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

时间:2019-05-13 00:3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

第一篇: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

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复备人:

备课时间:2011-11-4

单元章节 《唐诗宋词选读》 课

时 1课时

1、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2、分析词作的意象,感悟词作的意境;

3、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走进词人的悲情世界

重点难点

借助反复诵读,把握词

境,领会情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段时间一起学习过的李煜的《虞美人》吗?(全班一起背诵《虞美人》)

2、一千多年前,秋

课 题

教法学法

浪淘沙令

(帘外雨

潺潺)

诵读法,情景感悟

风中的西楼,一个帝皇,一个亡了国的帝皇,在漫天萧瑟的落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唱《虞美人》,也正是透过这忧郁、悲怆的词句,我们看到了李煜那张孤寂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煜的诗词,走进他的悲情世界。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知人论世”。

2、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词(投影《虞美人》),给大家介绍李煜其人。(教师投影补充)

3、有人对李煜的为文和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博命做君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

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用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三、反复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朗读作品,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昔日锦衣帝王,今日笼中囚徒,强烈的反差让李煜无所适从,于是他试图从梦中抓住失去的天堂。因此,他常常写梦。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中写梦的句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注1]客,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此处是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注2]晌,音同赏,时间短。

3、想想他都梦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这首《望江南》(投影出示)展开具体想象,描绘他的梦境。梦里,李煜又回到了金陵,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听着百官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梦里,李煜携后宫妃

嫔,佳丽美人在御花园里赏花品酒,笙歌艳舞;梦里,他凭栏远眺,看到的是南唐的大好河山,尽在脚下……

4、这是李煜的美梦,那词是不是一开始就是写的梦境呢?(不是)那写的是什么?开篇两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潺潺,是细雨滴落的声音。阑珊是衰残、凋落的意思。这两句写的是景,是醒来时所听所见凄清之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凄清的,情调是凄楚的,特别是这“阑珊”二字,既是写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生命亦将完结的象征。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

5、他是怎样从梦里醒来,回到现实中的?是“雨潺潺”,是“五更寒”。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这“寒”不仅是因为下雨,因为五更时的寒冷天气,更是因为“心寒”。

6、词的上片,先写梦后,再写梦中,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帘外雨,春意阑珊,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词人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一虚一实。(投影“故国梦重游,觉来双泪垂。”——李煜《菩萨蛮》)《菩萨蛮》所写与此词相近,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写得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具典型性。再读词的上片。

7、下片首句“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独自,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凭阑远眺是为了看什么呢?无限江山。是为了看昔日的宫阙楼阁,来满足故国之思。然而关山阻隔,见不到啊。更何况,这“无限江山”已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的属地,如此情况下再凭阑岂不是徒增心中的

悲痛吗?

8、“别时容易见时难。”与谁分别?和谁相见?“别时”又是何时?与故国相别,“别时”是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想回到故国,只是已不是“难”,而是不可能了。

9、结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去也”和上片中“春意阑珊”相照应,落花啊,虽流水而去。“去”除了指自然之景逝去之外,还有故国已亡,还有自己的命不久矣,和“阑珊”一样饱含深意。“天上人间”,便寻天上与人间,也难以再见故国。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从天上跌落人间的巨大反差。昔日的锦衣帝王,今日的阶下之囚,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

四、体味词境,走进李煜

请结合《虞美人》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感受李煜的内心世界,然后,以“李煜,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文字。

五、布置作业 熟读《浪淘沙令》,感受李煜的悲情世界,自读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教后记

第二篇:李煜《浪淘沙令》教案

李煜《浪淘沙令》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2、通过自读,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通过对比、探讨李煜前后期词的不同点及其在中国词坛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4、能拟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虞美人》

2、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

3、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4、教师多媒体: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 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对李煜的为文与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板书)(投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二、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字,以字领篇,以读悟情。(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阑珊”——将尽,哀落。“凭阑”——凭栏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浪淘沙令》中,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以什么意象来写“寒”?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

“雨”意象拓展——以雨烘托悲凉的心境,还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寒蝉„„骤雨初歇,都„„”“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

2、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雨潺潺、春阑珊——惆怅、凄冷

无限江山:怀故国――对往日荒淫误国的追悔

寒 落花——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往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所以“独自莫凭阑”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后之情况。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3、品读与探讨3(P.57)

[讨论明确]两种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第一,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明写到黄昏,作“暮”字比较自然,而且与下文“无限江山”相连贯,“江山”在望,别易会难,正是凭阑时所见所感;如果说不要凭阑,却又说“无限江山”,上下文就有点不接气了。第二,从声调音节来看,一句词用“独”、“莫”两个入声字,显得十分急促,听起来不美;不如连用 “自”、“暮”两个去声字,反而显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这凭阑所见到的“无限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这才有了下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这样理 解,似乎更顺理成章,更深刻,更显得悲怨凄凉,也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4、“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

5、教师小结:

对比、虚实:梦境与现实

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读《乌夜啼 》(按照上一首的方法学习)

明确阅读方法:

1、初读:理解字词,弄清大意;

2、抓住关键句子、词语——“词眼”,揣摩词中的情感(语气、速度、节奏、感情);

3、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4、联系背景深入体会(知人论世);

5、拓展理解(举一反三)。下边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来阅读(注意停顿、语气、重音、言外之意)。

1、林花(谢)——匆匆,寒雨、晚风——残忍,胭脂泪——留念,水长东——人长恨

2、关键词语、意象

林花(谢)——怀念 恨

寒雨、晚风——无奈、凄苦

胭脂泪

——留恋 水长东

——长恨 [“ 恨”:遗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长者虽有恨,役夫敢申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讨论,哪种理解好?

“遗憾”好,人生充满了遗憾,就像林花悄然凋谢,江水日夜默默东流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就像刘诗《西塞山怀古》说的那样:“人世几回伤心事,山行依旧枕寒流。”就像《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诗一样,“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怨恨”好。好景短暂,就像林花匆匆凋谢;相见无期,几时重;国家灭亡,沦为阶下囚,失去昔日的地位、富有、享受,失去了自由,能不怨恨吗?

(诗无达古,只要紧扣文本,紧扣词人的身世,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寒”,“罗衾不耐五更寒”,不仅仅写的是词人生理感受,还刻画了词人心理的伤痛。像“小楼吹彻玉笙寒”,写怀远的闺中少妇,思念远人却不能相见的心寒。]

3、思考“品读与探讨2” 《乌夜啼 》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无奈”: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自是”: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

五、总结谈话

1、李煜前期词作与花间词一样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 绮丽,婉转缠绵。但不似花间词绮糜香艳,用语清新、自然。如前所提及的《一斛珠》,全篇词作格调不高,只是描写美人之态。但描写生动,所用多口语,直白浅露却富有情趣。把女子的媚态、闲情写得淋漓尽致。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投影: 前 期

宴乐闲愁,艳情香软

风格柔美,婉转缠绵 后 期

怀念故国,感伤往事

风格沉郁 凄怆悲凉

2、对花间词的小结:(见课本P.52.)

六、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声中的李煜词。

1、乌夜啼;

2、破阵子

七、作业:

搜集李煜的词,根据所学的他的词,谈谈你对李煜词的理解,并作简要的评价。500字左右。

第三篇: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修改稿)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修改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2、通过自读,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通过对比、探讨李煜前后期词的不同点及其在中国词坛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4、能拟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虞美人》

2、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

3、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4、教师多媒体: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 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对李煜的为文与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板书)(投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二、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字,以字领篇,以读悟情。(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

“阑珊”——将尽,哀落。“凭阑”——凭栏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浪淘沙令》中,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以什么意象来写“寒”?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

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

“雨”意象拓展——以雨烘托悲凉的心境,还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寒蝉„„骤雨初歇,都„„”“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

2、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雨潺潺、春阑珊——惆怅、凄冷

无限江山:怀故国――对往日荒淫误国的追悔

落花——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往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所以“独自莫凭阑”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后之情况。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3、品读与探讨3(P.57)

[讨论明确]两种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第一,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明写到黄昏,作“暮”字比较自然,而且与下文“无限江山”相连贯,“江山”在望,别易会难,正是凭阑时所见所感;如果说不要凭阑,却又说“无限江山”,上下文就有点不接气了。第二,从声调音节来看,一句词用“独”、“莫”两个入声字,显得十分急促,听起来不美;不如连用 “自”、“暮”两个去声字,反而显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这凭阑所见到的“无限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这才有了下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这样理 解,似乎更顺理成章,更深刻,更显得悲怨凄凉,也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4、“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

5、教师小结:

对比、虚实:梦境与现实

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三、引导学生自读《乌夜啼 》(按照上一首的方法学习)

明确阅读方法:

1、初读:理解字词,弄清大意;

2、抓住关键句子、词语——“词眼”,揣摩词中的情感(语气、速度、节奏、感情);

3、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4、联系背景深入体会(知人论世);

5、拓展理解(举一反三)。

下边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来阅读(注意停顿、语气、重音、言外之意)。

1、林花(谢)——匆匆,寒雨、晚风——残忍,胭脂泪——留念,水长东——人长恨

2、关键词语、意象

林花(谢)——怀念

寒雨、晚风——无奈、凄苦

胭脂泪

——留恋 水长东

——长恨

[“ 恨”:遗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长者虽有恨,役夫敢申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讨论,哪种理解好?

“遗憾”好,人生充满了遗憾,就像林花悄然凋谢,江水日夜默默东流一样,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就像刘诗《西塞山怀古》说的那样:“人世几回伤心事,山行依旧枕寒流。”就像《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诗一样,“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怨恨”好。好景短暂,就像林花匆匆凋谢;相见无期,几时重;国家灭亡,沦为阶下囚,失去昔日的地位、富有、享受,失去了自由,能不怨恨吗?

(诗无达古,只要紧扣文本,紧扣词人的身世,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寒”,“罗衾不耐五更寒”,不仅仅写的是词人生理感受,还刻画了词人心理的伤痛。像“小楼吹彻玉笙寒”,写怀远的闺中少妇,思念远人却不能相见的心寒。]

3、思考“品读与探讨2” 《乌夜啼 》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无奈”: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自是”: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最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

四、拓展延伸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1.初过:刚刚完毕。

2、沉檀:古代妇女化妆时用的颜料,用来涂在唇上。注:点。些儿个:方言,少许,一点点。

3、丁香颗:颗,花蕾。丁香花叶片如同鸡舌,此处为舌尖的代称,4、引:使得,樱桃:指美人如樱桃般小巧红润的嘴。破:张开。

5、裛(yì,四声):沾湿。殷:深红色。可:可以,适宜。

6、旋:又。香醪(láo二声):美酒。涴(wò四声):污染。

7、斜凭:斜靠着.娇:别作“情”。无那(nuó二声):无限,非常.8、红茸:别作“红绒”.红色丝线

9、檀郎:潘岳,古代美男子,小名檀奴.后用来指代所爱的男子.唾:吐,疑误.引导学生题材、手法,赏析、比较、地位(见投影)

这是后主早期作品,主题是美人口.通篇都围绕美人的口来展开描写.上片写唱歌.清早起来,女子即开始装扮,还点了一点沉檀在口上,使嘴唇更加红润.她张开如樱桃般小巧的嘴,微微露出舌尖,口中便流露出了清丽的歌声.此处些儿个用的极妙.是方言,但却丝毫不显粗俗,活泼的很,而且突现了女子化妆时的动作和神态.下片写醉酒.女子喝了点酒,有些微醉,酒洒在了薄薄的袖子上,把袖子殷湿了,染上了红色的酒痕,但是她浑不在意,依旧大杯的畅饮,嘴上的红檀沾到酒,污了杯口.她醉意更浓,斜靠在绣床上,娇态无限,随口把嚼着的红线,笑着向爱人唾去.此词题为咏美人口,则通篇句句不离口唇.她涂口红,开口唱歌,喝酒把口红沾到了杯上,醉后又张口向爱人吐去红线.通过对口的描写,把一个青年女子天真欢乐的娇态,写得可掬又传神。

五、总结谈话

1、李煜前期词作与花间词一样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 绮丽,婉转缠绵。但不似花间词绮糜香艳,用语清新、自然。如前所提及的《一斛珠》,全篇词作格调不高,只是描写美人之态。但描写生动,所用多口语,直白浅露却富有情趣。把女子的媚态、闲情写得淋漓尽致。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

投影:

前 期

宴乐闲愁,艳情香软

风格柔美,婉转缠绵

后 期

怀念故国,感伤往事

风格沉郁 凄怆悲凉

2、对花间词的小结:(见课本P.52.)

六、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声中的李煜词。

1、乌夜啼;

2、破阵子

七、作业:

搜集李煜的词,根据所学的他的词,谈谈你对李煜词的理解,并作简要的评价。500字左右。

八、教后笔记:

第四篇:浪淘沙令教案.

《浪淘沙令》教案 李煜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 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2、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千多年前,秋风中的西楼。一个帝皇,一个亡国的帝皇,在漫天萧瑟的梧 桐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唱《虞美人》 ,也正是透过这忧郁、悲怆的词句,我们首 次看到了李煜那张孤寂的脸。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李煜的另一首词, 再次 走入他的悲情世界。

二、作者简介

李煜(公元 937-978 , 字重光, 是末位帝王, 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24岁即位南唐国君 , 当时南唐形势已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公元 975年,在他 39岁时,南唐被灭,李煜被俘虏、解押到宋都汴京,过了两年多 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赐毒酒而死。

李煜的词现存约 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此时 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他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国家之感, 拓展了词的艺 术境界,开拓了词的抒情深度。

二、目标展示

1、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 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2、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

三、自学指导(一

(齐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这首词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用词中的一个字 来表现,即找出词眼。

为什么而“寒”?为了体现这种寒,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 明确:

1、原因: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罗衾不耐五更寒——身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这些原因归根究底是作为亡国之君而产生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2、意象: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 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

点拨拓展

1、雨——烘托悲凉的心境: “细雨梦回鸡塞远”,“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都门畅饮无绪„”, “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

2、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无尽哀伤与愁怨。“间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落花——好景不长、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好事难再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四、自学指导(二

(悲凉的心境深重而无解,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表明了这一番感受 是在梦醒之后产生的。

再读诗歌:作者先点景,再点观景的人,最后点出做梦,这样的表述有什么 特殊之处呢? 明确:

五更时分,门帘外,细雨滴落,这是梦后事;忘却自己的身份,一晌贪欢, 这是梦中事。潺潺细雨、阑珊春意、阵阵寒意惊醒了词人,使他回到了真实人生 的凄凉境况中来。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 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而 梦里梦外的虚与实对比更清晰地揭示了现实境况的凄凉和悲惨。

五、合作释疑

(尽管留恋梦里那一刹那间的快乐, 但现实终归是现实, 无法再回归, 那么如 何来排遣内心的悲伤呢?“独自莫凭阑”。

对于这个“莫”字,有两种解释, P57 第 3题。明确: 两种理解都通。

“莫凭阑”,是因为作者有凭阑的经历,知道凭阑之后会让自己感到伤心, 所以才劝自己不要再去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 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

但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第一, 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 明写到黄昏, 作“暮”字比较自然, 而且与下文“无限江山”相连贯, “江山” 在望, 别易会难, 正是凭阑时所见所感;如果说不要凭阑, 却又说“无限江山”, 上下文就有点不接气了。第二,从声调音节来看,一句词用“独”、“莫”两 个入声字,显得十分急促,听起来不美;不如连用 “自”、“暮”两个去声字, 反而显得心情格外沉重。第三, 这凭阑所见到的“无限江山”并不属于自己所有, 这才有了下文“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这样理解, 似乎更顺理成章, 更深刻, 更显得悲怨凄凉, 也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最后,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复杂的感情推向高潮,落红逐水流,春 光已逝去, 好景一去不复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 而今在 “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让人回味。

六、总结

1、艺术特色 1对比

欢乐与痛苦,天上与人间,梦境与现实。2倒叙

先写梦醒,再写梦境。

2、李后主因有赤子之心,所以情真意切,表达出亡国之苦,真挚动人。且能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 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如“别时容易见时难”、“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李煜 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 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 国维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 感慨遂深 ,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七、当堂检测 背诵本词。

八、板书设计

梦醒 梦中 倒叙、虚实结合 莫

寒——亡国被囚 莫凭阑 暮

流水落花 悲伤、无奈

九、教学反思

第五篇:《浪淘沙令》教案

浪淘沙令 李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的生活背景及他在中国词坛的重要地位。

2、反复诵读,抓住倒叙、比喻等手法,理解李煜词的抒情特色。

3、抓住诗词的意象,领会意象所营造的意境特征。

4、品味鉴赏词中语言,感知作者亡国后惨痛欲绝的情感。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词兴趣,在诵读学习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对诗词的审美体验和感悟,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

2、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让学生朗读这首词,理解词中“潺潺、阑珊、罗衾、一饷”的意思。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相讨论,老师巡回指导启发点拨。最后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领会词中的意象,品读诗词的语言,掌握本词的各种表现手法,从而理解作者亡国惨痛欲绝的情感,同时在诵读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涵咏、赏读、讨论、点拨、讲析相结合。教学过程:

(上课前,播放《虞美人》的音乐)

一、导语: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会唱吗?大家能不能齐背一下这首词?作者是谁?(学生回答,然后齐背李煜的《虞美人》。此时,调动起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煜的诗词,走进他的悲情世界。(板书:“浪淘沙令”)

二、出示目标:见多媒体幻灯片2

三、作者及背景: 师:哪个同学能介绍一下李煜? 生:南唐后主,亡国之君。

师:请看幻灯片3、4、5的作者简介及其成就: 李煜(937~978)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中主 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38岁时,宋师长驱渡江,迫围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

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在位时,一直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但他仍不思振作,浮华奢侈,迷信佛教,终于为宋所灭。他在政治上是庸驽无能的皇帝,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过渡:从至尊的帝王到阶下囚,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诗词中的欢愉与悲凉。)

四、整体感知:

1、找学生朗读全词(让其他同学仔细听重点词语的读音,诗词的语气、节奏和感情。)

2、看幻灯片6,解决文字障碍: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潺潺 阑珊 罗衾 一饷

3、师生共同探讨朗读者的情感表达。

师:这个同学读得好,读出了李煜的悲情。谁还能再读一读呢 生:我会读得更好。(曹尊同学自告奋勇站起来,满怀沉郁的感情读了一遍,全班同学大加赞赏,鼓掌)

(衔接过渡:请大家重读这首词,回答问题。看幻灯片7,要求:①感性的表现:字音、节奏、语气、语速②理性的把握: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理解词的作者,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③留心涉及情感的关键词语或者语句)

五、新知探究:(学生分成四大组进行讨论,十五分钟后把每个问题都用书面形式作答)师生研讨过程:(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回观察,并不时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点拨、启发)

1、师:请同学们找出写梦的句子,说一说他梦到了什么?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全体同学回答:“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学生很快找出写梦的句子)老师启发:第一题中“他梦到了什么”,展开联想,抒情主人公可以回忆过去,可以幻想回国后的生活。

老师提示: 通过写梦中的什么,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现实中诗人的什么 生:通过写梦中的欢愉,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现实中词人的痛苦哀愁。

(把学生的书面回答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并由学生打出应得的分数)师:通过写梦中的欢愉,运用反衬的手法(今昔对比),表达了现实中词人的凄苦哀愁。

(见幻灯片8)

2、师:请你用词的上片中的一个字概括一下作者梦醒后的感受,并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体现的。

生:“独”字。

师:这个字是在上片吗?

老师启发:搞清楚上片中哪个句子是写的梦醒后的感受,然后再从这个句子中去找。生:“ 寒”字。

老师点拨:感受可以从肌肤到内心。

生:感受到身体的寒冷,更感受到心里的悲凉。通过“细雨潺潺、残春、罗衾”体现出来的。

(把学生的书面回答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并由学生打出应得的分数)师:寒,身体的寒冷,更是内心的悲凉。

通过“潺潺细雨、残春、不耐寒的罗衾”体现出来的。(见幻灯片9)(把学生的书面回答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并由学生打出应得的分数)

3、师: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双层含义?其中“流水”“落花”是诗词中特有的意象,在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意象请你写出来。

生:一是自然界中流水一去不复返,花的凋落,春的逝去。二是人生的年华逝去,国家的灭亡。

(把学生的书面回答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并由学生打出应得的分数)师:一是水流、花落、春归自然规律;二是自身面临的厄运,国家的灭亡。师:“流水”“落花”是诗词中特有的意象。

流水多表示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无尽哀伤与愁怨。

落花多隐含好景不长、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好事难再的深沉喟叹和哀愁。(见幻灯片10、11)

师:在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意象? 生: 鸿雁、明月。生:砧声、笛声、柳。

师:流水、落花、孤舟、月明、笛声„„(见幻灯片12)在以后的诗词学习中逐渐总结。

4、师: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生: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祖国的痛苦以及被囚禁的哀愁。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形象。生:还有对故国的思念。

生:还有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学生积极发言,抢着补充,老师把学生的要点加以总结)师: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凄苦哀愁的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幻灯片13)

教师小结:词的上片从倒叙写起,先写梦醒所闻所见所感,再写梦中所见。运用虚实结合、今昔对比、反衬的手法,更显得囚徒生活得哀愁与悲凉。词的下片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独自莫凭阑”,怕引起伤感,别易见难,形成鲜明对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生动的比喻把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师生共同总结幻灯片14的感情脉络图表)师生共读:学生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再读,把握了诗词的情感,短时间内能够基本背诵。

六、拓展训练:

李煜——亡国君,词中帝。

结合李煜的身世经历及成就,来完成“李煜,我想对你说”的口头表达训练。(每个同学积极思考,三分钟后找出几个同学即时发言)李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张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蒋华利: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刘瑜:玩物要有“度”,人生没有退路。李婷婷:苦难酿出了传奇。

请同学们欣赏幻灯片16 李煜,我想对你说: 北宋的庭院飘荡着的是你那无奈的叹息,已干枯的残花不会因为一滴眼泪而重新滋润,早已龟裂的心灵也不会因为一时悔恨而重新鲜活,然而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怎能不震颤那囚禁你的牢房。

七、达标检测(学生当堂巩固,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答结果)

1、结合本词回答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叙述方式:倒叙

修辞方法:对比、比喻

描写方法:虚实结合、反衬、白描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见幻灯片17)

2、鉴赏李煜《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 这也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⑴.词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意境术语:淡雅高远、和谐静谧、高远辽阔、庄重严肃、幽静、低回、悲凉、凄惨、萧条、凄凉、豪放、沉郁、悲壮苍凉)

意象:山寒、芦深、孤舟、月明、笛声。营造了南国清秋的凄寒的意境。(见幻灯片18)

⑵.结合李煜的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以及对江南生活的留恋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见幻灯片18)

八、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默写这首词。

2、结合李煜的经历或遭遇,确立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九、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老师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节课下来,师生共同感受着李煜的悲情,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套路。并且要学生知道赏析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朗读,背诵环节。在基本把握诗歌鉴赏的套路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课堂动笔,避免了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因为有时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形成文字就东拉西扯没有条理,按点得分就难了,所以动笔梳理的过程就尤为重要。这样确实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诗词的积极性,但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学生对套路熟记于心却不会灵活运用、静不下心来去读诗歌、对诗歌内容不求甚解等。

备注: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二上学期的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重点讲读的一首诗词。

下载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煜 浪淘沙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

    李煜《浪淘沙》赏析(共五则范文)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赏析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阕两句......

    浪淘沙令、相见欢教案

    福安二中教务、教研文档——电子教案 《浪淘沙令》《相见欢》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

    32《唐五代词●李煜●浪淘沙》(精选5篇)

    [làng táo shā] 浪淘沙(词牌名)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

    《浪淘沙》教案

    《浪淘沙》古诗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牵牛......

    浪淘沙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

    浪淘沙教案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