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与对策
浅析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与对策
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灵魂,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交警部门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取得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面胜利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为加强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增强民警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品德上的纯洁性,全国公安交警系统从上到下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整顿活动,切实打牢公安交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基层公安交警部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交警大队作为公安交警部门的主要基层单位,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针对对象,由于基层民警业务训练紧张,执勤任务繁重,客观上给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要想积极探索出新时期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把基层政治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就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症结,才能够及时对症下药,不断推进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这里,笔者抛砖引玉,谈一点浅见。
一、当前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往往满足于就事论事,触及不到民警的内心世界,提高不了思想觉悟。同时,重点也不突出,使思想教育无的放矢收不到实际效果。一些基层单位不能紧紧盯住问题搞教育,而是过分依靠上级发资料,定标准。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本单位人员思想实际,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而是照抄照搬上级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案,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有的基层单位重过程,轻效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搞教育,而是为了完成教育内容搞教育,使政治思想教育脱离了实际,偏离了方向,导致一边搞教育,一边出问题的现象,使政治思想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当前,群众对基层公安交警反映最多最突出的问题是违法违纪及执法态度简单粗暴,而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是一阵风地查,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的多,治本的少,常常按下葫芦又起瓢,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教育方法上缺乏灵活性。一是教育方法带有强制性,把平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用报告、文件、发号施令等简单形式强制对民警进行教育。二是教育形式带有单向性,思想教育往往采用灌输形式进行,使教育者不能与民警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三是教育手段单
一、陈旧落后,年年不是整顿,就是开展活动,别无新招。目前,大部分基层交警部门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主要还是上大课、看光盘、读报纸,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使政治教育失去了吸引力,民警们不愿听、不爱听。
3、教育力度上缺乏严肃性。近年来,无论是作风整顿还是开展活动,年年搞,年年老一套,毫无新鲜感。另外,教育频率高,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一年搞几个活动,几次整顿,内容雷同,交叉重叠,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上面抓得紧了,就装装腔、作作势,挂几条横幅标语创氛围,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墙上挂有计划,纸上写有措施,样样俱全,貌似轰轰烈烈,其实光喊不干,只讲究表面文章。如此种种,使基层单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难收实效。
二、当前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形同虚设。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重业务能力,轻思想素质,片面认为业务是硬指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软指标。认为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只要把中心工作抓住了,业务工作搞上去了,队伍不出问题,搞不搞教育无所谓。对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顽固性,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缺乏认识,致使教育搞了形式,走了过场,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基层单位对待政治思想教育态度不端正,只重视教育的过程,忽视了民警思想认识的提高,只知道应付了事,会上说说就算议了,材料念念就算搞了,抄抄笔记就算学了,对具体问题很少深入讨论,结果是讲者不知所以言,听者也是昏昏然,学了一通,记了几本,但对所学何物浑然不知,更谈不上掌握精神实质,使政治思想教育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春风化雨、入心入脑的目的。
二是对政治思想教育客观规律认识不够。很多基层单位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上,不是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而是用行政突击手段搞思想教育工作,企图一劳永逸,一口吃成胖子。再者是思想保守,对新观点、新理念,不愿提,也不敢提,满足于老一套。在我国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而某些基层单位对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视而不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愿放弃老经验、老方法,不能够与时俱进,制定教育计划只联系内容,不联系民警思想,习惯于上讲下听,习惯于授课、讨论、做笔记“三步曲”,使政治思想教育如一潭死水,缺少活力和感染力。
三是工作浮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一些人为活动而活动,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经常开展,重复部署,意义不大,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口头高喊工作忙,学习活动走形式走过场,认为工作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满意对我有利,群众满意费我心机,故而只围绕检查开展工作,导致工作表面化,形式主义盛行,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降低。
四是工学矛盾突出。一是工作量大。基层交警部门平时进行道路交通管理执勤执法,任务繁重。特别是在目前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各种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频繁,而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基层交警部门的工作负担更为吃重。二是学习内容多。基层交警部门每星期、每月都要进行政治学习、条令学习、业务学习、廉政教育等,累计每月要学习十余次之多。除指令性经常性教育外,随机而来的各种专项学习内容也在不断增加,仅今年上半年,就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开展四项活动,培育良好警风”、“执法为民集中教育”、“反对特权思想、树立良好警风”等多项专项教育整顿活动。这些教育往往来的急,要求学的紧,情况要报的快。使广大基层民警疲于应付,怨言不断。
五是受实际问题的困扰,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感染力。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民警的家庭问题和各项福利待遇得不到很好解决和落实,往往是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工作,这就使某些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形成较大的反差,民警存在逆反心理,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
三、加强改进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政治建警,政治强警的思想。公安交警作为国家一支重要的行政执法力量,民警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没有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的公安交警队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就只能沦为一句空话。因此,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交警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将加强民警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民警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民警政治理论素养,坚定民警政治立场信念,作为交警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基层干部具体抓,各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科学设定思想教育的长期计划和具体目标,防止以小概全,以长官意志代替科学决策,避免随意性,使政治思想教育规范化、系统化,保持长久,而发挥长效。
二是要创新管理手段,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亲和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树立民警的主人翁地位。做到既强调管理又强调服务,既强调纪律制度又强调人性关爱,既强调依命令办事又强调主动性发挥,既强调从严治警又强调从优待警。特别要注意坚持倾斜基层和基层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群众服务领导的“倒三角形”模式,采用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的原则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紧贴民警工作、生活实际,引导民警在执勤执法中受教育,在爱民活动中受教育,在警民共建中受教育。通过形象化、情感化的理论灌输,教育者为人师表的人格感召,先进事迹感天动地的心灵震撼,警示教育触目惊心的沉痛教训,引导民警端正执法思想,坚持执法为民。
三是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灵活性。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上,要结合民警警的工作特点,改变内容单
一、形式沉闷的做法,努力实现从“说教式”向“引导式”、“启发式”的转变,在手段上要积极创造条件,力求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民警接受教育的兴趣。同时要细化内容,丰富手段,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向心力。要破除“政治思想教育必须集中大块时间搞”的观念,充分利用训练、例会、执行任务动员时机,将教育穿插其中,做到教中有管、管中要教、教管结合,把大教育分成小教育,把集中教育分散在日常教管中,实现教育的“小型化”和“轻便化”。可以化大为小,将大题目分解成若干个民警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小题目,这样具体形象,有血有肉,便于操作。既贴近民警实际,又便于接受。或是变深为浅,将深奥的变成通俗的,将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将要解决的问题明朗化,将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化。如全国公安交警系统“执法为民”集中教育整顿,就是要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最终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在形式上要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相结合,与民警的业务工作相结合,与民警的业余生活和家庭生活相结合,采取人性化管理、以情感人的办法,寓教于乐,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小演讲、小报告、小辩论、小交流、小新闻发布等活动,使民警在互动中思想得到提高升华。
四是注重贴近实际,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在基层公安交警部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应时刻注意摸清民警的思想实际,找准政治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各级领导要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心人”,对民警的情况能够了如指掌,对民警的特点一清二楚,对民警的内心世界明察秋毫,对民警做到知情、知性、知心、知变。把服务基层、服务一线、关心民警疾苦当作责无旁贷的义务,注重把政治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民警的政治权益不受侵害。要经常与民警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民警思想脉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真心实意为民警排忧解难,做到“五必谈”、“四必访”。“五必谈”,就是下属遇到困难、晋升职务、调动工作、家庭发生矛盾、思想不稳定时必须谈。通过谈心、交流的方式,以情感人,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四必访”就是:民警出差在外,生病住院、家庭遇到重大困难,发生重大变故时必访,把民警现实存在的家庭困难问题、伤病问题、婚恋问题等作为教育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来抓,经常关心过问,及时帮助解决。做到因情施策,因人施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免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通过这些方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透、做细、做实,以思想政治工作、去凝聚警心,使民警精神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切实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五是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公安交警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细活,不能一锅煮、一勺烩,而是要根据交通管理工作和民警的思想实际以及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既要科学选择教育时机,又要准确把握学习重点。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及工作水平,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因此,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应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骨干队伍建设,注意抓好传帮带,积极培养、储备思想教育骨干和人才,要把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形象好的干部充实到基层教育骨干队伍中来,并注意对他们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教育培训,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短期内有所体现,在长远上有所谋划,使每位民警都能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得到新的感悟、受到新的教育、进入新的境界。
总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长期的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公安交警部门在加强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时,一定要树立持久战的意识,对公安交警队伍中涉及的难点和顽症的思想问题,要多思考,多研究,多想对策,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同时对民警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赋予人性化,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规范民警思想意识的无形之网,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形成有利于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篇: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文章标题: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今后三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和把今年作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决定,切实加强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基层基础建设,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交警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和省公安厅《关
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基层交警队(包括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城区交警中队)、车辆管理所(包括县级车管部门)(以下简称“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为重点,以创建“平安畅通区县”为载体,以“三懂五会”(即:懂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懂交通管理基本知识、懂公安工作基本业务,会疏导指挥交通、会查处违法行为、会快速处理事故、会使用执法装备、会开展群众工作)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基础情况不清、路面管控不力、车驾管理不严、执法水平不高、事故处理不公等突出问题,夯实基础,做强基层,全面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水平,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完善装备配备、健全规章制度、夯实业务工作、强化教育训练、规范执法执勤、严格监督考评,切实把“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设成为“警力配置更加合理、警务保障更加有力、警务组织更加科学、内务管理更加严格、执法执勤更加规范”的实战单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形象良好”的基层交警队伍。
(一)警力配置更加合理。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和城区交警中队设置合理,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主要县乡道路初步形成网络。“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警力达到警力总数的80以上。
(二)警务保障更加有力。交警队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有较大改善,经费有保障,执勤执法装备得到改善,从优待警措施进一步落实。
(三)警务组织更加科学。业务岗位设置合理,勤务安排科学、高效,民警的作用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严格路面交通管理、改善道路通行安全条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内务管理更加严格。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工作台帐全面、实用。
(五)执法执勤更加规范。执法主体合法,执法程序严密,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严格,执法形象良好。教育训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2006年,要在调整充实基层警力、落实警务保障、合理安排警务、规范内务管理、规范执勤执法行为、苦练基本功方面取得突破,为今后三年的基层基础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
1、合理设置警队。根据道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以及交通安全状况等情况,对目前现有的交警队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布建,力争到2006年底完成60以上。制定乡镇中队建设指导意见,以乡镇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乡镇交警中队。
2、落实警力下沉。制定交警队警力配置的指导意见。精简机关人员,充实交警队警力。2006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增的警力,全部进入交警队。
3、科学设置岗位。按照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规范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明确车辆和驾驶人办牌办证等车辆管理所的内部岗位职责。除重要岗位由民警担任外,其余服务性和辅助性工作岗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担任。规范县级车管部门名称、管理权限、职责和警力配备。
4、优化人员结构。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专业化水平,优化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人员结构,吸收一批刑侦、法制业务骨干充实到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事故处理队伍。规范基层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名称。
5、规范协管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统一组建和充实交通协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交通协管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监管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装备配备
1、强化警务保障。落实省公安厅和省财政厅提出的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定》和总队制定的《基层交警大队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充实一线执勤执法装备,完善事故处理装备配备。
2、加强信息建设。要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加快交警系统公安四级网的建设。到2006年底,要全部完成公安四级网的建设。大力推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普及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为突破口,提高交警系统的科技
应用水平。
3、完善监控设施。在高速公路、重要国省道加快交通监控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联网监控,提高发现、查处交通和治安违法行为的能力。
4、落实从优待警。加强办公用房、生活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交警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伤病救助和快速救治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逐步改善基层民警的福利待遇。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活跃文体生活,促进民警身心健康。
(三)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1、健全队伍管理制度。完善政治业务学习、值班备勤、接处警、内务管理、警械装备、请销假、保密、财务和文件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2、完善业务工作制度。针对路面执勤执法及勤务考核、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好“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化落实工作。
3、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在“一队一所”普遍实行值班警官制度,接受群众来访咨询。设立专(兼)职督查人员,加强对民警纪律作风的监督和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督查,实行日督查、周考评、月奖惩。
4、切实加强内务管理。细化和落实“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具体措施和标准,建立正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四)进一步夯实业务工作
1、掌握基础情况。“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准确掌握辖区内的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道路状况、事故多发路段等基础情况和数据,建立文字、台帐和图表等基础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电子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科学安排勤务。制定详细的勤务计划,明确执勤执法重点,科学设置执勤岗位和路线,合理安排执勤时间,确保辖区道路不失控。
3、强化快速反应。制定快速处置重大交通事故、严重交通堵塞、治安刑事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恶劣气候道路交通指挥疏导和事故预防工作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完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
4、加强指挥疏导。加强城市区域交通调查,盘活道路资源。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快速有效疏导道路交通,提高通行效率。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特别要完善学校周边道路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限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设置。
5、严格交通管控。根据交通特点,建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勤务机制,提高交通的管控能力。将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民警,加强对重点公路、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的有效管控,提高发现和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能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开展对策研究。建立交警队与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和协商制度。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加强交通事故统计和成因分析,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工作建议。交警队要定期分析本辖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况,根据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变化,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和工作重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规范事故处理。严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程序,严格现场勘查,落实交通事故办案责任和各级领导的责任,严格对重大死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核,确保事故处理公开、公平、公正。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力度,提高破案率。
8、突出源头管理。严格规范基本业务流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合理设置岗位,落实岗位责任。简化工作程序,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9、深化安全宣传。“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效工作机制,把宣传工作融入到执法、管理、服务活动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不断延伸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触角,以客运企业、中小学校、农村和社区为重点,推进基层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建设。在办公场所设立长期的“宣传角”,开展人性化的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五)进一步强化教育训练
1、强化思想教育。制定政治教育计划,重点进行忠诚教育、执法为民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建立定期谈心制度和走访民警家庭制度,及时沟通思想,解决民警思想上遇到的困惑。
2、健全练兵机制。支队、大队要制定“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练兵和训练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重点、方式和要求。切实保证基层民警每年15天的集中训练时间,每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集中训练警务技能和民警体能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3、突出岗位练兵。坚持岗位练兵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积极推行随岗练兵模式,提高练兵的针对性。“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民警要苦练交通法律法规、交通管理业务、执勤执法技能、科技和执法装备使用、群众工作和自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本功,率先做到“三懂五会”。要逐步培养一批既熟悉法律知识,又熟悉交通管理业务的骨干。
4、严格练兵考核。“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练兵考核办法,强化日常的监督和考核,保证各项教育训练制度和要求的落实。大队每季度一次,支队每半年一次,对基层民警岗位练兵进行抽考,每次抽考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
(六)进一步规范执法执勤
1、推行持证上岗。规范执法主体,从2006年开始,凡从事道路执勤执法、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事故处理的民警,都要经过交通执法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取得证书后上岗。
2、规范执法行为。健全执法规章制度和规范,严密执法程序,使每一个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把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纳入到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
3、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执勤执法和事故处理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执法民警和事故处理民警及有关领导。建立完善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定考评内容、项目、方法,强化交通民警和各级领导在执法办案中的责任。
4、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对一线执勤执法、处理交通事故、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日常监督,督促基层民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严格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办事。完善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和单位执法档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实战单位,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根基,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交警系统的基层基础建设,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和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展现交警队伍良好形象的关键。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人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队决定成立由总队长陆昌鼎为组长,政委崔宗建、副总队长杨人沂、刘建敏、张德雨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周密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一把手”工程来抓,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单位挂钩帮助制度,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工作进程。各地要根据省厅的《工作意见》和总队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认真搞好动员部署。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从基层基础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期限,实施绩效考评,完善奖惩机制,将基层基础建设纳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工作综合考评范畴,对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认识模糊、行动迟缓、工作不力、问题不断的要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与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经验,以点带面。
(三)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检查指导。各级领导要立足全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基础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确保基层基础建设稳步发展。要把制约基层基础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重要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及时提出工作意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认真加以解决。要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多的地区,实行政策倾斜,给予重点指导。各地要适时组织督导组、工作组,采取明察暗访、重点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层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培养树立典型,搞好典型引路。各级交警部门要树立抓典型、树标杆的意识,广泛组织开展争创优秀基层队(所)活动,发现、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基层基础年”活动深入开展。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评选“先进交警队”和“优秀大队长(中队长)、教导员(指导员)”活动,营造先进典型示范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都要抓一两个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加强指导,精心培育,打造典型,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今年适当时候,总队将选择部份先进典型召开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好的做法,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要广泛宣传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附件:1.加强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2.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3.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附件一:
加强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了切实加强基层交警队基础建设工作,提高基层交警队的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基层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科学合理配置警力和设置警队,健全理顺组织机构。
1、科学配置警力。按照“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强化实战”的要求,建立警力下沉的工作机制。要整合现有警力资源,确保“一所一队”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一线警力占总警力的80以上。
2、合理设置中队。国、省道60至100公里或人口达到3至5万的乡镇,应当设立公路巡警中队或乡镇交警中队,每个中队按照应不少于8人的标准配备正式民警。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应当配置相当于副科级职级的中队长、指导员。
3、配备辅助人员。基层交警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协助民警开展工作的辅助人员,并加强教育、管理和岗位培训,从执勤、考核、奖惩等环节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
二、切实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加强交警队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4、加强营房建设。基层交警队应当具有满足基本办公、生活需要的营房和营地,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建设规模由省总队根据当地实际,本着实用和节俭的原则确定。
5、落实经费保障。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原则,确保基层交警队办公、业务、办案等经费支出。基层交警队民警的津贴、补贴应当高于机关民警。严禁基层交警队自筹资金和自收自支。
6、配备必要装备。基层交警队应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武器警械、办公设备等装备。交通工具包括汽车、摩托车;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手持无线对讲机、传真机、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公安专网;交通管理器材包括停车示意牌、反光锥筒、警戒带、便携式管制标志标牌、强光电筒、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防护器材包括反光背心、摩托车头盔、阻车器。武器和警械器具按公安部有关规定配备。工作需要的其他装备,视情配备。
三、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警方针,全面加强基层交警队伍建设。
7、加强班子建设。上级公安机关及交通管理部门要配齐、配强基层交警队班子,选拔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民警担任基层交警队的大(中)队长、教(指)导员。基层交警队要加强班子建设,团结务实,以身作则,秉公办事;民警要服从领导,执行命令,密切合作,形成有战斗力的集体。
8、坚持从严治警。基层交警队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严格教育,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9、完善制度体系。基层交警队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以下基本的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考勤制度,值班备勤制度,学习训练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卫生制度,保密制度,枪支警械管理制度,车辆管理使用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
10、建立基础台帐。基层交警队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基本数据、基础资料。掌握辖区车辆、驾驶人、道路里程等各类基础数据并登记、立卷。建立执法台帐、接处警记录、值班记录、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学习训练记录、装备登记和开展“五进”宣传、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驾驶人安全教育等工作记录及资料。
11、深化警务公开。基层交警队要实行警务公开。公开交通管理有关基本法律、法规和规定;公开民警姓名、警号、岗位职责;公开举报电话;公开处罚、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便于群众了解和监督。
12、规范内务秩序。基层交警队要做好营区的卫生和绿化,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健身房、宿舍保持整洁;浴室、卫生间、院(楼)内场地清洁;各种装备器材、文件和物品放置有序;车辆停放有序。
13、强化岗位练兵。基层交警队要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基本功。学习道路交通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公安业务、交通管理业务和计算机、公安专网知识,开展流动电子警察、酒精检测仪、测速仪等交通管理设备实用技能的培训,进行队列、警姿、警体、擒拿格斗等的训练,熟练使用武器和警械。
四、强化各项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
14、解决突出问题。要通过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解决辖区道路秩序、交通事故方面的突出问题。
15、严密工作规范。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警务规范》的规定,开展执勤执法、勤务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
16、科学安排勤务。要建立适应辖区道路交通流特点的勤务机制。根据不同季节、时间、气候条件、交通秩序、交通事故以及交通保卫等情况下的交通特点,及时调整落实符合实际的勤务安排,提高勤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17、整治事故隐患。要科学分析辖区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情况,加强对交通安全形势的研判,确定管理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行为、重点驾驶人,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加大查处重点违法行为的力度,降低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消除事故隐患
18、加强源头管理。要掌握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基本情况,督促车主办理牌证和定期审验。
19、强化宣传“五进”。要紧紧围绕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以中小学校、企业和城乡居民为主要宣传对象,大力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
20、完善安全设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协调相关部门完善辖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重点解决学校周边道路和事故多发点、段的限速、让行标志标线的设置。
附件二:
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公安部关于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重大决策,全面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车管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高车管所民警的综合素质,联系全省车辆管理所的实际,结合车管所等级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以下加强车辆管理所基础建设工作意见:
一、合理配置警力。精简行政、后勤人员,业务岗位民警应当占车管民警总人数的80以上。机动车登记审核、驾驶证受理、档案管理、嫌疑车辆调查、业务领导等重点岗位以及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应当由民警担任。聘用非警务工作人员从事业务导办、制发牌证、档案整理、数据预录入等服务性和辅助性工作。
二、落实持证上岗。从事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工作的民警应当经统一组织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ψ矢窈蟪种ど细凇3盗竟芾硭斓肌⒁滴窆歉杉盎导菔蝗丝际栽薄⒒挡檠樵钡呐嘌涤墒」蔡痪芏痈涸穑渌滴衩窬呐嘌涤筛魃枨泄簿纸痪Ф痈涸稹7蔷窆ぷ魅嗽毙刖赣玫ノ怀盗竟芾聿棵磐骋蛔橹呐嘌岛涂际裕〉孟嘤ψ矢窈笊细凇7蔷窆ぷ魅嗽庇Φ蓖骋蛔抛埃宕餍乜ǎ形娣丁?br>
三、搞好便民服务。(1)办证窗口设置低柜台,实行开放式办公,便于群众办事。(2)车驾管业务大厅需提供群众办事等待场地,放置桌椅、填写登记表格的基本用具。(3)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推出和落实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业务退办单制”、“一窗式”、“一站式”服务。(4)对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记分临界12分、驾驶证逾期未审验和换领以及机动车临界报废、逾期未检验的,实行告知服务,并提供多渠道查询方式。(5)积极探索农村地区车辆管理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建立流动车辆管理服务站和授权乡镇交警中队先期受理、乡镇派出所代办等方式,提高乡镇、农村地区车辆的登记率和驾驶证考领率。(6)福州、厦门两市车辆管理所要全面推行汽车销售商代办车辆注册登记业务,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市也要逐步推行。
四、完善考试设施。汽车类考试在全省已实行科目一计算机考试和科目二桩考仪考试基础上,重点加强道路电子考试科目建设,一是年内,科目一、二电子考试实现与机动车驾驶证管理系统联网;二是科目二场地实行全封闭管理;三是三年内逐步完成全省考试场科目三场内电子路考设施建设;四是科目三场内科目考试必须适应各类型车辆的考试需求,实际道路考试严格落实7.5.3公里标准考试;五是各支队每年要有30的县、区大队完成规范化摩托车考试场建设,大队摩托车科目一考试必须在年内实现无纸化考试并联网。
五、加强信息建设。(1)严格计算机数据质量管理,加强数据录入质量校验,每月组织对数据进行检测,及时清理不合格数据,确保数据质量满足业务管理和执法查询需求。(2)继续抓好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工作,确保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畅通、运行良好。(3)加强机动车登记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减少数据和字段的差错率,提高上传率,力争达到100%。(4)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率达到100,不参加教育考试的,公告停止驾驶证使用率达到100%。对所有违法记分的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应按时录入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六、强化监督管理。(1)认真落实基层车辆管理部门对辖区客运企业及车辆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详细档案台帐,健全农村机动车管理机制,提高机动车注册率、定期检验率、报废率(营运载客及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100;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90以上;其他汽车达70以上;大型客车、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95以上;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2)对大、中型客车重点查验轮胎、安全门、座位等项目,对重、中型货车重点查验车辆外廓尺寸、车身反光标识、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等项目,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查验喷涂和悬挂警告标志等项目。鼓励民警在审核、查验工作中发现盗抢、走私、非法拼装等嫌疑车辆。(3)每月组织对未检验和达到报废期限的机动车进行清理,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对已报废的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要派民警现场监销,确保客车车身和货车车架切割解体。(4)车辆管理所应当设立专门的业务指导监督机构,加强对延伸窗口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车辆和驾驶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5)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期限、考试项目和合格标准等规定,全面落实随机安排考试员制度和“双签名”制度。在异地拉练考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全省考试员异地交流考试措施,深化考试制度改革。(6)采取网络监控、档案复核、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总队车管所每月对各设区市和重点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各设区市车管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大队车辆管理部门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建立检查档案。(7)严格落实机动车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业务的规范流程、审核程序,认真审查机动车登记证明、凭证和机动车驾驶人申领资格,严格比对机动车产品公告的技术参数和被盗抢车网上信息,确认机动车唯一性,认真落实有关打击被盗抢机动车的具体措施。(8)办理机动车登记和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必须使用全国统一的表格式样,按规定内容和项目填写。各车辆管理部门使用、订购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检验合格标志、防伪型塑封皮等国家法定的证件、标志,应严格遵守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相关规定,统一订购、定点制作,不得自行订制。
七、搞好安全宣传。在办牌办证、考试、机动车检测等场所配置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的设备,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展板等设施,落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和科目二考试前,考试民警应当组织参加考试人员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科目三考试后,考试民警应当对参加考试人员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
八、强化教育训练。(1)加强对民警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和警示教育,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2)切实加强对车管所民警的业务培训,制定业务培训的详细计划,完成规定的科目内容和训练时间,规范业务程序、保证每个民警熟悉车辆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和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各种职务违纪违规现象。业务培训采取岗位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周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集中训练警务技能和民警体能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3)建立民警培训记录台帐。
九、严格授权审批。办理车驾管业务必须使用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软件,使用权限由总队车管所统一设置,实行实名授权,禁止民警相互使用操作权限尤其是临时工作人员使用业务民警系统操作权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和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机动车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要求,本着方便群众、规范办理、严格审批、强化监督的原则,规范业务岗位职责、设置和业务流程、程序,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制定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管理办法,明确县级车辆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办理车辆管理业务的资格和条件,严格授权和审批,加强监督和管理。
十、深化等级评定。深入开展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活动,认真整改车辆、驾驶人管理和服务群众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公安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公安部交管局《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办法和标准》的要求,加强车管所全面建设,力争2006年等级评定全部达到三等以上,二分之一达到二等管理水平,努力争创一等车管所。组织开展对县级车辆管理部门的等级评定工作。
附件三:
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切实加强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基础建设工作,着力解决事故处理窗口存在的办公条件简陋、现场勘查装备落后、事故处理警力严重不足、民警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按年工作量科学配置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合理配置交通事故处理民警。交警大队的事故处理民警不少于6人,交警中队应当配备交通事故处理民警。
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应当配置有满足基本办公、备勤需要的办公和生活场所。
三、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应配备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交通管理器材、民警个人防护装备、警械、电脑等办公设备等装备。
四、应当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处理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五、交通事故处理民警须经过培训合格、具有事故处理资格和处置各类交通事故的能力。
七、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具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勘查勘查现场认真、细致,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程序严密、规范。
八、建立事故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侦破的辖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应不低于60%。
九、实行事故处理资格级别审核制度,依照交通事故审案规则严格死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前的审核工作。事故认定被上级撤销、变更率低于千分之一。
十、建立重大、复杂和疑难的交通事故评析制度,定期组织事故处理民警开展研讨活动。
十一、准确统计辖区各类交通事故,为认真开展成因分析提供依据。
十二、按月定期分析本辖区交通事故,根据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变化,向交警大队(交警中队)领导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工作建议。
十三、实行交通事故处理警务公开。办公场所应当公开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开事故处理民警姓名、警号、岗位职责,接受群众监督。
十四、加强对事故处理民警业务培训工作,各事故处理岗位应当经常组织学习交通事故处理业务和计算机等知识,开展岗位练兵,苦练基本功。
十五、交警大队事故处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队事故处理业务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第三篇:公安交警部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今后三年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和把今年作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的决定,切实加强全省公安交警部门的基层基础建设,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交警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和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基层交警队(包括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城区交警中队)、车辆管理所(包括县级车管部门)(以下简称“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为重点,以创建“平安畅通区县”为载体,以“三懂五会”(即:懂交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懂交通管理基本知识、懂公安工作基本业务,会疏导指挥交通、会查处违法行为、会快速处理事故、会使用执法装备、会开展群众工作)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基础情况不清、路面管控不力、车驾管理不严、执法水平不高、事故处理不公等突出问题,夯实基础,做强基层,全面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水平,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通过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完善装备配备、健全规章制度、夯实业务工作、强化教育训练、规范执法执勤、严格监督考评,切实把“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设成为“警力配置更加合理、警务保障更加有力、警务组织更加科学、内务管理更加严格、执法执勤更加规范”的实战单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形象良好”的基层交警队伍。
(一)警力配置更加合理。县级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和城区交警中队设置合理,在高速公路、国省道和主要县乡道路初步形成网络。“一队一所”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警力达到警力总数的80以上。
(二)警务保障更加有力。交警队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有较大改善,经费有保障,执勤执法装备得到改善,从优待警措施进一步落实。
(三)警务组织更加科学。业务岗位设置合理,勤务安排科学、高效,民警的作用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严格路面交通管理、改善道路通行安全条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内务管理更加严格。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工作台帐全面、实用。
(五)执法执勤更加规范。执法主体合法,执法程序严密,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严格,执法形象良好。教育训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20xx年,要在调整充实基层警力、落实警务保障、合理安排警务、规范内务管理、规范执勤执法行为、苦练基本功方面取得突破,为今后三年的基层基础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充实一线警力
1、合理设置警队。根据道路里程、交通流量、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以及交通安全状况等情况,对目前现有的交警队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布建,力争到20xx年底完成60以上。制定乡镇中队建设指导意见,以乡镇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乡镇交警中队。
2、落实警力下沉。制定交警队警力配置的指导意见。精简机关人员,充实交警队警力。20xx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增的警力,全部进入交警队。
3、科学设置岗位。按照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规范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明确车辆和驾驶人办牌办证等车辆管理所的内部岗位职责。除重要岗位由民警担任外,其余服务性和辅助性工作岗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担任。规范县级车管部门名称、管理权限、职责和警力配备。
4、优化人员结构。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专业化水平,优化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人员结构,吸收一批刑侦、法制业务骨干充实到交通事故处理岗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事故处理队伍。规范基层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的名称。
5、规范协管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由政府统一组建和充实交通协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交通协管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监管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装备配备
1、强化警务保障。落实省公安厅和省财政厅提出的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定》和总队制定的《基层交警大队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充实一线执勤执法装备,完善事故处理装备配备。
2、加强信息建设。要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加快交警系统公安四级网的建设。到20xx年底,要全部完成公安四级网的建设。
第四篇:对加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对加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是基层交警部门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办事机构,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担负着综合协调、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职责。为此,笔者对加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德州支队来看,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队伍人员配备不足。各基层交警大队办公室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着不足现象。特别是基层业务工作繁重,很多办公室工作人员还时常被抽调出去,导致基层交警部门办公室或多或少存在着运转不灵的状况。
2、队伍缺乏创新精神。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有的缺乏主动的服务性和甘当无名战士的忘我精神,有的缺乏广泛的知识性和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也有的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
3、队伍人才出现青黄不接。某些基层交警大队办公室十几年如一日地靠一个人的一支笔完成大量的综合材料上报、信息加工等承上启下的事务,大队领导虽然从关爱民警的角度出发,也经常督促其注重休息,但遇到急如星火的文稿,又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些默默笔耕的老黄牛。
4、队伍人员出现断层。从某些基层交警大队办公室现有干警的年龄结构看,大多数逐渐趋于老龄化。
二、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以笔者的理解,主要在于:
1、对职业性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不少办公室工作人员认为,八小时内坚持上下班就是例行公事,只要完成本职工作、领导交办的任务就行了,至于做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起“耳目”作用是办公室领导的事,用不到普通科员去操心、动脑,因而职业意识不强,不思进取。
2、组织指挥工作尚未达到应有的强度。首先是由于主观上的原因,一些基层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未按要求配足配强,或对他们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等问题尚未解决,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再次是有的领导存在“重业务,轻政务”的思想,过多注重业务力量的配臵,而对办公室队伍建设却很少过问,由此产生了交警部门政务管理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象。
3、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很多基层交警部门建立初期,都以争先创优为载体,制定了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也收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领导的变动,这些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开始出现了鞭长莫及的现象。“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三、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何,是衡量公安交警部门内部管理水平的标准,作为一个基层公安交警部门的神经中枢、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一旦松散、弱化,势必严重影响整个部门的正常运转。而如何加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笔者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要牢固树立维护“权威”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先后4次提到“权威”一词,除了强调“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其余3次全部集中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全部与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如此集体强调法律的权威,与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相比,分量是重要的,规模是空前的,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于维护、强化和弘扬执法权威,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期望,也对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机遇、赋予了更新的使命。身为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更应当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报告精神,始终牢固树立维护执法“权威”的思想,努力提升执法保障水平。一是力求营造一种“精诚团结,相见如初,人缘和谐”的小气候,以宽容合作的精神处理工作中的“撞车”,唱好“将相和”,演好“群英会”,奏好“协奏曲”。二是致力营造一种“聪而好学”的小气候,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实践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执法保障的实践能力。三是致力营造一种“清廉如水”的小气候,自觉维护执法权威,自觉树立公道正派的执法形象。
2、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办公室素有“关口”和“窗口”
之称。说它是“关口”,是指在公安交通管理活动中,办公室要把好行政公文关、文书用印关、信息保密关等,特别是文件、信息的上承下达都要经过这里。说它是“窗口”,是指内外联系、左右协调、当事人来信来访等,大都是由办公室出面。一次电话受理、一次群众来访接待,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办公室的思想作风、精神面貌,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交警部门的形象。因此,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工作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就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如岗位责任制、工作程序、跟踪督查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让每个人有指标、有责任、有压力,做到人尽其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好制度,使制度转化为实际行动,并产生出好的效益。在建立约束机制的基础上,采取“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这种“三位一体”的办法,根据不同职能和工作特点,把各项工作内容量化细化,细化到事,量化到人,使每项易于“虚化”的项目都变成“实化”,看得见,摸得着,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3、要培养一支知识广泛的后勤保障的队伍。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工作是一门中介边缘的学科,对知识面的要求范围很广,牵涉到政治、经济、法律,甚至还牵涉到文、史、哲、数、理、化等等,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是“杂家”,是多方面的“活字典”,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一定的文字、文化水平以及一定的对口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以及独立的写作能力。建议基层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这些要求和条件,优化办公
室队伍的警力资源配臵,配足配强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让他们在实践中当好主角和配角,共同演好一台戏。配足配强办公室秘书、财会人员、档案管理员等,让他们团结主角和配角,发挥聪明才智。同时,还要不断吐故纳新,吸收新鲜血液,解决他们的政治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办公室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这支公安交通管理执法工作身后的无名英雄队伍在贯彻为领导服务、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服务、为全体基层民警服务的“三个服务”中,产生更大的向心力和更大的凝聚力。
总之,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好比是一部机器,而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是这部机器中的螺丝钉。没有螺丝钉的联结作用,其他部件再好,也不能组成一部运转自如的机器。因此,办公室队伍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甘作绿叶,用一颗平常炽热的心,珍惜每一天,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能,认真搞好管理和服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为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足及对策
浅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足及对策
系别:二系 班级:小教二班 姓名:徐慧玲 学好:20110207228 指导老师:李淼
改革开放后国家方方面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党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何与时俱进加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建设是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研究的课题。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建设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搞好基层建设,而基层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对街道21个党组织和202个非公经济党支部进行调查摸底后发现:一些始终与先进单位不沾边的基层党组织或各项工作不过硬的单位,最根本的问题都出在党组织建设上。因此,贯彻落实《纲要》,抓好基层的指导思想,必须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龙头,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通过对街道21个党组织和202个非公经济党支部进行调查摸底后,我总结了以下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三方面内容。
一、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集体领导观念不强,行政化倾向突出。一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不当,书记、副书记事先商定的预案很少征求委员的意见,支委会开成布置工作的行政会。二是书记、副书记与委员的关系存在偏差,委员参与意识和全局观念不强,对委员会内部出现的不良倾向采取默认态度,并误认为是对书记、副书记的尊重。三是党组织领导与行政领导关系出现错位,认为党组织领导、行政领导都是基层领导,一回事,没有从根本上弄明白党组织领导与行政领导是领导与被领导、决策与实施的关系。四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分辨不清,重大问题提交党组织研究决定的意识不强,对党组织委员会决定后按照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抓落实的概念模糊,往往抛开集体领导,只讲个人分工,甚至造成“分工即分家”的现象。五是党的会议与行政会议混淆,对两种会议的性质、职能分不清,相互代替,党的会议开着开着变成了行政会。
(二)抓大事的能力较弱,事务化倾向突出。一些党组织建设存在着“大事抓小了,小事抓大了”的现象,不能从事务主义的圈子里跳出来。具体说就是“五个分不清”,即:政策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分不清,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分不清,须经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与已经集体讨论决定只是属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分不清,全局性的问题和局部性的问题分不清,倾向性问题和偶然的个别现象分不清。正因为存在着这些“分不清”,所以也就弄不明白到底哪些问题必须召开党组织会议由集体讨论决定,哪些问题属于行政职权范围内的。
(三)抓工作标准不高,简单化倾向突出。一是少数党组织贯彻落实上级指示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不紧密,工作中生搬硬套,只有上边的、没有自己的,只有领导讲的、没有自己议的。二是少数党组织工作缺乏预见性、计划性、科学性,不能把握阶段性工作转换的特点和规律,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注重长远打算和宏观构想,侧重“一招鲜”,什么出政绩快就干什么,致使很多工作劳民伤财。三是工作跟踪问效不到位,缺乏科学系统的完整过程,任务安排布置后随意性大,不注重督促检查,常常干成啥样就啥样,仅局限在“数字反应”上,没有形成真正的实效。
(四)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规范,“自由化”现象突出。一是党课教育质量不高,没有把党课教育和一般行政会议区别开来,党课教育不严格、不正规、不经常,没有达到触动党员思想、促进党员工作之目的。二是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不严,有的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随意性大,有的过多依懒行政手段,忽视党内管理,有的对一般党员“不善管”、对干部党员“不敢管”,有的甚至出了问题捂着、盖着等等,致使一些党员不愿也不善于行使监督权利,有意见有看法拿不到党内解决,造成纪律松驰、组织松散。三是党的会议制度不够落实,有的不按时召开党员大会,会前准备不充分,会议议题不集中,会议讨论不充分,会议记录不严肃认真。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首先是有的单位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社区和单位全面建设核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作“务虚”的东西,把基层全面建设起色不大的原因简单归结在社区或单位领导的个人素质不高上。其次是部分基层社区或单位领导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认为抓党组织建设无影无形,投入的精力再多上级也看不见摸不到,不如抓政绩工程来得快,因上级重视的是有形的和实在的。再次是少数干部存在观念误区,认为抓党组织建设是书记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二)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能力较弱。从街道21个基层党组
织调查的情况看,一部分党组织书记任职时间较短,特别在离任的工作交接中,有的仅有党员花名册和入党申请书,没有党组织建设的相关资料,致使有的书记进入情况慢,工作规律把不准,对党务管理不懂不会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培训帮带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层次低,对如何抓好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思路不清、办法不多、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许多问题帮不上忙、插不上手、说不上话。基层党组织副书记及委员也缺少党务知识的培训渠道,具体帮带不够得力。
(四)考核激励措施不完备。不少单位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宏观上强调多,缺少具体的考核量化细则。也有一些单位把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作为一种平衡照顾的“安慰奖”,使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变了味,光荣不起来。
三、当前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理论研究,切实帮助基层党组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克服软、懒、散、弱现象,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一)要确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一是帮助建设坚强的党组织委员会。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秩序规范;实现党管党员、党管干部,思想统一,团结协调,廉洁自律。二是帮助培养合格称职的正副“班长”。要求党组织正副书记党性觉悟高,模范作用好,能密
切联系群众;会做党务工作,会依靠组织制度管理监督党员,会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和矛盾。三是帮助造就一支模范作用好的党员队伍。要使党员队伍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作用明显,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团结群众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
(二)要建立健全帮助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机制。一是要建立并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必须适当安排党务工作培训,打牢党务知识的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干部熟练掌握开展党务工作的有关程序和方法;建立书记、副书记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及时了解上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善于把好方向、理好大事、抓好班子、管好全局。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每年要结合“七一”和年终总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讲评,好的表彰奖励,差的进行重点整顿。对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不仅要运用多种形式宣扬和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与典型经验,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同时也必须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与个人进步挂钩。三是要强化对基层党建的管理机制。按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意图,提出具体明确的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定期调查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对策;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基层党组织的自主权,对热点敏感问题要做到全程监督,严禁机关和领导干部随意插手。
(三)要努力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比如:一是定点挂钩帮助。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基层社区、单位蹲点,从多方面了解党组织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定
期交流分析。每季度组织党组织书记集中汇报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剖析工作难题,研究工作措施,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阔眼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街道每季度要召开一次党组织建设形势分析会,充分听取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共同研究和制定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