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发式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式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莱阳文峰学校 王海彦
内容摘要:文章提出激发式教学方法,并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采用此教法的必要性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服务。
关 键 词:激发式 启发式 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两类教法,即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这两种方法有其共同特征。首先,固有知识的标准性及问题答案的唯一性是使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其次,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呈隐性或显性。尽管教学效果有所差异,但追求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和积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现知识和再造知识更为重要,使学生掌握获取和再造知识的方法比认知和积累知识更重要。因此,我们仅仅采用启发式和注入式教法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式教学方法
所谓激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从课程的内容出发,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式,努力创造授课情境,使学生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学生思维活性增大,手脑协调性增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敏锐,创造力增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也不再是标准答案的化身,而只是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
激发式教学方法主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师生共同完成授课过程。
激发式教学方法更重视授课过程,其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是对知识的思考,对更多可能性的想象。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多元”的可贵,“质疑”的必要和“可能性”的价值,认识到“方法”比“结论”重要,而“发现”比“解决”更重要。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课堂教法灵活多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特点,可采用语言法、直观法、技能训练法、探究法四类。语言法包括谈话法、讨论法两种;直观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两种;技能训练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三种;探究法包括发现法、体验法两种。
二、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的比较
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但本质上却相去甚远。为了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现将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作一比较。
启发式教法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思考和渴求,经过教师的启迪使学生自己最终得出标准答案。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们创立的教学法对东西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各有千秋。现行的启发式教法的表现形式往往就是这两种方式,通过与这两种启发式典型方式的比较,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苏格拉底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教育实践主要是他通过与人谈话、问答的形式来进行,即一问一答的谈话式教学。他首先承认自己无知,以无知者的身份同学生探讨问题,不断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的矛盾,否定学生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迫使对方提出新的答案。通过一系列质问,迫使他们承认自己的无知,直到他们获得完全正确的答案,掌握普遍的知识,最终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真理的探索,并总结出一般性正确的结论。他的对话一般被概括为四个环节:反讽、诱导、归纳、定义。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的采用上,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线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激发式教学方法则采用非线性思维方式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对更多问题的思考;由一种方法探究到多种方法的选择;把“不可能”“可能”催生到“多种可能”。其次体现在教学结果上,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唯一的、正确的知识;而激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对于更多问题的发现和问题意识的增强。
2.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孔子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孔子教学观的体现。即在学生需要指导时才给予必要指点。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有时他直接作答,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思考一段时间,如果思考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他就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本质属性,获得正确答案。
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在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处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而在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师生关系是平等对话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身份不断变化,时而教师、时而学生、时而聆听者、时而合谋者,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问题情境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师生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三、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完善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介入,将是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法的有益补充,使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和有效。这三种方法为教师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更多选择,可单一用,也可混合用。其中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相左,激发式教学方法正可以调和二者的对立,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
首先,从艺术设计的教学思维模式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更符合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类型和特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上常用的思维模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模糊思维、联想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其中发散思维、灵感思维、模糊思维、联想思维、创造性思维正是激发式教学方法常用的思维模式。采用激发式教学方法更有益于激活这些思维活性,产生头脑风暴,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从教师角度看,激发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首先要对艺术设计专业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交叉学科的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知识面广博,自身修养全面。课前准备工作周密程度增加,对课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考虑周详,课上紧张度更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个人魅力集中体现在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如果每位教师每堂课都如此,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何愁难以提高?
再次,从学生角度看,激发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增强,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在提高表述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养成勤于思考、大胆设问的习惯。学生更加注重拓宽视野,广开知识的来源渠道,善于总结和综合,勇于挑战和质疑,大大提高创造力,对于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3.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增长转型期,恰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变长期以来的“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任务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可持续发展型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求新、求异、求变,鼓励对经验的质疑,鼓励大胆假设,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十分有益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其次,从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多元、交叉、综合,鼓励多角度看问题,鼓励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会与贯通,激发式教学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益于培养学生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有益于培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再者,从可持续发展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自主、思考、发现,鼓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因素,鼓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式教学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有益于可持续发展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结语
在教学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创造性、个性化、市场需求等词汇都成为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定语的时候,古板的、僵化的、经验的培养方法都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要大胆探索和尝试一切有益于开发学生潜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第二篇:漫谈艺术设计教学中激发式教学法
内容 摘要:文章提出激发式教学 方法,并针对我国 艺术 设计教学中采用此教法的必要性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为我国艺术设计 教育 教学服务。
关 键 词:激发式 启发式 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两类教法,即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这两种方法有其共同特征。首先,固有知识的标准性及 问题 答案的唯一性是使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其次,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呈隐性或显性。尽管教学效果有所差异,但追求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和积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 发展,知识 经济 时代 的到来,发现知识和再造知识更为重要,使学生掌握获取和再造知识的方法比认知和积累知识更重要。因此,我们仅仅采用启发式和注入式教法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式教学方法
所谓激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从课程的内容出发,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式,努力创造授课情境,使学生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学生思维活性增大,手脑协调性增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敏锐,创造力增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也不再是标准答案的化身,而只是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激发式教学方法主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师生共同完成授课过程。
激发式教学方法更重视授课过程,其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是对知识的思考,对更多可能性的想象。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多元”的可贵,“质疑”的必要和“可能性”的价值,认识到“方法”比“结论”重要,而“发现”比“解决”更重要。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课堂教法灵活多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特点,可采用语言法、直观法、技能训练法、探究法四类。语言法包括谈话法、讨论法两种;直观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两种;技能训练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三种;探究法包括发现法、体验法两种。
二、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的比较
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但本质上却相去甚远。为了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现将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作一比较。
启发式教法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形式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思考和渴求,经过教师的启迪使学生自己最终得出标准答案。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们创立的教学法对东西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 影响,但各有千秋。现行的启发式教法的表现形式往往就是这两种方式,通过与这两种启发式典型方式的比较,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苏格拉底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教育实践主要是他通过与人谈话、问答的形式来进行,即一问一答的谈话式教学。他首先承认自己无知,以无知者的身份同学生探讨问题,不断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的矛盾,否定学生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迫使对方提出新的答案。通过一系列质问,迫使他们承认自己的无知,直到他们获得完全正确的答案,掌握普遍的知识,最终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真理的探索,并 总结 出一般性正确的结论。他的对话一般被概括为四个环节:反讽、诱导、归纳、定义。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的采用上,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线性思维对问题进行 分析 和总结,而激发式教学方法则采用非线性思维方式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对更多问题的思考;由一种方法探究到多种方法的选择;把“不可能”“可能”催生到“多种可能”。其次体现在教学结果上,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唯一的、正确的知识;而激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对于更多问题的发现和问题意识的增强。
2.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孔子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孔子教学观的体现。即在学生需要指导时才给予必要指点。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有时他直接作答,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思考一段时间,如果思考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他就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本质属性,获得正确答案。
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在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处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而在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师生关系是平等对话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身份不断变化,时而教师、时而学生、时而聆听者、时而合谋者,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问题情境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师生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三、激发式教学方法的 应用 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完善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介入,将是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法的有益补充,使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和有效。这三种方法为教师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更多选择,可单一用,也可混合用。其中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相左,激发式教学方法正可以调和二者的对立,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模版]
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的四个班级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两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同一个老师授课,授课时间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期末测试,统计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妇产科;教学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较强的学科,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在临床教学方面开始实施一种以强调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PBL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利用临床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为了分析、研究PBL教学方法的具体优势,选取120名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学生120名,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两个班学生;120名学生中男生40名,女生80名;学生的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53±0.85)岁;实验组学生的入学最高成绩最高是515分,最低成绩是403分,平均成绩(489.85±25.81)分;对照组学生入学最高成绩为502分,最低成绩为415分,平均成绩(451.55±25.42)分。两组学生有同一个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材以相同的教学进度实施教学。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在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时,有同一个教师以相同的教学进度利用统一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授课,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实验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将学生随机分为6个学习小组,提问--自我学习--讨论--总结四个过程为教学主线。①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病例,病例要隐含多个妇科临床问题,比如孕妇妊娠经过中的出血症状,在编写病例时要隐含大量的鉴别诊断信息,方便学生提出问题。②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图书、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了解病例的相关信息,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资料与信息,自我学习是PBL教学的核心环节;③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综合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做出病例的诊断分析,根据具体的病情变化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验证教师提出的问题假设,积极进行小组件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观点;完成以上三阶段的学习后,教师要进行最后的课堂总结,集中讲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复习、归纳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分析,指出优缺点,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提出表扬。
1.3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分析,采用阶段测试和期末测试的方法进行评估。阶段测试主要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的测试,测试内容以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病例题,着重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及临床思维能力。期末测试内容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选择题、病例分析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等。期末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妇产科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运用情况。测试完毕后,依据学生的成绩分析教学效果。
1.4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均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个学习的学习后,对学生进行期末测试,测试结果为使用PBL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的不及格率和平均成绩均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的配合,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我国很多医学院的学生长期以来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熏陶,学生在上课时仅仅听老师讲解知识点,完全复制教师的讲授内容。不会提出自己的质疑与问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下去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1]。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其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方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方法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将学习内容设置到有趣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3]。此教学方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多的教学优势,它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作用,使学生投入到问题情境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妇科病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效果。PBL教学不仅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疑问,而且可以展示学生独特的才智和个性[2]。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期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方法应用在妇产科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务的融合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增加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合格的医护人员。所以说PBL教学方式能促进妇产科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值得在妇产科的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萱.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78-179.[2]李敏.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4,(7):165.[3]徐敬侠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01(7):111.编辑/张燕
第四篇: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第一作者1,第二作者2
1罗旭红 镇江 212000
Email:yuejinziwei@hotmail.com
2俞炘 镇江 212000
Email: jsjwxks@163.com
摘要: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从事艺术设计人员的加入,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脑和电脑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设计和艺术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求每一个设计师根据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发展规律的变化,探索新的设计策略和方式。它的成功不仅在于联通了科学与艺术,更重要的是它让人类把握设计传统,更自由地架设未来。现代设计在不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的同时,又包含着电子世界的语言,在现实中发展且改变着现实,真正为人类服务。
关键字:艺术,计算机,设计,应用,影响LuoXuGong zhenjiang 212000
Email: yuejinziwei@hotmail.comYuXin zhenjiang 212000
Email: jsjwxks@163.com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human beings, mode of production, life style and thinking mode etc are produced profound effect.Our survival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being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netration and circling it.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ngaged in art design personnel to join, computer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design field.The relationship human brain and a computer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design and art desig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in all requirements every designer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 development rule changes, explore new design strategies and ways.It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science and art, China unicom more important is it let the humanity grasps the design tradition, more freedom to set up the future.Modern design in traditional design way don't abandon, and meanwhile containing electronic world language, in reality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reality, really for mankind.Key word: art, computer, design, application, influence
要想了解其本质就必须知道其是什么,本文总体来说就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数字媒体”,[1]关于数字媒体,冯广超学者这样定义:数字媒体,简言之,就是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从微观上来说,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的内容,储存、传输、接收数字媒体内容的设备均可叫做数字媒体;从宏观上来说,数字内容、设备和介质都可以叫做数字媒体。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对媒介(Medium)的定义有五种: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包括声音、文字、图形和图像等,物质的质地、形状、温度等;表述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包括为了加工感觉媒体而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如语音编码、图象编码等各种编码;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包括感觉媒体与通信电信号进行转换的一类媒体;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包括用于存放媒体的一类媒体,如硬盘、光盘等;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包括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传输介质,如各种通信电缆等。
而电脑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则有以下几点:[2]
1高效、快速且精度极高。高效快速是电脑取代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电脑的应用使设计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至六分之五,工艺的设计周期缩短五分之四至十分之九,效率平均提高二至二十倍。精度高是电脑的另一特长。通常现行的高档PC软件其精度即可达到小数点后的十几位。
2色彩极其丰富。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二十四位色彩已经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了,这意味着一千六百多万种颜色可供屏幕选择。
3修改快速保存方便。电脑中以迅速完成对任何局部的修改而无需像手工方式那样从头来做,保存方便而且可以随意复制,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4便于演示。引导使用者走进一个虚拟的空间来欣赏设计者的作品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电脑的真实感和通用性带来了使用者更多的参与,而使用者的广泛参与使设计这种社会
化的工作变得更加社会化了,或许电脑将最终促成艺术民主化理想的实现。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人类生产和创造活动中,实用与美观相结合,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作用,这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类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又产生了对精神生活的向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带给人类的是更为愉悦的享受,它能陶冶人的情操,赋予人高尚的品质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
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多媒体 网络 的逐渐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计算机成为艺术设计的好帮手,使科学和艺术设计更密切地结合,为人类的生活服务。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计算机可以在作品中表达多种感觉。在环境设计中,计算机的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得设计师在设计制图时能时时观测到具有变化的微缩模型和丰富的材质灯光,因视点具有移动性,所以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修改,同时还可以对材质效果、灯光的类型及分布做合理的设置,这使设计者(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够从接近现实的三维空间入手,帮助设计师高水平地完成建筑艺术设计图纸,方便后期的施工和效果再现。由于动画软件的出现,就更方便了人类对动态物体的 研究,比如物体之间的穿行、运动状态、爆炸效果等等,都可以将设计结果更直观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3] 计算机技术造就的动画 二十世纪后期,计算机的普及速度极快,计算机的数量以几何倍数增长,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动画制作行业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最初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只是引入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便节约人力物力,但后期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一种逼真的三维立体的连续动态图像在计算机中被制作成功,这些连续动态图像以数字形式被保存在磁盘、光盘、存储卡等多种载体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电视甚至电影银幕等多种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直接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立体连续动态图像被大众称为,而计算机出现之前的主要靠人手工制作的动画则被称为“传统动画”。
“三维动画”的出现挑战了以往人们对动画的认识,不但改变了动画的定义,对影视也有一定影响。本世纪初,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一种叫做“flash”的便于网络传送的平面连续动态图像逐步发展以至于占据了计算机网络上连续动态图像传送的主导地位,被大众称为“flash动画”,这种“flash动画”也是完全使用计算机制作,与“三维动画”不同的是只具有平面要素,属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flash动画”等主要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都是以磁盘、光盘、存储卡等电子设备为载体,实现了内容信息的“数字化”。现今绝大多数的“传统动画”也都采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环节,最终制作形成的产品也都采用电子设备作为载体,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
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利益,但是它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4]
(一)电脑技术拓展了设计者的思维空间并增强其表现力
众所周知,电脑的记忆功能强,便于设计图纸的修改、储存、复制,电脑设计的图纸精细和准确程度高,电脑技术加强了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力。电脑设计工具的运用、技巧、特效等方面在设计者之间得到快速的交流和合作。主要表现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上进行集体合作设计,并在“因特网Internet”和“内联网Intranet”上快速地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手绘设计图无法比拟的。
望远镜是人眼的延伸,同样电脑也是人脑的延伸。电脑设计软件是设计者思维另一方面的拓展。平面设计软件的图像合成、图像处理、滤镜特殊效果等等,都极大地拓展了设计者的思维空间,在设计软件出现前这些都是难以想到的特殊效果。例如:许多纯艺术的画家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合成某些图片素材,做出一些特殊效果,打印出来后再画到画布上,进行绘画艺术创作。三维设计软件中,能拓展设计者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并把设计作品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尤其是软件中的摄相机视角、灯光、材质、光能传递、渲染等等各种特殊效果。由于设计软件强大的功能,设计软件在整个世界的设计领域迅速普及。郑曙旸教授于2007年暑在庐山的一个高峰论坛中曾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优秀学生中,其手绘表现三维图的能力,都很难达到电脑这么强的三维空间表现力。其它各种矢量动画、视频编辑等软件工具的使用,更是搞高了设计者表现力和工作效率,缩减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加强了作品视觉上的冲击力。平面网页设计更加快捷、直观地进行设计表现和交流。
(二)电脑设计工具中断了设计者的活跃思维
电脑终究是个机器,一切都得由人来操作和安排。电脑设计软件较多,常用的设计软件
就有十几个,加上复杂的命令、工具、菜单的使用,更不容易掌握。因此,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设计者不得不把注意力分散到设计软件的复杂操作过程中,这样容易僵化设计者的活跃思维,阻碍了设计者思维敏捷地发挥,很容易使设计者沦为一名机械式的电脑操作工。即使是一位非常熟练电脑工具的设计者,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因电脑设计工具的操作而中断自己敏捷的设计思维。例如:设计某个标志,图形简洁,使用手绘设计比电脑设计更为快捷直观地表达,容易设计出大量的方案。
单一的、长期的机械式操作电脑工具进行艺术设计,其思维逐步局限于网络下载、模仿、拷贝、拼凑、修改等等剽窃他人的设计作品,或者是照着他人手绘设计图进行电脑制作,没有自己过多的设计想法。久而久之,这样设计者创新思维逐渐枯竭,设计灵感慢慢地丧失,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机械式电脑操作工。
计算机设计进入设计领域后,给国内外艺术设计界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尽管有了硬件和软件,但是能够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设备进行艺术设计的人奇缺,于是就有一部分设计者开始迷恋电脑技术的操作,甚至有些人纯粹就拿操作图形设计软件赖以生存,忽视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另一部分设计者对电脑辅助设计的认识,则随着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广泛应用从新奇转向冷静,开始思考在设计领域中,如何引进这项新技术,如何把电脑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使创意具体化。换句话说,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了电脑的工具作用。要运用电脑制作出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想法、好点子,简单说就是创意。
电脑本身并不能进行艺术设计,只有当电脑与可以支持电脑进行艺术设计的图形设计软件相结合,再加上懂得电脑操作、熟知图形设计软件功能、同时又熟悉视觉艺术设计规律与实践、有创意意识的人的操作,方可实现。
电脑技术表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需要创意才有活力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地表现设计艺术。如果要完成一幅好的作品,首先要有生活的积淀和创作的灵感,灵感是创作的灵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后才是运用工具和制作技巧去实现的问题。如果设计者用电脑来完成设计,创作灵感与生活的积淀同样是第一位的,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只是一种必需。如果认为电脑是万能的,越是高档的电脑就越能做出好的设计,凡事都求助于电脑技术,这实际上是不了解什么是设计师的责任?什么是设计?因为掌握电脑技术与设计者的设计能力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如果设计者没有好的设计创意,缺乏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即使他有非凡的电脑技术,精通各种软件,也未必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
计算机不仅仅是在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在艺术上也有许多建树,[5]计算机数字艺术在很多方面是交叉的应用关系,比如动画,在影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模型等方面应用都很广泛,所以不能孤立对待。数字艺术的发展促进学科融合。
1.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较早,比较成熟。如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已牢牢占据了高档彩色输出、印刷等领域。环境艺术设计,Auto CAD、3Ds Max已成了建筑等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代名词,基于CAD开发的软件多如繁星。工业设计,Pro/ENGINEER具有模拟实体造型功能,能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并简化开发的流程。它的三维创作过程是确定有关物体属性的具体数据,计算机由屏幕实时、准确地展现物体的三维效果,最终可将数据传送至数控机床,制作实体模型、成品模具。计算机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2.计算机绘画,是较新、较热门的艺术门类。可感压力的数字笔使用起来接近于传统的画笔,在电子画布上,可以选取任意种类、形状、大小的“画笔”,沾上“水墨”或“颜料”,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绘画,笔迹表现出颜色和不同质地纸面的肌理效果,“笔触”会随手的压力大小和移动快慢而做粗细、深浅、虚实、飞白等变化,模拟现实产生的效果,将传统的绘画艺术从纸和笔中解放出来,达到所需的艺术效果。油画、雕塑、版画等也有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的。及时交互等优势使计算机超越了传统工具被动的地位,2D插画和概念艺术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插画、出版物插图、游戏美术中。
3.计算机多媒体动画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艺术形式,门类很广。按制作方法,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按长短,可分为动画短片、动画电影(电视剧);按剧种,可分为故事片、儿童剧、科教片等。
而计算机对于艺术设计的长久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6] 设计实践的对象和程序近年来,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的性能迅速提高,已经逐步接近于传统的工程工作站。原来基于工程工作站平台的软件纷纷一直到pC平台上。使得cad得以更广泛的普及。不仅
仅是工业设计,装潢,室内设计,影视动画,甚至连雕埋,油画、壁画等专业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冲击。
进入信息化时代,设计对象的信息量不断增大。比如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运输工具,它还可能是移动的办公设备,也可能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个终端,音响,电话,电视,传真,报刊等,这些都有可能因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步融合,更迭。
工作方式及设计理念计算机的使用,替代了设计师完成大量繁重的工作,突出r设计师的创意和设计能力,使设计师能更多的工作在较高的层次,并能得到计算机在其他层次上的支持。
计算机对设计的渗透,使得设计师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工作程序,设计管理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譬如在平面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都为一种景象所震惊,那些没有经过职业训练的使用者,凭借他们的计算机和桌面排版软件,成功的侵入了这个职业的核心。
计算机网络和远程传输技术的发展,使设计交流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设计师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来从事同一个设计工作的探讨,合作和交流在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电脑辅助设计的创作中,设计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不具有独立观赏性,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对设计的概念。电脑辅助设计首先必须服从于电脑技术的方法,成功的作品既要强调设计的表现力,又要避免技术的喧宾夺主;既要突出设计者的个性,又要避免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的不协调。基于这些特点,设计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设计素养和创作上的高速运筹能力,还要认清创作是情感的自然再现和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技术在这里所扮演的只是走向创作高潮过程中添加剂的角色。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电脑辅助设计中,技术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试想如果没有电脑技术更好的参与,设计作品肯定会变得索然无味,而对设计者来说,平庸的技术水平和泛泛的制作水准只会使创意之源变得枯竭,即便成竹在胸也难免因单调的技巧而捉襟见肘。所以,既要让技术服从于艺术形式,又要让表现形式服从于主题内容,两方面互补统一才能充分表现出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关于学习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一点体会李璐
[2] 浅谈电脑艺术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
[3] 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动画概念的研究本论文来自
[4] 论电脑技术和艺术设计中的表现思维
[5] 浅析计算机数字艺术与设计来源http:///art/theory/59257.htm
[6]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教育来源:http://
第五篇:几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有效教学中的应用
几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有效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庄浩川 单位:普宁华侨中学 邮编:515343
几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有效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庄浩川 普宁华侨中学 广东 普宁 515343 摘要:传统的教学倡导的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以本人的教学过程为实践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高效率
谐音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
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无论就学生的学还是就教师的教来说都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应该也不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的,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法表现出来,某种活动方法经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方法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方法不断地发展、革新。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本人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结合实际,对某些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设计高质量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法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法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案例一:在我讲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的讲课顺序的话,先讲 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但在讲课的过程中将会导致很多同学对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两个概念难以理解.因为这些知识是第2章第一节《减学分裂》中的内容缘故。而《减学分裂》这一节却被放到编者放到了第2章才讲到,这样知识的衔接就颠倒了。因此, 我先讲授 第2章的《减学分裂》这一课时,接着再上 第1章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样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在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了“铺路”,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挂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记得就比较扎实。
案例二:在讲述《细胞的增殖》时,教材中有一个难点,即“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这一个难点,但教材并没有给出解释,同学们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大家都认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于是我就把“相对表面积” 解释为:指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并把 课后 《练习》 ”选择题1”的几幅图片做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解释, 使学生在有说服力的氛围中把问题理解、强化了。,这些课本后面<练习>的素材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而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教材的知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
案例一: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
案例二: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病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她有四个儿女,长子黑奥波德患血友病早亡,另一个儿子爱德华七世健康正常,英国的皇世是由他传下的。女皇的两个女儿都是血友病的携带者。因此,她的一个外孙女与尼古拉二世结婚,其独生子也是血友病患者。另一个外孙女嫁到西班牙也给那儿带去了血友病.从此,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中因娶了维多利亚的外孙女造成了这两个家族的血友病。趣闻讲完了,教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维多利亚的儿子有表现型正常的,有患血友病的?为什么英皇族的血友病会传到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学生注意力集中感兴趣,产生了好的效果。讲完伴性遗传的知识,学生对前边所提的问题自己就能解释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小诗歌巧教生物
小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提出有些有疑问的诗歌,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
案例一:在讲授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案例二: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内容时,可运用老作家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来小结一切生物细胞共有的十大主要元素:“碳为主;氢、氧、氮副之;钾、钙、镁、铁又其次;磷和硫居后。
当然,一堂生物课,运用一二首小诗便可,切不可泛滥成灾,以免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而且诗要易诵易懂易记,有科学性、趣味性和韵味性。如果小诗能与挂图、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配合起来使用,则教学效果更佳。
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谐音记忆法
高中生物学理论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其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关系,进行一下加工整理。我常常这样想:从生物学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体,如果有了骨架,再附以肌肉,外被皮肤,人体也就基本完整了。对于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问题,首先是给学生一个“骨架”,再提示学生填上“肌肉”和“皮肤”。谐音记忆法就是如此.案例一: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一些知识点的整理如下:
1、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
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
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3、微量元素
Zn Fe B()Cu Mo Mn 新
铁
臂
阿 童
木, 猛!
4、大量元素
O P C H N S P Ca Mg K 洋 人 探 亲,丹 留 人 盖 美 家
(People=人)
5、叶绿素的四种及层析的顺序: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叶?a,b也。)
案例二: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一些知识点的整理如下:
1、遗传病与优生中的各种遗传病
仙(显性致基因遗传)单(单基因)不够(佝偻病)吃软(软骨发育不全)饼(并指)
白(白化病)龙(先天性聋哑)笨(苯丙酮尿症)
青少年(糖尿病)无脑(儿)唇裂多(多基因遗传)怨(原发性高血压)啊
2.八种必须氨基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假设来借一两本书)案例三: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一些知识点的整理如下:
1、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
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
B、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
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
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学生很快的掌握了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样记忆快、印象深,而且学生在运用的同时也学会了自己尝试用谐音去记忆的方法,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口诀记忆法
在教学中,对要了解记忆比较多的内容,我们要找出知识间的共性与个性,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妙用生物记忆口诀记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记得快。他们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样记忆快、印象深.案例一: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一些口诀的整理如下:
======植物有丝分裂====== 间: 染体复制加合成,前: 膜仁消失显两体,中: 形数清晰赤道齐,后: 点裂数增均两极,末: 膜仁重现失两体。
======光合作用歌诀=========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A D P 变 A T P,光变不稳化学能; 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 5 结合C 3 生,C 3 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C 5 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案例二: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一些口诀的整理如下:
=================减数分裂口诀===================== 性原细胞作准备 次母似与有丝同 染色一复胞二裂 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接着点裂匆 数目减半同源别 排板以后同源分 姐妹道别分极去 精质平分卵相异 从此染色不成对 再次质缢各西东 往后把题迎刃解
链螺旋结构
极性反向平行
碱基互补配对
排列顺序无穷
======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取和鉴定====== 鸡血加水细胞裂,一次过滤取滤液, 促溶解用浓盐水,加水析出D N A, 再次过滤弃滤液,D 从粘稠物中得, 再溶再用浓盐水,三次过滤除蛋白, 滤液加入冷酒精,纯后二苯胺鉴别.=========人类遗传病系谱图遗传型判断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形.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无女病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父病女无非伴性.说明;原则上找有上下代的患者,先判断显隐性,然后判断是否伴性.父病子病女不病为伴Y遗传,可直接判断.=
======= DNA结构特点口诀======
双
六.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直观手段
机辅已经成为主要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功地介入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师将不得不考虑这一特点。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 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我曾几个班分为: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三类教学
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常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所教学生普遍对生物课感兴趣,测试成绩优良。
七.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
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案例一:在讲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我针对教材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为此我在教学的某些细节上进行了如下处理:①将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第四组实验--“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中的“加热杀死”用下划线标记,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生疑;②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只讲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而不讲标记的方法。结果,我意料中的效果出现了:在我讲解的过程中,有两个学生分别提出了“S型细菌既然被加热杀死了,为什么还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死了,为什么它的DNA还起作用?”“元素这么小,怎样去标记蛋白质或者DNA呢?”。这两个问题一提出,我和其他的学生都兴奋了,我当即对这两位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和他们一起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小结:总之,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教学是科学,是艺术,是创造。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师生教学活动结构,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和经济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主要参考文献:
1、段继扬著:《创造性教学通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林婉贞.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尝试.生动的主动的教于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1):214-218
3、《中学生物教学特辑》.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
4、姚金兰.中学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293—297
5、吴开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途径.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