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时间:2019-05-12 22:5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篇: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环境保护工作在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学习苏北、鲁西北快速崛起的经验,如何让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于皖北的经济发展,我认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最为关键。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如果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做到协调发展,它们两者就是相互激励的关系;如果这两者不能协调发展,它们就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建设搞好了,在良性的轨道上去发展,这个地方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就有经济基础作保障。下面我就环境保护工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谈谈我的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指标问题

国家从“九五”开始以浓度排放标准为核心的污染物控制政策逐步转变为总量控制,就是对各地区主要污染物(主要是COD和SO2)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如果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该地区的项目就不能通过环保审批,这就意味着项目不能上马。2005年我县COD排放量为3091吨,SO2排放量为680吨,根据我县和亳州市政府签订的蒙城县环境保护“十一五”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和二氧化硫分别控制在2030吨和610吨以内,较“十五”末分别削减 34.3%和10.3 %。这就要求我县在GDP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下来。这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来说,通过增加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措施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对于我们皖北欠发达地区来,由于没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作保障,难度较大,给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建设项目审批问题

今年我县被列为省管县的试点县,项目的审批权限有所扩大,但和苏北等地区在项目审批上仍不能相比。由于皖北大部分地区处于淮河流域,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企业。而苏北不属于淮河流域,他们不受这方面的限制。这给我县的招商引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例如去年我县联盛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外投资上亿的一家化工项目,由于项目不能通过环评审批,最终落户在苏北的宿迁市)。

3、环境管理问题

由于环保属于双层管理(在业务上属上级环保部门管理,在人事、经济上属于地方政府管理),按照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控、省控、市控企业的管理权限归上级环保部门管理,这样给企业和环境管理上都带来了一些不便。同时有些属于县级环保部门的管理权限不能真正的到位(例如我县的许疃煤矿的排污收费问题)。

4、环境污染问题

涡河属于淮河的一级支流,起源于河南省,在我省的怀远县汇入淮河,该河水质常年处于五类或劣五类。据监测数据分析,我县下游监测断面水质要好于上游监测断面的水质。这表明我县涡河的污染主要是上游来水的污染,致使我县的环境容量进一步减少,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对我县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让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

1、在制定总量控制指标时,给皖北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适当扩大适合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量控制指标,不让总量控制指标成为皖北经济崛起的限制因素。

2、建立污染补偿制度,靠污染下游水体而发展起来的地区对下游遭受污染的地区实行经济补偿,统一协调,共同发展。

3、是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环保工作要做到提前介入,主动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做到立项审批快,承诺服务好,实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环保审批“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4、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保。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全力打造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平台。要创新发展思路,与时俱进,主动顺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坚持废止不符合规定的行政规章。要为县域经济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第二篇: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中小型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制度,在人事上任人唯亲,在财务上实行“一手管”。其中多数中小型企业老板受教育水平低,缺乏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应有的文化素养、理性思维及规划企业发展蓝图的战略眼光,企业维持在一种低水平发展状态。

(二)招工难、用工贵及忽视人才培养并存影响企业发展。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物价水平上涨,大多数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但仍存在用工缺口。另一方面有中小企业本着有钱就有人的观念,不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造成人员流动频繁,人才大量流失。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流动资本缺乏。一是融资渠道单一,方式手续繁杂,无法发挥应急资金作用;二是银行追求经济利益不愿向中小型企业发放贷款;三是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缺陷。

(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在本企业范围内建立人员培训、信息收集、产品研究之类的机构。虽有新创立的商业性较强的中介公司,但服务收费昂贵,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

(五)品牌意识薄弱。商标品牌意识淡薄,不少企业经营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完成利润指标,创品牌促建设演变成了无所谓的事。

二、对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布局上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探索制定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技术和资金的帮扶,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二)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应对招工难题。一是定期举办各类综合和专业现场招聘会、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与各劳动力输出地建立互助协作信息平台等方式来搭建好劳资双方供需平台。二是扶持企业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引导企业适度提高工人薪酬待遇,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降低人才的流失率。

(三)完善贷款担保体系,积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议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作为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担保方,并积极拓展从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融资渠道;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拓宽抵押渠道,探索新的抵押形式。

(四)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帮助中小型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尽量将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放到本地中小型企业上;促进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改革税收体制,增加税收时间和方式的弹性,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五)政府部门积极扶持企业品牌建设与企业发展创建自主品牌相统一。要不断创建和优化企业品牌生存、发展的市场与法制环境,破除地方市场保护壁垒,营造自由竞争的品牌环境;要对企业品牌进行长期保护和监管,对企业品牌进行经营监管和政策指导;要为企业品牌的发展和推广架设桥梁、创建平台;要强化和落实对自主创新和环保绿色品牌的支持。企业要提升自我品牌意识,坚定品牌建设是企业经营中伴随始终的“百年大计”,积极争取品牌开发的资源优化配置,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争取到政府部门扶持,实施品牌战略“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买卖品牌”。

第三篇: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商贸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看,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物流业总体规模不大,传统物流所占比重较高;物流管理方式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和服务品牌等等。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我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应该起到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作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105国道都在我市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产业自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既获得了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区只有抢抓机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实力,才能把我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企业发展。按照省政府统一布局,商丘综合物流园区是依托光彩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陇海铁路以北、商亳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铁路和310国道交汇地带,规划建设以农产品、农资、工业品为主的豫东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区域性物流企业聚集地,产生规模效益。

(二)构筑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按照服务市场,分类搞活的原则,围绕农产品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分别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粮食棉花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批发物流配送体系、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体系,以及特种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各物流配送体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服务网络。

(三)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公共平台,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需要,具备对配送、货代、仓储、运输、结算、客户、报关、数据交换、合同、采购、调度等相关物流流程信息管理功能。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及适应性、及时性等特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四)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大胆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组成多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队伍;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各类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现代物流教育。

(六)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引导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合作,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收集发布、数据统计分析、企业间沟通和联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物流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

第四篇:上饶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对电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电商人才短缺,培训成本较高。

一是上饶电商还处于刚刚发展阶段,电商人才本来就较少,专业人才尤为少,难满足各企业的需求。上饶甚至江西省的电商培训主要是开展基础和初级的电商培训,中高级的电商培训讲师基本集中在浙江和广州,高级的培训一般都是讲浙江讲师或保送浙江学习。二是电商人才培训存在收费、招生数与培训效果之间的矛盾。由于电商的学习周期长、内容多、师资贵等因素,要培训一名真正能独立创业或就业的电商人才,至少需要2-3个月的实操训练。一名初级的专业电商讲师的课时费通常在2000元-4000元/天,中级的专业电商讲师的课时费通常在3000元-10000元/天,还要额外承担交通、食宿费,大大高于其它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减少授课时间以降低收费,效果又不理想,难以培养真正实用性的创业人才。

(二)电商普及度率低,民众对电商认知欠缺。在整个上饶市对电商的总体宣传力度还不够,居民对网上购物的安全性仍不太放心,主要群体还只是年轻人,且是购买一些日用消费品为主。

(三)产品供应分散、集聚产业不明显。电商的发展,特别的中小的电商卖家培育,需要有稳定的产品供应源,通过多次批发或不稳定的货源供应,难以维持电商发展。上饶工业企业较多、区位优势明显、农产品中富,有条件、有办法打造出特色的稳定电商供应系统。

(四)冷链配送的缺失,影响了部分生鲜电商的发展。比如:广丰东海食品厂主要是线下生厂出品鱼糜制品的,去年网上出口销售300多万元,今年想做国内网上销售,但没有冷链配送,就很难解决。

(五)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电商的发展。一是上饶的现有各银行对电商定位为轻资产,不敢给予贷款。实际上需要电商贷款的基本都是优质店铺,且有店铺流量、信誉等的无形价值和存货及支付宝的资金流水(但银行不认可支付宝流水)都是有人价值的。有些年销售1000万元左右的卖家,如能够得到100-200万的贷款支持,销售有可能会增长至3000万以上。二是目前就业部门的小额代款,因条件较多,针对的群体一定要行政事业人员担保及房产担保,且手续复杂,也难对大众电商创业者实施。如:在浙江、广东(如揭阳县),一般电商小额贷款手续简单,受益人员广,只要申请,无不良行为3天即可放款。

二、主要解决建议

(一)加强电商宣传力度。

需要通过墙体标语、宣传视频等宣传,同时召开电子商务推进会,提升干部、企业、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真正做到让电商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创业和就业,并提高居民收入。

(二)重点支持电商培训。

1、现在一般的职业技能职称认定都在市人社局考评,但电子商务的技能需要省里考核,且认定通过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培训工作。

2、出台电子商务培训讲师的支持奖励政策,以利于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讲师,以帮助电商培训机构更好的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3、建议提高电子商务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额。由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成本较高,需提高劳动就业局规定的补贴范围和补贴金额。

(三)引导建立电子商务产品分销市场。

建议邀请电商专家、分销专员、批发市场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等共同研讨,在上饶及各县建立电子商务产品分销市场。主要思路有:

1、把现有各生产企业(无论是工业品、销费品、代工品、服务用品等)按产品类别进行样品和仓储集聚,建立基于源产地的产品供应源。

2、引导从源产品产地进货的各批发商,对接电子商务分销市场。

3、打造农产品的集散地与电商分销市场。

(四)引进具有冷链配送能力的物流企业。由于单个县对冷链配送需求不大,成本较高,可对有冷链配送需求的县市,共同引进冷链配送车。

(五)加快对电子商务的金融改革。

可参照浙江、广东对电子商务贷款的支持政策。如,1、降低电商创业者的贷款门槛。

2、减少电商扩大销售贷款的额度。

3、发挥电商协会及电商管理部门对电商店铺的运行进行审查。

4、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政府担保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融资担保,缓解农村电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六)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作用。

广丰、玉山电子商务进行农村示范县的各项工作都已开展,在宣传、培训、农村电商等方面好的经验可在全市范围推广。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笔者对辖区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现场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产业分布看,大多分布在第一产业,其中养殖专业合作社28家,占比为27%,种植专业合作社41家、占比为40%,农产品收购专业合作社19家,占比为19%,农业咨询技术服务6家,占比为6%,其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占比为7%。它们主要对其入股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其融资是以合作社内部成员权益融资为主,政府资金扶持和金融机构贷款为辅的模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了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销售到市民手中,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链,为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进入国内外大市场开辟了新的路径;二是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极大地节省了各环节周转费用,降低单位购销成本,扩大产品市场份额,让社员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四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通过拉长产业链,把城乡产业、市场对接起来,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依赖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且依照政府部门来设置机构,行政化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另外由于是财政资金补贴过小,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但目前许多政府受财力所限,在资金扶持、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补贴对象上,偏重于补贴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能够得够政策补贴的只占20%左右,其它80%规模较小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另谋融资渠道。

二是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据笔者调查的102家农民专业合社,注册资金为100元以上,且从业人员为20人以上的为18家,而大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且从业人员为5人下,由于它们大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是办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足5%,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甘于满足现状的小农意识进一步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截止到目前,尚没有一家商业银业给予信贷支持,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档次、上规模。

五是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有章程无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实,“内部控权”问题严重,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加工销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竞争。

三、对策与建议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首先立足于规范化建设,工商部门需进一步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业化管理制度和规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农民入会的积极性。

(一)(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宏观上讲,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学评价、奖励体系,并对其进一步规范。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认识到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切实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理》的宣传工作,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强化对社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宗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各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综合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对其进行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计算机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促使改变过去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四)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政府需在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农机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好后勤保障服务,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有机、绿色食品,加大农产品商标注册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名优品牌。同时,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硬件设施。当前,专业合作社设备落后,如不及时更新设备,长期下去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通过政府引导,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认识到,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设备,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

(五)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千家万户的小作坊,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把一家一户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增加效益、做响品牌、占领市场。要做大做强龙头专业合作社,增强其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良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起带头作用,而带头人就是农业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这些农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核心农户往往是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能人,他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有效的产品市场,愿意将生产技术传授给他人,应对这些核心农户进行扶持,使其尽快地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领头羊”。

(六)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一是要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级制度,制定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管理政策,合理确定信用评级标准,二是加强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在银行内部建立约束的激励机制;三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其融资难题,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促进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各类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由所在村组负责人或当地的种养殖大户担任,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资金扶持,发展难有后劲。从目前运行的合作社看,不仅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还缺乏外部力量的扶持,尤其是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以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到位。

工商部门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畅通和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超对接现场会”,适时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创设自己的营销网站或借助其他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和形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社员之间、合作社与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农资打假保护的重点,把好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和农资商品准入关,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优质、低价的放心农资产品;严厉查处农产品购销中压级压价、非法收购、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个性化“涉农”合同签约指导服务,通过订单形式建立契约关系,形成稳定的农资采购供应和农产品产销渠道,提高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少农业生产风险。

(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按照“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社一牌”的思路,加强商标法律宣传和注册辅导,鼓励合作社将有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引导培育具有地域资源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使用商标,加强商标管理,争创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在申报知名、著名商标和省知名字号时,对合作社的产品品牌给予倾斜。

(五)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经纪人。按照“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组织培训、树立意识、规范行为、搞活流通”的思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物流、信息、营销等农村经纪人加盟,培养自己的经纪人队伍,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促进本地区生产与市场的融合。

下载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环保的角度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