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的调研思考
市场经济对军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双重影响。既存在着正相关,又存在着负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切实加强部队思想建设,必须强化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正相关、弱化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负相关。
一、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正相关
市场经济对军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五个
方面:即强化了军人的公平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强化了军人的诚信意识。
(一)强化了军人的公平竞争意识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着公平竞争,部队也不例外。例如,战士晋升士官、考军校、干部晋级、提职等都体现着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表现为规则和机会的均等。”在部队各方面公平竞争的表现同样是这样。公平竞争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它有效地激发着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置身于这样的公平竞争的大环境中,广大官兵的公平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公平竞争规则和公平竞争机会的把握上。一是军人岗位竞争意识增强。面对激烈的竞争,大部分军人都知道优胜劣汰的用人规则。在公平竞争规则的激励下,大部分军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即使在环境艰苦、繁重劳累、工作地点偏僻、工作单调、技术性低、重复性甚至危险性大的工作岗位上,为能把握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他们依然在忘我地拼搏。二是军人参与公平竞争意识增强。为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部队为广大官兵提供了很多参与公平竞争的平台,如大练兵、大比武、知识竞赛、综合素质测评等。这些公平竞争的机会,既是让战友、让领导了解自己竞争实力的机会,又是每个人展现自己竞争实力的机会。因而,大部分官兵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平竞争。他们把每次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视为自我展现、自我提高的机会。三是军人自觉提高参与公平竞争能力的意识增强。伴随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不仅为官兵提供了更多的平等竞争机会,而且各种形式的公平竞争更加激烈。这就促使广大官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诸如参加文化补习班、参加技能培训班、参加自学考试、到高等军事院校深造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以上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的公平竞争意识在不断强化。
(二)强化了军人的效率意识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坚持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部队也是这样。它已被广大官兵所认同。这种被当今社会普遍接受的效率意识在军人的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是工作质量精益求精。工作质量是工作效率的核心,没有工作质量也就没有工作效率。大部分官兵都着眼于工作质量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工作作风雷厉风行是工作效率高的具体表现。军人的工作节奏最快,干工作就像打仗一样,雷厉风行是军人的基本素质,是军人特有的工作作风。三是时间观念强。对于军人来说,时间就是命令,时间就是胜利。广大官兵普遍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争分夺秒。四是协作观念强。在现代社会,协作与效率密不可分。加强协作是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整体效率,广大官兵顾全大局、密切协作,分内工作抓紧干,分外工作抢着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军人效率意识的具体体现。
(三)强化了军人的创新意识
广大官兵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他们不仅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其结果,伴随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实现综合能力的创新。二是通过信息工具的运用,实现信息加工和利用的创新。伴随部队现代
化建设的推进,广大官兵借助计算机、光盘、因特网、报纸、电视、广播、书本等信息工具来扩展自己的信息容量。这便为实现信息加工和利用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优化思维方式,实现思维创新,现代军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拘一格。他们既尊重权威,又不盲目迷信权威;既重视前人的经验,又不受前人经验的局限;既虚心向别人学习,又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他们勇于思维,而且善于思维,从而不断实现思维创新。广大官兵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优化和自我发展。
(四)强化了军人的法制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序运行,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制保障。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依法治国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按照法律法规及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去开展工作。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部队利益,依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懂法、执法、护法、守法正在成为当代
军人的实际行动。这对于增强军人的法制意识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依法治军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强化了军人的诚信意识
在经济活动中,只有讲诚信守信用,按经济活动规则办事,才能有信誉、有市场、有获取经济利益的可能。诚信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也是部队发展的保障,对于军人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部队的官兵而言,诚信就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军队的忠诚。这是广大官兵的行为准则,并以实际行动赋予诚信新的内涵。
二、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负相关
市场经济对于军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诸多的负面影响。这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化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运行市场化,所有制形式和收入分配方式多元化。这使一些理论基础薄弱又不善于进行科学分析的官兵产生种种误解,误认为我们是在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同时,党和国家机关中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上分配不公的现象严重存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死灰复燃,这些都严重地败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声誉,从而使一些官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产生忧虑。
(二)过分追求个人享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解放了被计划经济束缚的生产力。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功绩。但也要看到,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消费的畸形化,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有的热衷于吃喝玩乐,把潇洒人生作为座右铭。
(三)一切向钱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取收入的多少是评价市场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动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只要不违背有关的法令、法规和道德规范,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在市场活动中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的作用诱使人们产生对金钱的向往和追求。金钱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对金钱的追求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已扩大到了部队,成为部分官兵的人生价值取向。他们置部队规定于不顾,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炒起了股票。更有甚者,为了得到更多的钱不择手段,走上邪路,做出了违犯国家法律的事情,成了人民的罪人。
(四)个人主义严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某些官兵过分强调和追求个人利益。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在权力运用方面,部分领导干部突出表现为用权不公、以权谋私,出现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二是在职务提升方面,突出表现为在个人名利问题上“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盯着干”就是盯着位置干。有的是职务有盼头工作就有劲头,职务到了头,就觉得再干没奔头;有的是看到“位置”有空缺,工作就有了劲头,如果没有得到这个“位置”,就觉得工作没有干头;“等着干”就是消极地等待调职,熬年头、混日子,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尽责;“比着干”就是在职务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三是在处理利益关系方面,突出表现为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部队和他人利益。
(五)自由主义严重
市场经济提倡个性发展,鼓励自由发展。在这种宽松的经济环境中,部队的有些官兵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纪律观念淡化,导致了自由主义的滋长蔓延。置规章制度于不顾,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对部队的严格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影响部队任务的完成,影响军人的形象。
三、强化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正相关
鉴于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正相关,为强化这种正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军人的公平竞争意识
当前,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必须做到“四个到位”来保障竞争的公平,从而进一步强化军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第一,对公平竞争的认识要到位。部队党委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公平竞争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更新观念,首先要保证领导层对公平竞争的认识要到位。第二,公平竞争的政策要到位。只有保持公平竞争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从而保证竞争的公正、公平、公开。第三,公平竞争的过程要到位。从竞争的内容、条件、标准、要求到对参与竞争者的考核情况、再到考核结果,都要公示明确,让大家心中有数。无论是任职考评还是职称评审,无论是干部提职、晋级还是战士士官晋升、考军校,公平竞争的全过程都要到位。第四,公平竞争的教育要到位。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仅要靠政策、靠管理,还要靠公平竞争的思想教育。通过深入细致地宣讲教育,让广大官兵充分了解公平竞争的意义、目的,从而使广大官兵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公平竞争。
(二)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强化军人的效率意识
科学管理是进一步强化军人的效率意识的保证,要从部队各个部门的职能、制度、监督环节来提升军人的效率意识。这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合理运用内部组织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部队军人代表大会、军人委员会及共青团组织的发动、组织、协调作用,使全体官兵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参与科学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参与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提升科学管理的水平,从而实现部队各项工作效率最大化,使他们在科学管理的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二是合理划分管理权限加强科学管理。部队管理权限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个层面。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能更好地优化工作流程,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保证科学管理的实施,使广大官兵通过管理权力的合理运作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加强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根据每个官兵的专长,把他们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管理的过程,进而强化广大官兵的效率意识。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管理。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
(三)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军人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当前,部队领导十分重视军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总的看来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现由注重组织激励到注重自我激励的转变。每个官兵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得以施展,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认可。通过采取公平、合理的激励形式,强化官兵创新意识。三是把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要调动官兵的创新积极性,在注重奖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惩罚机制。
(四)切实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强化军人的法制意识
一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官兵学法,促使官兵懂法。各级政治机关要制定系统的法制教育计划,组织官兵学习了解国家、部队的法律法规,使官兵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尤其是加强部队条令条例的教育。二是加强执法指导,确保官兵正确用法。各级机关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尝试运用建立法律咨询站等方式,及时对官兵开展释法解答,提供法律帮助。各级机关要大力支持纪检工作部门的工作,强化法制意识。
四、弱化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负相关
鉴于市场经济与军人思想观念形成的负相关,弱化这种负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邓小平指出: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对于我们军队来说,有坚定信念现在仍然是一个建军的原则,仍然不能丢掉,这是中国自己的特点。”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引导广大官兵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理想代表着人民的共同利益。通过共同理想教育,使广大官兵把个人理想溶入共同理想之中。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要引导广大官兵充分认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二)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思想和作风
江泽民指出:“现在,就是在西方国家,有些政治家和有识之士对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之类的‘西方社会病’也深感忧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克服这类“西方社会病”,部队官兵必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对广大官兵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一是进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使官兵深刻领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通过这一教育,使官兵充分认识到艰苦奋斗对于我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把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二是进行国情教育,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在现实中艰苦奋斗的必要性。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加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任务非常艰巨。通过这一教育,使官兵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官兵艰苦奋斗的自觉性。
(三)加强利益观教育
利益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官兵正确对待金钱和个人收入。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军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是军人的天职。通过这一教育,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在每个官兵的思想上扎根,从而为他们抵制“拜金主义”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在官兵队伍中,有个别人一切向钱看,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虽然在个别人身上,但对每个官兵都具有警示作用。通过这一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剖析反面典型的问题根源和思想演变的过程,从中吸取教训,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四)加强责任感教育,强化军人的责任意识
这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我军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保卫祖国安定团结、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我军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每个军人的岗位都很重要,责任都很重大。因此每个军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忠于职守,做到“干什么,爱什么,专什么,精什么”。通过这一教育,使广大官兵无条件地服从工作需要,爱岗敬业,自觉地抵制个人主义的影响。二是加强全局观念教育。部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为国为民、维持社会稳定的整体价值目标决定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全局利益。部队为国家而存在,军人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无条件地履行军人的使命和义务,不讲价钱、不折不扣地服从工作全局需要是每个官兵应尽的职责。通过这一教育,强化广大官兵的全局观念,努力做到为全局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三是加强对个人主义的警示教育。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为了强化官兵的责任感,必须加强对个人主义的警示教育。通过这一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列举个人主义在部队的种种表现,深入分析个人主义对部队工作和个人成长的危害,从而使他们增强抵制个人主义的自觉性。
(五)加强纪律教育,强化军人的服从意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军以纪律严明而著称。我军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胜,就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在健全和完善部队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遵纪守纪的教育。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篇:市场经济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思考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姓名
(··学校··院···系)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理想 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
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二.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远大理想
缺乏远大理想,但又自负,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客观地讲,现在的大学生,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整天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但是这一部分人往往又很自负,目空一切,认为自己今后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所掌握的“资本”,夸张地认为自己肯定比他人强。但是,他们却不行动,整天沉溺于各种幻想中。他们只是“空想家”,但绝不是“实干家”。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
(二)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一当前事,先为自己打算。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爆发者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次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排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
三.在面对这些在如今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树立崇高的理想
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种理想只是建立于个人的享乐上,对社会没有意义,甚至还有反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高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她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是非常必要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是青春的光和热,是人生航行的指南针。一个人一旦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践,就会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这种意志的力量,就是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是一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崇高的理想,可以点燃人们的生命之火,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在《蜗居》中,海藻渴望每周工作两天,休息五天;在工作上很浮躁,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跳槽------跳槽成了家常便饭。这也是导致他最后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在我们有了崇高的理想之后,应该脚踏实地的去朝这个目标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空想。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对自己的追求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进取,在学校里主动参加各项活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学习上的任务。不光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处处脚踏实地。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只有这样我们今后才可以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三)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总体上将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但从艰苦奋斗的角度来讲,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目前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艰苦奋斗思想淡薄的现象。
我们要学习《蜗居》中海萍的那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劳动上,凡事不要怕苦怕累怕脏,对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积极参加,不要敷衍了事。在学习上,不要得过且过,应该追求上进,不满足于只完成任务;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不逃课、旷课乘幂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在未来面对就业中,要切合实际,不能因为工作累或是工资少,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有时间勇气和团队精神。在生活上,不要贪图安逸,不追求超前消费;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理能力。
(四)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一个人要健康成长、成才,离不开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自身的高尚情操,提高自身修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心理健康是人才成长的基石。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没有完全定型的人生“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由于远离了父母亲人,没有了教育者的全面指导和督促,自己的生活尚未能完全自理,因此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交织在一起。面对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学生需要努力学习知识与经验,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心理结构,重树生活信心,重建心理平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待人处事的态度和人生的境界。评定一个人,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自己的内在修养展现给别人的印象。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是做人应有的风骨。当代大学生应该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古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道德人格。
(五)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蜗居》中,海藻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工作中认识了宋思明。而后由于姐姐海萍在买房子的问题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当在宋思明的面前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海藻最终屈服在宋思明的金钱与权力下,并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所以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不能被权利、地位、金钱所诱惑,而是应该正确地对待权利、金钱、地位。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第一个财富就是我的的信心。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
第三,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
(六)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推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我们的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以《蜗居》中的海藻为前车之鉴------如果我们不能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我们也不能做出对社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陈瑞: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李长庆: 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j]大众科技报,2007.6.21
3.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4.徐贵权:青年价值取向新探[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5.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课题组.跨世纪青年价值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5
第三篇:大学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思考
大学生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思考
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旧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开始形成。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价值观转型的核心人群,作为人类未来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其价值观的在意识形态方面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未来。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塑立独立人格,形成价值意识,追求务实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其不合理的一面,其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双重影响,在肯定其正面影响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市场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受到怎样的消极影响,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认识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最后积极探索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改革目前已在大学校园里引起强烈的反响:大学生面对过去所接受的教育观念和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正在苦苦追寻着和思考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的价值观念。他们在艰难地判断、选择的过程中,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其中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价值取向由精神尺度转向物质尺度。现在大学生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一个人的所处的社会地位拥有的权利和财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其的价值判断,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财富越多则越能引起大学生们普遍心理的的敬仰和追求,而精神层面的价值财富通常会被忽略。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强调大公无私和贡献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利己性,因而导致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但这种思想反映到大学生脑海中,就是以精神作为价值尺度,对于一个人的看法和价值判断很大部分来自于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精神境界,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在于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而不在于财富的创造和社会财富的谋取。市场经济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大学生们意识到物质衡量事物价值的重要性,而重义轻利的观念已不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了,精神价值受到很大冲击。
2、贪图享受,拜金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者,之所以称大学生为“纯粹的消费者”是因为大学生处于受教育阶段,无论是教育经费或是生活必须的费用都来自于父母的提供,用一个在大学生中流传的时髦的词语即“无产阶级”,极富讽刺意味。如果大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在自我嘲讽的同时也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和自身的角色,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站不稳脚跟,从而陷入入了追求名牌、时尚、奢侈的贪图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泥潭大潮之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商品意识,货币观念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其中,追求商品的多元化和货币的无限,利欲熏心已不在作为一个贬义词而被大家所承认和接受。
3、崇拜自我,个人主义盛行。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摆脱了依赖集体社会的心理而自立自强,提升自身能力和个人竞争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被大学生奉为哲理和信条。自我价值意识显著增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充分肯定与尊重.所形
1成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他们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开始重视个人利益与作用.要求把“自我”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在肯定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促进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即个人主义。大学生在有意识的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主义作风的滋生,极端自私,缺乏关爱,集体意识淡薄,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少了,生活上的互相关心也少了,大学生们更加看重个人利益而轻视了集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忽视其对社会的影响,而且大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继而合作意识淡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凝聚力带来的综合效益。
4、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忽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尊重和肯定使大学生趋于求实创新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大学生中,崇尚实惠,追求物质利益的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这在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高度,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的心态,忙于挣钱,却把思修,马克思主义教育等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有重要意义的课程抛到一边。据一份问卷调查显示,8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毫无意义,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对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修炼没有任何帮助,只是浪费时间,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认真听课,做笔记,并从中吸取精华运用到自己的道德修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日益低下。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像经济、金融、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与经济和管理注重实用性的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吹捧和喜爱,这样的课堂通常座无虚席,人满为患。甚至,很多大学生容易产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刺激的超前的理想和追求,这种超前的理想和追求很大程度上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一旦运用到现实中,大学生很难接受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继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害巨大。
事实证明:扭曲的价值观只能带来扭曲的行为方式和堕落的思维习惯。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堪一击,长此以往,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不堪,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重造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极大削减或者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应该采取一些列的措施来加以指导和控制。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全面更新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观念、形式
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还用计划经济下的虚假空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求我们不能不顾大学生的利益和价值需要于不顾,因此做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摒弃过去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刻板、封闭、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树立起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观念必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教育方法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教育形式必须由单一式向社会性转化。必须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多种渠道和途径,对于那些新鲜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识、精神观念予以充分肯定;对那些陈旧迂腐的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个人意识观念予以批判和抨击,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向光明,引向世界,引向未来。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用集体主义原则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集体主义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伦理原则,也是大学生坚持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基础。要教育大学生把握好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不能忽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不顾,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已,人一旦离开社会,就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进步,个人也就无法存在。社会集体固然要尊重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但不能迁就个人主义泛滥,要坚定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因此,一方面,要在人生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为社会集体做贡献,明确只有贡献大于索取,才会有社会的进步,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实现自我价值,进而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最大利益。另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立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增强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对自身能力、素质、性格、潜能等各方面有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客服自以为是,盲目创新的倾向,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大学生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了精神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不能损人利己、伤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要以贡献为前提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已大局为重,充分考虑社会的综合效益和价值。
3、创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其思维范式和行为准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很难设想在一个金钱至上、权利至上、个人利益至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泛滥社会主义道德受到抑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社会环境方面,首先,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适当引导。大众传媒的信息很容易被大学生的思想所同化和接受,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传媒,此时,就要大众传媒发挥本行业的职业操守,担负起社会职责,用积极的信息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学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做好纪律规范,整顿校纪校风,坚决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对纯洁的校园文化的腐蚀和侵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辩证的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取其精华,取其糟粕,避免陷入崇洋媚外的困境。社会集体要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典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很快调整自我认识,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行为模式,确立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大学生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加全面地认知、认同社会,避免认知偏差进而对社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很难取舍,以至于陷入了困境。那么在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何要求?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应该作何理性的选择呢?
三、大学生理性价值观
1、正确认识功利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功利观念。只有马克西主义的功利观才是利义兼顾的功利观,其强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之下,谋求个人正当利益;它提倡大公无私,坚持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利益相结合。坚决反对为牟取个人利益而牺牲和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坚决反对只顾享受,见利忘义,丧失理想和追求的庸俗主义观念;坚决反对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主义。
2、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巨大责任,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应,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有必要地牺牲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3、求实创新,适应社会和时代特点。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和转型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外开放,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渗透,国际敌对势力沉渣泛起等复杂的环境迎面而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求实创新,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紧跟时代脚步,不断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如此才能立足于强手如林的土地不被淘汰。
4、树立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接班人。恩格斯说:“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价值观对人的积极引导作用显而易见。大学生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自觉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也不足为怪,要正确理性对待,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把双刃剑,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重组上会出先浮躁和紊乱,只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因势利导,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并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篇: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员五队一班 黄少杰
军人道德品质,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道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军建设质量和方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军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军人道德品质是实现我军不变质的必然要求。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军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缔造的新型人民军队,它与中国历史所有剥削阶级的根本区别在于这支部队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我军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始终是坚持这一宗旨,为着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然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却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坚持我军性质、宗旨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江泽民同志对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问题十分关注,把如何保持我军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问题之一。怎样才能始终不渝地保持我军的性质、宗旨?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这是因为:
一、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军性质、宗旨,就必须自觉地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军人道德品质培养;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们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的同时,也把矛头对准了我军,极力鼓吹军队非政治化、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的资产阶级治军思想,企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改变我军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对于培养军人的党的领导观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永葆我军性质、宗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在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我军内部还有一定市场,个别人在这些腐朽思想的冲击下,已经犯了错误,甚至犯了罪,栽了跟头。这些情况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我军的性质、宗旨,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是我军打的赢的必然要求。
军队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战斗力,即提高军队履行职能、完成历史使命的能力。战斗力构成的两大要素是人和武器。而人的因素始终是战斗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道德品质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军人行动的方向,为军人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有效地协调军队内部的关系。因此,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对提高我军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有利于维护我军良好的内部关系。军队是由军人构成的群体,群队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军队内部的关系和谐,就能使官兵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力量。在我军内部,官兵相互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有着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我军从弱到强,屡建奇功离不开紧密团结的内部关系。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军的内部关系却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问题: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官兵关系不同战争年代那样经常遇到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因而,使一些青年官兵对军队内部团结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切身感受,以致在一些单位里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战友情谊有所淡化。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上庸俗关系学的影响,有的官兵在交往中表现出严重的功利色彩,搞投桃报李,把战友间的正常交往变成了交易,有利则交、无利不交;还有的干部处事不公,为政不廉,甚至侵占士兵利益,收受战士礼物,甚至打骂体罚战士。尽管上述情况只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对我军官兵关系的腐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努力培养军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干部具有尊重、关心、爱护士兵的道德品质,使干部具有尊重干部、服从命令的道德品
质,以维护我军良好的内部关系,进而提高我军战斗力。
二是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有利于提高我军官兵爱军习武的积极性。当今时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军事革命。这场新的军事变革,对我军官兵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官兵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艰难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血与汗、不断克服惰性和种种诱惑的过程。军人道德品质决定着军人在提高自身素质过程中的基本态度,它对提高军人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军绝大多数官兵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热爱本职、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努力拼搏。但是,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也有一些军人国防观念淡薄,产生了当和平兵的思想,这对开展科技大练兵、加快军队质量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是很不利的。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广大官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提高爱军习武的自觉性。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三是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有利于保持我军旺盛的战斗士气。列宁指出: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士兵们相信战争的正义性并且意识到有必要为了自己兄弟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会提高斗志并且肯忍受空前沉重的负担。这一论断告诉我们,良好的军人道德品质可以成为巨大精神力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有飞机加大炮的敌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军官兵明白自己是为了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的。事实证明,在战争中,力量的消长并不单纯以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精神力量常常使天平向劣势装备的一方倾斜。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官兵精神因素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先进,官兵个体的作用就越重要。现代联合战役中,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微机打字员,控制的只是一个按钮,都对整个战斗甚至战争的全局起到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军武器装备将长时期处于劣势,对官兵的忠诚、勇敢、果断等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未来高技术战争迫切需要我们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以鼓舞士气、凝聚军心、继承和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是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是由我军性质决定的。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武装集团,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我军从创建开始,不仅是战斗队,而且也担负着宣传队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军积极参加地方建设,涌现出了雷锋等享誉全国的英雄模范人物。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军又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抗洪抢险、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了苏宁、徐洪刚、李国安、邹延龄、柏耀平、高建成、李向群等一大批军中英模,成为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事实证明,我党所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一般都是在军队中首先培养和实践并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军队向社会传播开来的。而且社会对军人道德的要求和期望值很高。所以,我军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以保证我军精神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社会前列。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军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有的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这些问题的存在,亟须我们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以不断促进我军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社会前列。
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军队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产生了积极的重大影响。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想不断形成,如开拓创新观念、民主观念、竞争观念、成才观念在社会中普遍树立,从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在社会中泛滥开来,其主要表现就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社会道德风气在一些地方严重滑坡,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这种形势迫切要求大力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抵制和防范腐朽思想的腐蚀和冲击,树正气、批歪风,培养出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军人,使我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模范作用、促进作用。可以说,走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是新形势下我军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同时还要看到,我军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不大力加强军人的道德品质培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就很难完成党中央赋予的这一使命。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矛盾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特点不同,因而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矛盾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依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特点和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当今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矛盾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我军官兵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少数官兵存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
我军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军队,要求我军官兵始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道德关系时,就要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赤胆忠心,自觉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在处理服役与工作关系时,就要做到安心服役、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忠于职守;在处理军队与地方关系时,就要尊重地方政府、遵守群众纪律、维护群众利益;在处理军人与军人间的道德关系时,就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在处理我军官兵与敌军和敌国人民关系时,就要对敌人狠、对敌国人民宽、对俘虏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当前,我军官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有少数人存在非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少数官兵信奉个人主义,忘记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对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把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利益当做过时的东西,当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就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分配;有些军人受拜金主义影响,把捞取钱财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只要能搞到钱,什么原则都可以放弃,什么纪律都可以不顾。极少数官兵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在一些单位和少数军人中,还存在追求享乐的现象,盲目高消费、讲阔气、论排场之风盛行。上述情况说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我军官兵中还有一定市场,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和行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构成了矛盾。
(二)我军官兵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少数官兵存在的理想现实化和信仰多元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理想信念是我军官兵行动的方向和精神动力。我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任何力量也击不溃、压不垮,就是因为他们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理想和道德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道德受一定的理想支配,而一定的理想只有符合理想要求的道德规范保证下才能实现。不能设想,在剥削阶级的理想支配下会有大公无私的道德;也不能想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理想可以在个人主义的道德规范中得到实现。近年来,全军官兵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少数官兵在理想信念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即理想现实化和信仰多元化。如有的官兵想问题、办事情,往往重眼前、轻长远,重现实、轻理想,有的官兵不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甚至成为各种宗教的信徒。
(三)我军官兵必须具有团结互助精神与少数官兵存在的交往观念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军人具备了团结友爱、互助互重的道德品质,才能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民主权利;才能在政治、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才能处理好军队内部关系。
在战争年代,官兵关系是在枪林弹雨中经过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中培养出来的。那时,面对强大的敌人、残酷的战争环境,官与兵一起承受胜则存、败则亡的考验,同生共死成为战争对官兵的共同要求,官爱兵、兵爱官、官兵情同手足,这种建立在共同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基础上的高尚友谊,形成了维系官兵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形成了我军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
但是,由于较长时间处在一个相对和平时期,有些同志对官兵团结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而且又受到了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因而,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产生了错误的交往观念,出现了不良倾向:一是唯利是交的倾向。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诱发了一些人的金钱欲和物质欲,产生了唯利是交、无利不交的交往观,使官兵关系的天平开始向利字倾斜。这种倾向使亲密战友关系蒙上了相互利用的影响;二是等价交换倾向。近年来,有些官兵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移植到我军内部关系中。为别人做点什么,就期望别人给予等量的回报。有的对待领导是我给你干好、你给我照顾,对待同级是我给你办事、你给我好处,对待部属也搞“投桃报李”;三是放弃组织原则的倾向。一些人只讲哥们儿义气的感情,对犯有这样那样错误的人,也哄着、捂着、依着、顺着,不敢开展批评,生怕伤了感情、遭到报复,单纯搞抚慰、感化,把组织原则抛到一边;四是离兵倾向。有的军官淡忘了五同的优良传统,基层军官随妻子住的增多,机关干部脱离基层现象增多。
(四)我军官兵必须具有爱军习武的思想和少数官兵存在的职能意识淡化倾向之间的矛盾。
爱军精武、恪守职责是对军人道德品质的起码要求。如果一个军人根本就不愿意当兵,不爱自己的职业,不爱自己的部队,那么就失去了做一名军人的基本条件。军人具备了爱军精武、恪守职责的道德品质,才能爱军队、爱连队、爱本职、安心服役、恪尽职守;才能在平时训练和完成任务中,不怕苦、不怕难;才能在关键时刻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我国进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以来,广大官兵积极投身到军事训练中,我军军事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也有少数军人职能意识淡化,练兵动力不足:一是在相对和平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官兵战备观念淡薄,有的认为现在大仗打不起来,小仗不一定轮到自己,“练兵无利、训练无用”;有的干部把军人职业当成当官赚钱、养家糊口的普通社会职业;有的士兵把学技术、找出路作为参军的目的。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官兵“崇高慕富”的观念有所增强。有的官兵人在军营、羡慕经营,身在操场、心想市场;有的官兵认为军营生活艰苦紧张,渴望地方轻松自在的生活;有的不安心部队生活,有的不愿守边戍关、想驻城守家。
(五)我军官兵必须具有较高道德能力与部分官兵道德能力较低的矛盾。
军人只有具备很高的道德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嬗变,在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中分清良莠、辩证地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成为先进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创造者和率先实践履行者,从而在道德生活中获得自由。军人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履行能力,就会在复杂的道德环境中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甚至可能变成传播旧道德和落后腐朽道德的奴隶。具体说来,军人应具备的道德能力包括:一是道德认知能力。道德认知能力高的军人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分析道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泾渭分明、是非明辩、心中有谱、决不盲从。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能够识别,并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来矫正和重新规范,如用利他精神、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传统美德来矫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等。二是道德选择能力。军人具备了这一能力,在道德规范选择上,就能充分肯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在道德行动上,就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提倡和普及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促进新道德风尚的形成。三是道德实践履行能力。军人具备了这一能力方能自觉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选择合乎道德的行为。而当选择偏差道德规范的行为
时,会感到失责,没有尽到义务,感到羞耻,从而有内疚感,受到良心的责备,于是就会自觉地去纠正偏差,力求达到道德的自我完善,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从目前部队情况看,部分军人的道德能力较低:一是道德认知能力上,良莠不分、是非不辩。有的官兵把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当做新观念来接受,有的把个人主义和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混为一谈,有的官兵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二是在道德选择能力上缺乏自决性,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不能恰当地权衡各种道德活动的利弊,不能着眼于全局做出正确的决定,往往会做出盲目的、头脑发热的错误决定。三是在道德能力上缺乏自律性。有些官兵不能用道德需要战胜其他需要的诱惑、干扰,不能战胜所遇到的困难,做到知行统一。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对策
准确摸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矛盾,是为了寻求有效的对策。当前,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体系。
科学合理地确定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是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以往由于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不是十分明确,缺乏对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从而导致了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规范性、随意性,影响了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效益。
第一、要坚持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根本目标。
我军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也就是说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有道德,这一道德是指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军人道德品质。这一根本目标可从两个方面描述:一是大公无私的境界。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共产主义的道德境界,是无产阶级的、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境界。处于这种道德境界的军人,一切言行都能以是否有利于集体利益为原则。他们对人民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的热忱,把人民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把他人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是他们信守不渝的座右铭。二是具有很高的道德能力。他们把实践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一种自律行为。即我的行为不再是外界的压力的结果,而是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达到在履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时感到无上幸福的境界;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对复杂的道德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够依靠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合理地确定道德活动的目的、计划和手段。
坚持用共产主义道德培养我军军人,这是因为:一是共产主义道德既源于一定经济基础,又高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共产主义道德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它同其它社会意识一样,一经形成,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中立的、被动适应的,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反作用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它既是从现实出发的,又是具有理想色彩并高于现实的。二是用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军人的道德品质是由军队的特点决定的。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军人在战时要随时准备献出鲜血和生命,在平时担负着急、难、险、重的任务,面临着比其他职业更为严酷的生与死、苦与乐的考验,每个成员都应成为社会中比较先进的分子。军队中共产党员和干部所占比例很大,战士入伍都是经过严格审查和挑选的,这为用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军人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确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各阶段目标。
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根本目标规定着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对军人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任何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部队实际,为提高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性,就必须根据培养时间长短和职务的不同,将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目标:
一是新兵阶段士兵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士兵入伍后的前三个月为新兵训练阶段。在该阶段,士兵主要完成从民到兵的转变。由于此阶段士兵的军事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有限,缺乏道德经验,对军人道德品质的要求的理性认识还很肤浅。此时,士兵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是:士兵应掌握军人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内容,熟记自己在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时应遵守道德规则,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在有监督的情况下,他的道德行为符合军人道德规范;能对简单的道德环境进行正确的认识,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简单的评价;在干部骨干的指导下或模仿其他军人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道德活动的目的、计划和手段。
二是入伍后3-24个月的士兵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在该阶段,士兵大多补入正规连队,参与的军事活动日益增多,范围随之不断扩大,所涉及到的道德关系不断拓宽,道德经验日趋丰富。部队对其正面影响在逐渐地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关于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知识。此时,士兵道德品质培养的阶段目标是:士兵应基本明确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依据,并且有一定的道德经验,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程度的道德理性知识;在无监督的情况下,其道德行为基本符合军人道德规范体系,并且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基本的道德能力,在多种道德需要之间的矛盾不甚激烈时,能确立良好的道德动机,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应具备对较为复杂的道德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正确的评价能力,能较为自主地作出合理的决策,形成正确的道德目的、计划和手段。
三是士官阶段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士官是我军士兵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道德经验丰富,服役期一般在3-12年左右,受部队的教育比较多,掌握了丰富的关于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知识,而且基本上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此时,士官道德品质中的正确观念逐渐上升为道德观念。在该阶段,士官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是:士官应明确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依据,并且有丰富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理性认识,在无监督的情况下,他的道德行为符合军人道德规范体系,并且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道德信念,具备相当的道德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立良好的道德动机,有相当的自律能力;应具备对相对复杂的道德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正确的评价能力,能完全自主地作出合理的决策,形成正确的道德活动的目标、计划和手段。
四是初级军官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初级军官的道德经验相当丰富。他们多数经过院校的系统教育,文化程度高,掌握了丰富的关于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知识,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此时,军官道德品质中正确观念逐渐上升为道德观念。在该阶段,军官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是:军官应明确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依据,并且有丰富系统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理性知识,在无监督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符合军人道德规范体系,并且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道德信念,具有相当的道德能力;在任何情况下,军人都能够确立良好的道德动机,有相当的自律能力;应具备对相当复杂的道德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正确的评价能力,能完全自主地作出合理的决策,形成正确的道德活动的目的、计划和手段。
五是中高级军官道德品质培养目标。中高级军官的道德经验极为丰富,他们多次进过院校培养,文化程度高,掌握了极为丰富的关于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知识,并且都是共产党员。此时,军官的道德品质中正确道德观念已上升为道德信念。在该阶段,军官的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是:军官应明确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依据,有极为丰富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理性认识;在无监督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符合军人道德规范体系,并且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道德信念,具有相当的道德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立良好的道德动机,有高度的自律能力。养成了道德习惯,在履行道德义务时,无须外界的异已的他律,也无须内在的自律,已经成为一种自我内在的自由追求;应具备对极为复杂的道德环境的认识能力,对他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正确的评价能力,能完全自主地作出合理的决策,形成正确的道德目的、计划和手段。
(二)、改进道德教育。
第一、改进集中教育。当前集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集中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空对空;集中教育方式方法过于死板,缺乏生动性、吸引力、感染力;教育层次性不明,渐次性不够;集中教育内容过多过滥,前后重复,相对交叉,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这些问题有政工干部认识偏差问题和能力素质问题,也有领导机关宏观控制和系统管理不强的原因。当前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改进集中教育,保证集中教育的效果:
一是要把四个教育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工程。集中教育在军人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军人的道德品质有相当大的影响,这是军人道德品质培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我军要广泛开展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四个教育的确定,抓住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中的主要矛盾,概括了当前集中教育的基本内容。四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将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贯穿于四个教育中的一条主线,引导干部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服务的问题,引导战士明确为谁当兵、怎样做人的问题。具体说来,四个教育要做到:一是使军人正确认识军人的价值。要教育军人明确,军人是一种非常崇高的职业,战时要为国家、为民族流血牺牲,平时要蹲山沟、驻海防,默默无闻做奉献,这是军人价值所在、光荣所在。二是正确对待金钱,抵制拜金主义侵蚀。要通过教育帮助军人划
清经济活动中讲赚钱、人们生活中需要钱与拜金主义的界限,认清拜金主义的危害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错误思想的侵蚀。三是正确处理改善生活与艰苦奋斗的关系,反对享乐主义。要针对生活水平提高了,讲艰苦奋斗不合时宜等思想,引导官兵认清新形势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本色的重要意义。四是引导官兵正确进行交往,克服人际关系商品化、庸俗化倾向。要教育军人以正确的交往准则处理人际关系,防止和反对庸俗关系学;要讲党性、讲原则、不搞吹吹拍拍、拉拉扯扯。
二是从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编写规范统一的教材。根据不同的对象的阶段培养目标,可编写新战士教育本、连队士兵教育本、学员教育本、基层干部教育本、领导干部教育本。这些教材要既能体现军人道德规范体系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又具有可读性。
三是采取以营为单位的授课方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当前基层集中教育通常由连队组织实施,最大的弊病是干部、老兵、新兵一锅煮。解决办法之一,就是以营为单位组织实施集中教育,把干部、老兵、新兵分开,由营政工干部轮流授课,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工干部的工作负担,又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解决方法之二,就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上级配发的录像带和VCD以及闭路电视、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增强授课的知识性、系统性、可视可读性。
四是加大政工干部培养力度,提高授课能力。一要建立激励机制,将政工干部授课能力高低作为选拔政工干部的一个标准;二要加大政工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均要利用训练预备期组织政工干部集训或加大政工干部入院校培训的规模。
第二、改进经常性教育。经常性教育主要是解决一人一事的思想问题。它是弥补集中教育所涉及不到的各种问题。它要求政工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扑下身子和官兵打成一片,了解官兵思想,通过谈心等方式解决官兵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存在的干部不愿做、不会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问题比较普遍。要改进经常性思想教育必须做到:
一是进一步增强干部和骨干做好经常性教育的责任感。要真正搞好经常性教育,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不懈的努力,如果没有对军人健康成长和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这项工作是做不好、做不了的。
二是始终围绕着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根本目标开展经常性教育。经常性教育在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时,要坚持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这需要政工干部抓住军人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经常性教育,通过一点一滴教育,一件事一件事的引导,使广大官兵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经常性教育要坚持经常性。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军人思想十分活跃,出现的道德问题比较多,需要我们通过经常不断的工作修正官兵道德品质上的偏差,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同时,官兵道德品质的发展还是一个辨证的运动过程,具有渐变、曲折、复杂等多种特征,这就要求经常性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一点一滴地经常做、反复做。
四是经常性教育要加强渗透性。一要渗透到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中。引导官兵树立爱军精武的思想,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训练比武活动,大力表彰训练尖子,激发官兵爱军习武的热情;二要渗透到官兵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官兵的行为引导。加强官兵行为引导,对促进官兵思想的转化有重要的作用。如不吸烟、不喝酒、不向家人要钱、人人有存款的三不一有活动,对培养官兵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行为习惯,纠正大手大脚花钱、铺张浪费及因进地方娱乐消费场所引起的违纪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三要渗透到多种场合。如晚点名、班务会、连务会、饭前集合等三五分钟不嫌短的道德教育,在实践证明是极为有效的。
五是应坚持经常性教育的群众性。当前在部队掀起的三互活动及一帮一、一对红等群众性的活动,对于及时有效地掌握官兵道德品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经常性教育,把握工作主动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要坚持以干部道德品质培养为重点。
近年来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他说有的高级干部把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当耳边风,不注意学习和改造自己,结果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他倡导各级领导重温<<纪念白求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堂堂正正做人,在各方面以身做则,树立好的榜样,以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江泽民总书记的论述对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军队看,干部的道德品质对军队道德风尚影响极大,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对部队有着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各级干部在道德方面率先垂范,就能在下级和部属面前树起一面旗帜,它是无声的命令,对部属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各级干部讲道德,部队的道德风尚就会越来越好。相反,干部做不出好样子,就会上行下效,不正之风蔓延。江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因此,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决定了他们在道德上必须更加纯洁。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干部的道德品质是好的,在历史变革时期,我军能够经受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在各方面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我军建设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在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我军能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就在于我军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干部违法违纪的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干部的地位和道德品质现状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应以干部为重点。
一是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对干部的监督教育作用。党管干部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监督干部履行职责的有效形式。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定期分析干部的思想状况,并结合教育和工作总结,定期对所属干部进行讲评,认真抓好干部过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干部中只图名利、不履行职责的倾向应予以批评和纠正。
二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并把德放在首位。这是我军长期坚持并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路线。当前要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对予提干部进行全面考察,真正做到重用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公认好、领导能力强、不跑不送、不请不要、默默无闻干事业的干部,防止缺德的人进入干部行列。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干部进行经常性考察,防止在位后的道德蜕变。
三是要强调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知识,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道德理想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因此,要确立共产主义道德,就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支撑。同时,干部还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知识,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反对自由主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及邓小平、江泽民等革命领袖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使其深刻理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内涵,加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增强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通过对照检查、党性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解决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使广大干部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四是对干部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不加强干部道德行为的监督,就难以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就不能使干部自觉地遵守军人道德规范,做好人民公仆。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所以有效监督是培养干部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对干部道德行为的监督主要是加强上级监督`纪检监督和组织人事监督。尤其是在敏感问题上,更要发挥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做到涉及人、财、物等敏感问题的处理要公开透明,重大问题要集体决策。
(四)、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军队集体道德环境。
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军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军队集体道德环境对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催化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我军的舆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创造良好的军队集体道德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是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弘扬主旋律。在现实生活中,舆论中存在不同的声音,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各种不利于军人道德品质培养的舆论必须加以限制、引导或批评。因为一旦集体道德风气欠佳,有的人就会对不道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面对高尚的道德行为或难以理解、或冷眼相对、或嘲弄讥讽,这对军人道德品质培养极为不利。因此,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等手段,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广泛宣传英雄的事迹,激励军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对不良的道德行为给予揭露和批评,使之无法遁形。
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道德评价活动。舆论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和认同,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军内部开展群众性的道德评价活动,是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深受教育的一种好办法。它有助于军人提高道德认识,确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要积极引导军人按军人道德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从而形成健康的群众舆论。
三是树立以士兵为主的榜样群体。榜样对道德品质尚未定型的军人影响较大。因此,要大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在军人道德品质培养上的积极作用:一要结合道德教育,让本单位中恪守道德规范的同志登台谈体会,帮助大家把军人道德标兵作为自己就近学习的榜样;二要组织典型报告团,让有道德的人讲道德,现身说法,交流体会,使每个人头脑中都印有几个有道德的先进人物的形象;三要广泛开展学习五个英模人物和具有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典型活动。在树立榜样中,要力戒故意拔高,以至失真,使官兵对榜样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心理。
四是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党员队伍的作用。党委、支部、党员队伍在我军建设和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中发挥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对我军的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98抗洪中一个支部一道堤、一个党员一杆旗、困难面前向我看、危急关头跟我上,部队体现了光荣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创造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实践证明,身体力行是无声的命令、身先士卒是最好的动员,哪个单位的党委、支部、党员充分发挥了作用,哪个单位的道德建设呈健康向上发展态势;哪个单位的党委支部较弱,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哪个单位的道德建设就呈滑坡趋势。因此,要加强军人道德品质培养,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党员的作用。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成为纯洁部队道德生成环境的净化剂和负氧离子,用党员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思想先进、作风正派、一身正气、粘合力极强的凝聚因子,将群众牢牢聚拢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下,使部队真正成为糖衣和炮弹都打不烂、穿不透、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
五是要大力开展继承本单位优良传统的活动。从实践看,组织本单位军人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传统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所以,各单位要建立团史馆.连史室等荣誉场所,做到有团歌、连歌,有团史、连史教材,有教育队伍。要组织军人学习本单位的军史和连史。新兵入伍、新干部报到教的第一首歌是本单位的歌,讲的第一课是本单位的光荣历史,干部调动交接的第一项内容应讲本单位一面面锦旗的来历。这样就可以使本单位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用本单位历史上英雄人物敢打敢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激励官兵恪守军人道德,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历史跨入了21世纪,各个国家的军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都在积极探索军人道德品质对战争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军队建设。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美国军队尚且把国家、荣誉、职责和永远忠诚作为军队的道德规范,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军队院校的必修课,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并在军队中组建了科霍特连(COHORT,凝聚力、战备、训练三个词词首的缩语)和团队精神团(以历史上战功显赫的英雄任该团的荣誉团长)。我军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变质,“能打赢”,更应该重视军人素质的提高。而军人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素质中的基本素质是道德素质,这就是本文将军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论题的主旨。
第五篇:调研与思考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与思考
摘 要: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经济结构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和保障的土地。土地无疑是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出路上的作为不得力和不到位,显然影响到这一群体的民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笔者通过在陕西省咸阳市大量调查研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
由于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配套的不完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目前处于“进无出路、退无保障”的两难境地。
(一)出路问题
被征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可持续生计的主要来源。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根本出路在于就业。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以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事处为例,截止到2006年7月底,8个村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劳动年龄段内(男16-60岁,女16-50岁)的有9 001人,其中目前暂无业和处于失业状态的有8 309人,失业率高达84%。
失地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现行征地安置政策不够健全的结果。首先,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不得不抛弃世代相传的生产方式,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他们则明显处于劣势,这集中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三个方面。调查显示,陈杨办劳动年龄段内的9 001位失地农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技术缺乏或无技术专长的占88.2%,35-45岁年龄段的占45.6%。上述三大就业弱势,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即使已实现了就业转移的失地农民,一旦合同期满或精减人员,他们往往首当其中被裁减。其次,随着企业用工制度逐渐市场化,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征地、拆迁、就业等进行的一次性货币补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货币安置引发的突出问题是,在大量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极为困难的背景下,安置补助费用远远不能取代以往土地所具有的“最后的保障”[1]的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资金难以为失地农民再造一个可持续生计。
(二)退路问题
养老保障是失地农民普遍担心的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一旦土地被征用,他们的养老保障便成了后顾之忧。而目前普遍实行的货币安置政策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货币安置只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偿,就业机会则要到劳动力市场上去竞争,而他们的养老需求则没有充分考虑;其次,现行征地价格满足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要。据咸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测算,仅养老保险一项的费用,若按低标准(全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7%)缴费、低标准享受的“双低”标准一次性交费方案,每个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需要5.18万元,而现行的安置补助费每人只有3万元,缺额2.18万元。再次,一次性货币的补偿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则可能因为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反倒成为对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不利因素。事实上,调查显示,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办2006年7月20日前,10 233名失地农民中,几乎没有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短期看,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尚可靠一次性安置费勉强维持生计,实际生活水平不致于明显下降。但长远讲,随着安置费用逐渐用完,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势必凸现,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二、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
2004年以来,咸阳市政府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有关精神,为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精神是:
(一)促进就业
第一,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凡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多种就业服务,在接受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与市区城镇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同等政策待遇等。
第二,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秦都区陈杨办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以竞争选择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进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按照每人1 000元额度予以补助)。据不完全统计,陈杨办通过培训的农民就业率达到了60%以上。
(二)改变货币补偿方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第一是分年龄、多层次、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障。咸阳市政府规定:对征地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对征地时在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能满15年的,给予参加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能满15年的,参加市政府规定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简称“双低”)基本养老保险金;对征地时年龄在50-60周岁的妇女、又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或“双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对征地时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补助制度。第二是资金筹集主要源于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款,个人无需额外缴费。无论是市政府的“两大部分”(70%在征地安置补偿费和征地补偿费中列支,30%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或社会保险后备金中列支),还是秦都区的“四个渠道”(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的60%、从级差地租总额中提取20%和从招标拍卖增值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养老保障资金的融资均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地收益。
第三是留地安置。咸阳市政府2004年6号文件规定,对失去土地的8个村实行留地安置,即每人35平方米的开发用地,用以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咸阳市的这几项很有针对性的新政策既为为失地农民打开就业出路,又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体现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条求真务实、讲究实效的新思路。
三、对失地农民保障的现行政策中需解决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做法是招工,第二阶段是定期定额地发放生活费,第三阶段是一次性货币补偿,第四阶段才把养老保险提上议事日程。第一阶段招工安排的失地农民,由于已经转变了身份,是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解决问题的。现在的问题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第二类失地农民每月领取85元或100元生活费,有无工作,政府的生活费必须照发。如果没有工作,这样的待遇又确实太低了。第三类在把一次性货币补偿用完以后,一旦生活发生困难,政府就“难辞其咎”,所以实际上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新老政策的衔接问题
新老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
在咸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同时运行着四套养老保障制度,即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双低”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咸阳市目前的做法是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自新政策实施之日,农民的养老保障关系基本理顺。
(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问题,实际上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问题。按咸阳市的现行办法,一个失地农民一次性缴纳24 128元,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每月享受263元。按这两个数据测算,预计基金可支持约92个月,亦即7年半。如果按人均预期寿命70岁计算,还差2年半。秦都区按目前的情况测算还有很大缺口,填补这个缺口只有靠政府的财政托底。这一点必须引起必要的重视。
(三)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与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问题
据秦都区有关人士介绍,该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方案几易其稿成型后,区五套班子历时一年,先后几次召集镇(街道)领导会议统一思想,才得以公布实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即将实施的新办法会提高征地价格,增加企业用地成本,对企业投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如何既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能优化投资环境,是地方政府较为头痛的问题。事实上,秦都区把失地农民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额确定在只相当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结果。
(四)就业观念转变问题
目前失地农民邻近城区,陈杨寨村是城中村,出租私房收入可观,经济较为宽裕。据陈杨办干部介绍,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苦、脏、累工作不屑一顾,对工资不到800元以上或不坐办公室以外的工作免谈,对政府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有对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就培训抓培训,而要引导他们增强市场就业意识。
(五)让农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问题
就失地农民这一特定群体而言,咸阳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城市化
进程中,城市近郊农民无疑也是受益者。然而就长远和全局看,如何使这一制度也涵盖全体农民,如何使失地农民和全体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连片土地被国家征用储备的城市近郊农村,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是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也理应是受益者。[2]57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外地一些城市通过建立覆盖全体农业劳动者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并为老年农民建立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减少了征用土地中许多矛盾。因此要适应农村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发展需要,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基本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原有的各种养老保险向城镇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接轨,形成城乡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确保实行“以土地换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以地换保障”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咸阳市的实践表明,只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就能够切实可行。这是因为,土地征用款是农民失去土地后维持可持续生计的唯一资本,政府在这种时候积极引导农民投资于养老保障,是维护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3]
(二)更新理念,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要确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性政策,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使失地农民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要以强化失地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要按照 “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4]79的原则,制定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配套政策;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要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只有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降低企业吸纳失地农民的成本,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拓展空间,进而形成“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的良性循环。当然,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虽然会增加城市用地成本,但与政府向社会高价出售的土地相比相距甚远。调查显示,秦都区陈杨办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6.55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每亩在40万以上;有些村最高的征地补偿安置费每亩只有7.4万元,而政府公开拍卖价格最高的每亩达到50万元以上。不难看出,其间级差地租的空间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以土地换保障”是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的修正,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实际上也可以一并考虑解决就业问题和医疗问题。这样才是切实保障“可持续生计”被中断的失地农民权益的良性补偿。
(三)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从土地被征用的角度看,农村居民大体可以被分成两类人群:已经失地的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虽然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总数估计在4 3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如何抓住目前能够“以土地换保障”这一历史机遇期,从战略高度认识并开始着手探索惠及全体农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这需要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是农村中两类不同群体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对于失地农民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咸阳市现行低门槛进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事实上,相对于失地和可能面临失地的农民,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的经济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最差,他们的土地又难以变现,为了真正促进粮食生产,逐渐地把他们的养老保障一并考虑进来最好。
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关系。从咸阳市的情况看,城乡居民中目前并存的四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双低”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四种制度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城市发展需要优化投资环境,而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和城市建设成本是重要方面之一,也恰恰是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完成调研后的初步设想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应本着“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计。
所谓低水平,指的是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实际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缴费年限,以居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应以当地基本生活需求标准为宜,其数额至少不能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个问题属于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
所谓有弹性,是指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配套设计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补充保险部分。其缴费水平由用工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主确定,可采用个人帐户的方式,多缴多得。所谓多覆盖,体现在农村中各类人员均可参保,尤其是纯粹的传统农民身份也能得到基本养老保障。显然,制度的低水平设计在兼顾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各种制度可相互折算转换的同时,也确保了所有农民有条件参与;制度的弹性化处理适应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
良好的制度设计需要辅之相应的资金保障。笔者的看法是:政府应及时抓住城市化进程中“以土地换保障”的历史机遇期,放眼长远和全局,着眼于全体农民,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全体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资金来源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这笔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充实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基本保险部分,二是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进行补贴。
总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相宜的系列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64-67.[2] 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J].理论导刊,2004
(12):50-53.[3] 赵国辉.失地农民养老堪忧[J].中国保险,2005(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