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乐死的价值分析——应然与实然的无奈
【摘要】 本文从法理角度出发,对“安乐死”进行了系统的价值分析,推导出“安乐死”必然合法化的结论,并且对相
应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说明以揭示“安乐死”法律化后的局面。
【关键词】安乐死;价值分析;医学伦理;生命权
【中图分类号1 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007—9297(2004)03—
0189—06
analyses on legal principle of euthanasia—dilemma between realism and idealism.chen bin .law schoo1 .whuhan uni—
versity,43007
2【abstract】from jurisprudence,the article analyses systematically value of euthanasia,consequencely,the conclusion on
euthanasia should be justified was induced.furthermore,the article indicates situation by explaining related legal relations.
【key words】 euthanasia;analysis of value;medical ethics;right of living
一、安乐死与生命权的再认识①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安乐死在法理上的价值不是孤立的,而是表现为“一个人所持的或一个
团体所赞同的一组价值”②形成的价值体系。这是下文
讨论的基点。那么,生命权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什么
位置?或者说,对生命权的认识会不会直接影响法律观
念的变迁?
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出发,法学的最终决定因素
是物质生活条件,是以社会为基础的。但是,在讨论这
个问题时,我们总是侧重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当然,此处的人是具有生物意义与
社会意义双重属性的人。
在医学伦理法制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反映了一种道
德人权向法制人权的转化。在这个领域,也仅仅在这个
领域,可以说,医疗法制是基于人的权利。
人权经历了一、二、三代人权观,而生存权始终是人
权的核心与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强调了生存权
与发展权。我国《宪法》第37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身体自由权利中
首推生命权,它是公民(乃至一切人)的人身权利和自由的基础。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第一就
是要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可见,生命权是人权的核心。
同样,在医学的价值范畴中也居于优先的地位。安乐死的一切法理价值实际上都是基于生命权而衍生的。所
以,我们应该首先分析生命权。
1.生命权是指公民有在社会上作一个社会成员,作
为国家的一名公民而生存的权利。这是法学上对生命
权的认识。而在医学伦理学上生命的定义是:生命是自
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③
① 从医疗手段区分,安乐死可以分为被动安乐死(消极安乐死)和主动安乐死(积极安乐死被动安乐死是根据垂死患者或其家属要求,停止无望救
治,“听任死亡”。国内外不少医院实际上早已实施;主动安乐死是采用“无痛致死术”迅速完成死亡,又称“仁慈助死”。
② 【美]普拉诺等编著、胡杰译《政治学分析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87页
③ 何兆雄等:《医学伦理学概论》,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 190 ·
生命权则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意义的人,其意义应该体
现在个体生命对个人、他人、社会乃至人类的意义上)从
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享有的权利。当一个人丧
失社会意义而只剩下生物学生命时,这个人已经不是严
格意义上的“人”,这也是安乐死的社会基础所在。
2.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死之间的界线问题凸现出
来。一方面,传统的“死亡标准”对于“脑死”患者生命权的判断已经不符合社会意义。① 另一方面,传统的生命
权定义也受到挑战。恩格斯曾经说:“生就意味着死”。
生命中是和它的必然结果—— 死亡相关联起来而被思
考的。生的权利本身就包括了对死亡的选择。“优生”
观念在立法上的确定表明生是可以控制的,② 而捐献
遗体,甚至自杀也说明了人对自己生命、身体是有一定
决定权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权不属于
“自我决
定权”,不过对生命权的限制是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因为
个人主观的生命同时具有社会共同秩序的性质。⑧
3.生命权应该同人格尊严结合加以认识。人的生
命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而且具有社会价值。
也就是说,人享有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命。我国《宪法》
就明确规定了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护,这也是
公民人身
自由不受侵犯的延伸和扩展。
由此,我们进一步分析生命的价值。生命价值是指
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核心。只有处在一定的社
会关系中,有自我意识的生命才会有价值。其基本特征
是:(1)具有二重性,即既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
是这些财富的享受者;(2)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的劳动
创造性.只有经过劳动创造,生命价值才从可能转为现
实;(3)人可以自身创造生命价值;(4)不同个体的生命
价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对生命价值的传统认识集中体现为生命神圣论。
古训“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乃仁术”、“一心赴救”等
都是以维护人的生命为准则,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甚至
是犯罪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诚然,“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
次”。但是,人的生物学生命并不等于人的生命(这是一
个社会意义上的概念)。运用政治、法律、经济、道德等
手段对生命进行社会控制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要求。而
且,人类创造了理性(伦理)文化,创造了种种道德原则
和规范,却不可以沦为道德的奴隶。只有当人意识到自
己在道德中的主体地位,并真正获得这种地位,才能真
正成为道德的主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安乐死的价值核心在于
维护人的生命权,这同样体现了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生命
权内涵的变迁和相应对法律、医学伦理的影响。这种影
响就是对生命权的追求与内心信念有时可能超越现实
法律的界限与体系。
二、生命权与平等、自由
从人权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生命权是与自由权和
平等权紧密相连的。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权是个体享有
自由权与平等权的基础,而自由与平等正是生命权在社
会意义上的体现和保障。
(一)自由
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死亡
选择权并无法律明确规定,缺乏立法观念的支持,我们
所说的自由只能从伦理与社会的角度出发。
应该说,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现实化。“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使自然界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了‘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且,“仅仅
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④人的自由在于满足人的自身需要。一旦我们认识到生命权利的双
向选择,那么,对死亡的选择有必然成为特定人群的自
身需要。这种自身需要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后,便产生了
新内涵的自由权。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内在的必然性
就是自由。”④
(二)平等
从一般意义上讲,平等意味着从某一标准看来是相
① 1951年美国著名的布莱克法律词典给死亡下定义为“血液循环完全停止,呼吸、脉搏停止”。我国《辞海》也把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
但是,这种死亡标准在实践中屡次遭到例外。在西南非洲卡拉哈里干燥的沙漠中,布须曼人把心脏停止跳动的死人埋在浅墓中,但多次发现这种
“死人”从墓中爬出来,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使一些大脑受到不可逆损害的病人维持心跳和呼吸,这对传统的死
亡概念提出了挑战。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对死亡的定义和标准提出了新的概念,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转的昏迷,或“脑死”。who于1968年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的死亡标准为: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没有反射和肌肉活力;停止自主呼
吸;动脉压陡降和脑电图平直。1983年,美国医学会、律师协会、统一州法律督察全面会议以及美国医学和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伦理学问题总统
委员会建议美国各州采纳以下条款:“一个人或(1)循环和呼吸功能不可逆转停止或(2)整个脑,包括脑干一切功能不可逆停止就是死人。死亡的标准必须符合公认的医学标准。”这个意见实际上是让两个死亡定义标准并存。在国际上,自美国于1982年颁布《脑死亡法》后,已经有90多个
国家颁布了脑死亡法。目前,我国尚无脑死亡法。
② 《婚姻法》中关于结婚禁止条件的规定就反映了“优生”的观念。
③ 韩大元:《宪法学要关注生命权》,载于《检察日报)2002/11/5/
3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⑤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05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同的人群。马克思曾经论述到:“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
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平等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人类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也就是说,它表明了人对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 可见,马克思肯定了人类本质的统一,并提示
了平等观念的本质—— 人对人同等对待的社会关系。
具体到医疗领域,平等观念的深入,在当今的市场
经济社会中,最明显的是医疗行为模式从家长主导型向
社会契约服务型转变。一旦我们认识到病人对死亡的自由选择权,医生也就无权决定病人对痛苦的承受,而
代表公权力的国家更应当在法律中明确这种新型的平
等关系。
三、生存质量与社会价值— — 安乐死的效益论
效益最基本的含义是: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
最大的产量,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
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更大的效果,也即是经济学家
常说的“价值最大化”或“以价值极大化的方式配置和使
用资源”。效益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以价值得以极大
化方式分配和使用资源,本是法的宗旨之一。这是法与
经济之间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的具体体现。
效益,或“利益”,同样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列宁深刻的指出:“正是‘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②
在医学伦理的领域中,安乐死的效益最大集中体现在生
存质量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上。
生存质量可以用于描述性、评价性和规范性陈述
上。在描述性陈述中,指生命中的某种质、特征和性质,以描述病人的现在和未来的身心状态;用于评价性陈述
是指生命的质量含义如何,并意味着该不该维护或结束
这种生命;用于规范性陈述即生命质量的高低提示着我们该不该容忍无价值的生命。
应该说,生命是神圣的,是不可放弃与替代的,但
是,医疗资源并不是无限的。who总干事特派代表陈
洁教授在第二届中美21世纪医学论坛上指出,未来卫
生发展的6大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医疗资
源。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也指出,要最大限度整
合医疗资源。④在这种矛盾中,生存质量就突出起来,并
产生了生命价值论,即具有更高质量的生命个体对于支
持生命的资源有更大的权利要求。
· 191 ·
于是,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得以发展,并体现在以下
方面。
1.对于死者家属在精力、财力、情感上的解脱。尽
管家属对家庭成员负有照料的义务,但为一个无意义的生命消耗一个有意义的生命,是过分的责任。
2.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据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各类残疾人5 264万人,有残疾人的家庭在调
查中有66 888户,约占被调查总数的78.1%。④可见,我国人群生存质量很低。对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必然要
进行合理分配。社会有义务分配相应的资源去救治孤
独、残疾和年老体弱者,但对于那些救治无望、毫无意义的生命耗费重资,作无效的救治,显然是一种无故的浪
费,是毫无价值的付出。
3.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安乐死的病人可以为
那些必须完成实施器官移植术方能得救的病人奉献可
移植的新鲜器官。在一个临床案例中,美国加州的一位
死亡的男人身上取出心、肺(左、右各一)、肝和胰脏等
5种内脏器官共7件,分别移植给洛杉矶附近的6位重病
人,手术全部成功。⑤一个不可挽救的生命的器官救治
了数位可能挽救是生命,这不能不成为死者的奉献,同
时也促使了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垂死病人,安
乐死同样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也不违背生命价值原
则。
四、安乐死的秩序论
首先,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围绕安乐死产生的相
应关系。当疾病处于可以救治的范围,疾病与治疗是医
疗领域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医生在治
疗中即使暂时增加病人的痛苦也是可行的。但是,当疾
病已经不可能受到控制时,治疗与病人的痛苦之间的冲
突便上升到主要矛盾。此时,设法解决病人的痛苦才是
真正的人道主义。
当然,选择的权力属于病人。对于不可逆转的昏迷
病人(例如脑死亡的病人)由病人法定代理人替其做出
安乐死的判断也是合理的。
但是,说明了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不表示可以解
决矛盾,哲学是思想的科学,而要转化为实践,还需要一
种机制。
不仅如此,安乐死作为医学伦理的概念,当它的内
涵不能用道德的手段来进行控制,必将发展成为一种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8页。
《列宁全集》,第18卷,第82页。
《健康报》,2002/10/29
钱信忠主编:《现代医院管理实务全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4月,第1731页
《大众健康》,1990年第12期
· 192 ·
会秩序,并时刻影响与之相关的医患各方的抉择。从法
与道德的关系看,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心理基础和重
要标准;另一方面,道德观念、原则、信条不断转化为法
律规定。关键是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这种转
化趋势。当一种事物的发展已经超越其固有的模式,它的内在价值必然要求另一种模式加以容纳。例如对“脑
死亡”的争执,就有学者认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伦理之
辩,而且应该从科学意义上让人们接受这一概念。① 对
于安乐死观念的普及,同样极具启示意义。
我们谈到的“秩序”是指“社会秩序”,它表示在社会
中存在着一定社会的组织制度、结构体系和社会关系的稳定性、规律性和连续性。当道德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观念秩序时,是不具有规范性的,而仅仅是一种观念的倾向的表示。因此,人们因其所处的立场不同,必然对
其内在价值产生认识的趋同与实践上的分歧。秩序的要求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习惯性秩序的约束力和指导力是混乱与模糊的,一种权力对秩序的重定位就产生了法制。因为秩序
作为一种法律价值,以其要求对法律产生影响。当人们
对秩序进行追求时,必然会导致法律的产生。②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安乐死的内在价值决定
了它走向合法化的必然。
当然,这只是一种必然而非现实。现实中,安乐死的法律缺位对医务人员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不对
病人进行安乐死有悖人道;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根据
医学伦理自行决定对病人进行安乐死。否则,根据我国
《刑法》有关规定,当事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安乐死立法应该有哪些内容呢?
首先,应该明确规定安乐死的法律地位,公民实行
安乐死的权利和义务、施行安乐死的法律程序等等。
此外,还应建立专门的社会管理程序。最好能设立
专职机构,而不是由临床医生直接负责。这个机构应以
病人及其家属的安乐死要求和临床诊断资料为根据,以
安乐死法律和关于安乐死的道德标准为准绳,确定是否
实行安乐死,何时施行安乐死,并且设置专职安乐师,以
执行安乐死。
总之,安乐死绝不应限于医学,它必须完成从道德
现象向法律规范和社会管理体系的转变。
五、安乐死实然化的困境
以上我们所解决的问题是:安乐死合法化中应然性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的分析。应该说,安乐死合法化是其价值在逻辑上的必
然。但是,我国现行法律乃至各国法律都不必然承认安
乐死的实然化。
(一)学者的争论
对于安乐死,学者一向存在争议,又可分为赞成派
和反对派。
反对派认为:(1)生命是神圣的,生的权利是一个人
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医生无权决定;(2)医生的诊断
和预后估计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病人的不治率可能于
概率之外,而且,绝症是相对的,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
使绝症不绝,安乐死可能使病人错过三个机会,即病人
病情可以自然改善的机会,继续治疗可望恢复的机会,有可能发现某种新技术、新方法使该病得到治疗的机
会;(3)病人的自愿往往难以确定;(4)容易导致“滑坡”
现象,即自愿安乐死— — 非自愿安乐死—— 滥用安乐
死。
赞成派则认为:(1)生命的神圣不仅表现在人有生的权利,也同时表现在人有选择尊严死亡的权利;(2)对
于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而又遭受难以忍受痛苦的病人,活
着是不人道的;(3)对于病人的心愿可以由等待期去判
断与确定;(4)要强调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活死”(1iv.
ing death)是对生命的滥用保护;(5)所谓“滑坡”理论实
质上是僵化论,只要通过立法和建立严格的管理程序,就可以有效防止安乐死的滥用
(二)西方国家的争执
安乐死是一个世界性的法律盲点,各国法律规定不
一,刑法理论对此意见也不统一。传统观念上,安乐死
是与医生责任相冲突的。被认为是医学权威的希波克
拉底誓言就禁止医生实施安乐死。美国国内曾经对安
乐死展开过激烈争论。最具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其国
内关于安乐死纷争激烈。③ 赞同的民间组织以“去世工
作间”为代表,反对的民间组织以“生命权利”组织为代
表。而在法律上,1996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议会通过
《晚期病人权利法》,不仅使安乐死在该地区合法化,而
且也使得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安乐
死合法化的地区。但是,在1997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华
德领导的联邦议会推翻了这项法案,安乐死在澳大利亚
重新成为非法行为。目前,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
一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④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
① 张天蔚:《脑死亡:科学之争还是伦理之辩》,载于《北京青年报》,2002/10/28。
② 李龙主编:《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l8页。
③ 《健康报》,2002/12/17/5。
④ 2002年4月10日荷兰议会通过“安乐死”法案,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期间纳粹曾经利用安乐死名义杀害异族和残废人,以至
安乐死一度臭名昭著。荷兰医生当时出于对个人自由的坚定不移的尊重而拒绝和纳粹分子合作杀害健康的、渴望活下去的犹太人。如今,他们认为:“正是同样的精
神使他们用安乐死帮助不愿活下去的垂死病人。”这隐
约反映了安乐死观念的变化。例如,美国大多数州立法
规定,如果医生按病人的“活遗嘱”行事,① 他们就不会
被起诉。最近一些西方国家民意测验显示,美国有
68%的公民,英国有76% 的公民支持与赞同安乐死。
这至少反映了安乐死内在价值是得到公认的,并且已经
存在向立法转化的趋势。
(三)我国的规定
我国目前对安乐死是持否定态度的。有学者就认
为“安乐死在本质上是一种受医嘱杀人的行为”。② 还
有学者认为:“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
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给予医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以减轻其痛苦。人为地提前结
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法律规
范,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即使被害人同意,也不能
排除这种杀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③
(请注意,该学者此处使用的是词汇是“杀人行为”。)
也就是说,对安乐死定为故意杀人罪,只是在量刑
上“可以从宽处罚”或“根据具体的情况免除或减轻处
罚。”
而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对安乐死实际上是既不赞同
也不反对。我国第一例安乐死案例发生在1986年。由
于其母已经处于肝硬化晚期且无法治愈,当事人王明成想让其母夏素文的主管医生蒲连升要求对其母实施安
乐死。1986年6月29日,蒲连升给夏素文100毫克冬
眠灵,由值班护士作了注射。夏素文在6月29日凌晨
5时死去。其后,汉中市(现汗台区)公安局对此案立案
侦查,于同年9月以故意杀人罪将蒲连升、王明成逮捕,并于1988年2日向汉中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于
1990年3月15日至17日公开审理了此案。一审开庭
审理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汉中市人民法院、汉
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逐级递交了
审理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收到报告后于1991年2月
· 193 ·
28日批复陕西省高院:“你院请示的蒲连升、王明成故
意杀人一案,经高法讨论认为:‘安乐死’的定性问题有
待立法解释,就本案的具体情节,不提‘安乐死’问题,可
以依照刑法第10条的规定,对蒲、王的行为不作犯罪处
理。”其后,1991年4月6日,汉中市人民法院做出一审
判决,宣告蒲、王无罪,但其行为是违法行为。1992年
3月25日,汉中地区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
迄今为止,我国对安乐死问题仍然避而不谈。
(四)无奈的矛盾
从秩序的角度出发,我国法律为安乐死确认的秩序
就是“禁止安乐死”。尽管这是出于保护病人利益的目的,并且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它是与安乐
死内在的法理价值相冲突的。然而,这是一种无奈的矛
盾。
1.对于病人来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表示
着病人自主原则的确立,但是,病人享有的自主权仍然
受到诸多限制。所谓自主权,其实就是在法律与社会道
德限度内的自由。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自由的人最少
自由”的观点,强调自由人受理性和道德责任的影响。
西塞罗也说:“我们是法的奴隶,正因为为了我们可以自
由。”④ 卢梭更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因此,自由只是相对的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⑨ 而
秩序正是防止自由滥用的安全阀。尽管扩大自由权是
时代必然,现实中却出现了二者的矛盾并直接影响和制
约了病人的自主权利。
2.对于医生,承受义务的同时也应享受权利。然
而,一方面,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型,医生的权力受
限;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病人的自主选择权加以限制。
与此同时,又必须在人道主义的自责中无所适从。英国
法学家哈特曾说:“法即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
合”,“第一类规则设定义务第二类规则授予权力。”⑥
在本文所论述的范畴中,公权力不恰当地规定医生的权
利义务并造成了与职业道德的脱节。
3.对于国家而言,也同样陷入了维护局部社会质量
与造成整个社会利益流失的矛盾。
一方面,出于局部稳定的利益要求,国家对一定的社会要求做出了暂时而狭隘的规定。另一方面,这种
“活遗嘱”(1iving—wil1)是指人在神志健全状态下写下的书面文件,说明在身患绝症病危情况下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是否救治。
高铭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张明楷:《刑法学(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95页。
转引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第7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8页。
[英]哈特著、张文显等译:《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 194 ·
“秩序”既造成了社会利益的丧失,又对生命价值这一基
本权利做出了不恰当的评价,实质上是陷入了更大范围的混乱,便产生了可以“优生”不可以“优死”的笑话。
而所有的这些混乱、冲突、矛盾形式上就表现为对
安乐死的否定性评价。更深层次上,是前文所述及的权
利本位观念的缺乏。当然,这种缺乏现象是有其存在根
源的。事实上,法律相对于社会发展往往有滞后的趋
势,因为法规的要求是十分严谨的。
分析安乐死立法实际障碍,首先是医学标准的不确
定。因为对什么人可以实行安乐死,这是安乐死走向法
律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安乐死的性质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安乐死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晚期恶性肿瘤失去治愈机会者;重要生命脏器严重
衰竭并不可逆者;因各种疾病或伤残使大脑功能丧失的“植物人”;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本
人已无正常感觉、知觉等,经长期治疗不可能恢复正常
者;先天性智力完全丧失,无独立生活能力,并不可能恢
复正常者。
以上仅仅是医学专家的归纳,缺乏权威发布。而
且,具体的安乐死判断标准更制约安乐死立法。以有严
重缺陷新生儿为例,缺陷的程度标准如何界定?我国学
者曾经提出对无脑儿、重度脑积水、严重内脏缺损的新
生儿不予治疗的主张。而美国医学界则有3条标准:不
能活过婴儿期,已经处于濒死状态;生活于不可救治的疼痛中,直接治疗或长期治疗都不可能缓解;不具有最
低限度的人类经验,对别人的照料在感情认知上没有反
映能力。众说纷纭,难以统一。
“无规矩不成方圆”。安乐死立法,在目前,现实性
不大,这不仅体现在医学标准的分歧上,同样也体现在法律规范的不同认识上。
赞同安乐死的法律学者提出的条件大致有:
1)病人只能是身患绝症,临近死亡,即因疾病死亡
已经不可避免。所谓绝症,是指经现代医疗诊断证明,是当前医疗手段尚无法治愈的疾病。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l卷(第3期)
2)病人须处于无法忍受的精神、肉体的痛苦中。
3)必须有病患者本人的真诚嘱托和承诺,其他人都
不能代替患者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为了切实保障病患
者的自主权,可以用遗嘱的方法记载病人的要求,并指
定一个或多个代理人为其临终问题做出决定。
4)必须由医生按照法定程序,并以为解除病人的痛
苦为目的和采用伦理上被认为是适当的方法进行。
然而,这些条件也存在严重缺陷:
一般而言,对于生命质量的判断者,有3种标准:1)
由主体自己决定,即由主体判定自身的身心、社会和精
神状态如何,某些病人拒绝治疗,往往就与这种判定有
关;2)代理人判定,由受委托人或代表来对无行为能力的人的生命质量做出判定;3)第三方判定,即家属、医生
做出判定。这种判定可影响主体,有可影响无行为能力
者的代表。但是,如前所述,医学标准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并导致了无法确定前列条件中的“痛苦”和本人的“真诚嘱托”。
正因为如此,荷兰法律为医生实施安乐死作了相当
严格而详细的规定:一是病人必须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
自愿接受安乐死,并且要病人多次提出相关请求;二是
根据目前通行的医学经验,病人所患疾病必须是无法治
愈的,而且病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是被认为是难以忍
受的;三是主治医生必须与另一名医生进行磋商以获取
独立的意见;四是医生必须在安乐死实施后向当地政府
报告等等。
根本上,安乐死反映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积极的人
生观与消极的人生观之间、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对
抗和矛盾,是文明的发展向人类提出的难题。我们可
以认识到安乐死是符合人道也确有实际价值。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完成安乐死从医学伦理向医疗法制的转变。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安乐死跨越障碍,从应然走向实然是一种必然。②
(收稿:2003—11
第二篇:“整本书阅读”应然和实然
“整本书阅读”应然和实然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思想最早或见于叶圣陶先生《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是用单篇短章……退一步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可是,“整本书阅读”真正被一线教师关注却是新课改以后的事情。自2001年课改至今,经过十六七年的尝试、探索、讨论、反思,“整本书阅读”渐为学界所重视,并成为实践和理论的研究热点。我们注意到,2016年是“整本书阅读”的兴盛之年,不论在“应然”和“实然”方面的探索都非常活跃而且初见成果。
一、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
近年来,大家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又逐渐回归常识:语文学习的关键在阅读,阅读效果的关键之一在阅读量,而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不能没有整本书阅读。
钱金??认为,大家之所以如此看重整本书阅读,是基于整本书阅读具有给学生三双眼睛的功效:一是“全局”之眼――利于培养学生“融通世界”之能;二是“多维”之眼――利于培养学生“多维思考”之力;三是“自如”之眼――利于培养学生“把文章读厚,又把文章读薄”之习。①完美的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公民达到“读书应如金字塔――基础厚实,顶端尖锐”②的阅读效果。
特别是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整本书阅读更是功不可没。完整的书本阅读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安排下,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精读或泛读,其精读内容是教师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方向的甄选,教师用语文的眼睛去审视和考量“整本”,对其进行解构、重构、加工和改造,这样一来,就能生成出清晰、明白的有效教学内容,力避冗余内容的滋生和干扰,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厚实的基础。刘荃就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应是多方位的,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整本书阅读:可以使语文课程开发走向自主与创生;可以使语文教学目标走向阅读与“悦读”;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走向澄澈与充盈;可以使课型创新走向丰富与灵动。③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素养的概念逐步提炼为具体的素养要求,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隋红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在于:有效丰富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效锻炼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与丰富学生的精神。④
还有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能突破教材选文的局限,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⑤
二、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建设
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课程体系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教师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⑥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探索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与“整本书阅读”相关的课程资源。
来凤华提出,作为课程开发者,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通过多次的调查与商讨,确定好阅读书目,即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其次,应当对阅读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规划课时,确定阅读时间;再研究整本书“怎么读”的难题,可以围绕“读、思、议、写、拓”五个步骤推动孩子深入阅读。有了对整本书的整体规划之后,接下来要考虑具体实施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自读课、讨论课、引导课、写作课、拓展课、延伸课多种课型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并及时反思、评价优缺点,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实施。⑦
胡元华则是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框架分为了三个部分:选择、导读、拓展。他认为,阅读书目不一定通过社会调查、学生问卷形式来了解,可以凭借语文教师特有的阅读敏锐力和阅读经验,从经典名篇中选择,从适合孩子年段特点的作品中选择,从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作品中选择。他指出,导读是课程的核心。作为课程系统中的“整本书阅读”,如何导读这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阅读课程的本质特征。⑧导读之外,拓展也是重要的环节。“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应该包括教学系统和课外拓展两个系统,将“课外阅读”转化为“整本书阅读”自然延伸部分,应是其课程建设的必然结果。
当“整本书阅读”教学蔚然成风之时,也有一些教师错误理解了这种阅读类型,把大量地摘抄、读后感的写作、阅读手抄报的制作当成检验孩子阅读情况的标尺,结果部分学生被“整本书阅读”衍生出的作业吓得心惊胆战。陈洪峰认为,决不能将整本书阅读变成“压榨”学生的新手段,应让整本书阅读回归儿童的阅读而非教师的阅读,让整本书阅读走向纯粹的阅读而非功利阅读。他主张通过建设童趣盎然的阅读环境,激发热情四溢的阅读兴趣,开创轻松简明的阅读课堂,为学生阅读“减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活动,让阅读营养走入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真正喜爱上整本书阅读。⑨
显然,“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建构,需要一线教师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创造出更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唯有立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课程才能真正地合乎学生的口味,吸引学生主动地加入到整本书的阅读中。
三、有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1.宏观层面的阅读教学策略
其实,整本书阅读一直为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国外课程模式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要想让整本书阅读回归到自然、落到实处,则必须在政策层面作出规定和要求。虽然,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这些要求的规定性都不高,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中。郑桂华提出,应当从课程标准的层面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规定性。她认为,要提高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影响力,需通过区分课程形态、规定阅读篇目的范围、明确阅读方法、评估阅读结果这四种途径实现。其次,整本书阅读教学还要关注课堂教学,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阅读任务的设计、阅读过程的监控、阅读成果的强化四个方面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⑩
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应提倡让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指的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课程,学生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其间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另外至少部分时间在家庭以外受监督的实体场所进行学习;它将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或科目时的各种模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11}理想状态的整本书阅读应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与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深度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整本书阅读,是将阅读延展到家庭、社区等任意空间,且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课堂学习、在线互动、非课堂非在线自主阅读,至少这三个模块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整本书阅读体验课程。{12}
徐树忠针对“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出,我们要探索有道、有格、有度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有道,即教师指导指向明确、方法正确;有格,即指导有规矩、有方圆;有度,即指导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13}
2.具体操作层面的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孩子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准确地回答出试卷上阅读理解的题目,还要教会孩子阅读的能力,教会孩子从不同类型的获取信息,以满足自己不同的目的需求。
为了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张媛在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之后,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14}自读环节,设疑激趣,安排阅读计划;“初探”环节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来交流每个阶段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初读基础上是深读深思,要求学生读出每本书的精华。“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集中的交流与分享。最后,通过撰写书评、文评、读后感、研究论文等方式落笔沉淀,进行成果分享,尤其是将成果与家长进行分享。{15}
张小兵、倪峰认为,应当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设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体系,使之课程化,因此,目标要“突破大与空,走向真与实”,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认识并掌握阅读不同文本的一般方法、形成包括意志力在内的阅读能力、促进个性化阅读趣味的形成作为整本书阅读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要“突破窄与狭,走向大与宽”,通过一系列在具体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想好解决方案;教师关系要“突破单与个,走向组与群”,加强语文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只有前述三方面落实基础上,课堂教学才能“突破僵与死,走向活与新”。他们所提的高中学段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实施方案,操作性较强,值得借鉴:{16}
李敏则强调,整本书阅读贵在“系统”二字,每个学段要有一套系统的阅读计划,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李永强则认为激趣最为重要,他的说书形式常常使得孩子能报以极大的兴趣加入到阅读当中。陈林主张整本书阅读需要自由,教师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们的选择。黄芳建议把家长也纳入到整本书阅读的大军中,亲子共读一本书,定期召开沙龙,以此来保持孩子阅读的热情。姚澄建议通过构建多维立体阅读评价,形成多方合力,来为整本书阅读保驾护航。{17}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四、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型设计
叶圣陶先生提出:“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而至于是“忽略的”阅读,就此了事。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的实益。”。{18}叶老的话看似是针对略读而言,但略读却是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之一,略读尚且需要指导,何况精读、泛读呢?因此,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老师应该抓住阅读前的导读、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后的交流这几个环节来设计不同课型。
徐文凯认为,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微课应用于名著导读的形式有整体内容的介绍、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片断的赏析和相关知识的讲解等。其应用策略有:确定精当的导读内容,积累精巧的微课视频,采用精到的教学安排以此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效果。{19}何烨,王玲湘则设计了《朝花夕拾》的导读课,他们将课堂分成了三个版块,首先,结合作者简历,梳理了目录,找出本书的编排特点。接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示例,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片段进行研读。最后,再用精妙的语言过渡到整本书的介绍,激发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20}
杨柳欣则把课型定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她以《追风筝的人》为例,重点教学生批注阅读法,包括提要式批注法、评价式批注法、圈点式批注法、反思式批注法等。{21}这些功能各异、各得其用的批注法,正如庖丁解牛“批大?s,导大?U”“因其固然”,让学生学会如何对作品进行精要式的解剖批评,直接指向了“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读更好”等问题的探索,最终指向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余党绪与叶开在讨论整本书阅读的话题中时,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方法:第一,借用温儒敏先生的话“连滚带爬地读”,即阅读应该是个开心的过程,不必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即“好读书,不求甚解”;第二,“绞尽脑汁地想”,即阅读需要深度地思考,学会批判性地阅读;第三,“挖空心思地用”,学生要尝试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资源,做到“读以致用”。{22}
刘宁霞提出了阅读交流课的课型特点。她认为,整本书阅读是一种积累,一种成长,一种“日常的生活”,而读书交流就像助推器,让学生阅读更得法、更持久、更愉悦。要想阅读交流落到实处,就必须采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如根据不同年段、不同类型的书目、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交流的话题,让自己能够各尽其言,各表其心;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写一写等。{23}最为重要的是,教??一定要从学生交流的态度、参与的热情、交流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并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保证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的长效性。
五、关于整本书阅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辨对于阅读的重要及培养学生思维的意义,近年来学界多有论述。围绕整本书阅读,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也引起了人们重视。张玲从整本书阅读出发,尤其是经典著作的阅读中阐述了思辨性阅读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她要求学生对外国名著以及非章回体的中国名著,采取另拟篇章标题思辨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阅读,在极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同时,最终实现了阅读名著的基本环节――理解文本内容。在学生对形象理解出现肤浅、偏差或分歧时,教师精设思辨性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领悟人物形象的魅力。最后,品析艺术手法,也以思辨性的问题为载体,选择最能体现该名著艺术特色的手法去品析,以达到由点到面的效果,领会作家艺术风格。{24}归纳起来,她通过内容理解――形象领悟――技巧汲取这样的路径,精设思辨问题,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余党绪将自己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总结为“思辨读写”,目的也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一,指导学生进行原生态阅读,在全文阅读与反复阅读中,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关注环境与细节。原生态阅读,似乎只是一个不断熟悉文本的过程,但在反复的阅读、多角度的讲述以及人物情节的梳理中,很多思索也在自然展开,思辨的种子在萌发。第二,让学生进行批判性理解,批判性理解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生发性”与“整合性”的“问题”,以“问题”切入作品,以“问题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辨。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转化性写作”,训练学生借助经典这个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的意识与能力。{25}在“思辨读写”的过程中,读写结合”是基本手段,“问题设计”是关键,思辨是灵魂。
六、其他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讨论比较聚焦外,其他的讨论还有:
隋红军则对整本书阅读进行了概念阐述,并在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内容、实用功能和价值做了系统的思考。{26}徐向阳对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学的比较研究,他从三种阅读教学课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比较,然后从阅读教学的材料、目标指向、思维路径、教学内容等方面总结了异同点。{27}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基本方式的研究。陈?@祥提出,整本书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亲子共读,二是师生共读,并对这两种基本方式的操作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28}对整本书阅读相关书籍的推介。苏立康向广大语文教师推荐了《书册阅读教学现场》,认为该书从“书册名片”“教学价值”“学程设计”“教学现场”和“专家视角”等5个板块,详述了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和策略,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典型的学习样例。{29}
总体而言,随着人们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研究的数量在增加,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有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也有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的经验提炼。可以预见,关于整本书的阅读的研究热度还将持续,它将在较长一个时期引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钱金涛.《巧用助读,领悟作品内涵》.《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2期第53-55页。
②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版。
③刘荃《.“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第4-5页。
④隋红军.《“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理论思考》.《语文天地》,2016年第3期第54-55页。
⑤{28}陈?@祥.《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扬州大学,2016年版。
⑥徐武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年版第33页。
⑦来凤华.《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第6期第13-19页。
⑧胡元华.《“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的设想》.《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10期第23-25页。
⑨陈洪峰.《让整本书阅读轻松起来》.《新教育》,2016年第11期第16-17页。
⑩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语文学习》,2016年第7期第4-8页。
{11}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著、聂风华,徐铁英译.《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33-35页。
{12}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语文建设》,2016年第9期第12-15页。
{13}徐树忠.《“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微》.《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年第7期第52-54页。
{14}张媛.《和?W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6B期第22-24页。
{15}唐江澎,张克中.《在亲历中感悟意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0页。
{16}张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9期第12-15页。
{17}姚瑶,张东辉.《整本书阅读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推进策略》.《小学教学设计》,2016年第9期第7-11页。
{18}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年1月版。
{19}徐文凯.《微课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的应用》.《教学月刊》,2016年第7期第14-16页。
{20}何烨,王玲湘.《〈朝花夕拾〉导读》.《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第12期第50-51页。
{21}杨柳欣,孟宪军.《妙手作批,心灵为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4期第49-52页。
{22}余党绪,叶开《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2016(7):15-19.{23}刘宁霞《整本书阅读的交流策略》.《小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第11-13页。
{24}张玲《初中语文名著思辨性阅读指导的路径和方法》..《语文知识》,2016年第2期第15-17页。
{25}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语文学习》,2016年第7期第12-17页。
{26}隋红军.《“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理论思考》.《语文天地》,2016年第3期第54-55页。
{27}徐向阳.《“单篇、群文、整书”阅读教学课型的比较与整合》.《教学月刊》,2016年第1期第55-58页。
{29}苏立康.《整本书阅读: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教育》,2016年第24期第68-69页。
[作者通联:胡根林,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邓华,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三篇:职业教育慕课之应然与实然
职业教育慕课之应然与实然
【关键词】职业教育;慕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71-02
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它是新的学习科学与信息化教育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职业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鉴于相对较小的考试压力,以及学生“做中学”的专业技能学习特点,职业教育完全可以突破传统教育的桎梏,借鉴慕课的可取之处,围绕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以信息化教育为背景,先行先试,将幕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一、职业教育慕课之应然
(一)职业教育慕课的起点:“以形促学”,为激发动机创造条件
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引发学生厌学、教育教学异化等一系列问题。毫无疑问,来校求学的学生绝大多数对专业有求知意愿,也有学好专业技能的心理机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职业认同感乃至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慕课必须要“以形促学”,借鉴信息化学习的平台的构建,利用可移动网络终端,通过视音频信息、多媒体的嵌入、群组功能和协作活动等学生最乐见的形式,通过各种与学生思考方式相关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协作式教学、讨论法、演讲法等来改善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娱乐”之时即是学习之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职业教育慕课的核心:“以转促学”,为翻转课堂创造条件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敏感”,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课堂之外的动态事物上,自身具有强烈的动手操作意愿。因此,职业教育慕课应更多地强调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职业教育的课堂亦可以利用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学习包),将知识的传授过程放在课堂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生则可以带着遇到的问题回到课堂上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为实现课堂“翻转”创造条件。
(三)职业教育慕课的创新:“以评促学”,为过程评价创造条件
慕课的产生为职业教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参照慕课的持续学习管理,将优质教学资源集中起来,甚至开发出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版本让学生自主选择。在大数据时代,一门课程的点击率往往代表了其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实质就是对该课程的一种评价。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慕课可以在课改团队的协作下让学生在类似游戏“闯关”的学习中与教师当面或在线互动,进而享受高质量的课程服务。因此,通过教与学的充分互动,职业教育基本可以实现学生评价(考试)学习化,即将学生评价与学习内在地统一起来,将评价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实现评价创新。评价方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包括企业在内的第三方,而评价方式可以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改为学生个体的个性化评价、学习小组的团队化评价等。
二、职业教育慕课之实然
对应慕课课程开发之“新”,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期许,进而促进职业学校办学的嬗变。
(一)转变一个观念
现代学校所生成的产品是什么?答案应该是“课程”。过去我们一直注重人才培养,这并没有错。但纵观世界的先进教育,课程应该是现代学校首先需要关注的,它是人才质量提升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学生的管理可以通过课程及课程管理来实现。现在看来,这一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建成一个团队
显然,一位教师,甚或一所学校,很难完美地完成课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团队的创立,是基于课程的,而不应该局限于一地一校,因为慕课视域下的课程是开放的,只要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某一课程的学生。团队的组成可以是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的联合,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所职业学校的合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课程开发乃至管理亦是如此。
(三)开发一批资源
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自然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在课堂内外,就是对资源的不同处理,这又是以丰富的资源(资源库)为基础的。资源开发所需达到的目标是:教师可以自由组合一个一个的资源积件(知识与技能的基本单位),按照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形成资源包,并将资源包及时提供给学生。归根到底,这些资源应该是开放包容、不拘形式并不断更新的。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州分院)
第四篇: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应然、必然、实然的统一
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应然、必然、实然的统一
——中国移动四川乐山分公司的实践与探索
李俊杰
企业社会责任与生俱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应尽的本分。国有企业一经创设,事实上既承担着盈利目标,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只有目标正确、人气凝聚、形象完美,把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应然:先天下之忧而忧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引发了巨大的不平衡,消除这种不平衡企业应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加入WTO随着与国际社会接轨,不少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占据了重要份额,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对中国社会负责,还必须在全球社会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非国有企业是在追求利润的条件下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国有企业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下追求利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对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强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对市场失灵的弥补,实际上国家已从新的高度提出了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问题,即当市场调节无法实现时,国有经济就责无旁贷。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企业、全民的企业应当体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国有企业使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理应比别的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需要将其已经承担的隐性社会责任明确化,或逐步由承担隐性社会责任转变为显性的社会责任。
中国移动乐山分公司作为国有企业,不仅仅承担全民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还必须将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做优秀的企业公民。乐山分公司将致力于进一步延伸网络与服务到最边远地区和最广大人群,1不断减小数字鸿沟;以可信赖的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社会价值;不断降低企业环境影响,打造绿色产业;力行公益、扶危济困、支持教育,关爱弱势群体,与相关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二、文化必然:独一无二的选择
承担社会责任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愿景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要求以人为本打造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成为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传达了中国移动人胸中神圣的责任感和追求卓越的情结。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与‚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成为‚负责人‛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企业文化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尽责任‛和‚学习、创新、攀登、领先‛。前者是对‚责任‛的理解,后者是对追求‚卓越‛的行动要求。前者是以精神驱动为导向,是‚以责任铸就卓越‛的思想牵引力;后者是以践行驱动为导向,是‚以责任铸就卓越‛的行为(思维、方法和行动)推动力。
中国移动四川乐山分公司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出‚阳光工作、快乐生活‛,营造能干、肯干、实干、干好的文化氛围。要求担责任、求卓越,待团队、讲奉献,身先士卒、恪尽职守,当明白人、说明白话、做明白事。
无论从集团公司到四川公司,还是从四川公司到乐山分公司,企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内涵无不是‚责任‛与‚卓越‛的体现及延伸。企业文化要求实现对客户的承诺,对投资者的承诺、对员工的承诺、对合作伙伴的承诺、对同行者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积极承担责任成为中国
移动四川乐山分公司独一无二的选择。
三、文化实然:责任与卓越同行
乐山分公司认真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坚持科学发展,不断追求卓越。强化营销手段,市场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加强能力建设,网络运营迈上了新台阶;实施精细管理,企业管理与创新打开了新局面;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与此同时,乐山分公司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责任与卓越同行。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乐山分公司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员工成长为优秀企业公民。在工作中涌现出一批为生产经营管理,为客户服务的‚党员突击队‛、‚共青团服务点‛、‚中国移动心连心收割队‛等。乐山大专院校新生入学期间,组织车辆在车站码头义务接送新生;与西南交大、理工大学共同举办‚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周末广场文艺演出;参加乐山——峨眉文化长廊建设工作,投入资金300万余元;支持全民健身活动,连续9年协助乐山市体育局组办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万人长跑‛活动。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乐山分公司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努力抓好‚村通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建设基站272个,解决乐山未通电话行政村804个。城区覆盖率达到99%,乡镇达到100%,热点地区达到100%,风景区达到95%,高速公路全部段实现全程覆盖,自然村覆盖率91.33%。投入资金750万元,为所有的行政村和农协会安装‚农信机‛,共安装3640台。此外为了丰富农村的精神生活,协助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的田野文化‘三下乡’系列活动‛,演出近100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乐山分公司积极与乐山交警开展共建工作,与住乐部队开展军民共建,公司有100余名员工成为在编
预备役战士。抗震救灾期间分公司还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到四川什邡看望慰问在一线的预备役战士。鉴于共建中的突出表现,乐山分公司被市双拥办评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先进单位‛。乐山分公司落实企业内部和谐发展,严格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女工特殊保护合同,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连续四年受到乐山市劳动保障局的表彰。此外乐山分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获得社区表彰,并被评为先进单位。
开展帮困扶贫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乐山分公司经常关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认真抓好帮困扶贫活动,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沙湾区谭坝乡绿化村、市中区凌云乡燕子村结成帮扶对象,向犍为县三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父母的15岁男孩江洪赠送电话和话费,组织159号段正式商用暨大型义卖活动,启动捐赠贫困学生公益活动仪式。组织员工为东南亚遭受海啸的国家捐款6000多元;为遭受泥石流灾害的丹巴县移动分公司员工捐款近1万元;组织全体员工为阿坝州大骨节病的病患群众捐款15150元;为川东水灾受灾群众捐衣捐物共计1300多件。
全力以赴抗灾保通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2008年初特大雨雪冰冻天气中,乐山市停电基站最多时达111个,乐山分公司胜利完成对峨眉山景区独木桥水库的基站抢修工作。公司累计出动人员668人次,出动应急抢险车辆334台次,应急发电228次,发电时长达3439小时,保证了雪灾期间通信畅通。抗雪灾员工自愿捐款36000余元。5.12地震发生后,分公司在努力保障本地区通信抢险工作的同时,派出突击队员奔赴灾区,先后工派出8批26人次支援震中的通信抢险工作。其中于志力、王刚被集团公司表彰为抗震救灾保通信先进个人,于志力还受到了张德江副总理接见。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及缴纳‚特殊党费‛、‚特殊团费‛共计26.8万元。
四、三维一体:直挂云帆济沧海
乐山分公司高度重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将其作为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新跨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社会责任为切入点,将企业文化应然、必然与实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维一体。通过文化应然、必然,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文化实然进一步促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企业责任观的指导下,努力将社会责任融入公司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社会责任绩效表现。乐山分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省诚信单位‛等,今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电信行业重组、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等重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如何应对变化,寻求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是乐山分公司一直关注的重点。
乐山分公司将怀着至诚之心,将‚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落实于企业经营与日常行为中,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以负责任的经营与管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认真履行承诺,善尽经济、社会与环境责任,与相关方共同成长、共赢发展,共同建设繁荣、共享的和谐社会,从优秀走向卓越,实现‚做乐山一流通信企业,做省内一流移动公司‛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李俊杰,1981年生,四川大学管理学硕士,经济师、政工师。曾在中国移动四川乐山分公司党群部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现供职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综合部,从事综合秘书工作,工作以来在国家级刊物《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明》、《企业党建参考报》等发表文章8篇。
邮箱:76462110@qq.com
第五篇:审美与实用,插图教学的应然诉求
审美与实用,插图教学的应然诉求
插图,《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由此可见,插图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辅助说明文本,服务于文字的实用功能;二是装饰美化教材的同时提供艺术审美的范例。插图教学既要发挥其实用,又要注重其对学生审美的影响,两者兼顾,是其教学的应然诉求。
一、现状扫描:插图总遇冷
现象1:近日,参加一次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上课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除了课堂教学展示,还有执教老师研读教材、备课构想的交流,现场评课互动。无论是执教老师的教学说明,还是现场评课互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特别是挖掘本课教学资源的方法上提了许多有益的想法。可听来听去,没有一位教师谈及利用课文插图这一资源的。仔细观察《月光启蒙》的插图,图上简陋的篱笆小院、干草堆、母子的衣着不难看出他们生活的艰辛,然而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图上妈妈和孩子表情恬静,小狗沉静,他们生活得非常快乐,这正是文本内容要传递的母爱的力量,乐观的力量的具体表现。这一有效资源就这么被忽视了。
现象2:受“现象1”的触动,我在学校做了一个调查: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走访了一个班,了解语文课堂插图的使用情况。经过调查发现:使用插图辅助教学的班级仅仅占30%,而且是浮于表面的使用,简单看一眼、提一下,并没有真正发挥插图的作用。特别是年级越高,插图更会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
现象3:翻阅与教材同步的《教学参考用书》,在教材说明、教学建议等方面很少涉及“插图”的字眼,特别是高年级,几乎没有。在众多的学术论文中,有关插图教学研究相比较其他研究是少之又少。知网检索,输入主题“插图教学”能检索到390条,而输入主题“阅读教学”检索到63240条信息,输入“作文教学”检索到的是47209条,远远超过“插图教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同样,读者与文本、编者(包括插图的创作者)之间也通过阅读行为这一桥梁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插图作为语文教材中的第二语言、特殊对话成员,不应该被遗忘。
二、价值聚焦:读图是“应世”、“应试”的需求
(一)图文并茂,小学生思维特点的要求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而且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儿童思维发展转折点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学的效果。正是因为熟知这一点,教育家夸美?~斯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带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绘》。其目的就是顺应孩子心理发展,提高教育的效果。现代阅读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内容,以图文并存、纯图、纯文三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存式的文本学生阅读效果最好。
(二)图文并茂,语文素养培养的载体
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养成,除了文字信息应该承担责任以外,插图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发挥相应作用。在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形成中,插图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有着文字所不具有的优势。
1.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触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受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的影响,小学生喜欢形象性事物,对画面特别感兴趣。教科书中五彩斑斓的插图,其目的之一就是用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引起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并凭借形象鲜明的插图深刻体会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插图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和阅读兴趣。
2.插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抓手
观察能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随文插图的学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能力,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插图为学生感知事物、思考问题提供支撑,在观察插图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言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小学生言语经验贫乏,字词掌握的有限,制约了学生言语能力的更好发展。插图,是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复述表达的直接载体。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整个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插图中包含着许多文字不能包容的信息,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的重要桥梁。
3.插图,学生审美情趣的引领者
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能使学生感知到插图中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绚丽多姿的生活,从而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三、实践探究:审美与实用的价值追求
小学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审美、表达的多重任务,完成任务的途径不能局限在文字的学习中。读文,培养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只完成了任务的一部分。而读图,培养的则是会观察、能联系、敢想象、会审美的能力。语文能力获得的实用功能,审美情趣的人文素养,在图文教学中可以共同达成,读文读图,缺一不可。
(一)插图,识字的连心桥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启蒙教育的开始。在世界众多文字中,汉字是最难书写的,但是古汉字,真实反映出先民身边的物质世界、生存条件、思维习惯和当时的文化背景。所以,印度原总理尼赫说“中国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一切,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图画的直观形象,为学习识字写字搭建桥梁。
1.利用插图,消除“隔阂”
有些词串的内容是学生不熟悉,不常见的内容,有了插图,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感知的凭借。如:一年级下册《识字2》词串主题是“体育运动项目与器具”,生活中不常见,有了文中插图,可以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与认识;二年级下册《识字5》主题是军事装备和军事术语,学生学习时,随文的插图降低了其学习难度,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2.利用插图,习得规律
有些识字课不仅教给学生生字,更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为学生独立识字打基础。文中插图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二年级上册《识字3》是看图会意识字,多幅形象的文字插图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既教给了学生一种识字方法,又利于热爱文字感情的培养。二年级下册《识字3》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形近偏旁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辨析形近偏旁。二年级上册《识字4》,课文的插图是个转盘和写字“苗”字的卡片,盘面上写着另外5个偏旁,通过转动转盘识字,同样的识字方法还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识字4》《识字8》,二年级上册《识字8》。
从教材编排的体系,不难看出编者对识字课中插图编排的用心良苦,其目的是让插图成为通往学生识字写字之路的“彩虹桥”。作为教者,我们理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引领学生走向这座识字的“彩虹桥”。
(二)插图,阅读的铺路石
统计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中课文教材,每篇课文都有插图。在学习课文的各个环节,适时发挥插图的作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导入时用作切入点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上得如何与导入密切相关。利用插图导入课文往往能收到独到的效果,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唤起学生走进文本的好奇心。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配有四幅插图,均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引发学生遐想、议论:这是一块怎样的奇石?它是怎么形成的?读过课文的学生可能还会这样想:滴水真的会有这样大的力量吗?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以此图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这样,接下来的深入悟读也就水到渠成。
2.重难点的突破口
教材中有些插图再现的是课文的重点或情节的精彩之处,解读这类插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如:《莫高窟》一文中壁画的插图,刻画出了壁画的精美动人、栩栩如生。讲授课文时,可以用投影机把插图投在屏幕上,再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拟一份解说词即堂发言。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有哪些形态的飞天,作者描绘了哪些,并启发学生大胆创新,为作者再补充几种形态。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叙述、想象表达,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了课文主旨,锻炼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3.总结课文的助手
插图不仅仅可以指导学生更具体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思想。如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中的几幅插图生动活泼,可以在课尾指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跳上山顶的青蛙和松鼠是多么开心啊,看它们的笑容多甜哪!?l能说一说,它们俩会在山顶上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表述充满童趣,有的以青蛙的口气说:“哎呀,大海真的是一望无边啊,真是太美啦!”“小松鼠,谢谢你带我来看大海,海水真蓝啊!”有的模仿小松鼠的语气:“你看,小青蛙,我说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吧!”在这里,画图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三)插图,练笔的加油站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实施,“运用”成了一个高频词。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日积月累。每篇课文的插图,是学生从直观形象观察与复述的最直接的载体。在随文练笔中有效运用插图,能帮助深读文本,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品读4、5自然段后,我安排了这样的练笔:经过这一勺水的滋润,这四兄弟还像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吗?(出示文中插图)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此时的四兄弟像什么?用你熟悉的一种植物来形容一下。联系插图,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这样练笔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让学生将读图的感受写下来,这一环节巧妙地将读图、读文、表达有机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一课,课文插图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显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认识恐龙,介绍恐龙,品读然后再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写下来,学生兴致勃勃,有的不仅写,还添画了图。这样图文结合,把课本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栩栩如生的插图打开了学生的心灵。
(四)插图,创新思维力的催生剂
1.插图命名中培养概括能力
名字,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传达着事物的意蕴。一个好听的名字,不仅能恰当表情达意,还能引发人们的遐想。给文中的插图起个好听的名字,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一幅幅插图在学生的想象中鲜活起来。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插图上,小作者手捧茉莉花走进病房看到,妈妈脸带恬静的微笑睡在病床,爸爸紧握妈妈的手也伏在床边睡着的温馨画面。有的学生给插图命名《温馨》,有的命名《阳光》,有的命名《爱如茉莉》。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精彩的理由,学生各不相同的文化积淀、认知方式、审美情趣,一一展现。
2.修改、再创造插图中发展想象力
虽说插图帮助了学生学习,但有时候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式,不利于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特别是许多插图的编排与学生需要的插图不相匹配。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第一幅插图再现了泼水节的欢乐场景,而第二幅插图则是几棵高大的椰子树,与课文的关联不是很大。学生们有的想看到傣族的风貌,有的想看象脚鼓。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创造新的课文插图,学生的配图体现了他们心中的渴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课堂上我还鼓励学生自己给课文配插图。如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沙漠旅行之后,骆驼遇到小马,你想会发生什么呢,写话的同时,配上插图。图文并茂的方式,抒发学生的理解,既发展了其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发展了想象力。
插图作为课本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只有教师重视插图资源,才能让学生在与插图的亲密对话中,感受插图的实用价值,享受插图带来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