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重点与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讲授新课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
秦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更适应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并 “焚书坑儒”,结果导致儒学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 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急需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而汉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政治上的宽松使得儒家思想在西汉初期得以有机会逐渐复苏。
今天我们将探究新儒学在西汉复苏到被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即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历史过程。如何评价“焚书坑儒”?
(1)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3)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纷飞,社会经济破坏严重。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刘邦吸取秦暴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统治者在治国思想上走向另一个极端。(2)措施: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教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如减租、免奴为庶人,士兵复员回乡授予田宅,免其赋役等。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汉随秦制”、“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随着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时期,社会各方面的事务需要更多的人才协助帝王处理;然当时国家面临南北边境不宁、境内王国尾大不掉的局面,需要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上西汉前期的皇帝都能注意吸取秦亡教训,比较重视人才,形成一种社会习惯,因而出现汉武帝时期的“举贤良对策”。2.“有为”(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此时国家既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人来协助治理,也更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贤良对策”——汉武帝多次在全国各地亲自选拨品行才能之人为官(1)方式:
首先令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郡县推荐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到朝廷,然后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问题进行考问,是为“策问”。被策问者以书面形式回答。因此全部过程可以概括为“举荐→策问”。(2)作用:
封建国家获得了所需要的能臣干吏;使得一批知识分子得以通过应对而步入政府官员的行列,如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等。
尤其是董仲舒,为儒学的复兴和被尊崇甚至使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
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应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连续三次作答,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得到汉武帝赏识。他还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全面肯定并确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合作探究1:汉武帝为什么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实施?
①、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②、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根本原因)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合作探究2: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阴阳五行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校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循环并从而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合作探究3: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解题关键: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是他要推行封建政治大一统的时代需要。思路引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社会背景。答案提示: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③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4、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作用
(1)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合作探究4: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影响: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汉武帝采取尊儒的措施
合作探究5: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初是私人教育。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是师徒相传,而真正由国家开办教育始于汉武帝。所以汉武帝在推动封建教育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 “五经”(引导学生注意与孔子晚年编定的六经的区别)。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②兴办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 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独尊。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独尊儒术的结果
(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儒学之士在中国政治和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3)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与稳定。(4)思想文化专制导致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合作探究7: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合作探究8:如何评价新儒学?(1)积极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②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③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消极
①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②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③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小结
春秋战国——秦——汉初——(西汉后期)汉武帝以后
一、本课测评: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解题关键:西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的思想、政治和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思路引领: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对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的具体措施。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二、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解题关键:了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指出积极可取部分和扬弃部分,并且加以说明理由。
思路引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④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
第二篇: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汉初的无为而治,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概念。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理解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难点:对新儒学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第一目 从“无为”到“有为”
回顾儒学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期: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1、汉初实行“无为”的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坏破严重,汉初,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汉武帝时实行“有为”的政策的原因
A、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汉经济实力增强,社会繁荣。B、但也存在许多问题:(1)、南北边境不宁。(2)、王国威胁中央。(3)、阶级矛盾激化。第二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历史贡献
他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
贡献:他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第三目
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A、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B、政治方面:用文人、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C、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为儒学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A、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B、儒学地位大大提高。C、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结果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四、本课小结
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三篇: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讲授新课: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备课资料1】“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备课资料2】萧规曹随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3)措施: 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需要有一套广泛的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 【备课资料3】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举“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著有《春秋繁露》。
2、特点: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备课资料4】阴阳五行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3、思想主张:
(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中央集权需要。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连,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
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3)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为人处世标准
五常: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4、影响:(扭转局势 付诸实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五经”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 《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
《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
《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
(2)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太学设立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3)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各郡县设立学校。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正统思想 文化主流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阐述儒家思想在汉代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过程。头绪多,涉及到一个“中心人物”——董仲舒,两个思想核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学说,以及两个“隐性”知识点,即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西汉的选举制度“察举制”。这两个“隐性”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受课时的影响,教学中又不能过多渲染,但又要使学生明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下一番功夫,以精炼的知识去讲授。另外,“无为而治”与“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知识的盲点,教学中要恰当处理好。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答案提示:
① ② 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③
本课测评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提示:
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材料略)
答案要点提示: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④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
第四篇:2017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必修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与练
【重点讲解】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应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连续三次作答,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得到汉武帝赏识。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这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了民力,保证了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了比较稳定的结合,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有为”政策的时代需要,因而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节约民力,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
生产的发展,总之有利于扭转汉武帝时代内外松弛的局势。从思想史来看,董仲舒通过对《春秋》的解释,将先秦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起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并且因为汉武帝的赏识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政策的实施,而获得统治地位。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也有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应当科学的区别对待。
【难点分析】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新旧制度的交替,导致思想学术界的学派纷呈、互相争鸣,出现了我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时期。秦朝专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但是,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迫切要求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汉武帝时代,一方面国力日盛,“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而新儒学恰恰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汉武帝遂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了三项重要政策。其一,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因此大兴。其二,将儒家经典确立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并且兴办太学,自此,儒家垄断了教育,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其三,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也逐渐获得了独尊地位。可以说,汉武帝的文化体制改革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汉武帝独尊儒学以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没有被禁止,而且当时所提倡的儒学自身也广泛吸收了其他诸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汉武帝创造性地将独尊儒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重要载体,它在客观上还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汉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光大了儒学的精神。当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他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是与政治专制相呼应的产物。它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有一定的消极之处。
【学法导航】
回顾、掌握、分析、探究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便不复存在。由汉至清,儒家思想都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必须知道汉代儒学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史实,探讨其原因。第2课教材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回顾西汉前期的政治环境,分析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尤其是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主张。
第二,掌握重要历史概念:如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第三,分析汉武帝选择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各派思想得以复苏。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滥用,已经造成严重的恶果。只有温和的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第四,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学习,我们不难知道治国方略、治国思想的选择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一种学说能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当时的形势和是否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具有封建迷信落后的一面,应当科学的区别对待。
【易混知识】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2)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3)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小资料】
董仲舒的求而止雨
董仲舒曾任过江都相,江都王国在今扬州,南临大江,北近淮河,傍带干沟(古运河),东望于海,颇得水陆鱼盐之利,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其地原为吴王刘濞所有,刘濞曾因之以兴叛乱。易王刘非是景帝之子,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景帝时初封汝南王,吴楚七国乱时,佐军有功,改封江都王。其人有才气,好勇力,广治宫室,素来骄奢。迁居东南大邦后,又广招四方豪杰,常有非份之想。作为一个中央派来的诸侯相,董仲舒既要维护中央王朝的利益,又不能开罪于自己的主子,实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但他正心正己,威重自生;又“以礼义匡正,王敬重焉”。当时易壬意高气盛,对董仲舒说:越王勾践依靠文种、泄庸、范蠡之谋,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三子称得上“吴之三仁”。并说:“(齐)桓公决疑于管仲,吾将决疑于君。”齐桓、越王皆春秋二霸,易王之意欲用董仲舒谋取东南霸业。董仲舒出于“《春秋》大一统”之义,委婉对曰:“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伯(霸),为(因)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提倡仁义,反对诈力,暗示其霸不可称、中央不可违。
董仲舒时刻以“兼善天下”为己任,在江都兴礼乐,致教化,调阴阳,利元元,所作所为,一任皆以利民安邦为本,江都称治,是武帝初年屈指可数的几个以教化治世而又颇有成就的二千石之一。《汉书·循吏传》称:“孝武之初,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能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由于时远事吵,董仲舒在江都的治迹已不可详考,现在记载较多的是祈雨止雨之事。史汉都说:“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交感、运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与此相反)。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王充亦说:“董仲舒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意即:考察《春秋》经上所记灾异现象,推导阴阳交感运行的规律,然后根据这一规律来求而止雨。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就曾揭示:孔子作《春秋》,“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凡是《春秋》所讥刺的,必然有灾害现象出现:凡是《春秋》所痛恶的,也必然有怪异现象出现。他说:“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人事的极好和极坏,都可以感动天地,引起天变。可见天灾实起源于人祸,人事有失,就导致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就引起风雨失节。反之,如果人事得当,自觉地调节阴阳,那就必然风调雨顺了。基于这样的认识,董仲舒于是制定了一套求而止雨的方法和仪轨。他说:天大旱,是由于阳气太重,求而必须损阴益阳:“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其藏而匿,女子欲其和而乐”;多雨,是由于阴气太盛,止而应当移阴而壮阳:“凡止雨之大体,女子欲其藏而匿也,丈夫欲其和
而乐”。此外还讲究同类相感:求雨以水日,止而以土曰:并造土龙,设土坛,穿青衣,舞童子,斋告祷祝,其行近巫,怪力乱神,为孔子所耻言。
【同步训练】
1.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①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②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③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④“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 学体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天子有警示、劝戒和约束作用的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春秋大一统”
C.“仁政” D.“三纲五常”
4.假如你是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他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
①《诗经》 ②《春秋》 ③《道德经》 ④《礼记》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请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今天的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追求的高学位,但最初的博士应该是指
A.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 B.儒家学派的弟子
C.博闻广记、学问高深的士人
D.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
7.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以下有关太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124年,由汉高祖创立
B.太学中的博士弟子不须考试就可直接做官
C.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的重要标志
D.与官员的选拔任用无关
8.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为官方学说,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社会环境的变 D.其他学说的衰落
9.在下列汉武帝采取的治国措施中,对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未起到直接作用的是
A.举贤良对策 B.重用文学儒者
C.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D.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10.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11.阅读下列材料: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参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董仲舒观点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2)结合秦汉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造成儒家在秦汉时期不同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3)儒学思想为什么会自汉武帝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提示与答案】
1.D 2.C 3.A 4.B
5.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政治思想,“大一统”为政治实践,思想为政治服务。
6.A 7.C 8.A 9.A 10.B
11.(1)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实质: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受命于天,依照天意进行统治,神化君主权力,是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秦朝适应创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实行“焚书坑儒”、崇尚法家的政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黄老思想。随着经济的恢复,为解决诸侯王问题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改造孔孟儒学,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3)这是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与统治阶级的扶植相结合的产物,孔孟所创立的儒学在董仲舒手中糅合道家、阴阳家、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在神化皇权和严格等级名分基础上,使儒学焕然一新,实现了儒家自创立以来的第一次革命。这就迎合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需要,从而为统治者所大力扶植、宣扬,以致成为独尊,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同时儒家思想本身所蕴含的对人民大众的亲和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启示:第一,任何一种思想要想永葆生机,必须要与时俱进;第二,任何一种思想要想为全社会所接受,必须要获得国家机器的支持;第三,任何一种思想,必须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存。
第五篇:第2课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学案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题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从“无为”到“有为”
(1)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但是,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 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有为思想逐渐恢复。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朝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1)他是西汉时期 广川人。
(2)他应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赏识。
(3)晚年著有《春秋繁露》一书,把诸子百家中 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2、主要思想:
(1)针对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2)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针对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 仁义礼智信 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3评价新儒学
积极:1推动儒学进步,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符合大一统局势.3推动教育的发展 消极:1迷信思想, 2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束缚思想,阻碍文化进步
三、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合作探究:
3、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a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b: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2、影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课堂同步] 一 单项选择题
1.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措施不包括
A举贤良对策 B 兴办太学 C 设五经博士 D 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2.以下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的根本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儒家通过吸取各流行学派的精华从而取代各家学派 B 通过政治上的统一来维护思想上的统一
C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 皇帝应该严格按照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
3.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是因为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这段话
A.突出君主权力的神圣性和决定性 B.指出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C.强调君主权力的不可怀疑性 D.体现出对君主权力的无可奈何
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1体现为 ①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09年7月22日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创下日全食观测人口最多韵纪录。而在公元前178年发生日食后,汉文帝为此下诏:“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汉文帝的认识和做法与下列哪一主张最为相似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在曲阜孔府大门前,看到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蓝底金字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真正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思想家是
A.孔子的“仁” B.孟子的“民贵君轻”
C.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荀子的“仁义”和“王道”
9.冯天谕等人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①“克已复礼”主张 ②“独尊儒术”主张 ③“大一统”学说 ④“三纲五常”学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里的“道”是指 A.封建统治秩序
B.封建统治原则 C.自然规律
D.道家思想 11.在下图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佛教学说 12.《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晋人郭巨为供养 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说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于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提速训练]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董仲舒说:孔子修《春秋》,把一统当作首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义。现在学士们各持异说,朝廷无法一统,法制屡变,臣民不知所从。请将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一概废绝不用,专用儒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董仲舒也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中华五千年》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是怎样“专用儒术”?这一做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