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时间:2019-05-12 18:1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第一篇: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广水同城网(880722):广水发展广水旅游业的建议

广水同城网:作为生在广水、长在广水的地道广水人,为家乡的点滴进步骄傲过、自豪过,也为家乡的停滞不前焦虑过。从今天起,作为终生免费发布信息、免费服务广水老乡的广水同城人连续推出我我广水发展献策系列,欢迎大家讨论拍砖,一起参与广水的建设,有时间也去广水同城网(880722)看看、支持下。

我为广水发展献策之一:发展广水旅游业

在这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广水本地人,结合广水现实,你希望广水发展成一个什么状况?

大家的答案我不知道,我的答案是:结合广水现实,我希望广水发展成一个环境优美、自然和谐、无污染,适合养生居住、生活便利、配套齐全的中小型宜居城市。

作为小城广水、山城广水,我今天抛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理由如下:

一、广水具有发展旅游的优势,只是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我们要开采、开发、要包装,比如:徐家河是湖北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大贵寺有山有水;三潭瀑布成为华中一景;黑龙潭东沟瀑布群气势宏大;中华山是我国唯一以“中华”命名的山。另外,广水还有99座山寨、应山古“三台八景”、鄂北名楼魁星楼等等。广水市处在三国游、炎帝神农故里、武汉城市圈、河南信阳鸡公山旅游黄金线路上,交通十分便利。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聘请专业公司整体开发设计,挖掘潜力。

二、成立主要领导负责机制,统筹全市旅游整体开发,指导广水旅游业的发展,强力推进各项建设,安排旅游专项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组建广水旅游投资公司,整体打包,整合各景区内山、水、林、地,以及民营资本、公共财政投入等,将广水建成武汉城市圈休闲度假胜地、湖北旅游经济强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以大别山为名头对上立项争资,以旅游业为抓手,推动广水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景点旅游业的建设,可以以此推动广水的基础设施,完善居民休闲的公园、景区、道路等公共资源,建了这些东西就是广水的、拉动广水的经济发展,从而搞活整个广水经济。现在好多政府都巧立名目,对上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专门靠地方的财政逐步缓慢建设目前在中国很难行得通、走得快。

四、广水旅游应形成自己的特色,用特色取胜,用特色发展,成立广水级别的旅游发展公司,这样可以带动广水商品交易、凝聚人气、活跃市场、完善基础设施。

五、旅游业发展可以繁荣市场,也和建设美丽广水是一体的,目标是一致的,还旅游业具有可持续性。工厂可以随着效益不好而陷于生产停顿,还会造成大量污染,遗骸子孙万代,毁坏我们广水环境,而旅游就不一样,没有人时我们广水人自己享受,有人时我们发展经济。

六、要懂的包装。广水市马坪镇打造“两圈”饮食大镇和湖北旅游名镇,并确定以注册特色饮食商标和兴建“詹王(传说中的食神厨神)文化广场”为重要推手,对广水本土饮食文化的包装,变传统的“简装”为“精装”,通过饮食品质提升,商标品牌推广,从而促进该餐饮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对“马坪甲鱼”、“龚湾西瓜”、“马坪白菜”及“狮子茶叶”等特色饮食及下游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农超对接等一系列包装和推销。

七、加快旅游产业和旅游文化建设,推进三潭门景区、徐家河环库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创建1家4A景区。文化与旅游共荣,加快建设世界农耕文化园、万众风情园、詹王广场等旅游项目,叫响“养生水城”长岭、“饮食大镇”马坪、“风电名镇”吴店等特色品牌,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农耕文化体验地、养生休闲理想地。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

藏英豪

一、乡村旅游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

(一)国外发展状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装修改造成饭店,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规划建设大农场、庄园,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乡村旅游尽管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大规模地开展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可以说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乡村旅游得到倡导和较大发展,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对当地的乡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迅猛,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给法国农民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都市郊区的一些著名景点附近产生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萌芽形态,主要以提供当地特色餐饮和兜售乡村土产特产为主要表现形式,此时的乡村旅游基本处于依托著名景区景点的自发和粗放式经营的阶段。第二阶段是1997年以后,乡村开始出现游客采摘等简易的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开始有观光果园、观光花园和观光农场出现。采摘活动是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都市区旁的乡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休闲度假的旅游度假村等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但整体上还缺乏有规模、规划好的乡村旅游形式。第三阶段是在2005年以后,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同时,“十一五”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开始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介入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发较大规模的农场,或者综合利用农村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等资源,提供较多样化的服务。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小了城乡差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京郊很多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不用到城市打工,利用所在农村的绿色环境,农家的特色餐饮吸引城市消费者,就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

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往的农村经济形式更多的是以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导,间或夹杂蔬菜及水果的种植,还有一些地区从事家禽家畜的养殖。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丰富提供了发展契机,农家特色餐饮、民居住宿、土特产品销售、体验式农庄、农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创造了比原来的农村种植和养殖产业更好的经济效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三,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北京为例,北京周边的郊区山地分布密集,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都具有较多的山地资源。过去,山区意味着交通不便、农民收入低、文化水平落后,而且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和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的便利为山区乡村旅游的落地生根创造了条件。北京近年创新了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沟域经济”。这些对京郊沟峪的区域规划促进了京郊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针对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客源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形式,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北京乡村旅游业界通过不懈努力,在“农家乐”基础上,开发、培养了一系列差异化、有特色、受到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北京市旅游局也针对到北京郊区的自驾车旅游者和徒步旅游者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完善这些消费者所要求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同化

以北京周边农家乐旅游方式为例,这些经营者的思维特征是实用理性,他们重模仿、缺创新,所以经营理念雷同。主要体现在农家庭院的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娱乐项目等都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

(二)乡村旅游经济的过度商业化 过度商业化造成有的农户为了从事农家乐经营,在自家院子旁私搭乱建许多简易设施,然后把这些违建设施承包给其他人经营。有的则是由开发企业投资,在乡村建立大型度假村、豪华酒店以及休闲或娱乐中心,走商业化经营的路子。还有的在景区或乡村附近建造所谓的民俗村,走所谓的民俗表演路数,借机强迫客人消费。商业化运作可以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完善农家乐的产品,增加农家乐的宣传力度,提高乡村农户的经济收入。但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将会使农家乐乡村旅游变味,丢掉传统和淳朴的乡情,同时也丢掉了农家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乡村文化特色。

(三)乡村旅游经营的管理缺失

各种经营组织对乡村旅游地跑马圈地,由于没有规划、各自为战,造成整体环境发展不协调,各家自扫门前雪使农家乐的周边环境无人关心,各家各户密集发展,导致旅游地往日舒缓、错落有致的院落变得繁杂混乱,非常像城市中拥挤的建筑,所不同的只是院子与高楼的区别。占地经营造成植被减少,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长此以往,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小,乡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持续。

(四)乡村旅游环境破坏严重

乡村环境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家乐旅游所倡导的是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但一些地方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却脱离自然、大兴土木、贪大求洋,不仅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朴素、本土的内涵相脱离,而且还破坏了农村环境。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防止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庸俗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保持乡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旅游的魅力

中国众多的乡村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积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中国的城市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西方文化因子,难以保存中国最为原始真实的传统文化面貌。故而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而这正是促使乡村旅游流行和快速发展的根本。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静态互动使乡村旅游产品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促进传统乡村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并且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传统艺术发展,而旅游艺术品又可促进传统文化复兴。但是,目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动态互动除极少数是良性互动外,绝大多数却是恶性互动。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根据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特点统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规划必须体现乡村文化,杜绝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杜绝出现乡村中的城市。按照村一级或镇一级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机构,按照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建设规划,规范项目的管理,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乡村旅游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乡村旅游统一经营管理。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乡镇一级或村一级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和章程,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从申办环节到经营管理环节严格控制和监督,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不符合要求、不达标准的经营户进行摘牌并停止营业。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经营的规范性,使其良性发展。

第三,由政府主导,配合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统一乡村旅游的对外宣传,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开发核心景区景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采取公司推动的形式,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城市游客了解乡村旅游和乡村传统文化。

(二)积极寻找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结合点: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多元化

实践证明,一般的城市游客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为此,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以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出游时往往有观光、休闲度假、品尝美食、增长知识、寻幽访古等多重目的。农民通过文艺表演、旅游服务、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来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由此可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旅游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减轻农村经济因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产生波动。

(三)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要保证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一定要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我们要切实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乡村环境规划,就地取势、借山用水、和谐发展,建筑布局要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城郊的特色,严禁私搭乱建,以及对植被的乱砍乱伐。二要全面规范管理,着力美化村容村貌,所有村庄都要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严禁乱丢垃圾,乱倒污水,尤其要重点抓好名胜景区、城镇周边的村庄环境整治,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大公路、电路、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建设投入,让每个村庄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四要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强化理念、强化机制,实行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票否决制,推动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继而保证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04期

第三篇: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建议

1、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政策落实力度。殴债危机以来,国家及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大多停留在顶层要求上,具体落实的措施、责任部门和谁来监督不够明确,政策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特别是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选择性落实事项或层度,折扣率很大。建议由上至下进行制度化调整利益关系,把引导、扶持、激励政策落到实处。

2、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和放大发展空间。在目前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客观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成本高、融资难、税赋重,保生存已成为基本诉求。建议,一是特殊时期采取特别应对措施,阶段性调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征税率,放水养鱼;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起社会责任,制度性安排较大比重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盘子,清理贷款搭配项目和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国家、省级财政提高风险补偿,引导和督促银行流动性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基础设施投入量,省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补偿;四是为鼓励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孵化发展,对集中投建的标准厂房和入驻的小微企业进行统一打包,享受招商引资项目的政策优惠。

3、落实行政服务的有效作为,减轻“越位”“扰民”现象。目前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应对变化保运行上,政府应尽量减少行政性活动安排。一是开展调研活动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点不宜面、宜实地不宜问卷,从感性到理性;二是培训活动尽可能“小班化”,按镇区安排,方便企业主和管理层参加活动,提高效果;三是政务性会议、领导人“下基层”、组织参观、评比活动等,征求企业意见,尊重企业意愿,不做硬性要求;四是认真研究将部分行政职权如评比、认定、推荐、项目审议等下放到行业协会,政府只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对执行的监管,强化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五是组织力量开展“巡诊”活动,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投资、财务和流动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第四篇:浅谈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浅谈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作者:雷雪君

摘要:贵州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其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决定了贵州在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上将很难有较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贵州的地形地貌又赋予了贵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因此,在贵州工业发展底子薄、农业硬件环境差、资金短缺、吸引各类人才困难等大背景下,要发展贵州经济,就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旅游经济为突破口,以此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带动其他各项产业的发展,最终改善贵州经济状况。

关键词:地理条件;旅游资源;旅游经济

一、贵州旅游业现状

最近几年,由于各方的呼声和贵州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国家政策、西部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全国旅游业整体增长等因素,贵州的旅游业总体上来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贵州都市报的消息,贵州省的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250多亿到2010年底旅游收入预计突破1000亿大关。4年时间几乎翻了4倍,临省的云南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415亿元,预计全年将到达900亿元。果真如此,多彩贵州将有可能在历史上第一次旅游收入超过相邻的彩云之南。

有学者利用了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旅游业与其第一、二、三产业关联度的实证性分析,其结果是贵州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现出如下态势:x1(k)

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应该是未来贵州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合理、可行的方向,但由于基础薄弱,人才困乏,监管不力等原因,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二、贵州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一累、二贵、三无味”是业内人士都贵州旅游的最好总结。“一累”是指旅游景点分散,而且道路条件极差。“二贵”是指价格居高不下。“三无味”是指景区大多处于低层次开发,内容单调,简单重复。

旅游定位的模糊,“公园省”——一个不知所云的定位,概念模糊。城市定位的盲目,“林城”,更被戏称为只有在直升机上才看得见树林的城市。文化宣传的不到位、走过场、自欺欺人,“多彩贵州,越舞越美”,舞了这么多年,你很难在贵阳外的任何一个大点的城市找到一个知道“多彩贵州”这个活动的人。

人才匮乏,据贵州旅游局的消息,到2010年,贵州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8.08万人,缺口人数12.87万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到过贵州和云南旅游的人可能都会有非常深的感受,贵州导游多数时间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带游客去消费,自己拿回扣,相比之下的云南导游则朴实得多。

基础设施落后,随着贵州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全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制定了加强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5年目标,即以交通设施、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三、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酒文化开路,突出重围

贵州是大西南联结华东、华南地区的通道,又与四川、广东、云南、广西等旅游大省紧邻周边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另外,贵州的许多景区都与周边省区的著名景区相邻,周边发育较健全的旅游市场给贵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综观贵州旅游,要突出重围,一是要联合,二是要选准突破口。

贵州酒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优势显著、相对集中、别人难以模仿替代的丰厚旅游资源,值得好好作一篇大文章。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无论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医药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一个与酒文化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酒文化旅游,这是一篇多么瑰丽壮观、荡气回肠的华章啊。

与四川联合,由政府挂帅,茅台、五粮液等企业牵头,利用从茅台到宜宾的200公里赤水河——岷江流域所蕴含的丰富资源,精心打造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酒文化长廊”,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非同小可。

改变目前的文化推广思路,不再那么强调夜郎文化,社会发展到今天,夜郎文化其实在看点上已经不多,作为旅游发展的啃头稍显空洞,改变推广策略,把“越舞越美”的“多彩贵州”也舞到别的省份,我们的旅游不是要贵阳人去安顺推广,安顺人来贵阳推广,而是要让发达省份,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知道贵州,“发现贵州”。

综上,贵州的旅游业虽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关各方应该看到问题、发现问题,争取把贵州旅游真正的做强、做成熟,让人民受惠,以旅游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3、母萍萍.贵州省旅游业对其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4、胡言.贵州旅游业面临边缘化困境[J].21世纪人才报,2002(2).(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

第五篇: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创业文化,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富民经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有多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多快。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大对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民营经济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县委提出的“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突破口之一。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使政府职能部门增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认真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质性障碍。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对民营企业开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投资建设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三创”的有利契机,立足本地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民营经济大发展这篇大文章。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重 新找准自己的定位,越位的退出来,错位的调过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加大软环境工作整治力度,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维护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创业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税务代理、财务代理、商标代理以及法律咨询、质量认证、人才服务、投资策划、项目论证等中介组织,积极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民间商会的作用,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

五、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一是科技创新,使产品上档次、质量上水平、开拓大市场;二是管理创新,淘汰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实现现代化管理;三是体制创新,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实现资本的社会化,走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道路,积极参与企业间联合、重组、兼并,走产权多元化道路;四是人才创新,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要把自己培养人才和引贤纳士相结合,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和选拔机制;五是企业形象创新。构成民营企业形象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产品品牌、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信誉度、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等,是形成企业形象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载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水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创业文化,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性障碍。民营经济是百姓经济、富民经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有多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多快。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

    民俗风情旅游发展调研建议

    **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回族花儿、回族民间器乐、回族服饰、回族医药已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回族清真小吃美名远扬,有中国“回族之乡”......

    弘扬海洋文化 发展旅游经济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

    发展旅游经济构建和谐丹江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我市经济中,旅游经济是后起之秀,是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壮大旅游经济,既是发展我......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大全

    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议 民革温州市委会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力,发展生态经济,做好生态文章,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创新发......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议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吸纳就业、......

    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

    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而持续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茅。但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制约因......

    关于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区人大五届一次会议 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成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提的很好,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旅游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