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的简便计算教案
《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44,例4
教学设想:
本单元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通过一些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后,新教材所特有的。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结合教材的特点,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算法及算理的经验支撑。
在问题一“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的解决中,象12×25=12×100÷4这种算法,学生可能较难理解,这时候我认为就应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借助情景意义的支撑,用实物来向学生展示每一步的算理,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这个难点。
2、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问题一的解决,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算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各自的见解,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
3、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在问题的解决中,呈现学生不同的算法,体现集体的智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以达到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这个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算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12×25 = 12×100÷4的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口答。
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学生文字叙述内容。(课件出示)
a×b=b×a a×(b×c)=a×(b×c)a×(b+c)=a×b+a×c a÷b÷c=a÷(b×c)
2、填空
12=4×()25=100÷()32=4×()125=1000÷()
二、学习新知 学习例4
(一)出示例4情境图
1、看图,交流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理解:一打就是12个。
3、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我们可以解决怎样的数学问题?
4、根据学生的叙述,提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二)分析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
要求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
根据描述得出:王老师买了25筒羽毛球,毎筒羽毛球12个,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2、方法讲解
①观察算式12×25,发现25×4得整百数,而另一个因数12恰好能分解成3×4,因此原式转化为(3×4)×25的形式。12×25 =(3×4)×25 =3×(4×25)=3×100 =300 ②观察算式12×25,发现25可以写成100÷4的形式,这样原式转化为12×100÷4 12×25 =12×100÷4 =1200÷4
=300 ③质疑:你还能想出其他巧妙的办法吗?
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12×25 =(12÷4)×(25×4)=3×100 =300
(三)、分析解决问题(2)
①理解题意
要求买球共花多少钱,先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两个已知条件:买25筒羽毛球和毎筒32元
出示:王老师买25筒羽毛球,毎筒32元。买球共花多少钱? ②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法一25×32 法二25×32 法三25×32 =25×(4×8)=(100÷4)×32 =(25×4)×(32÷4)=25×4×8 =100×32÷4 =100×8 =100×8 =3200÷4 =800 =800 =800
(四)小结: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另一个因数刚好是4(或8)的倍数,则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或8)与其他数相乘的形式,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先算25×4(或125×8)得到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
(五)巩固练习
72×125 25×7×16 35×18
四、自学问题(3)①指导理解题意
要求每枝羽毛球拍的价钱,先明确每副与每枝的关系,每副中包含两枝,所以,还必须求到每副羽毛球拍的价钱。从共花330元和买了5副可以得到每副羽毛球拍的价钱。
出示: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共花了330元,每枝羽毛球拍多少钱? ②指导列式,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法
一、先求出一副的价钱 法
二、先求出5副共花多少枝
再求出一枝的价钱 再求出每枝的价钱
330÷5÷2 330÷(5×2)=66÷2 =330÷10 =33 =33 ③小结:在连除的算式里,运用除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更简便。④巩固练习
6800÷25÷4 5200÷65÷2 24000÷125÷8
五、归纳总结
在计算中,我们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合理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六、课堂训练
72×125 400÷25 25×32×125 9000÷125÷8 80000÷25÷25÷4÷4 88×125
七、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简便计算
12×25 330÷5÷2 =(3×4)×25 =330÷(5×2)=3×(4×25)=330÷10 =3×100 =33 =300
第二篇:小数乘法简便计算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一、乘法交换律 基本方法: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0.25×8.5×4 12.5×0.96×0.8
0.25×0.73×4 0.25×16.2×4
二、乘法结合律 基本方法: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4.36×12.5×8 0.95×0.25×4
35×0.2×0.5 0.75×50×0.4
三、乘法分配律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1.25-0.125)×8(20-4)×0.25
(2+0.4)×5(125+2.5)×0.8
四、乘法分配律逆应用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添加括号,先行运算。
3.72×3.5+6.28×3.5 15.6×2.1-15.6×1.1
3.83×4.56+3.83×5.44 7.09×10.8-0.8×7.09
27.5×3.7-7.5×3.7 3.9×2.7+3.9×7.3
10.6×0.35-9.6×0.35 7.6×0.8+0.2×7.6
五、乘法分配律拓展应用
4.8×10.1 3.6×102 0.39×199
8.9×1.01 0.32×403 3.65×10.1
0.85×9.9 0.65×101 0.45×99
六、拆分因数
1.25×2.5×32 3.2×0.25×12.5 0.25×36
25×4.4 8.8×1.25
七、添加因数“1”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添加因数“1”,将其中一个数n转化为1×n的形式,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56.5×99+56.5 9.7×99+9.7 4.2×99+4.2
5.4×11-5.4 1.87×9.9+0.187 12.7×9.9+1.27
八、更改因数的小数点位置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算
基本方法:通过小数点移动使得加(减)号的两边都有相同的数,将原式转化为两两之积相加减的形式,再提取公有因数,按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运算。
6.66×3.3+66.6×67 46×57+23×46
4.8×7.8+78×0.52 3.14×0.68+31.4×0.032
101×0.87-0.91×87 3.65×4.7 -36.5×0.37
2.3×16+2.3×23+2.3 314×0.043+3.14×7.2-31.4×0.15
九、综合练习题 基本方法:观察分析,选定方法,计算结果。5×1.03×0.2 32×1.25 0.45×99
53×10.1 0.125×96 12.5×10.8
25×7.3×0.4 45×21-50×2.1 45×1.58+5.5×15.8
4.2×6.51+3.49×4.2 9.99×2.22+3.33×3.3432×1.25
第三篇:《简便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
25×40= 2600÷100= 24×9+24=
8×125= 2.5×3.6= 2.4×0.5+0.5×3.6=
1300÷100= 50×9×2= 15.31-(0.31+3.5)=
21×100= 4×7×25=(16.8+1.47)÷0.7=
2.小结并引出新课
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8×2.58+1.8×1.42+0.5=
(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
=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
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
=(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
=2×1.7-0.7=3.4-0.7=2.7。
3.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我们要认真审题,有时虽然整个数目不能简算,但还应注意某一部分是否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只要有一部分符合,就应该使用简便计算。即:局部能简算的要尽量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反馈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一组
(1)11.72-7.85-(1.26+0.46);
(2)13.8×7.6-(4.29+3.31)×8.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订正。
(1)11.72-7.85-(1.26+0.46)
=11.72-7.85-1.7
2=11.72-1.72-7.85(符合减法性质的特点)
=10-7.85=2.15;
(2)13.8×7.6-(4.29+3.31)×8.8
=13.8×7.6-7.6×8.8(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13.8-8.8)×7.6=5×7.6=38。
思考:这两道题有哪些相同点?(这两道题从题目本身上看,不符合简算的特点,不能进行简便运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某一步符合简便运算的特征,就在这一步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哪一步能简算,就要在哪一步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还要随时观察每一步算式的特点。
二组:
(0.19×5.4+2.6×0.19)×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讲解:
(0.19×5.4+2.6×0.19)×12.5
=0.19×(5.4+2.6)×12.5(根据乘法分配律)
=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
=0.19×(8×12.5)
=0.19×100=19。
思考:
这道题中,可以进行几次简便运算?为什么?(这道题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因为题目中的括号内符合乘法分配律,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又出现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所以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在简算一次之后,还能进行简便运算,称为二次简算。所以,我们在进行一次简便运算之后,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发现可以简便运算的算式。
三组:
3.2×0.9+0.32;9.5×8.8+0.02×95+9.5;202×99-19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
3.2×0.9+0.32
=3.2×0.9+3.2×0.1=3.2×(0.9+0.1)
=3.2×1
=3.2
9.5×8.8+0.02×95+9.5
=9.5×8.8+0.2×9.5+9.5
=9.5×(8.8+0.2+1)
=9.5×10
=95
202×99-198
=101×2×99-198
=101×198-198
=(101-1)×198
=100×198
=19800
202×99-198
=202×99-99×2
=(202-2)×99
=200×99
=19800
思考:
这几道题怎样做才能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需要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分析。
四组:
(6.81-2.572)×(1-5.7÷5.7)
=(6.81-2.572)×(1-1)
=(6.81-2.572)×0
=0
这道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差为什么没有计算出来?(因为第二个括号中的差为零,不管第一个括号差为多少,相乘的积都为零。)
小结:
如果最后相乘的因数中有一个为零时,其它的因数不必计算。
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一定要全面审题,时刻提高简算意识,根据题目中数字及符号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计算。)
2.判断下面各题能否简便运算。能简算的说出简算方法,不能简算的说出运算顺序。
(1)6.25+37.5÷1.25×8;
(2)20-6.75+3.25;
(3)2.5÷0.4×0.078;
(4)9.8+0.2-9.8+0.2;
(5)1.2×4÷1.2×4;
(6)0.65×76+2.4×6.5;
(7)25.25×0.6×4÷0.6-0.09。
3.思考题:
填空:
(1)×0.4=3.4;
(2)填同一个数。
□-□+□+(□÷□×□-□)=10。
4.课后作业:P40: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利用加法、乘法的五大定律及减法、除法的两个性质,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进行简便运算,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定律及性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复习中,通过口算对简算的方法进行梳理,学生明确掌握各自的特点及方法,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灵活运用做好准备。
在新授课及练习中,引导学生有层次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确定简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例4 1.8×2.58+1.8×1.42+0.5
=1.8×(2.58+1.42)+0.5=1.8×4+0.5
=7.2+0.5
=7.7
第四篇:五年级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五年级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78×2.5×4 1.25×4.3×0.8 0.25×4.78×4
1.25×32×0.25 7.52、乘法分配律
25×4.4 8.8
1.25×88 10.110.2×5.3 48
×16 1.25×1.25 3.6×0.34 102×1.25 99×16×2.5 ×0.25 ×0.43 ×0.75 9.8×2.6 9.9×1.2 10.4×0.25
(2.5+1.25)×8
23.8×99+23.8 23.8
1.48×2.5+1.48×7.5 8.8
(8-0.8)×1.25 ×101-23.8 ×22+22×1.2 4.92×98+4.92×3—4.92 2.8×103-2.8×2-2.8
3、变一变,能简便算
48×0.56+44×0.48 9.16
7.2×0.3+3×0.28 4.8
3.65×4.7-36.5×0.37 7.7
4×53+470×0.916 ×7.8+78×0.52 ×(2.8-1.3)+1.5×2.26 12.7×9.9+1.27 56.5×9.9+5.564、用减法的性质,可以简便计算
4.73-1.2—1.8 6.83—2.5—1.5
3.75-(2.3-0.25)16.12-3.1+3.88-6.9
17.25-3.2+0.75-6.8 19.18-(2.34-0.82)-7.66
第五篇:乘法结合律与简便计算
乘法结合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数学P91-9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人一小组进行口算游戏,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师巡视参与其中,及时收集信息,反馈信息。5 2 这组数你是怎样算的?
(7×5)×2=35×2=70;7×(5×2)=7×10=70;这两个列式有什么相同的与不同的地方吗?所以
(7×5)×2=7×(5×2)4 5 这组数你是怎样算的?
(9×4)×5=35×2=70;9×(4×5)=7×10=70;这两个列式有什么相同的与不同的地方吗?所以
(9×4)×5=9×(4×5)…… 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四人一小组,每人提供一道题进行验证。
2、小组汇报,师生小结。
3、举几个生活当中的例子。
(1)一种钢笔,每盒10支,每支8元。买2盒钢笔要付多少元?
(2)有一些乒乓球,每袋装5个,每排有4袋,放了2排,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先提出假设,再进行验证,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用实例证明了这条规律确实是这样的。这个规律我们叫它乘法结合律。板书:乘法结合律
4、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这个规律吗?自由记忆,检查。
5、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
启发学生如果用a,b ,c ,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呢?板书(a×b)×c=a×(b×c)
三、尝试、应用
1、练一练p93页1
1、尝试练习,进行比较。
13×25×4和 25×13×4
2、师生交流小结: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课堂练习。
3、4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进行了简便运算。今后同学们在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更准确更巧妙的把题目计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