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免疫系统”功能下的财政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是对国家审计本质的准确定义,是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创新,对于审计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精神内涵,以科学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推进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的安全与健康运行。那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如
何搞好财政审计,充分发挥好“免疫系统”功能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免疫系统”理论下审计与财政的关系
财政,既是我们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对象,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在“免疫系统”理论下,如果说审计好比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着保护、清除、修复、预防等功能,那么财政就好比人体的循环系统,发挥着向人体各个器官输送养分的作用。循环系统缺少了免疫系统的保护,病毒就会入侵,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纹乱;免疫系统缺少了循环系统供给的养分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与财政之间是一种相互服务、相互依存又有机统一的关系。
二、“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目标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财政审计要在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国家财政管理、健全财政制度法规、提高财政绩效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仅仅把查出多少违纪违规问题作为我们的审计目标,显然是不够的。近年来,虽然财政审计的组织方式有所改变,审计的重点有所调整,而且目前财政审计还面临着审计力量不够、资源分散、层次不高等问题,但是,在“免疫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仍然要把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财政管理,促进国家财政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作为财政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
三、“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着力点
一是以提高对财政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为着力点。目前,财政审计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查出的问题越来越少、审计报告越来越短、揭露的问题不同小异,年年同级审,年年老一套,在思想上产生了厌战情绪,有的甚至对年年进行财政审计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些现象都说明有的人对财政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我们国家审计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工作。
二是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为着力点。要构建财政审计的大格局,一要整合审计计划,实行科学管理,明确审计目标;二要整合审计人力资源,统一组织,打破业务股室界限,统筹组织实施审计项目;三要将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结合,做到互相配合,减少重复审计;四要从财政体制和财政绩效的高度整合审计信息,充分挖掘、利用审计信息,揭示财政体制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是以提升财政审计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财政审计不是以查错纠弊为目标,在思想观念上必须以维护财政安全,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为着力点,审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线索,一手抓揭示和反映财政体制性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财政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四、“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的重点环节
一是关口前移,延伸触角。传统的财政审计大都是事后审计,重点是查错纠弊,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定处理。在“免疫系统”理论下,财政审计仅仅搞好事后监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主动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监督。一要积极参与预算审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法性;二要提前介入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审计专业支持;三要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事中监督,全面掌握工程质和量的一手材料。
二是加大整改,务求实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才能体现出审计的效果,才能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审计查出再多的问题,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不到位,审计决定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一要推行审计公告制,以舆论监督督促整改;二要实行跟踪审计,形成审计的高压态势以促进整改;三要加强部门协作,借用外力落实整改。
三是分析研究,提升成果。在财政审计实践中,揭示财政制度存在的缺陷,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是我们国家审计的重要职责。财政审计不能只停留在揭露和查处问题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注重分析研究,从财政制度、机制、体制层面揭示和反映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要树立“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的意识,全面提升审计成果,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第二篇:浅议社保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社保审计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一环,处于“关注民生”的第一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免疫”社会风险、保障国家安全运转。
一、强化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两大转型,这铸就了中国经济的辉煌,但在大转型过程
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各种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财富的总量实现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社会不公平现象也愈来愈严重。
第二, 就业压力增大。目前, 我国城乡过剩劳动力总量达⒈5 亿之多, 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问题都比较严峻。除了工人、农民大量失业之外, 一些专业人才如大学生群体等也开始失业。
第三, 群体性事件逐渐扩大化。近几年来, 群体性上访事件和对抗政府事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些事件, 直接反应出社会的分化程度和部分社会群体对政府官员的不满和抵触。
第四, 社会治安不断恶化。目前, 我国社会治安大局总体稳定, 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刑事犯罪、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网络犯罪等各种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安全感。
第五, 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 再加上对环境的人为破坏,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在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方面,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愈来愈密, 危害程度日益严重。
发达国际的经验表明,社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免疫”各种风险的机制,其中健全的社保制度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风险凸显的背景下,有关民生资金的分配、使用与管理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保障作为老百姓“保命钱”、“养命钱”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如何促进运作规范、设计公平的社保制度和法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事关社会“安全网”、“缓冲区”作用的发挥,事关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
(一)社会保障审计可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责任体系,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关怀、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建设程度。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说“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那么,针对社会上的部分失业者和弱势群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将是国家对他们的基本生活的补助,是他们的养命钱,救命钱,同时也是国家实现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途径。一个运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它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正常运行。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也常常被比喻成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压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已形成,社会保障作用初见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不适应实际情况也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可依、无据可寻。“免疫系统”论下的社保审计将更加致力于发现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揭露并分析问题,促进国家有关部门逐步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目标。
具体而言,社保审计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保制度建设:
1、保障民生安全。通过各种民生项目的审计,透视社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揭露各种违纪违规问题,保障社保基金征集完整、运营安全、支出使用真是有效;掌握重大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促进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促进民生安全。
2、积极预警风险。通过审计监督,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风险发出警示,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分析,防止问题的蔓延和风险的扩大;通过注意社保基金支付能力变化情况,正确评价基金支撑能力,发出风险预警。
3、推进制度建设。通过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分析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原因,找出政策本身的不合理成分,促进政策自身的完善;通过调查体制性、制度性缺陷,发现各种不合理、不系统、不协调的问题,促进改革的深化,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
4、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审计揭示单个社会保障制度规格标准设计的不公平;揭示不同制度间缺乏协调造成的不公平;揭示不同人群、不同地域间社会保障的失衡;提出完善制度公平性的政策建议,促进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
(二)社保审计可以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资金的安全是审计不变的主题,社保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在实际的社保审计中,曾发现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方面存在延压、欠缴、缴费基数不实、配套不到位和滞留、虚假配套、不按规定发放、不及时上缴财政专户等问题;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虚增收入或不纳入预算管理等问题;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挤占挪用、滞留拖欠、直接坐支等问题。审计揭露这些问题后可以规范社保资金的运行。
社保审计对社保资金的保全、增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把握,全面监督。
社保审
计通过从多方面了解社保资金的计划安排、实际使用和结存情况,审查资金管理和使用各部门、资金运行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查错纠弊,揭露系统性、体制性的缺陷,有助于国务院及相关单位及时了解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减和变动趋势,全面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运行情况。另外,审计人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全面监督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对乱支乱用、贪污和跑、冒、滴、漏等问题进行查处,将有力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保障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2.查错纠弊,维护安全。确保资金安全和完整是社保资金审计监督的重要目标。多年以来,审计人员围绕社保资金开展了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查处了资金征缴不到位;挤占挪用、违规支出社保资金;操纵会计记录,贪污私分或帐外存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审计结果引起了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审计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整改,严惩了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维护了社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3.促进管理,保值增值。社会保障资金在收缴和拨付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流程涉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保险机构、银行及其他相关部门。审计机关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揭露和反应,并深入剖析相关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有效地促进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措施,真正做到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实现保值增值。
(三)社保审计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减少经济波动
社保审计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保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的稳定性,推动有效需求适度增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形成个人收入不确定部分的补充,当宏观经济大局、微观经济态势发生不期而至的变故,人们面临失业、退休、生病和出现事故伤残等难以抗拒的风险时,社会保障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对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满足基本需要。从而恢复和保持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适度增长。使人们改善收入预期,提高了安全感,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的影响,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内需疲软的 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如果居民消费能力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或能更快的从困境中走出,从而有效减少失业,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
三、进一步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社会保障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
(一)关注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保障公平是发挥社保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平就是指所有公民都享有社会保障,不会因为地区差异、职位差异等原因而导致部分公民没有享有社会保障或享有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在审计中,应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进行分析。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方面,要了解各个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人群范围,分析各个制度下的受益对象、受益结果,并通过分析、对比实际取得的审计数据,得出某个制度的某个方面是否做到了公平;在社会保障制度执行方面,要审查在社会保障制度执行中特别是在资金的审批或发放环节中是否有徇私舞弊、不按程序办事及违法违规的行为,通过审计揭露社会保障制度在操作执行方面存在的漏洞,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关注社会保障资金能否实现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资金能否及时足额的发放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则是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的基础,因此,在审计中要特别关注社保资金如何进行管理,重点审查在基金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存放或投资,管理程序是否合法合理,资金管理是否能够实现增值。通过了解资金的目前的运营情况,评价被审计单位运作社会保障资金的效益,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三)关注民生,强化服务意识。关注民生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载体,十七大报告把改善民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而在进行审计工作、分析和反映问题的同时,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要以心系老百姓的良心和责任心扎实工作,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社保资金使用情况,促进惠民政策的落实。
第三篇:浅议地方审计机关的“免疫系统”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是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创新,对于审计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审计机关,必须深入领会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精神内涵,以科学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推进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的安全与健康运行。
一、要深入理解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精神内涵
“免疫”是机体对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抵抗力的现象。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是保障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作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和抵御违法违规等“病害”侵蚀的风险,并及时揭示、查处、消除这些“病害”。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如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因此,“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本质的科学而形象的高度概括。他不仅回答了审计是什么,为什么要搞审计,而且回答了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免疫系统”的含义和审计工作的职能特点分析,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预警功能。加强审计,经常为经济发展“号脉”,及时发现经济领域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不合规、效益低下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判断经济安全和健康状况,防范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二是揭示功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向被审计单位反馈,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让有关方面了解“病情”,引起警觉和重视;三是去除功能。依法处理纠正问题,严惩严重违法违纪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杀灭“病菌”,消除“病灶”;四是服务功能。对流行普遍、危害较大、影响突出的“病害”,要分析“疫情”,剖析“病因”,列出“清单”,开出“处方”,提请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采取措施,阻击违法违规问题的扩大和蔓延,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和“死灰复燃”;五是发挥修补功能。责令和帮助被审计单位“亡羊补牢”,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 修复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纠正存在的问题,挽回损失。要通过“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使整个社会的财经法纪意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经济秩序不断好转,资金违法违规率明显下降,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高,最终达到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目标。
二、要明确 “免疫系统”论对审计任务的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国家安全有了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有保障,民主、民生和公平正义才能有保障,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强调审计机关要在法定职责内关注经济安全,在把握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上做到“六个高度自觉”。各地审计机关应该按照这一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审计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财政审计,促进财政健康运行。财政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大量的公共事物。财政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首要环节。各地审计机关应坚持以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加强财政审计。要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审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收入的合规性、预算支出的效益性、财政分配的公平性、预算平衡的真实性,揭示和查处违反《预算法》、扰乱财政秩序、不利于公共财政建设的行为,促进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审计定员定额情况、预算细化情况、项目预算编制情况,看有无以少报多、虚假预算问题。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是否严格,有无不按预算使用资金、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截留应上缴的财政收入等问题。促进部门预算执行规范、有序。要扩大财政审计范围,力争五年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一遍。加强与一级预算单位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和分析部门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达到规范要求,二三级预算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同时,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探索部门决算审签制度。
二是加强民生审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建设是十七大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发现惠民政策、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审计手段加以解决。加强扶贫、投资、救灾等资金的审计,检查相关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情况,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养老、医疗、救灾等款物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审计,严查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养老钱”、“看病钱”、“救命钱”不被侵蚀。加强对住房、教育、就业、移民等资金的审计,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尤其要做好扩大内需新增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对项目
第四篇:浅谈审计“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最高目标是在法律授权范围内,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审计“免疫系统”借喻医学免疫系统概念,较为生动地表明了审计对经济发展的免疫功能,是审计系统对科学发展观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进一步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外延,并赋予了国家
审计新的内涵。
一、正确理解审计“免疫系统”的产生背景及内容。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较早,可以追朔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审计机关成立二十五年来,审计有了很大的发展。审计署出台了审计长1-7号令,对从审计计划到审计资料归档,都作了明确的规范,审计的成效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国家审计署掀起的审计风暴,得到了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赞许。国家和地方对审计越来越重视,审计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审计今后到底如何发展,审计到底应当起什么样的作用,审计到底如何定位,很多人是人云亦云,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看法。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家义审计长运用科学发展观,及时的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较好的回答了以上问题。什么经济卫士、经济谋士论,都要统一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统一于对经济发展的免疫。审计的目的和本质就是经济免疫,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都是发挥免疫功能的方式与手段。首先,国家审计机关具有维护国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其次,审计机关通过查错防弊、审计公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审计功能,“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合理成分,保护合理成分,增强外部及内部不合理成分的影响;第三通过对审计中发现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与重构,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财经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
二、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按照以上对审计免疫系统的理解,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发现问题和揭露问题是审计监督的首要任务。审计机关按照《审计法》赋予的职权,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监督,及时发现并清除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损失浪费、损害群众利益、重大经济犯罪等问题。
2、加强审计技术及手段的建设,发挥免疫系统的诊断功能。审计机关到一个单位去审计,如同医生对一个正常人的体检,正常人可能有病,可能没病,也可能疑似某种病。比较明显是外资资金要求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公证审计,以及有关部门要求的资产清查审计,就属于这种功能的审计。审计的关键是审计人员对单位有无问题的公证准确性。这就对审计人员的医术及诊断辅助手段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审计机关大力推行的审计师资格考试及审计计算机信息化工作,就是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而开展的。今后,还要大力推行。
3、加强经济机体的抵抗能力,发挥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经济利益的个体化,促使少部分人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获取国家或集体的资产。而经济体对于披着合法外衣的不法分子往往防不胜防。提高经济济的抵抗力是防止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发生的首要课题。一是要加大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晓之以理,晓之以法,晓之以护,晓之以害。二是前移审计关口,开展事中审计。如政府投资工程的跟踪审计、经济责任的任中审计、建设项目及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审计。
4、加强对审计成效的关注,发挥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审计是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手段,审计的目的就是达到免疫功能。因此,我们不能就审计论审计,而要关注审计的后续效果,帮助恢复经济体免疫功能。比如: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促进落实有关措施等;推进管理审计,对带有规律性、普遍性问题的进行分析,从制度、体制、政策层面查找原因,将涉及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的建议,完善体制机制存在缺陷,促进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篇:“免疫系统”视角下社保基金审计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免疫系统”视角下社保基金审计探讨
作者:苗连琦
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1期
一、社保基金审计现状
2006年7月上海社保案东窗事发,涉案金额达百亿元人民币,使得社保基金问题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随着原上海市市长陈良宇秘书、上海市宝山区区长秦裕终审被判无期徒刑,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案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社保基金监管中主要有以下薄弱点:内控制度缺失,管理不规范;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多,管理和监督难度很大;教育管理不够,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监管力量薄弱,不适应形势发展。审计作为一只极其重要的监管力量,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远远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自2006年上海社保案之后,浙江金华、河南濮阳、黑龙江阿城等地前赴后继相继发案的重要原因。其实,早在2006年2 月,新修订的 《审计法》第二十三条就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权是国家法律明确赋予审计部门的职权,既是权力,又是职责,审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不得随意放弃,加强社保基金审计是审计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尤其在社保基金案频发、影响恶劣的今天,审计机关更应当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履行好这一神圣而艰巨的职责。
二、“免疫系统”功能在社保基金审计中的运用
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是通过预防、揭示、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各种病害的功能发挥的。那么,针对社保基金,审计也完全具备这三方面的功能。
(一)提前介入、着眼防范: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重在预防,而预防即在于注射审计“疫苗”。国家审计具有内生性的威慑作用,审计机关具有超脱经济社会各方面具体事务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因而有条件、有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通过审计“免疫系统”的疫苗,防患于未然,使社保基金安全等得到切实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推动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这具体体现在对社保基金进行全程审计的三个阶段:一是归集征缴阶段。我国现有的社保基金征缴体制(税务部门和社保部门都具有征缴功能)的复杂性导致社保基金资金流的“入口”比任何国家都显得乱,在两个部门的衔接过程当中,信息损失和误差较大,账户不符的情况比例很高,个人账户记实记清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审计人员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进而言之,审计部门对资金归集征缴进行审计等于是将资金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关口前移了,其本身就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社保改革的需要,建立专门的社保审计业务规范,实
现的一个转变,即从临时的单项审计向常规的全程审计转变。二是投资运营及管理阶段。社保基金作为“第二财政”资金,其管理和投资运营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原因是它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社会性极强。审计人员应该考查社保基金的储存制度、上缴下拨规定、开支范围限制、运行管理控制制度等,确保这些规章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坚决保证其做到制度层面上的刚性。三是待遇发放阶段。发放是社保制度的“终端”,待遇支付位于社保制度流程的末端,是社保基金资金流的终点,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关乎参保人的切身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发放标准是否存在,是否符合政府有关规定,以及更具体的查明劳动者应当享受待遇是否真实、公平的具体措施等等,都是审计发挥“免疫系统”预防功能所不可或缺的要考虑的因素。
(二)全程监督、查错纠弊:彰显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 据法律规定,审计的基本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所以,审计必须查处社保基金全过程中所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即侵害投保人根本利益的各种行为,并依法处置;必须揭示现行针对社保基金的体制障碍、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以保护社保基金的安全健康并进而提高社保制度的效能,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有效良性安全运行。在社保基金归集征缴阶段,审计人员应审查和揭露的是社保基金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征缴,征集手续是否完备;保费征缴率是否与参保面相适应;有无擅自提高征收比例、扩大征集范围、随意减免等问题;基金收入是否完整,利息收入、运营收入是否计入基金总额等等一系列方面。在投资运营及管理阶段,重点审计和揭露的是:社会保障基金是否专户储存,是否安全有效;调剂基金的上缴下拨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隐瞒、漏报问题;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基金的问题;基金决算是否真实、全面;基金运行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薄弱环节等等。在待遇发放阶段,审计部门对待遇支付环节进行审计,将有利于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揭露和查处在资金分配和支付等方面出现的诸如:擅自提高社保门槛、降低保障水平、欠发社保资金、随意克扣、优亲厚友、有无违反规定将基金用于风险投资等问题。
(三)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凸显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审计不仅要揭露社保基金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从而完善社保制度,提高其运行质量和绩效,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纵观全过程审计的三个阶段,审计部门应该做的是结合《审计署关于加强地方审计机关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把所有与社保基金有关的诸如财政、劳动、社保、卫生、审计等部门有关社保基金的业务整合起来,努力促成建立一个各司其职又可信息共享的类似ERP系统的信息系统,同时,把完善的社保制度嵌入到这个信息系统中,并这样就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把社保制度真正贯彻执行下去,避免出现制度层面上的“显性刚性”和执行层面上的“隐性柔性”,建立系统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社保基金审计的作用及意义
社会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性制度。不言而喻,作为为保障每个公民的福祉而进行的社保基金审计至少发挥了以下两类作用:
(一)主动预警、促进规范审计凭借本部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技能对社会保障基金全过程进行监督,从源头上全方位来分析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操作行为是否规范,包括对筹集和征缴机构的征收行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支付行为以及财政专户的管理运营情况等,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要做出评估。特别要密切注意社会保障基金支撑能力变化情况,正确评价基金支撑能力,发挥预警作用。另外,通过社会保障审计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规范、完善,督促经办机构规范执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现社会保障工作中各种不合理、不系统、不协调的制度问题,促进建立城乡统筹,财政、劳动、社保、卫生等部门相互协调,征缴、管理、运营、支付各环节紧密联系,各种保障制度相互衔接配套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构建和谐社会简言之指包括社保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和拓宽社情民意表达管道,欲实现这一目标需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等环节入手方可达到。毋容置疑,社保基金审计夯实了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提供保障、推进扩容通过审计查错纠弊,查处违纪违规,保障社会保障基金征集完整、储存运营安全增值、支出使用真实有效,即社保基金征、管、用都离不开审计监督。对敢于以身试法者,必须坚决、严肃予以查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正是和谐社会的衡量尺度。此外,审计在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对社保扩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首先要监督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中不断增加比例,使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责任得以落实,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其次,督促社会保险扩面,增加基金收入,争取早日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基金应收尽收的目标。最后,还要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促进探索并建立基金投资运营增值的可靠渠道和途径。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促进社保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社保审计的职责所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社保审计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辉:《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中国审计》2008年第24期。
[2]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审计研究》2008年第5期。(编辑袁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