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数学归纳法学案

时间:2019-05-12 19:1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3 数学归纳法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3 数学归纳法学案》。

第一篇:2.3 数学归纳法学案

2.3数学归纳法导学案

编写:朱家锋校对:高二数学备课组

一、课标要求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知识清单

1、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可记为“两个步骤要做到,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

2、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类型

与自然数有关的恒等式、代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数列问题、几何问题、整除性问题等等。

三、问题探究

1、数学归纳法的归纳奠基中n0一定等于1吗?

2、为什么可以先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假设”怎么可以作为条件来使用呢?

四、思维误区

1、证明n=k+1时命题成立时,必须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第二步也就不能成为传递的依据,这样就需要从n=k+1的式子中分离出n=k时的式子,或将n=k+1的情况用n=k的情况表示。

2、有关“和式”与“积式”,一定要“数清”是多少项的和或积,以正确确定n=1时及n=k变化到n=k+1“和”或“积”的情况。

五、典例分析

题型

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

1、例1数学归纳法证明13+23+33+„+n3=1

4n

2(n+1)2

题型

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例

2、归纳法证明1n11n21n3…13n>910

(n>1,且nN).

题型

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

例3.平面内有n(n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n

2n2个部分.题型

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2n+

2-8 n-9nN能被64整除.

题型五 归纳、猜想、证明 例5.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

1·222·323·42„nn1

2

nn112

an

2bnc

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并证

明你的结论。

六、强化训练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x+x2

+„+x

n+1

=

1xn2

1x

x1,nN”成立时,验证n=1的过程中左边的式子是()

(A)1(B)1+x(C)1+x+x2(D)1+x+x2+x3+„+x2某个命题与自然数n有关,如果当n=knN时成立那么可推得n=k+1时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5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

(A)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B)当n=6时该命题成立(C)当n=4时该命题不成立(D)当n=4时该命题成立

3.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

2n1

<n(n>1)的过程中,第二步证明从n=k到n=k+1

成立时,左边增加m个项,则m等于()

(A)2k-1

(B)2k-

(C)2k(D)2k+1

4.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 ·1 · 3„(2 n-1)nN时,证明从n=k到n=k+1的过程中,相当于在假设成立的那个式子两边同乘以()

(A)2k+2(B)(2k+1)(2k+2)(C)

2k2

2k12k2k1(D)k1

5.已知f(n)112131nnN,证明不等式fnnk1k

时,f2比f2 多的项数

为()

A.2

k1

B2

k1

C.2kD.2k

1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111112+3-4

2n12nn1n21

2n(nN),则从k到k+1时,左边应添加的项为

(A)111111

2k1(B)2k22k4(C)-2k2(D)2k1-2k2

7.S1k

k11k21k312k

(k1,2,3,), 则Sk+1 =()(A)Sk +

2(k1)

(B)Sk + 12k21k1(C)Sk + 12k112k2(D)Sk + 12k11

2k2

8.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那么它对nk2也成立,又若p(n)对n2成立,则下列结论

正确的是()

A.p(n)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B.p(n)对所有正偶数n成立 C.p(n)对所有正奇数n成立D.p(n)对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n成立

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4n152n1(nN)能被8整除时,当nk1时,对于34(k1)152(k1)1可变形

为()A.56·34k125(34k152k1)B.3·4

34k152·52kC.34k152k1D.25(34k152k1)10.证明

12225n2(2n1)(2n1)n(n1)

2(2n1),nN*133

11.求证:1

1213141

2n1

n,nN*.12.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不平行,任意三条不共点,求证它们:(1)共有

fn

nn1个交点(2)互相分割成gnn22条线段(3)把平面分割成hn1

2nn11个部分。

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1)7n

1(nN)能被9整除

16.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1(n2

12)2(n2

22)n(n2

n2)an4

bn2

c 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17.数列

an的前n项和Sn2nan,先计算数列的前4项,后猜想an并证明之.

第二篇:初一数学教学案_3

初一数学教学案

年级:七

学科:数学

执笔:李颉刚

审核:初一数学组 内容: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课型:新授

时间:20090921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学习难点]: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熟练运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倒数的概念;

2、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二、情境创设:

现实生活中,一周内的每天某时的气温之和可能是正数,可能是0,也可能是负数,如盐城市区某一周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30c

-30c

-20c

-3°c

0°c

-2°c

-1°c 问: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解:[(-3)+(-3)+(-2)+(-3)+0+(-2)+(-1)]÷7,即:(-14)÷7,可见,研究“负数与正数相除”,将除法运算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也是出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三、学习新知:

1、探索活动

(-14)÷7=?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什么数乘以7等于-14? 因为(-2)×7=-14,所以:

(-14)÷7=-2 又因为:(-14)×1=-2 71 733、-(-4.5)、|-| 42所以:(-14)÷7=(-14)×有此可见:“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在引进负数以后同样成立。

每个数都有倒数吗?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1)

2、有理数除法法则(1)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3、因为(-10)÷2=(-10)×所以(-10)÷2=-10÷2

1因为24÷(-8)=-24×=-3;-24÷8=-3

81=-5 ;-10÷2=-5 2所以24÷(-8)=-24÷8

因为(-12)÷(-4)=(-12)×(-所以(-12)÷(-4)=12÷4 从而得:有理数除法还有以下法则:

1)=3,12÷4=3 4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4、例题教学:

1、计算:

(1)36÷(-9);

(2)(-48)÷(-6)(3)0÷(-8)

126(4)(-)÷(-)

(5)0.25÷(-0.5)

(6)(-24)÷(-6)

237 说明

1、能整除时,一般根据法则2,将商的符号确定后,直接将绝对值相除;

2、不能整除时,一般根据法则1,将除数变为它的倒数,再用乘法; 练习:课本P42练一练T2 例

2、计算:

(1)48÷[(-6)-4]

(2)(-81)÷(3)

(4)(-32)÷4×(-8)

(5)17×(-6)÷5

说明:有乘除混合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练习

P42第3题 例

3、化简下列分数:

42127,,-

1712831322÷(-2)-×(-1)-0.75 5528494×÷(-16)49

aab(b0)b1.除法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

2.对于一个分数,可以有三个符号:分子的符号,分母的符号,和商的符号.这三个符号中,当负号个数为1个或3个时,分数的值为负;当负号个数为2个时,分数的值为正。

四、当堂练习: 1.计算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谈谈你的体会。

六、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除法课后作业

1.填空:(1)-2.4的相反数是____,倒数是____;(2)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

(4)若a,b互为负倒数,则ab的相反数是____。2.选择(1)下列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若ab<0,a<b,则b>0;

(2)下列各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

3.计算

第三篇:学案文言文3

云东北校区高三补班语文学案(24)文言文阅读

学习目标:

1、实词的推断和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积累;

2、“莫及得被当”一词多义的巩固和练习;

课前预习指导:

阅读理解实词的推断方法完成课后三题

学习过程:

一,实词的推断方法 :

5.邻字借推法

即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

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

(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D.卒为羁旅羁旅:寄居

【解析】 C项“纠”与“劾”进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答案】C

6.依形推义法

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推知字义。如:

“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公,指传主李若水)其中“冀得一归觐”的“觐”字,可从这个字的形旁“见”上,猜出它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以判断出“觐”是“拜见”的意思。再如“赢粮而景从”,“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江苏卷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

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

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

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曹爽专政,丰依违(依违两可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二公间,无有适莫(用情的亲疏厚薄),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尚主(娶公主为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然:这样 .B.及即尊位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⑪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⑫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⑬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三,完成下列一词多义的解释

1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①mù,通“暮”,日落之时,傍晚;②没有什么,没有谁;③不要;④不,不能。

⑪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⑫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⑬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⑭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⑮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

⑯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⑱成语“莫()名其妙”“高深莫()测”“一筹莫()展”

2及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 .①赶上,追上;②到,到达;③推及,涉及;④如,比得上;⑤等到,到了;⑥和,与。

⑪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⑫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⑬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⑮成语“望尘莫及()”“鞭长莫及()”“爱屋及()乌”“由表及()里”“过犹不及()”

3得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 .①应该,应当;②能够;③通“德”,感激;④收获,⑤体会、心得。⑥

取得、得到。⑦融洽。⑧对,合适。⑨复合词,得无=岂不是、恐怕、莫非。⑩读(děi)必须、应该。(北方人常常这样说这个字。)⑾得意,满足。

⑪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⑫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⑬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⑭古人之观於天地„„,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⑮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7)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8)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⑾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⑿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⒀“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六国论》

⒁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4被丰名乃被于吴越邪? 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⑪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⑫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⑬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⑭项王亦身被()十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⑮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⑯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⑰成语“泽被()后世”“被()发左衽”

5当疾满百日当解禄。

①在(某处[对着、面对]、某时[值、正在]);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遮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⑨必定、一定。⑩符合⑾当作⑿抵当、抵押、两者相抵⒀应当。

⑪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⑫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⑬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⑭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⑮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⑱不久当()归还,还必当迎娶。《孔雀东南飞》

(9)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10)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⑾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⑿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⒁成语“当()家作主”“锐不可当()”

24号参考答案:

1答案:C(制:制度)2答案:D(①李丰当时还没有当官;②这是别人对李丰的揣测,且指李丰有所图谋;⑤李丰把所得赏赐给外甥们,是不贪财,但与做官无关)3答案:A(“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与“丰名乃被于吴越”矛盾)

4(1)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要点:“左右”“所在” “对”)

(2)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要点:“以选”“尚”“外……内……”“辞”)(平按:此处“辞”似乎已译为“辞让”更合适)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是谁?”(要点:

“缺”“谘”“谁可补者”)

三1答案:⑪没有什么;⑫没有谁;⑬不要;⑭mù,通“暮”;⑮不要;⑯没有什么,没有谁;⑰没有谁;⑱没有谁/不能/不能。

2答案:⑪如,比得上;⑫到;⑬等到,到了;⑭推及;⑮赶上,追上/到达/推及/到/到,到达。

3答案:⑪读(děi)必须、应该。⑫能够;⑬能够;⑭收获,心得;⑮能够;⑯通“德”,感激。(7)收获。(8)取得,得到。(9)得意,满足。

(10)取得,获得。

⑾岂不是、恐怕、莫非。⑿融洽。⒀对的、合适。⒁能够。

4答案:⑪覆盖;⑫音同“披”,披散,散开;⑬介词,表示被动;⑭蒙受,遭受;⑮音同“披”,穿;⑯音同“披”,穿;⑰覆盖/音同“披”,披散,散开。

5答案:⑪在;⑫抵挡,阻挡;⑬掌管,主持;⑭通“倘”,如果;⑮担当,担任;⑯判罪;⑰占据,把守;⑱必定、一定。(9)符合。⑩当作。⑾抵当、抵押、两者相抵。⑿抵挡,阻挡;遮挡。⒀应当。⒁掌管,主持/抵挡,阻挡。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的职务被召为随军。当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他十七八岁,在邺城一带有清白的名声,品评辨别当时的人物,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在意他。后来在许昌任随军,声誉渐渐地隆盛起来。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就命令人把门关上,命令他断绝与客人往来。当初,明帝还是太子,李丰是文学侍从。等到明帝当了皇上,得到了吴国的一个投降者,问他说:“江东听说中原的有名之士是谁呀?”投降者说:“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这个时候李丰是黄门郎,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越流传?”后来,李丰转职为骑都尉、给事中。明帝驾崩后,李丰任永宁太仆,因为他名过其实,才能和用处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职为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中央机构,经常称病(不来工作),当时台省的制度是,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李丰生病(请假)没有满几十天,就暂时病愈(工作),不久又卧病,像这样好几年。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了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当官开始的几年,都当过郡守,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期卧病,李伟当了两千石的官,因为嗜酒荒废政务,使新平、扶风二郡治理混乱,但是李丰没有召唤他,大家认为李丰是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曹爽专政,李丰在曹爽、司马宣王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没有表现出亲疏厚薄,所以在当时有批评他的文字说:“曹爽的权势像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权势像浆水一样冰冷,李丰兄弟几个像鬼怪游光。”其中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无求,但是内心图谋奸事,有像鬼怪游光的地方。等到司马宣王上奏给曹爽定罪,在宫门停下车,和李丰碰面。李丰害怕,马上敛住气息,脚软在地上不能站起。

到嘉平四年司马王宣死了以后,中书令的职位空缺,大将军询问朝中之臣:“合适补任的人是谁?”有人提出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个不是显要的职位,但是认为自己已和皇家联姻,该考虑依附皇上,因此领命而不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任用李丰为中书令。李丰当了中书令两年,皇帝接连单独召见他和他说话,(别人)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景王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请求李丰(告知询问内容),李丰不把实情告诉他,于是景王就杀了他。杀他这件事是秘密办的。

李丰先后在两朝当过官,不在意家庭生计,依仗俸银禄米(过活)罢了。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总是约束命令他不能有侵略夺取的行为,李丰经常得到了赏赐的财物,就把它们送去给亲人家族;等到得到了赏赐的宫人奴仆,别人大多给了家中的子弟,但是李丰都送给了外甥们。等到李丰死后,有关部门登记他的家产,家中没有余粮积银。

第四篇:学案教师3(本站推荐)

《逍遥游》学案

一、庄子和《庄子》简介

①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②《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二、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

二、语言积累

1.异体字、通假字

三餐而反。(返)小知不及大知。(智)此小大之辩也。(辨)而征一国者。(耐)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而御六气之辩。(变)2.一词多义

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出)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

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深蓝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色)3.古今异义

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

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4.虚词用法: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词。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而舟 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词。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御六气之辩——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水之积也不厚——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此”“这”

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穷发之北——结构助词,“的” 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代词,代“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5.句中“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则风斯在下矣”的“斯”意义相同的是()

A.斯是陋室 .B.礼乐不可斯须去追 .C.有备斯可以无患矣 .

D.何故至于斯 .7.句式与词语活用(1)《齐谐》者,志怪者也。()(2)水击三千里()

(3)去以六月息者也()(4)奚以知其然也?()(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课内探究

三、《逍遥游》内容分析 学习第一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思考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说明

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明确

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评点本段思路 明确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 4

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 与大鹏的 “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 5

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说明

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明确

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明确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 6

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问题探究

一、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明确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二、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明确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1、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 7

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三、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有效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北冥(míng)

尘埃(āi)

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

B.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晦朔(shuî)

泠然(líng)宿舂粮(chōng)决起(jué)....D.蟪蛄(huì)

榆枋(fāng)蜩与学鸠(tiáo)

数之然(shu....ï)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 C.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彼且恶乎待哉·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5.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以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二、简答题

6.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 .(2)六月息________________ .(3)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________________ .. 10

(5)控于地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 .(6)宿舂粮________________ .8.大鹏南飞,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其中的道理,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就是因为

三、阅读题

(一)阅读最后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9.解释加点的词。(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 .(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3)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 .(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文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11.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延伸阅读 翻译下面两段文字。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课前预习答案

5.C。其他三项均为代词,C为“难道”。6.C(A这;B 片刻;D此)

7(1)前者语助词,表提顿,后者代词,表志怪的书 判断句

(2)水,名词作状语,表处所(3)状语后置

(4)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知道是如此呢?(5)反问句

有效训练答案

一、1.D(A.抟扶摇而上“tuán”;B.夭阏“è”;C.决起“xuè”。)...2.C(A.徒—徙;B.复—覆;D.辨—辩。)

3.B(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

和秋天。)

4.C 5.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

二、6.优游自得的样子 鲲鹏 无己 无功 无名

7.(1)奋发(2)气息,这里指风(3)粘,着地(4)阻塞(5)投,落下(6)捣掉谷壳

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三、(一)9.(1)显才能(2)使„„到来(3)界限(4)拼命追求

10.A 11.D 延伸阅读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可以,我将要征收租税,等收下后,我借给你三百金,你看好不好?”

庄周听到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昨天上你这里来,听见有在路中间呼喊的声音。我回头去看,原来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喊。我问它道:‘鲋鱼,来吧!您是干什么的?”它回答道:‘我呀,是东海的居民。(今天不幸,落到这步田地)您或许有一升半斗的水,可以救活我,使我活命吧?’我说:‘可以,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越的君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可以吗?’鲋鱼听了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我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你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 2.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第五篇:逍遥游学案3

《逍遥游》学案

(三)北京市平谷区第六中学张青松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第三段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2.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三、对话文本(研习第三自然段)

1、解释加点的词语;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并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 .....

()()()()()

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

()()()()

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

()()

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句式:翻译:)(至:)

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四、研讨:

1、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2、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下载2.3 数学归纳法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3 数学归纳法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提公因式法3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提公因式法3 教学设计提公因式法(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理解提公因式法......

    梅苑双语学校数学教学案2007证明3

    梅苑双语学校数学教学案2007-5-9 课题:证明(3)课型:新授: 审核:初二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1、了解综合法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并......

    监督法试题3

    1、本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B )。A、2006年8月27日 B、2007年1月1日C、2007年12月4日 D、2008年1月1日2、本法规定的监督主体是( C)。A、各级人大B、各级人大代表 C、各级人大......

    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1.2.3 公式法导学案

    1·2·3公式法( 2 ) 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2、运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1、 自学教材P17-P18,关注b²-4ac的......

    2013-201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1.2.3 公式法导学案

    1·2·3公式法(1) 学习目标: 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 方程x²-2x=1化为一般形式为,a=,b=,c=。b²-4ac=。 二、快乐自学: 1、 自学P15-P17的内容。重点掌......

    3《-桃花心木》导学案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3《 桃花心木》导学案 姓 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要有......

    3丑小鸭学案(五篇模版)

    3.《丑小鸭》教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 七年级班姓名等级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2、理解关键语段、语句的含义。 3、......

    3短文两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4、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