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时间:2019-05-12 05:1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一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长沙市财政局围绕长沙市委提出的“兴工强市”、“创新先导”、“以城带乡”、“文化推动”四大战略,切实加快财政经济发展步伐。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形成节约型的财源增长方式,进一步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以“兴工强市”战略为龙头,加速推进“三化”进程

“十一五”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为此,财政要加大对“三化”的投入,促进经济高速高效发展。一是强化产业投入。投资重点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产业,确保“十一五”期间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打捆使用项目资金,推行将产业发展资金直接投入到企业和项目的办法,探索建立风险基金扶持产业发展。突出支持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发展,重点支持长沙电厂、黑糜峰电站等能源项目的建设;以扶持“十大标志性工程”为重点,突出支持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建设发展;突出支持工业园建设发展,提高园区经济实力和吸引力,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世界500强工业项目;突出支持现代物流和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建设好开福物流工业园和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二是深入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推进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投资拉动效应,加快都市区建设,构筑“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框架;支持城市轻轨、株树桥引水、湘江枢纽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打开以城带乡的经济通道,促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证农民收入和农业投入的持续增长,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推动”战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积极研究支持文化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四是树立消费也是财源建设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扩大消费需求。

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积极组织收入,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为省会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既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政府有效履行职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财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财政收入能力看,考虑到今后将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等政策性减收因素,财政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将继续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做到计划早安排,措施早落实,使征收工作做得积极主动。进一步完善收入征收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收入均衡入库。支持和配合税务等征收部门,继续完善征收网络信息化、强化以票管税、加强个体零散税收的征管,进一步加大对欠税的清理力度,同时搞好税法宣传,严厉打击偷逃漏税等违法行为。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到期的及时恢复征税,制止各种变相减免税政策。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网络化改革,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完善国有资产(资本)收益、特许经营权等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提升非税收入管理的力度和效益。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长沙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构建和谐长沙。一是增加投入,扩大城乡就业,完善对特困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努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体系,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基本解决城乡水利防洪问题,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和县域电网改造,基本实现农村沼气化。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行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基本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70%以上。四是以打造平安长沙为目标,支持建立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卫生安全、气象安全五大安全体系,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五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大财政改革力度,完善公共财政管理机制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深化财政改革的力度,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规范的财政管理机制。一是继续巩固提高已出台的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建预决算审查队伍建设和对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在确保评审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拓展评审工作的新思路,积极介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专项支出评审,为调整预算分配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采购工作效率;探索试行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分离模式,理顺政府采购体制;适当完善政府采购硬件设施,推行政府采购预算。加速会计委派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二是完善部门预算。在推进部门预算的同时,完善定员定额管理体系和项目库管理办法,切实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项目,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规范零基预算方法,努力提高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预算约束。三是进一步巩固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管理成果,严格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双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积极探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新思路。完善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事业经费使用管理的新思路。打破按单位编制人数核定补助资金的办法,以事业规模或工作量核定财政补贴的标准。五是全面推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第二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前郭县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56.7万人,有蒙古、汉、满、回、朝鲜、锡伯等19个民族 ,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5.0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9%。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对维护前郭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多年来,前郭县财政局从县情出发,积极把党和政府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支持自治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前郭县财政部门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有关财税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地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办实事、办好事,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民族地区财政保障能力 前郭县财政局加大力度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前郭县财政局专门建立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因素法计算分配部分增加因素指标,对转移支付数额进行了 1

调整,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2005年至2009年,下达民族乡镇转移支付资金38.94亿元。这项政策缩小了民族乡镇与其他乡镇间的财力差距,促进了民族乡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二、增加民族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困难

受历史、自然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影响,前郭县西部大部分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乡镇之间、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与东部沿铁路、公路、水路等发达乡镇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解决民族乡镇的困难和问题,缩小差距,归根结底要靠发展经济。为此,前郭县财政局从实际出发,在财政政策和资金安排上对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给予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一)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全面发展。近年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民族机动金、民族事务费,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加,增强了对民族乡镇的扶持力度。

(二)积极帮助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民族贫困地区一直是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对全县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计划予以扶持,对于个别极贫困的民族聚居地区,县财政还采取特殊的综合扶贫政策,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此外,近年来财政扶贫资金中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入

逐年加大,2005年至2009年,县财政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4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

(三)进一步加快民族贫困地区水利和农村能源建设。“十五”期间,县财政加大农村能源建设资金的投入,全县具备条件乡镇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卫生圈舍、卫生厕所,农村庭院卫生大为改观。“十一五”时期,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项目纳入总体规划,县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在规划内优先考虑民族乡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对于一些零星分散没有纳入总体规划的民族地区饮水困难问题,县财政按照“查缺补漏”的原则,在安排人畜饮水专项经费时,按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给予积极支持。

三、努力增加投入,支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针对我县民族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低的实际,县省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作为财政支持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一)支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一是做好“三免费”教育与“两免一补”衔接工作,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在2005年中央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范围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

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到2010年秋季学期,每学期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享受中央免费教科书学生人数达万人,民族地区也充分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带来的优惠政策,扩大了义务教育保障范围。

二是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重点向民族乡镇倾斜;对所民族中小学和蒙古族幼儿园、蒙古族实验小学和蒙古族高中、查干花蒙中等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三是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实施救助。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财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配合,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的救助力度,确保少数民族失学儿童及时复课。

(二)支持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前郭县财政局通过增加预算安排,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优先安排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族文化重点项目。一是对县民族歌舞团、民族曲艺团等公益性民族文化事业单位纳入财政全额供给预算管理。每年按预算管理规定核定单位基本支出,并分

别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补贴、民族文物征集抢救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二是继续安排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结合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县财政积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2006年,“乌力格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项目类别;2008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2008年,“蒙古族四胡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蒙古族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

三是继续安排广播电视“村村通”维护专项资金。结合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安排广播电视“村村通”维护补助费,确保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地面接受站正常转播广播节目,让广大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同时,会同县广播电视局积极向省财政争取对前郭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维护经费的支持。

(四)积极支持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

为了促进前郭县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前郭县每4年举办一届“那达幕”大会,县财政始终不渝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定,积极筹措资金,为“那达幕”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四、加大对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十一五”期间,前郭县实现卫生基础设施房屋、设备、人员、技术“四配套”目标,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覆盖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县财政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把发展民族地区卫生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加以落实,结合全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加大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

一是加强民族地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安排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经费,使民族地区卫生机构房屋、设备、人员等条件逐渐改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二是积极支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医疗救助。据统计,2009年底,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有万人,民族地区农民就医得到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三是对蒙医药研究也给予资金支持,扶持民族医药的发展。

总之,前郭县财政部门将继续做好民族工作研究,努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努力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努力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业。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配置资源、调控经济的一个综合职能部门,支持促进环保事业发展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十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完善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我省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十五”期间省财政支持环保事业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

“十五”期间,随着“三化”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省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繁重。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厅按照“加大力度、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和“分清政府和企业责任,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措施支持”的原则,从资金、政策等方面逐步构建财政支持环保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环保投入力度。向上,我们力求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中央财政对我省环保事业的支持。“十五”期间,共争取中央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50.90亿元,生态效益林补偿资金7.45亿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及环保专项补助等资金10亿元。自身,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在安排本级财力时重点向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2001-2005年,省财政共投入环保专项资金4.7亿元,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六市三区一江”为重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等一批重点环保项目的投入;配套安排2100万元,专项用于全省生态效益林补偿。对外,我们始终把加强环保作为我省利用国外贷款的重点,已生效执行的项目有10个,贷款额3.3亿美元,主要用于湘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长沙洁净水工程、株洲洁净煤工程、岳阳无污染造纸技术等环保重点项目。

(二)认真落实环保部门运转经费,确保公正执法。为了尽快扭转环保部门将排污费用作日常工作经费的问题,确保排污费真正用于污染治理,我们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强化了管理。一方面,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配套出台了我省实施办法,积极推进排污费体制改革,严格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全省财政环保联席会议、下发文件等措施,狠抓了各级环保部门的经费落实工作,各级财政安排的环保事业费稳步增加,为环保机构正常运转和公正执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2005年市、县两级财政安排的环保事业费为9961万元,比2004年增长27%;2006年达到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23.7%。2006年省财政增加省级环保部门经费800万元。

(三)强化财税政策约束作用,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行为。一是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开征了排污费等收费项目,并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二是根据省人大颁布的《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和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明确规定在采矿权人没有破坏环境行为的前提下,备用金才予以退回。省本级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启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的收存,目前,全省2400多个矿山,已有603个在办理延期登记、变更登记、新设立登记时缴存备用金,缴存总数达到2.05亿元,这对督促采矿权人增保护地质环境意识、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环保的财税政策。完善消费税政策,开征或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消费税税目和税率;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污染行业降低了出口退税税率或取消了出口退税政策。

二、努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保投入新机制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完善促进环保的财政政策措施,努力推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保投入新机制。

(一)着力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目前环境形势严峻,除受工业化加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外,环境使用制度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将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安排,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开展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明确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使之成为我省污染物排放管理的基本原则。二是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探索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改变目前企业随意排污、不顾忌成本的状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企业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到实处,使企业生产成本完整地反映环境成本,对企业形成保护环境的内在压力。三是逐步推广排污权交易,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从减排中获利。

(二)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力度

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努力增加环保投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一是切实保障环保部门的基本运转经费。按照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从2006年开始,环保机构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再从排污费中列支,排污费收入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继续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督促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环保部门基本经费全部纳入一般财政预算,支持和配合环保部门妥善安置超编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规模,努力解决从排污费中安排经费的问题。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排污费的征收使用管理。依法组织排污费征收,严格排污费减免程序,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

是切实加大对环保治理工作的财政投入。配合环保局、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向中央申报环境治理项目,争取国家扩大对我省环保事业的投入;将省级环保专项治理资金在2005年40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00万元,并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力争在“十一五”末省本级财政投入达到1亿元。今后,中央和省级财政性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环境污染专项防治、省政府确定的重点生态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等,同时按1:1比例对中央安排给我省的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资金进行配套,督促市(州)、县(市、区)财政也尽量安排配套资金,对配套资金落实较好的,省里在配置设备时将优先予以考虑。四是增加省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林的补偿面积,将省级生态效益林补偿范围由210万亩逐步扩大到500万亩,同时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林补偿增量资金的分配与省市两级生态效益林补偿规模挂钩。五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异作用,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金投入方式,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国外资金,鼓励民间和金融等各方面资金投入环保事业,拓宽环保投入渠道,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措施

一是针对退耕还林工程部分已经到期,后续产业培育不尽理想等问题,研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将退耕还林工作经费与验收结果、后续产业培育等工作挂钩,努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二是运用政府采购手段体现环保导向。研究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制度以及认证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激励机制,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优先待遇。三是进一步完善税费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财政政策体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加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第四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支持政协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积极支持政协工作

近年来,财政局结合自身实际,深刻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自觉接受政协监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形成高度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县财政局始终把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作为切实加强和改进财政工作的重要支撑,我们一致认为支持政协工作就是保障财政发展。近几年,我们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县政协的强有力督促支持,千方百计使财政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使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使财政资金监管得到切实加强,使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财政事业之所以能克难奋进,其中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自觉接受政协监督意识的增强,得益于政协强有力的监督。所以,这几年是我工作发展最好的几年,也是广大财政干部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氛围最浓的几年。

二、强化措施,全力服务政协履行职能作用发挥

在全力服务政协履行职责上,我们切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努力把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与促进财政工作发展结合起来。

一是自觉接受政协监督。每年政协会议期间,我们都向

会议提交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下一预算草案,在会议分组讨沦中,我们能够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并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手段,进行整理吸收。此外,我们主动邀请政协委员参与、监督编制重要规划、实施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改革及开展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活动,积极征求、吸收采纳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力求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和人民群众意愿。另外,我局高度重视和主动配合政协组织的各种参政议政活动,在县政协组织的县域经济研讨会上我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二是积极支持委员参政议政。我局有一名领导班子成员是县政协委员,由于得到整个班子的支持,他能够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使他能够一方面为政协工作献言献策,另一方面更加密切了县财政部门与县政协的联系沟通,为县政协及领导直接全面的了解财政工作,理解和支持财政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能更加积极的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另一方面能够为财政工作出力发声。

三是认真办理政协提案。政协提案涉及到财政部门的,大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事项。县财政局一贯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坚持以提案办理是否落实、提案委员是否满意为标准,做到了勇于负责,承办提案不推诿;明

确要求,落实责任不拖沓:制订措施,办理提案不落空;严格程序,提案委员不满意不结案;努力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近年来,我局办理的政协委员提案,均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提案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落实率在75%以上,财政局机关连续2年获得全县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办理实践中探索出“两段式”办理、“滚动式”落实的新方式,将提案分为书面答复和推进落实两个阶段进行办理,形成一般建议提案抓好落实,重点建议提案跟踪推进新机制。为增强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在具体办理过程,我们做到了“六个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使办理工作思想到位、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分析研究,努力把握并提出解决提案所涉及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加强联系沟通,变“被动办理”为“主动服务”,克服“文来文往” 的一般化办理模式,形成了“人来人往”的和谐局面;加强办文管理,抓好满意率复文规范、跟踪落实等,提高答复工作质量;加强督办协调,形成并完善了交办制度、审核制度、总结制度、评比制度等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办理工作制度。加强业务工作,注重提升实效性。在具体办理过程中不图形式,不做虚功,不满足于书面答复,而是通过“三个转化”,即:把办理过程转化为理清思路,推动财政工作的过程,转化为凝聚人心、为民办实事的过程,转化为改进作风、服务创新的过程,有效解决了一批政协委

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热点问题。

三、优化服务,千方百计做好政协经费保障工作

近年来,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保障政协机关正常运转、确保政协履行职能所需经费,作为财政的重要职能,认真落实,全力保障。做到了年初有预算、急事又追加,确保了政协机关正常运转、保证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的支出项目,保障了政协职能作用的克分发挥。一是安排委员专项经费,按照每年政协委员人数,安排委员活动专项经费,保证委员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对专项业务工作安排专项经费,如政协常委会议、文史资料工作、政协提案办理及委员视察等。三是在经费保障上做到特事特办,保证运转,对需要追加资金的,都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技付资金。

近年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充分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主动做好服务工作,自觉接受政协委员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全力服务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全力服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战略

淮安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国兴

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进一步提升淮安综合实力、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市财政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市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优化财政职能作用,加大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不断健全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全力服务、落实“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 各项战略目标。

——积极整合财政资源,着力提升优化财政政策效应。坚持策应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充分整合、优化财政资源,有效放大财政政策效应。一是围绕省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坚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照“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要求,重点扶持五大千亿元主导产业和软件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和规模产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增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竞争力;二是围绕省对社会事业的扶持政策,积极筹措安排资金,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支持“城乡居民十件实事”以及市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廉租房建设、南水北

调截污导流工程、四季青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建等民生项目,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实施,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聚集力;三是围绕省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淮安涟水机场、金马高速公路、南林大南方学院、漕运西路拆迁、旧城改造、白马湖退圩还湖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支持生态城市创建,提升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功能品位;四是围绕省对县域经济的扶持政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扶持现代高效农业、乡镇工业集中区、村级创业点发展,增强乡村经济造血功能,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城乡一体化财政保障,增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统筹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财政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财政运行体系。围绕财税体制改革要求,紧跟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目标,继续深入推进公共财政改革,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财政工作的动力,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着力完善现代公共财政运行体系,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设,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效益。大力推行创新创优和财政服务增效活动,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完善财政监管举措,以提升财政管理绩效为抓手,继续深化内控制度建设,构建“职责明确、结构合理、制衡有力”的财政内控体系。

——着力强化效能建设,不断增强财政服务保障能力。紧紧抓住省出台对苏北发展实施个性化扶持政策机遇,认真做好省扶持政策对接工作,力争扶持资金早到位、扶持项目早实施。认真学习、研究、领会省市有关最新政策,充分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紧密结合本职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在体制机制创新、职能作用发挥、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的建设推进力度,将各项政策制度执行好、落实好、维护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潜力。贯彻“101%满意服务”要求,强化队伍效能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部门科学理财、为民理财、清廉理财能力水平,建设务实高效的服务型财政机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发表于《淮安日报》)

下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推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和谐社会的......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纪检监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关键环节,是行使监督的前沿阵地,是“针对人、得罪人、处......

    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优势促进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优势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我街道共有12个居委会,总人口2.86万人,已婚育龄妇女7224人,全街道各级协会组织17个,协会会员2900多人。近年来,我街道计生......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努力做好财政企业工作

    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努力做好财政企业工作 大冶市财政局企业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企业民营化进程加快,财政企业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县(市)财政企业科(......

    充分发挥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计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党组书记、局长王忠军新随县成立以来,面临着经济基础结构差,底子薄,农村人口多等现状,同时也迎来了新城区正式投建,开发园区加速发展,国家宏观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