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待定系数法在初中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函数这一部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等,但是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中的综合性很强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待定系数法在初中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函数这一部分。
待定系数法,一种求未知数的方法。将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一种含有待定系数的新的形式,这样就得到一个恒等式。后根据恒等式的性质得出系数应满足的方程或方程组,其后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便可求出待定的系数,或找出某些系数所满足的关系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例如: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上的(-1,0),(3,0),(1,-5)三点的坐标,写出函数解析式。
2.配方法:在初中阶段的应用主要是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这一部分。
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代数式的原有结构,是求解变形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改变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配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方程、解最值问题、讨论不等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求证无论x为何值时,代数式x4x4.5的值恒大于0.3.换元法: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用换元法解方程
23x23x21(我们可以设x2xy)2xx
第二篇:怎样教学初中阶段二次函数应用问题
怎样教学初中阶段二次函数应用问题
二次函数问题在整个初中阶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应用题综合性比较强,知识涉及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也成为学习的一大难点。在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往往又以中档题或高档题的形式出现,成为中考的压轴题。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分散其难点。若采用分类教学,学生易于掌握,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短期内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从长远看,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梯度设置不同的题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去感悟,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同时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认为初中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好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一、注重与代数式知识的类比教学,触及函数知识。
现在人教版教材把函数提前到初二进行教学,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整合。初二的学生对基本概念还是比较难理解,但能够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去理解函数这一概念,逐步接触函数的知识和建模思想,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建模后又高于生活。不管是列代数式还是代 1 数式的求值,只要变换一个字母或量的数值,代数式的值就随之变化,这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函数意识。
二、注意在方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函数思想。
方程与函数之间具有很深的联系。在学习方程时要有意识的打破只关注等量关系而忽略分析数量关系的弊端,这是对函数建模提供的最好的契机。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特别是应用题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而不注重学生分析量与量、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加大了学生学习函数的难度。不管是一元方程还是二元方程应用题教学中,应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中的量与量关系的能力,让学生树立只要有量就应该也可以用字母去表示它,不要怕量多字母多,量表示好了再通过数量关系逐步缩少字母即可。这样就为后续函数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通过数形结合方法体验函数建模思想。
不管是长度、角度还是面积的有关计算,都应该通过适当变换数据来树立函数思想。图形具有丰富性与直观性,图形变化具有条件性,因此说图形教学相比纯粹数量计算教学更能够体现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的建立,应用题解题方式的定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慢慢的渗透与慢慢体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次函数应用题的教学不需要分类。二次函数的学习是把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加深或 2 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因此二次函数应用题的解决,需要师生在教与学中有意识的树立函数思想。正是二次函数的这种综合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把这一难点消化在平日教学中,而不是简单的把二次函数应用题进行分类来加重学生的负担。
本文作者: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石鼓中心学校教师 联系电话:08263546001 联系地址: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石鼓中心学校 邮编:638510 邮箱:liaobangquan@126.com
吴小梅
第三篇: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任城区教育科研优质课说课稿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南张中学 文霞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说科研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农村中学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制约,各种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不理想,很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生源参差不齐。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进行分层次教学。一般网上强调的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分层教学”在数学、化学、英语和物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几乎没有涉及到政治领域。于是通过简单地尝试和参考其他科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我们的科研课题研究预计达成以下五个目标:
1、学生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学习和参与分层次教学相关的系列活动,获得潜能的开发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师生共同参与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教与学的方式,确立新的教学行为模式,在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探索、提高;
3、丰富和完善分层次教学的教育内涵。
4、构建渗透分层次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和实施策略。
5、探讨体现学生主体性、合作性、创新性精神,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多种潜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简言之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分层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说在本节课或本次活动中落实达成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特色与创新】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更好的落实达成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手段: 首先,学生水平的动态分层。
在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根据学生政治学科成绩和作业、学习态度、课堂反应情况,我们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高层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浓厚、抽象思维能力强、成绩好;低层学生思维混乱、记忆力弱、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成绩又不理想;中间层次学生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当然,以上三个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的,要随着教学进程的开展,作不断的调整,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师要在精心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细致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量身定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当然,在具体制定达标要求时,要注意认知、情感和技巧相结合,注意与本地、本校、和本班学情相结合。为了让各层次的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教学目标,我们利用学校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计和组织了有趣的、让学生喜闻乐 见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生动的场景动画、小品表演、故事讲述、即兴演说、生活写真、幽默漫画、提问抢答、时政知识小竞赛等。每次教学活动尽力做到气氛活跃,以趣激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们学思想品德的兴趣,教师又能从中分析评估学生们的进步情况,有利于下一步教学的实施。
再次,教学设疑的分层
分层设疑需讲求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激发潜能,促进创新。一般情况下,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基本概念和理论都可以整体设疑,带有规律性探索、要求深入理解等内容需分层设疑。在教学中要把面向全体和个别对待的关系调理恰当,使每位同学都有所得。对于低层次学生,提出最基础的问题,一点一点地启发诱导,避免因知识跨度过大而使其无所适从,失去信心;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要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加提高,提出一些需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通过比较才能判断的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一些较难、较深的问题,启发、锻炼其概括、抽象思维的能力。
下面,我举一个教学实例加以简单说明:如七年级下册第8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关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进行如下的分层设疑:
对低层学生的设疑:(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对中层学生的设疑:(1)新时期发扬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2)新时代有哪些体现民族精神的事迹、人物? 对高层学生的设疑:(1)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2)今天,我们应怎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什么是民族精神?同时对于中、高层学生来说,他们通过思考、探究,能明确新时期发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中学生怎样为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等道理。
第四: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层
练习不单是使学生再现、巩固、理解、深化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计除了突出重点、难点之外,特别需要注意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做到从整体着眼,照顾局部。使低者学有所得,中间者有所思考,高者有所创新。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5课《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时,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
1、调查、了解我们的班级和校园里在近段时间发生的让你感触很深的真善美或假丑恶的行为,并说明它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选做题:
1、请同学们搜集颂扬真善美的名言警句,并把它们写出来。
2、2011年10月13日下午,佛山市南海2岁女童小悦悦(化名),几分钟内先后被两辆车辗轧,十几个路人经过却未施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见并将悦悦救起。请利用所学知识评析此起事件。
必做题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要求有能力、有余力的学生尽力完成。这样可以给低层次的学生一个能完成作业的机会,提高他们向上递进的信 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作业现象;让中等层次学生拥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过程,让他们达成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让高层次的学生拥有一个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他们必须在搜查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主动的建构对外部信息解释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才能完成。这样就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获得成功的学生能再接再厉,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放下包袱,迎头赶上。
当然,在分层次教学中我们还进行了评价分层和复习考试分层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上我们力争达到: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不过,这些目前做的还不够好。
【说参与本课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困惑】
实施分层教学法后,我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信心也增强了,同时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等,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当然在探索的道路上,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存在一定的困惑,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落实情况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分层教学仍不够到位,目前成效显现的不明显。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但这样一来,会不会引发低层次学生的自卑心理,对自己降低要求,而优秀的学生会不会产生骄傲心理,对基本要求不屑一顾,眼高手低。
3、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虽然为各层次的学生都创造了参与课堂的机会,但一节课难的问题不易太多,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容易受挫,觉得自己缺乏回答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不愿举手回答问题。有时问题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不同层次学生乱起哄的现象,怎样达到一种“活而有序”的局面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4、布置课后作业的层次性
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批改作业时,对低层次和中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批改的格外仔细些,有时需要进行面批,对高层次的学生可让他们探讨一些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但这给老师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面面俱到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但是,我认为无论怎么做,爱心、细心、耐心、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爱心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灵魂所在!有一颗爱人之心,其他都不在话下!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分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就会让分层次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加以指正。谢谢!
第四篇: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函数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函数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函数教学是比较难的章节,我们该如何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很浅的看法:首先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也是初中数学里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在初中数学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函数抽象深奥,高不可攀,老师也觉得函数难讲,讲了学生也理解不了,理解了也不会解题。事实果真如此难教又难学吗?下面我谈谈在教学设计方面一些方法和实践。数学知识的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单独教授知识无益于课本的复读,利用数学思想进行教学和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的认识,它是形成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灵魂。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在函数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教会函数知识上下功夫,而且还应该追求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基本函数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函数教学。在函数的教学中,应突出“类比”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注重“类比教学”
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人们正是利用相似事物具有的这种属性,通过对一事物的认识来认识与它相似的另一事物,这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法,利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 , 可称为“类比教学”.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达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 “ 学会 ” 到 “ 会学 ”,真正实现 “ 教是为了不教 ” 的目的.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初中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在概念的得来、图象性质的研究、及基本解题方法上都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因此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不但省时、省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举例说明如何采用类比的方法实现函数的教学。
首先是正比例函数,它是一次函数特例,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简单最基本的函数。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因为正比例函数过于简单,而轻视。匆匆给出概念,然后应用。等到讲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又感到力不从心,学生接受起来概念模糊,性质混乱,解题方法不明确。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是因为忽视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作用,我们应该借助正比例函数这个最简单的函数载体,把函数研究经典流程完整呈现,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学习其他函数时,在此基础上类比学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例如:
《正比例函数》教学流程
(一)环节一:概念的建立
通过对问题的处理用函数 y=200x 来反映汽车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引入新课。学生自觉思考教师提问,共同得出每个问题的函数关系式。引导学生观察以上函数关系式的特点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描述定义及解析式特点。
(二)环节二 :函数图象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学生先动手按“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画函数 y=2x 和 y= - 2x 的图象,相互交流比较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画函数图象的过程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正确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方法。
(三)环节三:探究函数性质
让学生观察函数图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象的形状,从左往右的升降情况,经过的象限及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规律。这几个方面来归纳,最终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环节四:概念的归纳
将观察、探究出的函数图象的特征、函数的性质等做出系统的归纳。
(五)环节五: 概念的应用
这个环节主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突出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方法。
从这五个环节的设定上,大家不难看出,我们在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过程也是经历这样的六个环节,所以用类比的教学方式是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却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自主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归纳:函数探究的内容与方法 研究的对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研究的方法-------画图象、分析图象、探究坐标变化规律、归纳函数性质 关注的问题-------图象的位置、发展趋势、与坐标轴的交点、函数的增减性 „„ 2.注重“数学结合”的教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本身就体现着函数的“数形结合”。函数图象就是将变化抽象的函数“拍照”下来研究的有效工具,函数教学离不开函数图象的研究。在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让学生经历绘制函数图象的具体过程。首先,对于函数图象的意义,只有学生在亲身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等绘制函数图象的具体过程,才能知道函数图象的由来,才能了解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与自变量值、函数值的对应关系,为学生利用函数图象数形结合研究函数性质打好基础。其次,对于具体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的认识,学生通过亲身画图,自己发现函数图象的形状、变化趋势,感悟不同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为发现函数图象间的规律,探索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2)切莫急于呈现画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首先,在探索具体函数形状时,不能取得点太少,否则学生无法发现点分布的规律,从而猜想出图象的形状;其次,教师过早强调图象的简单画法,追求方法的“最优化”,缩短了学生知识探索的经历过程。所以,在教新知识时,教师要允许学生从最简单甚至最笨拙的方法做起,渐渐过渡到最佳方法的掌握,达到认识上的最佳状态。
(3)注意让学生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图象规律的方法。初中阶段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研究函数图象:一是有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二是控制参数法。
三、函数教学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断裂式教学
初中函数所考察的题目,大家公认二次函数最难。因此老师在教授这个函数时,也是最卖力,配备了大量的习题练习。但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不但要理解那么难的曲线函数,还要做更难的习题。所以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二次函数太难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的”。其实则不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把二次函数孤立起来,一棵参天大树高不可攀,是因为你忘却了函数是片森林,二次函数应该根植在“函数森林”中。不但二次函数如此,很多老师每逢讲一个具体函数,都让学生重新经历函数探索,猜想,设计很多环节去猜想函数具备哪些性质,学生却因这些性质之间的相近相似常常混成一团,或最终难以正确应用。
函数这一章最重要的解题方法就是待定系数法,学习正比例函数时就学习了,一次函数再次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又再次使用,但是我们发现,因为缺乏归纳待定系数法的本质,“断裂式”的教授此方法,让学生并没有掌握该解题方法,仅仅是会求解析式而已。
对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归纳的原因是,教授具体函数时,缺乏系统意识和整体意识。函数是一个整体,各个具体函数是函数的特例,研究方法应是相同的,通过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方法,对比性质的差异性,将具体函数逐步纳入到整个函数学习中去,这也符合教材设计的螺旋式上升的理念。这样自然使二次函数变得难着不难,水到渠成。
关于待定系数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感受到待定系数法的本质: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引进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这种结果,通过已知条件建立起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的恒等式,得到以待定系数为元的方程或方程组,解之即得待定的系数。待定系数法在确定各种函数解析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正、反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确定函数解析式时都离不开待定系数法。因此我们要重视简单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要在简单的函数中讲出待定系数法的本质来,等到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及综合情况,学生已能形成能力,自如使用此方法,这时就是技巧的点拨。.“重形不重数”的现象歪曲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当前在初中函数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借助函数图象去研究函数性质,但却忽视了函数本身是一种代数模型,是对数、式、方程、不等式等代数模型的综合与统一,所以除了要借助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外,不因忽视从“数”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与研究函数性质,对于函数性质以及本质的认识,最终要还原到数的层面,所以在函数教学中,以“形”促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学生培养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分析、归纳、证明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水头一中 陈尔海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结合本人所上的课,现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1构思新颖,极具创新意识
由于函数在知识上的难度较大,且具有特殊地位。本人在构思本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首先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首先通过一个谜语引入,讲本课自始至终以镜子为主线,围绕着镜子展开,力争使学生感觉到整节课似乎在听一个故事。在故事的情节中穿插每一个知识点。其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知识点都由事先分好的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且推选一名代表板书,教师只起到一个点拨及板书后点评的作用。最后在小结本课时,本人大胆创新,一改通常问法“本课你有何收获”而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本课即将结束,但本节课的标题还未给出,请哪位同学给出本节课的标题是什么”可谓一语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各抒己见,最终采用班里许文明同学的一番话“本课使我学会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教学反思《《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所以本节课的标题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设计成板块呈现,且由浅入深,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3课后反思
回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真可谓成功中有不足,教学过程中留有遗憾。
成功之处:(1)本节课自始至终将每一个知识点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且故事情节以板块呈现,这使得整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与高度集中的状态。培养了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2)由于只有解决了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听完整个故事,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及参与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本课采用“倒叙”的手法给出标题,可谓是点金之笔。这使得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不同,给出不同的标题。从而摆脱了书本对思维的束缚。培养了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
不足之处:备学生依然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