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宗教问题对开展国际商务的影响(范文模版)
宗教问题对开展国际商务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比如在中国,我们会有很多种的宗教信仰,尤其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有些省市是有伊斯兰教信仰者的聚居,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有这种情况,这对开展国际商务是有一部分影响的。
一个国家主导的宗教信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商务活动中的习惯和禁忌,比如,在印度,你不能在商务谈判中向他们伸出左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伸出左手是对对方的蔑视和不尊重;作为教徒,他们不会在同一食盘中取食,他们把牛视作神圣不可侵犯。在日本,人们信奉神道教,他们忌讳绿色讨厌紫色;东南亚忌讳商务谈判时跷二郎腿,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总之在与不同的国家进行商务活动时,他们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企业如果要在其他国家开展商务活动,就需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这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比如说一个主要生产牛肉食品的公司就不可能去印度发展。
宗教信仰影响这个国家的道德体系,社会风气,并且通过商业道德商业理念影响到国际商务,就像土耳其有很多富有的穆斯林企业,当地的商业领袖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穆斯林的一种企业家精神,穆罕默德强调商人要诚实,并且他们禁止收受利息。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很难互相信任,所以在和不同的宗教国家进行商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宗教习惯,尊重对方的宗教习俗,让商务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第二篇:基督教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基督教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巴顿毕业于阿莫斯特学院(Amherst),是牧师的儿子,作为广告业和公共关系业的先锋,他创建了著名的广告公司-BDO广告公司。
BBDO是全球较大的传播集团Omnicom集团的全资子公司,BBDO环球网络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广告公司,323间分公司遍布全球77个国家,雇员超过17,000人,2000年被评为全球最佳广告公司,年营业额高达149亿美元。在广告业内外,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创意获奖一样闻名遐迩,除被冠以2000年和2001年“全球广告代理公司”之外,BBDO还在Gunn报告中被评为过去6年全球获奖最多的广告公司。
《耶稣最伟大的CEO》
作为非小说类的畅销书,从1925年3月到1927年12月的两年内,该书共出版27次。无论是关于大众宗教的还是关于讲述“成功”的书籍,它都可称为典范。巴顿展示给美国大众的是,如何在信奉上帝的同时享受非清教徒的幸福而不用感到愧疚,要花费也要注意节约,要享受生活的也要努力工作。他赋予了宗教现代化的色彩。
他将耶稣描述为世界上第一个广告人,宗教故事则作为强有力的广告内容,十二门徒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组织的董事会,耶稣则是所有企业执行人的伟大楷模。他是现代商业的创建者,因为他从商业底层中选出了12个人,并把他们集合成整体,从而征服了世界。
“当我们不再有工作和宗教工作是有区别的这种想法的时候,世界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巴顿的书面世的时候,“巴比特”一词,源于辛克莱尔·路易斯1922年用于命名的小说,常被用来划定针对《无人知晓之人》的社会批评的标准。但更主要的是,在20年代宗教同现代主义的战争中,巴顿得以将新教徒从信奉正统派基督教的教徒中分离出来。
这本书也赢得了众多商业名人的认可。华尔街日报的出版商买了250本。罗森普里纳公司的所有人计划送出100本作为圣诞礼物。巴顿亲自为这本书写了广告词:“美国每一个雇主都要将这本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公司里最有价值的十个人。”比仅仅从文学领域考虑要复杂得多,当然也有趣得多。
巴顿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创建美国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巴顿发动了一场名为“人类进步”的广告运动,并设立广告必须遵循严格的道德准则的行业规范。
对二十年代美国男性和女性传统的地位的淡化,他着意纠正那些关于耶稣“身体虚弱”、“煞风景”的描述而是将耶稣塑造成充满阳刚的男性魅力的形象,表示出他对美国男性衰落的忧虑,并且将一直被忽略的约瑟,重新树立为一个有力的,对耶稣影响很大的慈父的形象,强调了男性作为父亲的重要作用。巴顿更强调个人魅力要来自“真诚”和迷人的男子气概,以及注重“服务”。
《无人知晓之人》(该书在中文版翻译名为《耶稣最伟大的CEO》)的成功将巴顿推上了流行和闻名的顶峰。
消极、一则广告引发的宗教纷争
宗教很难跟时尚结缘,时尚却常常与宗教纠缠不清
时尚与宗教似乎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但二者却常常纠缠不清。麻烦通常来自于时尚界,喜爱创新、力求轰动效应的时尚摄影师们,跨界借用宗教表达某种情绪或达到某种效果,结果往往是引发一场大纷争。多年前,范思哲Versace被迫撤回一批T恤衫,上面书写着“是魔鬼让我这么干的(the devil made me do it)”引起了宗教界人士的抗议。
2008年初,纽约一家高级健身会所Equinox Fitness推出一个名为“永远快乐(Happily Ever)”的系列广告,其中之一是一群修女为一个身材健硕的裸男素描,广告中修女们露出对裸男身体的倾慕、爱恋之情,激怒了教皇,最后遭到查禁。
这次的主角是意大利冰淇淋品牌Antonio Federici,成功的用一系列充满性暗示的涉及宗教题材的广告引起众人注意。这则广告是Antonio Federici在英国推出的新季形象广告,广告中一个修女和一个牧师上演激情情欲戏,牧师甚至脱去外衣,半裸身体,而修女则露出大腿,与牧师激情相拥,最后,两个人赤裸上身,卧床吃冰淇淋。广告希望传达的意图是,Antonio Federici冰淇淋就像情欲一样,让修女和牧师都难以抵挡诱惑。
这则广告一推出就引起轩然大波,宗教界人士指责这则广告“故意把性或带有性暗示意味的形象与宗教联系起来”,“修女被描绘成一个性目标非常欠妥”,“是对宗教的一种亵渎”,之后ASA(英国广告标准局 British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介入对广告的调查,可以想见,这则广告在不久就会面临禁被禁的命运。
Antonio Federici公司没有就此事有更多说明,外界一直认定,该公司一早就知道这则广告会招致麻烦,依然公开刊出,也许他们就希望“制造”出此桩**,来引起大众对该品牌的关注——还有什么比一个有争议的事件更能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兴趣呢?显而易见,对时尚界而言,无论是宗教或其他容易招致**的领域,都不仅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个引发大众关注的好工具。越高调越受欢迎,这是时尚界人人心知肚明且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三篇:宗教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问题研究
宗教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问题研究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对宗教,还是对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民族的特定的社会生活孕育、产生了该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产生以后,又在各民族的发展中逐步发育壮大,并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生活产生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因此,宗教和民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宗教对民族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宗教作为各个民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依赖于民族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的,但宗教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反过来也要对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宗教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同样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二重性特征。一个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有益于增强该民族成员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该民族内部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内聚力。特别是在遭到外来的民族压迫和宗教压迫时,对宗教信仰的捍卫实际上就是对民族利益的维护。另外,以宗教形式反映和保存下来的民族的宗教文化中的精华,是该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有的宗教既主张出世,又主张入世,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了信仰该宗教的民族素质的提高。如伊斯兰教的注重“两世吉庆”,强调人的后世的永恒福乐是最高幸福的前提下,也允许教徒享受今世生活,通过正当手段谋取生活资料,享受现世的物质福利。特别是鼓励经商,致使穆斯林善于经商 而为世人皆知。另外,有些民族或某一民族内部如果不能使自己的宗教或教派比较快地适应现代社会,仍然固守传统陈旧的东西,甚至将宗教信仰等同于民族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信仰的极端化往往会导致该民族一些成员的狭隘性和盲目的排外性。尤其是以宗教信仰作为标志用来处理社会多方面的关系,对这些民族的发展也不利的,甚至还会导致教派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
二、非法宗教活动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党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政策为指导,探索宗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影响和定位,努力以宗教和睦促进民族和谐。
在新疆门户逐渐打开,步入全球化进程中,周边地区的人会以经商、工作、学习、探亲和旅游活动的形式进入天山南北,也有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以留学、探亲、经商、以及互通婚姻等方式滞留于新疆。伴随他们的也会有外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宗教风俗等,这难免会鱼目混杂,其中不乏非法宗教活动。如非法举办经文班点,违规修建寺庙教堂;煽动宗教狂热,破坏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宣扬民间封建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宣传邪教,欺骗蒙蔽群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披着宗教外衣,秘密组织反动组织,欺骗教众,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分裂祖国和颠覆政府,危害国家安全。这些非法宗教活动的滋长和蔓延会影响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的安定统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现阶段,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民族 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事业的成败,在新世纪,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和把握民族宗教问题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和解决跨界民族,人口流动、宗教信仰及民族发展等民族宗教问题的可行之策,以期为将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提供一种参照和背景针对新世纪民族宗教问题的新情况、新变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应当从六方面着手加以解决:一是加快开发的力度,促进建设和发展,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二是加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三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四是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五是坚决反对分裂主义阴谋,加大打击力度;六是建立良好的周边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
三、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在民主基础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中国国情,将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世界多民族国家结构的新形式;从国家制度层面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和自主性,重视和强调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创造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发展的新形式;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创造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模式;真正实现各族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广泛参与国家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管理,探索了民族实现形式的新途径。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形成以自治民族为主、各民族共同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政治局面;能够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能够有效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努力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前进的航标和指引,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立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必须着眼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持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
四、搞好宗教和民族的关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民族工作要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突出做好民族工作这一重点,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宗教工作要围绕“建设和谐宗教,服务和谐社会”目标,以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为抓手,突出积极引导服务社会这一重点,着力加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着力突破宗教工作难点。总结经验,坚持创新,进一步开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的新局面。
1、坚持把握形势、前瞻谋划,立足主动适应取先机。要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份量和任务越来越重,制止违法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秩序的工作任务仍较重,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宗教界内部管理能力弱、教职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自身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等工作形势。
2、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真抓实干创佳绩。(1)各级民族宗教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在行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统筹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2)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始终把维稳工作作为第一责任,坚决克服松懈思想,大力推动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法依规处理有关问题,严格执行政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努力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3)积极引导宗教服务社会。支持宗教界积极开展社 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4)狠抓工作落实。要在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着力加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着力突破宗教工作难点上下功夫。
3、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立足探索创新争标兵。一要努力创新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要指导支持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民主办教机制,创新服务社会的机制平台,推动宗教事务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二要努力探索民族宗教工作新领域。大胆开辟和探索做好少数民族务工群体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新领域。三要努力创新民族宗教工作方式方法。要克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倾向,主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
4、坚持细处着力、持之以恒,立足基础工作见功夫。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做实宣传信息、依法行政、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一要做好宣传工作。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为契机,以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为重要内容,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着力提高覆盖面和有效性,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二要做好信息工作。既要坚持行之有效的信息工作制度,又要大胆创新信息工作机制方式,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和时效性。
五、坚持优化素质、强化作风,立足自身建设出战斗力。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党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要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民族宗教工作提出的整改落实措施要逐项逐条落到实处;三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队伍作风建设,以抓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四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三支队伍”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进一步促使“三支队伍”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五要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以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职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在学习中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要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教育广大民族宗教工作战线的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实践、历史检验的实绩。
2012-1-7 7
第四篇: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宗教学》结业论文
摘要: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而广泛的影响,渗透进人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影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传说中的仙佛有着各种各样的描述,人类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长生、天堂、飞升等的追求。人类对神明的崇拜,是宗教文化产生的原因,“宗教”一词也因此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宗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宗教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现在我就从宗教的定义、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宗教文化存在的重要性、宗教对人类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宗教文化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字:宗教;文化;文化传承与交流;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宗教的重要性
一、宗教的含义
(一)定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这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包含元素: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教主),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
(三)本质: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用唯心的外壳来包装唯物的内核。例如,“生死轮回”理论反映了社会发展连续性的客观要求;“因果报应”理论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规律。
二、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1、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敬畏——神明的产生
2、人类对征服自然的渴望——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
3、后人对古代贤者的神话——黄帝、老子等
4、人类对长生、逍遥的追求——修道、修仙等
5、在暴政下人民的精神寄托——基督教等
只要人类存在,人们就需要有精神依托;人们只要有精神依托,具有信仰意义的宗教就会存在。
三、宗教文化存在的重要性
1、对个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是一个人的个人信仰、对个人的道
德培养有积极地导向作用,另外,宗教大都劝人向善,有利于个人行为品德的规范与引导
2、对集体:宗教强调以和为贵、体现教徒间的团结互助,有利于统一社会意志,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内耗及稳定社会秩序等产生积极地作用。
3、对民族:作为一种文化信仰,宗教对于增强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结力、产生丰富的民族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世界上的宗教
1、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其他宗教:道教、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
五、宗教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
宗教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的重要性不在政治权力下,有时甚至超过政治权利,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布兰顿在《比较宗教学辞典》中对宗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作用的评价“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在今天对我们共同的人性及其问题得到明智的理解,就必须了解人类的宗教,正如了解它的政治和经济事务,了解它的科学与文化成就一样,因为不论人们对宗教的形而上学方面评价如何,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重要意义总是最基本的”①日本当代宗教学家铃木范久提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只是基于对处于各自国家文化核心地位的宗教的理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交流。”②
宗教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主要从宗教与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宗教与社会变革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宗教与文化传承
宗教在人类文化传承上具有特殊的作用,现代宗教学家道森曾指出:“世界各大宗教好像是神圣传统的大河,它流过各个时代,流过他们浇灌和哺育的变化着的历史场景。”③
1、宗教不仅借助其神圣的光环保护了许多文化遗产,而且在其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其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哲学、逻辑学、文学艺术乃至医学、数学、天文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所以,历史上的宗教对于保护、传播、发扬渗透和融合在宗教之中的其他文化成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我国宗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作用就是十分重要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及大量与佛教有关的建筑、文化艺术等,多得益于宗教而幸存至今,成为我国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西方的许多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更是受益于宗教的存在。
2、宗教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向信徒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机会。历史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宗教组织曾垄断宗教及其他文化教育。如西方中世纪修道院的教学内容不但包括宗教教义,也包括书法、绘画、音乐和拉丁文的读写,以及历史及立法知识等内容;文化成果以修道院为核心,并通过教育和宗教影响渗透到广大信徒的生活中。
(二)宗教与文化交流
宗教对于文化的交流的作用同样非常明显。从历史上看,有许多地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史通过宗教的形式或以宗教交流为契机的。最为突出的是中印、中日之间的佛教交往,以及西方的四次十字军东征,客观上都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积极地作用。④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印之间关于宗教的交流便日益频繁起来,这也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佛教中所蕴含的积极地向善思想,宽恕思想及哲学道理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五千年的文虎更加的博大精深。而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更是受益于佛教文化的交流,隋唐以后,日本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于是派遣了大批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很大部分是为求佛法而来的学问僧。这些学问僧在学习佛法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文化,回国时常常带回大量的经典、碑帖和诗文集。与此同时,中国僧人、禅师和造像工等也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大量的汉文佛经、经论,还带去了佛像、壁画等艺术及医学、建筑等技术。
六、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孕育生活,宗教关照文化。属于精神生活层面的宗教,长期来统治者人们的思想,一旦渗入到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受其影响的而文化形态就更具顽强的生命力和持续的观照力。历经千年不衰的《圣经》,《古兰经》、《大藏经》、《道藏》等宗教经典,始终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宗教经典中脍炙人口的譬喻、故事、格言、传记、游记等,观照了后世的创作,如但丁的长诗《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歌德的《浮士德》以及唐宋时期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的诗歌作品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主题思想、情节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宗教经典的影响。
2、文化反映生活,宗教辉映生活。宗教的神学之光与文化创作的审美旨趣有机结合,是的文化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想象力。在绘画雕塑方面,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大卫》,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国的敦煌石窟、龙门云冈石窟的石刻,伊斯兰风格的图案画等,都是世界上精美绝困得文化精品。在建筑方面,基督教的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德式建筑,佛教的柬埔寨吴哥石窟、缅甸的大金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木塔、是他、琉璃塔等等,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在音乐方面,西方许多音乐作品四化都和基督教有关,如贝多芬的《感恩圣歌》、《橄榄山上的基督》,门德尔松的《圣保罗》以及至今在教堂中所广为流传的《平安夜》等,都是从基督文化中汲取了营养,激发了创作激情。
3、文化体现生活,宗教启迪文化。社会伦理道德是文化内核。宗教的伦理道德虽脱胎于社会的伦理道德,但实际上是被神学伦理升华的伦理道德,它将世俗伦理道德进行神化和宗教化,并纳入了宗教理论道德的范畴,既真善美的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又具有宗教的人生终极关怀的补偿属性,不仅坚定了信徒的信仰操守和自我约束,又启迪了人类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⑤如,天主教倡导的“天主的诫命”基督教倡导的“荣神益人”佛教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倡导的“慈爱合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倡导的“两世吉庆”等,蕴含了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所提倡提倡的“慈善喜拾、宽容理解、明礼诚信、3
守法自律、爱心奉献”的精神,对当代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仍然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宗教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宗教与文化史人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的标志。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交织、连接在一起的。宗教不可能离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宗教本来就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保留着丰富的人类思想文化内容。宗教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其他形态的文化,与哲学、道德、法律、科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包容,互相渗透。
宗教文化与精神文化现象之一与人类世界史紧密相联的。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哲学到文化艺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从伦理道德到律例习俗,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还是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都同宗教有着起初是浑然一体,而后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宗教教义教理中的积极因素,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厚重了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财富,促进了世界闻名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引自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②铃木范久:《宗教与日本社会·致中国读者》,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页。③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④陈浩:《宗教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⑤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篇:浅谈民族与宗教问题对西藏政局的影响
浅谈民族与宗教问题对西藏政局的影响 摘要:民族与宗教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普遍、最突出的重要问题,民族与宗教的作用逐渐从隐性转为显性。西方帝国主义不断对我国西藏进行政治、宗教极端主义渗透,肆意挑拨民族关系,又由于**民族分裂集团的存在,他们长期在西藏民族地区搞西藏独立活动,使西藏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复杂,使西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更加尖锐,给西藏政局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与宗教问题;西藏分裂主义;西藏政局
一、西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及其特点
西藏民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是极具特殊性的。其一是西藏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而且山高沟深,交通阻塞,形成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使得青藏高原基本上没有民族的迁移和流动,形成了单一民族居住区;其二是西藏民族地区民族构成的特殊性,藏族是少数民族最聚集的民族地区,使得藏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民族文化特点,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心理氛围。其三是西藏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藏传佛教经发展已经融入到了藏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和血液之中,成为藏民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的民族与宗教问题严重影响到西藏的政治格局,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集团加紧了西藏独立的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出于“分化”、“西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把西藏作为“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战略的一个突破口,利用**分裂主义集团,肆意挑拨我国民族关系,煽动地方民族情绪,制造民族对抗,诋毁我党的宗教政策,煽动宗教狂热;利用佛教在西藏的特殊地位,搞分裂祖国的活动,其用心是险恶的,为了欺骗舆论,获取同情和支持,**被推到反华的前台,并被西方反华势力从头到脚地装扮起来,不断挑拨我国境内民族关系、煽动民族仇恨宣传;敌对势力将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流亡政客**,打扮成“仁慈的宗教领袖”,还为**搞“涉藏问题国际化”和鼓吹“藏独”提供讲台、场所等,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期间竟还提出了“西藏政策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加强对**组织的支持,促进**喇嘛和北京的对话,拨款帮助西藏流亡人士和组织。西方敌对势力在不断对西藏进行政治、宗教极端主义渗透。
二、**集团影响西藏政治格局的行径
1、公开鼓吹“西藏是独立国家”。**多次妄图称“历史上西藏是个独立国家”,“实现西藏独立的任务落到我们西藏境内外全体西藏人民的身上”。多年来,尽管**多次声称要求与中央政府“谈判”,声称只要求西藏的“高度自治”,但**从没有公开声称放弃“西藏独立”的立场,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反继续到处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
2、成立“流亡政府”。20世纪60年代初期,**集团在印度召开“西藏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建国大纲”,成立了“西藏流亡政府”,并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出版发行宣扬“西藏独立”的刊物和书籍,从事“西藏独立”的政治活动。
3、组建叛乱武装,危害国家安全。拉萨曾多次发生针对解放军的游行,分裂
分子提出“西藏独立”等口号;**集团在境外反华势力的支撑下,组建反动武装,进行军事袭扰活动,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4、造谣诽谤,策动骚乱。**叛逃国外后,不顾事实编造了大量诋毁中国的谎言,蓄意挑拨民族关系。分裂分子多次策划、煽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骚乱事件,并组织非法偷渡、进行间谍活动、制造恐怖事件等分裂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5、与“台独”、“民运”、“法轮功”邪教等敌对势力合流。**多次到台湾地区与台独势力进行勾连活动,策划在台湾地区建立**“流亡政府办事处”,并与“民运”和法轮功邪教分子相勾结,企图将“藏独”思想渗透到境内非藏族地区。
三、**集团分裂势力的新动向
**被国际敌对势力作为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政治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的重要工具,更是加紧了独立活动。他们的打算:(1)利用西藏人权做文章,提出西藏自决权问题。(2)力图把涉藏问题同巴勒斯坦、南非问题等同起来
(3)扩大同东欧、波罗的海三国民族主义势力的联系,与我国新疆 内蒙古的分裂分子合作,成立所谓东土耳其斯坦 大蒙古 大西藏的独联体。(4)歪曲诋毁我国的国际形象,以争取得到三、四个国家的首先承认。他们提出要以灵活的策略达到“西藏独立”的目的,一方面调整机构,组建政党;另一方面继续游说,通过游说, 通过广泛出访来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四、中央政府在维护西藏政治格局稳定中的立场
西藏的政治格局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西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已不是信教不信教、自治不自治的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分裂的问题,是敌我性质的斗争。然而在**喇嘛背国而逃后,中央政府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态度,坚持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旗帜鲜明,针锋相对;既要做好国内工作,又要有效开展国际斗争,争取更多的朋友;只要**集团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彻底放弃“西藏独立”主张,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就欢迎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但若直接或变相的搞独立,就要坚决打击,以稳定西藏政治格局的稳定,保障祖国的民族大团结。
综上所诉,不难看出西藏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已成为影响其政局稳定的不可轻视的力量,在影响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严重影响到祖国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自觉抵制**的民族分裂活动,维护西藏政治格局的健康发展。
[1]郭宝.民族宗教与公安工作[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75.[2]吴永刚.宗教问题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6).[3]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7.[4]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