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做工作

时间:2019-05-12 20:0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心理学做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心理学做工作》。

第一篇:运用心理学做工作

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引导的过程,或者叫心理转变的过程。所以,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每一个基层干部都应该学点心理学,特别是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青年心理学:根据军校学员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基层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五个方面的心理学原理。

(一)心理相关原理。各种现象或各种变量之间相随变化的关系,叫做相关,所谓心理相关就是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引起人们心理上相应的反映。了解。把握这种反映的机制。特点和规律就是心理相关原理的全部内涵。作为一位基层干部,掌握心理相关原理是十分有益的。其一,可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一个决定。一项指示、一个文件下达执行之前,基层干部根据平时所掌握的所属人员的思想特点,就应该预料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现,进而提前做好引导工作。其二,可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俗话说,“情况明。决心大”。只有做到了对部属心理活动特点和思想变化规律的掌握,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进行正确的决断,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其三,可以促进工作的有效性,情况明,方法对,必然效果就会好。这是因为将被动变成了主动,“经验变为科学,真正做到了主客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动机与效果的一致。

(二)心理相通原理。所谓心理相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能够设身处地的互相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信息,从而达到互相理解)心理沟通。基层干部能够和学员。战士心理相通,互相理解,是搞好基层单位建设的基础。怎样才能做到心理相通呢?首先,基层干部要从根本上树立相信学员,战士的观念。相信是理解的前提。尊重和信任是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用/士为知己者死”。现代军校的学员与战士,他们独立意识强,迫切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长辈的信任和理解。只要我们以实际行动表明理解了他们,他们也才会真正理解你这个领导。一旦双方都达到了理解的程度,心理相通了,那工作就好做多了,即使有时工作中有些地方考虑不周或方法简单一些,他们也会予以谅解。其次,基层干部做学员、战士的思想工作时,要人情人理。既要灌输正确思想,注意提高认识,解开”扣子”,又要实事求是,入情入理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学员、战士提出来的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在职权范围内的:一定要尽力而为,满腔热忱地予以解决;在职权范围外的,也要尽到心,一方面表示安慰和理解,使其情绪稳定,减轻精神负担,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总之,对于应该解决和关心的问题,基层干部绝不能无所表示,漠不关心。最后,也要教育学员,战士相信和理解领导。就是说,相信也好,理解也好,应该是相互的,一方失去了另一方,理解、相通就无从谈起。这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心理相通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基层干部掌握心理相通原理,可以融洽干部与学员、战士的关系,促进单位团结: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员、战士接受教育、落实行动的自觉性;可以极大地激发教育者的热情和干劲。

(三)心理相客原理。心理相容,本意是指我说的话你愿意听,你说的话。我也能听进去,彼此能容纳。心理相容了,才能沟通思想;心理不相容,将产生异意障碍,工作做再多也白搭。这里讲的心理相容,主要是指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心胸开阔,襟怀坦荡,在心理上能容得下人,容得下事。所谓容得下人,就是说基层干部要有容人之量,用人不疑,客人之短,愿听逆耳之言,宽容大度。只有大度,才能“容天下难客之士”。基层于部对缺点毛病比较多的、敢于对自己工作和盲行提出批评意见的学员、战士要不抱成见,不搞打击报复。对犯过错误的学员、战士,要真心诚意地批评和帮助,给他们改正的机会,采取适宽容的态度,这样才会得人心。所谓容得下事,是说基层干部在遇到任何事情时,要从容处理6比如由于人们的立场、感憎、利益以及对事物的观点、看法不同,这种差别和矛盾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冲突、纠纷等形式反映出来。这时,你不能操之过急,忙于表态,而是要正确协调双方在认识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冲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正确掌握了心理相容原理,有利于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修养。减少工作的失误和差错: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有利于后进学员、战士的转化,促进单位建设。

(四)心理相聚原理。所谓心理相聚,是指在一个群体里,人们的心理定势指向凝聚一致。这个原理包含的核心;二是说在这个群体里,所有成员的心理定势指向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就基层单位来说,一方西既要有以干部为主体的党支部成值,另一方面又要有全体学员、战士在党支部领导下的坚强团结。如果在一个基层单位里人们的心理定势指向都凝聚一致,何愁单位建设搞不好?何愁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女徘和乒乓球队之所以长盛不衰。与这两支队伍的所有成员在心理定势指向上目标一致是分下开的。基层干部掌握好心理相聚的原理,不仅能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能团结、率领所用人员一道进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能激发所有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五)心理相调原理这里讲的相调。是协调、顺应,平衡的意思:顺应是指适应新的环境,主体改巫原有的心理结构。协调就是根据实际憎况,、们鳖心理定势的指向,从而达到心理平衡。这个原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是经常用到的,只是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意识到而已。例如,当帮助一个后进学员、战士成效不明显,出现信心不足的想法时,马上意识到,应该坚定信心,这种从信心不足的心理指向调理到坚定信心的心理指向,便是心理调的过程。又如基层干部当自己领导的学员队、连队受到上级批评后,本来想找个机会狠狠批评一下学员,战士,但转念一想,认识到还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于是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向大家作了检查,这种由指责大家的心理指向转变成自责的心理指向,实际上就是心理相调原理的具体应用。基层干部掌握好心理相调原理,可以使自己头脑更加清醒,可以减少和避免工作中的鲁莽行为,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有效。

总之,基层干部应当把自己的视线放得广阔一些,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一些。为了处理好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要学习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学习一些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基层建设。

第二篇: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一份自我剖析报1

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一份自我剖析报告

格式要求

1.由标题、署名和学号、正文组成。

2.标题即报告的名称,它应当能够反映主要内容,或是反映论题的范围,尽量做到简短、直接、贴切、凝练、醒目和新颖。

3.需运用到《心理学导论》课程的相关理论。

4.如有引用之处需在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的名称。

5.字数2000-3000字.6.需分别上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到各班学习委员处。电子版以WORD文档形式发至各班学委邮箱,文档的名称格式为:姓名+学号;纸质版上交用于存档。缺一不可。

7.请于2004年1月6日之前完成。过期上交将视为弃考。

第三篇:运用心理学安慰朋友(范文模版)

运用心理学安慰朋友

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她“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

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她的苦恼。

安慰人,比听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她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她的遭遇能够“悲伤着她的悲伤,幸福着她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她的最好的帮助。

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她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她所面临的问题。

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她的眼光去看她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她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她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她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她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她会真心感谢你的陪伴,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过来的。

第四篇:心理学知识运用论文

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有利于提升心理学行业的发展。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心理学知识运用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心理学知识运用论文【1】

【摘 要】

教师是人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起育人的神圣使命,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心理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质量,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找出心理障碍问题存在的原因,抓住要害,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努力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宜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寻找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缺点和错误的根源

学生在课堂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不自觉地违反了课堂纪律;学生学习有困难,害怕失败,滋生发泄的途径;个别学生因学习成绩较差,又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不惜以身试“法”,违反纪律,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或缺乏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诱发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了解了这些原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沟通,积极协调师生的心理状态,变课堂的消极心理状态,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发现缺点和错误时,也要看学生的优点,从优点和长处的一面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认识自己。学生在认清自己分清是非之后,就会发挥长处,改变自己的不足,从而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能以舒畅,愉快的心情投入教学,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1.理解、宽容学生

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和宽容学生,学生自然就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这样师生心灵就容易相通,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少了,知识的传递畅通无阻。以心换心,以情育人,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2.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真诚交流沟通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良性情感的传递着,教学中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即使是对问题学生也不要去讽刺、挖苦,也要给予信心和鼓励。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应无区别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也了解学生的不足。对每个学生要建立适当的期待,在课堂中给予他们不同的机会。

3.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意见、想法,作为教师不应该去断然地否认他们的观点。不小看这些学生的想法,应给学生鼓励,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正确的引导他们。

总之,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使学生产生乐于接近的心理。

三、教师应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要更加学会学习;教师也不能老是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在工作中同时也要注意学会学习心理学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理念,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深刻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程度及个别差异,讲课准确、清楚、新颖、生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心理状态。

四、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个人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学习,也能在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孜孜以求并乐此不疲,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学习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趣味性,学起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二是学习者感到有必要学习某些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未来对社会都有好处。从而增强学习的毅力和恒心。知识的实际运用会使人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对有关的知识学习进一步加深兴趣。因此,教学中应时时注意生动的时事和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职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置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总之,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旺盛、饱满、高昂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绩效,其关键点,需要教师将心理学知识恰当地运用于教学。教师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完全投入学习氛围当中,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心理学知识运用论文【2】

摘要:

针对目前我国科普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教学效果不深入的事实,如何增进普及对象对科普知识的吸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一线工作者经验积累与探索的基础上,运用与心理学相关的“四步法”,设立良性教学情境,提出科普人员工作中较适合的工作方案。点明学习心理学有利提高科普工作者工作效率与“科技知识传播者”从业能力。

关键词:

科普 科普工作者 心理学 教学情境

贵州科技馆自2006年8月18日开馆至今,随着来馆参观公众对科普场馆认知能力和服务要求的提高,笔者是贵州科技馆的一名科技辅导员,在“如何当好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的问题上,有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当今科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大时代,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科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科学事业因其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格外关注,而科学普及就是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使公众理解和接受科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

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电视传媒、互联网络的出现,推动了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知情权和参与权普遍愿望的提高,从而对科学普及的方式、手段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记得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过:“科学,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如果说“科学知识生产者”是人类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必不可少的最终源泉,那么“科学知识传播者”就是今天沟通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一座桥梁。要想在相对广泛的领域内准确、适宜地反映科学,“科学知识生产者”与“科学知识传播者”之间、“科学知识传播者”与“科学知识传播对象”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合作关系就至关重要。科普工作者们的肩上负有两个重任:“一是,探索和揭开科学的奥秘;二是,要把科学告诉公众”。在科学事业里,“深入”地研究科学难题所取得的突破是艰难的,但是要把研究成果“浅出”地说给公众听,让他们搞懂、弄明白,或许更难一些。曾记得一些著名科学家写的科普名著: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法布尔的《昆虫记》、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千百万读者,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他们作为大科学家为何能写出如此受大众青睐的科普读物呢? 这就是笔者想与各位朋友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科普工作者的“关键”和“重点”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自己苦心钻研的课题能否取得成果,更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能被社会大众所理解、所承认、所支持,这就要求必须学习和掌握好科普宣传工作的本领,树立起如何全身心的投入科学普及;如何努力使公众更好理解科学知识的理念。

科学普及是非强制性的教学关系。其中,教学情境主体与内容的自由度都很大,在科普工作中能否抓住普及对象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就显得十分关键。活动时,面对的是社会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积极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不同需求,同样也非常重要。例如:当面对某位来科技馆参观的青少年朋友时,科技辅导员立马就走上前对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就是……。当科普工作者对科普对象激情付出后,却得不到十分之三的回馈时,双方的心情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郁闷。这就是在“科学知识传播者”和“科学知识传播对象”之间没有找到最佳钥匙的缘故。

科普工作者们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和“重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就是打开这些锁链的最佳钥匙。首先,在开展工作之前对普及对象的学习动机有一个分析、归因和实施的过程;其次,将心理学上的“需要层次、成就动机、成败归因和因材施教”的策略(参考文献[1]),巧妙灵活运用在普及的对象身上;最后,大家就会惊喜的发现,真的能使科学普及的活动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顺利发展、和谐发展(这里所指的“和谐”,就是“教一学”双方都心情愉悦的一种状态)。

二、科普工作者的“四步法”运用

通过大量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探索,笔者总结出了一套很实战的“四步法”,能使教学双方在很自然的氛围中顺利完成知识的获取。

第一步:信息接收途径的观察法。可以对普及对象进行初步的分析(性情、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等方面);

第二步:语言技巧里的“吸引力法则”(参考文献[2])。要吸引对象,并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步:心理暗示法。让普及对象既能很愉快又不自知的进入创建教学情境中来(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关系);

第四步:因材施教法。实施知识点的普及教学(根据对象来确定方案与程度)。

三、科普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在科学普及的实施过程中,并不是凭着一腔热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要处处学习心理学、处处运用心理学和处处想到心理学。使“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之间变得更和谐;使“科学知识传播者”和“科学知识传播对象”之间变得更和谐;使自己的科普活动能控性更强、成效面更广;使自身所处的这支“科学知识传播者”队伍更专业、更有凝聚力。在科学知识的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后,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以及科普创作也日益走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逐渐呈现出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对于社会大多数的成年公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后果,而非深奥的学术术语、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尖端科技知识;对于未成年的人来说,他们什么都不想关心,长期的、枯燥的知识点学习,使其内部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弱、学习效果越来越差,但这些却并非其自身所愿。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不同,社会科普教育更需要关注普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自身爱好的兴趣点和其特定时期的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和帮助。科普场馆工作者在向普及对象传授的内容上,不应只盯着科技最前沿、最突出的那些知识,应该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对其进行引导、培养和实施帮助,引导其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帮助其在科技研发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第五篇:“教学做一体化”教法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法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法,对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也很有指导意义,通过探索实践,在心理学课堂上的运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幼儿心理学 更新理念 改变模式 明确目标 激发兴趣 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4;B84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58-0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成为当代教育的方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宛西中专的教师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推敲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法,实践摸索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和本校老师的“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我学习并运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法,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心理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参与游戏、分析案例、讨论探究、指导实践,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一、更新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理念指导我们中职教师明白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那些不能被机器取代的能力。只有透彻理解了职业教育的理念,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这些理念,从而指导我们高瞻远瞩立足当下调控好每一节幼儿心理学课,使幼师学生坚定做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信念、用信念指导行动养成“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习惯、形成良好性格指导以后的就业。

落实到心理学课堂上,就是要有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起到好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参与游戏、分析案例、讨论探究、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充当导演的角色,认真准备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控好各个环节,让一节课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且能力有提升。课堂不再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不再求全责备,而是引导学生思维探讨、集思广益、把心理层面上的问题呈现到话题中在课堂上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通过更新观念,把传授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能力相结合,不仅让幼师班的学生了解了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通过游戏、谈话、讨论、分析,锻炼了幼师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这些90后的孩子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时,教学理念就从原来的只学习幼儿的情绪情感知识方面扩大到通过游戏和案例分析等引导幼师学生们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先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再分析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新理念下我上本节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活动一:游戏体验情绪

通过听《high歌》和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二:交流倾诉

鼓励孩子们诉说听音乐和做游戏过程中的心情,进一步启发孩子们思考:情绪对我们有哪些影响?说出表达情绪的词组,讨论不良情绪的影响和宣泄途径。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要自我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接着过渡到了解学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深入讨论分析幼儿老师如何做才能保持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活动三:观看视频《爸爸去哪儿》节选

讨论视频中的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的特点,归纳总结幼儿情绪情感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幼儿老师如何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至少写出三种方法,并分组展示。

?@种上课模式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又不怕说,学生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二、改变模式

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思维惰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在教学,教学生学。”课堂教学上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学做一体化”作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们心理学的课堂模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人人参与游戏、学习讨论、分析问题、上台展示,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们的心理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这样做的:第一次课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并合理安排各组成员,鼓励各个小组商定队名和口号,增强同学们合作的兴趣和信心,如:17.3班40人,分为五个小组,第一组队名是战果队,口号是:东风吹,战鼓擂,一组之外还有谁!第二组队名是海枯学成队,口号是:拥抱青春,挥洒汗水,看我二组,展我组威!……。这样的课堂发挥了小组合作功能,各组员共同参与心理游戏、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争议中,增强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她们的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寻求合理的答案了。这就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也是真正体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三、明确目标

“教学做一体化”教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细化可量化可考核,不再是原来的教学目标表达模式如“使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点”、“了解什么”等。我们的教学目标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来描述,并且是在认真备课、备学生的前提下同学科老师一起磋商确定的切实可行的,如“能说出情绪的概念和分类”“小组合作分析案例中幼儿的情绪,说出三种以上保持幼儿情绪健康的方法”等。有了清晰的目标,就能指导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老师们更好地备课,教学方法也更分丰富多彩。如我们心理课堂常用的方法:课前游戏热身、案例导入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张贴关键词条、学生上台演说等。

总之,通过探讨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法,老师和学生都受益颇多:老师更用心去备课、上课,自己上课更有信心、更出彩;学生上课更积极参与,更有学习兴趣,既收获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

下载运用心理学做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心理学做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激励机制与心理学运用

    1372317029企业激励机制与心理学运用企业靠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行为模式对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创......

    心理学运用作文教学(五篇)

    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巧用心理学理论辅助中小学写作教学 三溪镇中心小学 熊丽娟 1816248750 摘要:深处一线的教师们强烈地反映,普通中小学生,普遍地表现出对写作不感兴......

    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捕捉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结合运用心理融通和疏导方法,根据心理特点、实施情感渗透、把握需要动机、重视意志品格,有意识地运......

    运用心理学原则改进政治课教学

    运用心理学原则改进政治课教学 运用心理学原则改进政治课教学,给政治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下面仅举几例,抛砖引玉, 与同行共同探讨。 运用“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职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可以准确地识别工作对象在各种矛盾支配下所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意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运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设计教案

    圆圆的世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喜欢联想,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品质,大胆的想象。 3、喜欢探索,在体验中体验创新思维的乐趣和解决实际问......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字数:2449 来源:文理导航 2015年6期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