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05:2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第一篇: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必修5§1.1.2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解析

1、使学生掌握余弦定理及推论,并会初步运用余弦定理及推论解三角形。

2、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能证明余弦定理,了解从三角方法、解析方法、向量方法和正弦定理等途径证明余弦定理。

3、在发现和证明余弦定理中,通过联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比较证明余弦定理的不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能用余弦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一节正弦定理的学习,学生已能解决这样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出其他的边和角。

而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另一边和另两个角的问题上,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这就迫切需要他们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另一种定量关系。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上。

2、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学生认知比较单一,对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思考也比较单一,而本节的教学难点就在于余弦定理的证明。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转化多角度地对余弦定理进行证明,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3、学习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生在解三角形中,如何适当地选择定理以达到更有效地解题,也是本节内容应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求某一个角有时既可以用余弦定理,也可以用正弦定理时,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能理解两种方法的利弊之处,从而更有效地解题。

三、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将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放在对定理的证明和运用上,所以本节中复杂的计算借助计算器来完成。当使用计算器时,约定当计算器所得的三角函数值是准确数时用等号,当取其近似值时,相应的运算采用约等号。但一般的代数运算结果

按通常的运算规则,是近似值时用约等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基本流程:

①从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问题,如何用已知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来表示第三条边。

②余弦定理的证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余弦定理的证明,或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定理的证明。

③应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2、教学情景:

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现有卷尺和测角仪两种工具,请你设

计合理的方案,来测量学校生物岛边界上两点的最

大距离(如图1所示,图中AB的长度)。

【设计意图】: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方案尝

试解决。

学生1—方案1:如果卷尺足够长的话,可以在岛对岸小路上取

C一点C(如图2),用卷尺量出AC和BC的长,用

测角仪测出∠ACB的大小,那么△ABC的大小就

可以确定了。感觉似乎在△ABC中已知AC、BC的长及夹角C的大小,可以求AB的长了。

其他学生有异议,若卷尺没有足够长呢?

学生2—方案2:在岛对岸可以取C、D 两点

(如图3),用卷尺量出CD的长,再用测角仪测出

图中∠

1、∠

2、∠

3、∠4的大小。在△ACD中,已知∠ACD、∠ADC及CD,可以用正弦定理求AC,同理在△

BCD中,用正弦定理求出BC。那么在△ABC中,已知AC、BC及∠ACB,似乎可以求AB的长了。

教师:两种方案归根到底都是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问题。能否也象正弦定理那样,寻找它们之间的某种定量关系?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②求异探新,证明定理

问题2:在△ABC中,∠C = 90°,则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c2=a2+b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最简单入手,从而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入手,用已有的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来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寻找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定量关系。

学生3:在△ABC中,如图4,过C作CD⊥AB,垂足为D。

在Rt△ACD中,AD=bsin∠1,CD= bcos∠1;

在Rt△BCD中,BD=asin∠2, CD=acos∠2;

c=(AD+BD)=b-CD+a-CD+2ADBD

= ab2abcos1cos22absin1sin

2=ab2abcos(12)

ab2abcosC2222222222

AD图

4学生4:如图5,过A作AD⊥BC,垂足为D。

则:cADBD

22222bCD(aCD)

ab2aCD

ab2abcosC22222A图

5学生5:如图5,AD = bsinC,CD = bcosC,∴c=(bsinC)+(a-bcosC)= a+b-2abcosC

类似地可以证明b= a+c-2accosB,c= a+b-2abcosC。

教师总结:以上的证明都是把斜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化一般为特殊,再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并且进一步指出以上的证明还不严密,还要分∠C为钝角或直角时,同样都可以得出以上结论,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余弦定理。

【设计意图】:首先肯定学生成果,进一步的追问以上思路是否完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师生活动:得出了余弦定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思考是否还有2 22 2 22 22 2

2其他方法证明余弦定理。

教师:在前面学习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种,我们用向量法比较简便地证明了正弦定理,那么在余弦定理的证明中,你会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6:如图6,记ABc,CBa,CAb则cABCBCAab22(c)(ab)

22ab2ab

222即cab2abcosC

cab2abcosC222A

图6

教师:以上的证明避免了讨论∠C是锐角、钝角或直角,思路简洁明了,过程简单,体现了向量工具的作用。又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AB长度又可以联系到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你会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由向量又联想到坐标,引导学生从直角坐标中用解析法证明定理。学生7:如图7,建立直角坐标系,在△ABC中,AC =

b,BC = a.且A(b,0),B(acosC,asinC),C(0,0),则 cAB22(acosCb)(asinC)

2222 ab2abcosC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平面几何知识、向量法、解析法引导学生体会证明余弦定理,更好地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③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余弦定理及推论的构成形式,思考用余弦定理及推论可以解决那些类型的三角形问题。

例1:①在△ABC中,已知a = 2,b = 3,∠C = 60°,求边c。

②在△ABC中,已知a = 7,b = 3,c = 5,求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余弦定理及推论解决两类最基本问题,既①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②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内角。

④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余弦定理的证明,从平面几何、向量、坐标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究,得出的余弦定理无论在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中都成立,勾股定理也只不过是它的特例。所以它很“完美”,从式子上又可以看出其具“简捷、和谐、对称”的美,其变式即推论也很协调。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数学美,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数学造化之神奇,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掌握公式特征、结构及其他变式。

⑤作业

第1题:用正弦定理证明余弦定理。

【设计意图】:继续要求学生扩宽思路,用正弦定理把余弦定理中的边都转化成角,然后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推导证明。而这种把边转化为角、或把角转化为边的思想正是我们解决三角形问题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2题:在△ABC

中,已知abB45,求角A和C和边c。

【设计意图】:本题可以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求解,让学生体会两种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上的利弊。运用正弦定理求角可能会漏解,运用余弦定理求角不会漏解,但是计算可能较繁琐。

第二篇:1.2 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凤凰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1.2 余弦定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跃红

教学目标:

1.掌握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余弦定理及其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余弦定理的推导和证明.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1: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要开凿隧道将一

段山体打通.现要测量该山体底侧两点间的距离,即要测量该山体两底侧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

1).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学生身边的实际应用问题,在其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余弦定理,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提出的方法有,先航拍,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距离;利用等高线量出距离等;也有学生提出在远处选一点C,然后量出AC,BC的长度,再测出∠ACB.△ABC是确定的,就可以计算出AB的长.接下来,请三位板演其解法.

法1:(构造直角三角形)

如图2,过点A作垂线交BC于点D,则

|AD|=|AC|sinC,|CD|=|AC|cosC,|BD|=|BC|-|CD|=|BC|-|AC|cosC,所以,|AB||AD|2|BD|2|AC|2|BC|22|AC||BC|cosC.

C

法2:(向量方法)

如图3,因为ABACCB,22 所以,AB(ACCB)

22ACCB2ACCBcos(C),即 |AB|AC|2|BC|22|AC||BC|cosC.

法3:(建立直角坐标系)C建立如图4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AC|cosC, |AC|sinC),B(|BC|, 0),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AB|(|AC|cosC|BC|)2(|AC|sinC0)2,所以,|AB|AC|2|BC|22|AC||BC|cosC.

活动评价:师生共同评价板演.

3.追踪成果,提出猜想.

师:回顾刚刚解决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在△ABC中,a,b,c是角A,B,C的对边长,则有c2a2b22abcosC成立.类似的还有其他等式,a2c2b22cbcosA,b2c2a22cacosB.

正弦定理反映的是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因为与正弦有关,就称为正弦定理;而上面等式中都与余弦有关,就叫做余弦定理.

问题2:刚才问题的解题过程是否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作为定理要经过严格的证明,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学生活动:经过思考得出,若把解法一作为定理的证明过程,需要对角C进行分类讨论,即分角C为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进行证明;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师总结:证明余弦定理,就是证明一个等式.而在证明等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般三角形的问题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还可以构造向量等式,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将其数量化;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借助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来解决,等等.

4.探幽入微,深化理解.

问题3:刚刚认识了余弦定理这个“新朋友”,看一看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反过来也可以说,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当角C为锐角或钝角时,边长之间有不等关系 a2b2c2,a2b2c2;c2a2b22abcosC是边长a、b、c的轮换式,同时等式右边的角与等式左边的边相对应;等式右边有点象完全平方,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一个等式时,就如同观察一个人一样,先从远处看,然后再近处看,先从外表再到内心深处.观察等式时,先从整体(比如轮换)再到局部(比如等式左右边角的对称),从一般到特殊,或者从特殊到一般(比如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问题4:我们为什么要学余弦定理,学它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余弦定理的必要性.同时又可以得到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三角形所满足的条件,以及余弦定理的各种变形.让学生体会在使用公式或定理时,不但要会“正向使用”还要学会“逆向使用”.

学生活动: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夹角的三角形;如果已知三边,可以求角,进而解出三角形,即

b2c2a2a2c2b2a2b2c2

cosA,cosB,cosC. 2bc2ac2ab

5.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练习:

1.在△ABC中,若a=3,b=5,c=7,求角C.

2.(1)在△ABC中,若b1,c6,A450,解这个三角形.

(2)在△ABC中,b,B600,c1,求a.

学生活动:练习后相互交流得出,解答题1时,利用的是余弦定理的变形形a2b2c2

式cosC;而题2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解决. 2ab

思考: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你能用正弦定理证明余弦

定理,用余弦定理证明正弦定理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第三篇:1.2余弦定理试题

余弦定理〔1〕

●作业导航

掌握余弦定理,理解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关系,知道利用余弦定理的变形式求边与角,会解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或三边的三角形问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在△ABC中,b=4,c=2,∠A=120°,那么a等于()

A.2

B.6

C.2或6

D.2

2.在△ABC中,三边a、b、c满足(a+b+c)(a+b-c)=3ab,那么∠C等于()

A.15°

B.30°

C.45°

D.60°

3.在△ABC中,sinA∶sinB∶sinC=3∶5∶7,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

A.135°

B.90°

C.120°

D.150°

4.在△ABC中,假设c4-2(a2+b2)c2+a4+a2b2+b4=0,那么∠C等于()

A.90°

B.120°

C.60°

D.120°或60°

5.A、B、C是△ABC的三个内角,那么在以下各结论中,不正确的为()

A.sin2A=sin2B+sin2C+2sinBsinCcos(B+C)

B.sin2B=sin2A+sin2C+2sinAsinCcos(A+C)

C.sin2C=sin2A+sin2B-2sinAsinBcosC

D.sin2(A+B)=sin2A+sin2B-2sinBsinCcos(A+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中,A=60°,最大边和最小边是方程x2-9x+8=0的两个正实数根,那么BC边长是________.

2.在△ABC中,a=7,b=8,cosC=,那么最大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

3.假设△ABC中,∠C=60°,a+b=1,那么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在△ABC中,∠C=6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那么=________.

5.在△ABC中,假设AB=,AC=5,且cosC=,那么BC=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a=3,c=2,B=150°,求边b的长及S△.

2.a,b,c为△ABC的三边,其面积S△ABC=12,bc=48,b-c=2,求a.

3.在△ABC中,a,b,c分别是三内角A、B、C的对边,且,a2+b2=c2+ab,求A.

4.△ABC的三边长a、b、c和面积S满足S=a2-(b-c)2,且b+c=8,求S的最大值.

5.a、b、c为△ABC的三边,且a2-a-2b-2c=0,a+2b-2c+3=0,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A 分析: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48+12-2×4×2×(-)=84,∴ a=2.

2.D 分析:由(a+b+c)(a+b-c)=3ab,得a2+2ab+b2-c2=3ab

∴,∴ cosC=60°[来源:Z。xx。k.Com]

3.C 分析:由sinA∶sinB∶sinC=3∶5∶7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a∶b∶c=3∶5∶7,最大的边为c,∴ 最大的角为∠C.由余弦定理得

cosC=,∴ ∠C=120°.

4.D 分析:由c4-2(a2+b2)c2+a4+a2b2+b4=0,得(a2+b2)2-2(a2+b2)c2+c4=a2b2,∴(a2+b2-c2)2=a2b2,∴ a2+b2-c2=±ab,∴ cosC=,∴ ∠C=120°或∠C=60°.

5.D 分析:∵ sin2A=()2,sin2B=()2,sin2C=()2

∴ 四个选项分别可化为: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2=a2+b2+2abcosC

显然c2=a2+b2+2abcosC不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分析:∵ A=60°,∴ 最大边和最小边所夹的角为A,AB、AC为x2-9x+8=0的两个正实数根,那么AB+AC=9,AB×AC=8

∴ BC2=AB2+AC2-2×AC×AB×cosA

=(AB+AC)2-2×AC×AB×(1+cosA)

=92-2×8×=57

2.-分析:先由c2=a2+b2-2abcosC求出c=3,∴ 最大边为b,最大角为B,∴ cosB=.

3.(0,分析:S△ABC=absinC=ab=

(0

4.1 分析:∵ ∠C=60°,∴ cosC=,∴ a2+b2=c2+ab,∴ a2+ac+b2+bc=c2+ab+ac+bc[来源:学§科§网Z§X§X§K]

∴ a(a+c)+b(b+c)=c(c+a)+b(a+c)

∴ a(a+c)+b(b+c)=(c+a)(b+c)

∴ =1

5.4或5 分析:设BC=x,那么5=x2+25-2·5·x·,即x2-9x+20=0,解得x=4或x=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解:b2=a2+c2-2accosB=(3)2+22-2·2·2·(-)=49.

∴ b=7,S△=acsinB=×3×2×=.

2.解:由S△ABC=bcsinA,得

12=×48×sinA

∴ sinA=

∴ A=60°或A=120°

a2=b2+c2-2bccosA

=(b-c)2+2bc(1-cosA)

=4+2×48×(1-cosA)

当A=60°时,a2=52,a=2[来源:学.科.网]

当A=120°时,a2=148,a=2

3.解:∵ a2+b2=c2+ab

∴ cosC=

∴ C=45°

由正弦定理可得

∴ sinBcosC=2sinAcosB-sinCcosB

∴ sinBcosC+sinCcosB=2sinAcosB

∴ sin(B+C)=2sinAcosB

∴ sinA=2sinAcosB

∵ sinA≠0[来源:Zxxk.Com]

∴ cosB=

∴ B=60°,∴ A=180°-45°-60°=75°

4.解:∵ S=a2-(b-c)2

又S=bcsinA

∴ bcsinA=a2-(b-c)2

∴(4-sinA)

∴ cosA=(4-sinA)

∴ sinA=4(1-cosA)

∴ 2sin

∴ tan

∴ sinA=

∴ c=b=4时,S最大为

5.解:∵ a2-a-2b-2c=0,a+2b-2c+3=0

由上述两式相加,相减可得

c=(a2+3),b=(a-3)(a+1)

∴ c-b=(a+3)

∵ a+3>0,∴ c>b

c-a=(a2+3)-a=(a2-4a+3)=(a-3)(a-1)

∵ b=(a-3)(a+1)>0,∴ a>3[来源:Zxxk.Com]

∴(a-3)(a-1)>0

∴ c>a

∴ c边最大,C为最大角

∴ cosC=

∴ △ABC的最大角C为120°

第四篇: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余弦定理

2.解析: 余弦定理是继正弦定理教学之后又一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准确量化的一个重要定理。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结果,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能解决直角三角形中一些边角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任意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进一步运用它们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更深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余弦定理及推论,并会初步运用余弦定理及推论解三角形。

2、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能证明余弦定理,了解从三角方法、解析方法、向量方法和正弦定理等途径证明余弦定理。解析:

1、在发现和证明余弦定理中,通过联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比较证明余弦定理的不同 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能用余弦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一节正弦定理的学习,学生已能解决这样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出其他的边和角。

而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另一边和另两个角的问题上,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这就迫切需要他们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另一种定量关系。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上。

2、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学生认知比较单一,对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思考也比较单一,而

本节的教学难点就在于余弦定理的证明。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转化多角度地对余弦定理进行证明,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3、学习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生在解三角形中,如何适当地选择定理以达到更有效地解题,也是本节内容应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求某一个角有时既可以用余弦定理,也可以用正弦定理时,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能理解两种方法的利弊之处,从而更有效地解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将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放在对定理的证明和运用上,所以本节中复杂的计算借助计算器来完成。当使用计算器时,约定当计算器所得的三角函数值是准确数时用等号,当取其近似值时,相应的运算采用约等号。但一般的代数运算结果按通常的运算规则,是近似值时用约等号。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在△ABC中,∠C = 90°,则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c2=a2+b

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最简单入手,从而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入手,用已有的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来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寻找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定量关系。

学生1:在△ABC中,如图4,过C作CD⊥AB,垂足为D。在Rt△ACD中,AD=bsin∠1,CD= bcos∠1;在Rt△BCD中,BD=asin∠2, CD=acos∠2;c=(AD+BD)=b-CD+a-CD+2ADBD

= ab2abcos1cos22absin1sin2=ab2abcos(12)ab2abcosC

A

D图

4学生2:如图5,过A作AD⊥BC,垂足为D。

A

5则:cADBD

2bCD(aCD)ab2aCDab2abcosC

学生3:如图5,AD = bsinC,CD = bcosC,∴c2 =(bsinC)2+(a-bcosC)2 = a2 +b2-2abcosC

类似地可以证明b= a+c-2accosB,c= a+b-2abcosC。

【设计意图】:首先肯定学生成果,进一步的追问以上思路是否完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师生活动:得出了余弦定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证明余弦定理。

教师:在前面学习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种,我们用向量法比较简便地证明了正弦定理,那么在余弦定理的证明中,你会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4:如图6,记ABc,CBa,CAb则cABCBCAab2

2(c)(ab)

22

ab2ab222

即cab2abcosCcab2abcosC

A

图6

【设计意图】:由向量又联想到坐标,引导学生从直角坐标中用解析法证明定理。

学生7:如图7,建立直角坐标系,在△ABC中,AC = b,BC = a.且A(b,0),B(acosC,asinC),C(0,0),则 cAB

(acosCb)(asinC)

ab2abcosC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平面几何知识、向量法、解析法引导学生体会证明余弦定理,更好地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

间的深度和广度。

二、探究定理 余弦定理:

a

2222222

2bc2bccosA,bac2accosB,cab2abcosC

余弦定理推论: cosA

bca

2bc,cosB

acb

2ac

222,cosC

abc

2ab

222

解决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可求出三角;

(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两边的夹角,可求出另外一边和两角。

三、例题

例1:①在△ABC中,已知a = 2,b = 3,∠C = 60°,求边c。

②在△ABC中,已知a = 7,b = 3,c = 5,求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余弦定理及推论解决两类最基本问题,既①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②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内角。

四、目标检测

1、若三角形的三边为2,4,23,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3、4、6,那么此三角形有()

A.三个锐角 B.两个锐角,一个直角 C.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D.以上都不对 3.在△ABC中,若其三边的比是a∶b∶c = 3∶5∶7,则三个内角正弦值的比是______.

4.在△ABC中,已知a = 4,b = 6,C = 120°,求sinA.

五、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余弦定理的证明,从平面几何、向量、坐标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究,得出的余弦定理无论在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中都成立,勾股定理也只不过是它的特例。所以它很“完美”,从式子上又可以看出其具“简捷、和谐、对称”的美,其变式即推论也很协调。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数学美,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数学造化之神奇,学生可以

兴趣盎然地掌握公式特征、结构及其他变式。

学案

1.2 余弦定理

班级学号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余弦定理及推论,并会初步运用余弦定理及推论解三角形。

2、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能证明余弦定理,了解从三角方法、解析方法、向量方法和正弦定理等途径证明余弦定理。

二、例题与问题

例1:①在△ABC中,已知a = 2,b = 3,∠C = 60°,求边c。

②在△ABC中,已知a = 7,b = 3,c = 5,求A、B、C。

三、目标检测

1、若三角形的三边为2,4,23,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3、4、6,那么此三角形有()

A.三个锐角 B.两个锐角,一个直角 C.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D.以上都不对 3.在△ABC中,若其三边的比是a∶b∶c = 3∶5∶7,则三个内角正弦值的比是______.

4.在△ABC中,已知a = 4,b = 6,C = 120°,求sinA.

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

1.在△ABC中,若acosAbcosB,则△ABC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2.△ABC中,sinA:sinB:sinC3:2:4,那么cosC()

A.4B.3C.

D.

3.在△ABC中,已知a2,b3,C=120°,则sinA的值为()

2157

A.38B.7 C.19 D.3

4.在△ABC中,B=135°,C=15°,a5,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5.△ABC中,如果a6,b63,A=30°,边c。

二、巩固题(B组)

6.在△ABC中,化简bcosCccosB()

bc

ac

ab

A.a

B.C.D.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aabb,则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A.135°

B.120°

C.60°

D.90°

8.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5x7x60的根,则另一边长为()

A.52B.16

C.4D.2

9.(06年北京卷,理12)在△ABC中,若sinA:sinB:sinC5:7:8,则∠B的大小是。

三、提高题(C组

tanB

2acc

10.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tanCabc,2ab,(1)求C;(2)求A。

cosB

b2ac

11.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且cosC(1)求角B的大小;(2)若b

,ac4,求a的值;

第五篇:余弦定理教学设计

1.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原创)

余弦定理

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 第二节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余弦定理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是解三角形这一章知识的一个重要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余弦定理与平面几何知识、向量、三角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做好“余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转入对余弦定理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熟悉了探索新知识的数学教学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3、设计理念:由于余弦定理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创设了一些数学情景,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自己去分析、探索和证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出探究性问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会用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能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度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体会余弦定理的内容,经历并体验使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过程与方法,发展用数学工具解答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利用直观图形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余弦定理的应用,感受余弦定理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证明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解三角形及求解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余弦定理的灵活应用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复习:已知A=300,C=450,b=16解三角形。(可以让学生板练)

2、若将条件C=450改成c=8如何解三角形?

设计意图:把研究余弦定理的问题和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方法建立联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体会量化

师生活动:用数学符号来表达“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已知△ABC,BC=a,AC=b,和角C,求解c,B,A 引出课题:余弦定理

(二)设置问题,知识探究

1、探究:我们可以先研究计算第三边长度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从那些角度研究这个问题能得到一个关系式或计算公式呢? 设计意图:期望能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研究、探索得到余弦定理。

师生活动:从某一个角度探索并得出余弦定理

2、①考虑用向量的数量积:如图 A

C

设CBa,CAb,ABc,那么,cab222ccc(ab)(ab)ab2abcosCB 即cab222ab2abcosC,引导学生证明22222

bc2bccosAca2cacosB2②还 引导学生运用此法来进行证明

3、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完整)

(三)典型例题剖析:

1、例1:在△ABC中,已知b=2cm,c=2cm,A=1200,解三角形。

教师分析、点拨并板书证明过程

总结: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解三角形,基本思路是先由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再由正弦定理求其余各角。变式引申:在△ABC中,已知b=5,c=

53,A=300,解三角形。

2、探究:余弦定理是关于三角形三边和一个角的一个关系式,把这个关系式作某些变形,是否可以解决其他类型的解三角形问题?

设计意图:(1)引入余弦定理的推论(2)对一个数学式子作某种变形,从而得到解决其他类型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师生活动:对余弦定理作某些变形,研究变形后所得关系式的应用。因此应把重点引导到余弦定理的推论上去,即讨论已知三边求角的问题。

引入余弦定理的推论:cosA=cosB=acb2ac222bca2bc2222 , , cosC=

abc2ab22

公式作用:(1)、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

(2)、若A为直角,则cosA=0,从而b2+c2=a2

若A为锐角,则 cosA>0, 从而b2+c2>a2

若A为钝角,则 cosA﹤0, 从而b2+c2﹤a2

62,求A、B、C例2:已知在ABC中,a23,b22,c

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思索,老师进行引导、启发和补充,最后师生一起求解。

总结: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这种类型,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是先由余弦定理求出两角,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角。(可以先让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变式引申:在△ABC中,a:b:c=2:让学生板练,师生共同评判

3、三角形形状的判定:

例3:在△ABC中,acosA=bcosB,试确定此三角形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运用多种方法求解)

求解思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边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在运算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角的关系化为边的关系;二是利用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将边化成角。

变式引申:在△ABC中,若(a+b+c)(b+c-a)=3bc,并且sinA=2sinBcosC,判断△ABC的形状。

让学生板练,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四)课堂检测反馈:

1、已知在△ABC中,b=8,c=3,A=600,则a=()A 2 B 4 C 7 D 9

6:(3+1),求A、B、C。、在△ABC中,若a=

3+1,b=

3-1,c=

10,则△ABC的最大角的度数为()A 1200 B 900 C 600 D 1500

3、在△ABC中,a:b:c=1:

3:2,则A:B:C=()

A 1:2:3 B 2:3:1 C 1:3:2 D 3:1:2

4、在不等边△ABC中,a是最大的边,若a2

5、在△ABC中,AB=5,BC=6,AC=8,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非钝角三角形

(五)课时小结:

(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师总结)

运用多种方法推导出余弦定理,并灵活运用余弦定理解决解三角形的两种类型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问题。

(六)课后作业:课本第10页A组3(2)、4(2);B组第2题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所创设的情境,注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成为余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到了创造的苦和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下载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2余弦定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弦定理教学设计(热门3篇)

    篇一:“余弦定理”教学设计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王克亮教学目标:(1)掌握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度量问题.(2)初步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1.2 市场营销教学设计

    中 等 专 业 学 校 教 案 课 题 §1.2 市场营销 授课时间 月 日 1. 理解并掌握市场营销的内涵 2. 理解市场营销的几个核心概念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关怀》教学设计1.2

    《关怀》教学设计 于桂学 教学目标: 1.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初步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3.识记14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4.能够说出几个获......

    高中数学 1.2《余弦定理》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5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数学 1.2《余弦定理(2)》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余弦定理解决有关平几问题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掌握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2.能......

    《余弦定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必修5第二章《解三角形》余弦定理的第一课时内容,《课程标准》和教材把解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必修5,位置相对靠后,在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

    1.2 有理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2)理解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

    1.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主备人:陈传付 备课时间:2013年9月3日 1.2运动的描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

    1.2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 教师寄语:关心改革,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主备人:孙亚钟 2018.07 学习目标 1.理解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