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2 21:3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其和

在每个人的绘画历程中都经历过从临摹写生在到创作的过程。创作较临摹和写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创作中所涉及的问题比临摹和写生更加的复杂,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对于绘画者的要求更加的全面。在创作中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单纯技术上的,更有观念以及意识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初步搞过一些创作之后,对于艺术创作有了一些感受,下面简单的谈一谈我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一、情感。艺术创作中是抒发艺术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幅画面给观众的第一感受就是他传达了怎样的境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绘画就是通过抒发绘画者的思想感情把情感用绘画的语言方式展现给观众,使观众的心里产生一种共鸣。我们人人有感情,我们的情感是丰富充实的,并且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体现在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身上所表现的题材主题以及内容上都是呈现多样化的;有表达喜悦的,有表达悲伤的,有表达平淡天真的,有表达浪漫的,有表达美丽善良的,有表达丑恶恐怖的等等。我们每个人的这些情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悲欢离合,人的一生充满了幸福欢乐和苦难坎坷,这些都真真正正的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这些情感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自然的,真挚的。那么体现在绘画中我认为我们所要表达的这些情感没有好坏,高低,雅俗之分,只有我们在表达这些情感的同时是否自然,是否真挚,是否是在用我们的真情来表达。我认为在作品中只要能充分的表达出自然,真挚的情感,作品就能打动每一个观众,因为它能激发出每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所共有的本质的情感世界,是我们的内心深处与画面产生强大的共鸣。经典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自然,真挚的情感。我国杰出的艺术家齐白石我认为他作品的最成功之处,是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真情流露。他的作品所表现的都是民间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题材,有人说他画的俗,但他俗的自然,俗的真挚。他的作品是那么的可敬,可亲,可爱。在这里,我认为自然真挚的情感都是另我们尊敬的,是严肃的,正直的。就算是表现一些带有恐怖,悲情色彩的题材了也是如此。在中西方绘画中表现这样的题材很多。例如,敦煌绘画中所表现的宗教题材的佛祖舍身饲虎的绘画场面。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描绘的《最后的完餐》中犹大形象。中国民间绘画所表现的门神,天王等等。在欣赏这些经典艺术作品的时候,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象常人所认为的那么美丽,善良。但你在欣赏之时却并不想远离他,有一种为威严正气的精神存在于作品中,除了感受到精神的震撼外,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那是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自己自然真挚的情感。不但在绘画领域中,在戏剧、文学和电影艺术待文艺形式中也是如此。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欣赏之后给你的感受并不是悲哀和丧气,而是使你感觉整部作品是一种正直的悲壮色彩,反而使你的更加喜欢去读它。去我看它,去感觉它。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表现的主题是永恒的爱情。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有着极高的票房的收入,除了投入量的资金,高成本的制作外,还有下胪重要有因素就是导演表达出的爱情主题是自然的,真挚的。因为人们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这种自然,真挚,纯洁的爱情的。所以这部影片打动了每个观看电影人的心。所以,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应找到自己内心深处自然,真挚的情感,发掘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为自然真挚的情感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在学习传统艺术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传统优秀艺术家的表现技巧,还要学习他们是怎样用自己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里,并不是要求我们去追求前人的那种心境,因为那种心境不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所以他并不自然,也不真挚。比如有人想追求元画的那种心境。那么你内心深处的心境真正的达到了那种平淡天真,清润空灵的状态了吗?如果没有达到,你的作品就会是一种外在的样式,作品呈现出概念化和表面化,人们看久了就会发现内涵不深刻,画面中没有真正的自我,只是一种样式罢了。所以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应带着自己的自然,真挚的情感去创作,我们的色彩,造型,构图都应符合自己内心感受。

二、创作过程中的投入程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情感真正的融入到我们的作品当中呢?在这里投入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投入程度是一种状态,一种进入到画面当中的状态。我在画画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相距甚远,除了自已的表现能力差以外,还有就是内心深处投入程度不够的原因。只要是身心没有投入进去画中的形象立刻会是一种表面化,概念化和说不出的丑恶感觉。所以你的身心要全部的进入画面,那里有你的感受,有你的情感,你就是画面中的人,画中的景,你已经忘记了你的存在,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感受和情感真正的融入画面,达到一种古人所说的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我国清代山水画家石涛说,作画之时,要心在画中之物。在传统的绘画佳作中,我们能看到传统的艺术家么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我国古代的画论和艺术家也都不同角度的论述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我的认识只局限于此,就不多谈了。

三、冷静,稳定。带有真挚的情感去创作是固然重要的,全身心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在投入情感创作的同时,往往过于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进而控制不住画面。我们创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情感恰如其分的表现在我们的画面中。着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中必须冷静,稳定,不浮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的提醒自己是在画画,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现实的形式化的形象,通过形象的意境传达给观众,从而让观众体会出你的情感。我过明代的花鸟画家徐谓,从他的作品中,你能深深的感受他内心的激情。他之所以把这种情感传达的那么的恰如其分,那时他在创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冷静,稳定的成分。我们看近代山水画家傅抱石的作品有一种轻灵的洒脱气质,山石树木在他的笔下随意的飞舞,感觉是那

么的漫不经心,自己看来作品中的每个局部却又是非常的精彩与巧妙。可见他在创作过程中,也是经过一翻冷静,沉稳的苦心经营的。而齐白石的作品较前两位冷静,稳定的成分要多一些。冷静,稳定与激情在创作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的多少是没有一定的限制的,它是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个人的情感的体现。我体会在作画过程中,太冷静,太稳定会使作品形象僵化,整幅画面不贯气,作品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也会有所下降,有时太追求沉稳,也会出现紧张,胆怯,越想画好越画不好的情况,而导致最心情浮躁,无法完成作品。所以在作画过程中,冷静,稳定的同时也要多一分激情,多一分勇敢,多一分理直气壮。

四、随机应变。现实的比想象的总是有差距的。想象的总要比现实的完美。就好象有人说一个地方的风景是多么的美丽多么的壮观,你的心中就已经开始勾画出了这处风景的图画,当你看到现实的风景时你会发现和你想象的差距很大。那么在创作过程中,当我们带着感情冷静,勇敢的画出一笔是,发现画面中的一笔和你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画下去,就会导致画面局部和局部之间的衔接生硬,没有内在的联系,整体感觉秩序混乱。那么我们怎样把现实的与想象的有机结合起来呢?当现实已经画出这一笔时,你应接受这个现实并根据原有的感受相应的画出下一笔。就如同我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你的队友所传出球的落点并不一定那么的准确和恰到好处,但你仍然要想进办法达到你原有的目的————射门得分。所以,作画的过程如同上战场,在有激情,冷静,勇敢的同时,还有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情况,多一分机智,灵活多变的战胜敌人。

五、心态。怎样才能把冷静与激情,控制与随机,勇敢机智良好的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呢?我想在冷静与激情,控制和随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是最好的结果。这个平衡,我认为是作者时刻调节自己面对画面的能力,是一种心态的平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平常心,只要我们找到了平常平静的心态,也就真正的懂得了怎样去面对一副画面。

总之,我体会在创作过程中,应带着自然真挚的情感。冷静,稳定,勇敢机智,还有一颗平常心去进行创作。

综述,我们的民族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怎样去继承和发展呢?仅仅是继承传统的技巧和样式么。传统艺术中把艺术格调的高低和人品素质紧密的联系起来,认为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创作出感人崇高的作品来。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艺术表现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传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留给我们的精神美德,是让我们做一个具有传统精神美德的艺术工作者。进而在吸收现代的外来的优秀的艺术营养。努力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中国艺术作品。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我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浅谈艺术创作中的灵感

关键词:灵感 灵感思维 艺术创作

摘 要: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捕捉灵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灵感的产生也代表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和亢奋性等特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其实是艺术工作者继苦苦思索无果之后,因外部条件触发或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大脑中突然产生的新想法。

一、引言

一部艺术作品之所以称得上优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把握住了灵感。在人们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中,捕捉灵感,往往是成功的先兆,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灵感思维是人们在艺术构思和不停的思考探索过程中,依靠直觉和主观能动性形成的顿悟性思维。它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思维运动的统一体,是灵感产生的源泉。灵感的产生也代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和亢奋性等特点。关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其实是艺术工作者继苦苦思索无果之后,因外部条件触发,或因持续思索,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大脑中突然产生的新想法。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于对艺术的热爱。柏拉图曾说过:“灵感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天国或上界事物难得的回忆和观照,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是谁,都将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①。所以从艺术创作中灵感的产生到作品的形成中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表现过程,其中创作主体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其艺术语言的锤炼,是灵感产生和化为实际艺术作品的动力源泉。

一、艺术灵感来源于不断思索和感悟

可以这样说,灵感来自与人的不断思索和人生苦修,是顿悟而得,这也是灵感启示下的艺术创作过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间的获得,必须是经由“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苦过程。有了这种艰苦过程的磨练,才有那“蓦然”间的惊奇与喜悦。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产生虽然具有其突发性及偶然性,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出现在艺术工作者极度的思索过程中,也只有在思索的推进中和能使灵感在某个偶然的情景之中突显出来,即使灵感有时似乎出现于无意之中,但这无意已是创作主体长期思索、探求、实践所形成的一种潜在意识,是思维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灵感会在何时产生,但我们的意识却提供了灵感出现的可能性,任何一种灵感都是创作主体在思索、探求中的顿悟实现,创作主体越是思索的多,感悟的多,表达欲望的程度愈强,就会愈逼近灵感出现的境界。(tang)

二、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积累

艺术灵感是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艺术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或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这样,艺术工作者能使得创作的审美认识在不断的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在这一“灵感”突发的瞬间,其实凝结了艺术创作和对生活中信息的积累,是灵感产生的一种强大的动力和准备条件。《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诞生与冼星海20年来在音乐方面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创作经验密不可分。他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留学法国,师从名家,后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大量群众歌曲,谱写了电影、话剧等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有如此丰厚的音乐沃土,怎能不结出绚丽的音乐果实呢?

三、艺术创作灵感还来源于采风

采风也是艺术创作中灵感的重要产生来源,也是现代艺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很多艺术工作者都是通过采风形式,以求得艺术创作中的灵感。著名作曲家郑秋枫曾创作《我爱你,中国》等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尽管现已七十二岁高龄,但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他认为,他多年来的创作激情和艺术灵感,全都是来源于采风,来源于生活。难怪在欣赏他创作的音乐时,就像在欣赏一幅绵延不尽、饱含韵味的山水画。听他的《毛主席关怀山里人》,歌曲的前奏让人仿佛看到一座雄奇壮美的高山;听他的《颂歌献给毛主席》,仿佛就能看到奔腾恣意的汪洋大海。

四、结语

灵感作为一种宝贵的创新资源,是艺术和科技活动等的活力源泉。灵感创新应该作为一种人权来保护,开发好、利用好人民大众大脑中产生的灵感,尽可能实现其价值,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灵感是神秘的,它从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会产生,但它又经常在我们头脑中闪现,大千世界可以触发各式各样的灵感,而获得灵感并使之转化实现为艺术品的,只能属于勤奋探索、富有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们。

第三篇:浅谈绘画艺术创作

浅谈绘画艺术创作

摘 要:绘画艺术创作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的,因为历史年代的不同,其内容形式反映的思想、文化和时代背景也不同,艺术随时代而嬗变,才能使艺术源远流长。同时,绘画艺术创作还需要有好的素材,激发出灵感进行巧妙构思,才能赋予绘画作品之精髓、生命、风采、感情,来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文化素养,从而折射出大千世界社会文化的多彩多姿。关键词:绘画艺术创作;继承性与革新;素材、灵感和构思;艺术欣赏;审美体验 创作一副绘画艺术精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色彩和意境,都必须要求其艺术性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有了好的素材和灵感后,还需要掌握牢固的绘画技能和创新意念。怎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绘画艺术精品呢?下面我就此谈一点关于绘画艺术创作上的几个问题和浅薄的见解: 1 绘画艺术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 艺术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主要是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但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性和创新性既不搁浅从前,也不一成不变,在保持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艺术源远流长。作为绘画艺术,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所使用的基本技巧和手段,都是继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来进行创作的,然而,我们今天在绘画创作时,只能继承性地去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与方法,而不是照搬的去模仿。因历史年代的不同,其作品也都会局限在特定的思想、文化和时代背景里,故其作品有长处也有不足,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学古不泥古,用古不僵化,在绘画创作的承师过程当中必须做到灵活运用,克服死板硬套的教条主义。齐白石就是习得芥子园的传统程式,习得中国诗、书、画、印传统程式而不入牢笼的辉煌例证。艺术随时代而嬗变,我们在纵观艺术的发展史时,最突出的印象应该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正如刘勰所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格诸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欧洲中世纪绘画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像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绘画作品是那个时代精神体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的艺术形式。从写实到抽象或变异及后来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艺术作品风格演变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时代演变的轨迹。艺术随时代而嬗变,“书画未必尽师古,文章贵在能通今”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绘画创作当中要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都应当反映当今时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背景。要标新立异,不能重复古人,更不能重复自己,“重复代表生命的完结”,画家毕加索之说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是他有从来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艺术个性。因此,我们只有在继承中去革新创造,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一片艺术蓝天。2 绘画艺术创作中的素材、灵感与构思 素材是社会和大自然中人或事物的具体形象,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源泉;而灵感则是艺术生命的闪光点,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觉的顿悟,是一种突然发现的心灵奇迹。素材和灵感在绘画创作中缺一不可。例如,山水画是表现画家对山水的气象、色彩、光影等具有特殊的敏感,从而引发起特定的情感而在头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图画。如果画家不到大自然中搜集素材,不了解山水的结构和气势,不被大自然中山水所呈现出的一幅幅或壮观或秀美,或雄浑,或恬淡的景色给打动,又怎么会有在头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图画这种创作灵感呢?山水画是这样,其他人物画、花鸟画也是如此。我们要创作出绘画精品就要到大自然中和社会各阶层中,去搜集素材,寻找灵感。现代知名画家贾又福不就是为此,十年登十九次太行山吗?在家闭门造车,有什么灵感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创作。在有了素材和灵感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还要求创作者有一个好的构思,才能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构思,顾名思义就是创造者对将要进行的绘画作品中要表达什么意念、思想情感或趣味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中心思想。也就是说当我们拿起画笔进行绘画之前,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这幅画作品的题材,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要对其造型特点、色彩关系、意趣与结构的关系,还有构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创作一幅作品,思想上、艺术上的构思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构思是个纲、纲举目张。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成型与构思,展现于笔端,这是关键的一步。构思艺术形象要善于表“情”达“意”展现事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人物画是直接表达人物的各种形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花鸟画、山水画等,是靠赋“形”写“意”、借“体”发挥,以它形之体,藏人心之魂,婉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这是绘画艺术构思的要领。也就是说创作者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而赋予绘画作品之精髓、生命、风采、感情,这就如同展现人物的表情和内心一样来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文化素养,从而折射出大千世界社会文化的多彩多姿。3 创作中的艺术欣赏与审美体验 艺术欣赏的提高与丰富的审美体验,是绘画创作中另一条途径。艺术欣赏之说以被称为再创造,是因为它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生活。艺术创作不仅生产了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艺术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者最终又实现着艺术品的再创造。艺术欣赏的总体程序则有对作品的审美观照,把握物态化意象,转形为和创作者心灵化意象相重合又相移位的再造性心灵意象,在审美心胸经受震荡和净化的过程中,回返自然。这一欣赏过程的完成,也是精神上一次飞升和自我超越过程的完成。因此,艺术欣赏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审美愉悦和审美快感,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所能达到的审美认识、审美体验和精神状态有着一定的共同性,所以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会使自己在创作上更上一个台阶。绘画艺术,通过艺术的特定材料,凝聚着艺术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其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而唤起创作的欲望。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农民画家、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体验,才创作出了《拾穗者》《倚锄男子》等作品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生活的美丽图画。其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艺术家心中淡淡的哀愁。因此,对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物象的审美体验丰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提高。绘画艺术创作是一种高层次、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实现的过程。由于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的不同,在其制约和影响下的创作过程也不同。此外,由于艺术家的先天禀赋、个性气质智能心理结构、人生阅历和文化素质以及才能技巧的不同,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自然会千差万别。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油画风景写生的地域性因素 ――云南、吉林油画风景为例石小花(曲靖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摘 要:地域性是影响油画风景写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油画风景写生中的地域性问题,从地域性人文因素和地域性自然因素对油画风景写生的影响入手,分析油画风景写生中的地域性因素。全文共分两部分:首先,地域性的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对油画风景写生的影响。其次,从绘画题材、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三个方面分析油画风景写生的地域性因素。从而得出地域性的因素决定我们对艺术的感受不同,作品中形成的画面题材、绘画风格,画面语言也就存在差异性。关键词:油画风景;地域性;创作风格 1 绘画语言与地域性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少数民族美术特征具有象征性、装饰性、主观表现性。象征性如云南原始岩画、甲马、剪纸中的人、动物、植物形象。麻栗坡大王崖岩画的两个主体巨像通体都是黑色,采用白线勾边,背景用赤铁矿粉颜料涂成储红色。在当地人心中,这个图像是他们祖先和民族英雄的形象。同样,基诺族传统挎包上的五彩太阳花纹,底色为天蓝色布,象征着太阳所在的天空。装饰性: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刺绣的制作。色彩通常强调补色对比、纯度对比,色彩呈现平面的装饰效果。其中色相对比是最常见的,如丽江纳西族壁画采用了色相对比而取得饱满亮丽的色彩效果。主观表现性特征是指创作主体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情绪化的把握,它追求主观情感的自发性。我们观察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可以发现各种色调的都有,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色彩氛围,具有很强的主观表现性。少数民族的这种色彩语言,正是我们在风景创作中值得借鉴的。风景创作中除了对景写生外,更离不开画家的主观情感的表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地画家有我们前面提到的姚钟华,他的作品中体现了红土高原上特殊的人文内涵,在传统艺术、民族艺术中上下求索,找到装饰性、表现性民族色彩语言。还有曾晓蜂的《在高山之巅》以响亮明快的色彩及装饰性线条表现出独特的风格。2 绘画题材与地域性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拥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和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云南风景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创作源泉。在这里聚集了丰富的地貌地形,如波状起伏的高原,大面积土地高低参差不齐,纵横起伏。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在 5000 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年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还有喀斯特地貌,曲靖的石林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彩的民族风情,云南的民族多,民族节庆更多,为广大画家心驰神往的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街”、纳西族“三朵节”、苗族的“花山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哈尼族的“长龙宴”等已成为云南风景画家的重要题材。红土高原质朴雄浑,博大精深;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原生态村落。石林大糯黑彝族村落位于石林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石林县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之一,2007年被评为首届“昆明市文化旅游特色村镇”。大糯黑村世世代代以山上的层石搭屋建房。这些青石层层叠叠地垒在一起,颜色深深浅浅,或朴素或沧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撒尼人的生活变迁。独特的石头景观为糯黑村赢得了“石头凝固成的村寨”“石中精灵”等美誉,深受画家、摄影家及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一年四季到这里采风的文化人士络绎不绝。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翁丁村,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落。近年来,翁丁村充分挖掘传统特色习俗,开展拉木鼓表演、佤族歌舞表演、佤族祭祀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旅游项目并展示悠久的佤族文化,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这一切都是油画风景创作最好题材。3 绘画风格与地域性 艺术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由于艺术家所受的文化和个人的审美情趣不同,对具体物象的感知和差异性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在这里本人用云南油画家苏新宏和东北油画家李泰铉的油画作品做比较,分析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的原因。苏新宏作为云南风景画家的代表之一,作品表现出红土高原本的面貌,画面中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很强、笔触的运用,透着画家的激情与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画家本人作画时的一种感受,作品中的线条呈现一种力量。油画作品《土地》,画面中大面积的红色,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好的表现了云南红土高原的特征。李泰铉东北风景画家代表之一,作品大多表现东北山村题材,油画作品《春》描写的是延边朝鲜族人民早村耕种的场景。画面中的构图,很好地体现出东北平原的辽阔和黑土地的肥沃。油画作品《秋之韵》画面中使用的色彩绚丽斑斓,这与东北的自然环境有关,在东北四季分明,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红色的枫叶,给画家以丰富的想象力。地域性因素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基础。生长在这个地域的人不自觉地就会具备地域赋予他的个性,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无形中规定了你的认识、行为和思想。参考文献: [1] 把艺术做旧――与画家苏新宏对话[Z].[2] 杨一江.方言语境与地域文化[Z].[3] 周文林.云南少数民族服饰[M].云南美术出版社.[4] 张胜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研究[M].民族出版社.[5] 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6] 宋文翔.地域性因素在云南美术发展中的主导性[J].

第四篇: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重要阶段。

一、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

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着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体意象,运用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

艺术构思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目的在于创造高度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如果不致力于艺术形象的典型化,创作意图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艺术典型化的程度越高,就越完美,越有普遍意义。典型化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典型化:是构思典型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艺术家把不够典型的生活材料,按照文艺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规律,经过艺术的加工改造,构思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象的过程。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将典型的艺术意象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物态化,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艺术创作中的“传达活动”,就是艺术家运用各种媒介材料和技术手段,表现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认识成果,把构思形成的审美意象实现为作品的阶段。简言之,艺术创作其实质就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这也是艺术创作过程的完成阶段。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是对艺术创作过程三阶段的形象描述。

第五篇:在体会之一中

在体会之一中,我们分析了中学德育面临的困境和原因,在此,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就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1、解决认识问题,明确德育为先。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会做人是根本性的,而学会学习只是工具性的。从现实看,现在问题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学生到社会能否成功,有能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道德素质。作为德育工作者,更要把握这个首位。

现实的冲突,我校的思考与做法

2、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德育应该符合人性,应该立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终生受益。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学生品行,完善学生人格。学生是德育的主体,真正的德育是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也体现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上。所以,我们要以德育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吸纳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系统学、行为学、美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工作对象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着自己成长的天地,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相对独特而又丰富的心理感受,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参与中也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个性体验。我们决不能简单地将他们仅仅看做受教育的对象,而把成人的道德评判和价值标准单方的强加于他们的身上,进而剥夺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应把来成年人作为—个不仅拥有个人基本权利而又拥有自身精神世界的群体而尊重。以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心态来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以友好而不是粗暴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其次,要理解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有着属于自己年龄群体的关注对象、关注热点,还有着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成年人看待未成年人的眼光,衡量未成年人的标准,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往旧的眼光、旧的标准,而应与时俱进,从当前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现实出发,要习惯手换位思考、更新观念,理解来成年人的所思所想。我见过这样无奈的家长:“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凑上去一看密密麻麻,花花绿绿,一阵头晕,我又不懂,也就不管了。”因为不了解而放任,让缺乏足够自制力和免疫能力的孩子独自穿行于网络的大干世界,是很危险的。因此,成年人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与孩子的思想保持一致。

再次,要贴近未成年人。在尊重、理解未成年人的基础上,思想道德建设要贴近未成年人。有一个孩子,放学后和妈妈兴奋的大谈恐龙故事,讲得兴致勃勃,而母亲却不耐烦地说:“洗手吃饭。”孩子眼中的光瞬时暗了下去,心中一扇沟通的门随之关上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很多时候,家长抱怨无法和孩子沟通,但是没有共同的话题,沟通又从何讲起呢?作为家长,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并且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变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为生动有趣的感受教育,要做到教育的语言鲜活通俗、事例生动典型、形式喜闻乐见,通过因势利导,寓教于乐,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式展开;同时,还要根据他们心理、生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地域群体,各有侧重,循序渐进。

3、回归生活,活动育人的观点。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青少年从书本中解脱出来,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存在道理讲得多,行为指导少,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现在不少学生讲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而根本落实不到行动上。《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教育的“质”的指标。狠抓“养成教育

”,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台湾教育的感受:

注重养成教育。学校认为学生的德行优劣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养成教育来培养的,是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实现的。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每个学生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社团的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和文明诚信的礼仪以及审美能力、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同时,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而且明确规定德行考核不合格不予毕业,所以,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比较好,这一点从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过程中得到了印证。

除此之外,学校还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在校内和校外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8小时,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就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学校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社团活动非常少,更达不到全员参加,同时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此而言,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特长发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台湾政府还把德行教育的重心往下移,他们认为小学教育不只是启蒙教育时期,更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德行教育,从如何做人教起,围绕在礼义、廉耻、诚信等方面进行辅导和培养。从上述来看,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台湾抓得落实,而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用起来不要,因此,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总是抓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学生的思想及道德观念比较模糊,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除了重心下移外,要改变对学生成才的评价办法,不能惟文化分数定优劣,更不能用文化成绩代替学生的品德行为。

回到我们自己的育人工作中来看,我们其实可以挖掘很多东西:

利用研究性学习开展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和历史展览馆,布置学生利用假期,了解家乡的变化,真实地感受今天的中国是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求索奋斗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从而坚信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另外,还通过树立身边的优秀学生的典型及典型事迹展览(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文明之星、科技之星、孝敬之星等),让学生在身边受教育。学生会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学生文明监督岗(寝室、教室、食堂、公共区域学生的文明言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劳动等,让学生成为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学习、反思、体会、修炼。

4、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实现三大转变

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主宰到主导。班子人应放下架子,对学生不是管、卡、压,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放手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我校陈怀满老师的做法

从封闭到开放。社会不以我们的意志在影响着学生,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从社会的大课堂中吸取营养,关键在引导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判断是非、现象与本质等。

从控制到服务。班主任要把学生这个教育对象当成服务对象,主动当好学生的助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主动给学生当好参谋,为学生的发挥出主意、做好指点。

教育行为的转变:

没有差生、坏学生,对学生多一点尊重与欣赏。我校的理念促进所有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就是成功。

对学生重在启迪与激励,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在他们困难时、犹豫时、难过时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多给学生帮助、指导。

充分相信学生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对学生寄予的殷切希望实在太重要了。罗森塔尔效应。

教育角色的转变:

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育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德育目标。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中小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根本不可能达到,达不到的东西又何必去做,这样一味的唱高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名义上的“加强”,实际上的“淡化”;名义上的“落实”,实际上的“落虚”现象,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可以围绕具体的德育目标,制定相应的细则,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德育目标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小、具体、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因此必须从中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小一点,要尽量使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有些教育内容比较抽象,可以把它具体化,把它分解成具体的细目。

道德目标的多层次:对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层次化、具体化的科学设定。设定科学的道德教育目标要考虑二个方面:第一,现实性。脱离社会生活与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不易为青少年学生理解接受,达不到育人效果。第二,层次性。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根据青少年学生个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需要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形成小学、中学、大学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科学的合理序列。如有的学校把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划分为第一做“人”,即成为讲究公德、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在这一阶段着力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与规范的培养;第二做“中国人”,即成为树立正确“三观”,拥有“五爱”精神的合格人才,这一阶段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的巨大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强化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做“优秀的中国人”,即成为拥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肩负复兴中华历史使命、努力造福全人类的人。这一阶段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

(三)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办学理念

一是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明确自己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人心。

二是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活动月等。

比如我校开展了一些工作: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颇具特色:文化长廊融科技、艺术于一体,客观真实地向社会展示朝阳中学办学理念、育人过程、育人成果,可谓朝阳教育的缩影;一训(浚哲文明)三风集中反应了朝阳树人的育人目标和育人要求;校史展板群,反映了朝阳教育的艰苦创业及崛起、腾飞的历程;宣传橱窗、朝阳赋碑、石刻丹凤朝阳、朝阳园内壁刻警言书法等,不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且具深厚文化底蕴。

第二,寝室、教室、办公室文化氛围浓厚,各显山高水长。班级文化建设,融班风、班规、班训和艺术于一体,各显特色风格;以年级为单位的“职工小家”建设,聚人生修养、育人准则、工作态度和目标、团队精神于一体,艺术上可谓异彩纷呈。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匠心独具。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爱绿、护绿活动中,绝大部分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基本形成了讲卫生、爱环境、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校园环境为之一新。春来百花争艳,夏来浓荫匝地,秋来红叶错综,冬来黄绿参差,创造了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第四,人文文化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开展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着装仪表、行为规范的一系列活动和督促检查、整顿提高的工作努力,学生在文明礼仪、着装仪表、行为规范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有了极大改观。

(四)整合课程资源

(1)整合德育课程

①.调整德育课程结构,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发展。

除思想政治课外,我们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德育课程的联系,从而实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社会课程的结合,构建以学会做人为核心,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的新的德育课程体系。

②.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

我们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积极改变过去中小学德育课教学中单纯面向应试而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弊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在教学中,各学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选择案例教学、创设情境、讲座等形式,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抽象的道德知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内化,鼓励教师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构建师生之间多重对话的平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如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卫生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和性教育等众多德育范畴的内容的教育,把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在实践中提炼。形成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③.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2)注重资源开发,抓好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抓好地方、校本课程建设是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按规定开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开发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学生安全手册》、《学生文明礼仪读本》、《研究性学习指南》、《生活中的化学》、《朝阳学苑》校刊等

(3)各种活动课程

(1)、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让学生在国旗下接受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及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慰问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尊师、感恩、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震救灾系列活动:献爱心捐款、捐书(有学生把一年的零花钱一并拿出来捐献给灾区人民,多达1300元);积极稳妥地安置灾区学生到校就读,从学习、生活、精神心理上给予灾区学生帮助和安慰;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哀悼日活动;组织师生看望灾区受伤病员;组织学生给灾区人民和战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解放军官兵及工作人员写慰问信(达1600余封);主办抗震救灾宣传橱窗等。我校学生在抗震救灾面前表现了爱心壮举,学生会和初三年级学生自发组织上街义卖募捐,并把募集的1344.5元善款分别交付“红十字会”和寄往灾区,凸显出朝阳师生可贵品质,展示了朝阳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今年我校两名患重病的学生组织专项募捐活动。

(4)、积极开展“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激情奥运,阳光校园”、“我心中的真善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读书征文及演讲活动,使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知识,在写作中提高能力,在演讲中增长才干。我校学生华晓琦、段美清、叶子、陶恒、邓方鹏等同学在市、区多项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全校学生撰写各类征文1800余篇,250余篇报区参评,获国家级一等奖11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7篇;获市级一等奖13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9篇;获区一等奖25篇、二等奖31篇、三等奖42篇。

(5)、成功地组织了纪律严、秩序好、质量高的校园艺术节学生才艺大赛、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活动。在这些比赛活动中,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奋发向上的朝阳精神。

(6)、积极开展 “美化校园,塑造自我”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从打扫清洁卫生拓展到学生参与自主管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

(7)、较好地利用北碚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祭扫张自忠烈士墓,慰问武警官兵和守桥部队,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学习解放军的光荣革命传统,从而树立保卫祖国、回报人民的优良思想品德。

(8)、依据西南大学心理研究学院,在学生中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心理咨询活动,特别是对灾区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减少心理压力和负担,争做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朝阳人。

(9)、拓展了学生“文明监督岗”的监管范围,组建了学生礼仪服务队。对文明监督岗和礼仪服务队学生进行认真培训和指导,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自我监督和服务行列,在监督和服务中学会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在各类集会和迎宾活动中,学生文明监督岗和礼仪服务队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积极开展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的活动。一年来,学校通过开展表彰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学生文明寝室、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进步显著学生、优秀学生家长等活动,激励先进,树立榜样,使师生学有对象,赶有目标,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五)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工作在德育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教育和管理的成败。但是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对班主任的专业化不甚了解,班主任专业水平的提高处于自发状态,主要依靠教师个体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良心,这一现状不利于德育的长远发展。为提升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我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健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借绩效工资实施之际,可以考虑向班主任工作岗位倾斜。二是提高班主任的政治待遇,在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向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倾斜。三是建立丰富多样的班主任奖励制度。

班主任专业培训制度化。建立班主任岗前培训制度,特别把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纳入班主任培训的内容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困惑甚至障碍,只要教育者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一般不至于酿成大问题。班主任与学生具有天然的联系优势,若班主任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就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还可以在班级管理、学生品德发展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培养班主任后备队伍,实行老带新制度,新教师担任见习班主任,跟班学习。暑期聘请重庆三立职业培训学校对班主任进行的全员培训,力图到达释放压力、调整状态、转变观念、学会方法、提高素质的目的;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增设了副班主任,使青年教师受到锻炼,增强了班主任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聘请西南大学、市教科院等专家进行培训。

教师读书活动、班主任读书活动(教育专著)

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加强交流、沟通有无、营造和谐氛围。

根据学校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考核方案,并在管理中认真实施。对班主任从到会出勤、班级清洁、纪律、班风、学风、精神面貌、德育科研等方面考核其管理水平和效果。通过严格管理和考核,增强了班主任的责任心,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促进了良好的校纪、校风、班风,学风的进一步形成。

我校绝大多数班主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方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班主任。为了树立典范,表彰先进,本对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孙存玲、唐勇、谭小玉、梁金宝等十几名班主任进行了表彰,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的班主任工作,收到了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良好效果。

(六)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形成教育活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使家长成为孩子的表率,对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抓以下几个方面:

(1)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家长近3年的追踪调查显示,有2/3的家庭教育不当。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以为将学生交给学校就不管了。由此可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等就“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等热门话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让家长严肃地面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科学教育孩子,做好“三结合”教育接力棒的交接问题。

(2)家长要规范孩子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一方面,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是形容孩子三岁左右形成的习惯与品行将影响孩子的终身。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他的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可以说儿童发展的早期经验将成为决定人们日后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所以,家长应从小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随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同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趋向行为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学习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优秀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家长的道德品行、生活方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的身心发展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家长在有意识地训练规范孩子言行的同时,自己要时刻注重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在孩子面前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人说,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书,“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应该像教师一样“为人师表”,成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前进动力和道德表率。

文章录cch入bnbxingcbcban

责任编辑:xinn,n,ngban dfxvxvsdcvcfgxnbnbvvbcbcxcjvvcvbcbvbvvbbcmhv

下载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艺术创作中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创作中“推敲”的中式风格

    艺术创作中“推敲”的中式风格 大凡中外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需要凝神专注地谋篇布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常常为一句话、一个乐思、一片色彩的恰当使用而颇费踌躇以至废寝忘食。......

    在反思中成长(体会)

    在反思教学中成长 到一中快一年了,从事教学工作也有一个半学期了。回首走过的短短路程,看到了自己正完成着从青涩到渐渐成熟的过程。而我自身的点滴成长缘于学校的培养,师傅的......

    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如果不会学习,学习就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快乐就无从谈起了。那么,怎样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呢?学习要与思考和实践相伴。善学者善思。学与思,互相补......

    书法艺术创作心得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虽历经上下五千年、绵绵日月而不衰,具有亘古不灭的生命......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现[小编推荐]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现 哈尔滨剑桥学院 艺术系 乔芳 在摄影发展的一百多年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摄影师为了寻找他们心中的塔希提而不懈的追求着,从各种摄影流派的形成......

    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体会

    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体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不是谦虚,今天坐在这里,我真的很激动也十分惶恐,激动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惶恐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一点事......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情感——《项脊轩志》教学后记 管新 内容提要 分析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项脊轩志》的教学为例,说明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乃至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体会

    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体会 百色市第一小学(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 黄美芬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一项公民教育。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