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文明中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实践(大全)
中西文明中的平等思想及其社会实践
张英哲
平等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成为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竞争中的一种软实力,而中华文明被西方社会中的政治话语者和中国的盲从者而不是文明研究者描述为专制等级的不平等文明。可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方历史所展示的中西文明的理论及社会实践,却会发现,自成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明,两千余年来,一直未能在西方国家根除等级观念,一千年前统治者他们的后代到今天还是这个国家的君主,具有贵族血统的人直到今天在身份上仍然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而一个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平民可以把皇帝推翻自己做皇帝的国家,如果没有深入人心的平等观念,何来天翻地覆的社会革命?显然,在社会实践上,在中华文明更具有实际意义,而能在社会实践上追求平等的中华文明其在思想根源上,必定拥有深厚的平等价值观。
实际上,成熟于与古希腊罗马同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华文明,早早就建立了一个社会成员可以上下流通没有等级的社会。而当今把中华文明看成专制的等级文明,而把平等当做诞生于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显然是违背历史的,这种认识和历史事实的差异,证明:不是中西文明史错了,就是人们对中西文明认识错了,我认为是后者,而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其原因在于西方强势的话语权与中国由于在清末的失败而在思想上制造的根深蒂固的崇洋心理。
要阐述中西文明中的平等,必须要对平等做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必须具备“普世”而不能带有不同文明色彩的,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平等的定义是不同的。当今平等是西方所推崇的“普世价值”,那就是说,西方文明中对平等的定义是超越不同国家,超越不同文明的,因此,用西方文明中对“平等”的定义,来证明中华文明具有平等思想与平等的社会实践就更具有说服力。
即便在西方,不同的理论者对“平等”解释也是有差异的。当代美国学者J.B.罗尔斯把社会平等表述为“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但显然,他并不否认不同的职务和地位在社会中所拥有权利上的不同,而是强调每个人都有获得任何职务和地位的“资格”。相对于理论学者的定义,作为法国当时宪法的基石,产生于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更具有权威性,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可按他们各自的能力相应地获得一切荣誉、地位和工作,除他们的品德、才能造成的差别外,不应有任何其他差别。”
从《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里所提到的平等,显然可以看到有这样几层含义,第一、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第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差别,差别应当存在且必须存在,因为一个权利完全平等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庸人社会。
第三、产生差别的原因是人在品德和才能上的不同,而不是其他方面,包括种族、出身、或者财富等除品德和才能之外的一切不同。
显然,这个定义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但并不完善),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不论中华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或者印度文明,如果能建立一种这样的平等社会,这样的平等社会无疑是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它给与每个人都拥有在这个社会中得到自己满意的地位的机会,而得到自己满意地位依靠的是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中西方文明中平等思想的根源,产生于大致相同的时期,即公元前四五世纪。在中国,对平等思想阐述最深刻的是《礼记.礼运》,文中对大同世界的描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天下为公”是最具有理想色彩平等,而“选贤与能”则是用于治理“公天下”的社会选拔机制,这与《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的平等思想如出一辙。
在中国社会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礼”,通常被认为是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如果以此来否认儒家的平等思想,这是南辕北辙的。如前所述,任何一个平等的社会,是提供机会上的平等,而不是否认差别。在“天下为公”的基础上“选贤与能”,品德与才能不同的人必然在社会分工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而不同的社会地位必然要用一种秩序来规范,这才是“礼”的核心,“礼”强调的是秩序,而不是“等级”。“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此天下之通义也”,核心涵义也是“礼”。实际上,儒家思想并不排斥“少”可成为“长”(自然规律,无人可排斥),“贱”成为“贵”,“不肖”成为“贤”。这就是机会上的平等。
而相对应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对平等阐述以普罗泰戈拉对平等阐述最深刻。他将平等理解为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甚至突破现实政治和法律界限,认为平等也应当包括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但他的思想显然没有成为古希腊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对西方文明影响巨大的柏拉图在其《理想国》描绘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这显然是也体现了在国家治理上的“选贤与能”的思想。
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平等”的思想,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都强调不同人在的权利地位上的平等,都强调了“选贤与能”的国家治理机制。但是中华文明中的“天下为公”思想则相较于西方的平等观更深刻,因为“天下为公”中的平等涵盖更广泛。再者,普罗泰戈拉的“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思想并未成为西方文明思想的核心,占西方文明主流思想中的平等是不包括奴隶应该得到平等待遇的。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文明的三大特征之一就是“奴隶性”。因此西方的“平等”带有先天的不足,它的是在按照种族血统对人划分之后的不平等基础上,同一种族血统的人才具有平等性。古希腊以及之后作为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古罗马,一直是奴隶制,即便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也是由封建主与农奴构成的主要基于不同血统不同出身的等级社会。这种等级社会使得奴隶或者农奴从来就没有机会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
在古希腊,最具平等色彩的雅典,也是少数人的平等,占人口90%以上的奴隶是不具有平等地位的。古希腊思想家普罗泰戈拉的“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平等”也仅仅存在于他的思想中,成为希腊文明的一闪而灭的火花。在古罗马,著名的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与自然相适应,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与古希腊相同,西塞罗著作中的“所有人”同样并不包括奴隶。除了普罗泰戈拉,其他西方思想家的平等观实际上都是基于公民而非包括奴隶所有人的平等,因此,西方的平等是一种等级之上的平等,是首先按照种族血统出身将人分为不同等级后而在等级内的平等。而这一依照种族血统出身建立的平等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在西方中世纪,社会由封建主和农奴构成,封建主是世袭的,而农奴却不论品德与才能如何都不能成为国家的治理者。当资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上升而通过革命打到封建主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他们所提出了现代的平等理论,也同样并没有对“所有人”实现平等,等级观念依然扎根西方文明。他们只是消除了贵族和平民因血统出身产生的不平等,而并未消除种族上的不平等。当西方一边宣扬平等思想的时候,一边是对黑人的奴役和对印第安人的屠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最具有平等意识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仍在为黑人在法律上与白人平等而奋斗,他并因此而献出生命。
我们梳理一下西方的平等,可以看出西方的平等是一种“台阶式平等”,种族血缘出身,是一个个台阶,在相同的台阶上,是平等的,但是,不同的台阶,却是具有极大的不平等。即便今天,种族这个台阶,在西方文明中仍未消除。奥巴马,这个在上个世纪美国法律上还不具有平等地位的黑人总统所说的“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因为那是这个星球所无法承受的。”表明种族观念是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的。
在中华文明成熟的春秋战国时期之前,西周实行的是和欧洲中世纪类似的封建制,王分封土地给王族功臣,为诸侯国,但是,进入春秋战国,这一依照血统出身分享权利的等级观念分封制就逐渐被废除,到秦统一,全国就以郡县制而取代分封制,统治国家和郡县的是那些具有品德和才能的人。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实际上就是废除贵族特权采用“选贤与能”的人才选拨机制。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清贫之士依靠自己的才能成为诸侯的大夫屡见不鲜。早在汉朝,中国就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官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而成为国家管理者中的一员。汉武帝还建立察举制,郡可推举孝廉这样有优秀品德的人成为国家的管理者。而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一直实行到清光绪31年,也就是1905年。从汉朝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比西方早了两千多年。这种制度废除血统出身制造的不平等,社会上的人才不论出身都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整个中国古代时期,只有皇帝一人是世袭的,而皇族除了世袭享受一些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外,并不必然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前就给予每个人在机会上的平等,建立了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取得优越地位的政治制度。这是自秦汉时期开始,中国在长达十几个世纪中一直领先西方的根本原因之一。
即便在其他方面,中华文明也显示了他的平等性,在宗教上,来自印度的佛教,来自中东的伊斯兰教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一直是和平相处的,在中国从未发生过因宗教引发的战争,任何宗教进入中华文明后就被中华文明吸收而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古代西方,宗教战争却屡见不鲜,即便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基督文明并没有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伊斯兰文明以及其他文明。在种族上,少数民族掌握了中国的政权并接受中华文明后,其就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而并因种族受到歧视,南北朝时期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蒙古族的元政权,满族的清政权,其政权历史皆成为中国与汉族政权历史一样的“正史”。这些异族进入中国后接受中华文明就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不因他们的种族而被中华文明排斥为文明上的异国人,而被当做文明中的中国人平等对待。中华文明对人的“归类”是按照文明本身来归类的,不论什么种族,接受中华文明就是中国人,所以,古代蛮夷都可以在接受中华文明后同化为中国人。
如果对比中西文明成熟的时机,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平等的观念,与西方文明中的等级观念,是深受文明成熟时候社会制度影响,至少,这种社会制度的影响,在中西文明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中华文明成熟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分封制瓦解时期。随着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建立,国家治理中除了皇帝本人,整个官僚集团的产生就不依赖于血统出身,而依赖于考察德才的选拔机制。伴随分封制瓦解的是奴隶制瓦解,农民成为这个国家依法纳税的生产者,而不再依附贵族,因此,依照封建制度的本身涵义,实际上,在中国秦朝时期就已经废除了封建制度。中华文明成熟时期就是一个废除血统出身而依照品德才能选拔国家治理者的平等社会建立的时期,因此中华文明天生具有平等思想,并以此指导社会实施平等实践。
古希腊文明成熟时期,它还处于奴隶制时期,之后的古罗马更是西方奴隶制的巅峰时期,再往后的中世纪,才是与中国西周时期类似的封建分封制时期,从古希腊这一西方文
明成熟之后两千余年西方一直是一个基于血统出身的等级社会,这必然会使得西方文明难以产生平等的社会实践。因此中西文明在平等上的社会实践上是大相径庭。
所以,说西方文明是一种平等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一种等级的文明,完全是颠倒黑白。
第二篇: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摘 要: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关键词:人文精神;中西方;新闻报道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是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
一、我国的新闻报道追求“真”、“善”、“美”合一,重和谐;西方则更追求“真”,重矛盾对立。
我国的新闻报道着力追求“真”、“善”、“美”三者合一的效果,意图通过真实的报道来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民心灵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美化。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我国的媒介会力求“善”和“美”而舍弃“真”不予报道。西方的新闻媒介虽然有时也追求“真”、“善”、“美”的效果,但他们对“真”的重视要超过对善和美的重视,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他们往往取“真”,而舍“善”、“美”。例如在犯罪新闻报道中,中国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的报道往往采取低调处理,对犯罪事件本身报道不多,对警方破案、群众相助这些正面角度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即所谓的“负面新闻正面报道”。西方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则是采取高调处理,浓墨重彩,大肆渲染,为了他们所谓的“把整个事实的真相展示在受众面前”,他们往往将犯罪的手法、过程、细节全部报道出来。同时,在一些灾难性新闻中这一特点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在“9.11”事件的现场直播中,美国的FOX、CNN等电视台播放了逃难者从高达110层的世贸中心高楼上跳下逃生的镜头,这给所有电视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往往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之类的现象和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以此来冲击和刺激受众的感知神经。“9.11”事件的现场直播如同一部好莱坞的灾难恐怖大片,其所具有的受人关注程度正好符合西方传媒这种追求异乎寻常的感觉。而过于血腥残忍的报道有时也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果。
相比较而言,在对“9.11”事件的报道上,中国的主流媒体一方面很节制地进行重要的动态新闻和事态发展的报道,另一方面及时报道我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发言人就此事的表态。中国主流媒体保持了其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一贯的沉稳和谨慎,不炒作,不渲染,也没有像某些西方媒体不负责任的对事实真相、伤亡人数进行猜测性报道,西方媒体曾估计世贸中心的伤亡人数在5万左右,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个数字被大大夸大了。中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
二、我国新闻报道中体现了鲜明的“集体主义”,西方则更注重“个人主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形成一种“合”的基本思想。在这种哲学下,伦理与政治往往渗透在一起延伸至整个社会,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在民族心理上培植起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这种思想下的中国人认为,个人是国家和社会中的一份子,要为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反映到社会主义新闻媒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上,以报道人民大众,报道群体活动为主;在思想上,反映主流舆论即大多数人的意见、愿望、感情等;在报道效果上,努力追求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创造人民所需要的安全、稳定、发展等因素。如中国犯罪新闻报道中的集体主义表现为报道公安部门对案件的破获过程、人民对案件的看法及其配合公安部门的行动、司法审判过程及对罪犯的惩戒等的报道。这些报道在内容上以群体行为为主体,在思想上则反映群体的意见和感情,在社会效果上也是本着群体的利益,报道一些有利的因素,而对群体造成伤害、惊吓的因素,媒介一般不予报道。
西方很早就培育出西方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要求从教权的阴影下解放出来,此后,以个性解放和重构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潮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潮。从这种特定的意义上讲,西方文化又是个性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个人主义在西方新闻媒介表现在报道内容、思想上以个人活动、思想为主,对个人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作用予以夸大;也表现在报道的效果上,报道的效果是媒介个体或记者个人名利的收获,社会群体的利益则要放在个人利益之后了。西方国家犯罪新闻的泛滥以及犯罪新闻所引起的大量法律、伦理、社会问题都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应用到新闻媒介上的产物。如西方媒介喜欢报道犯罪分子的心理作案经过,描写其个人活动并对其行为予以所谓“人性化”的分析,他们还喜欢报道某个聪明英勇的警察只身深入犯罪分子巢穴,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较量最终擒获罪犯或者某个善辩的律师依靠个人的辩护技巧说服陪审团,使嫌疑重大的疑犯得以逃脱法律制裁等事迹,突出个人作用。
三、我国的新闻报道更注重社会伦理教化作用,西方则更注重“新闻性”和“趣味性”。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善”,我们理解为“社会责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即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我国的新闻媒介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历来注意树立正面典型,宣传社会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致力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西方传媒更加注重能引起受众注意的各种新奇的报道,希望能够使受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获取利润。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有关人物的报道中。我国的人物报道以社会为目的,主要从社会、从群体的角度写人,注重人物的社会教化作用;而西方人物报道更看重人物的“新闻性”和“趣味性”,所报道的人物应是“成为新闻的人物”、“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或“人物本身就是新闻”。我国的新闻人物多显凝重,负于使命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如解放初期的邱少云、罗盛教,五十年代的李顺达、郝建秀,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八十年代的张华、张海迪,九十年代的徐洪刚、李素丽等。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形象语录,从中我们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而西方的新闻人物多好奇性,更个性化。西方的人物报道,往往塑造出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以个性作为把握人物的起点和终点,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颇富“趣味性”,更吸引人。例如美国媒体在八十年代初关于里根的儿子失业的报道。其实失业本身在当时并不构成新闻,只是人们对总统的儿子也会失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促使记者们争相报道。
总之,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赋予了人文精神不同的涵义,从而使得人文精神在新闻中的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使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第三篇: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
放在历史的视野中来看,从~战争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都在追求建立“大同社会”。《礼记》中把“大同”作为理想来追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独孤废疾者,皆有所养”。康有为写了《大同书》。孙中山追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大同社会,倡导“天下为公”。毛泽东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也是“大同”理想的尝试。这种理念坚持了100多年,到邓小平时代发生了变化。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小康”的社会。“小康”这个词也出现在《礼记》里,“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小康不仅仅意味着温饱,已经隐含着分化,但是人们提建设小康社会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邓小平当然没有把“小康”当做最终目标,那时他的“小康”指标很单纯,就是看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算是达标了。后来,1983年他去了趟苏州,当时苏州人均收入已达到800美元,他继而认为人均800美元就足够了,可以实现六个目标,即解决人们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住房问题(人均20平方米)、解决城乡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普及中小学教育和基本公共福利、改变人们精神面貌使犯罪率大大减少。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小康社会”的提法用得并不多,那时强调的是“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到1990年代末,当我们回头盘点时,不免有一喜一忧。喜的是,改革2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年增长率达到9%,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欣喜的同时,也产生了忧虑。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000美元,但上述六个问题中除了前两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之外,其他几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严重了。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口袋里面的钱可能多了,但是空气脏了,要花更多的钱清洁空气,清洁水源,还有其它一大堆恼人的问题。于是在20世纪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所以强调“全面”是因为以前对“小康”的理解太片面。新一代领导人现在又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这个词在中国人听来并不特别,但译为英文“harmonioussociety”则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很讲“和”字,钱穆先生将中国的文化精髓总结为四个字: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平、和善、和解、和蔼、和缓、和谐,从大同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都是中国传统的延续。现在之所以强调建立“和谐”社会,是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社会中有太多怨气、戾气,缺乏和气。建设和谐社会的三个基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时候,很可能整个饼做得非常大,但是这个饼的大部分被非常少的人拿走了,而大部分的代价被大多数人承担了。这个社会虽然发展了,但未必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高压或其它因素的存在,可以使一个社会保持很稳定,但是这个社会未必很和谐,人们的气不是很顺。所以,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要让这个社会里的人气都比较顺,没有太多的怨气,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三个重要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所谓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化不太严重。如果一个社会严重分化,两极尖锐对立,人的气就非常难理顺。人是有嫉妒心的,如果社会差别太大,人的嫉妒心难免非常强。他想要和你平等的愿望没能实现,他也会有强烈的受挫感。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还必须有一个政治基础,即有一套调节利益冲突的正式的机制。不是让人成天进京或到省城上访,然后被遣送回乡,又回来再上访,又被遣送回乡。而是他要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时,有正当的渠道可以说话,他的诉求可以被整合成一定的意见,这个意见在整个社会的决策过程中可以被听到。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一套政治协调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样的,各个国家可能不一样,但是必须要有这么一套机制。和谐社会的建立还要有一个思想基础。如果这个社会仅仅是靠从第三方,或者从外部进行调节的话,这种成本太高,而且未必能把各方面的事情都调节清楚。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人们都接受同一个看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我们不是一个狼的群体,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群体。我们是一个人的群体,所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这个社会如果不好,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如果不和谐,大家的利益都会受损。今天的世界,要找一个标准的和谐社会很难,但是有些社会比另外一些社会更为和谐。比如说北欧,是比较发达的,也比较和谐。有些不发达的地方也比较和谐,比如不丹。调查显示,在亚洲,不丹人民感觉最幸福。尽管他们的国家不太发达,但是很和谐。不丹有传统的协调机制,社会不那么分化。在寻求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就中国而言,我们追求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够和谐。中国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现在都还不尽完善,在有些地方根本不存在。比如社会分化,也许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难免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阶层报告》,从1952年到2000年,社会阶层由简单到复杂,目前分十个阶层,可能还有更多),但是职业上的不同,并非必然导致收入和生活方式的严重不平等。联合国开发署《~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核心,是讨论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我们一般关注的不平等仅仅是收入方面的,但是实际上有太多其它的不平等,比如教育、医疗方面的不平等,社保方面的不平等,包括失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等方面,然后才是财富方面的不平等,等等。把方方面面的不平等汇到一块,这个图是很难看的。就是说,中国社会是很不平等的,不光和中国过去比很不平等,而且和世界其他很多国家比也不平等。我在~年写了一篇文章《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和转机》,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191个国家评卫生公平指数,中国排在第188位,倒数第4名。这对一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
第四篇:中西饮食文化中的主食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中主食的差异性
摘要:食物之于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建立的影响都是惊天动地的。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食物是许多重要变革的内在推动要素。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他们所做的每件事都需要食物——特别是主食来提供动力。然而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主食的差异性又间接促成了文明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中西方的主食在热量需求、烹饪方式、配餐饮品、进餐礼仪等方面差异性来展示不同文明区域内的饮食文化的内涵,并进一步揭示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历史地理、生物基因等产生原因。
关键词:主食、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中西方的主食构成:
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将不同类型的主食放在一起很难作比较深入、系统的比较,例如今天欧洲人的主食是以肉食为主,而我们中国则以植物性的作物或者稻米或者豆科类植物制品来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因此这一章节将我们讨论的主食范围缩小到植物性的主食。
世界各地的植物性主食按区域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版块:
1近东地区以小麦和裸麦为主食。以小麦和裸麦为为食物原料的近东地区,主要将食物加工成面包的形式来为该地区的人群提供能量和营养,所以面包在西方社会被誉为“食品之母”。早在1万多年前,西亚一带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那时的人类利用石板将谷物碾压成粉,与水调和后在烧热的石板上烘烤,这就是面包的起源,但它还是未发酵的“死面”。之后古埃及人掌握了制作面包发酵的技术。如今,在埃及法老的古墓里还留存着一幅壁画,上面绘制的就是当时古埃及人制作面包的情景。直至公元前13世纪,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大迁徙,自此将面包技术带出埃及,逐渐传入欧洲各地。所以从食物史的角度来说,欧洲文明起源于西亚文明还是有据可依的。今天的欧洲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面包,他们在面包的基础上创造出很多面包的衍生品比如披萨、汉堡、三明治等等,可以说面包制品占据了饮食结构的重要地位。就拿法国人的一天为例,经典的法式早餐是羊角面包配咖啡;午餐作为工作餐往往就用三明治来解决,晚上是法国人享受豪华大餐的时机,法式大餐品种繁复,上菜程序考究,但依旧少不了面包的踪影,面包作为配餐早早地放在食客面前,甚至在法国的高级餐厅里面,面包是作为餐厅品质的标志而存在的。
2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南方的主食来源就是水稻。稻子是人类所知的最有用的食物,它解决了人类将近一半人口的粮食问题。稻子成熟后加工成米,经过蒸煮就成了我们日常所需的“饭”,放的水更多,煮的时间更长,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米制品——粥。然而在这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米制品不仅仅只局限于“饭”和“粥”。人们把米磨成粉,以水调和,制作出肠粉、河粉等米制衍生品。今天在中国的广东地区,肠粉和干炒牛河已经被演绎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了。在东亚的其他地区,人们也想尽办法变换米制品的食用方式。每逢过年,年糕总会因其年年高的吉祥寓意出现在餐桌上,他们将糯米掺以晚米,泡涨蒸至成熟后用木桩捶打成型,中国江浙一带的农村依旧保存了打年糕的习俗。中国国土辽阔,因此在南北在主食制品的选择和喜好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的西部、北部和中部产小麦,但是在中国只有新疆的印欧语系人和突厥语族人才以面包为食用小麦的主要形式,他们将生面团叠成的大薄片贴在炉灶内部,利用炉内的热量将其烤熟,这种食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馕”,它是面包家族的祖先。中国的北方人将这种技术微型化,由此制作出更小更薄的烧饼。但是这种形制的小麦制品始终不是中国北方各地主食的“标配”,馒头和面条占据北方人主食的霸权地位。山东人民将馒头吃出了文化,山西人则演绎出多样的面食文化。
3美洲地区土著主要是以玉米和番薯作为主食。玉米也叫玉蜀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据考证,玉米原产美洲大陆——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到秘鲁和智利的狭长地带,但其起源和进化过程仍无定论。我们已经知道早在七千年前美洲的玛雅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而且玉米是玛雅人的主食,因此玛雅文明也被称为玉米文明。番薯这种植物块茎因其热量高,易饱腹曾一度是美洲土著的主要食物。
二、中西方饮食的差异性
1烹饪方式的差异: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馒头和西方饮食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面包放在一起,在烹饪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馒头是采用隔水蒸煮的方式,面包则是直接烘烤。烹饪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了不同的物质技术,隔水蒸煮需要一定密封的容器,而烘烤可以直接暴露在外部空间里,因而光从器具上来讲,馒头的制作成需要更成熟的技术条件。物质技术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中国是农业社会,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人民以定居的形式生存下来,他们的衣食住都需要固定的场所、容器来支持,因此会较早出现密封器具,而西欧自古多战乱,他们对食物的要求就是满足征战时随身携带的需要,以及热量上的补充。面包的制作不需要携带沉重的密闭锅具,并且烘焙的食物而成的食物产生的热能远高于蒸煮的食物,因此,恰好满足欧洲人生存的需要,长此以往,面包这种食物就在这一人群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2对热量、温度需求不同。面包采用烘焙的形式,配以黄油、奶油等高热能的辅料材料,它产生的热量远高于馒头。此外西方人对食物的温度和中国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喜食生食、冷食,牛排六七分熟,蔬菜全是新鲜才摘下洗净直接放进食盘中。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我们喜欢吃热的,五味调和的食物,所以中国人在招待宾客时总是说“趁热吃!”西方人吃面包不考虑温度,而我们中国人则从来不爱吃冷了的馒头。这种差异从今天大热的影视节目中也略见端倪,我们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展现食物时总是以热气腾腾的雾气为视角,在五集的内容中不乏食物冒着热气的镜头,但是在《唐顿庄园》里头食物总是中规中矩被盛放在盘子里,然后按顺序一步步上桌,从来看不到英国人对食物温度的需求。这种差异反映出饮食观念不同,一个钟爱五味的调和,钟爱温暖,一个则讲究食物本身的营养和饮食的礼节,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究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味道则是次要的。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或干脆生吃,在他们的饮食观念中,口味从来都得让步于营养价值。
3配餐饮品:饮食本身就包括饮料和食物,所以在配合主食进餐时饮料也是差异性的重要体现。中国人吃饭前喝茶居多,例如中国广东地区,把吃早点以“喝早茶” 的形式命,并且在正餐之前都要上一道茶来润喉。西方人的饮品多数还是酒类和奶制品饮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多产葡萄,考究的法国人在餐前要喝开胃的白葡萄酒,餐后又会喝红酒。此外经常出现在西方人杯中的饮料——牛奶,传统的中国人似乎不怎们感兴趣,他们宁愿选择豆浆来替代这种高热量、高营养的饮料,直至近些年,食物的跨文化交流,牛奶营养说等结论才把大量和牛奶的饮食习惯带入中国。
三、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推测
1自然地理因素:欧洲的许多国家都位于北温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种气候适宜大范围牧草生长却难以种植不适宜谷物,因此,以牛羊为主的等畜牧业就相对发达,这种结构决定了西方人的肉食性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主食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此外,相对中国而言,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光照和热量摄入远不如亚热带温带地区的人来得容易,所以欧洲人的饮食始终坚持高热量、高营养。在选择饮品时也通过牛奶、羊奶等动物性饮料来补充钙质。而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非常 适合植物的生长,水稻、小麦获得高产在中国也相对容易,除了谷物之外,华夏大地上的人民也可从豆科类植物中获取蛋白和钙质,因此这也解释了传统中国汉族人不喝牛奶喝豆浆的问题。
2历史因素:如果说自然地理因素给了人们选择食物的大前提,那么长期以往的历史文明则在细节上影响人们对主食以及配合主食的食材的需求。上述讲过中西方文明形态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主食的选择不尽相同。农业社会为主的中国主要依靠植物性食品来获得养分,他们长年定居、聚居,形成了热烈友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在饮食礼节上,中国人多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而西方人在饮食礼节上好静,这大概跟工业文明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3生物因素:东西方人在生理结构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和能量需求远高于中国人。就比如欧洲人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对肉食的消化能力明显高于中国人。此外据研究表明,欧洲人对奶制品消化吸收的能力也明显高于其他种族的人群,他们在长期的生物选择过程中,基因也发生了改变,逐渐形成了一些其他种族人群不具有的消化酶,这种基因层面上的影响又反过来导致主食选择的差异,这种选择是循环往复的。
四、主食的跨文化交流
主食的跨文化交流如今愈演愈烈,特别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人对西方的饮食习惯以及礼节有了极大的包容和兴趣,西餐馆遍地开花,到处有人学习西方的饮食礼节。但是在这之前,主食的跨文化交流早已存在。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提到的盛行于美洲的玉米和番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传入欧洲,16世界又传入中国。因玉米、番薯对土地养分要求不高,并且制品抗旱耐饥,它们一度作为中下层人民的主食,使其维持生存。因此这种主食的跨文化交流使得中国古代的人口在明朝时期有了显著的增长。再早些,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将中亚的饮食习惯带入了中原地区,如上述所讲的“馕”到“烧饼”的演变就可能形成于该时期。这种影响甚微,但至少开启了主食跨文化交流的先河。
五、总结
食物或者说主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文明得以建立于其上。接着,它又成为社会组织的工具,协助塑造并建构逐渐成形的复杂社会。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结构都是以食物生产与分配的系统为基础。拥有食物的多寡导致阶级的产生,孕育了政治权利;同时人们祈求食物丰收形成固定的仪式,这种仪式配合政权就演变成国家宗教;因此在整个古代世界中,食物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至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文化交流愈演愈烈,我们仍旧能看到不同区域内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由此可以进一步考究自然历史因素给人类进程带来的影响以及文明形态的迥异。
六、参考文献 Tom Standage.历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M].行人文化实验室,2010 2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刘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 [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4)
4左怡.浅谈餐具形态材料与饮食文化[J].四川: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黄丽.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安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 郭立久.美学升华烹饪艺术—访中国烹饪大师彭育棠[J].北京:中国食品,2003.
第五篇: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3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4 目的论关照下的归化与异化 浅谈《阿拉比》的写作手法及其瘫痪主题 6 《撞车》中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析 7 分析数字“九”极其倍数的英译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9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从跨文化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Personality that Matter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13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的幽默 14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15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6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7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 18 五官习语的翻译 《简爱》中女性主义之探究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22 从《金银岛》看英国人的冒险精神 23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25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26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29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JEFC Teaching under Multi-level Modes 31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 32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The Influences of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34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36 “eye”的认知分析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38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4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1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42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43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45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46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诗词翻译对比赏析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49 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51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52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 55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56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57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某中学为例 60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62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 64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65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66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67 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 68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69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film The Treatment(Gua Sha)72 《雾都孤儿》中的女人们——试析狄更斯的女性观 73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74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从模因论角度下谈广告语的仿译 76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78 从春节与圣诞节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79 汉英礼貌原则对比浅析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81 浅谈西方情人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82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84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 85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 86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87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89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9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3 析乔治艾略特在《织工马南》中的语言特色 94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95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96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一首平凡女性成长的赞歌—用“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简爱》 98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99 英语中法语借词刍议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101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02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 103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 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10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107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10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10 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 111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112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113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114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16 被忽视的主人公——析《简爱》中的疯女人 117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
极致现实主义与现代自然主义──分析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 119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 122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 123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24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 125 英语动词时态的认知及隐喻概念研究 126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父权制社会的傀儡—从安吉尔看父权主义思想 128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29 忠实与变通策略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圣经意象原型——从原型批评角度解读 131 美国影视剧中的俚语翻译 132 萨拉的性格魅力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134 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
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 136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137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39 Consumer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40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Application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Simile and Metaphor 142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144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On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m Advertisements 146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148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50 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 151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152 抱怨类外贸信函的语篇分析
153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154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155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156 从文化角度论动物词汇的比喻与翻译 157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 158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159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
160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61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在广告中的体现 162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163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164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 165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心理准备分析 166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167 论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的应用 168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69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170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171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Harry Potter 172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 173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
174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 175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 176 浅谈高中英语练习课教学
177 中外经典英文广告的语言特征浅析 178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
179 D.H.劳伦斯《东西》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180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181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18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8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184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
185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86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
187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188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18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0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191 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
192 从四个主要人物的叙述结构来分析《蝇王》的主题意义 193 The Socio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Euphemism 194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
195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96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97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198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199 论《外婆的家什》中的象征意义 200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