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音乐可课歌唱教学实效的提高
中小学音乐可课歌唱教学实效的提高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也就是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自信的最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做到: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首先,教师得转化角色,放下教师的“架子”。有了教师与学生的界定,学生自然轻松许多,也能够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敢于回答。其次,赞成学生“不标准”答案,给学生宽松的思维空间。如一首歌曲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由于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学生害怕说不准,于是索性不回答。我便跟他们说:“这个问题如果让老师来回答,也未必会有一个肯定的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就不回答了呢?其实没有关系,只要说出你的感受就可以了,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正是由于这样的氛围,学生觉得彼此之间是那样的亲近,于是大多敢说了。再次,可以在学完歌曲后,让一名同学当主持人,一起开一个小小的演唱会,让学生们自己游戏,真正成为课上的主人。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外界的压力小了,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强,自然敢于在大家面前歌唱了。
二、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定的唱歌和识谱知识,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有表情地唱歌 以前我们的音乐教育,可以说是以”识谱“为核心,过于注重传授音乐的基本知识,而使 学生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音乐课。可是如果没了音乐知识的传授,那么学生就不能独立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学生的基础知识跟不上,就会给唱歌教学带来困难。这样就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教师简单、准确地指导学生了解乐谱中的音符、表情记号、力度记号及速度等表现记号,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意境。那么对于唱歌,中学教学时指导学生注意前后各部分的对比,有意识地让学生来选择唱法,安排力度,逐步学会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把握乐理、识谱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坡度,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音乐基础教育的目标不是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音乐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首先就需要降低对学生乐理、识谱知识、演唱技能的要求,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坏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一回事。培养他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拥有他们自己丰富的音乐体验,其实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人格教育。这样的音乐教育所达成的效果,要远远的于单纯掌握咬字、吐字等歌唱技巧。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孩子自信心。学生们一旦拥有了这份心境,那么对于将来的一切困难、挑战都能够勇敢地非常自信的面对,这也是音乐基础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之一。
第二篇:初中音乐歌唱课教学反思
歌唱ING中的反思
安徽省绩溪县东山中学方洁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下唱歌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课程类型。唱歌教学的任务,一方面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面对农村中学学生现状,搞好歌唱教学,首先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观念,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始终贯穿于歌唱课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歌唱教学时,正确的演唱方法要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去,而不能盲目的教唱。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
【关键词】:音准音乐情感变声期自信心旋律线
一、初中歌唱教学现状及分析 :
1、变声期问题:
男女声都有变声期,女生不明显,男生在初
一、初二比较明显,初三男女生都趋向稳定。变声期学生声音容易疲劳导致沙哑,如不科学发声歌唱就会导致声带充血病变,流下终身遗憾。我认为学生的声带在未发育之前总是脆弱的,所以必须要学会科学带有气息的发声方法轻声歌唱,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声带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
2、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主要在于学生的听觉,所以培养良好的听觉是关键。有些学生自己知道唱的不准,但由于变声期自己的声音无法控制而唱不准。针对此类学生可以引导他深呼吸用轻微的假声来唱准音高。有些学生是自己不知到唱不准,所谓的天生五音不全,这类学生让他唱准比较困难。教师需要反复的范唱,用真假声对比,形象的手势音高,最关键是要有耐心。
3、情感问题:
学生唱歌一般不具有丰富的情感。原因是他们对某些歌曲情感体验不深,所以有些歌曲学生容易唱好有些就很缺乏情感。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必须反复动情范唱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这样做一般能有所奏效。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来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反复熟悉音乐也是能动情歌唱的前提。
二、初中音乐歌唱课教学方法与措施:
1、歌唱情感激发: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
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VC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2、歌唱自信树立: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是唱好歌曲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歌唱方法简述: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例如:我在教唱《咿唷嘞啦》这首歌时,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非洲黑人地区,不论是自然生态还是地方风土人情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在教唱这首歌时,我先不急于要学生唱歌,而是先让学生谈谈“你所见到的非洲”,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场景,这样,可以使同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非洲的音乐特色是,歌和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使同学更直观地去观看非洲的歌舞实况。这样,学生既受到听觉上的刺激,又满足视觉上的享受,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时会感觉非常轻松。
教师要把讲台当作舞台,首先教师得能说、会唱、会跳,自己现要动起来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之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要生动活泼,不能闲着,必须让学生也动起来。可动的内容很多需要老师自己不断去探索与思考。例如在教学《当兵的人》,教师在给学生欣赏范唱数遍歌曲,结合图例讲解当代军人的各种事迹学生已经入神了,教师加之自己表演各种军事化的立正、稍息、正步„„等动作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顺势让学生一起踏着步伐喊出“一、二、三、四”口号,这首歌曲自然而然就有气势唱起来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动情之中歌唱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了。陈千红老师总结的非常好——用情歌唱是唱好歌的关键!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在歌唱教学中训练学生音准时除了反复聆听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外,需要教师运用“假声引导法”来辅助教学。
七、八年级学生处于变声期唱歌时发声较困难,容易造成跑调。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引导学生运用假声演唱、轻声演唱等方法。例如在学唱歌曲《摇篮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歌曲的风格,让学生从情感上去真切体会歌曲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自主的富有表情地轻声演唱,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会运用带有气息的假声演唱歌曲中的高音。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假声引导法”。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这一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嗓音保护是一个人终身都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变声期应受到特别重视。进入变声期早的在11岁左右,迟的要到15、16岁,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就读初中阶段。变声期间,男孩的声带显著增厚加长,喉头突起,胸声增强,失去清脆、纯净的童声,嗓音变得低沉、浑浊、沙哑,严重时甚至失音,歌唱中易出怪声。如果教师在此时引导不当,可能使学生对唱歌丧失兴趣和信心,甚至可能使学生导致终生遗憾。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参考书目:
[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曹理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教师用书七年级14册人民音乐出版社主编吴斌
第三篇:初中音乐歌唱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下唱歌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课程类型。唱歌教学的任务,一方面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面对农村中学学生现状,搞好歌唱教学,首先教师应努力挖掘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观念,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始终贯穿于歌唱课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歌唱教学时,正确的演唱方法要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去,而不能盲目的教唱。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
【关键词】:音准音乐情感变声期自信心旋律线
一、初中歌唱教学现状及分析 :
1、变声期问题:
男女声都有变声期,女生不明显,男生在初
一、初二比较明显,初三男女生都趋向稳定。变声期学生声音容易疲劳导致沙哑,如不科学发声歌唱就会导致声带充血病变,流下终身遗憾。我认为学生的声带在未发育之前总是脆弱的,所以必须要学会科学带有气息的发声方法轻声歌唱,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声带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
2、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主要在于学生的听觉,所以培养良好的听觉是关键。有些学生自己知道唱的不准,但由于变声期自己的声音无法控制而唱不准。针对此类学生可以引导他深呼吸用轻微的假声来唱准音高。有些学生是自己不知到唱不准,所谓的天生五音不全,这类学生让他唱准比较困难。教师需要反复的范唱,用真假声对比,形象的手势音高,最关键是要有耐心。
3、情感问题:
学生唱歌一般不具有丰富的情感。原因是他们对某些歌曲情感体验不深,所以有些歌曲学生容易唱好有些就很缺乏情感。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必须反复动情范唱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这样做一般能有所奏效。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来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反复熟悉音乐也是能动情歌唱的前提。
二、初中音乐歌唱课教学方法与措施:
1、歌唱情感激发: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
结合VC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2、歌唱自信树立: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是唱好歌曲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歌唱方法简述: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例如:我在教唱《咿唷嘞啦》这首歌时,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非洲黑人地区,不论是自然生态还是地方风土人情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在教唱这首歌时,我先不急于要学生唱歌,而是先让学生谈谈“你所见到的非洲”,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场景,这样,可以使同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非洲的音乐特色是,歌和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使同学更直观地去观看非洲的歌舞实况。这样,学生既受到听觉上的刺激,又满足视觉上的享受,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从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时会感觉非常轻松。
教师要把讲台当作舞台,首先教师得能说、会唱、会跳,自己现要动起来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之中,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要生动活泼,不能闲着,必须让学生也动起来。可动的内容很多需要老师自己不断去探索与思考。例如在教学《当兵的人》,教师在给学生欣赏范唱数遍歌曲,结合图例讲解当代军人的各种事迹学生已经入神了,教师加之自己表演各种军事化的立正、稍息、正步„„等动作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顺势让学生一起踏着步伐喊出“一、二、三、四”口号,这首歌曲自然而然就有气势唱起来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动情之中歌唱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了。陈千红老师总结的非常好——用情歌唱是唱好歌的关键!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
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在歌唱教学中训练学生音准时除了反复聆听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外,需要教师运用“假声引导法”来辅助教学。
七、八年级学生处于变声期唱歌时发声较困难,容易造成跑调。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引导学生运用假声演唱、轻声演唱等方法。例如在学唱歌曲《摇篮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歌曲的风格,让学生从情感上去真切体会歌曲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自主的富有表情地轻声演唱,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会运用带有气息的假声演唱歌曲中的高音。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假声引导法”。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这一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嗓音保护是一个人终身都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变声期应受到特别重视。进入变声期早的在11岁左右,迟的要到15、16岁,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就读初中阶段。变声期间,男孩的声带显著增厚加长,喉头突起,胸声增强,失去清脆、纯净的童声,嗓音变得低沉、浑浊、沙哑,严重时甚至失音,歌唱中易出怪声。如果教师在此时引导不当,可能使学生对唱歌丧失兴趣和信心,甚至可能使学生导致终生遗憾。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参考书目:
[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曹理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教师用书七年级14册人民音乐出版社主编吴斌
第四篇: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
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千秋岭小学
蒋映博
随着新课改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音乐课歌唱教学如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很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师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前些天,观摩了市里组织的音乐课歌唱教学比赛,感叹音乐教学发展和新人辈出的同时,却也感觉部分教师队对歌唱教学课认识的不足。下面,我谈谈音乐课歌唱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轻重倒置,导入时间冗长或文不对题。
一节课有好导入铺垫,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些音乐教师为了 追求新、奇、特的导入效果,挖空心思设计课堂导入铺垫。导入成了歌唱教学的重心,花样成了整堂课的设计重点。还有个别教师新课导入甚至花费了整堂课的四分之一以上时间,人物故事、歌曲背景、音乐图片等全成了课堂导入的工具,一一登场,目不暇接。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导入才有效果,才能吸引学生喜欢眼球和兴趣。诸不知,这样费劲心思长时间的课堂导入,缩短了歌唱教学的真正教学时间,有点轻重倒置的感觉。更有个别教师为寻求课堂导入效果,强求混搭、文不对题,导入的内容与新课无任何关联。
真正的一节好的课堂导入,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内容需要,而不是勉强凑合。其次,导入内容不要面面俱到,找准一个好的导入点就可。另外,导入时间应该有所把握,恰当而合理。
二、歌唱教学课重点偏离,唱歌仅成“走过场”。
一些音乐授课教师往往忽视了歌唱教学课的重点,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新课导入、人物背景讲解、歌词分析及课堂拓展等方面上,整堂课只有几遍歌曲学唱。这样歌唱教学课完全脱离了教学要求和目的,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课堂效果看似完好,实则外实里虚。
唱歌课的重心应该体现在“唱”字上,教师应在这点上多花时间和心思。歌唱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歌曲中欣赏美、发现美、体会美,一首歌仅仅听或者唱一、二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回答肯定是NO。学生只有唱会且唱好歌曲,才能感受歌曲带来美,从而达到喜欢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把歌曲编排成齐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来进行,防止唱歌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和枯燥。歌唱教学课,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唱high起来,切莫让唱歌环节成了走过场。
三、歌唱无声音技巧训练,学生声音“原汁原味”。
很多教师歌唱教学中,只教会了学生唱会了歌曲,而根本没有达到唱好的 要求,或者根本没有歌唱教学训练手段。整堂课下来,学生声音仍然惨白,毫无变化。有美感的歌唱才是歌唱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歌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唱会就可,而一个真正有素养的音乐教师会通过有效的声乐训练,使学生的歌唱声音变得更加美好,从而领悟歌曲美的情感。
为了获得美好的声音,教师歌唱教学时应该多加强声音训练,可通过正确歌唱气息支撑、正确的口咽腔打开状态、歌唱共鸣和发声位置的掌握,歌曲情感的领会这几点来获得。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好的教师能根据学生演唱的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引导学生获取美妙的好声音,从而真正的达到歌唱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歌唱教学仅教唱歌,视唱基础训练可有可无。
唱好一首歌,没有好的音准和节奏只是一句空话,而视唱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办法。很多教师觉得视唱训练可有可无,只要唱好歌就行了。或者嫌视唱训练枯燥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播放录音,学生跟唱。这样歌曲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长此以往,音准和节奏问题无法解决,当然也无法达到歌唱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音乐视唱基础训练,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唱会歌即可。要想获得好的视唱效果,在视唱中运用科学发声的方法,合理气息的运用会使视唱变得更加动听和完美,从而使歌唱学习更为容易。
五、拓展环节“离题万里”,游戏或成主角。
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烈氛围,把歌曲拓展环节变成了学生们 的游戏舞台,学生一一登场,场面甚为热闹,整堂课成了学生们的游戏舞台,课堂拓展“越拓越远”,离题万里。而有的拓展活动几乎与歌曲教学内容无任何关联,教师们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所谓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拓展有“皇帝的新装”之嫌,最好弃之。
真正的的教学歌曲拓展和延伸,是在本节歌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靠做游戏或者偏离教学内容的的活动拓展。好的拓展和延伸就应该围绕歌曲教学本身而设计,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合理而有效果。
正确认识歌唱教学的实际目标和要求,走出歌唱教学课误区,让孩子们真 正的唱起来,乘着歌声的翅膀,享受音乐的美好和快乐!
第五篇:2013“国培”——学习《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的心得
2013年“国培”——
学习《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的心得
再次参加“国培计划(2013)”——广西中小学学科远程培训,感到很荣幸。在这里谈谈我学习了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熊峻松老师讲授的《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一些感受:
本课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策略”进行介绍:
1、重视课堂观察---提升教学实效的催化剂,2、强化“好课”准备---提升教学实效的基石,3、树立全新理念---提升教学实效的保障。在学习中熊峻松老师重点介绍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那些方面的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线教师怎样通过课堂观察从中吸取营养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在强化“好课”准备的环节,提出“精心职业准备”的观点,明确音乐教师在课堂外围环节应该做些什么,从而提高基层音乐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扩大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在介绍树立全新理念的环节中,不是从大背景入手,而是结合基层音乐教育细节提出实用的细节点,分析音乐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转变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使其教学落到实处。
一、重视课堂观察---提升教学实效的催化剂
熊峻松老师在讲授中提到: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要着重观察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老师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感受审美情趣、理解相关的音乐等。我以前也经常观摩名师的课,当时只是从心里觉得他们怎么就上得这么好,他们上的课学生怎么就能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知识呢?至于是怎么个好法根本不能说出个所以然。在自己上课时也没懂得该如何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以前的教学设计,只关心对知识的设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的关注,只会照搬教材的设计过程,不会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案,只会注重课堂活动,淡化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在国培的学习中,专家们专业科学的理论理念作指导,优秀老师现场教学做引领,还有班主任的辅导和同行们的交流互动,让我学会课改下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生成。在学习了熊峻松老师的“重视课堂观察---提升教学实效的催化剂”后,我终于明白:一节成功的课竟然有着诸多的因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
二、强化“好课”准备---提升教学实效的基石
熊峻松老师说:“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心中有好课。所谓好就像演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让我很惭愧,一直以来,我也如众多的人一样认为:作为副科的音乐能坚持上已不错了,还谈什么精心准备好课?但现在我明白了,要想引起重视,首先得自己正视自己,从自身做起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热爱教师职业,做出好的业职。而强化“好课”准备,首先要做到的是:
(一)要正确定位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向。从学习中得知,我们是从“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四个方面来为音乐教学定位的。
(二)要“规范教学原则”。要规范教学原则就要认真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这是备课的准绳,这点是特别重要的,否则花了很多心思备课上课后还不知道自己做的和这堂课该做的是否一致。另外还应做好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选择教学素材,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三.树立全新理念---提升教学实效的保障
从熊峻松老师的讲座得知,要提升教学实效的保障就要树立全新理念:
(一)要更新第一个理念——关于地域差异、个体差异的问题。音乐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现一条线上。音乐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承认个体差异,我们可以调整学段目标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更新第二个理念——在艺术实践中来掌握知识技能。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同时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了各种能力,达到在新理念——艺术实践中来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
(三)要更新第三个理念——关于学段目标的问题。不同学段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不同的要求,它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例如,对于兴趣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在一、二年级学段中,是“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起”,到了三至六年级,上升为“保持学生的音乐兴起”,我们音乐教师要朝着目标来授课,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要更新第四个理念——关于终身学习的问题。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看到孩子们的厌倦心理,会时常感叹这些孩子怎么都不爱听课,但自从听了熊峻松老师的讲座,认识到学生不愿听的原因在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授予的知识与社会脱节。除了专业知识,我们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最新媒体设备的使用、对学生喜欢什么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方面我们甚至要和学生共同学习。
以上这些是本人在学习了熊峻松老师的讲座后的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合理运用熊峻松老师的“提升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策略”,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