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厦门集美中学 陈庆军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背景:《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达成此目标,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必修二、三和自然灾害等选修教材,安排了许多典型的案例,特别是必修三,基本是按案例教学的要求设计编写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讨论,从而掌握有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已经成为广大地理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不可回避的艰难任务。选择什么版本教材中的现成案例,或如何整合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案例,或自编适合教学对象的案例,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并引导和培养学生适应案例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必须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紧要任务。同时,地理新高考突出考查学生的四项能力与案例教学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2、意义: ⑴、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对案例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还很少,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案例教学,什么是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怎么编写,课堂案例教学如何实施。
⑵、实践意义
在我校以及我市推广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化水平,减轻教师诸如作业批改、考试压力等沉重负担,并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1、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本课题以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学案例教学研究的论文专著,学习研究案例教学的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摸索适合当今中学生的案
例教学模式。同时,通过资料收集、案例编写等途径,培养和发展课题组教师选编经典案例的能力。
2、研究与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2月
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开题、课题组成员相关知识培训(主要是案例教学的概念、特征,国内外案例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国内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的相关报告,如何选编教学案例,如何实施课堂案例教学)。
2006年12月16日,在厦门市第一届“激活课堂”活动中,由课题负责人陈庆军老师开设一节案例教学示范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高一地理教师、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陈庆军老师撰写的论文“建构情景案例,为师生减负增效”,发表在2006年7月“地理教学”杂志。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9月 1.搜集素材、编写案例。2.整理加工、建立案例资料库。
3.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开一节案例教学公开课,并及时做好评议工作。
4.每学期各人至少撰写一篇研究论文,交流个人研究心得。
2007年4月14日,在厦门市第二届“激活课堂”活动中,由牛志杰老师开设案例教学观摩课“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高一地理教师、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2009年12月
案例教学广泛实施,推荐人选召开市级以上的案例教学公开课;整理汇总各阶段小结,编写论文集;结题报告。
2008年3月24日,由陈庆军老师开设全市观摩课“工业区位分析之经典试题备考”,及讲座“高中地理案例研究与课堂教学”,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市高三地理教师共60人参加。
2008年4月12日, 陈庆军老师应新疆兵团教育局的邀请,在兵团二中上了
一堂整合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观摩课---“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新疆兵团各区教研员、高中地理教研组长共50多人参加。
2008年5月10日, 陈庆军老师在厦门市第四届“激活课堂”活动中,开设案例教学观摩课“中国的气象灾害”第1课时--旱灾、台风灾害。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高中地理教研组长,以及部分省外专家、教师共70多人参加。
2008年12月5日,在厦门市第五届“激活课堂”活动中,由牛志杰老师开设案例教学观摩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由马玉辉老师讲授“ 山地的形成”,由张艳梅老师讲授“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包括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教研员,全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市高中地理教研组长,华东师大专家、上海市部分名师和部分重点中学教师共60多人参加。
2009年4月25-26日,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在集美中学举办的厦门市第六届“激活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同题异构研讨课“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由厦门一中钟有长老师、海沧实验中学魏观红老师、厦门十中黄滨岚老师讲授。课后,课题组成员就三节研讨课,结合案例教学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相互交流探讨。
编写校本教材:厦门的自然灾害。
牛志杰老师撰写的论文“重视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气氛”,发表在2009年6月“地理教学”杂志。
陈庆军老师撰写的论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编写”,发表在2009年第11期“地理教学”杂志。
陈庆军老师撰写的论文“乡土地理案例编写略谈”,发表在2009年B第11期“福建教育”杂志。
张艳梅老师,在2008年岗位大练兵中获教学设计、说课比赛优胜奖。结合省级课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开展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和校本研究,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厦门自然灾害与防治》)获市一等奖。
三、成果主要内容
1、理论基础:
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强调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趋使学生探究扑朔迷离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原理、规律、方法与技巧,借以挑战他人和自己;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注意信息的提取。
⑵奥书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注重发现学习与意义学习,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有意义学习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⑶案例教学的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倡学会使用变化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意义学习,注意弘扬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
2、主要观点和实施策略::
⑴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性质: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现阶段还只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自然地理部分很难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人文地理部分,也常需要结合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因此不能太过拘泥严格的案例教学模式。
⑵案例素材选择的原则:
案例素材要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地理性。⑶案例编写的策略
尊重事实,适当加工。案例编写要真实,要围绕真实事件的情境,设计主要问题,对案例进行提炼和改写,才能符合教学要求。
突出重点,力求简洁、扼要、直观。案例的编写必须简短、扼要、直观。案例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图文、数据、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创设一个如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并从具体翔实的个案中,总结和归纳出一般的原理和规律。
突出反映地理原理或规律。编写案例时,从背景到问题情境的描述应相对完整,有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问题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
变换角度,编写典型案例。有时可以换个问题角度,如假设性或发展的眼光
改编案例。“厦门工业区位前景展望”,正是基于目前厦门各主要工业部门布局不甚明确的现状,根据厦门远近期工业区划,结合新税法、劳动法实施的影响,厦门及其周边交通改善的预期,国家设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利弊因素,精炼改写而成。或者将乡土区域扩大到厦漳泉三地,从目前三地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探讨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转换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案例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因此,编写案例时,除应凸显案例的共性与个性外,还应针对学生存在的思维定势,转换问题视角,突破思维定势。⑷案例的分类教学策略
从案与理的结合上看分四种基本案例类型,一是例导型,先“案”后“理”;二是例证型,先“理”后“案”;三是例说型,“案”、“理”同步;四是复合型,“案”与“理”有规律组合。其中,除例证型外,为了扫清课堂案例讨论的障碍,必须在之前让学生阅读了解有关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从案例研究的问题上看主要有决策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两种。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这种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研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研讨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四、成果、实践效果
为教学减负增效。通过案例教学研究,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自然转变和平稳过渡。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师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频繁有
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基本知识、技能,还逐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对学生而言,在搜集资料中提高了发现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案例素材收集和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调查活动中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课题研究,课程组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使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均有较大的提高,多人次课题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几十篇教学反思登在校园网或博客上,近十人次省市级的大型观摩课受专家的肯定和表扬。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能很好地胜任高中阶段(包括毕业班)的教育教学任务。
初步建立案例教学的资源库。通过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对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初步积累了有关案例教学的材料资源(主要是案例选编素材和课堂案例教学设计文档,观摩课教学设计文档、课件、录象)。
助力我校2009年高考文科取得历史性佳绩。在生源相比往届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通过课题研究,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科教师共同努力,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印刷量最少,复习书最薄,作业考试最少),获取较好的成绩,省二模地理单科排名创历史新高,高考文科上重点人数较2008届翻一翻。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这是截止目前,由长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所做的最具实践意义的案例教学系统研究,可操作性强,适宜各办学层次的普通高中校借鉴。
在案例编写和组织案例学习讨论的策略研究方面,有机结合各层次普通高中校的师生特点、教学现状,通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从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当今普通高中校师生的案例教学新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学特点和地理性,并在素质教育和高考应试中巧妙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极具推广价值和意义。也为促进教师自觉地坚持业务进修、终身学习,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和途径。
第二篇: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硕士论文题目
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硕士论文题目1、2、3、4、5、6、7、8、9、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调查研究 论普通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新地理课程实施与教师角色转变 新地理课程实施与教师角色转变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
10、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1、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2、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13、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14、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5、高中地理学科环境意识教育途径研究
16、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17、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18、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19、多媒体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GIS用于中学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验研究121、义务教育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次序研究
22、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3、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探讨
24、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5、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26、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27、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假性类比关系及其实验研究
28、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29、优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
30、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31、高中地理新教材分析及问题研究
32、学生地理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33、高中城市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34、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5、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36、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37、中学地理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38、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39、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测评系统研究
40、数字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41、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42、全球变化视野中的中学地理探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43、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44、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45、新世纪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46、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研究
47、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48、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49、对现行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探讨与思考
50、学校地理教材非智力结构优化研究
51、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下的教材编制策略研究
52、地理学科能力结构研究
53、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4、中学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55、中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56、中学地理活动课程探究
57、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
58、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研究
59地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及整合研究
60、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61、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2、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63、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篇:《地理图表的阅读》案例教学研究
《地理图表的阅读》案例教学研究
常州新桥中学 地理组 孙建荣
背景描述
近年来,学业水平测试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多年高考考纲中特别强调如何从试题材料中“获取信息,提炼信息,解读信息”。在地理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信息等。其中,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它在三者中占试题的比重最大,最能突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利用多媒体教学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自我反思等对话教学的实现,从而实现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历年高考试题作为材料背景,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分类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分析,分析归纳,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及时指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
(一)导入:电脑屏幕中打出课题名称:《地理图表的阅读》。老师设问:为什么要专题复习地理图表的阅读呢?多媒体课件展示高考考试说明。近几年图表阅读分值占高考地理分值比例情况如何呢?列表统计展示,2007年占58.2%,2008年占95%,2009年占88%。
学生:看到这个表格数据非常惊讶。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突破作好心理准备。
近年高考已经考过哪些图表呢?用课件展示2007年--2009年不同类型的高考已经考过的部分图表试题。
生:啊?(好奇)
师:各种各样的图表解答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何呢? 生:思考„„ 课件展示解题方法: 第一步审题:①审设问 ②审标题 ③审内容 ④审附注 ⑤审联系。第二步作答:①直接从图例或表格中寻找答案。②对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计算而得出。
③答题时一定要针对图中提供信息,不能受思维定势影响。
这样归纳出学生答题的一般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准确获取图表相关信息的一般步骤,从而更有效地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和解读,同时完成正确解答。
教学片段
(二)师:刚才大家看过各种各样的近年高考考过的地理图表,可以说出有哪几类吗? 生:等值线图、柱状图、景观图等„„ 师归纳并课件展示:
等值线图的阅读 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 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 地理景图的阅读 地理示意图的阅读等。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对等值线图做了专题复习,下面哪位来分析一下等盐度线图题目,作为对等值线图阅读的复习。
课件展示题目:学生站起来很快答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老师做出肯定的评价后,学生马上坐下。
师:慢,你的回答完全正确,你可以分析一下是怎么判断的吗?(其他学生笑了)生:分析(略)
师:XX同学不但回答完全正确,分析得也非常到位。看来等值线的判读方法掌握的不错啊。今天我们继续重点复习,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
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论证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对话,理清思路,进行表述,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训练。
教学片段
(三)课件展示:分析统计图表阅读的一般方法,然后进行分类:有曲线统计图,结构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等。柱状统计图,选取2008年上海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和《世界人口的纬度分布图》作为示例。
师:谁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解答: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比例少的主要原因?
多数学生跃跃欲试,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生1:气候恶劣。生2:海洋面积广阔。
引导学生看图,具体分析获取信息的过程,并解读信息形成正确答案。同时课件动态展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s—90°s,其中40°s—60°s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并不恶劣啊。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图示提供信息作答,不能受思维定势影响。
生:哦(恍然大悟)。
柱状图表的阅读,用课件动态展示,让学生迅速掌握判读要领。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优势,更直观、更形象,同时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学片段
(四)师:地理图表的综合阅读类型有哪些呢?变式图、叠加图、组合图、表格图、无图也考图。课件展示:气候类型判读变式图:试判读a、b、c、d四点气候类型,分别由 ①、②、③、④四组同学分组分别讨论判断a、b、c、d四点气候类型。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①:热带雨林气候。生②:热带沙漠气候。
生③:先回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后又改口说是地中海气候。生④:温带季风气候。
学生回答基本正确。师及时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判读气候类型图时,先跟据气温判断热量带,再据降水与气温的配合情况断定气候类型。这样分组讨论,有利于生生之间互动,把课堂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实现学生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体。
教学片段
(五)叠加图的判读,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等高线与潜水位线的叠加图,思考不同地点打水井深浅问题。然后再课件展示:让学生分析2008年广东高考一道地理试题,天山的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让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后回答。
学生精彩回答后,老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如何对叠加图采取“分而治之”进行解答。学生感觉学得比较轻松。
前后采用难度不同试题进行分析,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运用课件展示分解,可以起到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后反思
1.专题复习课板块化:用高考题引入,然后分析高考题,再用高考题检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以高考题来说明观点,指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解读信息。课中运用例题绝大多数引用高考题,比较典型,更有说服力。作为公开课,课前是花了不少时间对近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归纳分类。同时做成课件,也花了不少时间。要是平时上课每次都花这样多的时间,可能性不大。这样就要求不同学校之间,实现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显得更加必要。
2.注重引导学生论证:如学生回答2009年高考题等值线图问题后,及时追问学生如何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学生自我对话,发展思维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3.将多媒体教学与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课堂容量大,有利于增加课堂知识密度,如引用大量高考图表。学生讨论中,下课铃声响了,原先备的课没有完成。但是下课后我却觉得特别激动,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全然没有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痛苦感”,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语言是那样的美妙,讨论是那样的激烈。如果没有采用多媒体课件根本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心里始终有学生),关注“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发展),关注“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评析。始终把学生作为主角的地位,这样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更大的空间。
4.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一节课,是不是教师备的教案都完成了,学生都懂了,提不出问题了才算是一节好课呢?通过这节公开课使我真正懂得了学生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对象,还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如果说书本知识是“静态资源”的话,那么师生互动中产生的资源则是“活性的资源”,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活性资源”的意识,并能重视它、挖掘它,那么对我们老师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不能把心思仅仅放在教材、教案上,而更多的应是放在学生身上,更多的去研究学生、发现学生,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加生动,真正的从“备教案”转为“备学生”,真正的体现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本课教学实践中,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何做到增多学生之间的对话,如何让学生自我反思还需进一步加强。
评析高考试题时,致错原因分析比较少,这样引发学生思考的空间可能不够广。如能对高考题进行变式练习进行举一反二,举一反三也许效果更好。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效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效教学研究
一、前言
众所周知,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对教育的要求了。同样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就要求我们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地理科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地理素质教育上更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世纪初我国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课改有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建立评价体系和改进课程管理六个具体目标。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有效性教学逐渐成为教学中探讨的热点。
二、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探讨
有效教学,即通过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良创新使教学比以往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是以学生发展为旨的教学,是师生双方共效的教学,是教学过程重于结果的教学。在地理学科方面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则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有效地理教学则是地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我认为应该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由厌学到想学,由爱学再到会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课堂地理教学的优质有效。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要求学生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作业模式的学习,相对应的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起对于教学方法选用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反观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有它适用的地方,当然也存在不少的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地理学科教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表现为课堂形式单一,地理素养培养力不够。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的是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等同是教书,而学生学习等同于学习书本知识,然而书本知识是远不能满足如今的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固有的弊端:重理论多于实践、重结论多于过程、重学会多于会学,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很容易就被忽视了。
2、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构建方面缺乏探究、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在课堂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氛围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一些必要的学习手段获得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要能动的去学习知识、去探究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使得教师的教师教学方法变成是“一言堂”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丧失对地理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学生还来不及思索和探究,就已经被动的接受了教师“抛”来的知识。
3、课堂缺乏活力,师生之间互动单
一、很难产生师生对于问题的交流。传统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弊端是重视对所谓“主课”的重视,而忽视了对其他课程的重视,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仅以完成知识的传递为目标而忽略了与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对于地理这门实用性较强学科的学习,不论是地理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习得,还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上,都离不开师生互动。
4、教师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很少关注新课所需要的只是衔接与铺垫,態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就整个课堂而言,教师上讲台就讲课,整堂课下来讲的内容非常多,学生既来不及有任何思想活动也不可能全然接受教师传递的所有信息。教师以“讲”的好为最大满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很容易使得老师以作业过分代替课堂知识的传授,如此一来,更消减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
三、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针对地理教学问题对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1、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在地理课堂上要想追求高效,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自觉地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基础。其次是要创设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效的提问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然现代教学部可缺少多媒体的应用。地理的广博性与趣味性并不是用话语就能表现的,多媒体的展示是课堂更生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会提高。
2、教学内容要有创新意识要体现地理的魅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一味的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在知识结构方面创新,体现我们地理学的独特性。比如,在讲授天气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当了一回天气预报员来播报一些地区的天气状况,让学生意识到描述一个地方天气时需要的要素,进而让学生阐述天气对人们生产和日常的生活有何影响。并与所在地区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不仅易懂,而且会觉得这样的知识离自己很近,学起来并不难,领略了地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我想学生定会在这样的“魅力”感召下发奋努力的。通过这种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创造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学满堂灌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重点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完成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教师在必要时候对其进行指导。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得出的结论更有意义,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更好。
4、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变“学会”为“会学”。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巧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如歌诀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几何图形记忆法、联系记忆法、诗词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曲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如在教学中国各省的轮廓时就可以将黑龙江省看出是天鹅云南省则可以看成一匹马。有一位地理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短时间记忆东南亚国家和城市时,利用谐音编了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人越过一条河(越南———河内),捡到一块金子(柬埔寨———金边),遇到老万(老挝———万象),老万走路太慢(泰
国———曼谷),像只小绵羊(缅甸———仰光)。简简单单几句话,使课堂生动有趣,最重要的是它化难为易。
5、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以便于下一次更好的教学。教师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应该从“教会”学生到学生“会学”,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然后运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四、结论
由于传统教学缺乏对地理学科教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在知识构建方面缺乏探究、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课堂缺乏活力,师生之间互动单一;教师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很少关注新课所需要的只是衔接与铺垫等典型欠缺,本文在地理教育有效教学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五点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要有创新意识要体现地理的魅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创造师生互动;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想进行地理有效性的教学,地理教师应认真思索使用教学技巧于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更要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第五篇:中学地理经典教学案例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背景介绍
首先,当今应试教育的制度导致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只要最后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根本就不作为考试科目,更有一部分地区并不进行地理考试,只在初一的时候学习一年,而到初三时学科多、知识多,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所学过的地理知识,然而到了高中,学校又会开设地理教学,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出现了断代,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非常不牢靠。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非常不重视,再加课时的不足,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贫乏,进而形成对地理教育的新一轮冲击。
其次,学生对地理学科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单纯地认为地理学习就是记住一些城市或者国家等一些地理事象的名称,错误地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并且他们不了解现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最后,学生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注入式的教授方式为主,确实令学生乏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然后影响了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对他们讲解《地图》这一节时,我决定要让他们从这里开始喜欢上地理课堂。案例描述
上课以后我说:‚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说完以后学生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指南针,有的说雨伞,竟然有一个人说零食。。。这是我看到罗泽胤想说又不敢说,就把他叫起来鼓励他说,‚没事,大胆说吧,错了也没关系。‛ ‚我,我觉得是地图。‛
‚同学们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地图,地图可以是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甚至了解整个宇宙。‛
听了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我是在说大话,于是我趁热打铁,展示了几幅地图,顺序依次是宇宙图——银河系图——太阳系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通过这几幅地图让大家不仅了解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臵,更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发现。趁热打铁,我让他们在最后一幅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上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例如自己的家、学校、医院等。看着这幅图,大家都热烈的讨论寻找,这一个发现了学校,那一个发现了自己的家……在大家找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说,‚同学们,地图神奇不神奇?‛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神奇!!‛
‚正所谓一图在手,天下我有,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幅地图?‛ ‚想!!‛
‚那么咱们先来学习一下制作地图的三件‘法宝’吧。第一个是比例尺,也就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第二个是地图上的方向,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方向呢,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三个是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有文字说明的地理事物名称。‛
由于刚才同学们见识到了地图的‚神通广大‛,而且都迫不及待的想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地图,所以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里我讲的关于地图制作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一些原来爱走神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进来,在这一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我留下了课下作业,‚希望大家下课以后可以画一幅咱们校园的地图,明天咱们来比一比谁画的最准确,最漂亮。‛
第二天作业收上来一看,发现大家都很棒,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应用了等高线的知识来描绘学校的假山,虽然对等高线的取值有一些错误,但这种精神令我很感动。这也说明了学生的兴趣大小对于一节课成功与否有着巨大的作用。
案例反思
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过程和经历,所以教师应对每一节课的内容都作精心准备和认真备课,再对学生认真指导。最好提前给学生布臵任务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有话可说。更要给学生精心指导,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确保让学生使用已有经验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学当中。
而且教师要指导与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地理课堂活动教学,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创设操作情境,以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交流情境,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去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对问题的确认是去探究的起点,在问题确认后,开始对问题结果进行一系列的猜测预测等等,进而自然形成了‚探究式‛的学习。
为了能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活动教学中能做到想说、能说、会说,教师就必须要精心准备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提示与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感到有趣,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去探究,才会积极参与进去,这样的一堂课才算成功。案例附件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宇宙图
银河系图
太阳系图 世界地图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中国地图 望都县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