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
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
【文题】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上来。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赞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在外国沦为奴隶的人被赎回来。因为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简析】
这段文字叙述了两件类似的事情,“救人受牛”和“赎人不报账”,涉及了孔子、学生
一、小孩、小孩的父亲、大家、学生
二、鲁国奴隶、鲁国政府等可谓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对这类材料的解读,可以从“人物角色”出发,连线现实逆向思考出新意。
【想之“初”】
将材料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类,通过对人物的解读开启思维。
1.关于子路与子贡(做事者):
根据《吕氏春秋〃察微》记载:“救人”的学生为子路,“赎人”的学生为子贡。原文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 相关资料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9岁。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初仕鲁,后事卫。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这段记载说出了子路的三个特征:性格粗鄙,直率,喜欢勇力。
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字。卫国人,小孔子31岁。善于经商,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利口巧辞,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评价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子贡他不听我的话,跑去做生意,结果他总能赚钱。
● 探究思考:
思考一:子路救人的动机。网络上一篇题为《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的文章里写道:有人掉进河里,亲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就送一头牛作为报酬,子路听了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高兴地接受了报酬。这段文字似乎让我们感觉子路是为了那头牛才去救人的。
思考二:子路的性格对他救人以及接受奖赏的影响。根据资料,可知子路是勇敢的,直率的。他救人可能不是为了得到那头牛,他接受那头牛时可能也没想到别人的评价,只是率性而为。这才是真实的子路。
思考三:子贡“赎人”而不去报账的背后。《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中引用了另一个故事:子贡到国外去,碰到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回了他。回国以后他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做美谈。
思考四:子贡的性格和个人经济状况对其做事的影响。和子路比较起来,子贡更注重“礼”。他不会像子路那样鲁莽,也没有子路的直率,他懂得内敛和谦虚,做了好事不但不会去宣传,甚至会隐瞒。所以,从动机上看,他并没有想利用这件事得到人们赞扬的意图。再从经济情况看,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他根本不会在乎赎回奴隶的钱。
2.关于孔子与人们(评价者):
思考五:寻找孔子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孔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孔子预想这种做法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肯定子路,因为他的行为可以鼓励人们向善;批评子贡的行为,因为他为鲁国人们树立了太高的道德标准,导致人们因权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点拨二:孔子认为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只有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才能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循环。就子路的事情来看,它告诉人们只要做了好事就可以接受奖赏,在“利他”的同时完全可以“利己”。这样做的意义更在于社会对“做好事”的认可。
点拨三:孔子认为,“高尚”的标准必须让人人都能达到。孔子批评子贡,原因是继子贡之后,鲁国人再去救奴隶,“报账”和“不报账”都是错误的。“报账”就损失了“名声”;“不报帐”就损失了“金钱”。做了好事而受到损失与谴责,当然就不会有人去做了。
思考六:寻找“人们”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事论事。子路接受一头牛的奖赏是“贪心”,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其思想核心是“利”与“德”的关系。
点拨二: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子路不该接受“那头牛”,否则就是“贪心”。由此“人们”就会认为,以后做好事也必须拒绝别人的奖励,这样做才合乎“高尚”的标准。
3.关于小孩的父亲和鲁国政府(相关人物):
思考七:鲁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第三篇中谈到鲁国的社会现实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依据记载,鲁国在经历战乱之后,国内经济状况不好且国内人口数量大减。因此,小孩的父亲奖给子路一头牛,奖品有点大,才招致了人们的抱怨;而子贡则被看成是“品格高尚”。
思考八:感谢者的客观经济条件和感恩心理。能够出得起“一头牛”的奖赏,小孩的家经济条件一定比较好。如果这个奖品许诺在救人之前,那么这头牛就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如果这头牛作为事后的感谢而送给子路,那就说明小孩的父亲懂得感恩。
思考九:鲁国政府的错误。春秋时鲁国政府的那条规定,既对增加本国人口有利,也对赎人者有利。特别对于还处在贫困之中的鲁国人民来说,有了这条规定,即使只有一颗同情心也同样能做好事。这么一条很好的规定,却在道德面前败下阵来。政府只知道一个子贡奉献了,却没意识到众多的鲁国百姓因此就不能奉献了。政府是规定的制定者,同样也应该是规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如果鲁国政府在子贡不去报账的情况下按规定强制执行,把赎金给他,事情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想之“果”】
在对上述人物解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可得到这样几个结论:
1.动机说
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明白,通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是通晓“义”的,小人才把做事的目的放在“利”上。子路跳进湍急的河里之时,一没和小孩的 2 父亲要钱,二没想到自身的安全,可称为“义举”。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对子路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
2.影响说
明代袁了凡先生在论述这两件事情的好坏时说:“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在这段话中,他肯定了“善”的标准,不在“现行、一时和一身”上,而在“流弊、久远和天下”。这和孔子的思想一致。因此,他并不以是否收受奖赏和个人的无偿付出来评价“善”行,而是以其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为标准去评价。这就是孔子表扬子路而批评子贡的原因。
3.名利说
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义”和“利”并不矛盾,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只不过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要“名”就不能要“利”,“做了好事不能留姓名”。因此,人们才会评价子路受牛“贪心”,子贡不报账“品格高尚”。
4.道德说
鲁迅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结合鲁迅的说法,只有那些普遍,且又于自己和他人两利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因此,道德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奉献。子路的做法没有错,他告诉人们,做了好事是可以接受奖赏的,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这种做法可以调动人们做好事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然而,子贡则错在“当时鲁国社会的穷人多而富人少,穷人赎人而报账则品德不如子贡高,不报账则损失了金钱,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子贡为人们树立的是道德的高标,在贫穷的鲁国社会,人们只能仰望这样的道德。
5.法律说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法律执行力量的强弱是影响国家强弱的基础。鲁国政府既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却不能保障执法的严格性,这是导致这条法律不能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再从子贡的角度来看,牺牲了金钱赎回了鲁国的奴隶,这本来是该得赞扬的,可是他却触犯了鲁国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人谈到触犯法律的时候,都是因为做了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而子贡却因为奉献而犯法,这似乎让人觉得荒谬。
6.感恩说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小孩子的父亲因为子路救了他的孩子而报之以“一头牛”,是感恩的表现。感恩必须是自愿的,而且应该是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这样的感恩当成为社会的一种美德。
【想之“准”】
面对一段特别复杂的材料,写作前必须确定主题。确定主题的诀窍在于抓住两段材料的中心和把握材料的倾向性。
抓中心和倾向性最直接的方法是结合文字的多寡进行分析。材料中写“评价者”所用的文字相对较多,在评价者中,写“孔子”的文字又是较多的。因此,可以确定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在宣扬孔子的思想,而孔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由此,可以“影响说”作为作文的主题。
抓中心和倾向性的第二个方法是抓冲突。在这段材料中,可以发现“两件事情在性质上获得了一致性”,即都是好事。所不同的是一个人“受牛”,一个人“不报账”。这是争论的焦点。人们认为,好事不能和“利”挂钩,或者不能“受人之大礼”。而孔子则认为,“利”和“礼”都不重要,只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才是好事,从这一认识上的冲突着手,可以“名利观”及由此引申的“道德观”作为作文的主题。
【想之“深”“新”】
“连线现实”可增加认识问题的深度,“逆向思维”可提高认识问题的新意。
关于做事者“动机”的思考。子路作为救人者,最可宝贵的就是他的直率和勇敢。这表现在他救人时“奋不顾身”及事后接受报酬上。相对于子路的行为,连线现实生活,做一个比较:
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当人们要求打捞队去打捞英雄的遗体时,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5000元,另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1000元,还说这是“看在英雄救人的份上”。还有在上海黄埔江畔,有人失足落水高呼救命时,岸上人竟然问:“给多少钱?”还说,不说好价钱就不下水。
这些人救人讨价,和子路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对比,你是否感觉到子路的高尚了呢?
关于评价者“价值观”的思考。“人们”和“大家”在材料中作为评价者站在孔子的对立面。他们对于子路“救人受牛”的评价是“贪心”,对于“子贡赎人不报账”的行为则大加赞赏,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仅认同“中国式的奉献”,即只能付出不能索取。连线现实:
“雷锋”“焦裕禄”“李素丽”是我们歌颂的对象,他们只奉献不索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只奉献不索取。相反,德国克里斯托小镇镇长却强迫中国青年杨立奉献之后必须“索取”。事情是这样的:中国青年杨立在经过克里斯托小镇时捡到一个皮夹,他把皮夹交到市政厅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小镇镇长为了奖励他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寻找他。这在杨立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克里斯托镇的镇长知道杨立的想法后,用英语说了句“东方式思维”,然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习作展示一】
从人们的评价谈起
孔子有个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可是大家却认为他太贪心。而孔子另一个学生到国外去旅行的时候赎回了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没有按照鲁国政府的规定去报账,人们却夸他品格高尚。
同样是做了好事,却因为对待物质与金钱的态度不同而得到了人们不同的评价。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人们的心中,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只有谦虚和无私奉献才是好人。子路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头牛,在兵戈相见的春秋时期,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子路就那么轻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贡,花自己的钱为公家做贡献,不计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义之人啊!
利与义,犹如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无“义”;得“义”而失“利”,这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这种观念统治中国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直到现在,我们在做了好事之后,不但不敢不会不想接受别人的奖赏,甚至在被别人夸赞的时候还会脸红。这真的是正常的吗?
看过中国青年杨立在德国的一段经历以后,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镇镇长的话所感动。把捡到的装有钱和信用卡的皮夹交到市政厅,这在中国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杨立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进行寻找。
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了解了杨立想法以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 4 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才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个小镇的镇长,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奖励制度,这种精神,这种执著,这种信念,令我深思:我们的传统观念到底还能走多远?
“义”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吗?
【点评】
此文围绕人们对子路和子贡的认识来挖掘“义与利”的关系,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德国克里斯托小镇人的观念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善举的结论;这种尊重不应仅是精神层面上的肯定,也应是物质层面上的奖励。
【习作展示二】
赞 孔 子
孔子是我心目中的圣人,对于孔子我一直以来只能仰望,读完“子路救人受牛”和“子贡赎人不报账”的故事以后,我才真切体会到孔子的思想高就高在他的与众不同上。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一点是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子路救人接受了一头牛的奖赏而被人们骂为“贪心”,孔子却表扬他,说他做得对,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做了好事,得到奖赏是应该的,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试问,几千年以来有多少人鼓励过做好事的人接受奖赏呢?特别是接受较贵重的奖赏。孔子就不一样。他不看问题本身,而是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他觉得只有鼓励人们“向善”的行为才是真正值得夸赞的。子路“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人,得到了“奖励”是对民众的一种鼓舞,让民众认识到“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我国篮球明星姚明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少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说:“我希望大家改变观念,就是做好事应该留名。每个人都应该告诉大家,这件事我做了,希望你也来做,要带动身边的人都来做。” 姚明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传统观念是猛烈的冲击,引人深思。他的这种思想和2500年以前的孔子的思想一致,且同时作为一种舆论导向而被人认可。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二点是他认识问题的高度。当人们批评子路而赞扬子贡,将目光着眼于“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时候,着眼于“做好事与利益无缘”的时候,孔子早已站到了超越世俗的高度。他不回避金钱,不回避奖赏,将“好事”的性质阐述得一针见血。他严厉地批评子贡,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看看聪明的犹太人吧。他们在帮助落难的同胞时,不是把吃的喝的送到落难者的碗里,而是采用“自助”的方式帮助人。据说,假若是一个鞋商,他会先借钱让落难者在自己生意的“盲区”开设分店,并提供货源,等打开局面有了盈利再银货两讫。靠这种方式,全球2600多万犹太人创造了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无法创造的“奇迹”:虽然不个个是富翁,但是在世界任何地方至少不会见到以乞讨为生的犹太人。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的物权法规定,对拾获他人丢失物品并归还者,失主应该给予10%的酬谢。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德国人。他们为了把“500欧元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送到拾金不昧的中国青年杨立的手中,居然发动上百名警察寻找,并严肃地批评杨立:“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 5 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朋友,看完这些,你是否已经对我们的大圣人孔子肃然起敬了呢?
【点评】
这是一篇从“孔子”的角度入笔的作文,从孔子对子路和对子贡的不同态度不同评价出发,深刻挖掘孔子闪光的思想,进而对孔子进行赞扬,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鼓励大家接受奖赏,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行善,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及
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及范文
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
【文题】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上来。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赞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在外国沦为奴隶的人被赎回来。因为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简析】
这段文字叙述了两件类似的事情,“救人受牛”和“赎人不报账”,涉及了孔子、学生
一、小孩、小孩的父亲、大家、学生
二、鲁国奴隶、鲁国政府等可谓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对这类材料的解读,可以从“人物角色”出发,连线现实逆向思考出新意。
【想之“初”】
将材料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类,通过对人物的解读开启思维。
1.关于子路与子贡(做事者):
根据《吕氏春秋察微》记载:“救人”的学生为子路,“赎人”的学生为子贡。原文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 相关资料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9岁。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初仕鲁,后事卫。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这段记载说出了子路的三个特征:性格粗鄙,直率,喜欢勇力。
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字。卫国人,小孔子31岁。善于经商,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利口巧辞,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评价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子贡他不听我的话,跑去做生意,结果他总能赚钱。
● 探究思考:
思考一:子路救人的动机。网络上一篇题为《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的文章里写道:有人掉进河里,亲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就送一头牛作为报酬,子路听了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高兴地接受了报酬。这段文字似乎让我们感觉子路是为了那头牛才去救人的。
思考二:子路的性格对他救人以及接受奖赏的影响。根据资料,可知子路是勇敢的,直率的。他救人可能不是为了得到那头牛,他接受那头牛时可能也没想到别人的评价,只是率性而为。这才是真实的子路。
思考三:子贡“赎人”而不去报账的背后。《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中引用了另一个故事:子贡到国外去,碰到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回了他。回国以后他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做美谈。
思考四:子贡的性格和个人经济状况对其做事的影响。和子路比较起来,子贡更注重“礼”。他不会像子路那样鲁莽,也没有子路的直率,他懂得内敛和谦虚,做了好事不但不会去宣传,甚至会隐瞒。所以,从动机上看,他并没有想利用这件事得到人们赞扬的意图。再从经济情况看,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他根本不会在乎赎回奴隶的钱。
2.关于孔子与人们(评价者):
思考五:寻找孔子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孔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孔子预想这种做法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肯定子路,因为他的行为可以鼓励人们向善批评子贡的行为,因为他为鲁国人们树立了太高的道德标准,导致人们因权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点拨二:孔子认为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只有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才能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循环。就子路的事情来看,它告诉人们只要做了好事就可以接受奖赏,在“利他”的同时完全可以“利己”。这样做的意义更在于社会对“做好事”的认可。
点拨三:孔子认为,“高尚”的标准必须让人人都能达到。孔子批评子贡,原因是继子贡之后,鲁国人再去救奴隶,“报账”和“不报账”都是错误的。“报账”就损失了“名声”“不报帐”就损失了“金钱”。做了好事而受到损失与谴责,当然就不会有人去做了。
思考六:寻找“人们”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事论事。子路接受一头牛的奖赏是“贪心”,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其思想核心是“利”与“德”的关系。
点拨二: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子路不该接受“那头牛”,否则就是“贪心”。由此“人们”就会认为,以后做好事也必须拒绝别人的奖励,这样做才合乎“高尚”的标准。
3.关于小孩的父亲和鲁国政府(相关人物):
思考七:鲁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第三篇中谈到鲁国的社会现实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依据记载,鲁国在经历战乱之后,国内经济状况不好且国内人口数量大减。因此,小孩的父亲奖给子路一头牛,奖品有点大,才招致了人们的抱怨而子贡则被看成是“品格高尚”。
思考八:感谢者的客观经济条件和感恩心理。能够出得起“一头牛”的奖赏,小孩的家经济条件一定比较好。如果这个奖品许诺在救人之前,那么这头牛就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如果这头牛作为事后的感谢而送给子路,那就说明小孩的父亲懂得感恩。
思考九:鲁国政府的错误。春秋时鲁国政府的那条规定,既对增加本国人口有利,也对赎人者有利。特别对于还处在贫困之中的鲁国人民来说,有了这条规定,即使只有一颗同情心也同样能做好事。这么一条很好的规定,却在道德面前败下阵来。政府只知道一个子贡奉献了,却没意识到众多的鲁国百姓因此就不能奉献了。政府是规定的制定者,同样也应该是规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如果鲁国政府在子贡不去报账的情况下按规定强制执行,把赎金给他,事情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想之“果”】
在对上述人物解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可得到这样几个结论:
1.动机说
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明白,通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是通晓“义”的,小人才把做事的目的放在“利”上。子路跳进湍急的河里之时,一没和小孩的父亲要钱,二没想到自身的安全,可称为“义举”。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对子路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
2.影响说
明代袁了凡先生在论述这两件事情的好坏时说:“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在这段话中,他肯定了“善”的标准,不在“现行、一时和一身”上,而在“流弊、久远和天下”。这和孔子的思想一致。因此,他并不以是否收受奖赏和个人的无偿付出来评价“善”行,而是以其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为标准去评价。这就是孔子表扬子路而批评子贡的原因。
3.名利说
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义”和“利”并不矛盾,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只不过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要“名”就不能要“利”,“做了好事不能留姓名”。因此,人们才会评价子路受牛“贪心”,子贡不报账“品格高尚”。
4.道德说
鲁迅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结合鲁迅的说法,只有那些普遍,且又于自己和他人两利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因此,道德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奉献。子路的做法没有错,他告诉人们,做了好事是可以接受奖赏的,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这种做法可以调动人们做好事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然而,子贡则错在“当时鲁国社会的穷人多而富人少,穷人赎人而报账则品德不如子贡高,不报账则损失了金钱,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子贡为人们树立的是道德的高标,在贫穷的鲁国社会,人们只能仰望这样的道德。
5.法律说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法律执行力量的强弱是影响国家强弱的基础。鲁国政府既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却不能保障执法的严格性,这是导致这条法律不能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再从子贡的角度来看,牺牲了金钱赎回了鲁国的奴隶,这本来是该得赞扬的,可是他却触犯了鲁国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人谈到触犯法律的时候,都是因为做了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而子贡却因为奉献而犯法,这似乎让人觉得荒谬。
6.感恩说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小孩子的父亲因为子路救了他的孩子而报之以“一头牛”,是感恩的表现。感恩必须是自愿的,而且应该是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这样的感恩当成为社会的一种美德。
【想之“准”】
面对一段特别复杂的材料,写作前必须确定主题。确定主题的诀窍在于抓住两段材料的中心和把握材料的倾向性。
抓中心和倾向性最直接的方法是结合文字的多寡进行分析。材料中写“评价者”所用的文字相对较多,在评价者中,写“孔子”的文字又是较多的。因此,可以确定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在宣扬孔子的思想,而孔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由此,可以“影响说”作为作文的主题。
抓中心和倾向性的第二个方法是抓冲突。在这段材料中,可以发现“两件事情在性质上获得了一致性”,即都是好事。所不同的是一个人“受牛”,一个人“不报账”。这是争论的焦点。人们认为,好事不能和“利”挂钩,或者不能“受人之大礼”。而孔子则认为,“利”和“礼”都不重要,只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才是好事,从这一认识上的冲突着手,可以“名利观”及由此引申的“道德观”作为作文的主题。
【想之“深”“新”】
“连线现实”可增加认识问题的深度,“逆向思维”可提高认识问题的新意。
关于做事者“动机”的思考。子路作为救人者,最可宝贵的就是他的直率和勇敢。这表现在他救人时“奋不顾身”及事后接受报酬上。相对于子路的行为,连线现实生活,做一个比较:
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当人们要求打捞队去打捞英雄的遗体时,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5000元,另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1000元,还说这是“看在英雄救人的份上”。还有在上海黄埔江畔,有人失足落水高呼救命时,岸上人竟然问“:给多少钱?”还说,不说好价钱就不下水。
这些人救人讨价,和子路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对比,你是否感觉到子路的高尚了呢?
关于评价者“价值观”的思考。“人们”和“大家”在材料中作为评价者站在孔子的对立面。他们对于子路“救人受牛”的评价是“贪心”,对于“子贡赎人不报账”的行为则大加赞赏,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仅认同“中国式的奉献”,即只能付出不能索取。连线现实:
“雷锋”“焦裕禄”“李素丽”是我们歌颂的对象,他们只奉献不索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只奉献不索取。相反,德国克里斯托小镇镇长却强迫中国青年杨立奉献之后必须“索取”。事情是这样的:中国青年杨立在经过克里斯托小镇时捡到一个皮夹,他把皮夹交到市政厅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小镇镇长为了奖励他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寻找他。这在杨立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克里斯托镇的镇长知道杨立的想法后,用英语说了句“东方式思维”,然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习作展示一】
从人们的评价谈起
孔子有个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可是大家却认为他太贪心。而孔子另一个学生到国外去旅行的时候赎回了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没有按照鲁国政府的规定去报账,人们却夸他品格高尚。
同样是做了好事,却因为对待物质与金钱的态度不同而得到了人们不同的评价。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人们的心中,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只有谦虚和无私奉献才是好人。子路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头牛,在兵戈相见的春秋时期,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子路就那么轻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贡,花自己的钱为公家做贡献,不计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义之人啊!
利与义,犹如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无“义” 得“义”而失“利”,这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这种观念统治中国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直到现在,我们在做了好事之后,不但不敢不会不想接受别人的奖赏,甚至在被别人夸赞的时候还会脸红。这真的是正常的吗?
看过中国青年杨立在德国的一段经历以后,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镇镇长的话所感动。把捡到的装有钱和信用卡的皮夹交到市政厅,这在中国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杨立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进行寻找。
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了解了杨立想法以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才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个小镇的镇长,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奖励制度,这种精神,这种执著,这种信念,令我深思:我们的传统观念到底还能走多远?
“义”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吗? 【点评】
此文围绕人们对子路和子贡的认识来挖掘“义与利”的关系,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德国克里斯托小镇人的观念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善举的结论这种尊重不应仅是精神层面上的肯定,也应是物质层面上的奖励。
【习作展示二】
赞 孔 子
孔子是我心目中的圣人,对于孔子我一直以来只能仰望,读完“子路救人受牛”和“子贡赎人不报账”的故事以后,我才真切体会到孔子的思想高就高在他的与众不同上。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一点是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子路救人接受了一头牛的奖赏而被人们骂为“贪心”,孔子却表扬他,说他做得对,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做了好事,得到奖赏是应该的,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试问,几千年以来有多少人鼓励过做好事的人接受奖赏呢?特别是接受较贵重的奖赏。孔子就不一样。他不看问题本身,而是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他觉得只有鼓励人们“向善”的行为才是真正值得夸赞的。子路“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人,得到了“奖励”是对民众的一种鼓舞,让民众认识到“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我国篮球明星姚明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少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说:“我希望大家改变观念,就是做好事应该留名。每个人都应该告诉大家,这件事我做了,希望你也来做,要带动身边的人都来做。” 姚明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传统观念是猛烈的冲击,引人深思。他的这种思想和2500年以前的孔子的思想一致,且同时作为一种舆论导向而被人认可。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二点是他认识问题的高度。当人们批评子路而赞扬子贡,将目光着眼于“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时候,着眼于“做好事与利益无缘”的时候,孔子早已站到了超越世俗的高度。他不回避金钱,不回避奖赏,将“好事”的性质阐述得一针见血。他严厉地批评子贡,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看看聪明的犹太人吧。他们在帮助落难的同胞时,不是把吃的喝的送到落难者的碗里,而是采用“自助”的方式帮助人。据说,假若是一个鞋商,他会先借钱让落难者在自己生意的“盲区”开设分店,并提供货源,等打开局面有了盈利再银货两讫。靠这种方式,全球2600多万犹太人创造了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无法创造的“奇迹”:虽然不个个是富翁,但是在世界任何地方至少不会见到以乞讨为生的犹太人。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的物权法规定,对拾获他人丢失物品并归还者,失主应该给予10的酬谢。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德国人。他们为了把“500欧元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送到拾金不昧的中国青年杨立的手中,居然发动上百名警察寻找,并严肃地批评杨立:“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朋友,看完这些,你是否已经对我们的大圣人孔子肃然起敬了呢? 【点评】
这是一篇从“孔子”的角度入笔的作文,从孔子对子路和对子贡的不同态度不同评价出发,深刻挖掘孔子闪光的思想,进而对孔子进行赞扬,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鼓励大家接受奖赏,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行善,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议论文如何写好论证段
一、标准语段的学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材料: 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可见,知识就是力量。例如: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二、学会分析: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显得 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 力,就必须学会分析.三、分析例子,就例析理
(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二)怎样分析事例?
1、归纳分析法
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归纳概括出结论。例①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3、探究原因法
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请比较下面两个论证段,看哪个段落论证得更好。
①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了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②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 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了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添加的分析文字,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并构成排比句,不但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作出非凡成绩的原因,而且增强了说理的力度,气势充沛,这样,就使结句的论点顺理成章了。
添加因果分析的议论文字时,最好用上引导词“之所以”、“是因为”“为什么”等,如此,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更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
4、评析法
这种方法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作用、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例:《崇高的理想》
正因为伟大的理想合乎社会的进步,合乎人民的利益,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对于一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亭上。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5、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①《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从“毫末”“累土”“足下”开始的。(正面分析)不自“毫末”,何来“合抱”?不起“累土”,哪来“九层”?不始“足下”,何以“千里”?(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一切贵在“始”。(结论句)
②《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的。(正面分析)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成功贵在“积累”。(结论句)
四、附录:熟记下面的名人并从中选10位作为自己的“武器”。
孙膑、伯牙与子期、韩愈、曹操、项羽、刘邦、唐太宗、李煜、孟尝君、阮籍、李白、孔子(及其门徒)、魏征、比干、杨修、郑经、屈原、谢玄、勾践、秦始皇、马谡、商纣王、阿炳、吴道之、蒲松龄、岳飞、文天祥、王昭君、曹雪芹、陶渊明、刘禅、墨子、吴三桂、苏轼、刘禹锡、杜甫、司马迁、伯夷叔齐、贾谊、袁世凯、毛泽东、王勃、苏武、史铁生、鲁迅、张海迪、陈水扁、李敖、齐白石、巴金、李清照、谭嗣同、三毛、孟子、唐明皇、李鸿章、包拯、石崇、焦裕禄、嵇康、辛弃疾、弘一法师、李贺、杨利伟、朱元璋、刘胡兰、白居易、商鞅、廉颇与蔺相如、吴起、李广、陆游、纪晓岚、王维、隋炀帝、闻一多、张骞、霍去病、安禄山、柳永、沈从文、吕不韦、李斯、赵高、路遥、蔡元培、王蒙、赵武灵王、李牧、庞涓、唐伯虎、李自成、韩非、戚继光、百里奚、孙叔敖、萧何、纳兰性德、赵飞燕、何大
一、陈景润、范仲淹、陈子昂、华罗庚、王国维、老舍、、邓世昌、茅以升、吉鸿昌、李嘉诚、邓拓、邓小平、张瑞敏、王选、柳传志、求伯君、何祚庥、荆轲、陈忠和„„
居里夫人、达芬奇、但丁、拿破仑、雨果、哥伦布、普朗克、爱因斯坦、诺贝尔、莎士比亚、伽利略、凡尔纳、贝多芬、达尔文、凡高、比尔盖茨、莫泊桑、霍金、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海明威、苏格拉底、拜伦、亚历山大、埃斯库罗斯、布鲁诺、希特勒、马可波罗、牛顿、特蕾莎修女、柏拉图、阿基米德、肖邦、罗素、勃兰特、亚里士多德、曼德拉、伏尔泰、欧亨利、列夫堠尔斯泰、巴德斯、法拉弟、
第三篇:赞扬与批评
例1船行须风退由风
船行须风,是蓝天下日光灿烂的远征,只因有了风,船才劈风斩浪,驶千顷巨波,渡万里重洋。
船退由风,是凄风苦雨的艰难逆航,只因有了风,狂涛顿生,船触礁而沉,遭受海蚀鱼啃,永难再见天日。
为善由风,为恶亦由风。
生活中的批评与表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一篇文章中说,一个囚犯被关押了许多年,他想到了死,但又不甘心,就想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有人表扬过他,他就不死了;如果没有那他就自杀。他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到在他上小学时,他的美术老师曾评价过他的一幅画“色彩还不赖”,于是他选择活了下来,后来还成了一位画家。
试想如果没有那位美术老师的并不经意的一句表扬的话语,那么世上可能少了一位画家,狱中可能多了一堆白骨。
爱迪生的童年是在母亲的表扬与老师的批评中度过的。他的天生爱问问题的“毛病”屡遭老师的批评,而他母亲总是不断鼓励他,表扬他,爱迪生喜欢发明创造的个性得到了保护,后来有了几千项发明的辉煌业绩。
试想如果他母亲也和老师的态度一样,一个伟大发明家的天性也许要被扼杀,也许人类要晚一些跨入电气时代。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做记者时,曾如此报道过一个小偷:他的手法异常细腻,作案上千起,竟被警方第一次抓到。末了,这位资深记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巧妙、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且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他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的!”20年后,当年的小偷早已是台湾几家著名羊肉炉店的老板,并跻身台岛上流社会。原来,小偷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那篇报道,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终于划出了一道亮丽的生命轨迹。
试想如果没有林清玄的坦诚却又不经意的报道,手法细腻的小偷可能变成手法细腻的惯偷甚至江洋大盗,怎们会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一艘帆船,都有自己要去的方向,往往因为风向不同而际遇各异。顺风的成功驶向彼岸,逆风的往往就失败了。因此正确对待别人的表扬与批评往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也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件利器。多送别人一些温馨的和风,给别人一些顺耳的表扬,让别人张帆远航;少给别人送去恼人的逆风,尤其是恶意的批评,让别人心里多一些温暖。
船行须风,船退由风,给别人多一点真诚地表扬,少一点生硬地批评,你会感到世界的温馨与美好,成功离我们每个人也不再遥远。
[简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有文采,通篇有一种贯畅的文气,去除了学生腔。文章的结构好,采用了片断组合式,一个事例后用简短的议论关合话题,紧紧围绕话题议论。
文章的末第二、三段在前面三个片段的基础上深入论证,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2表扬与批评并举
中国有句谚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足见国人对表扬的充分肯定,而爱默生却这样说:“非难比赞美安全。”可见爱默生更看重批评的作用。而我认为,表扬和批评都不可少!表扬,可以激起人们的信心,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更好地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是单纯的表扬,不加批评,则容易使人自以为是,变得骄傲自大,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历 1
史上有此等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唐玄宗就是其中的一个。执政前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唐朝步入“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于是,大臣们的歌功颂德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坐在龙椅上的玄宗皇帝开始飘飘然起来,再也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他开始不理朝政,任用奸相李林甫,使得忠臣遭到罢黜,小人受到重用,朝纲败坏,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一个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衰落。
这也许正如科尔顿所说的,“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那么,批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批评,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人们的斗志,使人们勇于向自己挑战。但是如果只是批评,则容易使人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情绪低落,最终一事无成。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不也是举不胜举么?三毛不正是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怀疑和批评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吗?在当今的校园中,又有多少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变得好学上进呢?
由此看来,表扬与批评,谈不上谁比谁更好,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好的。面对真诚的表扬不骄傲,面对客观的批评不恼火,就像齐威王那样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闻过则喜,才能最终“战胜于朝廷”;就像唐太宗那样,能够接纳魏征的直谏,并能真诚地褒奖魏征,才有了“贞观之治”。如果他们一味沉迷于大臣的歌功颂德声中,或者永远板着面孔冷对所有的真诚的表扬,他们也不会成为贤明君王。而现代的教育,更需要表扬与批评的完美结合:单纯地夸奖成不了好孩子,一味地批评,也不能造就人才。只有两者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表扬是必需的,它能使人们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批评,也必不可少,它让人们懂得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不要轻信“表扬总比批评好”,也不要偏听“非难比赞美安全”,只有表扬与批评并举,才能不断拥抱成功,走向辉煌。
[简评]本文辩证地分析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考生在考场上大多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文章好写但不容易写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考生的议论文章缺少事实论据,论述空泛,不能深入论证。因此,积累一些论据,巧到好处地分析运用这些论据,并能写出自己一点独到的认识,是写好议论性文章的必要条件。
3编织最美的生命地毯
如果说生命如河,那么表扬是推波助澜的清风,批评是激起浪花的礁石;如果生命如歌,那么表扬是轻松欢快的音符,批评是沉闷浑厚的重音;如果生命如画,那么表扬是花上绚丽的光彩,批评是光彩背后的阴影。表扬与批评共生共存,若二者缺一,那么河流中只能变成一沟死水,静静东逝;乐章只能成为单调的催眠曲,令人厌烦;图画只能是一种单一的色调,毫无价值。
对待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对待自卑心重的人,我们要多加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对待容易自满的人,则要适时予以批评,让他们不要自我陶醉。这好比一幅画,色调过暖或过冷,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只有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来调和,方能让人赏心悦目。海伦•凯勒作为一个天生又聋又哑又瞎的人,生命中没有色彩和声音,她曾经讨厌学习,脾气古怪暴躁,而正是由于她的老师沙利文的赞扬和鼓励,她才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成为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和教育家。与此相反,由于林丹在奥运会前的出色表现,人们送给他一个“超级丹”的响亮称号,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狂炒一气,种种猜想、预测纷至沓来,几乎都看好林丹,认为夺冠有望。结果呢?林丹在奥运会预赛时就惨遭淘汰。他的教练李永波毫不留情地指出,林丹的失误,缘自于他的自满。而林丹的自满不正是人们无休止无节制的赞扬给纵容出来的吗?可以说,是人们“捧杀”了林丹!如今的刘翔也正处在这样
一个十字路口,各路媒体和好心人一定要手下留情,不能再捧杀刘翔,要让刘翔把奥运会纪录永远留在2008年的北京!
对待表扬和批评,还要因时而异。如果多一些批评,瓦特就不会仅仅陶醉于发明了蒸汽机,也许世界便会多了几项发明;如果晚年的毛泽东能听到更多的批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便不会泛滥,也许文化大革命便可以避免。如果多一些表扬,三十七岁的梵高也许不会用子弹洞穿自己的生命;如果多一些表扬,年轻的海子也许不会上演卧轨山海关的悲剧。对那些听惯了表扬的人,在适当时机不妨给他一点批评的良药;对那些浸泡在批评中的人,在适当时机应该多给他一些令人暖心的表扬。
对待表扬和批评更要避免走极端。“把人先捧到天上然后再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做法,在中国自古就有,于今为烈。一部《文化苦旅》推出了余秋雨,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评论说余秋雨开“大散文”之先河,让当代散文看到了辉煌的希望。然而好景不长,讨论“余秋雨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有人称余秋雨的文章是在炒冷饭,有人称余秋雨是“情绪化”动物,甚至有人专门给余氏文章找错,据说从余秋雨的一本书中就找到了一百五十几处错误,于是“崇余”变成了“贬余”!表扬和批评都应为进步服务,绝不能为表扬而表扬,为批评而批评。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地毯,那么表扬和批评好比地毯的经线和纬线,交错杂织,不可分割。只有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才能构成绚丽的图案,将生命编织成美丽的地毯。
[简评]文章题目很新颖,“编织最美的生命地毯”,把表扬与批评比喻成编织地毯的线,很形象。
文章思路清晰,从对待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异、要避免走极端三个方面来写,所用的材料也很翔实有力,尤其是用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最新事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第一段极富文采,也是文章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1平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低头已成为了我的习惯性动作。
我已经习惯低头,去看那些地上的碎石与落叶,去看那些地上爬行的生灵们,因为我害怕抬头。
我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平凡、胆怯都是我的代名词。平凡的家境平凡的脸,很平凡的成绩,„„都让这些我很自卑。看着班上其他同学灿烂地笑,而我,只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继续被忽视。
我总是习惯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走,看着脚下的路和自己那双破旧的鞋,看着许多人的脚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他们都行色匆匆,没有谁会注意到旁边这个低着头自卑的女孩。其实我想过很多方法去让自己更突出一点,我努力去学习,去抬头,可那些都毫无效果。我认命了,也许,我生来就是为了被这个世界所抛弃的吧!也许,我本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吧!于是,我将自己锁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给自己上了一个沉沉的枷锁,使自己与世界隔绝,我一个人孤立地活着,就像活在外太空,没有人理会我„„
我读到《简·爱》,发现自己和简·爱一样贫穷悲哀,可始终想不透他为什么她却能那么勇敢地活着呢?
我对自己说,你本来就应该规规矩矩地被人忽视,继续忍受平凡,低头行走。
可能是过于平凡而让老师看见了我。那天,老师对我说:“一位诗人曾说过,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抬起头来吧,你不比任何人差,平视他们!”平视?我可能做得到吗?我怎么能抬起头来呢?
“你不比任何人差!平视他们!”我依然低头行于路上,脑海里却闪过老师的话。我心
里一遍遍默念平视、平视、平视„„
我微微抬头,却看见满天的日光溅落,不期然碰触到一位同学粲然的笑容,遂很小心地回了个浅浅的笑,然后马上低下头来。而那个同学却走近了,走到我身旁,站住。我看着她的鞋,很不自在地后退了几步。
“刚才我第一次看到你笑呢!多好看啊,笑一笑吧!”
我诧异,抬头,凝眸望见那一脸的友爱,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
原来,我并不平凡,并不低人一等。平视他人,肯定自己。再也不因自卑而低头,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
点评:本文围绕“平视”组织全文,通过具体而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中学生如何从“自卑”走向“自强”的情感经历,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具体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宽泛主题,小处选材。“平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小作者却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小场面、小人物、小心理来展现这个宽泛主题。本文以“平视”为主线,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着眼内心世界的挖掘,凸显了“平视他人,肯定自己”的主题。文章化大为小,又能以小见大。
二、巧妙过渡,自然得体。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要注意“抑扬”之间的过渡,防止过渡生硬,让人感到突兀仓促。本文中“《简〃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笑容”是我心理转变的关键,过渡地很自然既合情合理,又引人入胜。
2平视
有一种视角显得温和而亲切;有一种视角显得谦恭而诚恳;有一种视角显得深邃而迷人。平视——我们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
人际交往中,我们需平视。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肯定少不了与其他人相互交往,很少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与他人相处,最为重要的就是平视他人。平视是凛冽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使饱受欺凌的人们感受一份温暖;平视是漫漫黄沙里的一掬甘泉,给绝望的人们以生的力量;平视是寂寞长夜里的一缕歌声,让孤苦无依的人们获得心灵的慰藉。
面对困难时,我们需平视。
在学习过程中,想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当遇到困难时,你会觉得那是一座大山挡在面前,无法逾越。其实,那是你不自觉地仰视了困难,他才变得巨大,克服它才变得可望而不可即。这时候,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放平视角,你会觉得困难也并不是那么可怕。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像华罗庚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华罗庚做数学研究时遇到的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然而他把一个个困难看得很寻常,他认为所有的困难其实没什么区别,克服它就行了,他把克服困难看作是一种乐趣。也正是凭着他平视一切困难的视角和乐观的心态,华罗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成就事业时,我们需平视。
历史是一面镜子。楚霸王项羽虽有扛鼎之力、拔山之势,却傲慢无礼。他总是对别人提出的意见不屑一顾。他那俯视一切、唯我独尊的错误视角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反观刘邦,他无才无能却懂得处世之道,平等地看待他人,这也帮助他成就了大业。从项羽和刘邦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人相处时“平视”的重要。
不懂得平视西洋科学,清政府留下惨遭践踏的千古遗恨;不懂得平视对手吕蒙,关羽留下了败走麦城的终身遗憾;不懂得平视胜利,拿破仑落得滑铁卢惨败、荒岛了却余生的结局。
给弱者以平视吧,会让他们在尊严的强悍中重振雄风,给强者以平视吧,会让我们永葆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成就人生。
【点评】
观点明确,层次清晰,“人际交往中,我们需平视”“面对困难时,我们需平视”“成就事业时,我们需平视”三个分论点有递度,事例典型丰富,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富有文采的语言,给习作增色不少。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5孔子的赞扬与批评作文讲评
新材料议论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讲评
此类作文的主要特点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从而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材料往往是摆现象,提问题。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材料的深层意蕴。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
(一)分析材料
(二)立意命题
(三)布局选材
(四)行文修改 分析材料
对出题者所给的一个或多个材料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研究,寻找材料中的重要有效信息。要分析、明了材料的情感意向、价值倾向,准确把握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应怎样。解题思路
第一步:这是一道“多则材料 + 自定话题”的作文题,关键在于审题,应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话题。
【材料作文主题提炼】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见义勇为、救人而受赏、施恩而得报、人要正视名利、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 „„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报账是合法的、必须按规则办事、个人行为和社会影响、高尚品格与民众心理„„
第二步:得注意的是,概括出来的多则材料的最佳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第三: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 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利与义),孔子更看重的是善举所形成的社会效应,所考虑的是社会公德。综合两则材料,我们可知孔子对两个学生不同态度的故事告诉我们:
正确对待义与利——
强调重义轻利,但并不是不要利;重公利轻私利并不是否定私利;重义轻利己并不是忘掉自己。只要符合法律,依靠自己劳动所得的合法利益都是可以获取的。
个人的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不同影响。 „„ „„
正确地理解材料的寓意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揣摩、掌握材料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从甲事物推理想到乙事物,由个别现象想到普遍规律,进而获得启示去立意的方法即寓意联想法。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 表彰: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如:袁隆平、运动员„„)
„„ „„ 膏药式的中心
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看待问题
很多材料都看得出这样的推论、若能看懂材料,尽量不采用如此中心。充分利用材料
可以利用材料作为议论的根据,也可以运用材料做文章的论据。总之,不能置材料于不顾,随意生发,背离材料。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人摸不着头脑。因此应试作文开头的引论部分,要叙、析、评三结合。叙述原材料要简洁,侧重于为写作者提炼观点服务。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要为提炼观点作铺垫。提炼观点是全文的灵魂,要在分析基础上水到渠成,且语言简要明确。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例:开篇引材料
孔子老先生赞扬接受谢礼的学生而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此番举动旨在以一人之行影响众人之为。而透过这两件事看人生,是要面子还是要实在,道德与利益的进退维谷该如何把握?我认为,一切应从实际出发,重实在,扬德行;以客观的眼光看事情,以积极的态度做事情,发挥连锁反应的作用。选择议论角度的要领
1、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 “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
2、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3、具有新颖性的角度(另辟蹊径)
4、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关于论据(准确、典型、新鲜)
可以成为论据的:(1)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名人事例)、报纸新闻、确凿的统计数据(2)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谚语俗话、文艺作品中的名句、公式定理。
不能做论据的:(1)亲朋好友的事例,亲朋好友的言论;(2)文艺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小说、电影、寓言、传说)、未经核实的数字。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引)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提、析)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道理论证)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点评】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述材料,入题快;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从人们的评价谈起
孔子有个学生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可是大家却认为他太贪心。而孔子另一个学生到国外去旅行的时候赎回了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没有按照鲁国政府的规定去报账,人们却夸他品格高尚。
同样是做了好事,却因为对待物质与金钱的态度不同而得到了人们不同的评价。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人们的心中,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只有谦虚和无私奉献才是好人。子路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头牛,在兵戈相见的春秋时期,算是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子路就那么轻易地接受了;看看人家子贡,花自己的钱为公家做贡献,不计较不抱怨,那才是真正的有义之人啊!
利与义,犹如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受“利”而无“义”;得“义”而失“利”,这就是人们的价值观。这种观念统治中国2000多年,“做好事不留姓名”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觉的行为,直到现在,我们在做了好事之后,不但不敢不会不想接受别人的奖赏,甚至在被别人夸赞的时候还会脸红。这真的是正常的吗?
看过中国青年杨立在德国的一段经历以后,深深被克里斯托小镇镇长的话所感动。把捡到的装有钱和信用卡的皮夹交到市政厅,这在中国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了,可是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为了让杨立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进行寻找。
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了解了杨立想法以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才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个小镇的镇长,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严格执行奖励制度,这种精神,这种执著,这种信念,令我深思:我们的传统观念到底还能走多远? “义”和“利”真的不能兼得吗? 【点评】
此文围绕人们对子路和子贡的认识来挖掘“义与利”的关系,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德国克里斯托小镇人的观念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善举的结论;这种尊重不应仅是精神层面上的肯定,也应是物质层面上的奖励。
赞 孔 子
孔子是我心目中的圣人,对于孔子我一直以来只能仰望,读完“子路救人受牛”和“子贡赎人不报账”的故事以后,我才真切体会到孔子的思想高就高在他的与众不同上。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一点是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子路救人接受了一头牛的奖赏而被人们骂为“贪心”,孔子却表扬他,说他做得对,因为他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做了好事,得到奖赏是应该的,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试问,几千年以来有多少人鼓励过做好事的人接受奖赏呢?特别是接受较贵重的奖赏。孔子就不一样。他不看问题本身,而是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审视。他觉得只有鼓励人们“向善”的行为才是真正值得夸赞的。子路“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人,得到了“奖励”是对民众的一种鼓舞,让民众认识到“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我国篮球明星姚明在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少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后说:“我希望大家改变观念,就是做好事应该留名。每个人都应该告诉大家,这件事我做了,希望你也来做,要带动身边的人都来做。” 姚明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传统观念是猛烈的冲击,引人深思。他的这种思想和2500年以前的孔子的思想一致,且同时作为一种舆论导向而被人认可。
孔子与众不同的第二点是他认识问题的高度。当人们批评子路而赞扬子贡,将目光着眼于“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时候,着眼于“做好事与利益无缘”的时候,孔子早已站到了超越世俗的高度。他不回避金钱,不回避奖赏,将“好事”的性质阐述得一针见血。他严厉地批评子贡,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看看聪明的犹太人吧。他们在帮助落难的同胞时,不是把吃的喝的送到落难者的碗里,而是采用“自助”的方式帮助人。据说,假若是一个鞋商,他会先借钱让落难者在自己生意的“盲区”开设分店,并提供货源,等打开局面有了盈利再银货两讫。靠这种方式,全球2600多万犹太人创造了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无法创造的“奇迹”:虽然不个个是富翁,但是在世界任何地方至少不会见到以乞讨为生的犹太人。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的物权法规定,对拾获他人丢失物品并归还者,失主应该给予10%的酬谢。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德国人。他们为了把“500欧元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送到拾金不昧的中国青年杨立的手中,居然发动上百名警察寻找,并严肃地批评杨立:“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朋友,看完这些,你是否已经对我们的大圣人孔子肃然起敬了呢? 【点评】这是一篇从“孔子”的角度入笔的作文,从孔子对子路和对子贡的不同态度不同评价出发,深刻挖掘孔子闪光的思想,进而对孔子进行赞扬,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鼓励大家接受奖赏,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行善,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引、析、提)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步进,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导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第五篇:孔子的批评的故事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子有个学生到国外去,恰好碰见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
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而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乎,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是一代先贤,他能够透过看似高尚的现象看到深远的负面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藏的危害。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必须考虑它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