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22:3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

第一篇: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

四川省布拖县火烈乡小学二年级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者:火校XXX 设计构思:生活是以儿童为主题,以生活为中心,统整“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设计课程之前,仔细审视教材内容,让学生能更贴近学校生活环境,体会大自然的巧妙与美丽,在人文环境方面针对校歌、校景、校树等,设计成又去探索的学习活动。

这种教学活动在使学生由实际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并使学生能进一步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除参考课本以及练习册内容外,积极辅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节数:2节

教材来源:人教版小学语文27课《清澈的湖水》

教学准备:访问创校相关资料,校歌的由来等;制作《我们的家:美丽的校园》简报;准备校歌歌词及录音带;搜集校外的小湖泊“火烈湖相关资料”。教学活动流程:

一、带领学生观赏校园一花一木,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

二、带领学生参观火烈湖,引入正题《清澈的湖水》,然后谈谈收获;

三、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画下来;

四、出示《我们的家:美丽的校园》简报,让学生谈谈与自己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五、教师给学生放校歌《觉撒咯》,学生听了说说有什么收获,特别是“火烈湖畔响起朗朗读书声”这句;

六、教师给学生讲解学校最漂亮的花坛的由来,然后顺手捡起花坛里面的一片垃圾,问学生应该怎么做。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从校外参观中学习本篇文章;

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比如说画画;

三、能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大家庭”;

四、能通过校歌的听,对学校加深认识;

五、通过一连串的探索观察,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

一、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

二、从参观到画,合理地引入正题,激发学生兴趣;

三、从随意的一个动作“捡起垃圾”,引发学生思考,乱丢垃圾是不对的,我们都要把校园当成自己另外一个“美丽的家”;

四、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长了见识,也增加了学习兴趣。

第二篇:河北黄庄主题统整教学

河北皇庄小学的“主题统整教学”与“321”策略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7月14日 作者:李炳亭 韩世文

来源:中国教师报

已经进入学期末的河北省三河市皇庄小学的课堂上,虽然少了学习新内容的激情碰撞,但“小老师”们依然轮番走到黑板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引领大家巩固已有的知识。每个学生装订齐整的学案,教室四周布满的大小黑板,还有实施评价的“荣誉舞台”„„所有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景象,都在暗示着这所乡村小学不平庸背后的精彩。

河北省三河市曾经是名噪一时的素质教育强市,如今又成为廊坊市课堂改革的排头兵。其中,该市皇庄镇的皇庄小学实施的“主题统整教学”——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样一所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之所以能走在当地课改的前列,确实有其特殊的精神特质。

●“教育叙事”背后的反思成长

皇庄小学里最引人注目的,就包括那一本本装订整齐的《教育叙事集》——该校从2005年开始每月精选的教师反思“文集”。

几年来,教师的所思所想清楚地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前进的轨迹。

在“叙事集”中,皇庄小学副校长米涛记录下自己随当地教育局组织的“教育考察团”赴杜郎口中学考察的所见所思,他借鉴杜郎口的形式,在学校的课改实践中,也让小黑板发挥了大作用;教导主任宗丽光发现“小组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于是在班中分组组建“学习共同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张凤红在借鉴名校经验过程中总结道:应根据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一套适合我们自己学情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娓娓道来的教学故事,还是言简意赅的教学反思,皇庄小学的教师们就这样坚持“叙事”,坚持反思,而其个人成长显而易见,作为主编之一的米涛看到这样的成果,“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或许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反思习惯,皇庄小学自2009年3月开始探索,在学习借鉴中不断总结,并很快推出了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改模式。

●四大层面的“主题统整教学”

传统课堂“高耗时、低效能”,使建立“高效”课堂成为教育的“燃眉之急”。于是,皇庄小学校长段昱宏在借鉴经验的同时,为学校制定了“几步走”战略:“一年级搀着走、二年级扶着走、三年级领着走、四年级跟着走、五六年级自己走。”此“战略”使打造高效课堂凝聚成为全校发展的“一盘棋”。

为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皇庄小学的管理者站在全局的高度,在课改中实施“主题统整教学”。“主题统整”包括四个层面:经验的统整,强调知识与经验作有意义的统整,将学习落实于情境中,让文化、背景后设认知与个人经验密切结合;社会的统整,强调课程以个人或社会争论为核心,学校和社区生活结合;知识的统整,强调知识的脉络化,视知识为真实生活中统整的整体,使学习更有意义;课程的统整,强调掌握统整课程的特征来设计课程,顾及学习者个人经验、社会的关注与知识的应用。

在“主题统整教学”的框架下,该校语文学科创立了“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形式: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米涛强调:“单元整组教学”既包含“主题式教学”,又大于“主题式教学”。其层进式的流程包括: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课型可分为:单元导读课、理解内容课、回顾总结课、习作训练课、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学习成果展示课六种,此教学方式有效地推动了该校语文教学以及“大阅读”的实施。

●“321”策略下的学案式教学模式

记者在该校课堂上看到,学生所持的各科学案设置均不相同。英语学案包括“课前预习目标、课前检测、巩固提升”等,语文学科分为“预习目标、(课上)预习提纲、资料链接、预习展示”等,数学则又变成了“忆一忆、学一学、用一用、易错点”等板块,充分彰显着学案的课程特色。

据米涛介绍,学校正试行探究性学案式教学模式。学案编写基本格式可总结为“321”,即三个环节:预习环节、展示环节、反馈环节;两个层面:知识层面、操做层面;一项基本要求:实用。编写过程可分为“三段六步”,“三段”即“预习、展示、反馈”,“六步”即“自学——讨论——展示——点拨——检测——提升”。

以学案为基础,皇庄小学还制定了“高效课堂321”的实施策略。首先,“321”以倒计时方式呈现,表达了建立高效课堂的时间紧迫,使教师有紧迫感;其次,“321”即该校高效课堂模式按照三个环节、两个层面、一项基本要求高效推进;最后,课堂时间按照“321”比例分配:自主探究20分钟,合作交流、互补提升15分钟,反馈生成5分钟。

在此模式下,学校建立了名为“荣誉勋章”的荣誉竞争机制,形成了以班级荣誉竞争台为阵地的,荣誉星、荣誉卡、荣誉勋章,逐级晋升的评价机制。班级设置“星光大道”,包括学习星、进步星、孝心星等评价模块。执行中做到:堂堂清、周周评、月月奖。个人、小组、班级整体联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课改的推进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制定了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即通过“一审、二录、三评”,形成对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立体式评价„„

课改实施一年来,教导主任宗丽光发现,班里一位叫李云龙的男孩,以前总不完成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久之后就变了,时时为小组的荣誉考虑,学习主动性也强了。四年级数学教师周福利发现,曾经“不会说话,不善管理”的韩爽,如今做起卫生委员来,得心应手,课堂上也争抢着展示发言了。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常常令老师惊叹,六年级英语教师刘伟看了学生们表演的惟妙惟肖的英语短剧后,至今津津乐道„„

课改,让课堂焕发了生机,让学生自信地成长,学校更是走上了一条自然“高效”的发展之路!(李炳亭 韩世文)

第三篇: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语文统整的意义:

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预设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但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教学的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将是浮光掠影。

2、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但大多数的课堂上,学生只是在某些学习环节中拥有小小的自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学习自主权。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实施的困惑里,尝试通过整体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语文统整的目标:协同、高效、乐学。语文统整的方法

1、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课程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的这次研究正是打破了这种一课一课、一成不变的教学顺序和每一课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理解中心的惯有教学程序,改变了以往对每一课平均使力的做法,转而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甚至是整册书的重新布局、调整。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成了我们语文组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统整教学”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就以人教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来谈谈:思路是“单元统整教学”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内容是依托教科书,打乱了原来的课题顺序,经过研讨重编了八个单元的单元主题,以

1、丰富的课余生活;

2、壮丽的祖国山河;

3、智慧故事;

4、秋景.秋思;

5、名人故事;

6、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7、可爱的动物;

8、故事荟萃为学习内容的新主题,在此主题的引导下,或增或减相关的课文。当然,“单元统整教学”不是对单元课文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统整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2、研究教材,用活教材。

整个教学的过程,在单元目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由扶到放,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而且每堂课各有侧重,师生活动清楚,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全面的锻炼,语言实践性很强。使学生在单元系列课文的学习中,能系统地得到训练,培养了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规律,既提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统整”带给学生多重体验。对单元课文的重组,对课文内容的多样呈现,使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样的统整从积累到运用,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而且多样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兴致高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我爱劳动”主题统整活动方案(修改)

“热爱劳动我能行”活动方案

——惠州市特殊学校启智部 “我爱劳动”主题统整活动

一、活动宗旨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活动统筹小组 组长:严旭露

副组长:严忠沅、曾家苑、苗红亮、刘思婷

组员:李艳庆、樊水张、陈锦娴、袁雪芬、黄嘉敏、谢义足、余健良、张美珍 协助部门:医务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信息中心、办公室

三、活动目的

1展示学生在“我爱劳动”主题教学中的学习成果。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是光荣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通过展示自己的劳动才能,品味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4促进亲子关系及家长间的交流互动。

5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工作的机会。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5月5日上午 地点:惠州市特殊学校

五、活动参与人员

启智部全体师生、学生家长

六、活动工作人员安排

全场活动统筹:严旭露

安全及后勤统筹:严忠沅

安全工作:启智部全体教师、学校安保人员、志愿者。

医疗保障:校医

活动当天具体分工:

奖品购买及准备:严忠沅(负责人)、谢俊健、朱岸辉 场地准备:林秋明 座位安排:严忠沅 活动摄影:廖奕锐

活动录像:林秋明

主持:音乐科教师(待定)

场内工作人员:职高学生(负责人:胡彩梅)

活动后收拾场地:职高学生、各班师生协助

七、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流程及组织方式。(教研组)

2、统计参与学生人数和家长人数。(负责人:严忠沅

各班主任配合)

3、做好工作人员安排和经费预算。(负责人:严旭露,教研组员配合)

4、联系协助单位及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负责人:严旭露)

5、活动当天的主持设计(负责人:刘思婷

主持人配合)

6、会场布置(负责人:严忠沅

各班级配合)

7、细化全场人员流动方向,避免拥挤、控制全局。(负责人:严忠沅,各班级配合)

8、物品准备: ⑴、奖品购买。(负责人:严忠沅)⑵、活动道具及素材准备。(负责人:教研组)

相片和视频收集(负责人:严旭露)

视频制作(负责人:严旭露)

现场作业卡(负责人:严旭露、苗红亮)现场问题(负责人:严旭露、曾家苑)全场学生的图片(负责人:曾家苑)图文连线(负责人:苗红亮)PPT图片(负责人:苗红亮)

八、活动流程

(一)开场前暖场

1、播放教学相片视频

2、暖场活动:

⑴、一起拍起来:台上学生打非洲鼓,台下学生根据节奏拍掌

⑵、一起动起来:音乐《劳动号子》等

根据主持人的指令,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跳起来。

3、看视频,引入活动主题

出示学生劳动的视频,提出问题: ⑴、视频中的同学在干什么?

⑵、表杨爱劳动的同学,说明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游戏互动

1、问答环节:

⑴、看PPT展示的图片,说出图片中劳动工具的名称、数量、颜色、功能。(现场根据主持人的提问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请看屏幕,这是什么劳动工具?请举手回答。”这时只要口答即可;若主持人说“请手上有相同图片的同学把图片举起来。”学生就要把相应的图片举起来了。)⑵、看PPT 展示的图片(班级学生劳动照片),说说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备注:根据主持人出示的图片和指令,台下学生拿出相应的图片,对了的同学发糖果(职高学生为工作人员,班级教师协助)

2、图片与实物配对环节: ⑴、每次请6位学生请根据主持人出示的图片,拿出相应的实物。进行2轮。(可根据上来的学生能力情况增加要求,如:请根据图片拿出相应的劳动工具,然后做个相应的劳动动作。)

⑵、每次请2位学生上台,请根据主持人出示的图片和指令将劳动工具摆放到相应的地方。进行3轮。

3、图文配对环节:

⑴、每次请2位学生上台,将白板上的图片和文字连线。进行2轮。

⑵、每次请2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的图卡下面写出图片的名称。进行2轮。备注:台下学生完成连线题(图文配对、数与量的配对,视情况给予奖励强化,职高学生发放糖果,班级教师监督协助)

(三)班级活动/ 比赛

地点:各班教室

形式:游戏、小竞赛、汇报展示等(各班自定)

惠州市特校学校启智部

2017年4月18日

第五篇:主题统整模式下“综合德育课”的设计与实施

主题统整模式下“综合德育课”的设计与实施

【摘 要】在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的深化课改大背景下,克服传统“假大空”“说教灌输”等形式主义德育,可以从课程整合的视角,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探索通过主题式学习的形式将“说教式”的德育转变为“体验式”的德育,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使其做到知行合一,内化道德观念,并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

【关键词】主题统整 综合德育 设计实施

一、缘起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出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充分肯定新课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随后,浙江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化课改的文件,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凸显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拓展、整合、选择”思想。

综观我国的德育现状,存在“假、大、空”等形式主义的特点,加上应试教育中“主”学科的挤压,属于国家课程的品德学科往往也是以灌输的形式教给学生,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仅仅停留在“嘴上”,没有内化进孩子心里,更是很少落实到行动上。

我们认为:道德教育绝不是喊口号,它应该是根植于儿童日常生活的,“从生活中来”,更要“到生活中去”。除了知识上的获得和了解,更应该有实际的体验和行动。因此,我们提出“综合德育课”的概念,即利用学校业已成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整合品德学科、少先队以及综合实践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主题的形式设计课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服务为主,将道德教育的目标渗透其中并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二、理论依据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进步主义教育的思想领袖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合金,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而是一个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由此,他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为四点:

1.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个体的鉴别力与判断力。

2.培养个体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动道德”。

3.培养具有行动力量的品格,积极实践道德。

4.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从儿童参与社会生活出发,脱离教条式的灌输。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并最终让儿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最佳载体。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有效践行德育教育的天然平台。

(二)Jacobs的科际课程整合理论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整合相关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改革起始阶段以德育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整合实施为重点。”综合实践活动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具有课程整合的天然优势。

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理论学习之后发现课程整合的模式有许多,如Palmer的课程联结模式、Beane的主题概念整合模式、Jacobs的科际整合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美国课程专家Jacobs的科际整合模式方便理解与操作,遂采用了这一模式。所谓科际整合模式,是指:“围绕主题将两个以上的学科整合在一起,主题可以是议题、问题或经验,也可以是跨学科技能(如思维技能、社会技能)与跨学科概念(如系统、模式)。设计科际整合课程首先须选择一个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继而根据主题确定各学科与之相关的内容,调整并确定教学目标,最后再设计学习活动。”

三、实施路径

根据Jacobs的科际课程整合理论,我们确定了课程整合的终极追求:“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也就是将德育的培养目标置于课程的核心位置,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实践、“做中学”的形式将德育内化进孩子心里并表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以“主题”为中心进行统整,有机整合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等。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将品德学科、少先队置于核心地位,防止德育目标的偏离,然后利用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开展主题式学习。每一次的主题学习围绕德育目标,从“构建主题―整合内容―课例设计―活动实施―成果交流―表现评价”逐步推进、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开发和学习过程。

四、案例研究

(一)德育总目标和主题的确定

学校的德育总目标都是依据儿童的身心和年龄特点,结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来确定。比如,针对低段孩子的特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树立他们对自我、家庭、伙伴、学校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行动融入集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爱的教育”就能自然生发,于是我们开发了“认识我的校园”“我有一双小巧手”“家务活我能行”等德育主题。到了高段,儿童的生活世界进一步扩大,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渴望与外界交流,道德意识也更加主动,这时的德育目标就是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与异性交往、更具有规则意识、更广泛地参与社会。

以下的案例是我们在小学高段开展的一个大主题“走进职业世界”,整合了综合实践的“劳动与技术”领域以及“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内容,目标是让孩子们认识多种多样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神圣和意义,激发自我的职业梦想,能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走进职业世界”整合内容与主题设计

(二)案例呈现

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围绕主题进行了目标与内容整合,设计出主题活动方案和具体课例。下面以主题二《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为例,具体呈现我们的实践案例。

《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完整方案

〔构建主题〕校园中的职业之教师职业研究。

〔整合内容〕浙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园丁赞歌》;综合实践活动之“研究性学习”领域。

〔课例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活动,能够根据小组选题深入了解教师职业。

2.能够参与研究的全过程,知道某一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和步骤,能够恰当地呈现小组研究成果。

3.通过小队展示,了解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教师职业。

4.能够对教师职业有更深的感悟,尊重教师并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指导难点

研究方法的梳理;感恩活动的设计。

指导过程

1.教师职业初印象。

自由谈:请你说一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感受。

2.研究主题的筛选。

头脑风暴:刚才同学们谈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感受,从中可以发现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甚至有失偏颇的。那么,你还想了解教师职业的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记录研究主题)

讨论主题研究的价值、可行性等,筛选出可以研究的题目。

3.研究方法的确定。

针对你们的选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调查研究(问卷、访谈)、文献资料、对比研究等。注意:适当、适合。

4.研究方案的撰写。

各小组完成自己的研究方案(教师指导)。

5.研究过程的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教师介入指导)。

6.研究成果的汇报(具体见“成果交流”一栏)。

〔活动实施〕

课内+课外,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课内开题与汇报、课外展开实际研究,教师适时跟进与指导。

长短课结合:开题(1课时)、课外指导(短课)、成果交流(长课60分钟)。

〔成果交流〕

准备材料

课件(包含2个视频);倾听提示单45份;卡贴36张;黑色水彩笔6支;活动单6份;铅笔盒。

不同角度看教师职业

1.学会倾听(记录单)。

2.各研究小队汇报。

(1)爱心小队:考试学科教师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

(2)太阳小队: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

(3)阳光小队:“沈老师的一天”跟拍视频。

(4)微笑小队: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3.研究方法的梳理。

听完了这几个小队的汇报,你了解了哪些研究方法?能谈一谈你对这种方法的了解吗?(板书: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

4.教师职业再认识(对比学生先前的初步印象,得出新的认识)。

5.小结。

教师很辛苦,但依然很满足;压力很大,但依然很负责;每天很疲倦,但依然很幸福。让我们为辛勤的老师点赞。

感悟教师职业

1.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前面几个小队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教师职业,七彩小队带给大家的研究成果是教师最幸福时刻的微视频。(视频2分钟)

(1)教师什么时候感觉最幸福?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2)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

2.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10~15分钟)。

(1)让我们每个小队为老师设计一个感恩活动吧,为辛勤的教师暖暖心,为承受压力的教师减减压,给教师带去更多的幸福感。

(2)设计展示与汇报。

深化职业研究

方法的迁移。(将学会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其他类型的职业)

〔表现评价〕

根据主题研究内容展开表现性评价。

(三)案例解析

以上以“德育目标”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整合了品德、综合实践等国家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道德实践”。这样的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课程专家Acherman提出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四项标准:“学科内的有效性、对学科而言的有效性、超越学科的有效性、更广博的学习结果。”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不是随意将“相关”内容糅合在一起,而是要考虑到被整合的学科彼此是否能相互获益、相互增进学科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否将综合学习的内容同化到他们的认知架构中,以不同学科的角度描绘、思考复杂的世界现象,形成整体性的探讨知识的方式,同时又不削弱被整合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认为:要符合这样的标准,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容层面的整合,还应考虑到教学目标、学习方式等层面的整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以“德育目标”为核心首先进行了目标上的整合,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内容整合才能“灵活”。然后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探究,最后在学生充分体验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恩主题的设计”这一环节,将道德的感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2.“说教式”德育转向了“体验式”德育。

《品德与社会》与综合实践的整合,目的就是突破传统“说教式”德育形式,转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体验式”德育,将道德感知升华为道德行动。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园丁赞歌》这一课中,问及学生对教师工作的印象,大多数学生只会说“空话”“漂亮话”,如“老师很辛苦”“老师很爱学生”等,但若让学生打开心房,对教师的怨言其实很多,比如“老师总是多变的”“老师很容易生气”“老师自己很轻松却总是逼着我们做作业”“老师总是很凶”,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其实很肤浅,这样的情况下说再多的感恩教师的话都没有用,只有让学生深入去了解、体会教师职业,“感恩”才有根基,德育目标才能实现。

3.优化了课程内容,让德育目标有效达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上课的教师往往捉襟见肘,目标的定位也难以把握。当与品德等学科整合以后,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既能明确德育的目标,又能将综合实践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德育目标能够更有效的达成。

五、追问与反思

(一)教师需要从“教学观”转向“课程观”

主题统整式综合实践的实施不同于基于教材或者基于教师经验的传统教学,它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甚至没有教材也能教。即从“主题―目标―内容―评价”等都要一致性地考虑,灵活性很大,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从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容易“迷信”教材内容,难以实现取舍或者统整安排。因此,教师需要从课程观的角度设计活动并展开教学,这样,即便主题实施的灵活性很大,教师也能从高位把握,最终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二)需要探索多学科教师的协同教学

主题统整会涉及多个学科。目前,我们只探索了综合实践四大领域以及品德、地方课程、少先队活动等课程的整合,这就涉及这几门学科教师间的联合教研和协同教学,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从实践来看,主题统整还会经常涉及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这就需要更广层面的多学科教师联合教研与协同教学,这样的模式目前还是一个空白,可以尝试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Z].浙教基[2015]36号文件.[2]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Z].浙教基[2015]79号文件.[3]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4]黄志红.课程整合的历史与个案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5]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 310000)

下载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统整教学活动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 计》教学设计[精选]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哪些地方玩?那你们去过科学宫吗?科学宫每年都会在春季举行科技展,下面就是我市1998~2003年中小学生......

    语文统整教案(大全五篇)

    u881215王伟佳u881221锺玉敏u881222张裕嘉u881232金家如u881236陈宜真书名:我要牛奶(远流出版)作者:珍妮弗A艾利克森绘图:欧拉艾腾译者:林真美课程架构图:设计u881215王伟佳......

    幼儿园小班主题统整课程实验计划(精选5篇)

    一、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渗透了许多新的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如何将《纲要》的思想和理念转变成有效的教育行为,如何在幼儿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

    小班感统活动设计篇(本站推荐)

    活动设计篇 活动名称:《宝宝滚球儿》 适合班级:小班 活动目标: 1、探索多种方法滚球,体验在运动中探索的乐趣。 2、触动全身神经系统的总动员,强化本体感。 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

    我园实施主题统整课程的问题及改进之道

    我园实施主题统整课程的问题及改进之道 ——深圳远恒佳教育集团韩进 摘要: 幼儿教育课程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集团自成立幼教中心以来,一直想打造一......

    “课程统整”,这又是一个新名词

    课程统整之我见 钱焱 “课程统整”,这又是一个新名词。 5月8日到9日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在溧阳实小省基地活动中,耳边反复响起的就是这个名词。在各校的理念阐述活动中;在各类学......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钟面的认识》——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认识整时》是上海培智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根......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整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