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20页)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1.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想一想、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悉用画图方法解题的策略。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会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的问题。
2.2 教学难点:
会根据情境排除干扰条件,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3.教学用具
主题图、课件、图片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计算练习。2.看图列式计算。教师:小猴子吃桃子。观察这幅图,你了解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还剩几个”怎样解答呢?
自主列式解答。指名回答,个别评价,促进交流。教师:解答正确吗?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今天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师: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例1: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2.现在来了9人,3.我们队踢进了4个,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 16-4 16-9-4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2.摆一摆。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2)16-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3)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四)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画图策略,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如果有错误的画图,可根据生成资源进行分析讲解。教师:根据图,用什么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2.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3.回顾反思,强化步骤(1)验证结果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二、例2:
我们接着看一下其他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呢? 课件出示捉迷藏图
1.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仔细观察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们能说一说题意吗?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1)有13个同学玩捉迷藏,(2)这里有6人。(3)其中有5名女同学,(4)藏起来几人?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2)画一画,摆一摆。找出有关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藏起来几人”,与人数有关,与有5名女同学没有关系。师生小结:“其中有5名女同学。”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应该排除。
3.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解决问题,列式计算。13-6=7(人)4.验证结果
藏起来7人正确吗?因为6+7=13,所以13-6=7是正确的答案。
三、例3: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出示丢手绢图 1.理解图意,找出信息
仔细观察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们能说一说题意吗? 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1)有8个女同学,(2)有6个男同学。
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丢手绢? 2.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8+6=14(人)
师:这个道和前面两题相比,简单一点,因为没有干扰信息。3.练一练。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2.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此两题与例题类似,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多余条件,自己解答。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3.练习五的其它练习题
【设计意图:选择2道习题都是教材上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思考,脱离直观画图或操作,具体到抽象,掌握这类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好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
第5节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1: 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例2: 藏起来几人? 13-6=7(人)
例3: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丢手绢? 8+6=14(人)
第二篇:《有余数的除法(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本P57~~P58上的内容,第4~8题。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事物、解决问题。(P57第4题)
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P57第5题,开放性题目,讲出道理既可)
三、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1)P58第6题。(2)P58第7题。(3)P58第8题。
四、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全课总结。(略)
第三篇: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2)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教学难点】 1.虚像的成像原理。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 师: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
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
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结构使学生了解照相机成像的过程,为理解原理做好铺垫。)制作模型照相机: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头的器材制作简易的照相机。其次,模拟照相机成像。
以小组为单位,调试模拟照相机,步骤:
(1)镜头对准窗外远处景物,调节相机,直到在半透明纸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2)探究:从拍摄远处景物到近处景物,应如何调节透镜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纸上的像如何改变?(注:此处只重过程方法,不重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简单照相机,不仅使学生理解其原理;同时为认识成像特点奠定基础。)
3.探讨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教师问)同学们,请总结一下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强调物距大于像距)由于学生,通过自制照相机的成像观察实验,以及你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很理解。
4.照相机的拓展认识:
(1)从照相机取景框上看到的像为什么是正立的像?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光路,理解取景框成正立的像。(2)认识摄像机、摄像头的成像特点和数码相机。
(教师播放《照相机的发展简史》使学生对数码相机有初步的认识)
二、投影仪
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
(教师问)同学们,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机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再次,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上面的操作对投影仪成像建立了直观的认识,很容易得到成像规律。)
三、放大镜
(教师问)放大镜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教师:试试看,如何才能使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变大。
教师:是否放大镜可以不断远离,像不断变大呢? 教师问:用放大镜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教师问: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
(球形鱼缸里的鱼为什么“变大”了;插入玻璃杯子中的铅笔为什么“变粗了”?)
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的形成(在三种成像中,成像现象中成实像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光路使学生认识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都是实际光线到达形成的。)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简单照相机,不仅使学生理解其原理;同时为认识成像特点奠定基础。)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哪些应用和知识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什么?生活中与它们类似的产品有哪些?
2.你在小制作和自主实验中获得了哪些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思想认识有哪些进步?
板书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二、虚实像的成像原理
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第四篇:《生活中的连加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给信息正确列出连加算式,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折了一些小星星,准备在节日期间装扮教室,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的完成情况吧。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每人折了6个小星星”这句话,谁能具体说说是什么意思?请两位同学上台说一说。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板书问题: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3、我们先通过摆学具或者画一画来完成这个问题。两人合作完成,请一位同学说说是怎样摆的?数一数一共折了几个星星?
4、小组交流。
(1)师: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四人一个小组。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3)交流汇报。请组长汇报。
方法一:用加法解答。6+6+6=18(个)第一个6表示什么?第二个6表示什么?
方法二:用列表格的方法解答。方法三:用画箭头的方法解答。做完看看电脑上的算式是怎样的? 5.进行检查。
6、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四、课堂活动。(听口令,看动作,解决问题。)
请三位同学到讲台前听老师口令。其他同学独立解决问题。并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请这三位同学伸出5个手指。一共伸出几个手指头?)
五、实践应用,理解内化。
1、课件出示题目。指明读题。说说每人摘7个的意思。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做完要进行检查。应该怎样检查呢? 1 看列式有没有对,2 看结果 3看有没有写单位和答。大家看这两道题,题目中他们都出现什么数字?在计算中,为什么第一道题没出现3呢?生:因为3代表3个人。
第二题为什么用7+3计算呢?只有两个人。一个摘7个桃子,一个摘3个桃子。
2、请同学担任小老师。判断下面这道题的对错?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超市。爸爸买了3袋苹果,每袋8个,一共有11个苹果。
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该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连加问题?谁愿意来说说都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第五篇:生活中的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萧山任伯年小学 李伟锦
活动目标:
1、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对重复部份的理解。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谁的身份比较特殊?
二、情景活动:
(1)猜想:我们班中有5个人订《数学大王》,3个人订《英语大王》,共有几个人订这两种杂志?(生:8、7、6、5)
(2)体验:上来试试
(3)用呼拉圈套一套,验证其中的一种猜想。
(4)“拯救”圈中的同学,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只、都(既„又)(4)引出韦恩图,揭示课题:生活中的重叠问题。
三、引导探究:
(1)出示例一中的人物表格,引导观察重叠的学生名字(两样都参加的学生)。
(2)动手试试画集合图。(3)反馈
(4)交流:演示韦恩图,得出重叠部分。(5)引导说一说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①只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5人),②只数学小组的同学(6人)③两个小组都参加的同学(3人)
④参加语文小组(8人)⑤参加数学小组(9人)
(6)探究: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语数课外小组?(7)探索各种计算方法,并能简单说理。
四、解决问题:
(1)练习24第1题:侧重填图(2)练习24第2题:侧重计算(3)卫生委员的问题
(4)老师的问题:求重叠部分(机动)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重叠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吗?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重叠的现象,课外可以自己观察、搜集重叠的内容,编一些重叠问题的题目,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