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1
注重问题的设计
提高课堂实效
一、合理、巧妙地设问置疑是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
历史学科由于自身特点决定,在课堂上合理、巧妙地设问置疑,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都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合理、巧妙地设问置疑是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我尝试过的课堂设问置疑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抗式提问。即提出一些学术界没有定论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调动学生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如:(1)古希腊时代的雅典民主制是真正的民主,还是虚伪的民主?(2)你认为洋务运动的作用,应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有“欧风美雨说”、“本土生长说”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说明其理由。这些题目讨论的结果,必须是开放式的,没有绝对定论,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2、拓展式(联想式)提问。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拓展联想到今天的现实问题。如:(1)由日本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史实联想到今天日本篡改历史,修改教科书,把“侵略”说成“进入”,掩盖侵华罪行。设问学生:对此你有何看法?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2)由古代的变法联想到今天的改革,如讲商鞅变法的结局,联想到朱镕基看话剧《商鞅变法》时曾潸然泪下,说“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设问:朱镕基总理的话表达了他一个怎样的信念?变法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3)由古人的豪言壮语联想到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事,立志立言立功。这种做法多用于思想教育,历史课中有大量这样的题材。
3、观察式提问。即通过观察某些图片、图表、文物、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设问一般为: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得出那些认识?等等。
4、谈话式提问。这是传统方法,其优势是可以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将问题讨论一层层地深入下去,尤其适合有一定难度的知识性问题。教学中可抓住其关键点提问,步步紧逼、穷追猛打,使学生产生很深的印象并加深理解。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少不了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实际上谈话法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存在的方式。
二、教学问题设计要有“度”
1、问题设计的准确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的目标看:我们要培养的人才,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中,要求他们勇于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在求变中创新,在竞争中求生存,具有开拓精神。从短期目标看,每一堂课必须有一个具体目标,这个目标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应是难以实现的,而是要与教师和学生的最高能力一致,是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而且又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围绕上述目标,通过准确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复习七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中中美关系史时,向学生展示了四幅图片和《尼克松回忆录》中部分摘要。四幅图分别是:1972年的握手、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江泽民与克林顿、胡锦涛和小布什,围绕四幅图,设计了如下问题,要求同学们思考:从这四幅图中(1)图片“1972年的握手”中的两国领导人分别是谁?(2)这次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3)你能看出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4)为什么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5)综合上述材料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发展中美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疑难的问题简易化,把繁琐的问题简明化,注重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这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学生在课堂里,积极参与,大胆分析,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因此,只有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准问题,才能拓宽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分析层次的问题能促进历史概念的形成和历史思维的进行,它往往是探究或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基本的形式。可以把分析层次的问题看成是探究或解决问题过程的开始。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有一种心理准备:由于大多数分析型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你需要对各式各样的答案做出评价,指出它们的合理性或错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积累,对相关问题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一般而言,第一层次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即对基本史实、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过程的把握。第二层次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即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也就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立场去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第三层次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要求学生分清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现实问题,并预测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前途。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仍以中美关系专题复习为例问题的设计顺序是:(1)图片“1972年的握手”中的两国领导人分别是谁?(属于书本知识)(2)这次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属于书本知识)。(3)你能看出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实质)(4)为什么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当年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而尼克松却“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分析实质)(5)综合上述材料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对书本知识的综合)(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发展中美关系?(与现实联系)
3、设计问题的纵横联系。如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个不平等条约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线索,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如在复习明治维新时,可以围绕日本古代史上大化改新和战后日本的崛起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也可以联系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设计问题。再进一步联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三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日本、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德意志、意大利。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只要转变观念,加强研究,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主要阵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题目化,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思考内容,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当新一轮的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每一所学校,同人们更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中学历史教学焕发了从未有的生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局面形成了。这里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新的教学实践探索,更有新的教学设计„„。但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了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呢?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做 到: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 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 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 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 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 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 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 “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 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 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 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 》、《蒙娜丽莎》等;如此等等多种形式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4.给学生一个被认可的平台
历史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人文性很高的学课,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时常会迸发出一个问题,一个想法、一个疑问,有的是我们教师可以预料到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的。有的确是超出我所能回答的范围。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一个说法,会极大刺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认可平台的构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小组记分制。当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意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是回答了一些问题,我就给他所在的小组记上10分,以示认可;当遇到我也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我也会给这个学生加上10分,以示赞赏并且一方面承认自己不足,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认可学生的质疑的学习品质。实践表明:这种记分制的认可平台的建立满足了学生的成功行为需要时时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固化,给学生带来了的愉快的学习心情,在教学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说:“我们喜欢这种记分制的学习方式”。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纵观世界各国对历史的重视,不亚于对母语的重视。历史学科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肩负着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的重任;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公民人文素养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任。作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就要用心的去为学生构建一个个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愉快中体验,愉快中进步,愉快中成长起来!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相比语、数、英,历史课历来不被学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这样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到初三考试全开卷,通过没有问题,平时上课听不听无所谓,何必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学科这么认真。因此历史课的教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面对今天的学生,我们历史老师要怎样做呢?我想,首先应从自身的教学抓起,搞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喜爱我们的历史课,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设计好历史课的导入语
上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时空、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让学生身临其景,感受历史。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行探究,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2、诗词导入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加深对语文基础的牢固掌握,又能对诗词的内涵产生兴趣,从而对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述《开元盛世》一课时,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天下太平,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又如《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亦可以用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从对联中的“荷虏”,“英雄”这两个名称进入新课。
3、故事导入
当学生尚未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恢复平静,如果教师这时说:“听一段故事好吗?”你会发现讲台下的目光是那么的渴求,秩序是那么的井然,这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识的注意转换为有意识的注意,用故事或典故的导入
就收到了预定的目标,其牵线搭桥的作用也赫然跃于纸上。如在讲《西方文明之源》时,在上新课讲一段“木马计”的故事,当讲完时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还想不想听有关希腊的神话故事?”这样通过一则故事就把学生的兴趣激起来了。总之,所有历史课的“导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激发兴趣与动机,这样的导入方法才是有效、可行的。
二、充分把握课堂的40分钟,运用多种方法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以旁观者的心态了解历史,因此课堂效果不佳。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活动来完成。
1、积极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活动。这是引发学生对时间关注的切入口,某一个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几个活动题目来完成。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明清文化》中四大名著的讲解,我通过四个活动题目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第一,《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是谁?第二,《西游记》,你最想当得妖怪是谁,为什么?第三,《水浒传》谁最可恨?第四,《红楼梦》贾宝玉能否不出家?以上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很好。
2、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视频是把历史呈现给学生最为行之有效的捷径,它可以把历史事实以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音像资料中,比较真实地感受当时的场景。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把视频录象的引入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效果颇好。
3、探究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如在八年级上册《三大战役》一课中,我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导学问题:三大战役发生的背景、内容、作用、参战部队,作战方法等,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看边完成导学问题。第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竞争意识。学生针对阅读中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送递老师。第三,探究讨论——合作探究,创新精神。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在以成果的形式向全班展示。第四,重难点突破——读图添图,比较分析。对三大战役这一重点内容,采用动态图的形式,使抽象内容直观化,降低了学习难度。
三、善于赏识学生,挖掘闪光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的生活就有了目标。赏识的教育方式是老师的法宝,更重要的也是学生快乐和自信的源泉,恰当 的赏识会使老师同学生一起在幸福中教与学,而且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捕捉他们心灵的火花。只有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如果老师引导不当,那些学生就会自暴自弃,甚至误入歧途。那样的学生大多都会产生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孤僻的心理等。正因为这样,他们上课时往往沉默寡言,课外更不敢问问题,表现出他们不自信的一面,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实际上一个合格的老师要上好一堂课,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还要认真钻研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相信每个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合浦外国语实验学校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谭均玲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或交待事件、人物、过程,或交待历史发展的演变,有时则布置一些枯燥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回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以旁观者的心态了解历史,而不是以身临其境的态度去亲近历史。因此学生常反映历史年代多,历史知识量大,历史知识不易记忆。而教师也常常抱怨“学生上课听得有滋有味,而课后却将历史知识几乎忘记殆尽”的局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以上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的内容丰富,历史图片增多,实用性也增强了;并且贴近学生的方式设置了“动脑筋”栏目;安排活动与探究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由阅读卡则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之,历史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让师生爱不释手。
在参与教学改革的一年中,我认为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
一、充分把握课堂的每一分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注重课堂题目的创设,这是引发学生对事件关注的切入口,显得极为重要。某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可以通过几个活动题目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一气呵成,毫无乏味之感。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和冲突》中,郑和下西洋是该课的重点,我通过4个活动题来完成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活
动一,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各是什么;活动二,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要带领大家进行一次以“了解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旅游,你该如何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以及经过的具体路线;活动三,如果你要去探访郑和走过的足迹,你能给出一张简单的路程图吗?(从海沧出发,经过的省、市、国家、地区等);活动四,以下给出一些材料,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以上四个题目的设置,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题目的创设也很讲究艺术和方法。
(1)把活动题的主语设置成“我”或“你”,这样学生在思考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上面所讲“郑和下西洋”题目的设置,多以“你”为主语来创设。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想象一下,我们班是当时北京人时期的一个群体,我们该如何进行分工合作,我们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此题一出,距离很遥远的原始人群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在想象过程中,学生也就掌握了北京人的特征,特别是对北京人只懂得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工取火印象极为深刻。这种第一、第二人称设置法非常好,在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常设常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新教材的图片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象,教师应充分利用、挖掘出图片所潜藏的信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南方得到开发的
原因是此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我就让学生分析《耕获图》来获取信息。我这样设计题目:“这是一幅南宋时画在扇子上的图,图中有70多个不同形象的人物,他们都正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南方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此图虽小,但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学生对此有极大兴趣,个个举手发言,“风和日丽”“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劳动力众多”“有使用翻车”等脱口而出,再经过老师的指导补充,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其次,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题时宜采用竞赛法进行,因为初
一、初二的学生好胜心强,且喜怒易于表露,采用竞赛方式易激发他们思考、回答问题的欲望。
(1)抢答法。上课伊始设置几道题以复习、检测上节课的知识。这时我较多采用抢答方式来完成,表现得语言精练、表情热情张扬,“同学们,下面有几道抢答题,来,看谁的手举得快,看谁回答的好,预备开始!”,此法用于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时特别奏效,且复习效果好。
(2)小组竞赛法。各小组推选一人笔录回答,组员可相互补充。(3)男女生竞赛法。教师可运用些激励性的话语:“为男子汉鼓励加油”“女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加油”等,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索题及活动课
这是新教材较之旧教材新颖、实用的地方,对于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的活动与探究题:小制作“用橡皮泥或胶泥,模仿商周青铜器做一件器物”;七年级下册活动与探
究题:办历史小画报“宋词内容广泛,选一首你喜欢的宋词,配上一幅山水式景物画,或几位同学合作为办一期介绍宋词的小画报”。以上这两道题颇受学生欢迎,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历史,在画中了解历史,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性。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教学,教师始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用慈爱的眼神、鼓励性的言语去激励学生,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加油。特别是对学困生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如,课堂上布置浅显易懂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让学困生得到表扬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取得成绩的喜悦之情,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照顾,明白他们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例如,七年级的某位学生在上学期时无心读书,上历史课时常心不在焉,经常故意调皮捣蛋以此吸引我的注意,或以此寻开心,但他又不愿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教育和帮助。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把他视为另类,而是主动地接近、关心、爱护他,并注意观察其各方面的表现。有一次,我讲到蔡伦改进造纸术时,这位学生说,用树皮、破麻绳、破渔网等作原料就可以造纸。我非常吃惊,当即对他进行了表扬并且和颜悦色地问他这答案是哪来的,他说是从故事书上看到的。第二天他从家里带来故事书给我看,果然说得一点没错,他还告诉我,他小的时候很爱看故事书。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瞧,多可爱的孩子。”随即,第二天在班上我对他大加赞扬,进行鼓励,还经常在其他同学面前夸他,让其他同学间接地传递我对他的期望和褒扬。他
终于感到自己还行,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好,从此以后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历史课的学习当中。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所设立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题、自由阅读卡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宽了探索的空间。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美好理念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中。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摘要:在目前课堂改革不断推进加深的过程中,中学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各科目的研究性学习,尤其是数学类科目。作为教师,怎样提高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的兴趣,也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点就是要变换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发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准备一些有新意并且能够打开?W生思维的问题。除此之外,课堂上的师生平等、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等,这些方法都很适合提高高中学生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参与度;学习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把教学转化为导学,让学生回到主导地位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数学知识转换两次:一个是自己创造条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个是把现在的科学真理,用自己创造的条件变成学生的真知。所以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实验思维方面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上所需要的。所以根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中学实验基础原则,教师应该主动对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做出尝试以及探究,把传统的教学变成引导,还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努力去创造一个高素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二、课堂教学既要预设成功,也要动态生成预设成功意思是指按照预设的教案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授知识的目标。动态生成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合理的改变原教学计划,跟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变通,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课程预设成功是使一堂课中的学习生效的最基本要求,而动态生成则是课堂学习之外的拓展延伸,两者相辅相成,促进教学。然而想要做到预设成功,就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1)对于教材:弄透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备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大量地搜集课程相关资料,拓宽自己所知,拥有广阔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把课堂效果发挥到极致。除了备课方面,教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会产生什么疑惑,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另外对于教材的重难点,要设置多种层次的教学内容,将难点分散。这样课堂教学就能更快的引入,更高效的引导学生,课堂也就达到了动态生成这一要求。(2)对于学生:要学会了解学生。教师不能一直用相同的方法去控制学生,学生当然也不可能都根据教师的想法来学习,有时学生的反馈甚至会跟预想的恰恰相反,这就要求教师的动态生成能力,必须要对预设做出合适的调整,来与学生同步。
另外我们必须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如果过分依赖,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失去自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很多教师为了自己方便,讲课几乎完全依赖多媒体,用演示工具代替了板书,看似使用了新式教学方式,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带动,其实还是回归了老一套的教学,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没有体现新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确实对教学有很多方便之处,比如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等等。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合适的操控多媒体,比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速度没有考虑到位,学生来不及细看或者思考教学内容,那样就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还可能减弱学生的思考能力,降低他们的探究能力,对学生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有害无益。
三、创造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身数学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实很多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来自生活,在教学时需要以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情景作为起点,根据学生所熟悉的语言与环境带入,让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包含数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展露无遗,如此学习数学也变得更加真实,有效,贴切,从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乐趣,进而提升他们的解答问题的能力。
1.创设乐学情景让学生具备重在参与的心情。在实施教学中也可通过创设一些新奇、有趣的情景来体现乐学情景,如在课堂讲学中不时地插入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动听之处,这样学生也能感受得到数学课堂的其乐无穷。
2.创设悬疑情景让学生有急于求知的心态。在讲学过程中教师可预设一些比较有悬念的知识,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牵挂,念而不忘,让学生把这种期待与渴望之心保存到最后,最后在悬念揭晓之时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更能促使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问题,探求知识的奥秘。3.创设空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主导课堂。在讲学中积极的创设一些必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用更平和的心态和充分的生理休息来参与学习,与此同时更让学生在讲学过程中充分占有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加主观、灵活的自我思索,创造,突破,更加完善学生学习的心态。
四、让学生参与实践,加深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而为就是要学习个体的参与,主体参与策略的研究不能局限课堂研究的层面上,加大与拓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参与能力的有效补充。一是调查或查阅性作业可以拓宽学生参与的领域。二是让学生写解题反思,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
让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能力。一是让学生写知识小结。二是让学生写解题反思。三是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
五、结语
兴趣是一个人可以积极探究事物的最根本前提,也是认知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而且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致可分为四种发展水平,依次是直觉兴趣、操作性兴趣、因果关系兴趣和概括性认识兴趣。它们的发展程度跟年龄密切相关,但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培养也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满足自己的认识,以此来不断提高兴趣水平,渐渐分化和扎实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上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学军.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情感性教学策略[J].理科教学探索,2003(8).[2]薜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学,2003(2).[3]姜永杰.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9).作者简介:朱建丽,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南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