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任务03_0001
窗体顶端
教学设计任务03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2.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3.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是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4.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5.呈现策略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6.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二、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这些因素不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满分:5 得分:5 2.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的观点。
A.情境认知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满分:5 得分:5 3.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A.李秉德 B.班华 C.巴班斯基
D.威斯顿和格兰顿
满分:5 得分:5 4.()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 C.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满分:5 得分:5 5.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A.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 B.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C.课程、人和教学环境
D.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满分:5 得分:5 6.()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信息加工理论 D.情境认知理
满分:5 得分:5 7.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设计。
A.演示教学 B.小组讨论 C.课堂问答
D.讲演教学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满分:5 得分:5
三、填空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一般来说,学校现代教学环境具有、凝聚激励、传播整合、娱乐调节和美育五项功能。
满分:5 得分:5 2.教学过程设计是运用的方法、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和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满分:5 得分:5 3.学校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两大方面。
满分:5 得分:5 4.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的一般方式有: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
满分:5 得分:5 5.教学组织形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二是集体教学。
满分:5 得分:5 6.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情境的真实性和情境的。
满分:5 得分:5 7.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主要有:能改良教学结构,更新,促进真实性学习,培养素质和深化学习。
满分:5 得分:5 总体评价:
业务咨询:考试中心 唐老师(028-87761785)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余老师(028-87763285)咨询与支持时间:工作日 8:30-12:00, 14:00-17:30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形成性测评系统
窗体底端
第二篇:教学设计任务02_0001
窗体顶端
教学设计任务02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1.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2.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3.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4.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5.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6.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二、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中间层次 B.高层次 C.低层次 D.具体层次
满分:5 得分:5 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满分:5 得分:5 3.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A.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满分:5 得分:5 4.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满分:5 得分:5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满分:5 得分:5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满分:5 得分:5 7.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A.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B.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满分:5 得分:5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三、填空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主要的有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分析。
满分:5 得分:5 2.制约学习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二是;三是教师的条件;四是学习环境条件。
满分:5 得分:5 3.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概念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等。
满分:5 得分:5 4.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需要注意的四个条件是:注意力、针对性、和满足感。
满分:5 得分:5 5.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满分:5 得分:5 6.教学内容的设计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重要的工作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两个方面。
满分:5 得分:5 7.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
满分:5 得分:5 总体评价:
业务咨询:考试中心 唐老师(028-87761785)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余老师(028-87763285)咨询与支持时间:工作日 8:30-12:00, 14:00-17:30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形成性测评系统
窗体底端
第三篇:任务型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作业
你们学校推荐你参加“中国任务教学研讨会”任务教学展示课的选拔。【任务】请准备一节任务教学课例的教学设计以报名参加“中国任务教学研讨会”,必须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一)该课时教学内容;
(二)该课时任务描述;
(三)该课时教学过程步骤;
(四)该课时任务或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要求】
(一)课时教学内容须完整录入,并注明来源教材和使用年级。
(二)课时任务描述须符合本课程所定义的任务教学理念。
(三)课时教学过程步骤按步骤分段,文字简明扼要。
(四)若选择描述课时任务的设计理念,即说明:什么是任务?你课例里的课时任务如何体现这一定义?
(五)若选择描述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即说明:任务教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你的课例如何体现这些原则?
8A Unit7 Environment任务教学课例
(一)教学内容 教材:《英语》(English)八年级上册(上教版 主编:G McArthur, P Etherton, 倪雅菁)
内容:Reading A The world needs your help!使用年级:八年级(初二)
本课为该单元的第一篇阅读材料,也是一篇书评,属阅读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入部分,浏览文章的第一段与每段的标题,回答以下问题: 1.What is the name of the book? 2.A consumer buys and uses things.What do you think a green consumer is? 3.What do you think the main topic of the book is? 4.How many topics does the review cover?
第二部分为阅读材料,如下:
The world needs your help!The Young Green Consumer Guide says that our world is in danger.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ave Earth.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What are they?
The greenhouse effect The writer asks us to imagine Earth inside a kind of greenhouse.The atmosphere around Earth acts like the glass.It lets sunlight in and keeps much of the warmth from getting out.It is important to us all.“Without it, Earth would be as cold and lifeless as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The trouble is that our atmosphere is changing because we are polluting it with chemicals---in the front of gases---and it is keeping in too much heat!” This will cause the level of seas to rise and drown cities and even whole countries.The act of destroying rainforest 1 The burning and cutting down of the trees is mak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 worse because trees take in harmful gases.It will also cause floods because trees can help hold soil together, and soil absorbs water when it rains.Bad habits Many of our habits cause pollution, especially our habit of using things once and then throwing them away.This creates mountains of rubbish and it pollutes our land and seas.For example, people throw away as many as seven billion drink cans in the UK every year.That is enough to reach from Earth to the moon.How can we save Earth? In order to save our world, the book is asking us to become “green consumers”.That is, we should only buy and us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ings.These things will not damage the environment.第三部分为阅读理解的选择题,如下: 1.Because of pollution, __________.A.not enough sunlight is reaching Earth B.not enough heat is leaving Earth 2.The greenhouse effect causes the level of seas to __________.A.rise B.fall 3.If we cut down more trees, the greenhouse effect will be __________.A.worse B.better 4.Many people use things only once and the throw them away.This __________ rubbish.A.reduces B.creates 5.The book’s aim is to make __________.A.young peopl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more B.more young people become consumers
(二)任务描述
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你与你的英国笔友Cathy最近正在进行着一项关于中英两国的环境问题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温室效应的表现、对树木的砍伐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最后将通过e-mail互相汇报调查结果,并且就此提出保护环境的一些措施。
(三)教学过程步骤 1.任务呈现
教师向学生展示某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如过度砍伐树木、空气污染与乱扔垃圾导致的水污染等,问学生是否发现身边存在这些环境问题,并列举此类环境问题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危害。选取切近学生生活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任务准备
(1)让学生浏览文章的第一段与每段的标题,回答第一部分的问题,使他们对 该阅读材料的题材与结构有所了解。(2)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并完成第三部分的选择题,使他们掌握一些细节内容。
(3)四人小组活动:每个组员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境问题,并说出其危害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组长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每个组员所说的内容。句型:Nowadays, 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nd us, such as…(e.g.: the air pollution).This problem makes…(e.g.: the air get worse and worse, and causes the greenhouse effect).(4)教师分发一张信纸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写出温室效应的表现、人们过度砍伐树木的现象以及其他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5)教师提供情景:你与你的英国笔友Cathy最近正在进行着一项关于中英两国的环境问题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温室效应的表现、对树木的砍伐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最后将通过e-mail互相汇报调查结果,并且就此提出保护环境的一些措施。现在你要把你的调查结果发给Cathy。
小组讨论内容:你所发现的环境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危害、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3.任务完成
(1)小组讨论后,组长记录每个组员所知道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只需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
(2)每位同学都在信纸上写下自己所了解到的温室效应的表现、人们过度砍伐树木的现象以及其他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展示部分同学所写的内容;
(3)把讨论结果以e-mail的形式发给远在英国的笔友Cathy,并期待能收到她关于英国环境问题的回信以了解英国的环境状况。(以完整篇章表达)4.课后作业
上网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了解各国共同存在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就此完善和调整自己所写e-mail的内容。
(四)课时任务的设计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学法的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的新发展。它是基于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62)的语言与学习理论提出来的(鲁子问,2002)。它主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决策者。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性,鼓励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已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教学中关于任务的核心特征有以下几点:
(1)任务是学习者自主调用其语言资源所做的或完成的事情。(2)任务要求有明确定义的交际性结果。
(3)任务参与者首要关注的是语言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4)涉及和在真实世界里一样的语言运用过程。
在该课例中,学生需要和笔友讨论两国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这在真实生活中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因此该任务涉及和在真实世界里 一样的语言运用过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其次,由于每个学生观察细致度的不同,他们所了解到的环境问题总会有些不一样的,须通过语言进行协商确定,从而使该任务体现出交际性,而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关注的是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归纳出当今社会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与解决措施,并最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英国笔友,因此该任务有明确的交际性结果。学生作品由最初的关键词、提纲转化成篇章,任务得到升华,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了解,从而达到了该篇阅读理解的目的。
第四篇:教学设计任务04_0001
窗体顶端
教学设计任务04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对教学评价作划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2.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3.测试题目通常有三种不同形式,分别是: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4.教师不属于媒体,但有局限性,需要借助、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媒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5.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科学方法,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恰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6.媒体按人的器官来划分,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综合媒体。
A.错误 B.正确
满分:5 得分:5
二、单项选择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指教育评价的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满分:5 得分:5 2.(),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从性质上看 D.从宏观上看
满分:5 得分:5 3.(),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宏观上看 C.从中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满分:5 得分:5 4.()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语文 B.数学 C.美术 D.体育
满分:5 得分:5 5.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C.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满分:5 得分:5 6.“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A.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满分:5 得分:5 7.()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
A.问题决法 B.流程图法 C.算法型
D.矩阵选择表
满分:5 得分:5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三、填空题(共 7 道试题,共 35 分。)
1.目前网络的教学设计主要有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和协作式五种不同的模式。满分:5 得分:5 2.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一是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教学形式;二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程教学形式;三是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形式;四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五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
满分:5 得分:5 3.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一种系统过程,一种特定的持续性活动,通常包括确定评价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和 等步骤。
满分:5 得分:5 4.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制定评价计划、选择、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报告评价结果等几项工作。
满分:5 得分:5 5.多媒体教学设计常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和协作学习等。
满分:5 得分:5 6.在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中,主要使用测验;调查和三种评价方法。
满分:5 得分:5 7.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五种。
满分:5 得分:5 总体评价:
业务咨询:考试中心 唐老师(028-87761785)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余老师(028-87763285)咨询与支持时间:工作日 8:30-12:00, 14:00-17:30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形成性测评系统
窗体底端
第五篇:任务型教学设计[范文]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取材于人教版高一英语section B of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一、设计思路和依据
1.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approach)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进行了一项强调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1979)认为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时,学习的效果更加有效。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语言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在最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达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所谓“途径”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途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2.教学设计的思路—以英语短文的阅读理解为范例
本文所选取的范例来自于人教版高一英语第二单元的课文阅读部分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本教学设计以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为基础,以英语阅读为背景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思路是按照英语阅读理解的思路来展开的。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目的,学习者的角色和阅读材料类型。这些因素实际上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变量。不论客观条件怎样,教师手头的阅读材料一定要新颖,跟得上时代。题材的覆盖面要广,但重复的体裁没必要多做,这样对于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事半功倍。另外,训练方法不能太呆板、单一。传统的“单词——课文——句法——语法——练习”法,以及教师给现成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后核对答案了事的方法会使得教师教得机械,学生学得乏味。学习者阅读时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进行阅读理解。读到一段文章,学习者要从中获取特定的信息,例如文章的主要内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等细节性内容,但是获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学习者是对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形成语言的表达,即输出。在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大脑要进行注意、记忆、思维、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的加工活动,而获取细节是任务的理解以及有效完成任务的表现,是完成任务中材料与想法的转换过程。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者的角色主要依据学习者是否主动要求参与的。例如,在读一段文章时,学习者精神高度集中,尽力获取文章的主要意义,完成既定的任务,当完成的任务准确率较高时,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也掌握了一种阅读策略。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词汇的记忆和应用: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够将本单元的词汇学会并达到融会贯通的使用。
英语阅读方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英语阅读的技巧,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情感因素: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获得了英语阅读的内容建构,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本身的内涵的兴趣和了解度,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的调整和计划的改变。
三、任务分析
根据任务型学习理论的原则,教师布置给我学生的任务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意义至上,使用之上”的教学原则。传统的英语阅读理解的模式: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运用(production)”。任务型教学阅读理解的模式:运用(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等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所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所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
四.教学重点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阅读和理解课文所表述的内容,完成于课文内容有关的任务,例如文章的主题大意,细节表述,作者的观点等内容。五.教学难点
1.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对于具有初步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一学生来讲,不是最大的难点。最大的难点是文章中出现的字词句的用法,尤其是一词多义,固定句式,长短句,复合句等的结构问题
2.英语文章的阅读技巧,例如快速阅读中的跳读法(skimming)和略读法(scanning)及精准阅读(intensive reading)时遇到的细节表述题型。
六.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2.合作学习(cooperative teaching method)3.传统的讲授法(illustrating teaching method)七.硬件配备
1.多媒体设备Multi-media devices, 2.教学课件PPT document 3.高一英语课本(text book)
4.教师教案及教学计划(Teaching documents and planning)八.教学流程
1.热身(warming up),教师讲解和课文有关的英语背景知识。英语作为西方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且使用与不同的领域,科学技术及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英语语言从发音,词汇及语法方面,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略有不用,举例介绍。
2.和本文相关词汇的引入(words introduction)。词汇的导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陌生词汇的阻碍而降低阅读的速度。3.任务的布置(task-based theory used in the tasks-set process)。
阅读前任务:浏览任务的内容: 例如: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匹配等任务;
阅读中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及相关的任务(tasks);
阅读后任务:总结检查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九.板书设计
主要以展示教学课件ppt documents 为主,黑板上仅限于书写相关的词汇或者课件上没有呈现出的内容。
十.教学创新点
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主要是体现了“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oriented teaching method)的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例如翻译法(逐字逐句的拆解,翻译及解释),让学生以自主的形式学到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策略,以及文章内容所包含的内涵。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英语文化的普及程度较高,更利于原版英语文章的阅读顺畅。
十一.教学反馈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利用几分钟时间,以口头访谈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对于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英语阅读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反馈和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翻译法好,因为学生可以自主的调节英语阅读的速度,最大限度的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以自己的阅读速度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在教师的牵引和限制下来,不加思考,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