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

时间:2019-05-12 22: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

第一篇: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

历史活动课

(2012-07-20 15:02:26)转载▼ 标签:

杂谈

历史活动课

如何优化历史活动课,一、确立适宜的活动主题

[案例1l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规定了四个内容的探究课:“破解彩陶之谜”、“了解身边的历史”、“寻访丝绸之路”、“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这些内容是教材中明确规定的。

[案例2] 一位教师在进行世界史教学时,引导学生上了这样两节探究课“曙光还是灾难——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这种探究内容并不是教材中规定的,而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的。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看出,历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要反映学生的兴趣和时代特征,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都可以做活动屎的主题。确定主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

②主题不宜过大,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设计科学的活动目标

历史活动课的目标设计,应紧紧围绕《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设计时可考虑如下方面:

“知识与能力”:在进行探究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并培养各种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设计活动的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运用不同方式表达探究结果的能力等等。例如,学习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内容后,可以要求学牛制作一个坐标曲线图来概括这一曲折发展的过程,既能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认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就活动课而言,“过程与方法”是这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因为“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均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三者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在历史活动课中,常用的方法有:查阅资料法、调查法、访问法、实践法等。同一节活动课,可能要用到多种方法。例如,人民版高中新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设置了活动课“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如果按照老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老师可能就是在讲述完科举制度的内容后就简单的请学生讨论一下利与弊,学生也就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一些说法回答出来。这就明显流于形式了。而在新教材的这节活动课里,编者提出了活动目标,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了活动准备,包括查阅整理资料、组织辩论队伍、设定辩论程序、布置场地等等;给出了活动建议、活动说明,最后还设置广课外活动。这样来认识“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学生深入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学习采用各种方法为解决问题做准备,那获得的就绝不仅仅是知识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如下内容:

1.获得亲自参与历史探究的体验,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品质。

例:一位教师在讲到唐朝的雕版印刷技术时,用了如下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雕版,并提出问题。①制作雕版时应注意什么?②一个优秀的雕版作品需要哪些技术做支撑?同学们一边做一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历史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2.学会合作与分享。

在历史活动课中,由于个人特长不同,而完成一项历史活动往往又需要多种能力,绝非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完成,因此,需要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自觉遵守合作规范的意识;同时,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在合作集体中的角色定位和应有作用,培养人际沟通和合作中协调角色关系的基本能力,并懂得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思想和成果。

3.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在历史活动课中,要使学生基本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包括确立“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意识,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等。

中学生往往喜欢凭主观臆断得出历史结论,这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指出“这种结论得出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等,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史实的科学态度。

在制定活动课的目标时,主要从上述三方面着手,但在具体操作时,这三个维度所占的比重并非必须均衡,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有侧重点地设计。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寻访丝绸之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这一活动课时,就对这三维目标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整合:

(1)通过借助于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来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进行古今地图对照,掌握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并能在绘制的地图上说出丝路路线;知道图示法、古今地图对照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查阅和收集有关历史资料、文献资料等。

(3)能认识到学习历史离不开地图,离不开地理,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

(4)通过丝路的寻访,培养集体协作精神。锻炼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和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对历史活动课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入探究状态,为以后的探究工作提供基础与保障。准备工作做好了,活动课就成功了一大半。具体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立活动主题。

2,对“活动主题”进行分解、细化,这可以有几种方式:

(1)由学生自行分解:如《了解身边的历史》(北帅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这节活动课,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把它分解成“服装演变的历史”、“笔的历史”、“汽车发展的历史”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解:如“寻访丝绸之路”这节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一起把它分解成如下内容:

①丝路简介(包括名称由来、作用、丝路与人物、丝路的衰落、丝路的路线等)。

②丝路上的城镇(丝路在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重要城镇)。

③有关丝路的思考。

(3)教师完成分解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学生来讲比较生疏、不知从何下手的内容,如“贵姓何来”活动课,教师把它分解如下:

①研究本班各个姓的起源,探究“百家姓”反映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观念。

②研究与诸侯国、朝代、地名相关的姓,探究其反映了什么历史社会现象。

③研究带“女”字旁的姓,探究其反映厂什么历史社会现象。

④研究复姓的规律。

⑤研究少数民族改汉姓的问题。

⑥研究中华姓氏的作用及其与西方姓氏的区别。

经过这样的分解,学生做起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3.产生主持人。

活动课重在学生活动,所以活动过程的主持人最好由学生来担任。主持人在准备阶段就应产生,以便开展组织工作。其产生方法有以下几种:

(1)学生自荐:重在锻炼学生的勇气和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由于是学生“我要做”,其会全力去做好。

(2)学生推荐:重在锻炼学生“识人”能力。大家推荐的一般是在同学中威望较高、能力较强的同学。被推荐的同学也有一种被欣赏、被认可的感受c

(3)教师指定:重在锻炼学生接受任务后的责任感。但一般不直接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里缺少了自发的、积极的因素以及其他学生的认同感c

4.选取合适的组织形式。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探究式、个人独立探究式、个人探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小组合作式,下面就此种方式来谈一下在准备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

(1)分组。分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兴趣分组。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选题相同或相近的组成一个小组。

②异质分组。主要针对大家都很陌生的内容。重在锻炼学生学会与更多的人、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2)产生组长。小组成员自荐或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教师帮助其明确职责,做好小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协调本组工作,与大家一起讨论探究结果的汇报形式等。

5,与学生共同协商评价标准。

在活动之前,就应该商定好评价标准,一是可发挥民主,人人参与;二是可使同学们自觉朝此方向努力;三是可增强竞争意识。

评价标准包括个人评价标准和小组评价标准两种,可根据活动课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如,一教师在《了解身边的历史》这节活动课上,制定的小组评价标准如下:

①主题明确,报告完整;②体现历史变迁;③资料内容翔实、丰富;④编辑制作图文并茂,精心安排;⑤反应敏捷、应答自如;⑥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从这个评比标准中就可看出,它涉及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每条标准都达到了,活动目标也就全面实现了。

6.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任何一个集体都存在着能力的差异,历史活动中也不例外,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一样,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使他们得到锻炼呢? 这就需要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检查评价机制。如一教师在一节活动课中明确提出如下要求:

①每个学生必须亲自收集两条以上的资料。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放在档案袋中,并注明出处(书目或网站),以备教师批阅。

7.教师在准备阶段的工作。

教师在准备阶段是最忙碌的,工作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②提供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站名称。

③时刻关注不同角色的学生(主持人、小组长)的工作进展,恰当地给予指导。

四、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广义上讲,从活动课主题的确立,到活动课目标的确定,到活动前的准备,再到探究过程、探究结果的呈现和总结等,都是活动课的过程。但这里我们探讨的是狭义的活动过程,即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探究成果的表达交流阶段。

1.活动过程的主要内容:

(])学生将进入解决具体问题的状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主动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加强沟通协作,以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等。

(2)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集体探究、体验所获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用合适的方式把探究结果呈现出来。

2.活动过程的原则:

(1)亲历性原则:一定要亲身经历探究过程,通过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等。

(2)自主性原则:学生有自主性、自发性,自己设计、自己实施,学生能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自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3)协同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共同协作、共同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

3.探究过程的实现形式:

探究结果的实现形式可根据活动主题、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突出“新”、“活”、“实”。(1)”课题研究型:

以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如“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活动,就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形式。而“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这一活动,显然得采用文献研究的形式。

(2)活动设计型:

以解决一个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寻访丝绸之路”、“设计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路线”等活动,就属于这种类型。

4.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

成果的表达交流方式可以多样化,主要包括:

(1)报告式:这是一种把调查结果、研究结果形成报告,通过口头或书面进行汇报的一种方式。如在“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查阅来的大量资料、图片,把中国古代服装服饰发展的历史呈现出来,就可以用这种形式。

(2)竞赛式:是以展开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类型。如“成语历史故事竞赛”等。

(3)欣赏式:是以展示、欣赏为主要目的一种方式。如:唐诗、宋词鉴赏会,历史书画,古钱币,邮票收藏与欣赏等。

(4)壁报式:主要以壁报、手抄报等形式来开展的,如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学的教师在组织“寻访牡绸之路”这一活动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把全班同学分组,每组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将探究成果凝聚成手抄报,然后每组派一个讲解员为大家讲解。

(5)亲身体验式:主要是以学生的亲自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如:有些教师在进行“破解彩陶之谜”这一活动时,会把学生带到陶吧等地,亲手做一件陶器,在做陶的过程中领会其技术要求,了解其流程,体会其中蕴涵的占老的智慧。

此外,还有答辩式、辩论式等等。每次成果汇报,既可以采用一种方式,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五、活动课的评价与总结

历史活动课的评价是整个活动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活动课教学目标、发挥教育导向作用和进行质量管理监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历史活动课的评价既要具有形成性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又必须具有总结性功能(验证活动目标的成功程度,指明改进方向)。进行评价时,必须充分体现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取向,并从活动课的目标出发,来考虑评价内容与形式。

1.历史活动课评价的一般原则:

(1)评价要重在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

(2)强调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评价必须与指导相结合。

(3)重视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把自我评价作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以及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4)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气氛。

2,历史活动课评价的特点:

与常规历史课相比,历史活动课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历史活动课中,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个人、学生小组,还可以是家长等。

(2)评价内容丰富、灵活。历史活动课的评价内容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主动提出研究的方案、设想,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二是在活动中获得的主体经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加以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他人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结果反映出来。三是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筛选资料,对材料归类分析,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3)评价手段、方法具有多样性。历史活动课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既可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也可采用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等。

3.历史活动课评价的实施:

(1)评价方案的制定。可以由教师提出具体的方案,然后大家讨论修改,目的在于使评价深入人心,使大家诚心诚意地去接受、去执行。也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小组结合本组情况而定,教师加以指导,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教学民主性,更能“因地制宜”,而且他们在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方案对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则评价的教育功能将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①确立活动方案时的评价。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征集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此阶段的评价重在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并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姿态进入到活动过程中去。②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重在关注学生在实施中的情况,如收集、积累资料的情况,与他人合作的情况,克服困难的情况等。③成果呈现时的评价。重在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处理资料情况、成果的展示方式等。这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是一篇论文,可以是一块展板,一次口头汇报,也可以是活动设计方案;等等。

(3)评价时要考虑个别差异。活动课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摘选自《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刘军著

第二篇:历史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

社会发展很快,我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历史教学时间课时少,一周只有两节,但教学任务重,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教学效率就很低,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我想对一节历史课有效教学浅谈几点体会: “有效教学”正如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所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只规定背题的范围,不规定必须背下来,或是抽背、默写,人为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如果学生经常在这种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学习,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降低学习效率。而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去完成课堂任务。经过几个周的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历史课学生喜欢上了,课堂上也活了起来,以前复习时所有的题都是自己讲,一节课下来累的筋疲力尽,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早就昏昏欲睡了,效率很低,而自从分组以来,学生小组讨论非常活跃,没有一个昏昏欲睡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学习。一次课堂上有一个组的同学提出了个一个问题: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应该是对世界经济有所发展”,学生问为什么没选这个答案,当时我就愣住了,正在思考时,旁边一个学生说:因为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哦,同学们马上就明白了。从这个事例中使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老是不放心学生,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很聪明的,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只有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尽快转变教育思想,立足于教学实际,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大潮,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而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有效的历史教学

有效的历史教学-----2013年暑期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应该首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这个话题曾在2007年的国家级刊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进行过广泛的征文,本人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也不断地在探讨、摸索。下面就借着本次学习所提供的机会谈一谈本人的鄙陋之见。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表述。”历史课堂教学中艺术化的提问,正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设计艺术化的提问是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传统的历史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并非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知识,教材的根本特征已经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材只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促进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建构。例如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作用,传统的问法是隋朝大运河的建成有何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提问总是把提问的针对性集中在课本知识上。这样的提问确立了教材和教师的绝对权威性,限制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反思批判。这种远离生活情境“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提问观与新课程的教育观相差甚远。如果这个问题换成这样的问:“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对后来的社会发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种提问方法体现了教材只是“范例性”的新观念,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而是针对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的思维过程,针对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学提问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因为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提问一定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呢?

第一,多角度提问,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我没有直接问明清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要求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情绪明显高涨,学会积极思维所学过的内容,从秦始皇的灵渠到隋朝的大运河等等。最后会得出结论:经过路线是沿珠江经漓江,过灵渠,入湘水,进洞庭,至武昌,再沿长江而下到南京,最后由大运河北上到北京。沿途会看到江浙的蚕桑等繁荣的商品经济,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棉花、甘蔗已推广到全国,手工作坊发达,有许多宦官在进行特务活动,随意逮捕百姓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第二,比较性提问,培养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比较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这两种形式的比较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比较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比较思维得到训练。第三,综合性提问,培养聚合思维能力。综合水平的提问,不仅需要学生的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所以这类提问最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学习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我曾经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假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后,她感到委屈。她感到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如果她今天在这时,会怎么诉说委屈呢?这个思考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但这个有趣的情景一出现时,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学生在置疑的活跃状态中,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学生观点,认为唐朝衰退的原因主要是:(1)唐玄宗暮气沉沉,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纵欲享乐;(2)唐玄宗重用奸唐人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3)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为了加强边境防卫而设置的边镇节度使势力不断发展,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4)天宝年间,贪官污吏肆意搜刮,租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当然杨贵妃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对她的宠爱,使唐玄宗更加昏庸。因她引起的裙带关系使杨国忠踏上仕途等,但这些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经常设计一些没有现成答案的综合性问题,只要创设好历史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这样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得到了训练。

(三)问题的设置要有时代性

新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体现时代性。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加强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问题赋予新领悟和阐释,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形成正确历史意识和历史感。

所以历史课堂提问也要有时代特点,能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例如,我在上《隋朝的大运河》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隋朝以前长安城为什么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而在唐之后,几乎不再作为政治中心?从中给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原来长安城的兴衰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注意可持续发展。想到北京的沙尘暴和唐朝时的长安有惊人的历史相似之处。如果不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北京有可能会和长安一样,丧失作为国都的条件。历史敲响了警钟。所以历史提问一定要有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对历史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四)问题的设置要有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无论是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出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提问,作为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也需要具有趣味性,维持学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采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增加提问的趣味性。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晚上,北方的一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如果这样问: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来说是索然无味。

其次,教师用趣味性的知识提问,学生也会以愉悦心情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传统的导入提问是:“清朝时期最强盛是在哪一段时间?这时经济发展体现在哪里?”而我引用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中国是举世最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请问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康乾盛世时代),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确实能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可见,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改进提问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四篇: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案例

历史教学案例

余江县平定中学

江裕兰

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如何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预先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而轻实质,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应试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大部分历史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上课被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被压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以及一个历史教师应有的素养外,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

一、有效的重新组合教材

认真备教材,重新组合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更符合班情、学情,在教学中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这一课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简单介绍汉武帝的生平,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推出课题“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让学生就课件的背景展开讨论,领会老师选择此图片作为背景的用意。

一、削弱封国势力

课件展示:公元前202年,在“四面楚歌”声中,西楚霸王项羽痛别虞姬,走上了不归路。

PPT课件展示:而项羽的对手——汉王刘邦却踩着庆祝胜利的鼓点,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句,让学生去体味刘邦的情绪。问题落在最后一句上,刘邦的忧虑是什么?(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提问: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学生作答略。(引导学生答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讲述刘邦分封同姓王。)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PPT课件展示:“西汉金缕玉衣”插图。

教师:此乃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

事实是,汉朝自建国以来直至汉武帝时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刘姓诸侯王势力过大,不易控制的问题。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讲述七国之乱。时间约1分钟。)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曾经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是吴、楚七国联合叛乱,叛乱各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使得晁错被诛,但叛乱的诸侯国并没有因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最后,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武帝继位以后,因乃祖乃父的“文景之治”,使得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内心里总在盘算着如何彻底清除自高祖刘邦遗留下来的心腹大患。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小品。某天。

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以下简称“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园议事。主父偃(以下简称“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为先帝削藩而死。帝: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上千里。天下形势平稳时,他们就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帝: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很容易产生。晁错正是实行的强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偃: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帝:(做急不可待状)爱卿快讲!

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帝:(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剧终)教师:哪位同学能说出“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学生(从课本可找出):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自己的各个子弟,皇帝又加封这些弟子为诸侯。新封的诸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进行管理。

教师:汉武帝说“此计甚妙”,妙在何处?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削藩”政策遭到诸侯起兵反对,而“推恩令”不但没遭到诸侯的反对,却使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从此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又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PPT课件展示:汉武帝还颁布法令,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藩国这座火山熄灭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汉武帝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了吗?如果各地有不服从命令的官员,汉武帝怎么知道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强化监察制度)

二、强化监察制度(略)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略)

通过以上这样对教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必须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益。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下面谈谈两种较贴近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两种教学模式:

1、“导学--自悟” 教学模式

“导学--自悟”教学模式采用激励、竞争、合作等机制,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融,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当前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学历史只要“死记硬背”就够了,他们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背课本里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背景、影响等等,有的甚至还要默写。这种方法不值得效仿:一方面,太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学生虽然“死记硬背”了无数的知识点,可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的能力却很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导入方法就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它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较恐怖的漫画:《山东青岛》。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受到醒目而新奇的材料刺激,他们或惊叹或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设问:(1)画面上有“太阳”标记的骷髅象征哪个国家?(2)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企图往下吞,是指什么?(3)画面上中国的“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寇吞下肚去,又指什么事件?

音乐材料的合理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效果。在《九一八事变》一节的“引导”环节,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其曲调悲怆凄惨,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使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中国人历来是把中华民族的安危看作是最主要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体现了这种认识,1931年9月18日,中国又一次来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就给每个阶层的中国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办?请同学们结合这个问题自学本课内容。”

在《红军的长征》新课导入时采用媒体画面:长二丙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五号腾空而起。媒体音乐:歌曲《十送红军》悠扬响起。媒体同期声:当长二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时,全世界都看到了乳白色的火箭上两个红彤彤的大字——长征!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大家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但长征的火种仍在繁衍,长征孕育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留下的接力棒仍在传递,长征铸就的民族之魂生生不息、烁烁闪光。然后,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或质疑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或不确切的问题带入本课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体参与意识。

这样既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而采用“导学--自悟”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2、“任务—目标”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

明确教学目的,就是教师把本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公示于众,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教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先把教学的目标分解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类目标,作为自己教学的遵循,再把教学目标中学生应该到达的单列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或者板书在黑板上,或者用口头语言交代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这一课时要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心理学家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部分,对一部分学生说:“大家明天八点到校集合,跟着我出去一下。”对另一部分学生说:“明天我们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英烈,九点准时开始。”第二天,当心理学家领着学生到烈士陵园时,看到另一部分学生已经在烈士陵园等候了。试验表明:目的明确的活动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历史教学也一样,把学习的目的交给学生,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告诉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听老师讲,往往是事倍功半。

学习目的明确,学生就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学习的目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有关的历史知识,有选择地听老师讲课、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历史资料。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只能够跟在老师的屁股后头学习老师所知道的那点历史知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这么一条:“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是在落实这一教学理念。

“设立”教学目标的人,除了教师以外,还有学生,并且每个学生设立的目标又不一样。而在教学过程发生前,他们又不可能交流、讨论教学目标,交流往往发生在教学过程开始以后。各人的目标交流、互动,使设定的目标逐步确定下来,成为共同目标,而这时教学过程也该结束了。如初中《中国历史》《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看看本课要向我们介绍哪几个历史事件?你比较感兴趣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及时肯定本课目标。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学方法应因学情而异、因地而异。

数据表明: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记住率是5%;让学生视听并用,他们的记住率是20%;让学生讨论,记住率能达到50%;让学生实践,记住率可达到70%。因此,现代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不足之处是:现代教学方法往往注重口头能力的培养,缺少笔头练习,注意力容易分散,虽然兴致勃勃,但收获不多。由此可见,教无定法,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联系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以启发为主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感知、体验、参与、讨论与合作,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活课堂,让学生产生兴趣;

2、创设自主合作的探究,激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

3、创设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让师生互动学习。

四、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了贯彻新课标精神,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等不良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归纳知识点,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终身受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会阅读。教学首先应指导学生形成爱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养成爱读教材的学习习惯,学会有效阅读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2、会听讲。语言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讲能力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培养提高学生听讲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其次是培养学生在听课时能听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3、会联想。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如知识的类比联想。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通过准备题、新课导入语等形式把新知与旧知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启发学生从旧知寻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推导出新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完成从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联想把新知与旧知及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学习能力。

4、会质疑。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创造一种学生乐于大胆提问的教学气氛。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你,敢于向你提问题,教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均应给予鼓励。

5、会练习。要教给学生关于练习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要搞题海战术,培养学生在练习时能有“五心”:审题细心,解题专心、碰到难题有信心、认真练习有恒心、向人请教要虚心。培养学生出习题、出试卷的能力。

6、会复习。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以及自己的学习笔记等自己进行复习,并利用列表、图示等方法找出知识的重点、要点和难点,把知识归类,对有关联的知识进行类比,不断提高学生复习的能力。

有识之士提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活用教材,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有效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参与,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学历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五篇:有效历史教学的体会

有效历史教学的体会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了累累硕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智慧,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依托《课标》,优化教材《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历史老师要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和导向,并将其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研读《课标》,我们能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重点突出、祥略得当,即落实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也让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由“虚”到“实”从而可以避免教学目标笼统、模糊,教师在课堂上“盲人摸象”的弊端。教师可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原始教材进行优化与整合。众所周知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作为课程资源的历史教材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适应实际,散发出新的光芒。历史新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是教学的一线资源。但初中历史教材的文本资源毕竟有限,除了借助多媒体等其他方式补充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比方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等,如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一课,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背景,教材是这样介绍的:“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同时,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之多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这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通过分析教材的表述,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这样扩张?领土的扩张与南北战争有何关系?第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和南方种植园经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两种制度为什么水火不容?第四、为什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奴隶主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第五、美国南北战争正式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逐一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对教材解读与优化,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教师也要灵活的利用教材文本提供的其他信息,充分利用导入框、动脑筋、插图、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达到呈现知识、突出重点的目的。在教授九年级下《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我就请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然后问:从这幅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得出这样的答案:

一、列宁的回归得到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

二、群众手中拥有武器;

三、列宁在发表演讲;针对第三个问题我接着发问:“那么你知道列宁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有学生回答说,可能是号召大家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这是教材中没有的,这表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探究中。以上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将教材中关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成功的条件都呈现出来了,也为接下来的“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学法,培养兴趣历史学科是学生上了初中后新增的科目,历史除了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外,还具有容量大、难以记忆的特点。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同时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尤其是在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很多学生过分的依赖教材,认为只要翻翻书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学生尽管对历史科目有兴趣,但是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注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培养与指导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八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还有趣味记忆法,《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比如,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内因、外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对一些具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等,通过比较加强认识和理解。方法只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鼓励,相信他们的能力,撞击他们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的培养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着力点。就初中历史而言,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比如多媒体音视频的呈现,学生表演等,笔者认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主要靠教师的讲授,只要老师会讲历史,学生自然会喜欢。关键是老师要讲出历史情景、讲出历史味道、讲出历史问题。当然要把历史“讲”到让学生喜欢,绝不是想做到就做到的。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欢易中天、于丹和纪连海,因为他们的讲解生动、睿智、幽默,善于设疑,还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与反思。教师的情绪感染着我们的学生。初中学生风华正茂,他们富有理想、富有激情。如果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学生哪来的兴趣,怎么能不跟着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呢?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你的课,爱听你的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口才,还要有为学生搭建兴趣桥梁的办法。比如,毛泽东与28,是公认的历史巧合,把它用到课堂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有关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到起来了。再如五四时期围绕白话文运动的那场争论,充满了狡黠、机巧、趣味与智慧,点亮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天空,也照亮了 现代史的进程,于是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我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找到了一个小故事----

胡适与黄侃斗法,绘声绘色的讲述仿佛把学生带到那个不见硝烟战场,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联系实际,增长智慧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一些学生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旧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古人云:“六经皆史”,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在学习了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再让学生对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学生很快就会明白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失败,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一条光明大道。在学习八年级中国史《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这一目内容时,我讲述了我校一位老教师在文革中的真实遭遇,并出示了几张文革中“人斗人”的图片,然后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这种现象?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健全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棵时,我让学生自己出示课前准备的能反映经济的全球化的实物素材,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了诺基亚手机、海尔DVD的遥控器等。有位同学则当堂脱下了运动鞋,原来是阿迪达斯牌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借题发挥,给学生介绍了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马上又接着介绍了几个外资企业各我国带来严重污染的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在身边,我们要顺应这个潮流,也要尽力规避它的不利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做出贡献。可见,“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既让学生有收获成就,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要过硬。初中阶段历史老师一般都应该具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据我所知,由于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在某些类似于我们这里地方,也有一些历史课的教学由其他课目的老师兼任,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品有待提高。我在讲授八年级历史《民族团结》有关西藏历史的时候,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藏人的祖先是什么人”?学生异口同声“吐蕃(fan)”,原来七年级的老师就是这么说的。我自己也遇到这样一件事: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快结束时,有个学生突然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英国的国庆日是哪天?说实话我不知道,只好借口下课了,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让大家课下了解一下。后来上网才查到:原来英国的国庆日是英国女王的生日!所以,丰富专业知识,改变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是当前历史老师的紧迫任务。历史老师不仅要深化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吸收最新的史学成果,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富有时代感、历史感,还要丰富自身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将历史教学与各学科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热情。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恰当、灵活的运用,也是历史老师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前我们说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现在恐怕这桶水光水就不行了,还得有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要有各种观点的贯通和理解,老师要把它们调剂在一起,最后还得想想怎么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去吸收这些营养,能够反思更多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历史老师就应该努力要成为一个杂学家。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综合水平,依托新课标,根据实际优化教科书,不仅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更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上下大力气,赋予历史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在学习中增长学生的智慧,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不再是个难题。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里我只是谈了自己几点很浅显的体会。相信经过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实践,初中历史的课堂必定会精彩纷呈,真正有效。

下载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本站推荐)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有中国历史兴趣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课堂......

    幽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幽默课堂 轻松学习 红丰校区 张帆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可以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

    如何构建高三历史教学有效课堂

    如何构建 高三历史教学有效课堂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历史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主要就......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河南夏邑重点高中历史组 孙冬玲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效”字的注解,与本题有关的解释为“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有效的问题式历史教学

    《有效的问题式历史教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界定: 有效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经验为最终要素,关照到每个学生的过去、现实......

    历史学科“有效教学”课题实施方案

    历史学科“有效教学”课题实施方案 作者:历史课题组文章来源:历史课题组点击数:2699更新时间:2009-1-5历史学科“有效教学”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

    历史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

    历史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 -----读陈大伟先生的《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于翠凤 教学必须有效,教师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最基本的......

    《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文章摘要】高一历史课堂是否有效、实效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个人在教学中获得的一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