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时间:2019-05-12 07:0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第一篇: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讲究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汉工作能力。随着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ao系统的运用,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

势,但不可讳言,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审计项目质量不高的原因

1、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是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尤其是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二是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性复核,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对重要性水平好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三是审计方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四是、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

2、财会业务知识不熟练。一些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手段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

3、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表现情形有:一是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到审计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4、审计方法不当。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费时费力,但顾此失彼,审计查得不深不透。

5、审计责任感不强。一些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在审计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淡化自己的职责,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对策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做好审计分工文件的收集、管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广泛地收集审计法规文件,指定专人保管,法规被借阅以后要及时追还,二是要做好法规目录分类、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时查找。有了足够的法规依据,就可为审计人员指明方向,直击要害。

3、加强质量控制,打造审计精品。一是要认真把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道关口”(项目计划关、制定方案关、实施审计关、审计报告关、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关等),努力打造一批层次高、质量好,影响大的审计精品;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增强干部责任心。

4、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坚持集中教育培训与实践练兵相结合,培养专业领军人才;二是大力提倡审计人员进行自学。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打造专业化团队。三是要对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常抓不懈,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失缺。

5、健全和完善审计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奖励制度;要强化审计三级复核,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信息质量之浅谈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信息质量之浅谈

杨青(湖北省五峰县审计局)

【时间:2011年11月10日】 【来源: 】 【字号:大 中 小】

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第152条对审计信息作出了具体规定:审计信息应当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进一步提高审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审计信息的媒介作用,更好地反映审计成果,服务领导决策,提升信息资源价值,扩大审计影响,从而推动审计工作向纵深科学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提高审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

审计工作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审计信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信息是审计人员在全面审查相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工处理得出来的各种情报和资料,是审计工作情况、做法、经验和成果的具体反映。审计人员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具体事项审计结果整理成为一定的审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增强决策者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审计信息既是审计业务工作的结晶,也是审计队伍素质和内部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它能为审计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极端重要的舆论作用。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审计署审计信息调研培训班上指出:“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产品;是上下沟通的重要桥梁和渠道;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和落实问责机制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审计信息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各级审计机关的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影响的扩大、审计作用更好的发挥与审计信息工作质量密不可分。质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高质量的审计信息,才可能为领导指导工作、实施决策发挥更大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审计业务交流和审计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审计人员视野,提高审计业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审计信息的特征、规律和类别

㈠准确把握审计信息的特征和规律

审计信息作为一种政务信息,既有一般政务信息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正确把握审计信息的特征和规律是做好审计信息工作的前提。在撰写和报送审计信息时,既要体现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更要坚持科学的审计信息观;既要把握其共性,更要突出其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信息的独特作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出贡献。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把握审计信息的特征和规律:

一是政策反馈性。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审计信息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服务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突出表现在维护经济秩序、推动依法行政、促进廉政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反馈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以利于党的各项政策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二是政治方向性。是指要遵循党的政治原则,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准确的政治观点、很强的政策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为领导决策提供良好服务。只有做到主题鲜明,体现时代精神,信息才有它的开发价值、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

三是典型经验性。总结反映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是各级党委、政府一贯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审计信息反馈的正面典型和经验,可以指导推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反面典型和问题可以帮助党委、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四是超前预测性。党委、政府的决策是建立在对各类问题发展趋势进行超前预测分析基础上的,审计信息只有抓住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预测事物发展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引起领导或有关部门的关注,以便未雨绸缪,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决策。

五是全局广泛性。审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信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它涉及到党风廉政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个领域,内容广泛,覆盖面大。六是内部保密性。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工作秘密等,这些信息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严肃性,是不宜公开的,一般都要经过逐级严格审查。在撰写审计信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审计信息是否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或政治敏感点,要就审计业务谈问题,就现象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才能通过审计信息这块阵地,把审计业务水平提高上去。因此,在收集、加工、传递审计信息时务必注意内外有别,切实增强保密意识。

㈡准确把握审计信息的类别

审计信息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把握各类信息的特点及写作要领,促进审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审计工作涉及的领域多、层面宽,通常情况下,从信息所反映的工作阶段、篇幅长短、问题褒贬、利用价值等内容,审计信息可分为以下八类:一是调查研究类信息。这类信息是反映审计机关通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运用审计和调查了解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获得有关工作的客观状况及规律的信息,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撰写这类信息是在初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追踪、深化和综合之后,形成的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反映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调查的情况要客观,内容要有思想性,提出的对策建议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站在领导处理问题的角度上,提出让有关部门能真正落到实处的建议。二是工作动态类信息。这类信息是反映某项工作、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信息。主要包括审计工作的重要决策、重大部署、重要活动的进展情况、阶段性工作成效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新事物、新动向;主要领导的活动、讲话以及提出的新的工作思路等。在审计信息中,动态类信息是量最大的而且又是最常见的一类信息,它能向领导机关及时提供情况,也是领导机关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的重要渠道。这类信息的特点是讲究时效、广泛多样、客观真实,须采用写实的手法,做到尊重事实、善于捕捉、快写快报、简明扼要。

三是经验成果类信息。这类信息是工作实践中高度概括出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性总结,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这类信息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反映审计工作中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具有思路上的启发性、措施上的借鉴性、工作上的指导性,需要深入挖掘、精细加工、注重导向,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推广,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一条经验性信息的质量好坏、价值高低,关键在于它的指导作用。四是建议意见类信息。这类信息是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某个问题或现象提出改进意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最直接的一种信息。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要把握好力度,问题应当比较具体;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有理有据,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切忌原则笼统或对现行政策措施的重复罗列,要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五是领导言论类信息。这类信息是指各级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肯定性和指导性言论。由于领导人的身份特殊,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其言论对审计工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撰写这类信息过程中要简单交代背景,具体介绍领导言论。如地方党政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肯定、指示和要求等,看后能给人以启迪和收获。

六是负面问题类信息。这类信息是反映某地区、某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来自社会

各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信息,包括反映问题、揭示阴暗面等。在审计信息中,负面信息占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是全面反映审计工作成果的需要,其特点是所反映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负面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领导决策必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做好负面审计信息反馈工作,既是审计信息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审计服务宏观决策的关键所在,要做到专题专报、观点明确,弄清情况、吃透实质,适度把握、定性定量。

七是拍摄图片类信息。这类信息是比较受读者关注和青睐的,它有简洁明快、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反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所拍摄的主题、内容和构图进行精心布局和安排,以形成风格和特色。同时,也还要注重图片的形象性、真实性、客观性和瞬间性,特别要注重图片的主题内容、主题人物、背景取舍和图片清晰度。图片信息的文字要短小精炼、简洁明了,以达到最佳效果。

八是紧急突发类信息。这类信息是反映事前未有预测,而具有较大偶然性和突发性的重大紧急情况信息。这类信息比较少,但是非常重要,如果报得太迟或没有上报,很可能使领导的工作处于被动,丧失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机。突发性信息历来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信息,也是信息工作人员应重点收集和报送的信息。突发性信息的报送要特别注重一个“快”字,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

三、准确把握撰写审计信息的几个重要环节

㈠精心制作信息标题,做到简洁、醒目。

标题是文章基本观点和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如果说主题是信息的灵魂,那么标题则是信息的眼睛。写好审计信息,标题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信息标题,往往有提纲挚领,提示主旨,引起读者强烈阅读愿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带动全篇信息上层次、上档次,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撰写审计信息时有必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准确、简洁、明快、醒目、新颖,一语破的。具体应把握好以下五点:一是标题与主题要一致。就是标题叙述的事实必须与信息内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二是正确使用标题句式。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就是将所要说明的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信息标题一般使用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三是高度概括信息内容。通过对信息内容的高度浓缩提炼,用最短的语句概括一篇信息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尽可能地把信息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让人一看题目就一目了然,就基本了解了信息的主要内容。四是规范使用标点符号。从规范角度来讲,信息标题中除使用顿号、引号外,一般不可以用逗号、句号、感叹号等其他标点符号。如果主标题需有副标题时可使用破折号。五是恰如其分用好补语。补语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

㈡广泛收集信息点子,做到全面、准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信息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把它纳入了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为有效提高审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审计信息作用,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审计人员特别是一线审计人员要养成一个善于收集和捕捉信息点子的习惯,要以项目审计发展的全过程或工作落实的各个阶段为线索,追踪收集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情况,要把自己在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地用文字反映出来,尽快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把审计信息及时传达给领导,成为领导宏观决策的依据。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将审计信息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超前安排,信息始终跟着项目走。从项目立项、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开始,就应该围绕审计目标、审计重点,确定审计信息采集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收集相关素材,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审计实施结束,要善于利用掌握情况全面、占用资料充分的优势,剖开现象看本质,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审计信息,使审计的全过程与撰写审计信息、提升审计成果的过程融为一体,做到审计查证定性准、审计信息分析透,努力使每项审计都能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事实上,作为一线审计人员,不仅要能把问题查出来,能把问题及时总结反映上来,还要注重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心中时刻绷紧“观察思考”这根弦。观察思考不仅是写作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撰写高质量审计信息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审计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坚持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发现和挖掘到撰写信息所需的素材。采集信息素材的途径有很多种,审计人员除了在审计业务工作实践中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之外,还可以在阅读大量文件资料、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深入基层联系沟通等过程中发现信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多听、多分析,抓时效、抓特点、抓联系,以提高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去收集素材和反馈素材,通过对事物发展和工作规律的掌握来捕捉素材。总之,只要我们勤奋加刻苦,敏锐加深入,善于捕捉收集,善于观察事物,善于从稍纵即逝的变化中发现潜在的信息,处处留心点子,做个有心人,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㈢准确选择信息角度,做到新颖、严谨。

审计信息工作必须树立大局观念,不仅要密切关注审计机关自身的各项工作,也要密切关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审计信息的角度就是指信息的某个侧面或某个着眼点,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我们围绕一个审计项目选择信息角度,在一个项目审结后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采写信息,既可写项目审计的做法和成效,也可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还可写被审计或审计调查单位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的措施及绩效等,应视审计或审计调查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问题比较突出,个案比较典型,而且是党政领导比较关注的,则可以侧重写问题信息;如果审计发现的问题很一般,而资金使用管理措施得力且绩效明显,则可以侧重写某项资金使用管理成效明显的信息;如果项目审计有特点、有审计技术方法创新且审计成效明显的,则可写项目审计的做法与成效。总之,一个项目审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写信息,一个项目往往可以挖掘多篇信息。因此,我们要善于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要善于在发展变化中抓新、在观察思考中出新、在学习借鉴中创新、在比较对照中求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突出区域特色、行业特色、效果特色,在信息角度上求新,以特色和新颖取胜。

㈣挖掘提炼信息主题,做到鲜明、凝练。

信息的主题就是信息的灵魂。信息主题的挖掘、提炼就是在所占有的信息材料中,精炼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或基本思想。对信息材料的取舍、结构安排、语词使用,都要紧紧围绕表达信息主题的需要,认真领会,仔细琢磨,充分突出信息内容的特点,从中深化出对党政领导决策最有帮助、与民生大计关系最为密切的主题来。一般来讲,信息主题的挖掘提炼要力求做到“新颖、深刻、准确”。“新颖”,即观点明确,角度新颖。对于已有的观点,如果紧密结合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新颖的主题,信息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价值就会更高。即便是陈旧的老材料,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选择新角度,也能挖掘出好信息。“深刻”就是主题要有典型性、有深度,不能浮于工作的表面,要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准确”就是观点要正确,否则信息即使写得非常精彩,也不可能成为一篇好信息。

四、撰写审计信息有必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㈠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审计信息基本要求

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了审计信息基本要求,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审计信息质量,才能真正成为领导决策的得力助手。具体有以下六方面的总体要求:一是要“新”。就是指信息要有新鲜感,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内容、新经验,反映

审计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问题、新举措,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二是要“实”。就是指信息内容要真实,不能有虚构、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特别是编写负面信息时,要注意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牢牢抓住问题实质,一箭中的。三是要“准”。就是指要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信息,主题要扣准,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要真实客观地勾勒出事物的本来面貌。杜绝出现虚假或失真信息,否则,就会贻误工作,就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四是要“快”。就是指撰写信息要快、传递信息要快。紧急信息随时发生随时报送,使文字材料迅速转变为信息成果,确保信息的时效性。五是要“精”。就是指信息文字要精炼,文风朴实,开门见山,从标题到文字表述都要进行认真推敲,反复修改,用最短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力求使领导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六是要“深”。就是指对信息主题的提炼要深,通过提炼、加工、整理成为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力求通过一个具体的事情反映某种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要提出思路和观点,直接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七是要“广”。就是指信息的视野和范围要广。从事信息工作不能局限于审计系统内部,要注重加强同其他部门的联系、交流和协作,拓宽视野和渠道,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㈡防止把写审计信息写成新闻通讯

通常情况下,审计信息和新闻通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特点,都能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有时候两者是相通的,如国家新出台需要全社会周知的重大决定,信息和新闻就是两条重要的传播渠道,信息渠道传达贯彻到基层,可以使基层及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实施,新闻渠道可以让更广大的群众知晓。但是二者又有五方面的不同点,在撰写审计信息中,要防止把审计信息写成新闻通讯。

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审计信息是为党政领导服务的,属“官方”消息,是领导的“耳目”,有明显的内参性和机密性,而新闻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反映社会情况让广大群众知晓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消息可以共享。

二是服务目的不同。审计信息是为党政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是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而新闻只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通过典型引导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审计信息讲的是决策效应,新闻讲的是轰动效应。三是体现价值不同。审计信息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条审计信息一旦进入领导决策圈,正确的决策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闻的价值是指对社会引起的正面效应,即对社会的有用性,它的本质是客观的。

四是反映内容不同。审计信息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矛盾和问题。而新闻只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弘扬好人好事,以正面宣传为主。

五是写作要求不同。审计信息是客观情况的反映,语言要求平实、准确、无华、精练、明快。信息一般不要导语,许多信息也不要开头,也不要结尾,要求开门见山,首语入题,朴实自然,文章篇幅短小精悍。一般情况下采取直叙的写法,干净利落,庄重朴实,力戒修饰和描写,尽量避免过多的形容词和关联词,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而新闻是形象处理,语言要求生动活泼,有文学色彩,并且文字优美,包含激情,以增强感染力,还可以用排比、夸张、形容词等,有声有色地描写情节、细节,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烘托人物。

㈢注意信息文字表述规范

一是数字数量要规范。标题中的数字用汉字表示,内容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不能简写,5位数以上的数量用万、亿来表示,并且全篇要统一,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在数量前面不用“了”字,降低和百分比不能用倍数形式表示,数字中的三位一隔点的隔点号不再延用。二是名称概念要规范。在编写信息时,引用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不能随意简化,要用它的全称。同时,内容中使用的概念要绝对准确、无误,同一名词概念在一篇信息

中数次出现时要表述一致。三是语言术语要规范。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必要、难懂的技术性术语通常不宜常用,要把审计业务方面难懂的专业术语尽量转化为大众化的文字和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军事术语,如“打什么仗”、“打什么战役”等。四是计量单位要规范。量词使用公制单位,如公斤、克、吨等,不应用两、尺和斤等,计量单位要统一规范。五是标题序号要规范。一级标题要用一、二、三;二级标题要用(一)、(二)、(三);三级标题要用1、2、3,或者用一要、二要、三要,首先、其次、再次,一是、二是、三是。六是单位称谓要规范。撰写信息时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工作的情况,应使用“县审计局、区审计局”等。杜绝在文中出现“我们局、我局或我们单位”等字词。

总之,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审计信息质量,关键在于审计信息员要具备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宽的业务知识面、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只要我们坚持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努力做到用“心”积累、用“心”思考、用“心”描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审计信息。(杨青)

第三篇:内部审计质量提高

一、合理确定内部审计项目,科学选择审计对象

内部审计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审计项目时要考虑以下三点:一要体现重要性原则,即立项和计划审计的项目必须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以及事关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二要体现针对性原则,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三要有可行性,审计事项必须与审计活动的要求范围相适应,并且审计人力资源能够达到开展审计活动的要求。

二、充分做好审前准备,提高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质量

首先,要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积累基础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审计前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采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等,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总体情况,初步评价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力求突出重点,搜索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审前调查和编制实施方案,既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既可以使审计事半功倍,又可以保护自己。

以对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项目的审计为例。后勤服务总公司下属四个中心,审前调查了解到饮食中心资金流量大,情况复杂。我们对饮食中心的基本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编写了审前调查报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错弊风险作出分析。编制了细致且可操作的审计实施方案,该审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明确审计目标,增强可操作性,使目标易理解,可实现。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审查、评价内控系统的适当性、有效性和效果性。在审查环节,主要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程序;在评价环节,要说明和认定被审计单位的执行情况,对其遵循性做出评判。审计时,为了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目标,并通过具体目标的落实,保证实现基本目标。

再次,要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要把对实现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确定为重点。结合审前调查和数据分析情况,进行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依据调查情况和分析结果,从审计范围、内容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严谨细致做好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取证的两种文本。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被审计单位认可并签字。审计日记记录审计轨迹或审计过程。只有将审计人员所作的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加在一起,才能说明审计事项真相,缺一不可。

审计日记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新举措。审计日记能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多有利因素。首先,审计日记能够较好体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业务素质。在每天的具体工作中,为什么这么做,具体怎么做,要达到什么目的,将会体现在审计日记中。一个审计项目终了,审计人员的整个思路将用审计日记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每天的审计日记都是这个链中起到计划总结,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环节。而且,如果每天坚持认真记录审计日记,就可以把审计人员头脑中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有效增加审计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其次,审计日记能防范审计风险,增强责任意识。它真实记录审计现场每位参审者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以及所作出的判断和结论,做到有备可查,便于分清责任归属。审计日记的实行,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促使审计人员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审计。

另外,审计日记有利于检查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可以更有效控制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长可以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审计日记,以便随时掌握审计方案的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及时对审计方案或审计重点作出调整。

四、做好审计发现的综合分析工作,努力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因此,有必要把审计报告这一环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首先,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审计报告要立足全局,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查出的问题分析透彻,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内部审计服务原则的要求。其次,审计报告立意层次要高。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信息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再次,审计结论准确、客观。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一定要体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不可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第四,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该直接指向审计发现产生的根源,便于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纠正发现的问题,堵塞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的漏洞。第五,撰写审计报告要严谨细致。要充分听取、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正确的要予以采纳,做到既要勇于坚持原则,也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充分考虑问题产生的主客观背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炼,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和处理。

第四篇:提高审计质量工作经验材料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机关如何树立科学的审计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全体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审计质量管理谈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审计同行参考。

一、应将审计质量管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1、做好审前准备是保证

审计质量的前提条件

一是认真研习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后,审计组要进行认真学习,吃透方案精神,明确任务目标,掌握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审计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准确把握审计要点,设定符合项目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并根据审计组成员业务素质情况,将这些控制点分解到人,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扎实搞好审前调查。审前调查应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和上级要求实施。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全面实施审计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审前调查应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或业务经营范围、财务收支规模、银行账户、会计报表、执行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及其执行情况等。通过以上情况的调查,使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就为审计项目的实施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拟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创造了条件。

三是精心拟好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的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一份高质量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项目的行动指南。因此,审计前一定要科学地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分工、审计任务完成时间等,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地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等奠定良好基础。

2、取好审计证据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性材料,是反映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政法规行为的最真实、最直接、最能充分说明事实真相的直观载体。审计证据应包括文字记录、文字复印、影相资料、实物证据、视听资料等。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如果审计证据只是审计人员的一般文字描述,没有相应证据附件支持,收集的证据其证明力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收集过程中,必须做到严谨细致,对能够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确认,以避免审计事项因证据不足,影响到审计质量,造成潜在的审计风险。

3、写好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充分体现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公文,是审计情况的书面反映,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实现。因此,审计报告的质量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审计组在项目实施阶段结束后,一定要严谨细致地对整个项目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严格按照《审计报告编审准则》的要求撰写审计报告,使形成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观点明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处罚时,必须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宽严适度”的原则,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同时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恰当地提出审计评价意见,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改进建议。

4、搞好审计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的要害

审计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审计复核工作做得越严谨越细致,发生审计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项目复核要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复核准则》的要求实施,积极实施三级复核。

一是审计实施阶段,由审计组长对审计现场收集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认真复核。主要复核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完整,在复核中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内容不全的基础材料,审计组长应要求审计组成员及时予以补正,确保审计证明材料完整、充分、准确。

二是审计报告阶段,由业务负责人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复核。复核时主要审核审计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审计操作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是否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审计,是否达到预期审计目标,审计报告所列的违反国家财政法规问题是否与审计证据相符,提出的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运用的法律、法规是否准确,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是否符合实际等。在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后,审计组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调整审计报告,提交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拿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三是审计终结阶段,由局专职复核机构的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等法律文书进行复核,主要看审计决定代拟稿是否与审计报告以及业务会议审定的内容相一致,重点对处理、处罚所适用的法

律法规的正确性和处罚的适当性进行严格复核,认真把好审计项目质量关。

二、审计质量的提升需要全体审计人员共同参与

审计质量的提高不是依靠一两位审计人员就能做到的,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依靠全体审计机关领导和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1、在观念上强化全体审计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提高审计质必须强化质量意识。一个审计项目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取决于实施该项目的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是否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否具有审计质量责任意识、审计质量风险意识,是否在正确的审计质量意识驱动下,按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规范操作。因此,我们全体审计工作者,在观念上,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审计质量观,在行动上,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警示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使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能自觉地遵守审计操作规程,争创“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的审计工作新局面。

二是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创新质量管理理念。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系列国民经济宏观政策的实施,国家投入的各种专项资金越来越多,监督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审计机关责无旁贷。因此,国家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机关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全体审计人员应不断创新审计质量管理理念,实现审计监督对象和审计方法的转型,用宏观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在行动上必须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的法规、制度。

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全体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6号令)的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各质量控制点实施到位。实行审计组内部审计人员的分工负责制、审计项目主审终身负责制、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与审计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切实将审计质量监管与结果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审计质量实现新的飞跃。

第五篇:如何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如何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一、跟踪审计的基本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依据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的活动;它对建设项目有计划的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等诸多环节,进行审计监督的一种方法;它将工程建设全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涉及工程造价的活动和文件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评价和建议,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二)跟踪审计的意义

1、有助于建设单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防范风险、强化管理。

2、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为项目实施过程关键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3、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关口前移,及时有效预防经济风险,促进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三)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1、是依法审计的需要。目前建设项目由《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法规与建设项目相配套,在建设审计中,审计除按《审计法》的规定进行审计外,还需要按上述其他法律的要求,依法审计办事。参与跟踪审计,可将上述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出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2、是廉政建设的需要。重大建设项目历来为腐败行为滋生的多发区。要做到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就要对工程实施过程监督和加强工程管理,跟踪审计的实施对防范腐败行为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是审计更好发挥作用的需要。可以改变过去单纯只是就事论事,时间滞后的静态审计模式。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

地结合起来,做到事前评估风险,更好地为工程造价控制服务。审计与建设方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化解各种经济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

4、是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需要。在单一阶段内改变传统审计模式的同时,也扩展了视野,拓宽了审计领域,将审计延伸到全寿命过程的其他阶段。着眼决策、管理、经济、财务、技术不同方面,既强化了行政监督,又能对资金使用,造价构成及技术措施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奋阶段审计。

5、是管理层次决策的需要。目前的工程建筑施工和工程监理市场还不够规范,施工和监理两者相互勾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实行第三方监督,从而对工程监理形成一定程度的监管。管理层也可以增加一个意见的来源,不至于被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意见所左右,提高工程决策水平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一)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是要面对各个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大量签证,工作量大。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进行动态审计,这样使得审核思路更清晰,也可以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在传统工作阶段范围基础上双向延伸,这样有利分析前后阶段相互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

(二)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在传统的事后审计时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祥,很难区分清楚、判断正确。故理不清、扯不断的现象时常发生。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审计人员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

(三)减少时耗,提高工效

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会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了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过程数据,即随签随算,避免了扯皮和以往签字长期不签,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工作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如何做好跟踪审计

(一)制定严密的审计实施方案及审计实施细则

这是指导审计工作的纲领,要经过充分的审计讨论,并得到委托单位同意后,严格执行。对于审计程序要严密、科学、规范。

1、确认审计总体思路。要实现跟踪审计和造价咨询控制目标,首先需对本工程造价控制的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其中对于工程设计调整及变更、工地洽商、工期调整以及非标准选材等可控制因素,在工程管理中须通过不同阶段的管理及控制,降低此类因素对造价的影响;对于建材价格不稳定、汇率波动、国家法规规范变更等不可控制因素,主要通过设置适当的合同条款,将部分风险实行转移,从而降低造价控制风险。

2、制定审计工作流程

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在程序、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建设单位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为跟踪审计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3、确定审计要点。接到审计任务后,根据工程特点及委托方要求,确认审计要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逐一落实。

(二)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对建设目全过程审计,是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补充新的财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注意总结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

(三)审计组应注重现场情况的监控

跟踪审计尽可能现场办公,与建设单位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参加建设单位重要例会,审计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工程进度、变更等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跟踪审计过程中资料积累要详细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相关资料,定期对施工单位完成的工作内容、工程量、工作质量进行核实,出具审核意见,做好审计工作底稿。

(五)审计人员内部沟通要顺畅

在审计的每个重大环节中,审计人员要及时碰头开会,集体研究解决,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在审计中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

下载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的探讨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的探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04-19 10:04:00 ]作者:肖小飞编辑:studa090420-【论文摘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对......

    如何提高审计调查工作质量

    如何提高审计调查工作质量 据审计署《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准则》的规定和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调查的实践,笔者认为,加强审计调查质量控制,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1.审计调查的......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 论文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国有固定资产;审计......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5篇范文)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 【摘 要】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

    改进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质量[五篇模版]

    改进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方法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审计任务不断加大,审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审计方法是否魘确,显得尤为重要。一、审计方法普遍存在的......

    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精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 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若干建议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若干建议 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于新茹潘栋梁 摘要: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这其中包括:行业竞争秩序不良,政府部门的不当干预,注册会......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2011-04-14 10:18:02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成果,是审计活动的客观描述和结果,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审计工作成果的好坏、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