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结合部人本化基础道德建设方法与策略研究
合隆中学德育科研计划
“城乡结合部人本化基础道德建设方法与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及计划
合 隆 中 学
“城乡结合部人本化基础道德建设方法与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及计划
在人类文明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开放社会和多元文化对学校教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备受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颁发了《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述:“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目前,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管理质量,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造坚强的道德羽翼,我校也为了早日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近年来,围绕“人文至善,科学求真,让学生创造生命的精彩”这一办学理念,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大力加强我校德育科研工作。在示范、明星中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本着重过程、重研究的创建理念,申报了“城乡结合部基础道德建设方法与策略研究”课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认真扎实开展各项课题研究任务,积极推进明星中学的创建。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人本化基础道德建设,是以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为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各项育人工作的质量。学校必须以管理目标为依据,管理好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二是人本化管理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归结,学校德育质量的主体。行使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校长和教师,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以国家教委的德育大纲为依据,做好育人工作,保证学生的合格率。因此,学校德育质量管理的内涵就是构建德育教育的目标体系、层次体系、评价体系,体现系统性、可操作性、实效性。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让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在内容上不断注入时代特色,如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在方式上提倡学生内塑的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不断拓宽学生人际交往空间,广泛挖掘德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使诸因素有机融合,互为作用,最佳达成德育质量。
①构建以“人本化基础道德教育”为目标的德育工作立体框架
以“人本化”为目标,以先进班集体创建为途径,以基础行为规范训练为抓手,以“文明学生”为基本队伍,以学生志愿服务队为窗口,以班级生活为阵地,以社
校、家长学校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一流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人格心理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②建立德育课程科目化框架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面对开放、多元、动态的现代社会,德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材、理论这线性结构、单一内容、凝固模式上,必须面向现代社会,重新整合德育资源和教育渠道,建立一个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课堂、学校、社会相连,思想与行为有机结合的开放、立体、多层的德育课程框架。并从校情出发,使德育课程科目化,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富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并能在德育新实践中逐步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特色。
③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不仅是“三会”教育所追求的,而且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④注重学校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人际环境建设、家庭、社校环境建设,为学校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⑤建设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学校德育管理队伍,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提高,德育管理实绩显著。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研究过程中强调科学的操作过程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加强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务必要“科学求真”。
2、实效性原则。
研究工作要以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研究工作落实在每一项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去,讲究实效。
3、过程性原则。
示范中学的创建中在过程,强调落实,关注发展。学校要坚持把示范中学的创建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文献查阅和检索,了解我国目前其他各个省市人本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国外有关德育教育的新信息等。
2、比较法
通过对比研究,进行创建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探索最适合城乡结合学校人本化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道路。
3、经验总结法
加强经验交流与总结,及时找出问题的存在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课借鉴的文字经验资料。
三、课题实施的措施和策略
1、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的若干德建设意见》
2、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寻求突破,创新发展”。我们在道德教育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教育对象上注意层次性,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实效性。加强基础道德常规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的主题教育。
3、加强对特殊生的管理和道德教育。加强对特殊生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加强特殊学生研究,撰写生命教育个案,交流特殊学生教育经验。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发展完美结合起来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即良好的道德教育,其中健康的心理是良好道德的必备素质,是新时代人才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5、根据不同年级道德需要和目标,分年级实施道德教育。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有不同的道德需要,我们努力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方法与内容。
6、加强道德教育网络建设,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江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7、积极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大力推进道德建设
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各人的特长也是不同的,衡量的标准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为了给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每期举办各种 “特长兴趣班”。目的是为各类型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四、课题实施的日程安排
(一)实验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根据总课题研究方向及争创示范中学有关精神,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的实施计划,收集有关前期准备工作资料,做好实验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开提工作。
(二)实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此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分阶段制定实施计划,按照实验的具体规定内容进行分布实施,确保实施过程中的落实和实验的个性指标到位。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收集整理好实验资料,系统分析实验的各项指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进展情况。规范整理实验研究的经验文章和相关成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和实验工作报告,积极准备结题。
五、组织机构及条件保障
(一)组织机构
顾 问:庞立民 林永久
组 长:刘胜利
成 员:史永志 付百辉 张福鼎 全校各班班主任
(二)条件保障
1、学校将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所有必要的研究场地,建立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
2、学校将为实验的研究提供所需的实验经费,为实验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合隆中学德育科研课题组
2009年9月
第二篇:《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吉首市光明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于2006年4月申报,2006年10月被批准列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参与课题作开题报告,提请各位老师讨论,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王良英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课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也只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才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读书能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其中最典型的便是1997年2月克林顿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该计划目的为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让每一位8岁的儿童都能阅读,每一位12岁的学生都能登陆到lnternet网上;
2、使全一位18岁的青年都能受到高等教育;
3、使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
国内许多学校也十分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强调依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短结构,制订阅读系列;根据课外阅读的情况,对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分类;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拓宽课外阅读的层面;并且固定课外阅读时间,保证阅读质量。
通过对现有渠道所能获取的相关信息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课外阅读的研究不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为了解当今农村小学生阅读状
况,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我校抽选了四、五年级各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阅读材料缺乏 5%的学生有课外书5本以上,10%的学生有课外书4-5本,40%的学生有课外书2-3本,30%的学生有课外书1本,同时还有15%的学生居然一本也没有。在接受调查的100名学生中,不到40人有零钱买书,这些学生中,每学期用于买书的钱在5-20元。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生认为,课外书主要指《作文选》。
2、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
71%的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15%的学生只为完成甘次作业去读,还有37%的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这就说明农村小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生阅读方法不当
从调查显示,有22%的学生对于借阅的书只是粗粗的看一遍,一目十行,甚至只看一个开头,收获甚小。有30%的学生只关注书中的故事情节,从不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也不留心文中的好词挂句。只有19%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分门别类的进行摘录,觉得每次看完书就有不小的收获。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我们深感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控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行为,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取得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应用语言的规律。必须“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树立“大语文”教育
观,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
2、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目的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叶老的“例子”说是实验的理论依据之一。
3、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生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这也是实验的理论依据之一。
4、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的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才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的阶段。
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获得成功,能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同时,还能增强本校教师课改意识,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水平。
研究价值:
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浓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
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
益的有效途径。
3、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研究目标
1、弄清影响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诸多因素。
2、探索形成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
3、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水平。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课外阅读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制定与研究。
3、课外阅读教学资源的研究,培养学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 养。
4、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与激发的研究。
5、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的整合研究。创新之处:
1、本课题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能为一般农村小学所应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学校是位于城郊的一座地地道道的农村学校,因为位置原因,教学情况有自己的特殊性。近几年来,农村小学对课外阅读还停留在认识层面上,科学指导、具体落实还不够,真正读的气氛没有形成,真正读的习惯没有养成。
2、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单向传统方式改为互动式、启发式、探究性学习,单纯的知识学习转为全面素质提高。
3、从科学认知的角度,通过研究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来优化学生的阅读过程,教会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内在能力和内在倾向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的
课外阅读行为习惯目标系统、操作系统、评价系统等。
4、注重农村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建立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的关系,控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策略。
三、对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6.2-2006.8)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培训。文献探讨,有关资料有设备的准备。
2、第二阶段:教学实验研究(2006.9-2008.5)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组织参观和讲座,进行反馈调查和对比分析,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3、第三阶段:研究总成果(2008.6-2008.10)写出实验报告及论文,总结成型的讲义,请专家及有关人员对课题、验收并加以推广。
(1)研究报告集(2)教师论文和教案(3)系列研究论文
(4)实绩展览(教师指导案例,有关课外阅读的资料汇编,学生作品、学生心得、调查报告等)
保障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吕正成同志具有比较高的教育理论素质,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既有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近几年来,他主持并参与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他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民族贫困地区小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荣获二等奖。
本课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副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学校组织了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实验,其中高级教师48名,一级教师38名。在酝酿课题期间,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渲染这一课题,比如布置文化教室,举行古诗文诵读活动等。本课题组成员王良英老师执教的阅读课《会走路的树》荣获吉首市一等奖,张冬秀老师执教的《梅花》荣获吉首市一等奖,王秋平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情感》荣获州一等奖,梁亚平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低年级阅读》荣获州级二等奖。这一切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本次研究预计用2年时间,学校抽派专人负责实验,时间上给予了充分保证,经费来源于学校教研课题研究经费开支,每年投入保证不低于7000元。学校拥有藏书五万册的图书室,并依托藏书五十万册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可以保证,学校拥有现代化电脑室意见,电教和多媒体设备齐全,并拥有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朱作仁(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陶行知教育学》何国华(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一
[ 2012-4-5 9:02:00 |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育现实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上下加紧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但一件件惨烈的学生安全事故仍然在我们的身边发生:2009年11月27日桂林市一民办学生持刀将一学生捅伤致死;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8死26伤;2010年5月全国发生多起校园周边及校园内学生伤害事件,死伤数十人,面对歹徒我们的学生毫无自救能力,有些学生竟无逃跑意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每年导致9万人死亡,75万人伤残。更令人惊心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伤害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严重暴露出中小学生对生命安全的漠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明显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危险也与日俱增,纵观学校教育,虽然学校安全教育天天喊,但由于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使教育机构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认知教育,而忽略对生命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质量的关注。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消极的保护状态,生存教育出现缺失,造成小学生安全意识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应对能力,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全面发展。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需进一步探索。2.地理位置和生源现状的需要
我校位于桂林市北辰路37号,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001人,农民工子弟占全校学生的2/3,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且位于交通主干道,比邻桂林火车始发站,地理位置复杂,外来人员聚集,安全隐患较多,学生家长大部分忙于生计,对学生疏于照顾和教育,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较弱,通过此研究,重点提升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3.教材特点的需要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安全教育重点。此后,一些地区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分年级编写了一部分教材,供中小学使用。认真分析这些教材,发现内容大多取材于城市,重点供城市学生使用。而对于广大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很多教材不完全符合农村教学实际。本课题着力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实际的《安全教育读本》。4.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各种危机却频频而至,无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还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无论是人类无序竞争所带来的弱肉强食、互相残杀,还是人们为了追求成功而遗忘的幸福„„无不腐蚀剥落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的生命存在。面对着人类的问题和灾难。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和生态上的祸害,就必须从生命安全教育做起,学校教育尤其要重视和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本课题力图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危机、勇敢面对困难,珍惜自我的生命,能奉献于社会,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元基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职责。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校教育的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和生存能力的现象。
2.积极协调学校职能部门,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3.通过实践与研究,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同时提高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4.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课题界定 城乡结合部: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指地处这一特点地理位置的乡镇级学校。安全:通常的解释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安全教育:指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包括交通、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烫伤、防雷击和用电安全教育;防食物中毒、防疾病安全教育;校内外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心理疏导教育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等。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和完善的教材体系。通过实践与研究,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师生、家长的安全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的理论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改革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身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再加上不良风气的侵蚀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再加上少年儿童自身缺乏一定的自控、自救、自护能力,少年儿童成了安全问题的高发人群。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不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教育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会前功尽弃甚至适得其反,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文化教育,能克服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生命教育的理论
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1)认识生命。首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和有限的。不理解、不体会生活的疾苦和生命的脆弱,不认识生命的有限,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就是对生命的漠视。(2)尊重生命。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生命体,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个性。尊重生命也就是意味着尊重个性。而尊重个性,也就意味着首先尊重其生命,这两者互为表里。(3)珍惜生命。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生命满不在乎,有些人肆意地把生命当儿戏,都在于他们缺乏对生命的珍惜。还有些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缺乏应变和规避的能力,就是说缺少一定的生存能力,缺少珍惜生命的本领。(4)热爱生命。只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才能热爱生活,才能主动、积极地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使生命得到光大。3.和谐校园的理论
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安全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三、研究内容
1.学校、家庭、社会安全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整合研究 2.安全教育在学科中的整合和渗透研究 3.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4.安全教育家长素质提升研究 5.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6.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和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学校宏观发展目标
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社会、政府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快学校的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创设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的现象,树立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提供多方位教育的观念。
3.学生的成长目标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保证学生能得以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4.家长的培养目标
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在家长中推广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达到家校联动,共筑安全墙。
5.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安全教育读本》,形成一套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加以推广。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立足本校地域特点(城乡结合部)、学生特点(农民工子弟、农村孩子)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将获得适合城乡结合部校情的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途径和完善的教材体系。在全面研究传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教育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学会保护生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另外,本课题除研究学生的安全教育策略外,对老师和家长的安全素质提升也将进行系统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查阅教育行政部门的文献资料,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政策、评估督导制度等,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每个阶段都选择一些带有全局性的“点”展开实地问卷调查,充分占有资料,运用辨证分析法找出关键点,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提高课题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掌握丰富的一手、二手资料的前提下,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探讨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特点及规律,探索实施途径,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4.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进行典型个案的系统观察与剖析。
5.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研究小学生安全能力的形成以及这种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可发展性的条件、途径及制约因素。
(二)完成课题的基本途径
1.加强领导,注重培训,构建安全教育的实施网络
在课题研究初期,加强对课题研究者队伍进行培训。利用各类讲座和网络指导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课题组教师了解初步的交通、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烫伤、防雷击和用电安全教育;防食物中毒、防疾病安全教育;校内外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安全心理疏导教育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等的内容,进行理论摘录,提高研究者的素养和知识储备,以便对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措施方面有指导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根据本人研究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依照各自子课题研究范围又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后,研究者及时的进行数据整理和反馈,掌握学生第一手的安全常识资料,为今后的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点。在加强领导,注重培训的基础上,紧扣课题,构建安全教育的实施网络。
2.紧抓校内主阵地,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策略新途径
(1)利用课堂的教育教学,在学校活动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2)开展小型多样的安全活动,让安全意识深植每个学生心中。
(3)开设“心晴氧吧”,为学生排遣心中烦恼。
3.寻找多种教育资源,深化安全教育的实效
(1)建立校外德育基,拓宽研究视野。
(2)挖掘社区资源,凸显研究成效。
(3)寻求家庭支持,加强研究效果。
(三)课题实验研究计划分准备、分析、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三年,2011年8月准备,2011年12月开题,2013年8月结题。1.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网上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填写立项申请。
2.分析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课题正式立项后,成立课题研究组织,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研究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及子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与科研培训,课题开题。
3.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3月):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实践中研究与探索安全教育策略,及时进行总结。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主题活动研讨、交流,展示一部分安全教育优秀案例、教育感悟,做好阶段总结。
4.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课题组进一步理清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同时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研”,强调“问题就是课题”,以强化教师个人反思意识为突破口,大力课题研究,聘请桂林市原教科所曾晓新副所长全程跟进指导课题研究,以点带面突出榜样的引领作用,引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目前,我校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学校校长张丹东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能为本课题保驾护航。
(二)课题人员保证
课题负责人张燕本科学历,小教高级职称,36岁,副校长,曾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现分管学校德育工作,有丰富的安全管理、德育管理和安全教育经验。该同志在2008年7月以前在叠彩区教研室担任教研员8年半,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的研究,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课题研究经验,主要参与研究了市级A类课题《新课程与校本培训》(2003年5月立项)以A类等级结题,获得桂林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组副组长易引玉,学校政教处主任,本科学历,小教高级职称,36岁,业务娴熟,分管学校德育工作,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课题组研究人员都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工作,涵盖有班主任、数学、体育、科学、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学科,为课题开展的全面性提供了基础。课题组成员大部分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年龄在23—42岁之间,有研究课题的文化底蕴和经验。全体研究人员都具有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都先后参与过多个课题研究,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具有课题研究的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
(三)时间保证
课题组每两周一次小型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所有课题研究人员都有充分的研究时间保证全程参与课题研究。
(四)硬件支持
学校建立了远程卫星地面接收站、有多媒体教室2间、规范化图书阅览室、可供上网的教师学习吧1间等专用设施,为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查阅资料提供了保障。
(五)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均安排由专项经费进行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学校将投入经费2万元,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彰显集体智慧
课题负责人:张燕
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 理论学习、负责撰写各个阶段的研究报告。
课题组副组长:易引玉
负责协助负责人开展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及资料收集工作。
课题组骨干成员:李桂芳、汤振刚、莫玉香、戎
艳、雷红玲、蒋
芳、黄春娥、李津羽、唐月红、林汉秋、罗
莉、戴晓兰、方玛丽、唐飞燕、冯诗诗
负责课题研究及资料收集工作。
课题秘书:方玛丽
负责协助负责人、副组长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总体汇编。
六、预期成果及评价方式
(一)预期成果
通过一个研究周期,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 2.《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专辑》 3.《安全教育课例集》 4.《课题案例集》 5.《课题教案集》 6.《学生安全画册集》 7.《安全教育读本》
(二)评价方式
1.实践评价:从学校环境氛围、学生行为意识、活动成效等考查课题研究成效。
2.专家评价:可通过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课题成员的活动反思、教学课例、案例进行评价。
3.学生评价:实验前后学生安全知识问卷调查的对比进行效果评价。
七、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2.《家庭教育心理》(吴锦骠、郭德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3.《学校家长工作》(高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4.《未成年人保护法》
5.《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6.《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7.《安全知识问答》(朱明德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8.《活动理论:体验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陈家麟著,《辅导员》杂志)9.《国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张献著,中国论文网).《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贺霞著,中国教育报,2007-3-22(2))
第四篇:xx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考察与研究
xx作为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迈向21世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快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目标,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过程中,应当从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市容和卫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尽快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重大跨跃。从地域空间角度来看,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应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战略重点地域。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urban-rural fringe)、“城市边缘带”(urban fringe)、“城乡连续区域”(urban-ural continnum)、“城市蔓延区”(the area of urban sprawl)、“城市阴影区”(urban shadow zone),“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刻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看法。规划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成乡结合部认同为城市近郊区,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的拓展区域,在地域上表现为不边片、不完整的空间;地理学者认为城乡部是典型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出现的城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事例,兼有城乡双重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区和郊区分管的接壤地带。从xx市的实际情况看,按不打破乡镇和街道的原则,则可将城乡分界线两侧的街道和乡镇划入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即xx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由于受城市与乡村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现在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
第五篇:xx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考察与研究
xx作为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迈向21世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快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目标,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过程中,应当从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市容和卫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尽快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重大跨跃。从地域空间角度来看,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应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战略重点地域。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urban-rural fringe)、“城市边缘带”(urban fringe)、“城乡连续区域”(urban-ural continnum)、“城市蔓延区”(the area of urban sprawl)、“城市阴影区”(urban shadow zone),“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刻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看法。规划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成乡结合部认同为城市近郊区,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的拓展区域,在地域上表现为不边片、不完整的空间;地理学者认为城乡部是典型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出现的城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事例,兼有城乡双重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区和郊区分管的接壤地带。从xx市的实际情况看,按不打破乡镇和街道的原则,则可将城乡分界线两侧的街道和乡镇划入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即xx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由于受城市与乡村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现在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
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乡镇以下的村委会又是自治组织,因而在都市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纳入城市管理的情况下,村民和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较少考虑限制某些影响环境卫生和容貌的产业的发展,如虹四村,外来人员在些经营了27家废品收购站,1996年的财政收入中,仅从包括乱搭建在内的各类房租收入即达210万元,占全村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第五,体制不顺,管理薄弱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变化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如果说前述三个方面带有客观规律因素的话,那么体制和管理则是一个主观性因素。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两府”和“一地多主”的现象。“一地两府”指一片土地内由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乡村政府兼管,如虹桥镇虹四村的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早在10多年前,位处铁路以北的3 个居民小组的土地即已被古北开发区所预征,从而形成较长时期的“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长宁区、闵行区和古北集团,由此而产生管理上的一系列矛盾。所谓“一地多主”是指一片土地上有多个主人。如浦东新区的钦洋镇,已规划为大型居住区,随着土地不断开发,辖区范围越来越小,并被“多主”所分割。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开发区和众多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地多主”的管理局面,在工商业行政、税务、卫等方面存在着交叉管理或管理空白。收费、罚款等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争着办,而对治安工作、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的管理等要承担责任和尽义务的事情则相互扯皮、推诿、拖延不决。第六,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也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一个制度因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许多与一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特殊性,应有特殊的法规,特殊的执法机构采用特殊的手段实行管理。目前大多数采用与市区相同的行政手段整治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只能起到暂时的治表作用,无法实现现长产管理。因此,正确处理城乡结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卫生的相互关系,在社区规划建设与整治环境中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加速城市形态建设的同时,实施社区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首先要制定高起点的结合部社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生态建设在内的综合规划,并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使之与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相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第二,在结合部社区形态建设实现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同时注意实现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正确引导现有乡镇企业、低层次的城市产业、租赁业的规范经营和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结合部社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要及时解决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换问题。对于人均土地不足2 分的村,及时撤销村建制,变农民为市民,实行土地的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第四,帮助新市发和外来人口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另外,还得借鉴城区环卫管理改革试点的先进经验,从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具体条件出发,改革社区环卫管理体制。一是在市区广泛实行的由街道办事处挂帅、环卫所负责,居委会等部门配合的街道监察队的“环卫全覆盖”作业法,即小区保洁队日常管理由环卫所统一归口负责,进行“专业对口”管理,社区内实现“环卫全覆盖:。另一个是杨浦区殷行环卫所成建制划归街道的改革,即环卫所实行属地管理,在组织改革思路上服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环卫部门的指导。这两种改革思路的共同点是实现社区内环卫工作的统一领导,前者将环卫管理集中于环卫部门,强调“专业对口”;后者则由街道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总之,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实现xx市21世纪城市卫生现代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当前,组织政府主管部门志业工作者与专家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深入结合部社区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可操作的对策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管理,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