税收不会流失,暂时也没有富余人员安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有钢铁企业高管的官位问题和收入问题,因为相互持股一般不涉及管理层的变动问题。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可以在实现资本层面合作的同时,不过多的介入到被持股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形式灵活、多样,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初步的或试探性的联合方式。这种方式的联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获得并购所带来的创造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实力、使联盟各方迅速获得新技术、扩大市场份额等好处的同时,可以在大规模的产权整合之前实现相当程度的磨合,为产权的全面整合埋下伏笔,一旦启动全面的并购,整合成本将会非常小,也会更加顺利。这一形式的联合优点还表现在:
1、相互持股意味着双方是股份化的企业,对于我国钢铁企业来说,股份化后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产权利益关系表现为对原持有的产权分配相应的股权,按股分利。
2、我国钢铁企业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可以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
3、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非常契合我国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产权主体不明晰的现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钢铁行业重组的有效途径。
4、相互持股形式的战略联盟可以防御外资的恶意收购。
四、结束语
我国已加入WTO,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浪潮扑面而来,而我国钢铁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与国外跨国大公司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钢铁产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通过并购重组,并进行有效整合,使钢铁企业在资源采购、产品运输、生产指挥、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筹划,才能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并凭借其技术优势,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我国的钢铁企业成为全球性的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如此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钢铁业现实中的“乱、散、弱”现状,从而实现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重大转变。
无论从世界钢铁业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钢铁业竞争态势和所处环境来看,今后若干年,并购重组是我国钢铁业面临的最好选择。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铁男.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指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J.弗雷德•威斯通,马克•L•米切尔,J.哈罗德•马尔赫林.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潘建亭.美国企业并购简析及对我国企业并购的政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4]丁皓.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4.18.[5]李勇.中国钢铁巨头间战略性联盟引起的垄断性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7.17.
第二篇: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
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思考随着“十二五”人才规划的提出,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总量庞大、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钢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一、2005-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
人力资源统计基本情况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中心对钢铁行业2005-2010年人力资源进行了有关数据调研统计。参与统计企业钢产量的比例达到全国产钢量80%以上,本文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真实性,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基本代表我国钢铁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
1.职工文化结构情况
2010年,在参与统计的企业中,博士生人数为878人、硕士(包括研究生班、双学士学位)14756人、本科145002人、专科216287人、中等职业教育150938人、高中249890人、初中及以下199916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博士106人、硕士3251人、本科37029人、专科53568人、中等职业教育30511人、高中38922人、初中级以下37708人。
图1 2010年职工文化结构
图1说明我国钢铁行业人才结构还有待优化,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偏少,高学历文化结构人才还有待提高。
2005年与2010年相比,统计企业中,博士研究生比例增加了%,硕士生增加了1%,本科生增加了%,专科生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减少了%,高中生减少了%,初中及以下减少了%。
表2表明伴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由粗放式发展逐步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钢铁行业对员工的需求总体上呈现出“学历由低到高”的趋势。
2.职工职称结构情况
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获得高级职称的职工为27526人,中级职称的职工为79474人,初级职称的人数为90237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其中女职工高级职称6515人、中级职称24011人、初级职称22785人,具有职称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
2005年与2010年相比,拥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占总职工百分比提高了%,中级职称提高了%,初级职称降低了%。
图2 2005-2010年职工职称结构变化情况3.职工技能等级结构情况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高级技师5246人、技师37201人、高级工261712人、中级工178462人、初级工及以下214896人,其中女职工高级技师413人、技师3441人、高级工44964人、中级工29199人、初级工及以下45405人。具有职称和工级的职工总数为894754人,占参加统计职工总数的%。
2005-2010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初级工及以下人员比例下降了3%,中级工比例下降了%,高级工比例上升了%,技师比例上升了%,高级技师比例上升了%。
4.年龄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
2005-2009年在调研企业中,30岁以下员工的比重从%降至%,下降%;31岁-40岁员工的比重从%降至%,下降%;41-50岁员工的比重从%升至%,上升%;51岁以上员工的比重基本持平。从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看,30岁及以下技术人员的比重从24%升至26%,上升2%。表3 2005-2009年调研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情况年龄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30岁%%%%%31-40岁%%%%%41-50岁%%%%%≥51岁%%%%%图4 2005-2009年员工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图4表明钢铁行业的员工队伍以31-50岁为主,占员工队伍的%;同时,对新增技术人员的需求强度呈上升趋势。不同规模企业中各岗位职工的平均年龄分布均呈现出高级管理人员﹥一般经营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研发人员,各岗位的年龄结构分布比较合理,研发队伍最为年轻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人数总量庞大,女职工、高技术、高学历人员占职工总数比较低。在经过2003年国家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后,经过不懈努力,钢铁企业已初步建立起学科齐全、专业图3 2005-2010年职工技能等级结构变化情况配套的高层次人员队伍,但是与欧美、日韩等国的钢铁企业人力资源要求相比,我门的人力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层次结构不够合理,技术骨干不足,高级人才、拔尖型人才短缺;二是专业结构配置不均匀,适应国际经营管理、研究开发、金融(金融论文)外语、营销谈判等高层次人员偏少;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浪费现象严重,员工积极性有待提高;四是年龄结构不够合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等等这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对我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几点思考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全拿走,只要人不动,10年后我还是世界第一”。从这句话能看出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善于用人,善于育人,善于留人,是企业成功强大的关键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充实还是匮乏,以及质量的优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钢铁企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重任,同时还面临着市场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经营信息化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好人才培养开发工作将为结构调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钢铁企业赶超世界一流的最大保障。
1.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保证中国要迈向钢铁强国,要同国外钢铁企业竞争,需保持核心竞争力,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产品支撑,但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成长起来。为此钢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紧紧抓住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人才效率、人才绩效、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搞好人力资源策略。
根据《人才规划》,国家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使人才作为首要的因素发挥作用;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不调整,社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不可能实现调整;人才投资优
先保证,通过教育、培育、使用等创造各种机会,并提供包括生活保障、研究条件、训练条件、终生训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创新论文),为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管理、人才激励等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各钢铁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做到人才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2.强化员工存量资源,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面对钢铁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绝对富裕,质量相对低下,分布不匀,结构不合理,效能低下的现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做出更大的绩效是重点。坚持人尽其才,以人为本;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核心。坚持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规划目标,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关注人才的全面发展。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培养选拔人才。树立“人本第一”的企业理念,人力资本投入优先的观念、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的观念、市场配置的观念、社会评价的观念、法制管理的观念等。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标准,创新人才环境。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对现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一条简捷而有效的人才开发途径。人才培训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系列化,加强技能培训,深化培训内容,重视职工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提升员工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训。力争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3.努力培养优新高人才,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管理经验的优秀钢铁企业家、管理者,能够推动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利用国际高水平层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来推动我国钢铁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升级。
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和尖端科技复合型人才,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的关键都在于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
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在普遍提高一线员工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造就高级技能人员。同时,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力度,推行“区域工、操检合一、多能工”。培养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懂得国际法(国际法论文)律、国际商务、国际金融财务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国内做的好的企业,构建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创新型现代体制钢铁企业。
(作者单位: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第三篇:钢铁行业战略分析
随着全球不利因素的积聚以及众多国家政策开始向紧缩转向,经历过“后危机”强劲经济反弹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出现一定放缓,同时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钢铁市场在逐步回升,但依然脆弱,不确定因素很多,钢铁需求增长形势不明朗。目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行业利润率低、产能过剩、钢铁价格波动剧烈、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五个发展困境。由于行业发展程度低、集中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长期粗放型发展,再加上贸易秩序混乱以及对外铁矿石谈判弱势,导致钢铁企业总体竞争力不足。
钢铁企业一方面面临着政府“控总量,调结构”的压力,行业增长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较低的现状,再加上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压力,钢铁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战略选择以应对行业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呢?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在研究美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中,总结出企业成长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数量扩大战略—地区扩展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后,马基兹在研究80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发展趋势中发现,当企业业务组合超过最优化多元化之后,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资源过度分散,竞争能力可能出现停滞或下降趋势。最后,多元化企业不得不选择归核化。所以,企业业务组合范围演变的序列往往遵循着“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归核化”的过程。
我国钢铁行业由于产业利润率低、发展空间有限、行业运行成本高、原材料掌控能力较差等原因,而且钢铁产业作为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紧密,既是耗费原料、能源和交通运输的大户,同时又是建筑、机器制造、汽车、机电等其他行业的基础产业。
进行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钢铁企业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钢铁行业上游牵涉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在生产中,它消耗大量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还需要机械制造、运输、电子电气等部门的密切支持。钢铁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上游行业的掌控,不仅可以降低上游行业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能享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已成为钢铁企业进行价值链延伸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0年7月,山钢集团以15亿美元价格,换取塞拉里昂一处新铁矿石项目的少数股权。突显出其有意用现金换取资源,使供应来源多元化,减轻对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主要供应商的依赖。山钢将获得通科利利及非洲矿业另外两家相关子公司25%的股份。同时,山钢还将获得长期铁矿石供应,每年以低于滚动基准价至多15%的价格,购买1000万吨铁矿石。2010年6月,中铁物资以1.68亿英镑换取非洲矿业12.5%股权,并以优惠价格购买通科利利部分铁矿石20年。2009年宝钢以现金2.85亿澳元入股Aquila Resources 15%股份,并获得一席董事席位,战略投资AQA与AMCI合股开发的West Pilbara Iron Ore Project。现探明储量5亿吨,预计2013年中投产。2009年,鞍钢在连续注资获得Gindalbie Metals Ltd 32%股份。2009年,华菱集团出资11.85亿澳元,以现金方式收购Fortescue Metals Group 16.48%股份,从而获得了铁矿石供货。
一般来说,钢铁企业向后向一体化扩张有三种方式,第一是进入已有的铁矿石企业;第二是与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合资建厂;第三种方式是组建自己的铁矿石企业。
对于中国钢铁企业而言,第一、二种方式成为首选。主要原因是经营风险较低,且能够获得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从而使得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同时也因为专业化的缘故使得新矿源一般都为原有大型铁矿石企业拥有。
进入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存在不同的方式,在二级市场市场购买流通股,股权转让,与铁矿石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新铁矿等等。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佳的选择。
与已有的铁矿石企业合资建厂目前较为流行,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是:铁矿石企业通过与钢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际上也降低了铁矿石企业所面临的价格、市场等各种风险。而同时,钢铁企业通过合作,也能够使铁矿石供应多元化,分享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利润,从而对冲价格风险。
2、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使用中,钢铁行业与建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石油钢铁、轻工纺织、医药卫生、家电通讯等联系密切,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钢铁行业的增长。进入下游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一方面可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降低了行业的市场风险,也是钢铁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的不错选择。
但从目前钢铁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前向一体化发展较好的企业是宝钢和鞍钢,其他企业要么尚没有意识到下游产业的潜力,要么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钢铁企业选择前向一体化战略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企业目前的资源和能力,能够拉动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的需求。
3、钢铁行业多元化产业选择
钢铁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劳动密集、退出障碍大等行业特性,并且具有行业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市场饱和、技术更新慢、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源成本高企、替代材料出现等消极的客观因素,因此钢铁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十分必要。
2009年,在新出台的《钢铁行业振兴规划》明确规定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主业是: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冶金工程技术服务。即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科研开发、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对外合资合作和并购活动等方面都应遵循突出这三个主业的原则,做强做大主业,而对非主业资产按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权互换等形式,进行调整重组,逐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或非国有化。
具体而言,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在多元化产业的选择上应把握:(1)与钢铁主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应逐步纳入钢铁主业的管理范畴 这些产业包括焦化、金属资源和能源动力等,它们应逐步纳入钢铁主业的管理范畴。理由有三:一是这些产业本来就是钢铁主业生产线上的一道工序,其定位基本上是服务或服从于钢铁主业的生产;二是这些产业主要依附于企业内部主业而生存,在市场上独立发展的空间不大,更谈不上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因为一旦钢铁主业不好,这些产业也将自然陷入困境;三是这些产业纳入主业管理将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与钢铁主业关联不大且无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逐步退出 国家对大型企业的辅业改制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规定,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充分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活动,避免盲目扩张,减少投资风险,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交易重组,逐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非国有化。
(3)与钢铁主业有一定联系且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业有选择性地予以支持和发展
钢铁贸易业。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钢铁贸易业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整合与建设,包括资源、市场、渠道、激励约束制度上的重构。将海内外贸易投资、大宗原燃材料、机电、备件的进口、国内国际钢材销售业务和整个钢铁物流业都纳入钢铁贸易业的框架,在市场上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扩大业务范围。
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目前在该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但还无法与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化公司抗衡。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真正要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根本上还是要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这需要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除了给这个行业的发展予以政策和体制上的支持外,关键还是要在资金上支持它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
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包括信贷、租赁、抵押、保险、财务、证券投资及咨询等多种业务。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财务公司由于受国家政策的限制,只限于为集团成员内部提供存款、贷款、贴现和内部结算等服务,再加上财务公司无论在金融产品创新的硬件上还是专业人才、技能等软件上都缺乏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要发展金融服务业,任重而道远。目前财务公司最现实的定位是为集团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总之,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必须细分价值链,集中自己的资源,在利润率较高的价值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在某个环节当中成为第一第二,甚至具有垄断性的时候,它必将成为撬动整个产业链的杠杆,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第四篇:关于我国海洋战略的思考
听《关于国家海洋战略的思考》后感想
听了王宏先生的报告后,我为我国的海洋前景深感担忧。怎样保全我国海洋的权益,怎样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怎样突破一层层的包围,不再受到约束威胁,这些都是对我国的重大考验。
海洋,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物资资源,并且还以其他形式给人类、世界创造着许许多多的财富,比如说潮汐能、海盐。从人类开始接触海洋,探索大洋之后,人们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各国之间开展外交。最后,世界强国,也必须是海洋强国,通过海洋来扩张领土,争夺殖民地,最后来征服世界。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他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在海洋领域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领先很多,不仅仅在军事,还在海洋资源技术,海洋贸易经济等各个方面。
我国不仅是个陆地大国,同样也是个海洋大国。我们有着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大小岛屿7500多个。我们所拥有的海洋资源在国际前列。
可是,我们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道明的,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得以完全解决的。我国虽说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却有一半和其他国家发生领土问题争执。更有甚者,有很多岛屿已经被其他国家强行占有。有很多本该属于我国的海上资源、能源,被其他国家以各种理由和方式开发。美国制造的太平洋第一、第二、第二岛链,把我国卡在一个不
算宽广的空间里,印度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加强海军建设,想加强其对印度洋的控制能力,对我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构成非常大的威胁;越南、新加坡这些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南海诸多资源的觊觎;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他们现在的利益,一直不肯对我国开放日本海。
我国在海洋技术上的落后或是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对海洋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原因。在军事上,我国还没有重型的巡洋舰,还没有自主研发的航母,在常规潜艇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海军建设还没达到可以中远距离防御的能力,只能进行近海防御;这使得我国的海洋利益的保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虽拥有广袤的海疆,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技术的落后,我国只能望洋兴叹;比如说,我国在海底勘探开采的深度还没超过30 米,而其他国家的这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南沙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搁置,公海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看着别人开采。
海洋发展是我国必须长久研究和投入的重要课题,它关乎着我国是否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在海洋军事建设、海洋技术研发、海洋资源利用等等各个方面,不断努力、艰苦创新,加快我国海洋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海洋发展的力量。青少年更应当明确,我国的国土不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
第五篇:关于我国能源的战略思考
关于我国能源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20 来源:《求是》 期号:2005.10 作者:龚钟明 程家瑜 马驰
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呈近似的线性关系。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未来25年里,世界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近一倍,能源的供给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不断增大。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要实现以能源翻一番保障GDP翻两番的目标,面临着巨大挑战。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我国能源结构与消费现状出发,综合考虑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进程和我国的实际,选择“高效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努力使我国能源结构多元化,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解决能源瓶颈的有效途径。
1.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是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当前,“节能优先”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前提。我国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1.2%,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则为41%。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2000年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高耗能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而这八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了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可见,我国不仅要重视工业和生活的末端节能,也要重视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储存和运输等的过程节能。我国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应该努力在高能耗行业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节能措施。
与此同时,低效率的利用方式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02年我国煤炭消费近10亿吨标准煤,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近2000万吨,烟尘排放1000多万吨,二氧化碳8亿多吨。其中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都来自于燃煤。为此,要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行循环型经济,走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洁净、高效的煤炭利用技术是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次能源储量中煤炭多、油气少,是我国能源储量的重要特征。由此也决定了煤炭依然是我国近期能源利用的支柱,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发达国家的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美国燃煤电厂消费的煤炭达到其消费总量的90%,同时高技术的运用保证了其发电用煤的清洁与高效。我国目前燃煤发电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约高20%,工业锅炉、生活采暖的能耗则更高。低效的煤炭利用方式不仅大大浪费了煤炭资源,也造成了更多的污染排放,给环境增加了更大的污染负荷。因此,合理调整用于发电的煤炭消费比例,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是解决当前煤炭利用问题的关键。
煤炭转化技术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洁净煤技术是高效、洁净的煤炭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的技术。通过预加工可减少煤炭的硫分、灰分;通过洁净、高效的燃烧和污染控制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的近零排放,以及二氧化碳的低排放;通过先进的煤气化、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洁净的气体、液体燃料,使煤炭得到高效、清洁的利用,同时在某些行业部分替代紧缺的油气资源。当前,在煤炭利用的上下游,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如先进的开采技术、加工生产技术、多联产技术、终端污染控制技术等,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促进以煤为主的能源系统向对环境无害的可持续模式转变的当务之急。
3.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完善能源储备,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目前,世界各国对有限的油气资源争夺激烈,形势严峻。国外各大跨国公司基本控制了全球几乎所有已探明储量的油气资源。除了中东、拉美、西非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区外,近年来中亚和里海地区新开发的油气田又成了各国争夺的新热点。西方大国纷纷加紧全面推进全球石油战略布局,抢占石油地缘战略支点,强化石油领域的国际合作,加速油源地区的石油开发,抢滩新油源地区的石油资源。尽管当前国际油气市场不能全面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我国依然需要积极争取国际油气资源,完善能源储备,为国家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从全球的观点看,所谓“能源安全”实际就是“石油安全”。发达国家一向重视能源特别是石油的储备,为了防范石油供应突然中断对国家安全和经济造成威胁,美国早已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而我国长期缺乏这方面的战略。200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7185万吨,约占总需求量的30%,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石油安全刻不容缓。因此,利用国际油气市场的价格波动,建立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最大程度地抵御突如其来的能源供应短缺,是多渠道积极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措施。
4.积极发展先进核能有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
无论是煤炭,还是相对洁净的石油和天然气都会不可避免地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核能是当前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减排温室气体的商业化能源技术。因此,适度开发先进的核能,有利于缓解当前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
截止到2001年底,世界核电发电量达到总发电量的16.4%。核能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核电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的百分比,美国为19.9%,德国为29.5%,日本为31%,韩国为39.8%,法国则达77.1%,而我国仅为2.4%。近年来,尽管个别国家因为核能的安全问题关闭了部分核电站,但大多数国家对核能的开发依然不遗余力。第三代大功率先进核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为今后安全、经济、高效地利用核能技术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5.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逐步优化能源结构对国家长远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
从长远来看,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压力的不断增大,洁净的新型替代能源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变得越来越紧迫。如何在努力解决当前能源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发展新型替代能源,逐渐减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各国经济、政治、人群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日益严峻的形势促使旨在限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应运而生。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西方各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欧盟规定,2010年欧洲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必须达到总发电量的20%左右。我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能够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对国家长远能源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6.开发氢能、热核聚变能,实现未来能源利用的重大变革
“氢经济”是突破传统化石能源束缚的理想选择,在解决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效果显著。目前,美、日及欧盟正大力支持和加强氢的研发。美国在2002—2007年将投资17亿美元发展与氢相关的燃料开发工作,欧盟在2003年的氢能发展构想报告中指出其目标是在今后4年内投入20亿美元开发氢能技术。当前,氢能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已逐步成为可能,尤其是21世纪氢能车辆的商业化方面,美、日及欧盟已经展开了竞争。美国倡导的“FreedomCAR”计划和氢能伙伴计划将首先在汽车、分布式电站等领域推广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促进石油经济向氢能经济的过渡。美国的汽车工业界也正在积极推动向“氢经济”的转变,通用汽车公司甚至已经勾画出未来向“氢社会”过渡的技术路径图。专家预计,如果目前美国1%的轿车和轻型卡车使用了氢能,每天将减少400万加仑汽油的消耗。正如一个多世纪前化石燃料汽车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氢燃料的登台将彻底改变汽车在当今世界中所起的作用。美国能源部预测,2030年随着氢能利用的主要技术成熟,未来氢能逐步实现商业化,美国将率先步入“氢经济”时代。同期欧盟的报告指出,欧盟将力争在2040年后使氢能汽车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大大加强了对热核聚变能这一清洁、无限、安全的未来能源的研究。目前,欧盟以及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美国和韩国等纷纷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我国也于近期加入。作为热核聚变反应的原料,海水中的锂可开采1600万年(氘氚反应),而利用重水的氘氚反应则可开采60亿年。专家估计,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耗竭和热核聚变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从本世纪中期开始,热核聚变能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下个世纪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热核聚变研究已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探索未来新能源,是我国能源长远战略的核心。
在面临能源瓶颈的今天,抓住当前新能源开发的机遇,发展氢能和热核聚变能等未来能源技术,将有助于实现未来我国能源的稳定供应,同时也能够显著地减轻我国化石能源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建立未来“绿色能源”经济的新基石。
(作者单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