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大庆市3-6岁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增进幼儿的健康。科学的、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庆市市区25所幼儿园体育活动情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发放问卷。由于所调查的幼儿园小班(3岁前)的体育活动基本以手拉手的走步为主,其它形式较少。因此本研究所调查的体育活动主要指中班、大班(3-6岁)的幼儿体育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从中国知网以幼儿、学龄前儿童、幼儿体育活动等为关键词,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由此了解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前沿水平,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目前,全市共有3-6岁幼儿91583人,学前教育机构总数1132个。按管理分,政府幼儿园57个,企业幼儿园95个,民办幼儿园659个(含无证幼儿园434个),学前班321个。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大庆市(萨尔图区、让胡路区、红岗区、大同区、龙凤区)25所幼儿园,对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和上门回收的方式,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性剔除。其中,园长发放25份、回收25份,教师发放100份、回收98份,家长发放500份、回收45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均在90%以上,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园长、教师与家长的幼儿体育观
1.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要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对体育活动经费投入多少、对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机会的多少,直接反映他们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显示,在经费投入中75%的幼儿园少于1万元,对于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中教师的选派,偶尔选派的占30%,根本不选派的占70%。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庆市幼儿园的体育观还主要停留在“体质论”的认识水平上。
2.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的程度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大于单纯知识的传授,所以教师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统计显示:85%以上幼儿教师喜爱跑步、有氧健身操。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人数占62.35%,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在1-3次的人数占69.41%,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天数1-3天的占70.59%。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占28.24%。不难看出,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率的提高间接反映了他们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在加大,这对幼儿体育活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3.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了解和认同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文化程度高的要比文化程度低的了解程度要好。因此,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普及幼儿体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与班级实施同步教育,更好的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幼儿体育活动状况
1.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
从表一调查结果看,大庆市幼儿园用于体育活动的球类、跳绳等比较充足,户外大型器械不够齐全。单独的室内体育活动室5所,教室合用25所,户外活动场地都有,但塑胶场地只有10块、水泥场地
25、草地6块、沙地8块,更为严重的是,在所调查的25所幼儿园中,只有一所幼儿园有嬉水池,大庆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类型中,水泥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约等于草地、沙地、和塑胶面积的总和。不难看出目前大庆市幼儿园体育场地设施和大庆市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2.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大庆市幼儿体育教育主要组织形式一般有早操活动、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四种形式。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轮滑等项目。统计显示,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开展不够理想分别为:20%、8%、12%、8%、12%、8%、0%。这说明大庆市幼儿体育活还是以传统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为活动内容的主体,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没有放在重要位置。而现代学前体育理论指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指幼儿在运动时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动作要协调灵敏,还包括身体对自然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具备各种安全的意识和相应的身体活动技能等等。
3.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
《纲要》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统计显示:大庆市幼儿园体育活动时间较充足,100%的幼儿园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以上占20%,1-2小时占80%,基本符合《纲要》精神。但在走访时注意到,幼儿体育大部分是以小班、中班、大班为单位,几个班级同时开展活动,由于场地器材缺乏,使课外活动的形式受到限制,许多幼儿园采用轮换方式,规定活动内容。
(三)师资情况
1.幼儿教师的性别结构
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幼教老师均为女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女性在从事幼儿以及初级教育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性别优势,因为女性的温柔、细心、体贴等心理特点更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幼儿园引进男性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
统计显示,其中35岁以下的有49人,占总数的49%;36-40岁的有13人,占总数的13%;41-45岁的有11人,占总数的11%;46岁以上的有27人,占总数的27%。由以上数据可知,大庆市市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上趋于两极分化。轻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敢于创新,有示范动作的能力,但业务水平相对不足;年长教师有丰富的经验,有将知识构造化的能力,但与幼儿互动不足。这种年龄结构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制约作用。
3.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
《幼儿教育纲要》要求从事幼儿教育人员必须经过幼儿教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上岗。统计显示大专学历的有41人,占总数的41%;中专学历的有25人,占总数的25%;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34人,占总数的34%。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他们绝大多数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然了解幼儿身心发育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舞蹈技能,但缺乏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统计结果同时显示,非学前专业毕业教师占15%,其中体育院校毕业生0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庆市幼儿园的体育专业教师配备显然不合理,体育专业教师过少的情况不能适应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需要,严重影响了大庆市幼儿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结论
(一)大庆市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不够理想,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基础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这将对他们的发育生长带来一定影响。
(二)幼儿园园长不同程度存在轻视幼儿体育活动的现象,且在对幼儿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上力度不够。
(三)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较高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相当贫乏,专职体育教师少,大部分教师体育技术较粗糙,幼儿体育活动创新方面较少。
(四)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一定组织形式和内容,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基本能够按照《纲要》规定时间执行,加上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程度提高、幼儿家庭对幼儿体育作用均有认同感,这些社会因素对幼儿体育活动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基本动作为活动内容的主体。对于现代学前体育教育理论指出的,应开展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等。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幼儿园体育认识,强化“健身为主,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体育价值观。
(二)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明确幼教经费的比例,确保幼儿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的基础建设。
(三)合理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
(四)加强师资培训,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中规定的比例配备幼儿教师。
(五)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馨,张霁虹,幼儿体育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2]邓秀菊,幼儿体育与素质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2003,
第二篇:乐山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乐山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方法,对乐山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为如何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给各个学校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指导。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乐山中小学;阳光体育;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03-01
1.前言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乐山城区要求各学校在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下,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进行40分钟的体育活动,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工作方案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监督。
2.开展现状
2.1目的: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2.2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到2011年12月19号乐山市召开了全市“阳光体育活动”示范学校现场会,全市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了现场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新建小学、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和乐山七中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
下午,观摩团来到了本次活动的首站――乐山新建小学。伴随着广播的响起,操场上首先展示在观摩团眼前的是由该校自创的本校体育教材“武童拳”,一招一式,一静一动,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观摩团的所有成员无不惊叹。随后,学生们活波可爱的兔子舞、变化多端的队列变化,令人有置身于魔术世界的感觉。紧接着登场的是第七套广播操七彩阳光,同时,在广播操方队周围不规则的椭圆形操场空隙内,另一群小学生正在慢跑热身。“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伴随着孩子们响亮的口号,全校师生开始在校园跑操,整齐的队形,欢乐的气氛将大课间活动推向了高潮。新建小学作为城区“袖珍”学校,同时也是省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始终以“健康第一”的理念引领体卫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在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灵活多样地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技比赛,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达成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初步形成了让阳光体育活动既“实”又重“质”的特色。
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夏月明说,“学校的大课间内容丰富,刚才的演示只是平时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场地制约,我们摸索出一整套各项活动轮流上场,保证所有学生锻炼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大课间活动。”
随后,观摩团来到了乐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和乐山七中,观看了这两所学校分别演示的礼仪操和室内快乐健身操等阳光体育项目。乐山七中校长王明强说“我们学校面积小学生多,过去大课间做操都是分天分年级轮流做,很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从本学期起,学校就组织人员研究适合本校大课间活动的方案。”,从9月开学起,学校就编创了一套适合教室内锻炼的健身操,在每位同学不足0.5平方米的课桌范围内,通过上肢的充分舒展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做一套下来不比室外锻炼半个小时效果差。” 作为具有典型性的三所学校,利用各自的优势,充分保证了学生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
通过实地访谈了解到每一所学校都制定了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的口号。并举行了启动仪式。但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有的学校制定得详细――每个年级什么时间在什么场地安排什么活动都详细制定出来。有的学校就比较简单,场地和项目都没有安排。
2.3内容。通过调查,在乐山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项目最多的是以下几类:
2.3.1游戏、长跑。
2.3.2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高姿俯卧撑、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跑、各种形式的手持器械的迎面接力跑等。
2.3.3练习体育课所学广播操及其它内容。
2.3.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
2.3.5球类。如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等。
2.3.6武术
2.3.7健美操、舞蹈类
3.结论与建议
阳光体育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自成特色,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为安全起见,建立校园体育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将体育纳入考核 施行一票否决。改善现有场地与设施设备,教育管理部门成立包括督查、评价表彰、考核在内的有效机制,以确保活动的实施。同时,对于学校的各级各类评选,将体育纳入综合考核之中,施行一票否决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J]中国学校体育,2007,(6)
[2]中小学教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知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报,2015,(1)
第三篇: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体育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现状调查表明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本文对改革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力图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对策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将转化为社会效应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能为学生传授科学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其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更科学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与习惯。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寻求发展对策,将会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例,随机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体育理论教学研究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2)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主管领导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5%;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对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同时,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认识现状。
从现状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为主,注重技术课的教学,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访谈与问卷结果表明:学校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技术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融入技术教学中,这导致体育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知识较为匮乏、理论课教学水平不高,本身理论课时数较少,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技术课的教学上,甚至有些教师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因阴雨天气室外无法上课的应对手段;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他们不认真对待,理论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现状。
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锻炼身体、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体育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会更好的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每学期4学时的体育理论课,对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较难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从现状看,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普通高校中也难以保证,据曾吉等人在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7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按规定每学期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对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调查中,按规定体育理论课每学期4学时的学校也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两年的体育课中只开设2-4学时理论课,这种现状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产生很大影响。
3、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选择现状。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文件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在调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大纲规定技术教学内容的编写都较为系统、规范,但对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不明确、差异较大,所涉及理论知识规范性较差,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明确的理论教材内容,使得体育理论课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大多是一些“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统性、而且随意性大、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不感兴趣。所有高校教学大纲对教师的实践课内容有明确、系统的安排,但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大多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在选择时较为盲目,仅从自身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很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需要、兴趣,这也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4、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取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式,采取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讨论方式的仅占少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也不多。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其它理论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现状。
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核,忽视理论课的考核,还有些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开卷或口试的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最多不超过体育科总分的20%,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更谈不上感兴趣。
三、结论
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对策。
1、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重要性。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理论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学生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其次,体育教师也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讲授技巧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教学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评定中去。
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学生对科学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也应考虑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能盲目在数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证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补充,例如,因雨雪天气室外无法上课时安排理论课教学,还可利用一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作为体育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知识作专题讲座等等。总之,学时的增加是在保证学生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3、体育理论课教材应相对统一、适当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系统。
教材的使用应相对统一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种类较多的现状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高校都应使用统编教材,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与需要灵活选择自编或其它教材。现有体育教材中体育理论知识只占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体育与卫生保健及科学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单独系统编写,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注意科学、系统,科学性要求教材选择要实用,体育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应主要强调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在理论上指导技术课的学习。系统性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大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更加切合实际,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时事、奥运知识、娱乐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直接陈述,多运用对比、范例等方法,有条件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一教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5、注重体育理论课考核评价环节。
大多高校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流于形式,技术实践课考核较为严格,学生重视,而体育理论课的考核相对简单,使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重视对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对学生都有一定评价,并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专门单独计算体育理论课考核成绩。考核的知识应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更多实用性、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指导实践,不应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考核应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5-98.[2]刘保.谈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94-195.[3]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4]张超群,汪红.谈如何上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51.[5]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6]刘月晨,付玉坤.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改革的几点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0,(1):68-69.[7]王朝军.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1,(4)42-43.
第四篇: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覃塘区黄练镇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健康状况也大为提高。特别是在倡导提高全民素质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乡村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在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及体育等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发展还很不均衡,特别是乡镇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滞后,与城市体育教育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在我国,乡镇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以上,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这就意味着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不断加快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1、目前乡镇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1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乡镇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1.2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体育教师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职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长期在条件简陋、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学校各项体育活动都付出辛勤劳动。但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1.3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场地形状极其的不规则,学校活动范围小,达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调查统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8%,村小学和村教学点仅为33%,与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普遍在60%以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学经费紧张。
调查显示,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一般占不到学校总经费的0.5%。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紧张是突出问题,有90%以上的学校认为,体育经费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主要原因之一。1.4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问题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师争论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体育教学体系,学生的体育应达到什么标准,教师心中没有把握。同时,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对于是否开设体育课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显得较为随意,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 2.1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2.1.1必须转变体育课的传统观念,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思想上、行动上要高度重视,真正做到德、智、体三育并重。要提高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育体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增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1.2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以及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2.2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广开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2.2.1体育教师应有时代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积极地参与各种自学、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并且要积极地参加体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地撰写本学科方面的论文,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2.2.2加强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使体育教师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同工同酬,并且每学年都应给予外出听课、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地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2.3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2.3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并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以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农村学校师资比较缺乏和体育器械比较少,所以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新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简易器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完成体育课程,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水平
首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活动动机与兴趣。从体育教育的“全体性”着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渴望的心理。教师要解放教学思想,利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相关体育与非体育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将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到的乐趣上升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行动,树立参与体育的终身观念。文明建设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农村体育事业牢固树立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尽快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由于我国各地区学校体育展不平衡,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全面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有很大困难。对于这些地区和学校则不强求一律,应当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提倡结合实际自编教材。
四、结束语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实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促成文化课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才会有新的局面,才能真正地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五、参考文献: [1]王振涛.农村学校体育改革思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3).[2]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3]季庆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3,(1).[4]关于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J].中国学校体育.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5]于向 马跃琪.我国农村初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6]曲宗湖 尚大光 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1998,(4).
第五篇: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学校体育是人们学习体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因此学校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后备人才.所以本题通过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襄樊市乃至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4.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5.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保障体系匮乏。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文教事业有较大差距。部分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同工不同酬现象,有关国家对体育教师的补贴、奖金、服装等规定得不到执行,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地位低、待遇低,致使很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都有调离教师队伍或者调进城镇中学的愿
望;最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这在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农村表现依然突出。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体育教师的劳动及其价值不被尊重,从而也造成了体育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进而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1.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状况
2.通过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分析找出我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3.建议性提出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通过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发展的对策.从而改善襄樊市学校体育状况,使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资料,并查阅了相关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学校健康教学等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2.2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与部分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进行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探究与交流,讨论出襄樊市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3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计划 1、2010年12月26日 选题与指导教师见面并下达任务书。2、2011年元月—3月20日收集资料,提交开题申请,完成开题报告(不少于2500字)。3、2011年3月21日—4月20日 拟写提纲并完成论文初稿。4、2011年4月21日—5月20日 完成论文二稿。
5、农历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2011年6月初 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王超凡, 张龙宝.农村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的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02)
[2]高航.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
[3]王萍丽 ,朱庆.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 [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4)
[4]曲宗湖·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8,(4)[5]许红丰等·福建省农村中学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 1999(4): 14-17 [6]施利东.周君华等.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7]吕振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7)[8]杨建设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48-51 [9]王永明.山西省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10].曲宗湖.尚大光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
[11].周君华.解毅飞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2000.3
[12].郭李亮.我国西部三省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5)
[13].邓金.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青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