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当代初中生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
【关键词】:观念转变与教育内容转变教育实践与思考渗透德育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谐教育
【正文】:
当代初中生处于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在网络、电视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光怪陆离、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与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教育产生激烈的冲突。而客观存在的社会阴暗面,又迫使他们被动地、茫然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性,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样,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现象必然使初中生单一的思想产生裂痕,给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现代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改进德育工作思路?
一、现代中学生的德育问题分析
尽管当前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观念、价值取向、生活追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灰色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逐渐滋生蔓延开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意志薄弱、任性,承受控制能力差。例如年级中有一个女生因为妒忌另外一个女生比她更受同学欢迎,竟然对那个女同学大打出手。
(2)、自我中心意识强,不愿受严格的纪律约束,缺乏团结精神。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家庭的娇惯,唯我独尊,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只想他人为自己服务,不想受团队纪律的约束,指责别人头头是道,批评自己时认为是其他人对自己的不满,不愿接受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一些学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超前消费有相当市场,吃苦耐劳精神差,艰苦奋斗精神不强。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认为艰苦朴素过时了,生活上不能太节约,不能太亏待自已。例如:有学生要求父母给他买高档手机,否则就不回来上学。
(4)、劳动观念淡漠,在家是“小皇帝”,在校不愿参加公益劳动,认为劳动是辛苦的,甚至存在花钱雇人替自己做清洁,做作业的现象。
(5)、青少年学生反社会化人格日益凸现,违法犯罪令人触目惊心。有人认为,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天然的反社会化人格。表现为冲动和感性丰富而理性脆弱,凭感觉行事,模仿力极强,无视规则,背叛秩序。如果缺乏正确引导,一旦养成行为习惯,极易导致令人忧心忡忡的未成年人问题。破碎的家庭、落后的学校教育和失衡的社会教育,是造成青少年“反社会化人格”特征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不仅数量上急剧上升,而且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蔓延快,作案手段狠,团伙作案多,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对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据调查,201
2年1—6月青少年犯罪中,学生有125名,占青少年犯罪的41.3%。
二、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与时代合拍。
1、德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的德育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
(1)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现实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
(2)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
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
(3)立足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德育工作有一个很有见地的话:“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可以搞一些文娱活动、道德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体现其实践性;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使德育成为动态话题,这样德育内容既要坚持传统道德的典范,更要立足现实生活,与时代合拍的德育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2、完善德育内容。
(1)充实德育的“双基”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德育教育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抓好基本的政治方向教育的同时抓好基本的文明习惯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上下功夫。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接近、最关心的事情相吻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和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去影响学生。
(2)充实良好心理品质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道德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做后盾,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按照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犯罪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这与他们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
(3).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教是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例如:班主任要重视每星期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开展多样性的主题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组织活动,充分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4.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科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思想的引导。例如:在讲到中国特色的建筑物时可以适当穿插爱国教育。
三、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
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吸收外界的信息多。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新时代新的德育教育思路归结于一句话:德育无痕。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方法:
(1)养成教育法。
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初中生业余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英语单词竞赛、各科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卫生监督岗、文明礼仪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等,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的能力。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树立中学生熟悉的学习标兵、行为标兵能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效仿典型,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例如:进行年级的优生表彰、年级进步奖、好人好事表彰等。
(3)情景陶冶法。
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例如:升旗礼、校运会、篮球比赛、毽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文艺汇演、艺术节、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海报比赛等。
四.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
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外,现代社会单亲家庭子女增多,留守家庭子女增多,父母因为忙于做生意而忽视子女的教育等,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上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弱,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难题。但另一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又形成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学校要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积极探索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现代社会学校德育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
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之重要性》------汪悄然(2009.5)
3、《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朱小曼
第二篇: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搞好德育工作势在必行。然而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又在广大农村,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初中德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从思想品德及其学科教学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以及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德育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德育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的研究背景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培养人在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等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第三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 德育;生活化;主体作用;师德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22―01
中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德育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从事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多年,本文就农村中学德育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探讨。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
1.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提高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新教材每一框内容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教材中活动我们要精选巧用,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这些活动,切忌“照本宣科”,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农村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实践体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处理教材及教学素材。
2.采用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扩展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丰富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识,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和独特的作用。
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将舞台还给学生;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因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选择、对学生疑惑的指导,获得成功的激励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4.加强师德修养,发挥教师的精神领袖和道德楷模作用。中学生思想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这个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犹如迷雾中一盏明亮的灯塔,点亮和指引着学生的思想航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也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德育过程中,既需要知识性的教育,也需要心与心的沟通,更需要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着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养成教育协同化、社会化
1.学校应充分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机制。德育资源除了学校的软硬设施外,还包括德育队伍。德育队伍不仅包括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德育课教师,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学校应有统一的德育部署,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优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的熏陶,不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的一生健康成长都有影响。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刚毅的意志品质,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与学生家庭保持紧密联系,引导家长积极营建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还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协助、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农村中学生在家里更多的参与家庭劳作或做家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要趁机从思想上积极评价、鼓励引导、延伸教育。
3.以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依赖于长期的所有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师的校园教育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体验自强、奋斗、团结、协作、诚实、尊重、文明等精神品质;作为家长应从孩子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大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示范、教导学生养成勤劳、刻苦、节约、礼貌、孝悌等思想观念。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农村学生生活学习条件艰苦,只要合理加以利用,这正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上述思想品质的活教材。编辑:蔡扬宗
第四篇: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
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
通许县玉皇庙镇第二初级中学电话:***
孙海港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
在传统教育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过分关注智育,德育工作滞后,但随着国家、省、市各级依次发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素质教育要全面推进的浪潮中,德育工作逐渐被重视起来。在新形势下,要以“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和实效性。德育与智育、体育不尽相同,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项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和蕴含在校内外的一切活动之中,可以说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存,没有时空界限。因此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使多种渠道(学校、社会、家庭),多种途径(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项管理制度、各类人员的言传身教及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当前和今后德育工作,我认为重点应研究教育内容 的系列化,实施途径的网络化,考查方法的科学化等。本文只就学校德育途径的网络化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几个方法,请专家们指教。
一、教师为中心,人人有责
学校工作有自己的特点,所有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科学育人这一任务来进行的。凡是从事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责任。其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突出作用。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时间比较长,领域比较宽,经常性的,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靠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直接组织者,各科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需要教师来培养。
因此,在德育工作可,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是一人群集体,人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又都相互联系和依赖着。在学校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固然起很重要的主导作用,但其各级各类人员都在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和影响着学生。就拿后勤人员来说,虽然不在教学第一线,但也生活在学生群中,他们的
言谈、举止、工作作风等方面给学生直接的教育和影响,而且通过对学生的各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得到的享受,陶冶美的心灵,这无疑也是一种德育的力量。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坚持“教师为主,全员负责”的原则,才能显示整体效应的威力。在学校里,领导者做到了管理育人,教师做到了教书育人,职工做到了服务育人,学生处于德育的大环境里,时时刻刻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
二、教学为中心,全方位渗透
德育是一个实体,有它自己的特殊的任务和功能,但孤立的德育是不存在的,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渗透在一起的。一堂课,一次谈话,一次活动,一项制度以及学校、教室的环境布置和教职工的举止言行,都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学校专门用于德育的时间是不多的,即使把品德课、班会、周会以及课外活动都加在一起,一周也不过几个小时。但放开眼看,思想品德教育如若在渗透结合和下功夫,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各科教学都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本身就有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例,语文课可以通过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赞扬祖国建设成就的教材,和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历史课可通过介绍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产生重大意义来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玫民族自尊心。地理课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壮丽河山、名胜古迹和丰富的资源,进而激励其为祖国建设勤奋学习。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也都有直接于德育或潜移默化于德育的内容。
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适时开展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可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在一个时期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一些集中性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一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劳动节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
寓德育于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和活动的准则,是品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锻炼,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的训练。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越恶,越有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是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知道自己 的言行举止的准则。
三、学校为中心,协调多方优势
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非常广泛的,一方面受着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和影响,加一方面也受着社会环境的各种教育及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就对学生影响的性质和方向看,既有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又有反面的消极的影响,它们都在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学校教育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不能完全控制和掌握学生思想形成全过程中的诸因素。只有把学校的系统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形成一德育管理网络,使这些力量在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协调一致地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克服来自各方面的消极影响。
在家庭教育的协调上,学校和班级可以采取把分散的家长用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如:“家长工作委员会”和“家庭教育协会”等,进而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家庭访问,组织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交流教育信息。
在社会教育的协调上,学校可以把本地在职的党政领导干部、离退休的老干部,授于各种荣誉英雄模范人物,有各种技术和特长的专家名人分别组成“关心下一代协会”、“英雄事迹教育团”、“科学育人辅导站”等组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此社会德育实践活动。
总之,德育工作的广泛性、内容的渗透性和场所的社会性,德育任务的实施要通过多种渠道协调一致,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实现德育管理途径的整体化和网络化。
第五篇: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与思考
我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全县共有党员=====名,其中农民党员=====名。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投入,较好地完成了远程教育各项工作任务。在第一、二批次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中,我县已建终端接收站点===个,其中县级=个,乡镇==个,村级===个,村级站点建设覆盖率达到==%,第三批===个村级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安装工作正加紧进行,预计全部建设任务本月下旬完成.一年来,我县对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个到位”,努力在站点建设上下功夫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是基础。工作中,我们坚持组织领导到位,基础建设到位,协调督导到位,确保站点建设顺利进行。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朱培吉任组长的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在机构编制缩减的情况下,县编委专门研究并报市人事局同意,成立了正科级事业单位的“单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专门腾出=间办公室,设立了远教资料室、课件制作室、播放室,重新进行了装修,配备了工作车辆。乡镇设立了中心管理站,站长由乡镇党群书记担任,副站长由乡镇组织委员担任,同时配备了=-=名乡镇专兼职管理人员,专门做好本乡镇站点建设和站点的管理、维护使用和教学管理工作;我们还结合村级特派员制度的推行,明确提出各行政村村级特派员是本村站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并选配一名政治素质好、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同志担任管理员。县委对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十分重视,县委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到乡镇和行政村进行专题调研,对站点基础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站点建设期间,县远教中心编制了施工计划表,对各乡镇站点建设实行一天一调度,确保了施工进度。
二是基础建设到位。在前期准备工作上,我们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力量对乡村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经济结构调整、现有基础设施等情况再次进行调查摸底,逐村对村级建设终端接收站点条件进行审查评估。经过审查评估,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我们落实了站点的选址,制定了站点建设计划,组织乡镇党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大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各乡镇实现===%的行政村达到建点要求的目标。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县乡各级财政共投入===多万元用于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水泥台底座===个,改建、装修房屋===间。
三是协调督导到位。为搞好衔接,节约时间,提高站点建设效率,县远程办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施工期间,我们要求乡镇党委为每个安装队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员,把好站点建设关。有安装任务的村,要求村干部和管理员按要求提前在安装现场等候。为切实搞好安装工作,我们要求乡镇党委负责为安装队免费安排食宿,要求村干部热情接待,随时做好其他服务工作。为切实做好站点安装工作,我们还从部里抽调了==名同志组成远教工作督导组,深入安装一线,进行督促指导,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问题与安装公司进行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安装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工程质量。
(二)落实“五个统一”,努力在规范管理上做文章
随着远程教育站点安装工作的深入,我们对已安装远程教育设备接收站点,采取统一配备远教专用橱柜、统一制作远程教育规章制度标牌和户口式管理标牌、统一建立站点运行状况档案、统一签订远教设备管理维护责任书、统一选配培训站点管理人员的“五个统一”办法,进一步加大全县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管理的力度。
一是统一配备远教专用橱柜。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根据农村远教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在广泛征求乡镇党委意见的基础上,从淄博统一订购了远程教育专用橱柜,下发到每个安装站点,解决了村级终端接收站点在防盗、防尘、专用电脑桌配备等方面不足的问题。远教专用橱柜所需资金,由县、乡镇财政承担,没有向群众增加一分钱的负担,受到群众的欢迎。
二是统一制作远程教育标牌和户口式管理标牌。为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我们从县管党费中拿出五万多元,对已建成的站点,统一制作了远程教育规章制度标牌、远教公示牌、站点标志牌,直接下发到每个终端接收站点并上墙。为及时掌握终端接收站点的工作动态,简便快捷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根据市远程办的要求,对终端站点逐一进行登记,统一编码,存入计算机。并印制户口式管理标牌,粘贴在远教专用橱柜上,标牌上公布了联系电话,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出现故障的站点进行维护。
三是统一建立站点运行状况档案。制订下发了远程教育工作记录本,用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日常活动的情况记载,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党员活动点名册、培训内容登记、信息反馈记录、设备运行状况记录等。记录本由县远教办直接下发到每个接收站点,由站点管理员负责记录和保管。记录情况作为全县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一次总评。
四是统一签订远教设备管理维护责任书。为确保各终端接收站点能按时组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维护的总体要求,我们与各乡镇党委、各行政村党支部统一签订了设备管理维护责任书,责任书一式三份,明确规定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及设备管理员的职责,站点建设和运行的安全防范措施,设备运行状态记录,故障的上报与排除等,使站点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
五是统一选配培训站点管理人员。我们精心选拔了===名有文化、懂技术、有责任心的乡村农技干部、中小学教师担任乡镇和村级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专门做好站点建设和站点的管理、维护使用和教学管理工作。其中乡镇管理人员==名,村级管理人员===名。先后在远教中心、县党校、试点乡镇龙王庙镇、单城镇组织了四次培训班,对乡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共培训管理骨干====人次。
(三)强化“四个结合”,努力在学习应用上求实效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学用”是目的。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强化“四个结合”,努力在“学用”上求实效。
一是集中培训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用”的广泛性。我们统一规定了每月的=日、==日,为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日,要求各乡镇党委、各行政村接收站点在培训日期间,认真召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乡镇党委不定期直接进村检查各终端接收站点组织收看情况,好的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同时,我们要求各接收站点,结合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情况,搞好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只要本人有要求,可随时点播,不限人数,不限时间,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通过这些人的示范作用,带动和指导其他党员开展学习。
二是课件辅导与基地参观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用”的针对性。在抓好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村实用致富技术培训,如对一些畜牧、蔬菜、林果大镇和专业村,重点进行种养加、高效农业等内容的培训;对以工业、商业为主的乡镇和村,重点进行企业管理、外向型经济以及商品经营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科技素质,同时,我们依托近几年在农村党员“双带”、“学培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蔬菜、林果、畜牧、木材加工等种养加示范服务基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接收远程教育课件培训后,到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用”活动,为进一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收到较好成效。
三是典型培养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增强“学用”的实效性。今年我们结合全县农村实施的“远教科技致富工程”,在全县选定==个远教示范村和===名示范个人,进行重点培养,提供教学辅导和实践帮助,率先让他们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我们计划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和科技比武活动,力争到====年使全县==%以上的行政村成为科技致富村,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党员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户。
四是远程教育培训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长效性。我们把远程教育培训活动与全县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四五工程”相结合,与健全落实农村党员活动日制度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抓好自身的学习与素质的提高,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前段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开展较难。部分镇村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农村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未将远程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统筹安排,检查督促,同步推进,村级远程教学活动开展较差。虽然多数镇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学习方案,安排了学习内容。但是“远程教育”到底是什么?能有多大的生命力?远程教育能给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什么实惠?如何去利用“远程教育”发展经济?对这些实质性问题,许多乡镇领导,还存在着模糊认识。“没必要学、没时间学、没能力学”的认识比较普遍。
二是站点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较难。各接收站点的技术管理人员有很大部分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很熟悉,有的甚至一点微机基础都没有,他们对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步骤不清楚,==%以上的管理人员不能排除一般故障,培训效果不理想,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三是教学环境差,个别站点建设还达不到省、市要求,防盗、防潮、防尘等措施不到位.一类是村集体经济较弱,严重阻碍了村级组织建设,没有正规的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的把接收站点安在村支书或普通党员家,有的临时性的借用个地方等。一类是村级班子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村办公室简陋。一类是由于站点教学场地小,同时,由于缺少桌椅,集中学习只能分批进行.四是村级站点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站点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我县站点来看,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均由镇组织干事,村支书或村委员兼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任务上难兼顾。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较高形式,同样离不开“教、学、批、辅、考”等五大环节。加上它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而复杂,如果教学管理人员不实行专职专责,就根本无法完成既定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三是机制上欠完善。对乡镇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及实际效果缺乏明确有效的监督考核奖惩体制,影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五是站点正常运行的维护经费问题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制约着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开支主要有电费,电话费,上网费,人员工资及补贴等,初步统计每年每个站点需要支出====元左右,无论学校和村委会都无法支付。
六是课件内容上缺乏针对性.远教传播宣传的都大多是集约化生产方式,符合本地的乡土教材匮乏,对部分群众来说,学与用脱节;相当的群众对远教积极性并不高,吸引群众坐得住是个问题。
七是设备故障率高,影响了站点的正常运行.设备有了故障,通知厂商前来修理很难,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维修,达到长期安全运行的目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寻求解决一个有效的方法.八是一些远程站点远离村庄人口集中区,设备的管理维护,组织收看难度较大。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较粗放、落后,农民的生产活动较分散,而加之,农村地域广,集中组织收看难度较大。
三几点思考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以及今后如何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工作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作用,工作中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远教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再认识;提高对“远教”工作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针对“有的镇村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一是提高自身认识和理论水平,坚决克服松动麻痹思想。要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党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扶贫攻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推进农村党的建设的大事来抓。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把这个认识贯穿于此项工作的始终坚决消除自满和松动麻痹思想。在立足长远,取得实效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让大家统一思想,提高对试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再认识;提高对“远教”工作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三是成立了专门的远程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县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综合指导作用。四是协调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主动配合,加强协作,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工作的开展。同时,利用远教设备,为农村的计划生育、技术培训、法律法规教育等各项工作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各级站点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专职人员要专干,保障时间和精力抓远教。县远程教育办公室、县党校,县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为每村培训=-=名具备计算机熟练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使之能排除一般故障,基本胜任远程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努力使管理人员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有独立管理远程教育网络设备的能力,有组织开展教学和讨论的能力,有组织课件和开发课件的能力,有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的能力,有把开展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的能力。
(三)加大远程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县、镇、村均建立远程教育专项经费,保证远程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采取县、镇、村共同筹资的办法,逐步解决站点环境设施、维护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各项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实行远程教育目标管理、动态奖惩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镇村的年终目标考核,让远教工作“有法可依”。我们计划把接收站点的建设目标任务统一为“五好”,即“好环境、好制度、好队伍、好经验、好效果”,计划以“五好”站点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和规范远程教育站点工作,不断推进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远程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五)建立一支远程教育设备机动保障队伍.由县远程教育办公室组织一支硬软件设备维护小组,从村到镇到电脑、网络公司实现一条龙服务.镇,村级站点如有硬软件故障管理人员没有能力排除,可拨打电话要求设备维护小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所有故障一经报告,必于=天内维修妥当。
(六)加大远程教育强宣传报道,建立信息奖励机制,好坏典型一起抓.一是向群众宣传。=.要求各镇,村要利用好广播,集中时间对村民进行“远传教育”实施意义和作用的教育,使党员,群众真正了解、认识教远程教育。鼓动他们学习远程教育带来的新科技、新思想,利用远程教育带来的机会学习科技、脱贫致富。
二是向外界宣传和经验总结。让各站点的管理人员做好经验总结,并及时报道,对于在各级报纸、杂志和电台发表的文章,要纳入考核。对于不负责任、没有很好开展工作得站点,要在全县通报其站点及各管理人员。争取使宣传报道工作做到“真实、及时、完整”,使好的经验教训及时得到总结、共享。
(七)有创造性,针对性的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计划.一是针对卫星站点资源有限、资料针对性差,农民集中培训比较困难等特点,我们计划利用光盘刻录技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利用互联网络资源丰富的特点,“中央远程教育网”、“贵阳市远程教育网”、“某省泰山网”、等远程教育网站,下载符合我县实际情况,更容易被党员干部,群众所接受的具有乡土教材的视频资料,并刻录成vcd格式光盘,发放给需要相关资料的站点,解决了卫星站点资源匮乏的问题,方便广大群众学习相关知识。
二是探索远程教育整合新模式,整合的关键在于农村党员和群众,对他们的学习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的、动态的、开放的、随社会发展的、农业技术的逐步升级而展开。今后我们可以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具体的各种实用项目的培训上,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的各种具体工作的联系,如:与计生工作、农业服务工作等。由于远程网络的快速性决定了它能更快地了解信息,这样把远程教育与基层工作联系起来,有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