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 外国戏剧部分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
【2】教学重点
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3】教学内容
古希腊戏剧概况
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古罗马戏剧概况
普劳图斯《一坛金子》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
【3】教学内容
一、《威尼斯商人》
二、《哈姆雷特》
三、《麦克白》
四、《李尔王》
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 【3】教学内容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
一、高乃依《熙德》
二、莫里哀《伪君子》
三、莫里哀《吝啬鬼》
第四章18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 【2】教学重点
《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
【3】教学内容
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
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
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
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
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的语言。
【2】教学重点 《欧也尼》、《钦差大臣》、《玩偶之家》 【3】教学内容
一、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雨果《欧那尼》
浪漫主义戏剧缘起及特点;《欧那尼》赏析
二、现实主义讽刺喜剧:果戈理《钦差大臣》果戈理对现实主义戏剧的贡献;《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
三、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四、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的主要特点;《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话剧的影响课堂讨论
四、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作:斯特林堡《朱丽小姐》
自然主义戏剧简介;《朱丽小姐》的艺术特色
六、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戏剧和社会喜剧:《莎乐美》《不可儿戏》(《认真的重要》)唯美主义戏剧,《莎乐美》主题与语言修辞策略;《不可儿戏》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20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20世纪戏剧的基本特征;理解象征主义戏剧;新现实主义;史诗戏剧(叙事体戏剧);荒诞派戏剧;掌握契诃夫现实主义戏剧的内在戏剧性; 【2】教学重点
《樱桃园》、《皮格马利翁》、《推销员之死》《等待戈多》 【3】教学内容
一、契诃夫《樱桃园》
契诃夫现实主义戏剧的独特特点;《樱桃园》赏析
二、肖伯纳《皮格马利翁》
三、梅特林克《青鸟》
象征主义戏剧的发展及几本特征;《青鸟》的艺术特色; 课堂讨论
四、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作为新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推销员之死》的艺术特色
五、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四川好人》的艺术特色
六、贝克特《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结构、语言与主题,《等待戈多》的语言特色与主题分析
第二编 中国戏剧部分 第七章丁西林与陈白尘喜剧
【1】教学要求
了解两位作家所处社会时代环境及创作特点,掌握其作品艺术成就 【2】教学重点
丁西林与陈白尘喜剧风格比较 【3】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
二、丁西林《一只马蜂》
三、陈白尘《升官图》
第八章曹禺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了解曹禺在中国话剧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掌握《雷雨》、《日出》、《原野》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2】教学重点《雷雨》、《日出》、《原野》 【3】教学内容
一、曹禺的生平创作
二、《雷雨》
三、《日出》
四、《原野
第九章夏衍、郭沫若与田汉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夏衍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特殊风格;中国现代历史剧
【2】教学重点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色;郭沫若与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3】教学内容
一、《上海屋檐下》
二、《屈原》
三、《关汉卿》
第十章老舍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老舍戏剧创作的特色
【2】教学重点
《茶馆》的主题、结构、语言及舞台表现形式 【3】教学内容
一、老舍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茶馆》赏析
四、学时分配
五、课程要求及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建议
1、阅读与观摩: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列出的参考剧目,必
须泛读规定的戏剧文本,精读指定的经典文本,并尽可能地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或进行现场观摩。教师随堂检查学生阅读剧本的情况。
2、听课: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课堂听讲全部课程,学生在课堂听课中,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并注重跟随教师的启发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做好笔记。
3、讨论和练习:本课程将讨论3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事先搜集和阅读资料,做好练习,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随时提出问题,教师随堂辅导或课下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进行辅导;本课程将相关辅导资料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交流自学。
六、基本教材和学习参考书
1.郭涤.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
3.张先.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以作业形式,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
执笔人签字:李秀岩
审定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第二篇:《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250
适用专业:公选课 学 时 数:32
学 分 数:2 先修课程:
考核方式:论文
执 笔 者:庹立明
编写日期:2007年3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艺术素质类限定性公选课,主要针对本科在校生。通过对戏剧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有关戏剧的常识,懂得如何去欣赏戏剧,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品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计十一讲,主要介绍和欣赏外国及中国戏剧作品。
第一讲
2学时
(一)、什么是戏剧:?(理解)25分钟
(二)、戏剧慨说:外国戏剧部分(了解)40分钟
1、巫术与戏剧
2、戏剧发展阶段:
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主义时期戏剧、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
(三)、四种戏剧样式介绍(掌握)25分钟
第二讲
3学时
(一)、中国戏剧简介(了解)40分钟
(二)、什么是话剧?(掌握)15分钟
(三)、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一(理解)80分钟 1、人物介绍:莎士比亚
2、莎士比亚话剧作品欣赏(剧情介绍及片段欣赏)1)、《威尼斯商人》 2)、《温莎的风流娘们》
第三讲
3学时
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二
(一)果戈理与《钦差大臣》(理解)65分钟
1、剧情介绍
2、剧作赏析
3、分段欣赏
(二)、米勒与《推销员之死》(了解)65分钟
1、剧情介绍
2、剧作赏
3、分段欣赏
第四讲
3学时
外国话剧作品介绍三
(一)易卜生简介(了解)45分钟
《玩偶之家》剧情简介
(二)、中国话剧介绍(掌握)35分钟
1、新剧之诞生
2、现代话剧的形成
3、走向成熟
(三)剧作家曹禺小传 55分钟
1、《雷雨》剧情简介
2、剧作赏析《雷雨》,欣赏片段
第五讲3学时
中国话剧介绍续
(一)(四)在烽火中兴盛(了解)35分钟 1、抗战时期的演剧活动
2、历史剧的兴盛
3、现实主义的深化
(二)(五)新中国戏剧(理解)30分钟
1、新中国话剧的春天
2、新中国话剧的巅峰之作
(三)(六)新时期戏剧(掌握)30分钟
1、话剧的复苏
2、《报童》剧照更追求戏剧的综合性
3、小剧场戏剧的勃兴
4、五彩缤纷的话剧
(四)剧作家老舍简介(理解)40分钟
1、《茶馆》剧情简介
2、剧作赏析《茶馆》
第六讲 3学时
(一)中国戏曲简介(了解)40分钟
(二)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三)脚色介绍(掌握)45分钟
第七讲 3学时
(一)歌剧介绍 一(了解)30分钟
(二)人声的分类(理解)30分钟
(三)歌剧中的声乐样式(掌握)50分钟
50分钟(理解)
1、什么是咏叹调
2、欣赏《哈姆雷特》片段
3、《哈姆雷特》简介
4、什么是宣叙调
5、什么是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合唱
(四)、歌剧中的合唱形式介绍(了解)25分钟
第八讲 3学时
(一)外国歌剧作品欣赏(理解)50分钟
1、《欲望街车》 1)剧情介绍 2)片段欣赏
(二)剧作家小仲马简介(了解)25分钟
(三)《茶花女》剧作赏析(掌握)60分钟
片段欣赏
第九讲 3学时
(一)中国歌剧简介(理解)30分钟
1、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歌剧: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介绍
2、欣赏片段
(二)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歌剧介绍(了解)30分钟
1、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小二黑结婚》。(欣赏片段)
2、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欣赏片段)
3、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代表《星光啊星光》。
4、、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王贵与李香香》等
5、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代表作品介绍。
(三)新时期歌剧创作出现的两极分化趋势介绍(掌握)35分钟
1、讲解
2、片段欣赏
(四)歌剧《苍原》介绍(了解)40分钟
片段欣赏
第十讲
3学时
(一)音乐剧介绍(了解)35分钟
1、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的主要流派
(二)音乐剧《歌剧魅影》介绍(理解)50分钟
1、《歌剧魅影》剧情介绍
2、欣赏片段
(三)音乐剧《猫》介绍(掌握)50分钟
1、剧情介绍
2、欣赏片断 第十一讲
3学时
(一)舞剧发展的历史(了解)30
1、芭蕾舞剧的发展阶段?
2、芭蕾欣赏几要素?
3、芭蕾舞剧的艺术结构是怎样的?
4、芭蕾舞剧音乐的特点?
5、芭蕾舞剧中的舞蹈格式有几种?
6、芭蕾舞剧的哑剧手势有什么含义?
(二)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掌握)351、剧情简介
2、欣赏片段
(三)风格多样的中国舞剧(理解)30分钟
(四)、作品介绍及片段 40分钟
分钟
第三篇:中国经典戏剧赏析论文
中国经典戏剧赏析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张顺胤学号:
2011022220
日期:2013年5月28日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象。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华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戏剧的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 2: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口、手,眼、身、步)。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宋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昆平原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作为文学的戏剧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
剧本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现代戏剧中也出现了没有剧本的演出实例。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
随着西方现代戏剧在导演以及演员训练体系上的实践,戏剧理论逐渐从戏剧文本的讨论扩大到剧场整体,进而产生“场面调度”等新观念。其中,比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戏剧导演彼德·布鲁克在其专著《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中提出的观念:“一个演员,走过一个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一出戏的全部。”
戏剧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
1.无论戏剧一词如何定义,只有满足以下的条件,才可视为一次戏剧活动。2.戏剧交流的两个参与者:观众与演员。3.观众与演员必须同时在场。
4.戏剧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
5.戏剧交流的话题是关于一个虚构世界中的事件,由演员扮演其中的人物。6.演员与观众共享一套“游戏规则”(即符号学中的信码代号)。
7.戏剧事件是审美事件,参与者不仅关心故事世界的信息,也关心传达信息的形式。
《窝头会馆》是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戏剧,它的名字的来历:窝头会馆前房东古月宗的先人在赶考时,因为家贫,赶考期间在小院里天天啃窝头吃咸菜,后来高中举人,为纪念自己在小院中的那段青葱岁月,先人索性把宅院买了下来,冠名以会馆,前面加上窝头二字,“窝头会馆”就这么传下来了。《窝头会馆》描写的是1948年由夏到冬,北平南城的一个大杂院——窝头会馆里,几户普通百姓人家艰难的挣扎生存。这些连窝头都混不上的小市民,在1948年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他们还要忍受战争、**的心理压力,乃至国民党伤兵的抢掠、伤害。而他们自己,又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倾轧之中。戏剧冲突以多条线索展开,翠兰(宋丹丹饰)与金穆蓉(徐帆饰)遇见就“掐”;苑大头(何冰饰)与古月宗(濮存昕饰)围绕房产几十年的恩怨与隐私。窝头会馆的居民与以肖保长(杨立新饰)为代表的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肖保长儿子掏枪打死苑大头而达到高潮。还有一个更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就是人民政权代替即将灭亡的蒋家王朝。随着一曲悠扬而又略带伤感的口琴声,掀起了这部三幕话剧的序幕,同时把人们也带到了那段曾经的岁月。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主要角色大多由北京籍演员扮演的话剧,一个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再加上地道的京腔京韵,使得观众就像磁铁的正负极一样被深昨天,我终于再一次坐到了首都剧场的座位上,欣赏了期待已久的话剧《窝头会深的吸引住了,欲罢不能。
话剧之所以叫话剧,重在一个“话”字,而《窝头会馆》的最大亮点恰恰就体现在了北京话的使用上,人们会不禁发现,那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北京话”在这部话剧中再次重现,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纯正,而且恰如果一定要对其做一番评价的话,我觉的三个“倍儿”就已足够概括,那就是倍儿北京、倍儿辛辣、倍儿生活。到好处,好就好在自嘲中带着些许对现实的无奈,幽默中又透出点北京人说话特有的损劲儿,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如痴如醉。
想想在这个“去京化”的年代,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也能把“褡裢火烧”,念成“塔连火烧”,这对于新一代北京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感谢北京人艺,他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老北京的魅力,是他唤起了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怀。
就是这样一锅窝头,从和面到出锅,终于蒸出了地道的北京味儿,经典也好平庸也罢,但正如众多媒体的评价一般:“行进在通往经典的路上”,而也许在多年后,我可以骄傲的说,在这条路上曾留下我的背影„„
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此剧的背景与主线。
看戏的过程中依旧是笑料不断,时不时的就听见观众的捧腹大笑,无一例外,就算再次观看,依旧会因台词的搞笑而笑的不行。但笑归笑,整出戏里也有让人落泪的地方,它无时无刻的不在展现着父爱,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爱。
北平和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某个死胡同的尽头有着一个小破四合院,名叫“窝头会馆”,房主苑国钟守着自己的小院儿和患有“童子痨”的儿子,每天靠卖点儿咸菜、小酒还有时不时收取的租钱勉强为生。院子内住着三个租户:古月宗,前清举人,原本“窝头会馆”的房东,最后却将房子卖给了原本看大门的苑国钟,因为在房契上玩儿了点儿文字游戏而白住了二十多年;西屋住着一家靠卖猪肠子为生的田翠兰一家,东屋住着一家靠卖膏药为生的金慕容一家,两家的男人似乎都窝囊的很,而两家的女人却都强势袭人,见天儿掐架,一个信佛,一个信教,从头掐到尾。另外还有个保长肖启山,整天催捐税,抓壮丁,算计着街坊们的钱和苑国钟的这座小院儿。这就是窝头会馆,一个集中了北平时期老百姓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的地方。
戏中让我感触最深甚至潸然泪下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当田翠兰的姑爷发现自己的岳母深夜里跑进苑国钟屋子后,苑大头向他讲着田翠兰的故事。一个人带着女儿一路讨饭到北平,没吃没住,拿着一帘席子在城墙根儿底下熬过春夏秋冬,最后实在迫不得已,为了女儿不得不当了暗门子,直到被现在的丈夫王立本领回家才过起了安稳的生活。田翠兰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在苑大头的儿子小淼子没奶喝哭的哇哇大叫的时候,别的邻居都因为他是个痨病咳子而躲得远远的时候,她却将自己的奶喂给他喝。或许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战乱频繁,命不保夕的时代,田翠兰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虽然整日和对屋的金慕容吵吵闹闹,但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女儿而不惜毁了自己,为了别人的儿子而不怕被传染痨病,不管是在那个年代,还是在这个年代看来,这种母爱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能做到田翠兰这样的是少之又少吧。看完整出戏很佩服田翠兰这个女人,对于苑大头,一直觉得她对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全部因为爱情,或许或多或少的有些,但我认为大部分还是她心底的那种善良和关爱,在一个解放前的黎明里,在一个人心惶惶,人世复杂的黎明里,田翠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黎明前的一丝温暖。
另外一处便是整场戏的主人公苑国钟了,在世人眼里,苑国钟就是个爱财如命的人,就连周玉浦问到他的信仰是什么的时候,他愤然地说道:“钱!”这或许就是外界人对他的评价。但在苑国钟心中,他的这一切,不管是每日的奔波,还是催租要钱,还是被人看扁,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苑江淼,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病能治好,能过上好日子。直到苑国钟临死之前,他才借着酒劲儿把自己一生的苦闷全部倾泻而出。我坐在第一排的观众席上,倾听着苑国钟的发泄,却发现脸上,鼻翼两侧多了些晶莹剔透的东西,或许是汗水,但我更愿相信这是泪水,不能不说何冰的演技真的很棒,第一次坐在远处并没有办法像今天这样那么细微的观察他的表演,因为他那精湛的演技,彻底把我待到了那个时代、那场生活当中。苑国钟的父爱,到最后的那一场戏中完整的表现了出来,对比最明显的便是当小达子举起枪瞄准他的时候,他仍旧是借着酒气、嬉皮笑脸的和小达子说着话,并没有把自己的命当命。可当小达子拿枪指着自己的儿子的时候,苑国钟怕了,他立马冲上去挡在了自己儿子的前面,求着小达子别伤害他的儿子,那一刻,就算没有再多言语,观众们也能感受到这父爱的伟大。
雪景在里面也有交代天气的作用,两个小时的话剧,却演绎了半年的故事,若没有舞美给剧情这个像样的交代,靠猜,靠个人经验来看戏的观众会觉得比较辛苦。
直到最后的场景,当有觉悟的青年人“向着伟大的新中国进军”的时候,二楼的灯光开始亮了起来,这也预示着,共产党的未来是走向光明的。而光明的到来往往是有所牺牲的,在最后一刻苑国钟的牺牲终于让场景的灯光来了一线暖色。这也是共产党所要给人看到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
说起《窝头会馆》的舞台技术,是要大加表扬的,是耗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打造的一幅民国末年的没落的景象。虽然只有一个场景,但在这短短的两小时里面,在这个四合院的中间发生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舞美方面,很完美地融合了人们的着装和一种特定时期的生活习惯,舞美让观众融入剧情里面的大作用不可小觑。小说给人的只是对环境的想象,而舞美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南城死胡同里的一座小院儿,坐北朝南,品相破败,却残存着一丝生机。东北角一棵石榴,西南角一棵海棠,两棵树让一条晾衣绳勒着,像在院子当间横起了一根绊马索。”而舞美的色彩,正好用上了一种死一般的灰色,把破败感绘得一览无余。“正房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砖楼,两层摞在一起也没高过东侧邻院的大北屋。楼底一层三间,东边两间住着苑国钟。他是房主,喜欢酿私酒腌萝卜,还喜欢侍弄茉莉花儿。窗台上下廊子内外摆满了花盆和坛坛罐罐,台阶下边儿则是一口胖得离谱儿的大水缸。缸口搭了青石板,比八仙桌还高一块,几个倒扣的菜坛子围着它,做了现成的小板凳儿。”文字上的描述与观众所见的都是完美地符合着,舞美和灯光从一开始就引导着每位观众到戏里面来,但灯光的稍些昏暗又给了人距离感和历史感。让我们做个帮不上忙的观者。也是时代帮不了忙的一个地方。
除了视觉上的传达,还有听觉上的诱导“楼底西边隔出一间,租给了木匠关福斗,小两口儿快抱孩子了。楼上的格局比较古怪,总共两间房,居然在正中打了隔断。西边那间大一些,带着半个平台和下楼的暗梯子,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平台上高低错落,摆满了他的蛐蛐罐儿,虫子们时不时就嚷嚷起来,是欢唱也是哀鸣。隔断东边那间看上去很憋屈,廊道上安了栅栏门,门外连着带扶手的楼梯。木头台阶在中途拐了个弯儿,斜着伸到院子里,几乎把房主的窗户给挡严实了。房主乐意,因为住在脑瓜顶上的不是外人,是他的宝贝儿子苑江淼。他是铁道学院的大学生,让痨病害得休了学,闷在屋里读书静养,除了偶尔吹吹口琴,咳嗽咳嗽,听不出他有别的动静。”有声有色,这样让懂的人会了,让不懂的人清晰了。剧里的灯光主要集中在四合院的中心,这也是人们的中心。构成一种视觉导向,而灯光在周围环境的朦胧,也正说明了当时阴冷的大环境,和每间每户的那种畸形的冷血。正如戏中苑江淼所说的“烂透了”“窝头会馆烂透了”这样一种情景。
舞美除了一种陈述着事实之外,还可以为剧情埋下伏笔“院子靠胡同这边没有墙,也没有大门和门框,舞台顶部垂下一坨挂着彩匾的门楼子,‘窝头会馆’四个字斑驳可辨。字体、字体、落款、印章非乾隆莫属,却怎么看怎么像蒙事,是专门吊在那儿唬人的。院子的地面在舞台上高起来,不多不少地往后退,留给小胡同和大门台阶一些位置。舞台一侧,死胡同的尽头,挡着一棵粗大的黑枣树,结满了果实。与这棵茂盛的雌树相呼应,舞台深处的后夹道里站着一棵死去的雄树,枯朽的枝干伸到砖楼的屋脊上,奇形怪状像生了锈的铁器。”那块唬人的彩匾与后面人物的对话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牌匾一挂,却牵出真与假的一段故事来。舞台的那种真实性好像都说话了。
雪景在里面也有交代天气的作用,两个小时的话剧,却演绎了半年的故事,若没有舞美给剧情这个像样的交代,靠猜,靠个人经验来看戏的观众会觉得比较辛苦。
直到最后的场景,当有觉悟的青年人“向着伟大的新中国进军”的时候,二楼的灯光开始亮了起来,这也预示着,共产党的未来是走向光明的。而光明的到来往往是有所牺牲的,在最后一刻苑国钟的牺牲终于让场景的灯光来了一线暖色。这也是共产党所要给人看到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舞台美学在这部剧中应用得恰到好处,这也是这部戏值得大家好好看看的地方。
对于《窝头会馆》,我们不能将它拿来与经典抗衡,毕竟经典也是在时间的磨砺中磨练出来的,这对于目前商业化趋势不断加深,文化底蕴不断减少的娱乐市场来说,也算是一剂良药,将观众重新带入剧场中,这也是《窝头会馆》的价值之一。
第四篇:英国戏剧选读教学大纲
英国戏剧选读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英国戏剧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戏剧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美文学方向)必修的主要专业课。英国戏剧选读教学对于硕士研究生提高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英国文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专业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以及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英国戏剧选读要使硕士研究生在了解并尊重国外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开发学生的英国戏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批判能力,为学生的英美文学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英美文学方向的英国戏剧选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本科英美文学简史和选读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英国戏剧的基础知识,培养对英国戏剧理解、欣
行英国戏剧的评论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还要使学生得到英国戏剧评论写作的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英国戏剧导论
1、莎士比亚以前的英国戏剧
2、莎士比亚
3、从莎士比亚到谢立丹的英国戏剧
4、谢立丹以后的英国戏剧
5、王尔德和肖伯纳
(二)英国戏剧批评方法简介
1、情节,背景,人物,矛盾冲突;主题,语言风格;戏剧高潮,对话,独白,旁白,戏剧反讽等;
2、心理分析,社会批评,历史批评,伦理批评,本体论等。
(三)作品选读
1、精读(课堂)
①莎士比亚:
1)Hamlet
2)Romeo and Juliet ②谢立丹:The School of Scandal ③肖伯纳:Mrs Warren’s Profession ④王尔德:Lady Windermere’s Fan
2、泛读(课外)1)马娄(Marlowe): ①Tamburlaine,②The Jew of Malta,2)莎士比亚: ① Othello,② King Lear ③ Macbethy ④ The Merchant of Venice ⑤ As You Like It ⑥ Mid-summmer Night’s Dream ⑦ Twelfth Night ⑧Henry IV ⑨ Henry V ⑩ The Tempest 3)王尔德: ① An Ideal Husband ②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③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4)肖伯纳: ① Arms and the Man ② The Devil’s Desciple ③ Heartbreak House ④ Major Barbara ⑤ Pygmalion ⑥ Windowers’ Houses
(四)英国戏剧评论写作简介
四、教学安排
要求所教学时数为40学时,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每周安排2学时。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同时使评价成为改进教学的一种信息反馈方式。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研究水平和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组织测试时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评论的能力。测试形成应包括笔试,口试和课程论文。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帮助学生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学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学有所得。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研究的能力,扩展学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课外活动应采用多种形式,如台词朗诵,戏剧片断演出等。教师应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拓学习研究渠道,改善教学环境,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杂志,因特网等大众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增加教学的开放性。
第五篇:“唐诗宋词赏析”教学大纲
《唐诗宋词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赏析
教学课时:32 适用专业:文、理、工科学生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人生百味,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读懂古代诗词,也即是了解一门以历史文化为根柢,以人生体验为精髓的生命科学。因此,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接受审美熏陶,学会审美操作,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相结合,达到生活的审美境界。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要求了解什么是现实人生,什么是诗化人生,亦即艺术人生。了解存在的四种形式。懂得创造、审美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发现世界,也要创造世界,创造美,创造生活,要珍惜生命,关怀生存,热爱生活。
了解中国古代文人运用他们的生存智慧在做这样一个课题,他们通过文学创作这样一种审美操作方式来超越生存,把握生命。尽量使自己不被生存所沉埋,不迷失生命,迷失美。他们以美质自珍,以贤人自比,从而超越生存,超越不幸,走出困境,进而释放自我,拯救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了解古代文论中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如兴、观、群、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等。
了解诗歌的特质,诗缘情而绮靡。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的源流。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第二章 初唐诗
1、初唐四杰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 昂扬开朗,启盛唐之音。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以孤篇压倒全唐。
惜春意识,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的追求。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无人理解的悲愤。三立意识:立德、立功、立言。第三章 盛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诗
《山居秋暝》《竹里馆》《鸟鸣涧》《鹿柴》 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而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也的确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够涤污去浊,平息烦恼,使人忘却尘世纷扰,产生忘情山水而甘于淡泊的情怀。
“禅是中国人接受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默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孟浩然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气象浑灏,的动态的美,表现了积极的用世之心,充满生命活力,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夏日南亭怀辛大》
清幽宁静之境,舒适闲散之情,孤独情人之思绪。《宿建德江》
将一缕淡淡的乡愁融汇于烟水朦胧的江面,境界清幽而又不失明净、开阔。常建《题破山寺》
光与影的结合,进入一种纯净恬悦的精神境界。
2、边塞诗派 王之涣诗 《凉州词》
悲不失壮,是典型的盛唐之音。王昌龄诗 《出塞》
囊括了悠长久远的历史时空,千古永恒的长城与明月既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又是古往事今来边战不息的无声见证。高适
《燕歌行》
朝廷的导向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竞争意识,造成“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陶入汉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
3、李白诗 《将进酒》
源于对生命的叹息,对生命意识的觉醒,诗人感受到生命短暂、去而不返的痛苦现实。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充满无比自信。此诗表现是正是李白诗中“人生苦短”与“怀才不遇”两大情结。但由于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所以不全是消极的。《登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情绪变化幅度很大。但根本问题是时光已逝而报国无门。《行路难》
今人多赏其末两句,殊不知这正是经过了一番艰难的精神挣扎所得出的。李白不是没有消沉过,但始终不言放弃,而是充满自信。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置饮酒》《独坐敬亭山》
李白在山水诗中,一方面表现了不畏强暴、鄙弃凡俗、向往崇高伟大事业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也将自己躁动的灵魂安息于恬静清秀的大自然山水境界中。
4、杜甫诗 《望岳》
少年时所作,但其博大宏伟的胸襟,生命的力度,青春的憧憬,对才华的自负,志向的高远,都可看出。《月夜》
情圣。与李白不同的家庭责任感。此诗极有章法,一切承接“独”字而来。《春夜喜雨》
表现了杜甫对生命的热爱,从而爱人间一切事物的“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句中对,又名当句对。生平第一快诗。《登高》 借对。
此首七律不但格律精整,气势苍凉开阔,而且语言凝炼,概括力极强,集中体现了杜诗艺术特点。
《旅夜书怀》《不见》《绝句》(迟日江山丽)《赠卫八处士》《登岳阳楼》 第四章 中唐诗
1、刘长卿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王、孟遗韵,但少清朗而更幽远。
2、刘禹锡诗《酬乐天席上初逢见赠》
3、白居易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恨歌》
情是欲的升华,此诗写了升华过程。一是生离死别的惨痛,爱情在反思与回忆中得到升华。二是人在失意的时候才更觉得情的可贵。元和体。
4、柳宗元诗《江雪》
诗人面对冰天雪地,决不退缩,决不屈服。无论地老天荒,也要坚持自己的人格。
5、李贺诗《梦天》《雁门太守行》
色彩浓重,想象奇诡,匪夷所思,是与李白不同的另一种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第五章 晚唐诗
1、杜牧诗 《沈下贤》
清绝净绝幽绝。晶莹澄澈的境界,是人品襟怀的外化象征。《江南春》
对历史文化的追思遐想。《乌江亭》
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不言失败。人是人自己所打败的。
2、李商隐诗
《无题》(相见时难)
以深切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着重于情感心理的细腻刻画和凄美意境的创造。《无题》(昨夜星辰)
这是一种为外力阻隔而无法实现的爱情,但又是一种宁愿为此承担一切痛苦与牺牲的爱情。割不断的思恋,无法舍弃的追求,百折不挠的意志,在绝望中燃起不熄的希望之火,使这些无题诗成为千古爱情绝唱。第六章 词的起因与体制
1、清乐、雅乐、宴乐。小令、中调、长调。
2、词的审美特质:诗言志,词缘情;诗庄词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所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
3、简介温庭筠、李煜等人作品。第七章 北宋词
1、范仲淹词
《渔家傲》 开豪放词先声。词中的忧患意识与伤感情绪。《苏幕遮》
与诗相比较,词更具有美的特性。一是多情,二是特别重视美,尤其是秀美、柔美。文人性格与人格的多重性。豪放之作与婉约之作。
2、晏殊词 《浣溪沙》 “夕阳”句是沉深的人生感触。使具体的怀人之情进一步扩展到了对整个人生在渐变中悄悄流逝的锐利伤感。而“无可奈何”两句使它赋有了深广得多的哲理性思想内蕴。大晏词境是温润秀雅的,而温润秀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既多愁善感,又不失淑女风范,正是词的一种审美特性。
3、张先词
《天仙子》 张三影
《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这就是词心,情结。
4、欧阳修词 《踏莎行》
两个“渐”字,把人的心理感受拉细、拉长,仿佛了随之出现了春水般 的迢迢之感。春水喻愁,春山喻远,分写游子与思妇。
“状难写之情,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5、晏几道词 《临江仙》
小晏的身世,多情善感的特点。词中三位美少年。
此词所写乃是一种梦后的追忆。表现出一种人去楼空、一切都如同梦幻般的怅惘。
正宗的宋词境界总是情深深,雨蒙蒙的。正因为雨蒙蒙,才有助于表达情深深、意绵绵。
6、柳永词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种不同境界的比较。
词贵点染。凄清婉约。
《八声甘州》 天涯漂泊、羁旅行役之愁。
7、苏轼词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
饱经忧患,气韵沉雄。慷慨激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念奴娇·赤壁怀古》 出现在苏词中的,是大量进入不惑之年后的复杂人生况味。即使是《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这样的作品,也融入了无比深重的身世之感。《水调歌头》
苏词是多思的,他已不仅限于个人的忧愁哀乐了,当他个人遇到不幸遭遇时,便往往从宇宙人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于是他词中的愁便有了一种极深广的普遍性。这是智者的深思,不是弱者的哀叹。《定**》
面对人生道路上突如其来的风雨袭击,东坡却“何妨吟啸且徐行”,处困境不惊不扰不惧,安之若素,这就是东坡的功夫。正是这种处顺境淡然处逆境泰然的人生态度,支撑着他承载着生命的苦难,使生命既不为威逼所屈服,也不为利诱所迷惑,而获得自由。
当具备大气的诗人去除了荣辱、得失、苦乐、利害等束缚后,拨去浮蔽,便敞亮了生命的本真。
《西江月》
蕴藏着诗人多么宽广博大的的人格与泛爱天地万物的情怀。比起那些仅懂得“怜香惜玉”的词人来,东坡的胸怀显然阔大得多。
“但心头不系一物,便世间无事不可乐。” 这是生命的体验,也是生命的超越。
8、秦观词 《八六子》
此词很注意意象。芳草、杨柳、娉婷、夜月„„这些字面都很秀雅高洁。通过“销凝、怆然、暗惊”
等动词,表现的是深微细腻,幽约怨悱的情怀。柔美意象所体现的正是柔美的风格。《浣溪沙》
通体都显出轻、柔、淡、细的特点来。含蕴深细,韵味无穷。《鹊桥仙》
歌颂了真挚、专一的爱情。显示了多于情、深于情的特点。情辞兼胜,婉雅有致,自是词中上品。
9、贺铸词 《青玉案》
美人迟暮之感。词中的“闲愁”。
10、周邦彦词 《六丑》
咏物词,其寄托有:惜韶华,伤美质,悲不遇,叹知音。于回环往复之中展现嫣然风致,极尽长调一唱三叹之妙。
同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意,诗与词的表现手法有异。
一、抒情方式有直率与宛曲之分;
二、造境有开阔与幽深的不同;
三、语言有明白畅达与含蓄曲折的不同。《少年游》
温馨旖旎的闺房镜头。有特写,有中景,有近景,有室内之景,有室外之景。有动作,有神情,有对话,体情状物,无不细致入微。第八章 南宋词
1、李清照词
大学士赵明诚。文坛佳话,归来堂赌茶,易安居士。《醉花阴》
高情雅趣,“东篱把酒”与“人比黄花瘦”所表现的词品与人品。《一剪梅》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幽深的心态,构成了这些词的“词心”。《声声慢》
寻求从苦痛解脱的精神挣扎历程。《武陵春》
2、岳飞词 《满江红》
豪情词。婉约词柔情似水,豪放词则壮气如山。是气的产物。婉约词则是韵的产物。《小重山》
3、张孝祥词
《念奴娇·过洞庭》
在一派平湖秋月的景色中,诗人 的愤懑暂时得到了冲淡与平歇,在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过程中,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派光风霁月的自然境界和心灵境界。从融我入物到万物皆备于我。
4、陆游词 《钗头凤》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三情结:情爱、功业、人格。两首《沈园》诗。《诉衷情》
报国无门的老英雄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卜算子》
当情爱与功业都不能如愿时,文人士大夫还有人格可以坚守,这正如柳宗元一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要为一点小事打消耗战。
5、辛弃疾词
身世介绍:非一般意义上的文人,是弓刀游侠,英雄豪杰,文韬武略都不同凡响。辛的气是“狂气”。《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摸鱼儿》
报国无门而屡遭排挤的悲愤。《清玉案》
最美好的事物是可遇不可求的;最高妙的艺术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王国维谓做学问、古今成大事业者的三境层: 《破阵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首用典,驱遣经史子集如同己出。
6、姜夔词 《扬州慢》
感慨今昔,黍离之悲。《长亭怨慢》 《点绛唇》
“无限哀感,尽在虚处。”
7、吴文英词 《风入松》 通感。幻觉。
8、蒋捷词
《虞美人·听雨》,将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都放在审美角度来体验,这就是超越。
《一剪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9、元好问词 《摸鱼儿》
此咏物词亦为情而作,生死不渝之情,感动世间骚人,诗言志,词缘情,信哉!
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达与人文艺术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都可以统一到审美这个主题上来。人不但要活着,而且美,要自由,要生活。人要有自己的心灵,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审美赋义。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诗化人生,艺术人生。唐诗宋词作为古代文化中一种审美操作的范式,将给予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等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5、《唐诗史》,许总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6、《唐宋词史》,杨海明著,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7、《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8、《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9、《中国诗学之精神》,胡晓明著,江西古籍出版社出版。
10、《宋词概论》,谢桃枋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11、《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二、简要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