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发展与思考(本站推荐)
一、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
我市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始于1995年,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996年,为征管改革的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作为全省首批18个省级征管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全省建立了市级地方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并经市政府批转了《淮南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在城区各类企业纳税
人中进行了征管改革的探索尝试,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实行了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实现了集中征收。第二阶段,1997年-2000年,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地税局的《关于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在城区和农村所有纳税人中全面推行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建立了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核心的申报缴税体系、办税服务厅为载体的优化服务体系、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和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选案稽查体系等四大征管基础体系,加快征管机制转换,初步构建了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的新型征管运行机制的框架。第三阶段,2001年,按照“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改革思路,我市对稽查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撤消了二级稽查机构,实行一级稽查。在此期间,省局统一了征管业务规程和税收征管软件,开展了标准化分局创建,推进了征管改革。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加速税收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结合全省地税系统机构改革,我市以征管信息化为改革的切入点,按照“巩固、提高、规范和完善”的原则,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完成城域网建设,实现征管数据大集中工程,建立了内外网站,开展多元化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市以全省统一征管软件系统数据综合处理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信息集中共享、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管理服务、强化执法监督”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和专业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
通过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与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较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完成了征管运行机制的三大转变。在征管手段上,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型向法治主导型的转变;在征管机构上,实现了由综合性、全功能设置基层机构向征、管、查专业化分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
二、十年征管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证明,成绩是主要的,主要取得六大方面成果:
(一)新型征管体制初步建立。经过四个阶段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新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纳税人的现状,适应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依法征管机制基本形成。表现在:一是依法治税的组织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构筑了依法治税的内部基础。征收权、管理权与稽查权的相互分离突破了征管权力过于集中的传统模式,新治理结构的构筑彻底打破了“一人说了算”的“人治”格局,为依法治税奠定了基础;二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纳税创造了外部条件。三是新模式增加了征管行为的透明度,促进了廉政建设和税负公平。征管机制转换后,实行集中征收、计算机管理、公开办税,大大增强了执法的力度和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成了“阳光”执法;全面规范征管业务规程,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从制度上遏制了税务人员的不廉行为,有效地防止了“人情税”、“关系税”等不廉行为的发生。
(三)征管质量明显提高。新模式实现了由分散征收到集中征收、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征管,由重点征收到重点稽查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税收征管质量大幅度提高,确保了新税制的顺利实施。改革10年来,全局累计组织各项收入50.2亿元,地方税收入总量从1994年的1.53亿元增加至2003年的4.77亿元,为淮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组织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了征管质量考核工作,把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仅以完成税收任务来考核工作成绩的状况,使我市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高。
(四)管理基础得到加强。新模式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市基本按属地管理原则成立了管理分局(所),使税务机关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税源的动态监控,切实做到税户清、税源明;以创建标准化分局和个体示范街为载体,征管基础全面加强。
(五)税收信息化快速推进。新模式强化了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加速了税收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已广泛运用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在此期间,完成市、县、分局三级城域网建设,构筑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全省地税统一
第二篇: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
一、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我市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始于1995年,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996年,为征管改革的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作为全省首批18个省级征管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全省建立了市级地方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并经市政府批转了《淮南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在城区各类企业纳税人中进行了征管改革的探索尝试,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实行了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实现了集中征收。第二阶段,1997年-2000年,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地税局的《关于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在城区和农村所有纳税人中全面推行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建立了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核心的申报缴税体系、办税服务厅为载体的优化服务体系、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和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选案稽查体系等四大征管基础体系,加快征管机制转换,初步构建了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的新型征管运行机制的框架。第三阶段,2001年,按照“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改革思路,我市对稽查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撤消了二级稽查机构,实行一级稽查。在此期间,省局统一了征管业务规程和税收征管软件,开展了标准化分局创建,推进了征管改革。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加速税收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结合全省地税系统机构改革,我市以征管信息化为改革的切入点,按照“巩固、提高、规范和完善”的原则,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完成城域网建设,实现征管数据大集中工程,建立了内外网站,开展多元化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市以全省统一征管软件系统数据综合处理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信息集中共享、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管理服务、强化执法监督”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和专业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通过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与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较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完成了征管运行机制的三大转变。在征管手段上,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型向法治主导型的转变;在征管机构上,实现了由综合性、全功能设置基层机构向征、管、查专业化分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
二、十年征管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证明,成绩是主要的,主要取得六大方面成果:
(一)新型征管体制初步建立。经过四个阶段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新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纳税人的现状,适应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依法征管机制基本形成。表现在:一是依法治税的组织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构筑了依法治税的内部基础。征收权、管理权与稽查权的相互分离突破了征管权力过于集中的传统模式,新治理结构的构筑彻底打破了“一人说了算”的“人治”格局,为依法治税奠定了基础;二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纳税创造了外部条件。三是新模式增加了征管行为的透明度,促进了廉政建设和税负公平。征管机制转换后,实行集中征收、计算机管理、公开办税,大大增强了执法的力度和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成了“阳光”执法;全面规范征管业务规程,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从制度上遏制了税务人员的不廉
行为,有效地防止了“人情税”、“关系税”等不廉行为的发生。
(三)征管质量明显提高。新模式实现了由分散征收到集中征收、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征管,由重点征收到重点稽查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税收征管质量大幅度提高,确保了新税制的顺利实施。改革10年来,全局累计组织各项收入50.2亿元,地方税收入总量从1994年的1.53亿元增加至2003年的4.77亿元,为淮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组织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了征管质量考核工作,把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仅以完成税收任务来考核工作成绩的状况,使我市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高。
(四)管理基础得到加强。新模式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市基本按属地管理原则成立了管理分局(所),使税务机关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税源的动态监控,切实做到税户清、税源明;以创建标准化分局和个体示范街为载体,征管基础全面加强。
(五)税收信息化快速推进。新模式强化了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加速了税收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已广泛运用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在此期间,完成市、县、分局三级城域网建设,构筑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全省地税统一征管软件,实现市县税收征管数据信息全部集中到市局统一处理,并全市共享;建立地税综合信息网,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服务等信息服务平台;自行设计开发多元化申报软件,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多元化申报纳税新格局。
(六)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推行网上申报、委托银行扣缴等多种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方式;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简化办税手续,提高办税效率;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开展税收维权服务。总结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和成果,有以下五点经验: 一是依法治税是征管改革的核心和实质。税收征管改革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税收征管改革就是要保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税制依法实施。因此,依法治税是征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征管改革的核心和实质。二是信息化加专业化是征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征管改革不是简单的场所和外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是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点,在税务管理领域大量引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严密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只有把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到税收工作中,有效地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够彻底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的人海战术和劳动密集型的征管方式。只有以信息化作支撑,深化征管改革,才能优化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因此,在征管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在信息化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基层征收机构和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三是加强税源控管是征管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税源是税收的基础,没有有效的税源管理,税收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首先搞好税源监控,这个基础打牢了,才能真正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我市的征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关键是加强了对税源的控管,始终将税源监控作为征管改革的重点和基础环节,贯穿于征管改革的全过程。四是实现管事与管户的有机结合是征管改革的突破口。管事与管户是税收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取消对纳税人实行的“保姆”式管理方法后,纳税人一部分事项自己主动到税务部门来办理,税务部门就要提供优质服务来管理好这部分事项,这是“管事”的重要内容。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部分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意识不高的情况,一些与纳税有关的信息
纳税人不一定会主动告知税务部门,需要税务部门上门了解,这就需要“管户”。因此,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应将新模式中的管事制与传统模式下的管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管好事,又要管好户。五是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是征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税收征管基础是开展各项征管工作的前提。新征管模式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征管基础工作的健全和完善的基点之上。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支持,新征管模式将失去根基、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没有完善的征管基础,没有从严格管理中采集的征管信息基础数据,征管软件中的数据质量将无法保证,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稽查选案将缺乏有效的依据,税收征管也不能有的放矢。
三、当前征管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征管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更深层次的困难与问题。
(一)观念和认识问题。在观念方面,主要表现为观念转变不到位。专管员管户制度向管事制度转换后,有些同志留恋过去“风光”的日子,对征管改革工作被动应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主动,工作缺乏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认识方面:一是有的同志只看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而看不到或不关心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而否定改革。二是有的同志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缺乏全面分析,简单地归咎于征管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及机构设置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的地方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领导多,干活的人员少;机关人员多,一线人员少;机构多,人员少,在偏远和农村分局更为突出。二是税务干部队伍素质跟不上改革的要求。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税干爱岗不敬业,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征管效率和稽查质量不高,制约了改革的目标和征管效能的实现。从机构设置来看:2002年机构改革时,省编委撤消大部分局的基层税务所机构,而设置的股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基层税收执法带来大量问题。
(三)征、管、查部门配合问题。各系列整体意识不强,过多强调了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强调了制约,忽视了配合。主要表现为:一是应移交的不移交。有的管理部门为了完成自已的税收任务,对应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的案件不移交。二是移交的也不去处理。稽查部门对已移交的有关纳税人违法事项认为查不到收入,不愿意去下功夫检查。三是日常征管检查与税务稽查交叉重复,尤其是对重点税源户重复检查问题突出。
(四)信息化建设问题。一是征管软件问题。现行的全省统一征管软件功能不完善,缺乏加工、汇总、分析功能,税源分析、纳税评估、计算机选案、税收决策等模块尚未开发,既不能全面反映征管全过程,也无法满足“一户式”信息储存要求。二是信息风险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渗透于税收征管,部分基层单位对征管信息既过度的依赖,又没有数据质量意识,由于基础信息采集的人为性和征管软件处理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不仅不能正常发挥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反而制约了税收分析和决策,形成了一种“信息风险”。
(五)税收管理力度不够问题。新征管模式中,部分管理环节对管事制的理解有偏差,忽视税收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征收与稽查之间的管理环节出现空档,出现“重征收轻管理”或“重稽查轻管理”的倾向,由此相继暴露出漏征漏管严重、申报监控弱化、发票管理松懈、税源管理流于形式、申报异常户增多等管理缺位问题。
四、新时期征管改革的重点
(一)巩固多年征管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新一轮征管改革是对以往的征管改革在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深度上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多年的征管改革,各级税务机关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锻
炼了大批的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征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因此,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年的征管改革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和投入,保持征管改革的连续性。
(二)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十年来的征管改革实践和成果表明,我市征管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但问题也不少。成效不说清,不足以树立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问题不讲够,不足以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对问题怎么看,决定今后怎么干。我们认为上述问题,是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产生于改革进程之中,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因此,一要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问题,坚定征管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向新模式迈进的方向不变,边实践、边推进、边巩固、边完善,在改革中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巩固成果。二要在认真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把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化作广大税干的自觉行动。
(三)合理调整基层机构,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一是合理调整基层机构设置。机构设置要因地制宜,不必过分强调统一。本着有利于征管的原则,对部分征管规模较小,税务人员较少的分局可适当简并部分内设机构。对征管规模较大的分局,要向省编委积极争取,依法增设税务所机构。同时,要研究起征点调整后个体征管的形势,适当收缩部分个体征管机构。二是合理配置人员。要从当地的执法环境、公民的纳税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和税务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要尽量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征管一线人员力量。二要适应多元化申报后的形势,简并办税服务厅窗口,实行“一窗多能”,压缩征收人员数量。三要控制股、所长职数配置,按照税务人员数量分配股所长职数。四要建立稽查人员淘汰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提高稽查人员素质。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在税务人员中推行能级管理和岗位竞争,建立起能级匹配、能岗匹配,能级取酬的竞争机制。坚持人才兴税,鼓励在岗自学,普遍提高业务素质。
(四)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加强部门衔接配合。修订税收征管业务规程,细化部门责任和分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做到分工不分家。二是建立协调和投诉制度,由管理部门牵头,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不了的问题报上级处理;对不按规定规程进行配合的行为向上级投诉。上级税务机关对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明确责任,对故意违反规定的予以严肃处分。三是明确日常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的职责范围。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从税务检查的对象、范围、性质、时间等方面划清日常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的业务边界。四是加强岗位责任制考核。将部门配合的工作列为重点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并在征管质量检查中进行重点检查。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用效果。巩固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指导思想上实现由“以建设为主向建设与应用并重”方向转变,着力解决软件应用能力和信息质量问题。一是完善多元化电子申报软件。加快财务报表数据电子报送软件开发,拓展软件应用功能;修订完善电子申报软件,提高软件应用的稳定性。二是加强应用型软件开发。在省局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加强税源分析、税额核定、纳税评估、资料管理等征管应用型软件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类征管信息的传输共享,征收、管理和稽查系列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力求做到相关信息的及时传输,实现信息的共享共用,为征管工作提供服务。三是加强征管数据管理。认真落实征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加强征管数据的采集、审核、录入和检查,确保各项信息数据及时
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提高征管数据质量,加强各类信息的分析对比,增强信息的利用效能,减少信息应用风险。
(六)推进征管基础制度建设,强化税收管理基础。按照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掌握征管工作规律,及时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一是建立落实欠税管理制度,严格欠税管理。二是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将管事与管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建立纳税评估工作规范,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四是建立税源监控制度,落实日常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分税种、分行业的结构性分析,完善动态税源管理。五是修订发票内部分级管理和发票举报奖励制度,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六是健全各项稽查执法办案制度,加强一级稽查建设。建立首查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检查、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办案速度;全面推行案件复查制度,对检查案件要确定一定比例定期进行复查,对复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责任追究;坚持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审理工作。
(七)坚持依法征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一是牢固树立依法实施税收征管的工作理念,把一切征管活动都纳入到法制、规范的轨道,杜绝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二是健全执法责任制度,从细化法定执法职责,明确执法依据及所属执法机构、组织和执法人员的责任、范围、权限入手,将执法责任逐级分解到各级地税机关和执法人员,使法定的执法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严格落实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对地税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切实纠正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八)加强纳税服务建设,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一是建立纳税服务制度,规范纳税服务行为。二是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三是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使纳税人所有办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都能及时受理、办结或转办回复,形成纳税人与地税机关单点接触,避免纳税人为同一件或类事多头、多次往返地税机关;加强“一窗式”服务,适当组合以往分项目单职责窗口的工作内容,实现“一窗多能”,避免纳税人一件事多窗口办理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快税库银联网建设步伐,进行征税“无纸化”改革探索,提高税款缴纳和入库时效。
第三篇:关于我市殡葬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市殡葬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1996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1997年全市实行遗体火化,2004年开展了坟墓“双整治”活动,整治“一空一实”、“双空寿坟”,2007年开展了“三沿五区”坟墓搬迁治理,全市现有市、镇(街道)、村级生态公墓595个,2010年我市出台了《临安市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对城乡低保户、困难家庭和特困户家庭成员,以及烈士遗属等重点救助对象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截至2014年7月,享受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的有10008具遗体,减免金额800余万元,进一步减轻了群众办丧负担。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职能不明。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中有关条款操作性不强,已明显滞后于实际工作,尤其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殡葬管理职能不明确,执法条款缺乏刚性,执法主体权限含糊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殡葬服务市场、公众丧葬习俗行为缺乏应有规范,导致少部分地方出现乱葬乱埋回潮、丧葬用品市场无序等现象。
(二)公墓政策滞后。依据《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公墓分为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属于第三产业。而我市目前只有九仙山公墓是合法的经营性公墓,其它都是农村公益性公墓,但现状是,在农村公益 1
性公墓中存在着对外经营行为,特别是我市主城区周边的农村公墓,事实存在,但查处难。
(三)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共财政对殡葬事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在殡仪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财政几乎没有投入,大部分殡仪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维护、人员工资福利等费用,绝大部分来源于殡仪服务、丧葬用品销售收入;在公墓建设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公墓建设档次低,品位不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在坟墓治理方面,由于经费投入不到位,林地散坟迁移难以有效开展,“三沿五区”坟墓整治不够彻底,尤其随着城市化新交通干线的不断延伸,新一轮“三沿五区”坟墓又将凸现。此外,殡葬惠民政策的延伸也需要加大投入。
(四)工作进度不一。由于各镇、街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镇、街之间的殡葬改革工作差异较大,存在不平衡现象。做好比较好的如青山湖街道,全街道只有一个集中安臵的公益性公墓,节约土地,管理到位,群众认可。但有少数镇、街没有把殡葬改革工作放到重点位臵,对市委、政府的文件精神领会不透,工作上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建新坟、做“双空”寿坟、老坟新修、修豪华坟、点多面广、管理无序现象仍然存在。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我市“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阳光殡葬、人文殡葬”五位一体的现代殡葬实现突破性发展,处于杭州地 2
区领先地位。全市范围内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免费,建立完善的困难群体殡葬救助保障制度;殡仪馆实现设施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建成占地500亩的高标准经营性公墓,新增死亡人员实行生态葬法,逐步推行树葬、花葬、建骨灰灵堂等不保留骨灰葬法及节地葬法;建立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满足城乡居民文明治丧需求;全市“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的坟墓整治和青山白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成为社会主流风尚,实现殡葬文明和进步。
四、主要措施
(一)坚持便民惠民,完善基本殡葬惠民政策。
1.扩大惠民殡葬政策享受对象范围。除原有规定的享受对象外,针对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残疾人、持证困难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百岁老人等特殊群众,建立以免费殡葬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殡葬救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殡葬需求。完善社会资金参与殡葬惠民事业机制,新建或扩建经营性公墓要预留一定比例的墓穴数,免费提供给困难群众。
2.增加惠民殡葬政策保障项目。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推动惠民政策保障项目实施,除原有规定的遗体接运、遗体停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四项费用外,逐步增加保障服务项目,提高减免补贴标准。
3.简化殡仪基本服务免费申请程序。尽可能简化操作程序,减少结算环节,推行惠民项目减免“一站式”结算服务,确保便民、快捷、高效。
(二)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完善殡葬设施建设。
1.制定殡葬设施专项规划。整合现有殡葬设施资源,科学合理确定殡葬设施布局、规模及数量,改造和使用先进的殡葬设施,严格控制骨灰公墓建设和发展,有计划推进大型骨灰灵堂建设,由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引导群众将保留骨灰方式从“入土”转为“入室”,实现骨灰处理以集中骨灰灵堂存放和生态葬法为主。近期要加快公益性生态墓地、经营性公墓、骨灰灵堂、殡仪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规划远期,要在完成大型骨灰灵堂、骨灰寄存处建设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整合公益性墓地安葬形式,骨灰处理实现以大型骨灰存放室存放为主,同时积极推广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型葬法,全面达到绿色、环保、节地的目标。
2.严格公墓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和批准的规划建设公墓,要按照节约土地、保护山林、美化环境的原则建设,坚持坟碑小型平臵、地表无坟头、墓区生态化,实现墓区规范化、园林化、个性化、艺术化。提倡镇街、村村联片联办的方式建造公墓和骨灰堂。将墓地绿化纳入当地绿化造林计划,对绿化造林达标的给予补助,确保新建墓地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90%。同时,每个公墓都要划出一定区域作为树葬、花葬、草坪葬示范区,在这基础上各镇、街要对墓区搞好四至定位,防止墓区无边界的发展。
3.强化公墓日常管理。根据公墓公益属性,从严掌握收费标准,切实加强对公墓的依法管理。建立健全公墓日常监管制度,对违规公墓建设行为及时予以查处,实现对公墓建设的有效管理。
(三)坚持管理创新,着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1.推行集中文明治丧。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全国第四次殡葬会议的精神要求,以便民原则,在城区合理划定一个或几个区域,建设集中治丧殡仪服务场所,提供治丧、吊唁、守灵等殡仪服务,有序推进人口集聚区丧事集中办理,切实从根源上消除丧事扰民现象。殡仪活动应当文明、节俭,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在丧事活动中占用城市道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设臵灵堂、灵棚、围丧、游街、吹打、燃放鞭炮等,不得在城市居民区内和繁华商业街区两侧摆放花圈、花篮,影响周围群众正常生活。
2.规范殡葬服务行为。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殡葬服务单位合理带头降低市场调节价,发挥平抑物价的作用,规范殡葬服务收费项目,保证同类殡葬用品价格不高于市场价,中低价位殡葬用品足量供应。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六公开”制度,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示范窗口建设。
3.创新殡葬服务方式。加大殡仪服务力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引导服务,从不同层面和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既让经济条件较好的逝者家属办好丧事,又让生活困难的群众办得起丧事。各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设臵殡仪服务窗口,配备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丧事咨询、丧事引导、丧事代理等殡仪服务。推出网络祭奠、鲜花祭扫等时尚祭祀方式,开通“时空邮箱”、“时空短信”业务,提供虚拟网络祭扫、悬挂追思心愿结、折千纸鹤等绿色祭扫渠道,引导群众文明安全祭扫先人。
(四)坚持移风易俗,全面推进绿色殡葬。
1.加强殡葬宣传。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阵地作用,用殡改文化熏陶、引领群众,积极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和认同感,为深化殡葬改革建设现代殡葬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治理青山白化。结合我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特色村创建和打造“百里画廊”的有利时机,抓好村中坟、林地散坟和生态墓地整治。一方面按照艺术化、生态化、园林化、小型化的要求,制订坟墓生态化改造标准,坚持典型引路,逐步推进生态墓地改造整治。另一方面,针对村中坟、林地散坟以及其他地方现有私坟,采取“能改则改,应迁则迁”的方法,综合治理,逐步根治青山白化现象。
3.实行奖励补助。各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要积极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式,公墓安葬以生态葬式为主。政府出台生态葬法奖励、补贴办法,大力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建设骨灰灵堂等方式,逐步实现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二次变革”。
(五)坚持务实管用,建立健全殡葬管理长效机制。1.建立健全殡葬改革领导机构。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负责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决策、部门的协调指挥、执法的监督检查;镇、街也要调整充实相应的领导小组机构,负责本镇、街殡葬改革的全部工作,并设立以镇、街民政
所为主体的综合办事和执法机构。
2.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牵头,民政、建设、国土、发改等多个部门参与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协调制度,及时对殡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和解决,实现管理信息互通、执法协调联动,形成问题联处、执法联动的管理格局。其中,民政部门要负责殡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殡葬行业管理,提升殡仪服务质量,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殡葬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公安、城管执法、环保等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对丧事扰民、影响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处罚,并协助有关部门加大对殡葬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国土、林业部门要依法查处非法建坟,擅自改变土(林)地用途的违法行为;规划部门要会同民政、环保等部门对墓地及殡仪服务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新闻单位要加强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的宣传;文明办要把文明治丧纳入文明社区(村)评比的重要内容;发改(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价格监管;工商部门要严格市场准入,对违法制造、销售丧葬用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其他相关部门也应主动做好配合工作,确保我市殡葬改革顺利推进。
3.建立健全四级管理机制。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在市、镇、街、村(社区)下分别设立殡葬管理工作站、管理员、协理员负责殡葬管理日常工作,形成完善的四级殡葬管理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其中,镇、街要建立专职殡葬管理队伍,设立社区殡葬信息员,做好本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
4.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市政府与各镇、街,各镇、街与各
村委会逐级签订殡葬改革和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管理目标,同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人,确保殡葬管理工作目标到位、责任到人。将殡葬改革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镇、街和相关部门的重点项目考核内容,由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考核细则,会同市考评办殡葬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为鼓励先进,市财政每年要拨出专项业务经费用于各镇、街考核奖励,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建立党员干部殡葬改革违规行为问责制度,纪检部门要将之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对违反殡改规定,涉足封建迷信活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按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5.建立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对殡葬惠民政策、“三沿五区”、“四边三化”坟墓治理、乱葬乱埋整治、生态化葬法、殡葬执法、基层殡葬专(协)管员补贴等,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对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出台入葬生态化墓地的奖励补助政策,确保殡葬改革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第四篇: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德州监狱六十年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任海涛
薛卫华
新中国诞生以来历经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六十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德州监狱建狱六十年,是随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六十年,六十年的监狱发展史,是一部六十年的艰苦创业史、光荣业绩史,更是一部变革图新史、自强奋进史。一、六十年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省监狱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德州监狱历届党委坚持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活力,带领全体警察职工心系发展,自警自励,奋发自强,监狱工作在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奋进,在创新中收获,确保了安全稳定。截止2008年底,顺利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生产安全年;找到了发展路子,由原始的手工业、滞销的农机业调整到现在的建机和工程机械行业;甩掉了经济包袱,先后偿还历史欠帐7000余万元;将一个全省最困难的监狱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干群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监狱内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狱整体工作实现了“六大转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和省厅、省局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履行基本职责,建设平安监狱,安全工作实现了由被动防范向主动进攻的转变。建国初期,德州监狱时常发生罪犯脱逃事件,监管秩序不够稳定。近年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通过积极探索安全首位意识、责任机制、安全督查“三个体系”建设,形成了安全稳定工作新机制。1993年以来,监狱实现了连续15年罪犯零脱逃,连续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安全稳定工作居于全省领先位臵。
(二)加强文明创建,夯实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文明型的转变。认真落实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高水平地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2003年以来,先后新建了罪犯监舍楼、教学楼、伙房楼和医院楼,新建改建车间7座,开辟绿地2403平方米,新建了监狱广场、灯光球场、灯光舞台,建成了监控、信息办公、高压打击电网、红外线报警、无线对战 “五大系统”,为罪犯创造了科学文明的改造环境。坚持精细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部监区通过了省局验收,规范化监区、分监区建设保持全省领先。目前,监狱正在强化管理措施,争取“十一五”末建设成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
(三)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狱务公开,执法工作实现了由简单粗放向公平公正的转变。坚持依法治监,实施狱务公开,始终做到了执法过程、程序、结果公开,聘请了监狱执法监督员,全省率先推行了计分考核听证制度等,执法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德州监狱所有减刑、假释全部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执法。
(四)创新改造模式,实施开放教育,教育改造工作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先进的转变。根据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实行开放式办监狱,推进改造创新,加强了罪犯思想、道德、法制、文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开展了心理矫治、亲情救助。另外,借助社会先进文化资源,提升监区文化水平,营造和谐人文改造环境,调动了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近九年间,累计有1218名罪犯脱盲,1738名罪犯和625名罪犯小学、初中毕业,561名罪犯被评定了技术职称,896名罪犯和1467名罪犯分别获得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技术合格证书,4000余人次接受了心理咨询,罪犯认罪服法率达98.7%,改好率达95.4%以上。
(五)发展监狱经济,调整产品结构,企业实现了由濒临倒闭向健康发展的转变。在省局的大力扶持下,对不适应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实施了二级资产委托经营政策,推行了分厂制的经营模式,企业管理、产品结构、科技实力、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发展成了集减速机配套、塔机配套、混凝土机械、小型装载机和施工吊篮等五大系列产品的制造基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2001年的2967万元发展到的1.6亿元,增长了近4.5倍,资产负债率由170%降至57.8%,企业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六)坚持从优待警,落实惠民政策,队伍面貌实现了由悲观失望向团结向上的转变。队伍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全体警察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上升到43%。工人队伍中高、中级技工水平的比例分别达26.32%、39.18%。队伍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进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开展了监狱人民警察基本素质教育、“岗位练兵”和拓展训练,提高了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功模人物不断涌先,2001年至2008年有218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上级表彰,2人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有5名同志荣立个人一等功,15人次荣立二等功,90人次荣立三等功。
此外,监狱地位和警察形象不断提高。通过发展,解决了警察职工工资待遇,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体制改革稳步进行,迁建工作不断推进。迁建项目从2007年正式启动,目前,新建监狱概念性规划已完成,正与德州市政府进行沟通协商,争取早日完成迁建,为监狱长远发展谋取更大空间和平台。二、六十年发展的重要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回顾德州监狱六十年的发展历史,50、60年代是监狱的初创起步时期,70年代是百废待兴期,80年代是探索徘徊期,90年代是经济困难期,2000年以后是全面发展期,每一届班子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六十年的经验教训,为监狱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一)坚持党对监狱的绝对领导是做好监狱工作的保证。军队、监狱、法庭等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监狱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近六十年来,德州监狱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建狱初期的创业时期,还是当今的全面发展时期,所有的变化都得益于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建国初期,监狱成功改造了大批的日伪和国民党战犯、反革命犯和刑事犯,将其转化成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文革**时期,正是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才保证了监狱场所的稳定。改革开放新时期,虽然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否认中国特色的劳动改造制度,盲目推崇西方人性化管理等错误思潮和倾向,但正是坚持了党的绝对领导,才确保了监狱事业的蓬勃发展。事实胜于雄辩,德州监狱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狱政设施、经济发展、罪犯改造环境和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归功于党对监狱的好政策,归功于党对监狱的关心和支持。
(二)坚持安全稳定首位意识是做好监狱工作的前提。安全稳定是监狱的基本职能,是首要任务,更是硬任务。监狱只有抓好安全稳定,才能顺利完成对罪犯的刑罚执行。所以说,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重要前提。德州监狱在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六十年间,与全国所有监狱一样大致经过了“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初级阶段,直至现在达到 “四无一防止”的安全总体目标。安全稳定也由原始阶段的“跑不了”发展到现在的监管安全、生产安全、队伍安全、资产安全、社区安全等,安全稳定的要求无论是从范围、层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安全生产年,安全稳定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
(三)坚持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是做好监狱工作的核心。从建国初期的劳动改造制度到“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提出,从“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方针的制定到去年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切实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始终有一个鲜明突出的主线就是“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的核心”。近六十年,德州监狱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内容不动摇,扎实开展了罪犯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罪犯改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是做好监狱工作的保障。监狱经济是罪犯劳动改造的载体,监狱经济与罪犯改造不是矛盾体而是统一体和促进体。只有监狱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才能带动企业的管理、装备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才能使罪犯的劳动技能跟上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回归社会后才能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谋生技能。近年来,德州监狱以经济建设为根本,积极开发了建筑机械产品和工程机械产品,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逐步成为主流装备,罪犯的劳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发展经济,不但改善了警察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还有力地提升了罪犯生存技能,降低了重新犯罪率,为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坚持依法治监是做好监狱工作的本质要求。依法治监不但是依法治国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更是罪犯积极改造的内在要求。六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德州监狱严格按照《监狱法》和规章制度执法,大力推进狱务公开,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计分考核等案件,实行政策、程序、考核、奖惩“四公开”,推行集体合议、逐级审核、计分听证、监督监察模式,对罪犯提出了“改造靠自己、减刑看表现、竞争凭能力、奖励比贡献”的基本要求,为罪犯提供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改造环境,罪犯改造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
(六)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是做好监狱工作的动力。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德州监狱六十年的曲折发展见证了整支队伍的精神状态,也见证了队伍精神状态对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德州监狱近年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三大法宝”,即:团结共事的党委、忠诚可靠的班子、敬业奉献的队伍。无论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还是在近几年的全面发展时期,敬业奉献的警察队伍保证了安全,加快了发展,改变了监狱面貌。忠诚可靠的中层班子,以事业为重,坚决落实党委的工作部署,确保了各项工作上水平。最后是监狱党委团结共事谋发展,拾遗补缺,互相支持,为监狱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这“三大法宝”,队伍人心明显变化和高度一致,精神饱满,团结向上,实现了监狱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六十年的继承与发展
德州监狱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为监狱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新十年、新发展”的时期,监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只有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牢牢把握“安全、发展”两大主题,树立“安全是根、发展是本、团结是金”三大理念,突出“迁建、队伍、惠民、稳定与发展”四个重点,才能推进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紧迁建工作,实现监狱新跨越。德州监狱押犯场所拥挤,生产空间狭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因此,监狱迁建成了德州监狱改变形象和面貌,实现新跨越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经济上台阶,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俗话说,“纲举目张”,当前迁建就是德州监狱总纲,只要这一问题解决了,就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前期,特别是省局王本群局长来我狱对迁建提出新要求后, 我们请同济大学设计院完成了新建监狱的概念性规划,目前,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争取通过高标准、现代化、融入城市的先进规划,获得德州市政府的积极支持。另外省局牵头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到江苏苏州监狱、上海南汇监狱等进行了参观考察。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监狱迁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以安全稳定为硬任务,全力确保场所长期安全。安全是监狱永恒的主题,是第一责任。德州监狱已经实现了第十五个监管安全年和第二十个安全生产年,这是几届班子和全体警察留下的财富和业绩,一定要万分珍惜,绝不能让历史的接力棒丢掉,成为历史的罪人。要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新理念,继续完善排查、防控、应急处臵、责任追究“四项机制”,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牢牢把握安全稳定主动权,以科学严密的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实,确保监狱场所安全稳定,继续担当全省监狱系统的安全排头兵。
(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科学的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提升罪犯技能,提高罪犯回归社会的谋生能力。一是开展好“破自满、找差距、求突破、再发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激发创业的使命感。二是牢牢扭住经济发展不放松,制定经济规模超3亿元的短期规划和“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主动将经济发展同监狱迁建结合起来,围绕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装备水平,强化基础管理,推动经济持续长远发展。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处理好当前生产经营中的搞活与管理,放权与监管,激励与奉献,分散与集中,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六大关系”,实现经济的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
(四)落实“首要标准”,提高改造质量。以“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坚持依法治监,继续深化狱务公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为罪犯创造公正的执法环境。二是加强教育改造创新,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试行“5+1+1”教育新模式,营造和谐文明的改造环境。三是积极推进罪犯矫治评估体系,从罪犯入监、服刑、出监三个阶段着手,搞好科学评估,提高矫治质量,切实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五)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建设高素质队伍。人才是事业的基础和根本。从打造“忠诚可靠、敬业奉献、团结向上”的警察队伍出发,推进事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坚持德才标准,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贯彻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机制,落实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政策,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二是从优待警,落实惠民政策。监狱党委坚持为上级负责,为群众服务,尽全力解决眼前与长远,奖励与职责,激励与奉献“三大问题”,积极为大家办好事做实事。三是建设学习型队伍,打造文化团队。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党委和学习型党支部,以党建带队伍。主要是建立常态化的党委集体学习制度、队伍外出考察学习制度、青年干警学习培训制度,充分依靠党组织和青年警察的带动作用,全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同时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克服监狱封闭环境,为群众积极创造“紧张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生活新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监狱)
责任编辑/张国艳
第五篇:加强茶叶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茶叶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 2011-07-08
一、英山县茶叶税收征管情况
茶叶产业是英山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英山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先后举办二十届“中国英山茶叶节”,以茶会友,以节促销,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茶叶产量逾2.8万吨,产量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系列产值突破10亿元。该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英山云雾茶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和“湖北名牌产品”。
近年来,为了规范茶叶产业税收征管秩序,英山县国税局把茶叶税收管理作为特色项目加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前5个月,全县累计征收茶叶增值税152.34万元,同比增长82.71%。主要作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英山县政府成立了规范茶叶税收征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由县政府主持召开全县茶叶税收征管工作会议,大力宣传税收政策,强调茶叶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茶叶税收任务列入乡(镇)绩效考核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氛围。二是规范户籍管理。县国税局组织专班,对全县茶叶生产经营行业进行清理,摸清税源底数和分布状况,规范了户籍管理。据统计,全县茶叶经营行业纳税人共计677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0户,小规模纳税人企业10户,个体经营者657户;加工环节599户,零售环节78户;查账征收15户,核定征收662户。三是加强税法宣传。以每年一届的“中国英山茶叶节”为平台,县国税局组织专班到节会现场开展税法咨询,发放涉茶税收宣传资料,大力宣传税法知识。今年,该局开展涉茶税收政策宣传“三进”(进茶农、进茶厂、进茶企)活动,并采取以会代训、上门宣传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有效提高了茶农、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四是强化税源管理。该局制定茶叶税收管理办法,对规模较大的茶叶经营户,引导他们建账建制;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的,依法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督
促其按期申报纳税,并实行查账征收;对规模较小、销量较少的个体工商户,利用电子定税系统,科学核定应纳税额,纳入“双定”管理;对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符合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及时督促其进行减免税备案登记。认真落实《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农产品经营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组织专班对全县茶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展专项评估,评估增收16万余元。五是严格督导考核。县国税局对茶叶税收计划实行单独考核,责任明确到人,坚持按月考核通报,实行不定期督办,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内容,确保茶叶税收政策落实、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二、茶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征免界限难划分。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茶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以及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毛茶(如红毛茶、绿毛茶、乌龙毛茶、白毛茶、黑毛茶等)。精制茶、边销茶及掺对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农业生产者用自产的茶青再经筛分、风选、拣剔、碎块、干燥、匀堆等工序精制而成的精制茶,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税。由于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导致实际管理相当困难。一是涉茶税收政策较为复杂,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差距,导致征免政策难把握,日常征管难操作;二是少数纳税人钻政策空子,与茶农签订虚假协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逃避缴纳增值税;三是部分纳税人既有自产自销业务,又有收购鲜叶回厂加工销售业务,形成征免一体化的现实,导致国税部门难以进行划分。
(二)茶叶税源难控管。一是涉茶农户点多面广,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全县11个乡镇、309个行政村基本上是“村村有茶场,山山出佳茗”,全县10万农民中有60%以上农户种茶,数量庞大;茶叶经营户的季节性强、流动性大、隐蔽性深,茶叶自产自销面积难以准确核实,产量难测算,价格波动大,征管基础信息难采集, 加上国税部门的监控手段有限,形成了税款核定难、征收入库难、征管成本高的局面。二是经营管理不规范,给税收征管带来实际困难。全县除几个较大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拥有自己的固定种植基地、设置有健全的账簿外,相当一部分纳税人财务核算极不规范,既不如实申报纳税,又无帐可查。三是以票管税难到位。部分购销户没有按规定使用税务发票,发票使用面和逐笔开具率偏低,一些茶叶经营者直接面对茶农收购茶草回厂加工,基本上是现金交易,没有规范的进货凭据,国税部门难以对购销环节进行控管。四是部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不熟悉,财务核算不规范,不能准确核算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甚至故意隐瞒实际经营情况,导致国税部门无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进行准确计算。
(三)治税环境待优化。一是依法纳税意识有待增强。有的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不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不如实申报纳税,隐瞒茶叶经营的真实情况,把外购加工的茶叶挂靠自种、自制、自销处理,给依法征管带来困难。二是茶叶财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茶叶是英山县的支柱产业,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在加强茶叶财源建设、引导茶叶经营户依法诚信纳税上做得还不够。三是茶叶市场管理有待规范。相关部门以政府文件为依据,对进驻茶叶市场的茶叶经营户,实行税费统一管理,甚至出现以费挤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导致国税部门实行分户登记录入、分户核定征收难以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茶叶税收征管的对策思考
(一)深入开展税收宣传,进一步引导纳税遵从。一方面,国税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宣传,利用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和 “英山茶叶节”等时机,向广大茶叶经营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税收政策,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茶叶经营户自觉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落实“三农”政策与引导督促经营户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有机统一起来,把农民增收与国家增税有机统一起来,提高社会各界对茶叶税收政策的认知度。
(二)着力构建协税网络,进一步凝聚社会综合治税的合力。一是要建好协作保障网。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对茶叶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税收秩序,防止以费挤税、变相包税等行为发生。二是要建好信息共享网。建立健全与财政、工商、地税、农业(茶叶)局、工商联(茶商会)等职能部门的情况通报和信息传递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涉茶税源信息,实施有效动态监控,防止漏登漏征漏管户。三是建好协税护税网。健全协税护税组织,建立起县、乡(镇)、村三级协税护税组织,利用社会力量加强茶叶税源控管力度;对一些零散的、规模较小的、不易控管的茶叶经营户税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委托协税护税组织代征,以解决税收征管力量不足和源头控管难的问题。
(三)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支柱产业。一是要推行集约管理。要突破以行政区域抓茶叶的思维方式,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化管理,推进对全县茶叶产业的统一科学规划、统一协调管理、统一深度开发。要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加快推进企业整合,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引导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拳头”产品硬、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茶叶龙头企业,实现茶叶经营户的提档升级,促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二是要制定扶持政策。在政策鼓励上,既要奖种茶大户,也要
奖税收贡献大户;既要奖制茶能人,也要奖诚信纳税人。同时,建议采取政府鼓励、财政补贴的方式,促使种茶户在销售茶草时,索取收购单,以实现促进产业发展、强化以票控税的目的。三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茶叶产业链,创造叫得响的品牌,提高英山茶叶的知名度。大力弘扬茶文化,深度开发茶叶特色旅游业,实现文化促产、文化促销的目标。
(四)认真落实税收政策,进一步促进茶叶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国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把“六关”:一是要把好实地调查关。在严格审查纳税人上报的书面资料的同时,对于仅靠书面审核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对合同的真伪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要把好源泉控制关。对从事茶叶加工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掌握其自产自销情况,包括茶叶种植面积、测算平均亩产量、制作毛茶或精制茶的原材料消耗比率等情况。对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发现其自产部分有问题的,扣除测算产量后的余额征收增值税。三是要把好制度执行关。严格落实《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农产品经营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同时,研究制定既符合税收政策,又切合茶叶税收管理实际的制度,实行“统一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征管模式、统一征收标准、统一检查考核”的“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形成合力,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作用,使茶叶税收管理规范推进。四是要把好分类管理关。针对茶叶经营主体多元化,强化分类管理。分为企业、个体和临时经营三大类进行精细化管理,以管理员为主力,明确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逐项细化分类管理责任,确保茶叶税收征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企业的税收宣传和财务核算辅导工作,使其及时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对茶叶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进行准确核算,按期申报缴纳税款。五是要把好以票控税关。对达到一般纳税人条件而不申请认定的企业,采取强制认定措施,促使其依法领购、使用、获取发票,拓宽发票使用面,促进茶叶经营企业广泛使用发票。六是要把好税收优惠关。对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审批办理税收抵免。加强减免税的监督检查,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的执行和减免税资格的审批。
作者: 江西国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