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琵琶启蒙教学中的“七要”的基本知识
琵琶是国中最富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琵琶普及教育蓬勃发展,而作为教学第一步的启蒙教学却现状堪忧。笔者从事琵琶教学多年,深知启蒙教学如高楼之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此,笔者针对启蒙教学谈谈自己感受颇深的几点。
一、要拜好教师,选好琴
“名师出高徒”。学习琵琶,专业教师的选择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好的专业教师就具备以下三点:第一,音乐院校毕业,有一定弹奏水平,能给学生做好示范弹奏,而还是只靠嘴讲;第二,熟悉各种琵琶教材,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第三,责任心强,对琴童因材施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拜好师之后,就是择琴。择琴时,要考虑学生年文章转载于龄特征及手的大小,选一把音准、手感、音质均好且大小适宜,轻重适度的琵琶。要做到这些,最好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购买。选择一把使孩子爱弹爱练的琵琶,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学者的弹奏乐曲前,最好先将乐谱唱下来
这是有经验的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以下几点益处:首先,通过学生的唱,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识谱问题,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识谱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音乐,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歌唱启发乐感是很必要的,唱最能直接表达内心情感,而琵琶正是最富歌唱性的一种乐器,它的演奏问题伴随着内心歌唱。孩子们唱出什么样,弹出来也是什么样,要求学生在学乐曲之前唱乐谱,能很好地将内心情感和器乐演奏贯穿起来,使孩子们真正演奏出充满感情的、美的音乐。
三、初学阶段不宜过分要求力度
笔者认为,学习琵琶的初级阶段应以手型模仿为主,这是琵琶演奏基础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手型,所有的演奏技法都无法真正掌握好。在基本动作及手型模仿基本就绪的基础上,才可以进入力度训练阶段。如果在启蒙阶段过分要求力度,很容易造成学生肌肉紧张及手型变化,出现发音不畅音质不美的现象,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四、多弹小曲,精选练习曲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在教学生第一个音符时,就应避免追求纯机械的手指运动,注意用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初学琴时,学生和家长都在一种迫切心情想尽快在琴上弹出小曲来,这时若教会孩子演奏几首优美动听的小曲,就能极大地光脆性他们的学习热情,有的教师在一开始就过多地让孩子弹一些纯技术的练习曲,使孩子们感到十分枯燥,产生厌烦情绪,易导致半途而废,因此,笔者认为,选用一些旋律优美、形象鲜明、格调清闲、短小精悍的乐曲用于教学,同时精选一些既有技术又有音乐的练习曲,是启蒙教学的明智选择。
五、不宜教得太多
入门阶段,教师应高标准、严把关,应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把最基础的演奏方法熟练到形成习惯,达到巧的地步,才可以增添新的学习内容。
六、养成良好的练琴羽,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
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坐姿、持琴、演奏状态等从一开始就要十分注意规范化。同时,要掌握一些科学的练琴方法,如:欲快先慢法、循序渐近法等。对初学者来讲,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注重耳、脑、手、嘴的并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启蒙教学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并引导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练琴方法,可使孩子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受益终生。
七、多给孩子以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在表演中感受成功
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成为首要的教学目的,而“以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更是成为了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琵琶启蒙教学中,除了为孩子们打下很好正规的专业基础外,采取不同方式给予孩子们不断地鼓励和表扬,是很必要的。在教学中,可举行一些汇报演出,让孩子们在准备准备练习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竞争意识,在学,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有了鼓励与表扬,有了成功的感受,孩子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为以后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七虞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七虞
教学目标:
1、诵读《声律启蒙“七虞”》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初步理解等词语的意思。
3、使学生尽力感悟“七虞”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准备:
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教学思路:
交代目标、激趣——诵读、品读、积淀——故事结束,拓展兴趣。教学流程:
一、交代目标、激趣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一东”到“六鱼”。
2、师介绍最早的对子:我们学习的《声律启蒙》都是对子,也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子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声律启蒙》
(把《声律启蒙》引到简单的对子中,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对子,介绍对子的优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声律启蒙“七虞”》
(一)、出示《声律启蒙“七虞”》初步练读,学词、识字。
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认识难僻字
3、学生自读。
4、检验自读情况。指名读对子。
5、拍手齐读。
(老师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朗诵《声律启蒙“七虞”》,让学生在乐曲中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的愿望)
(二)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默读原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
(《声律启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求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就可以,而且这一部分注释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所以由老师介绍)
2、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①把你的理解放到教材中,自由读。②接口读。
③师生对读,回声读。④分组接力读。⑤同座试背。
6、点名背。
7、齐背。
(学习《声律启蒙》重在积累,单一的读法会让学生厌倦,所以用多种方式练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背诵“七虞”
四、学对对子,体会乐趣。
1、学生学对对子。课件演示“我来对对子”,请同学自主完成,并试着让学生自己对对子。
(让学生做对子是对这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拓展,先由学生按课件填空,再让学生自己编一个对子,这是遵循了教学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规律)
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纪晓岚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一代文宗,以他的对子故事收尾,也是重在激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结束全课。
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第三篇:初学琵琶要学习的技巧
初学琵琶要学习的技巧
琵琶最最基本的指法无外乎按弦,弹挑和轮,其它的指法多是由这些基本指法演变而来,基本技巧的养成除了需要老师的专业指导之外,更需要学生课外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福莱多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方法,下面福莱多老师说一下在琵琶初学阶段需要练习和掌握的一些演奏技巧与技法及其要诀。
1、弹跳:初学者首先接触到的指法就是“弹挑”,为了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练好“弹挑”,老师要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初练弹挑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弹出时前臂向下移动,挑进时前臂向上移动,一弹一挑前臂的活动一上一下形如切菜,既难看又弹不好,另外对弹挑的派生指法会产生联锁反应,后患无穷。
所以要注意手型姿势: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与面板呈斜状即小指侧处的腕关节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拇、食两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齐;不要把食指放在下面作左下方弹、拇指放在上面作向右上方挑,而要把拇、食指端捏成“凤眼”,因为用凤眼姿势演奏弹挑时,易于使拇、食两指指甲端在弦身的同一点上触弹,发音量及音色易于一致。初练时,不要用前臂及腕部运力,仅靠拇指和食的指关节运动,所以弹挑时必须首先练好拇、食指的指关节的运动与用力
2、扫拂:运用“拂”的技法时,先由双挑开始,依次变为三根弦、四根弦,在进行到四根弦时,右手要达到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往回拂时犹如“铁针刺手”触痛般自然把手缩回,弹奏出的声音才会整齐、刚劲、有力。需注意的是在练习和运用此技法时千万不要把右手小手臂往前送出,这样会导致扫音不整齐,失去扫拂技法刚强的音响效果。
3、轮指:在琵琶常用指法中是较难练习的一种,也是琵琶的特色技法,在初学者中往往较难达到5个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平均。练习时手掌保持松弛状态,每个手指弹出后都应该指向左边面板,手指前两个关节都打直,当弹到无名指和小指时,手指不需再向外伸出,而应往里收,使之呈现“扇型”,看似手掌内有根棍状的物体在支撑,呈现出雨伞般的形状。弹奏出的声音才干净、有力,更能体现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颗粒性与珠圆玉润的音色。
4、摇指:用小手臂的三分之一处压在琴右下方的圆角处,用以进行支撑和固定,手腕立起,右手自然下垂,右肩稍做往外倾斜的调整,福莱多食指稍用力顶起,靠手腕灵活的转动产生速度,着力点同样在手指上。练习时应从食指开始,以慢练进行,待手指下上的弹奏达到一定力度后再加速练习,每个手指都要加以练习。
5、滚奏:即快速弹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来,转动动作不宜过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来进行弹奏,指甲触弦面积不宜过大,并使指甲尖触弦。速度和力度在于手指而不是手腕,所以手腕需要放松,手指有摩擦的感觉,弹奏出的声音才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第四篇:浅议本科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试论音乐学院琵琶本科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琵琶课程是本科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必修课。在琵琶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学院;本科;琵琶;教学
琵琶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欣赏价值极高的乐曲,这些乐曲使琵琶的演奏艺术更加独特、流派众多、韵律更加隽永[1]。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也由于许多本科音乐学院肩负着对未来音乐普及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重任,所以,琵琶课程就成为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招收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性、教学评价机制的模式化以及教育需求的迫切性,增强了琵琶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的难度与挑战性。如何在规定的学时里培养出具有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能力的演奏人员,使面向不同专业基础水平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本科音乐学院的琵琶专业教师们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民间有句谚语“十年琵琶三年筝”,可见琵琶一弹拨乐器是不同于其他乐器的,其学习面临着时间的长度和技艺的难度。琵琶演奏技法很多,要求左、右手指同时要在琵琶的不同位置上运营复杂而且多变的的演奏技法——弹、挑、揉、扫、并,展现它的千变万化、悦耳动听的音色与音韵。因此,琵琶演奏技能存在着难度要求高、技法不易掌握的特点,对于入学者需要有较高的要求。仅就初步观察与了解,目前,许多本科音乐学院学习琵琶专业的学生存在以下三种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招收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着和人民对于音乐学习的需求,本科音乐学院招生人数逐渐增加,生源逐渐扩大,但是出来专攻琵琶演奏的部分学生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表现为音乐理论基础、琵琶演奏技能薄弱和文化底蕴较差等方面。其中一部分学生虽是自幼习琴,但主要是作为业余爱好,同时学习声乐、钢琴、古筝和二胡等乐器,并非专攻琵琶演奏;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初中阶段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难以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或一般高校,所以才转向选择学习琵琶音乐作为高中后的出路。因此,这就需要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即要全面保证教学质量,又要不影响有能力的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需要适当、相应地调整教学计划,以保证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基本学习质量。这就存在着许多教学方面的困难。
(二)琵琶学习中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本科阶段的琵琶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现象。这部分学生没有把精力放在琵琶演奏基本技能、技巧和基本功的功训练方面,而仅仅只想弹奏乐曲,因而导致了这部分同学在琵琶演奏过程中,由于没有雄厚的演奏基础技法与技艺的支撑,因而乐曲弹奏效果不理想——。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盲目地追求高难度和强求加快学习进度的心理——迫不及待地渴望在短期内获得高难度的演奏水准,却忽视自身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协作能力的培养,以至识谱能力差,无乐队、重奏的经验,对相关专业知识如琵琶的历史、演奏作品的文化背景、音乐渊源、作曲家以及地域风情等知之甚少,致使弹奏作品时缺乏感染力,只是空有形式而内容苍白无力,虽然演奏指法比较熟练,但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民族音乐演奏者。
(三)琵琶表演中的畏难和紧张心理。很多琵琶专业的本科生在表演时,存在着情绪比较紧张的心理状况。在本科琵琶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常见现象:一些学生在课下练习弹奏的时候能够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演奏技艺和技巧,熟练表现琵琶的音乐内涵和情感,但是在教师面前、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时就心里紧张、发虚,演奏技能得不到正常发挥。这种情况除了临场的紧张和表演的压力之外,主要归因于演奏者心理素质不过关和平日练习的不足,需要平日做好充足的练习与准备,增加实践机会,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二、采取的对策与思考
琵琶课属于一门专业技巧课,它具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独特的技能,需要学生保持不焦不躁、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夯实基本功,锻炼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就要因人而异,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弯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大纲影响教学效果。琵琶演奏作为一门专业课,需要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把握循序渐进的教学进度;坚决纠正部分学生轻视基本功训练、急于进入乐曲演奏的急于求成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以及在专业技艺学习中浮躁、好高骛远心理,紧紧抓住基础环节这一教学重点,把基础打牢,演奏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具体说来,我们安排大学一年级要严抓基本功,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琵琶演奏三大基本方法时,逐一进行考核,并安排学习中阮、柳琴等姊妹乐器;大学二年级要大量浏览乐曲,传统、民间、现代的创作等,定期安排讨论课,丰富个人素养和培养研讨能力,并积极参加乐队合奏课和室内乐重奏课,提高乐队和能力;大学三年级要丰富表演形式,力求达到音乐与技能的完美统一,安排学习室内乐和协奏曲,积累舞台经验;大学四年级时,学生要开音乐会,从策划、选曲、排练等方面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不断加强学习,弥补不足,提升自己。
(二)培育人文修养,提升音乐素质。在学习乐曲前,建议学生先了解乐曲的作者、作曲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需要对其所演奏的曲子进行介绍与赏析,讲解作者怎样通过音乐语言恰当表达情感;赏析时,要着重说明通过理解曲子而在演奏中适当运用音乐语言来传达乐曲内涵;还需向学生说明,看似简单的材料,只有演奏者真正理解了乐曲,有所感有所悟,,才能使音乐不只是音符的排列,更是情感的倾诉。
(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典型乐段重点说明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对琵琶技巧的掌握要点、作品的音乐内涵和乐曲结构等进行分析讲解;对基本演奏技巧和手法以及乐曲中有难度的技巧片段进行示范,提醒学生在演奏中注意思考和倾听;对于学生的演奏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和宣泄,准确分析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专题讲座与观摩音乐会。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带领学生进入该学科的前沿,从而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和知识面。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达到这一目标:
一、邀请资深专家就为学生作专题讲座,介绍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在练习和演奏时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二、让学生经常观摩音乐会,音乐属于一门审美艺术,不同人对乐曲的处理、表演都不尽相同,学生通过欣赏观看,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对音乐赏析的潜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演奏技巧,从全方位理解和感悟音乐。
(五)我们应当在琵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2]。目前,本科音乐学院的琵琶教学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践出真知,没有艺术实践就不会真正懂得音乐语言。应用型人才不能关起门来培养,必须走到社会的大舞台上去,坚持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例如,举办音乐会、参加比赛、参与地方文艺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长了舞台经验,为学生今后走上就业岗位打下扎实的舞台基础,消除怯场、不自信等心理障碍,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又调动了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积极性,使高校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机会。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一种美学教育,加强器乐课特别是民族器乐课是音乐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教师要认真研究音乐学院琵琶教学的各个阶段、多样教学层次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形式,制定出适当的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地渗透专业化的教学理念;按特色课教学模式去培养琵琶师资,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源。那样,本科音乐学院的琵琶课必将对普及琵琶教育,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庄永平.琵琶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林石城.琵琶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第五篇: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识字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