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秋游教学设计(最终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调动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通过具体情景及实际操作运算,体验改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重难点:掌握试商改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咱们学校组织了哪些大型活动了?你觉得那里最好玩,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
课件出示学校组织秋游的照片,帮组同学回忆秋游当天的美好时光,将学生引入带秋游情景里。师:还记得我们去了多少人吗?做了几辆车?引出当天乘车的方案,进入课堂状态。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老师来告诉你们,咱们学校那天一共有144名师生去秋游,旅游公司有大客车和小客车供我们选择乘坐。清同学们收集图中信息,说一说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让你来帮忙学校想想乘车方案,你会怎样安排了?
2、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分车方案,并完成列式计算,前后桌讨论方案及如何计算,赶快动手吧!
3、课堂巡视,老师参与讨论,捕捉有用信息
4、方案一:全部乘坐小客车,共需多少辆? 列式 144÷24=
师:算式列出了,是不是应该算出结果呀?嗯,先在动手算算吧!算完的举手!
师:好,那你能把你的计算过程跟同学们说说嘛?其他同学注意听哦!生:我先把24四舍五入成20,然后取7来试商,发现7和24的乘积是168大于144,所以把7改成6,继续运算,得出了结果。(教师演示其改商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得怎么样啊?还有不同计算方法吗? 阶段小结:在刚才讨论方案及计算时候,你们与到什么新问题,咱们的解决办法你能否用自己语言表述了?(在试商过程中,发现开始试的商和除数的乘积比被除数大了,要把商改成比原来商小1的数)
5、方案二:全部乘坐大客车,共需多少辆? 列式 144÷36=
师: 现在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跟大家谈谈他的计算过程。
生:我先把36四舍五入成40,然后取3来试商,发现3和36的乘积是108,但是144-108=36,余数和除数相等,所以要把3改成4,继续运算,得出了结果。(教师演示其改商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说的得怎么样啊?你们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阶段小结:在刚才讨论过程中你与到什么新问题,咱们的解决办法你能否用自己语言表述了?(在试商过程中,发现开始试的商和除数的乘积和被除数相等了,要把商改成比原来商大1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帮忙红星小学288名师生解决乘车方案,如果他们学校要乘坐大客车,要安排几辆?
2、361÷54= 342÷43= 272÷46= 448÷89=
师:通过以上题目,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试商的过程中有时候是的商会偏大有的会偏小了?谁知道其中的原因?举手回答
生:估算时候,除数经过四舍五入去近似数,导致定的商会偏小或偏大
师:那么我们的解决的办法是什么了?
生:如果是试的商太大了就改小,如果是试的商太小了就改大,知道合适。
3、提升能力,假如咱们学校144名师生既要乘坐大客车和小客车,应该如何安排车辆,你有几种方案?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谈本节学到那些知识,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讨论估计试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秋 游
第三篇:新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级都参加了。出示图。
二、新课:
1、你从图上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192人,四年级师生共184人,五年级共有师生230人.。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1)出示:三年级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么列式呢?学生:192÷24= 因为····所以···· 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一算。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2):四年级师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请你算一算等于几?
③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4、想一想试商时遇到了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3)、小结, 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应用拓展。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题:森林医生。
第三题:竖式:361÷54
216÷27
第四题:练一练:73页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学生质疑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方程》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8-90页“方程” 二.教材分析
方程表示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三.学情分析
方程相对学生来言,比较抽象,也较为难理解。所以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和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来帮主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找数量的相等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突破方法:借助教具天平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2.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突破方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演示。
学法:观察、比较、分析。七.教学准备
天平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谁能描述玩跷跷板的情形? 请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玩跷跷板的时候,如果两边的重量不一样,重的一边就会把轻的一边翘起来;当两边的重量相等时,跷跷板就平衡了。根据这种现象,科学家设计出了天平。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简易天平,我们用它来做个小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熟悉的游戏引入,既让学生深刻体会了“平衡”,又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教材第88页情境图
(1)同学们,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明情况:天平的左边有一颗樱桃和5克的砝码,右边有10克砝码,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呢?
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3)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一个等式吗?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指名学士汇报。
X+5=10 同学们思考一下,X+5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
2.教材第88页月饼图
(1)你能从图中看到什么?
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
(2)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指名汇报。
每块月饼的质量×4=380(3)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4y=380(4)思考:4y表示什么意思? 3.教材第88页水瓶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2000毫升的水,刚好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杯子,杯子能装200毫升的水。
(2)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2个热水瓶的容积+200毫升=2000毫升
(3)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独立试着写一写,小组内讨论汇报结果。2z+200=2000(4)思考:2z表示什么意思?
4.观察刚才我们列的几个等式,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内交流。
总结:像x+5=10,4y=38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方程一定是等式,那么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馈应用
教材第81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多角度强化对方程的认识。知道列方程是要找数量的相等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方程?怎么样列方程了吗? 九.方程
X+5=10 2z+200=2000 4y=38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十.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因此我设计了三环节。
1、构建方程的数学模型
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天平两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边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实现了从等式到方程的链接。这样新的数学知识能够得以生长。
2、教学探寻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给一系列式子分分类,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并用集合图表示,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归纳出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 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于是我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理解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感知,做列方程的题目,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
3、生活应用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我认为人类的最为普遍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蕴藏着许多关于平衡的等量关系,所以我设计了关于衣食住行这四大类方面的问题和习题,并且层层递进。为了让学生参与活动更有趣,我设计了让学生们选择这四方面题目的环节,其实为了递进的需要,也将会要给出自己的建议,使得课堂更加有效。
第五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90-45-25=20(人)45+25=70(人)90-70=20(人)9 0 4 5 4 5 9 0-4 5-2 5 +2 5-7 0-----------------------------------------4 5 2 0 7 0 2 0 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38+24=62(人)70-62=8(人)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 57+42-69= 64+25-39= 82-45+38=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3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 46+26+34= 73-49+35=
四、总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