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9: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第一篇: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共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10分)

▲我选做:

15、“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而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她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1)“微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微尘”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3)你曾经做过或打算做哪些事给人们带来感动?

15(1)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言代价与回报;做好事不留名;热心公益等。(2)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3)和贫困山区孩子结对子;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做义工;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差生补课等。

第二篇:如何进行区域观察

主题:如何进行区域观察

一、研究背景

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观察、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有了教师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适时作出调整;有了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它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而敏税的观察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总导演,而是环境提供者、观察记录者、引导支持者、客观评价者,而这些在活动过程中还不断地、灵活地更换,有时还会交叉重叠出现。观察分为有目的的观察和随机性观察。这两种观察方法在游戏区活动中交互使用。每当投放了新的材料或在近期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处理时,都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种观察的针对性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随时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细致的观察游戏中的每个环节,才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把《纲要》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并且把《纲要》的精神理念贯穿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可是在区域活动中,首先由于区域活动是一种强调个别化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活动现场的观察也会成为个别化的活动,即针对某一幼儿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指导,而忽略了大多数孩子的情况。其次由于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各种不同的区角,并且不断变化着这些内容,教师为了能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忙于巡视,被动、琐碎地去观察,无法对某一孩子的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1.观察是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教师要正确指导区域活动,要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关注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了解什么是幼儿喜欢玩的,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玩的,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考虑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

2.只有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提高游戏水平。一天,我班幼儿在建构区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觉无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怎样引导,孩子们对辅助材料也没有兴趣。这时我离开建构区站在一旁观察。我发现有的幼儿悄悄地从城堡中抽出几块积木,搭成一辆摩托车开了起来;有的幼儿抽出几块塔起了动物园。忽听“哗啦”一声,城堡塌了。我问:“城堡怎么会塌了·”“是被坏蛋炸坏的。”孩子们回答。我问:“那城堡坏了,这可怎么办呀·”孩子们都说:“咱们再把它修好吧!”“行,咱们这次修一座比刚才更漂亮的城堡。”我鼓励着大家。于是,孩子们又把各自拿走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认真地搭了起来。看着它们搭得那个高兴劲,我终于明白:孩子们的兴趣点就在搭建上,他们并不想玩什么辅助材料。刚才是我不了解孩子们的兴趣,一味地按照教师的意图去引导他们玩

3.那是不是孩子们有兴趣,玩得高兴就行呢·不一定。孩子是一个发展着的人,教师必须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强的、有渐进发展性的目标。这样才会使游戏开展得有意义,才能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游戏质量,最终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发展。4.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即将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如我班幼儿学习使用剪刀时,边剪边往下撕,这样剪刀很容易挑到眼睛上,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我们及时给予了指导,让

5.在区角活动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来处理,如果没有观察到事情的过程,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分析,处理问题时就不会公正、客观。因此,每个细节都需要教师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些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把这一教育过程概括为--大胆地放手、小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适时地引导。区域活动的观察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三、区域观察方法

1.不同区域的观察视角和侧重点

《指南》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对幼儿的整体学习和发展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分领域地提出了合理的目标期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分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而割裂地看待幼儿。观察幼儿的一般视角可以从活动兴趣、认知水平、个性心理、规则意识等方面进行,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 生活区 :

(1)手指肌肉的协调性如何。(2)对工具、材料使用规则的了解及收拾整理情况。(3)操作材料是否贴近幼儿生活经历。(4)参加劳动的熟练程度及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探索区:

(1)在实验或操作时的专注程度。

(2)遇到困难时的态度表现出及处理问题时的方法与策略(3)喜欢表述或尝试记录感知到的现象。(4)活动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表达表现区:

(1)能否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2)表达表现时是否心情舒畅,行动活泼。(3)对活动的兴趣与表现相应内容的技能。(4)表达表现的内容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5)能否大胆想象.并愿意付诸实践,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2、巧妙的观察,客观的记录

观察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对象有材料和幼儿这两者。(1)基于环境与材料提供的观察——适宜性

观察材料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投入前期,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一材料在与幼儿间的一个兴趣是如何引发,寻找到幼儿与材料两者之间的兴趣碰撞点,观察到材料能与幼儿良好互动,能让大部分幼儿自我参与其中,这就是适宜的材料。(2)基于幼儿与同伴互动的观察——诊断性

a、制定观察要点,明确观察方向。

观察要将全班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察。同时可在某一区域中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察。如:观察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观察、倾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观察、倾听孩子的情绪情感;观察、倾听孩子的发现……

有了这些观察的方向,能够让教师把握整体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成效,使孩子在一个高效、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b、客观真实记录观察结果。

客观真实的记录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要善于发现幼儿表现中的各种积极正面的因素,耐心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客观的记录和描述,不要带有主观性的评价。例如:

观察记录一:建构区里,点点在搭积木,他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在做大高楼的游戏,当他搭到第六层的时候,旁边玩飞机的强强用他的飞机把点点的高楼给撞倒了,这个调皮的强强总是爱搞破坏。

观察记录二:建构区里,点点在搭积木,他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在做大高楼的游戏,当他搭到第六层的时候,旁边玩飞机的强强用他的飞机把点点的高楼给撞倒了。点点没有生气的意思,强强笑着说:“这样搭的高楼不结实,太容易撞到了,咱们换个方法,搭个结实的。”两个孩子,一起搭了起来。同样的案列,却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可见耐心的观察客观的记录,有助于正确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客观记录要求观察笔记尽量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者固有偏见的影响,不记录观察到的行为的解释。

三、适时的介入与适度指导

《纲要》指出:“ 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作用,正确处理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以适时适度指导为主要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以观察、了解幼儿为主,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干预幼儿的行为,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越是没有人看见,精神越专注,幻想越浓密,兴趣越畅快淋漓。但一些教师仍没有细致观察幼儿的意识,在不了解幼儿意图的情况下,时常会打断

介入幼儿的游戏,能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但何时参与,如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对幼儿区域游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当幼儿遇到困难,即将要放弃游戏意愿时介入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是不是要帮忙呢?一般为了游戏的顺利开展,幼儿会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是当幼儿幼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很容易放弃原来的游戏行为,结果往往会失去一次提升经验的机会,游戏的意愿不能很好的实现,经常终止并转换游戏,是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的。这时,教师很有必要适时介入。

2.当幼儿在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介入 区域活动是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幼儿驾驭材料的自由度,以及幼儿作用材料的方式。但是,孩子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材料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对材料的错误判断,导致游戏的阻碍,进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导,能促使幼儿对材料的正确认识,拓展游戏的思路。3.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的介入

在游戏中幼儿是主人,教师应该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些幼儿会主动寻求帮助,这时候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和幼儿一起玩,即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又没有剥夺幼儿主体性的地位,使幼儿很容易获得成就感。4.当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的介入

无论是么活动,安全都是保障和前提。年幼的幼儿沉浸在游戏情景中时,往往会因为过于投入而忘记自己是在游戏情景中,一次会将假象与现实混淆,以假当真。特别是现如今,电视、动画情节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很容易产生模仿的行为,从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状况。这时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产生是非观念,教育幼儿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以确保幼儿安全的进行游戏。

四、对今后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 在收获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反思与自省。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问题:

1.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尽量考虑材料的再次利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是受到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材料投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结篇,本学期少数班级还存在虽然区域活动能够与当前的教学主题联系起来,但是区域投放材料层次性与阶段性不够的现象。这样投放的材料就出现了重复为同一目标服务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材料发挥的作用也不大。在材料与主题各阶段目标切合的前提下,同一份材料,由于操作的要求、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操作效果,达成不同的目标,根据活动要求,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材料,让材料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要始终顺应幼儿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研究区域材料的投放与调整,充分利用好材料这一教育手段。

2.研究区域活动的评价方法、手段的多元化。目前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集体评价的形式,什么样的点评形式能提升孩子的经验,提高幼儿对评价活动这一环节的兴趣,更好的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3.教师如何把握观察和指导的重点。在活动中还存在教师指导过多或教师观察指导不够深入的情况。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抓准观察点,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指导。在不破坏、干涉幼儿自主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有建设性、启发性的指导,以促进幼儿的提高与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还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去研究和探索,相信在反复观摩、反思、改进的有效途径中,会不断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

总之,区域活动不是幼儿无目的的自由活动,教师也不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教师需要全面的认识、观察和分析孩子,用心思解读孩子,才能使我们的区域活动发挥其有效的价值,是孩子最大程度的收益!

第三篇:新加坡廉政建设观察与思考

一、新加坡反腐倡廉工作特点

新加坡共和国,经过长期卓有成效的廉政建设和依法治理贪污工作,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和国际上廉洁程度评价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据有关资料,亚洲城市中,按廉洁程度排名为新加坡第一。廉政建设的成效从世界范围内考察,新加坡紧随丹麦,挪威,芬兰之后名列第九位,新加坡的政治透明度,法治建设和投资环境为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反腐倡廉工作有以下特点:

1、树立了明晰的廉政和反贪理念,把廉政和反贪污提到政治制度建设的高度。新加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贪污行为相当普遍。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开始进行全面的基础建设,建立廉政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新政府认为,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只有从管理上获得效益,首先就是政治领导必须廉洁,使黑金政治不存在,即“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因此,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国会立法把黑金政治降到最低程度,立法规定29个政党和任何人都不能搞秘密政治捐款,每个候选人在竞选中花在每个选民身上的钱不得超过3元。政府对反腐败的立场也非常坚决。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和官职多高,一旦触犯贪污法令,都一样被控上法庭,定罪,罚款和入狱。人民行动党执政40年,使新加坡成为亚洲最不贪污的国家,目前没有大的腐败案件,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很高,这是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陈庆炎博士说:虽然吸引外商投资竞争激烈,但新加坡对外商有很大吸引力。果敢,诚实,能干并得到人民支持的政府是新加坡社会成功的三大支柱之一。当今新加坡外汇储备金达800亿美元。这对于一个曾经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2、建立了查处和防范贪污的强力机构,赋予广泛反贪污权力。新加坡于1962年成立了贪污调查局,直属总理公署,由总理直接负责。主要职责是接受和调查公众人士对公共部门和非官方部门的投诉,对公务人员的舞弊和失俭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公共部门的运作和程序进行检测,设法把官员贪污舞弊行为的机会减至最低。

3、制定了完善的法律规章和强有力的反腐败法令,用法治精神治理腐败。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6月17日通过了一部强有力的反贪法律--称为《防止贪污法令》。后经六次修改补充,根据新情况不断加以完善。该法令融刑法,刑诉法和部门组织法于一体,既有对什么行为符合定罪的实体方面极其明细的规定(如在接受报酬的腐败行为上,法令对“报酬”的种类及方式作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又有关于诉讼程序及证据规则方面的具体规定(如证据规则方面,法令规定了举证责任倒臵,贿赂推定和坦白免责原则,当公职人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与其薪金不相符时,本人必须作出圆满解释,否则视为犯罪)。同时法令还赋予贪污调查局更大,更全面的调查权力,包括逮捕权,调查权,特别调查权,搜查权和扣押权,并加重对贪污行为的惩罚。防贪污令既适用于政府公务员,也适用于私人企业人员。新加坡近五年涉及贪污行为的500到600起案件,只有大约20%是公共机构雇员,大部分被调查者来自私人企业。1989年国会又通过了《不明财物充公法令》,许可政府冻结和没收贪污嫌犯来源不明财物和资产,阻止嫌犯转移赃物,赃款给第三人。

4、创造了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注重反腐倡廉实际效果。新加坡特别强调贪污调查局查案的行动效率。一旦决定调查的案件,须在委定查案官员后48小时内展开调查行动。除非案情复杂,需要更长时间调查,所有的贪污投诉必须在3个月完成调查。

5、鼓励了民众积极参与,扩充反贪污的社会效果。民众的投诉和检举是新加坡和获取反贪情报的重要来源。新加坡贪污舞弊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类公众投诉,自1997年到2001年,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每年接到大约800至1000起涉及贪污行为的投诉和检举。

二、新加坡反腐倡廉的成效及原因

1、发挥政府资源,形成反腐倡廉的主导力量。新加坡是世界少数几个国家中能有效监控贪污的国家,最主要因素是官方反贪污的坚决立场,政治领导层的不妥协态度及政府部门组织较完善。为了建立诚信政府,人民执政党注重把好从政第一关,公务员从全世界名牌大学中招录,重理想,领导者要有牺牲精神。政府在管理公务员廉洁守正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理念和完善的计划。一是强调培育诚信文化,包括推广诚信计划,持续推广诚信计划及把诚信计划纳入员工培训及工作系统。如在政府部门设立由高层人员担任主席的诚信推广委员会,设立多个小组委员会,在员工入职训练和重修课程中加入有关诚信理念的环节等。二是执行监管措施,提高部门工作透明度。三是强调管理人员坐言起行以身作则。总之,新加坡政府在培育诚信文化,反腐倡廉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高层带动,素质培养,民众参与,长期坚持就形成了反腐倡廉的主导力量。

2、强化法治资源,依法解决贪污难题。新加坡对防止和制裁贪污腐败最显著的成效是走上法治道路。目前,有组织的集团性贪污已很难有存在基础,政府部门贪污已受到有效控制,个人贪污发案数也是下降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定了严格的法律,采取了强有力的手段。防止公务员贪污腐败的法律法规,纪律规章全面,细致,系统,使之无空可钻,逐步形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良性局面。且政府保持制度的连续性,不轻易加以改变。任何触犯这些条规的行为,都要受到严厉制裁。对领导触犯法律实行严惩,职位越高,处罚越重。如新加坡原法务部长酒后驾车违法,他虽系李光耀的朋友,对人民行动党和政府建设有功,但没有任何人阻止调查和指控,公事公办。被提控后,该部长表示交出驾照,不再开车。依法治理既形成一种很强的威慑力,又提高了民众对法律的公信力,公正的信任感和对反腐败的参与热情。

3、制约权力资源,从制度上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合理分配权力是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新加坡政府认为对权力的关节点一定要进行控制,尽量减少公务员自行处理人,财,物等方面的权力。特别是财政权制约相当严格。部门提出预算报财政部,由国会审议,总统有财政否决权,同时还有人事否决权和贪污调查权。审计署每年对财政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并报告国会,确保不出现大的腐败。政府在权力分配及制约上也有不少规定,谁都不能有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的权力,公务员如果在权力行使上失去公众信任,就不能继续任职。

4、开辟财力资源,为反腐倡廉提供经济支持。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新加坡总理年薪194万新币,部长127万元,新录用人员月薪2200元,两年后升为助理秘书,35岁可正常晋升为超级G级公务员,年薪37-39万元。特别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一笔相当可观的储蓄,工作年头越久,该储蓄就越多,一般都在六位数以上,就是几十万元。但是,当公务员违法贪污后,他的全部公积金就要立即被取消。财力保障对于制止贪污,保持政府公务员的廉洁起到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5、利用民众资源,用社会正义力量促进反腐倡廉。鼓励支持社会公众反贪污,既有利于打造反腐文化,彰显社会正义,又有利于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延伸监督渠道。因此新加坡非常注重利用民众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投诉资源,新加坡贪污调查局要求接到公众检举的贪污投诉后,须在一个星期内给予书面投诉者答复,而亲自上门者须当场答复。另一方面,大力向市民发送宣传肃贪倡廉的信息,保护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新加坡反腐倡廉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1、加深认识,从党建,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牢固树立反腐倡廉思想。党和政府对反腐败极为重视,一再强调,反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前,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明显成效,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在逐步得到遏制,一些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是,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等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我们有些单位和部门的少数领导干部中间对反腐败仍然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腐败不反不行,但是反得过激就会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招商引资或者会影响政绩。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反腐败取得更大成效。新加坡在反腐败上的成功实践充分论证了反腐败对于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资的极大促进作用,表明反腐败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臵,更加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2、加大力度,从我们的国情出发深入查办贪污贿赂大要案件,并有效解决贪污预防问题。新加坡反腐倡廉的成功实践表明,反腐败斗争首先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如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所调查的案件,有95%在3个月内完成调查,及时控上法庭。在不久前新加坡联合早报上,该局宣称“决心以迅速果敢,坚定不移但讲究公正的行动,扑灭贪污风气。”对于腐败,打击是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具威慑力,最易见成效的手段。在当前,腐败行为还较为严重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使腐败行为充分被揭露,使腐败分子不再心存侥幸,才能更好地遏制腐败。其二,新加坡的实践表明,取得反腐败的成效必须加大预防力度。要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

3、加强制约,做好制权,管钱,用人的重头文章。新加坡的实践表明,合理配臵权力,加强监督制约是推动反腐倡廉政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如专项检查,效能监察,经济审计等,也根据形势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新的作法,新的经验,如处级以上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八小时以外监督,“三个圈子”监督延伸等。一是要对这些已有的制度抓落实,实行监督关口前移,保证监督制约取得实效。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尤其是对制权,管钱,用人三个环节的监督要进一步完善,做到审批,执行,监管互相分离,分权制约,对主要领导,一把手要强化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同时,应当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充实,调整反腐倡廉的法规。三是完善考核,监督检查和执法执纪追究制度。我们有些制度在实施中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缺乏相应制裁措施。如收入申报有纪律规定,但是对于是否如实申报及未如实申报缺乏监察手段,容易使一些好的制度流于形式。四是要进一步合理配臵政府权力,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健全约束政府权力行使的制度,保证依法行政。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政府行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4、加速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加快改革创新是反腐败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加坡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推进反腐败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创新理念与机制。要在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好作风,好传统的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使反腐败的工作思路,工作对策,工作方法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在反腐败工作运行机制上创新,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推进党内权力运行的民主化;在新的形势下更有效地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强化人大权威,使人大有效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同时加强司法治理,保障司法独立的查案权力。要在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增强政务透明度上积极创新,倡导广泛监督,实施“阳光作业”。

5、加入协作,形成各国共同反腐肃贪的大格局。反腐败是一个国际性课题。尤其是当前伴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贪污贿赂违法犯罪出现国内犯罪国际化,国际犯罪手法渗透国内的新趋势,跨国实施违法犯罪,赃款向境外转移,涉案人员向境外潜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反腐国际与地区合作更加重要与迫切。通过国际与地区合作,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更多的反腐败先进经验和先进手段,可以在引渡犯罪嫌疑人,限制赃款转移及调查取证上建立更便利,快捷的通道,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反腐败理论与实践。

【点评】要想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的回答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的态度是,“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还是制度靠得住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惩治腐败,必须要民主,法制和教育三管齐下。从教育的角度看,将防贪信息编入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中,目的是从小开始,就给他们灌输,告知一些贪污的危害,并给他们一个概念:忠诚,廉洁是一种美德。(邓日点评)

第四篇: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执教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发展为较为普遍的教研方法。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1)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的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的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索等,记录相关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观察主体可以是研究人员,也。可以是教师。有明确观察目的(一方面要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指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观察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信息、呈现观察结果(观察方法和要求)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3)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改进策略。

(4)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课堂观察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团队成员多向互动的过程。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借助共同的课程观察,进行专业对话,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听评课范式。所谓范式是指特定的学科共同体从事某一科学活动所必需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认性,是可模仿的成功案例。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观察是在听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和作用是相同的。(联系听课评价体系表)。

区别:观察的主体目的性不尽相同;观察的的目的性更强,是为了研究而观察,课堂观察使老师在听课时更有目的,更有研究性,而听评课有时是出于常态工作需要(如:每学期要求业务领导听课60节,中层干部40节,教师30节,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了解教情和学情等)。

规范化程度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科学,更专业化。课堂观察需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来确定观察行为,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将课堂中的复杂教学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这样的听课不再盲目、随意。通过对教学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观察结果的反思分析推论,这样的评课研讨也不再是模糊、粗略的,而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对课堂诊断更准确,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观察更利于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改进策略或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集约型和粗放型的区别)。

关注的内涵有所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执教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形成合作分享的学校文化。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与课后会议。课前会议时执教者谈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等,使听课者对研讨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围绕研究问题合作设计观察量表,这样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听课,呈现听课→观课→思课的转变;课中观察时听课教师分工对多个观察点进行记录与分析;课后会议时执教者围绕目标反思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听课教师则围绕观察点进行分析、反思、推论,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受益,每位老师都能从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分析,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析,教研活动氛围浓了,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关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观察的观察核心在学生,最要紧的是观察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多元目标的达成等。

2、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并为专业研究人员运用,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课堂采集相关信息,观察课堂现象,进行课堂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揭示教学规律。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作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解题(今天有的部分内容就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目前,这种研究方法也正在为一线教师青睐,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公主岭)

3、实施条件

一是对观察者的观察技能要求

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决定。这是对观察者在专业技能与自身特质方面的要求。

二是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如:购置用于观察的必需的视听设备等。

4、基本步骤(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解决认识问题)

1、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

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观察者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使教师学会课堂研究:课堂研究能力的改变。二是学会上课:教学实践能力的改变。课堂观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如:通过长期的“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就善于提问;通过长期的“师生对话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长于“师生对话”,强化互动。三是学会教学: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指向“有效”,追求“有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实现改变。

此外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对学校而言)

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教学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三、怎样进行课堂观察(方法)

观察者要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必须明确以下10个问题。1.明确课堂观察,观察什么。2.研发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4.明确课堂观察的程序 或步骤 5有灵活有效的观察方法。6.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7.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的问题。8.课后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9.课堂观察的类型。10.课堂观察局限性 1.明确课堂上观察什么(观察主题)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交错互动,浑然一体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观察的 “支架”。研究人员通常把课堂观察设计为四个度。即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的怎么样),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教师怎么教,效果怎么样),课程性质维度(关注的是教和学的内容,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Ke课堂文化维度(是指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

这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从数量上看,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适时生成的;从“重点”上看,可以教师的“教”为主,也可以学生“学”为主,还可以课堂的文化为主。

每个维度又由分为5个视角,共计20个视角,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如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计68个观察点。如学生维度的达成视角由3个观察点组成。分别是:1.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吗?2.预设目标有多少人达成?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观察点为观察者立足“点”来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而整个框架又为观察者从“面”上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观察者观察课堂。

2.选择或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课堂约有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而且每个观察点都在变化,这给课堂观察和记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我们常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像机和课堂观察记录表。这里重点说课堂观察记录表。(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点击下载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

这个合作体由观察者被观察者组成,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它的意义在于:(1)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群体的智慧。

(2)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专业化。合作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对课堂观察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个成员都默认组织归属,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规范而有序的进行课堂观察活动,避免了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课堂观察更加专业。(3)、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有动力,更加持续。课堂观察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是“持久战”,不要期望一两次观察就能实现各自的需求,它需要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4、明确课堂观察的步骤

课堂观察的主要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1)、课前会议。是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被观察者说课。主要围绕五方面展开:(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3)说学情。(4)说教法、说学法。(5)说教学设计即教学流程。

第二、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解答。第三、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第四是准备观察工具等相关事宜。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课前会议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2)、课中观察。指进入课堂,依照课前计划,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观察现场后,依据所分任务,所选择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准确地记录信息及思考。所采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关系到课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活动的主体部分。

(3)课后会议。指观察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教学反思)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跟进方案的过程。课后会议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第一 被观察者进行反思。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1)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2)主要的教学行为都有效吗?

(3)教学中生成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报告观察结果,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简明;二要有依据;三要有回应;四要避免重复。

第三 形成几点结论和改进的具体建议。结论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个人特色,即教学风格;三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第四结果呈现形式:口述、文本(形成观察报告)。

5、课堂观察的类型(方法)有哪些?课堂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最常见的观察方法是目视法。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及资料本身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比如: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再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和对他人的观察。例如:观察老师风格;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文本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设计(亮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与“学”;(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学生回答)情感升华;课堂组织的能力。(3)根据观察者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4)根据观察对象的选择,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6、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什么

(1)它只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2)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3)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作保障,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执教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发展为较为普遍的教研方法。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1)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的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的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索等,记录相关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观察主体可以是研究人员,也。可以是教师。有明确观察目的(一方面要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指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观察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信息、呈现观察结果(观察方法和要求)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3)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改进策略。

(4)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课堂观察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团队成员多向互动的过程。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借助共同的课程观察,进行专业对话,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听评课范式。所谓范式是指特定的学科共同体从事某一科学活动所必需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认性,是可模仿的成功案例。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观察是在听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和作用是相同的。(联系听课评价体系表)。

区别:观察的主体目的性不尽相同;观察的的目的性更强,是为了研究而观察,课堂观察使老师在听课时更有目的,更有研究性,而听评课有时是出于常态工作需要(如:每学期要求业务领导听课60节,中层干部40节,教师30节,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了解教情和学情等)。

规范化程度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科学,更专业化。课堂观察需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来确定观察行为,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将课堂中的复杂教学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这样的听课不再盲目、随意。通过对教学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观察结果的反思分析推论,这样的评课研讨也不再是模糊、粗略的,而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对课堂诊断更准确,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观察更利于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改进策略或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集约型和粗放型的区别)。

关注的内涵有所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执教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形成合作分享的学校文化。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与课后会议。课前会议时执教者谈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等,使听课者对研讨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围绕研究问题合作设计观察量表,这样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听课,呈现听课→观课→思课的转变;课中观察时听课教师分工对多个观察点进行记录与分析;课后会议时执教者围绕目标反思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听课教师则围绕观察点进行分析、反思、推论,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受益,每位老师都能从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分析,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析,教研活动氛围浓了,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关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观察的观察核心在学生,最要紧的是观察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多元目标的达成等。

2、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并为专业研究人员运用,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课堂采集相关信息,观察课堂现象,进行课堂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揭示教学规律。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作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解题(今天有的部分内容就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目前,这种研究方法也正在为一线教师青睐,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公主岭)

3、实施条件

一是对观察者的观察技能要求

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决定。这是对观察者在专业技能与自身特质方面的要求。

二是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如:购置用于观察的必需的视听设备等。

4、基本步骤(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解决认识问题)

1、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

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观察者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使教师学会课堂研究:课堂研究能力的改变。二是学会上课:教学实践能力的改变。课堂观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如:通过长期的“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就善于提问;通过长期的“师生对话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长于“师生对话”,强化互动。三是学会教学: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指向“有效”,追求“有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实现改变。

此外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对学校而言)

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教学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三、怎样进行课堂观察(方法)

观察者要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必须明确以下10个问题。1.明确课堂观察,观察什么。2.研发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4.明确课堂观察的程序 或步骤 5有灵活有效的观察方法。6.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7.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的问题。8.课后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9.课堂观察的类型。10.课堂观察局限性 1.明确课堂上观察什么(观察主题)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交错互动,浑然一体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观察的 “支架”。研究人员通常把课堂观察设计为四个度。即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的怎么样),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教师怎么教,效果怎么样),课程性质维度(关注的是教和学的内容,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Ke课堂文化维度(是指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

这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从数量上看,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适时生成的;从“重点”上看,可以教师的“教”为主,也可以学生“学”为主,还可以课堂的文化为主。

每个维度又由分为5个视角,共计20个视角,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如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计68个观察点。如学生维度的达成视角由3个观察点组成。分别是:1.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吗?2.预设目标有多少人达成?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观察点为观察者立足“点”来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而整个框架又为观察者从“面”上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观察者观察课堂。

2.选择或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课堂约有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而且每个观察点都在变化,这给课堂观察和记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我们常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像机和课堂观察记录表。这里重点说课堂观察记录表。(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点击下载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

这个合作体由观察者被观察者组成,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它的意义在于:(1)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群体的智慧。

(2)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专业化。合作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对课堂观察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个成员都默认组织归属,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规范而有序的进行课堂观察活动,避免了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课堂观察更加专业。(3)、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有动力,更加持续。课堂观察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是“持久战”,不要期望一两次观察就能实现各自的需求,它需要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4、明确课堂观察的步骤

课堂观察的主要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1)、课前会议。是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被观察者说课。主要围绕五方面展开:(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3)说学情。(4)说教法、说学法。(5)说教学设计即教学流程。

第二、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解答。第三、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第四是准备观察工具等相关事宜。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课前会议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2)、课中观察。指进入课堂,依照课前计划,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观察现场后,依据所分任务,所选择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准确地记录信息及思考。所采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关系到课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活动的主体部分。

(3)课后会议。指观察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教学反思)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跟进方案的过程。课后会议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第一 被观察者进行反思。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1)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2)主要的教学行为都有效吗?

(3)教学中生成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报告观察结果,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简明;二要有依据;三要有回应;四要避免重复。

第三 形成几点结论和改进的具体建议。结论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个人特色,即教学风格;三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第四结果呈现形式:口述、文本(形成观察报告)。

5、课堂观察的类型(方法)有哪些?课堂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最常见的观察方法是目视法。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及资料本身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比如: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再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和对他人的观察。例如:观察老师风格;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文本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设计(亮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与“学”;(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学生回答)情感升华;课堂组织的能力。

(3)根据观察者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4)根据观察对象的选择,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6、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什么

(1)它只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2)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3)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作保障,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

第五篇: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一、关于观察点的确定

首先,所确定的观察点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

其次,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想观察的内容。再次,所确定的观察点是观察者所能观察的。

二、做好记录工具的设计

第一,如何选择已有的观察记录工具? 第二,为什么要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第三,如何开发新的观察记录工具?

三、做好现场记录。

四、做好数据的分析与推论。

下载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中考近几年观察与思考

    河南中考近几年观察与思考 及活动探索试题举例及评分要求 一.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城市独生子女人数的比例迅速增长,农村多子女的情况正逐步向独生子女转变;二是老......

    黄石八中的观察与思考

    黄石八中的观察与思考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阳春三月,来到矿冶名城的黄石八中进行跟岗学习。在两周的时间里,跟随八中的校长、书记以及几位副校长每人学习了两天,全......

    2009农电体制改革观察与思考(含五篇)

    2009农电体制改革观察与思考2010-1-25 13:03:34【来源】 冯义军 本文关键字2009农电体制改革观察与思考 ■本报记者 冯义军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观察与思考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正式施行,全国范围的村级民主化呈强势扩张,以村委会民主选举为基础的民主话语开始占据中心地位。在村民自治逐步......

    观察思考感悟

    导入 同学们写作文总爱用“三点一线”概括自己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很单调,很平淡,没有什么可感受可写的素材。(生小声附和)其实看似简单普通的生活下却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精彩,要......

    请你坐下来与学生说话

    有一次,在政治课堂上,董宏先是埋头爬在课桌上,似乎是睡着了的样子,一会儿又直起身体,手中拿起一本书,胡乱翻阅,随后“啪”地一声拍着桌子上,招致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回头观望。我并未中......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 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逐渐地体会到幼儿的活动记录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录体现的是一种探究、推理、实验、发现的过程。在尝......

    对翻译公司的观察与思考

    对翻译公司的观察与思考一、首先说一段我对“好公司”这个概念的理解:我认为一般的公司给员工的是工资和基本福利,在好点的公司给员工的是工资福利和培训,再好点的公司给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