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时间:2019-05-12 18:4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第一篇: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描绘了“建设幸福清远”的宏伟蓝图,也是为我县描绘了美好蓝图。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提速,建设富裕幸福清新”这个核心,根据这个要求,今年我县主要预期指标是“三个百分之二十”:即生产总值增长2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确保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发挥率先作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重点要围绕“两圈两带”定位,强力推进云龙工业园和清西工业基地建设,打造“两大核心工业圈”。尤其要确保目前在建的5000万元以上投入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二、围绕“做大基地、增创品牌、搞活流通”的要求,在特色农业发展上“转型提速”。

三、做大农业基地。重点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清远(清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功能区”和滨江地区“五大特色产业带”,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

四、做强农业品牌,今年至少要再培育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争创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再创农业品牌4个以上。

五、做活农业流通。今年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

六、打造“大旅游”。

重点抓好清新温矿泉(扩建)、佰合谷生态旅游度假区、龙景湾国家小球运动基地、桃源生态旅游区、五星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七、发展“大商贸”,尤其要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大企业到县城布设商业网点,今年要力争有3个大型商场基本建成。

推进城镇改造提升。以“三旧”改造和“三边”整治为突破口,突出抓好飞来湖片区、迳口片区、城西大道、县城中轴线等“两区两轴”的改造;重点是通过深入开展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带”、“城市光亮带”和“城市绿色水系带”建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清新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县政府将以民生为依归,实现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进“两圈两带”建设,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力争年内园区工业总产值达70亿元以上。全面铺开清西工业基地建设,强化南部发展引擎,打造以电镀为主的工业集群,增加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清远(清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沿清西大道两旁建成1~3个连片5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建设。

投资和消费并重,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上新台阶。完成1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年内完成环城路西延段、新宁西路、笔架路南段、新城东路、新城西路、县三中校前路等项目,启动沿江景观大道、玄真南路、飞水新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排污管道建设。

加大旅游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清新温矿泉扩建、恒大6大功能中心、佰合谷旅游度假区、五星漂流旅游度假区扩建和石湖花之海等项目建设,构建“一带两河二线三区”的战略布局。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结合“三边”整治,扎实推进绿道建设,6米路面以上的乡村公路,由县统一提供树苗,掀起全民绿化高潮,全年完成6000亩造林任务,创建20条林业生态文明示范村。

第二篇: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

宁海新闻网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宁海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县域来讲,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一、为什么要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共促进、共融合、共转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后,我县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显现,土地资源和节能减排等压力不断增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渗透着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证明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支撑工程、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产业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得到了切实转变、社会发展取得了文明进步,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与发展能够和谐统一而且必须统一的理念,决不能一讲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一讲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就必须放弃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相互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要舍得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舍得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促进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切实增强长远发展后劲。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特色与优势的关系。

宁海的特色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尤其是要着眼我县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发展定位和迎接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的理念,以提高宁海发展的“生态含金量”增强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真正使生态特色成为宁海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核心优势。

二、深化举措、统筹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重点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技术创新型、规模效益型的工业体系。一是要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我县产业集聚度与集中度不高,表现为“多而散、小而弱”的特点,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孵化搭建平台,同时切实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集群集聚发展能力。要加快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完善废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二是要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要求选择大而强、小而精的项目,来谋划我县新兴战略产业和新一轮产业发展布局;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进一步提升和振兴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人才支撑,通过提供住房保障、优化生活环境等有效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要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相关标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企业和项目准入,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存量,着力扩大低碳产业增量,并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要统筹利用好县内、县外资源,深入抓好产业返乡工程,鼓励企业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配置好各种资源。

(二)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的互促共进。城镇化是大趋势、大战略、大平台,它有利于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城镇规模扩张,不重视产业支撑、功能培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凸显生态特色,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深入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理念,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要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西店要抓住卫星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现代化工贸型滨海小城市;其他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要从各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强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

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要做好生态优居文章。在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巩固深化提升“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千里绿色交通走廊、百里绿色清水河道。把农房“两改”作为推进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服务优化、民生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住房美观、设施配套、生态优良的农村新社区,努力完成3年新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和10年节余土地13000亩的目标任务。二是要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三是要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要通过全民保洁等机制的建立,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生态创建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四)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业提升的互促共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十大产业”,积极搭建促进服务业集聚提升发展的“十大平台”。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服务业中充分体现我县的生态特色和优势,提升宁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重点是实现“五个在宁海”:一是休闲在宁海。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突出做旅游大产品的指导思想,以六大基地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心六带四区块”的旅游布局,进一步打响宁海温泉、宁海湾、前童古镇等旅游品牌。二是健身在宁海。以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和国家登山步道、徐霞客古道为依托,通过举办中国体育论坛、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宁海运动健身。三是养生在宁海。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大卖点,重点面向长三角市场,培育发展养生养老产业,近期要抓好强蛟、大佳何等地休闲养生项目的启动,发展旅游地产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项目。四是饮食在宁海。依托宁海丰富的绿色和优质农产品,加强策划包装和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宁海菜”品牌,同时要加快宁海餐饮走出去步伐,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推动产业化发展。五是会议在宁海。借助有利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以海洋为特色的宁海湾会议度假中心、以森林为特色的天河度假中心和以城郊为特色的溪南会议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

(五)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好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一是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我县水资源相对丰富,饮用水质量总体上也是好的,但区域性用水紧张及水污染问题不能忽视。要继续加强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建设,让更多农村群众喝上网供优质水。同时要切实加大对重点流域和造纸、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垃圾处理网络,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二是要让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最关键的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按照抓重点、控总量、强监管的要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加

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三是要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质量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安全的问题之一。要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以土林地银行为平台,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要加强放心市场和放心店建设,从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等多个环节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四是要让群众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结合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绿化、环境、小区等方面的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停车行车难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区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强“六房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小区设施配套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建设,并切实加强保护,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建设和维护好青山绿水、生态永存的良好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一是要社会化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一个生态良好的地区,必然是一个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把生态保护作为自己应尽职责的地区。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主旋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品牌化提升特色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产业化发展县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新兴朝阳产业。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扎实推进“十里红妆”等博物馆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前期工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提升;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前童古镇保护开发等为平台,加快文化与工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化进程,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总之,以上“六个互促共进”是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目的是要把我县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最终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是要启动实施三个“千百十”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千里绿色长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在省道、县道等道路两侧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在全县五大溪流全面实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实施千里休闲步道、百家休闲农居、十大文化品牌及产业工程。以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示范,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并在沿线发展100家左右的休闲农居,把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整合提升沿线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商业文化区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实施千亿投资、百个亿元以上项目、十大发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谋划实施百个亿元以上项目来形成千亿投资,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化平台、开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镇化平台、服务业平台、旅游业平台、农业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平台、西部地区统筹发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

三、用好“两只手”,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讲,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等手段加以推动。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规划先行,加大政府投入,强化监督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入手,切实开展政策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并充分体现转型升级导向。制订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企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约束机制,探索实行政府调控下的排污权和土地复垦指标交易制度,在实施阶梯水价的基础上推进阶梯电价制度改革,在全社会确立“谁污染、谁买单,谁环保、谁受益,多消耗、多付费,多节约、多得利”的政策导向。三是要实施市场运作,建立健全经营运营机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项目市场化运作,采用BT、BOT等模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外资等参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碳基金,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把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强化生态环保的资金保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强化生态人才保障。五是要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能力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凡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开工,凡不符合环保准入标准的项目坚决不要,凡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企业坚决停产治理。从机制上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从而推动形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经济社会转型提升行动计划

经济社会转型提升行动计划

根据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要求,制订******区2013经济社会转型提升行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机遇,坚持科学求进、转型提升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实践讨论活动,加快推进思想转型、工业转型、三产转型和城市转型,努力在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上实现新突破。

二、总体目标

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工业经济实现总量扩张和效益提高;特色商业区、现代商贸物流港、北部后花园全面启动,第三产业迈上快速发展轨道;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三、2013主要工作任务

(一)推动工业转型。加快建设西部产业集聚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升全区工业综合实力。

一是建设西部产业集聚区。具体措施为:

1.省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创建方案6月底前制定完成,主导产业发展规划10月底前完成编制。(此项工作由区集聚区管委会牵头,区发改委、区工信局配合)

2.经二路(新园路至纬二路段)、纬二路(西起经三路、东至经四路)、经四路年底前建成通车。纬六路8月底前要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路基铺设。经四路北延工程6月底前开工建设,11月底前完工。(经二路、纬二路、纬六路、经四路由集聚区管委会负责,经四路北延工程由区交通局负责)

3.同步推进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4900余万元的电力线路改造项目6月底前要启动。(此项工作由集聚区管委会牵头,住建局、工信局配合)

4.和美安置小区(二期)年底前交付使用。和祥安置小区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一期主体基本建成。(此项工作由集聚区管委会负责)

5.****两个村庄年底前完成搬迁,****整村搬迁6月底前启动。(此项工作由集聚区管委会牵头,****办事处配合)

二是培育现代产业集聚。具体措施为:

1.培育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年产2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项目8月底前实现竣工。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12月底前一期工程结束土建。华美年产1万吨油漆涂料等项目5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基建。年产30万吨富钛料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一期工程结束。年产4亿块石膏烧结砖8月底前竣工投产。(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和****办事处负责)

2.培育氟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公司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隔膜项目5月底前开工建设,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5月底前开工建设,年产1000万盏LED灯6月底前开工建设,两个项目年底前完成基建。国能10万千瓦风电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办事处、****办事处负责)

3.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公司年产800万套乘用子午胎项目10月底前完成立项。****公司年产14万吨炭黑装置及尾气综合利用(二期)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基建。(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办事处负责)

4.培育新型高档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德航耐磨年产8.5万吨磨料磨具项目5月底前竣工投产。****公司年产15万吨特种耐火材料项目7月底前竣工投产。****公司年产5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年产30万吨碳素制品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基建。(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办事处、****办事处、****办事处负责)

5.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年产60万吨****加工项目6月底前竣工投产,****公司年产3000吨原酒原浆以及****年产5万吨洞藏窖酒等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办事处负责)

6.打造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中原涂料基地。开工建设****工业园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办事处负责)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具体措施为:

1.4月至5月、8月至9月举办科技招商活动。4月、8月举办产学研合作集中活动。9月至10月邀请有合作意向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来区考察洽谈。力争每个企业都有1-2个院所合作单位。(此项工作由区科技局负责)

2.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2家。5月底前完成申报,10月底前通过审核验收。(此项工作由区科技局负责)

3、7月底前完成30项科技项目申报,11月底前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省级鉴定。(此项工作由区科技局负责)

4.省级企业技术认定中心2家、市级3家。5月底前完成申报,年底前通过审核验收。(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负责)

5.年底前帮助企业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0名。(此项工作由区科技局、区人社局负责)

四是实施培优育强。具体措施为:

1.新培育8-10家重点骨干企业,5月底前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9月底前制定扶持政策草案,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文件。(此项工作由工信局负责)

2.推进上市工作****公司8月份赴省备案,进入辅导程序。****公司11月底前完成股份制改造前期工作。(此项工作由区金融办负责)

3.实施中小企业“亿元”融资计划,12月底前帮助19家小微企业获得1亿元贷款支持。(此项工作由区金融办负责)

(二)推动城市转型。以新型城市化为发展方向,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美丽新******。

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具体措施为:

1.光华路年底建成通车。(此项工作由区交通局负责)

2.****路6月底前完成拆迁,开工建设。(综合协调由区住建局负责,拆迁由****办事处负责)

3.****路改建工程5月底前开工建设,11月底建成通车。(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4.朱冰线改建工程6月份开工建设,11月底建成通车。(此项工作由区交通局负责)

5.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4月份启动建设,年内新建管网5公里。(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6.6月底前完成****路延伸段雨污水管网铺设。(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7.延伸城区天然气管网,年内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余户。(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8.城区网线体系规划改造工作5月底前启动,城区网线地埋工程6月底前开始实施。(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二是完善生态体系。具体措施为:

1.启动辖区主要河道治理工作,5月底前排出河道治理具体计划,分阶段实施。(此项工作由区农林水利局负责)

2.启动大沙河、涟琛河、南水北调河道的两侧绿化,5月底前制定方案,开始实施。(此项工作由区农林水利局、区住建局负责)

3.城市游园体系规划5月底前完成,城市游园建设计划6月底前开始实施,年底前全部建成。(此项工作由区住建局负责)

4.****公园扩建工程5月底前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国土分局负责)

5.省级森林公园6月底前完成申报,并启动规划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由区农林水利局负责)

6.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背街小巷专项整治8月底前全部完成。(此项工作由区爱卫办、区城管局负责)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具体措施为

1.根据集聚区建设、道路拆迁安置,6月底前排出全区新型社区建设计划。(此项工作由区委农办负责)

2.****项目年内实现5栋小高层竣工,****安置小区(二期)6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8栋主体建设。****新型社区建设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A区楼房主体建设。(此项工作区委农办、****办事处负责)

3.****村安置小区、****村安置小区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三)推动三产转型。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着力点,立足区域发展优势,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努力建设“一区一港一园”,不断激发三产发展活力。

一是建设特色商业区。具体措施为:

1.特色商业区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6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由区特色商业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路等三个交叉口区域的商业开发规划5月底前完成,并启动****路的改造提升工作。(此项工作由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区房管中心负责)

3.****酒店5月底前开始招标,年底前实现部分楼盘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4.建行****商务中心5月底前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工。****商务中心5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实现竣工。(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5.****专业市场区域商业开发规划8月底前完成编制,并启动改造提升工程。(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6.****开发项目5月底前启动,年底完成招标,部分楼盘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7.第六水厂区域开发项目7月底前启动,年底实现主体完工。(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8.新园路6栋小高层项目6月底前开工,年底实现主体完工。(此项工作由****集聚区管委会负责)

9.****整体搬迁项目5月底前实施,年底实现竣工试生产。原址整体开发项目10月底前启动。(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10.****搬迁项目9月底前启动,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此项工作由******消防大队负责)

11.法院搬迁项目5月底前启动,年底实现主体完工。(此项工作由区人民法院负责)

二是建设现代商贸物流港。具体措施为:

1.现代物流港总体规划8月底前完成编制。(此项工作由区物流办负责)

2.****项目5月底前完成土地手续,年底前完成铁路线两侧站台建设。(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3.****园区项目5月底前完成土地手续,年底实现办公楼主体竣工。(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4、****项目6月底开工建设,年底结束部分基建。(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5.****物流项目6月底前完成土地手续,年底前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办事处负责)

三是建设北部后花园。具体措施为

1.旅游开发公司6月底前完成组建,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此项工作由****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

2.北部山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5月底前完成编制,编制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7月底前完成编制。(此项工作由****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

3.山区电网体系规划8月底前编制完成,年内启动山区电网改造。(此项工作由区工信局负责)

4.****路拓宽改造工程5月底前完成申报,****旅游通道6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完工。(此项工作由区交通局负责)

5.****二库及配套设施等项目10月底前启动,年底开始基础建设。(此项工作由区农林水利局和****办事处负责)

6.****水上乐园项目10月底前启动,年底开始基础设施建设。(此项工作由区旅游局负责)

7.****山地体育公园6月底前完成申报前期工作,年底完成申报。(此项工作由区文体局负责)

8.南太行(中国******)山地越野赛9月份举行。(此项工作由区文体局负责)

(四)推动社会民生转型。持续实施惠民工程,重点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推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

一是稳步扩大就业。具体措施为:

1.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培训,11月底前完成新增城镇就业65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850人。(此项工作由区人社局负责)

2.建设全区综合培训中心,10月底前制定建设方案。((此项工作由区人社局负责)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具体措施为:

1.******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底7栋楼主体工程完工。******小区项目6月底完工,******家园项目年底完工。(此项工作由区房管中心、******办事处、******办事处负责)

2.推行“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模式,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三是优先发展教育。具体措施为:

1.标准化运动场项目,5月底完成基础施工,8月底完成看台及胶面层施工,9月完成附属设施工程,10月竣工验收。(此项工作由区教育局负责)

2.******学校食堂项目,4月完成招标,6月完成主体施工,9月完成装修,10月进行竣工验收。(此项工作由区教育局负责)

3.******学生宿舍楼项目,6月完成主体施工,8月完成装修,10月进行竣工验收。(此项工作由区教育局负责)

四是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具体措施为:

1.人民医院病房楼年底建成并投入投用。(此项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

2.妇幼保健站和区疾控中心项目,6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完工。(此项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

五是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具体措施为:

1.筹建全区文体活动中心,8月底前完成选址立项,年底完成招标。(此项工作由区文体局负责)

2.许衡陵园改造提升工程,10月底前启动。(此项工作由区文体局负责)

六是扎实推进计生工作。具体措施:

1.区计生服务站6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完工。(此项工作由区计生委负责)

2.创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区,9月底前完成迎检准备,年底通过验收。(此项工作由区计生委负责)

七是创新社会管理。具体措施为:

1.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1月底前完成改造提升,两个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10月底前开工建设。(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办事处负责)

2.社会管理服务站年底实现全覆盖,其中,90%要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此项工作由区综治办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责任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一项任务要有以为责任领导和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个项目要有一个建设责任主体,作为落实项目资金、实施项目建设和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一项任务要有一个倒排工期计划,明确时间和工作任务,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每项任务的责任单位或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总体指导、综合协调、督促监管等作用,制定工作推进计划。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如集聚区建设、特色商业区、物流港、房地产开发、北部后花园等工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三)建立定期报告机制。每项任务的责任单位或牵头单位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每月25日前向区督查室报送《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内容包括承担任务、工作进度、推进措施、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区督查室汇总、分析后,形成《行动计划》落实情况总体报告,报送区政府。

(四)建立督导考核机制。《行动计划》所列各项任务均纳入区政府目标。区督查室要定期对《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落实《行动计划》不力,工作进展迟缓的单位要及时通报,加快进度。

第四篇: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经济发展态势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在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格局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

认识新常态,开拓新思维。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过渡换挡,意味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动力的切换,老路子走不通了,旧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发展升级怎么办?只有准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根本特征,才能把握规律、开拓思维,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我们始终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段时间以来,紧扣中央、省委对“新常态”的分析解读和工作部署,着眼于学习理论政策、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本领水平,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有要求、学有动力、学有载体、学有成果。一是坚持领导带头、组织推动、专题培训“三并进”,着力扩大学习覆盖面。二是坚持向外学习来破题,不是只顾“埋头拉车”,而是“抬头看路”,着力厘清发展新思路。积极组织领导干部赴发达地区、先发城市学习,点对点看现场,面对面作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发达地区在新常态下始终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在总量扩张前提下追求质效的提升。通过对新常态的学习领会与实践思考,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是一个既要“赶”、又要“转”、更要“改”的地方,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负责任发展之路,进一步树立改革的思维、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和法治的思维,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明开放、助人成功成为**干群的习惯和自觉,凝聚做大总量、转型升级的强烈共识和不竭动力。

适应新常态,找准新路径。新常态下,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如何谋划?目标如何实现?

**年全镇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大力推进“一区一线一带”(公塘生态旅游区、凤凰至高塘快速通道线、禾河路堤与小城镇结合带)工程,实现

“经济强镇、农业重镇、城郊新镇、旅游大镇”的目标。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翻番,公交流通税收突破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以上,新引进投资一个亿元以上的入园项目1个,为园区企业招工400人以上;新增葡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谋划产业致富新常态、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

横江葡萄产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市场和土地要素的制约,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横江镇以横溪村和南陇村列为全国生态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为抓手,谋求村民致富新常态。一是重规划,提升生态旅游品位。计划投资10余万元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院对公塘生态旅游区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重点突出古村记忆游览区、葡萄园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贸易区等四区功能齐全的规划与设计。二是重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平台。为打造好公塘生态旅游区这个平台,我们将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做文章。三是重发展,注入生态旅游持久动力。产业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载体。只有做足产业发展这篇文章,才能为生态旅游注入持久动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横江葡萄产业。充分发挥横江葡萄合作社的作用,创新种植技术,巩固现有品种,积极开发新的品种,延长横江葡萄上市时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唯有百花齐放,方能博人眼球。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火龙果等新兴产业,弥补横江葡萄上市空白期,提升公塘生态旅游魅力,吸引游客眼球。

(二)抓好财政涵养

我们要抓好财政涵养,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增加财税返还。一方面巩固现有财源。继续巩固现有招商引资成果,全力做好先歌音响、中科锂能、福园食品、宏鑫通讯和**鼎端科技等落户企业的跟踪和服务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重点帮扶**鼎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投产。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招工胜于招商”的理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同时我镇将招工工作纳入今年的目标考核,实行奖惩,确保全年招工和突击招工任务完成。另一方面挖掘新的财源。利用网络、报刊、名片等资料加大宣传,广泛推介横江,扩大横江在外的知名度。广泛收集全镇乃至全县有关的招商信息,认真筛选,提取含金量高的招商信息,加强跟踪。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对外招商团,主动出击,力争全年完成一个亿元以上入园项目。

引领新常态,锻造新作风。新常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刚性规则,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趋势、一种方向。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关键在人、在干部,在干部作风,既要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又要善于引领新常态“服水土”,使发展与之相融共鸣。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三是推行双联系双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四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鼓励做三种干部:做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进取型干部;做脚踏实地、清廉务实的实干型干部;做开明开放、助人成功的胸怀型干部。同时,对干部提出“三个不算”、“四个不行”的新要求:“三个不算”,就是工作在抓,没有成果不能算落实;取得了成效,但留下了遗留问题不能算落实;只解决了眼前问题,没有解决后续问题也不能算落实。“四个不行”,就是做成了事,但个人不廉洁不行;发展了经济,但污染了环境不行;规规矩矩,但为官不为、不干事不行;走进了群众,干了事,但没有让群众得到实惠、没有让群众满意不行。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新常态”,着力形成了“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良好风尚,使苏区好传统焕发出新魅力

第五篇: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的调研

关于东莞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的调研乘”改革开放”的劲风,东莞和东莞人,这个勇于开放而又敢干探索和实践的城市,以自己独特地视角和思维,凭借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经过20多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之后,创造了东莞”一夜暴富”的”东莞 经济”神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极限“的.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就是一个有”极限“的过程,那么作为东莞这种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自然是已达到”极限”.2006年12月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东莞举行的“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高层战略研讨会”上说,东莞20多年的发展历史说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源自“双优势效应”,即同时具备国内格局当中的先发优势和世界格局当中的后发优势。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莞的“双优势效应”明显减弱。东莞已经出现土地、能源、社会容量和环境容量4个方面均“难以为继”的局面。因此,东莞 自今年以来,只要我们打开报纸或电视等新闻媒体,映入我们眼帘和传入人们耳朵的最多的字眼和声音就是:”东莞将是全力以赴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篇幅报道.何谓”经济社会双转型”,简单地说,就是东莞的经济模式, 要从过去的物业租赁型经济转向创业经营型经济。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当地企业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企业,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社会转型的总体方向,则是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把工业文明提升为城市文明。在2007年初举行的东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其中在经济转型方面,要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转变,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转变,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资源利用从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未来东莞的发展方向,即将东莞大道建设成为总部经济长廊, 东莞市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是国际性制造业中心和区域性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

“大环境决定小格局”,因此,在东莞这片土地上作为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粗放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必须升级转型,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

当然,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产业都具备升级转型的能力,它们会受企业本身的能力(比如财力)和个体的发展方向和对市场营销的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一些企业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大环境下,毅然选择了“迁徙”,以此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这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未免是一种悲壮之举,但这又是大势所趋。这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必然的产物。

以鞋业制造业为例,纵观世界鞋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世界鞋业生产基地,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转移到了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到了日本韩国,20世纪80年代栖身中国台湾,90年代在中国大陆。而当你仔细审视这个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它与世界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历程何其相似,或许这又赋予了鞋业一层更深的内涵,它代表了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缩影。因此,作为曾经在东莞生存并成长了相当长时间的制鞋业来说,在这样的大势背景下,究竟该往何处去呢?或者说该往何处去才能让企业达到永久生存和长足发展呢?是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还是往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外迁”呢?

综观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正以“快速,稳健”地经济增长幅度上升,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政策环境,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吃了“定心丸”。如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鞋业中心,全世界70%以上的鞋子在中国出产,中国的鞋业业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广州东莞产业群、温州台州产业群、泉州晋江产业群、成都重庆产业群,四大产业群环环相扣,串起中国鞋业的黄金链条,奠定中国在世界鞋业中的霸主地位。而这其中的广州东莞产业群则占据整个中国鞋业的半壁江山,东莞在中国乃至世界鞋业的地位不言自明。因此,“总部经济”模式正是未来东莞的发展大势。作为对中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都已驾轻就熟的东莞企业来说,选择往中国内陆地区“内移”,当为明智之首选。正如美国波音公司,其总部在美国,但其零配件却来自世界各地,这是产业转移的范例。东莞的鞋业企业在东莞对鞋产品进行贸易交易,研发和营销,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将处于产业链条下端的低附加值产业向内地转移,完整地产业键就此生成,而内陆地区纵横交错地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与航空水运形成的“立体交通”与沿海地区有效地实现了交通键接,进而加快了出口“海洋运输“的效率。因此,东莞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对制造业企业的一次整体提升,尤其是对于鞋业企业这样的高消耗,低技术含量的制鞋业企业来说。因为内地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及充足的劳动力为他们解决了最为根本的后顾之忧。

因此,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实际上是给了我们制造业企业又一次求得更大发展的时代契机。

下载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大荔县强力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 7月15日,大荔县召开农村幸福院建设推进会,总结前一阶段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计划及措施,进一步提升互助幸福院建......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近日,就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科学发展表彰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王平说 “’十二五’时期是原平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将高扬‘......

    产业支撑 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枣阳

    产业支撑 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枣阳 枣阳地处鄂西北部,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耕地166万亩,人口112万人,下辖12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人才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大全五篇]

    人才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科学人才观最基本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相......

    清新机关建设演讲稿

    清新机关建设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志:我们坚持“简单生活,快乐工作”先进从政理念,全力打造“以学习为乐、以团结为乐、以创新为乐、以奉献为乐、以务实为乐”五乐......

    【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

    【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企业权益保障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企业权益保障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洪流中的生力军在未来10年国家发展战略蓝图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对外融资的迫切希望,我国企业实......

    努力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新西藏

    努力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新西藏 本报拉萨3月26日讯(记者 王珊 何秋平)连日来,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涌动在高原大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