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班主任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
(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第二篇:班主任那点事
班主任评语的那点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班主任评语的那点事
匆匆三年,孩子们要毕业了!“朱老师,请帮我写个留言吧!”“小芳,能在我的校服上签个名吗?”······面对孩子们一行行充满激情、富有个性化、独有创意的毕业留言,我陷入了沉思,是呀!三年来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小芳,是该为他们写点什么?个性签名,网络语言那是00后孩子的专利,我好像弄不来,也许是“OUT”了,更怕我的豪情壮语“Hold”不住这些00后。
我索性回到办公室,打开书柜,搬出那一摞自认为是我的无价之宝——两年多来一直用心为他们书写的操行评语,该为他们画上圆满的句号了!(也权当给他们一个惊喜吧),一边翻阅着前页,回忆着他们的往事,一边书写着现在,想象着他们的未来。也让我在回顾这一句句班主任评语中获得一点点感悟,懂得了班主任在写评语时的那点事。
记得刚做班主任头几年,一到撰写学生评语,总是搔头万状。千篇一律总是“该生”的开头,生硬如铁;千人一面总是“不好便差”的内容,八股文章,老生常谈。这样的评语,不用说学生看了索然无味,就是自己看了也会无滋无味。随着教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到:学生评语撰写的好坏,能折射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程度,能反映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切程度,能体现出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生活境况的挚爱程度,更能展现出一个班主任自我风采的优劣程度。
意识到这点,自然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就做到“三心二意”,即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不无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故意讥讽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态度,自然也会流露到笔端的评语中。如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我,在写评语时,自然会想方设法摒弃“该生”之类的生硬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和蔼可亲的昵称或第二人称;自然会开动脑筋,取精彩片段,选具体细节,拨“触动之弦”,说“闪光之星”,燃奋进之火,鼓昂扬之志,用尽心思让学生在阅读评语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如“你不‘酷’没关系,只要‘亮’就行了。天天精神焕发,两颊染着‘红霞’,形象也特吸引人了。加上你读书时特有的婉转磁音,带有‘垂杨’状的坐姿,更加耐人寻味。所以尽管你的成绩平平,仍然是同学们心目中的一道美丽风景。在老师眼里,你也是班级的一‘宝’(绝对没有贬义),你‘一鸣惊人’的答问,往往使老师惊叹不已,你独树一帜的‘联体字’,也不乏纯真可爱。当然,做老师的总希望你站的正,坐的直,上课不游神,你能与老师进一步沟通一下吗?老师真诚希望你成为一颗明亮的星。”
捧着这样精彩纷呈的评语,我想学生也应和我一样犹如沐浴灿烂的阳光一样温暖,犹如欣赏美丽的风景一样快慰。又如“有时你心细如蚕丝,有时你粗心如野马,有时你满面春风如三月艳阳,有时你愁眉苦脸如五月梅雨。”这则评语我运用了排比和比喻,婉转地指出其不足,形象地褒扬其长处。又如“那个在400米比赛中,不慎摔倒,又顽强爬起来,冲上去的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服输是强者的品质,相信具备这一品质的你,同样会在学习中成为强者。”这则评语我用希望的口吻加以点拨,在寄语中洗涤灵魂。寥寥数言评语,富有诗情画意,于尺副之中描绘了学生的形象,也是我这位班主任播种爱心收获崇敬的“透气窗”。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谆谆教导,更离不开班主任对学生的平时的即兴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进行敏锐的观察和“引燃”,班主任要做一个激发着、点拨者和评价者。评价的语言在平平常常的语言要体现点点滴滴的呵护。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不需要教鞭,不需要冷眼,更不需要讥笑,教育需要的是爱和呵护,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和关怀及期待蕴含其中,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应。
班主任要做一个“激发者”,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适时激发,从而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例如,班上有位学生上课经常违反纪律,喜欢说话,下课喜欢打闹,导致成绩一直在下游水平,经过家访起色不大。我后来仔细观察,发现他懂得尊敬老师,说话很有趣。于是,在期末评语中,我首先是谈心式,与学生交流思想,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你能感觉到老师对你的期待吗?用你的努力,给我一个鼓励,让我们一起冲!”进而以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共同努力,共同成长,“你富有童趣的语言,让我变得年轻!”最后用激励式激发和鼓励学生,使其奋发,“希望你更专注些,再把目标定的更高些,一切皆有可能,你的努力也一定能收获成功!”(当然,其他的教育措施、艺术化行为也要到位)后来,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成绩逐渐提高,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变(今年,他如愿以偿成功录取一中,他很开心,我也很欣慰)。
班主任要做一个“点拨者”,柳暗花明又一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娇生惯养,个性强,没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表现自私自利,初一下学期期末评语中,我在一个学生的评语中这样写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你的自信让老师放心,你的言于律己让老师欣慰。老师希望你融入到一把筷子中去,我期待这你的这一天。果不其然,在初二新学期开学前家访中得知这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转变了很多。其实,评价就是一把小剪刀,班主任要学会当园丁,修剪学生这课小苗,把多余的枝杈剪去,让他沐浴爱的阳光雨露挺拔、茁壮地成长。
班主任要做一个“评价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委婉、中肯、充满人情味的鼓励是一面旗帜,语言的影响不可低估。作为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抱有很好的期望,在写评语中也要把期望写出来。班上有位女同学看的书很多,很是聪明有文艺范,各方面都非常出色,就是太成人化了,同学们不愿意与之交往。于是,我给了她这样的评语:窈窕淑女,才思敏捷,文静端庄,接人待物,恰到好处。请思量:有过人之智,灵秀之气,倾心文艺,为何他人不愿接近?心机否?自私否?娇气否?后来她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开学后大家明显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了。
可见,教师的职业是育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没有完全一样相同的花朵,哪怕是孪生姐妹、兄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应该把他(她)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世界还给他(她),让他(她)体会到老师心中装着他(她)、注意着他(她)。这虽然不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但却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更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如何客观、准确地写好学生的操行评语,反映出学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与思想行为,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努力探究的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的我,应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力争在这条艺术道路上渐行渐远,渐入佳境!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 苏霍姆林斯基
第三篇:一名名班主任的演讲稿《呵护那一点点光》
一名名班主任的演讲稿《呵护那一点点
光》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现已从教14年,14年的班主任工作给我提供了无限创新的空间,在这个岗位上我乐此不疲。多次被评为校级和区级优秀班主任,刚过去的XX年又荣幸的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在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班主任如同孩子的父母。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吧。故事是这样的: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妈妈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作为班主任,何尝不如同此母呢!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
最后,借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那就是:做永远的班主任。谢谢大家!
第四篇:一名名班主任的演讲稿《呵护那一点点光》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现已从教14年,14年的班主任工作给我提供了无限创新的空间,在这个岗位上我乐此不疲。多次被评为校级和区级优秀班主任,刚过去的2006年又荣幸的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在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班主任如同孩子的父母。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吧。故事是这样的: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妈妈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作为班主任,何尝不如同此母呢!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
最后,借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那就是:做永远的班主任。谢谢大家!
第五篇:班主任完美定律
班主任完美定律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班主任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班主任,起码我们不会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