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意义)
1人民群众是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3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4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5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6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用史实说明建国以后,党始终关注民生问题?
1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4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5重视发展教育事业6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3、举例说明我国正在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合理调节收入分配2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3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文化方面的问题5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6重视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4、怎样才能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
1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
5、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3我国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我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5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1、列举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丰硕成果,并分析其原因。
经济: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三峡工程取得新的进展;2006年国民经济增长10.7﹪ 政治: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修订《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
科技文化:歼十飞机;杂交水稻;文化繁荣等。
原因: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等。
2、共同享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
1只有使人们共享建设成果,才能调动劳动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创造的源泉涌流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决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3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力,参与国家管理、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共享先进文化建设成果,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3、青少年在共建共享中应肩负怎样的责任?
1青少年也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主体,不仅享有物质、文化方面的成果,接受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保护,还要主动承担共建的责任2青少年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维护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3中学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4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等。
4、如何通过共建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1依法履行义务,主动承担责任2增强合作、竞争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3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4坚持党的领导,从国情出发,坚持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5、如何在共建中实现共享?
1通过共建,为实现共享奠定基础2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3坚持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4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完善制度和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6、共建和共享哪个更重要?
1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人民既是共建的主体又是共享的主体2合作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只有共建才能使人们各司其职,创造和谐成果,为共享奠定基础3共享是合作共建的必然结果,共享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才能有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和谐的目标4所以,共建共享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所以两者同等重要。
林秀贞事迹
1、林秀贞承担了什么责任?履行了什么义务? 承担了自觉维护党的先进性的责任,履行了主动赡养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子女等道德义务。
2、林秀贞为什么能感动中国?
1她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符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3符合社会
3、○
4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5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
4、林秀贞的哪些做法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一致?
1义务赡养老人,资助贫困学生,收养弃婴,并安排残疾人就业,体现了以服务人民,团结○2劳动致富,开办小型企业,体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互助为荣;○
5、对林秀贞的表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意义? 1有利于在农村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2有利于鼓励○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家辛勤劳动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6、林秀贞的事迹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1林秀贞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林秀贞的言○体现了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3任何人都脱离不开社会,行体现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我们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7、请用一句古训概括林秀贞的事迹,然后说说她对你的启示?(向她学习什么?)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以她为榜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亲敬长,体贴长辈。○2努力学习和实启示:○
3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爱集体,关心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自觉承担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做有责任感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8、开展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3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动力○促进社会主义精4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神文明建设○
又好又快的发展
1、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如何理解这一字调的内涵及意义?
内涵:1表明我国政府从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确立2又好又快既要求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更要求把“好”放在首位,坚持好中求快,在经济发展中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比较合理,经济效益比较好,资源消耗比较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社会全面进步。
意义:1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是由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决定的3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3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4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5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3、为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关注祖国的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远离侵害,健康成长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还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哪些方面的不良诱惑?应如何正确对待? 网络、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首先,要树立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得其次,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现象还有哪些?
体罚、变相体罚现象、校园暴力事件、校舍年久失修,学生课间追逐打闹,校园门口的交通秩序混乱、校园周围存在的黑网吧、非法音像制品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危害青少年安全现象的发生,请你来献计献策。
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整顿校园周边的环境,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积极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保障学校安全
学校:加强安全常识教育与宣传,定期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等
家庭:积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
自身:积极学法、守法、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教育部为什么要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创建“平安校园”警示语
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生命珍贵,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校园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
在遇到歹徒抢劫或险情时,你该怎么办?
1、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之斗争
2、要冷静,运用最有效地救助方法,如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为什么要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2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需要3是依法治国,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 当前,我国在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出现了哪些新问题?
1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2校园安全问题3学校乱收费问题4网吧、游戏厅问题 未成年人应该怎样对待未成年人保护法?
1要依法自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自觉履行义务,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3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保护法4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你认为青少年在增强自我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
1、应该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自觉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
2、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和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懂法,自觉守法,依法自律,理解、体谅父母,正确对待家庭、学校的教育等。
4、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防止侵害,构建和谐社会,青少年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1、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遵纪守法。
4、爱护环境,热心公益,回报社会。作为青少年,我们怎样做才能合理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又能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对我们身心健康的损害?
1、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长,避其短
2、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3、网络交流要遵守道德、法律,要有较强依法行事的意识。
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要有较强的意志抵制不良诱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方便、快捷有利于我们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另一方面,它诱惑、欺诈、丧失公德、违法乱纪行为蔓延。青少年上网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长,避其短
2、学会保护自己,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3、网络交流要遵守道德、法律,要有较强依法行事的意识。
4、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要有较强的意志抵制不良诱惑。为什么我国非常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1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2 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3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的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5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利用网络6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要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2、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3、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
第二篇:民生问题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2007年以来,重庆民政工作在民政部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民生的有关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民政事业扎实推进,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上取得了新成绩。
(一)围绕民生保障,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1.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改革中得到完善。在民政部的直接指导下,重庆市民政局积极进行试点,形成了“建立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联动的城乡医疗救助模式”,报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和改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渝府发〔2007〕75号),并注意将试点经验向面上推广。
2007年1~9月,全市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70.23万人次(资助参加新农合126.93万人次,日常医疗救助33.72万人次,大病和临时医疗救助9.58万人次),救助人次是2006年同期的5.6倍;支出救助资金1.34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4.3倍,医疗救助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实践证明,由民政牵头的医疗救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按照重庆市政府工作部署,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各区县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建制工作。为加大指导力度,重庆市局组织由局领导分别带队的11个工作组,深入22个区县开展调研和督查,并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7年4月底,全市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批低保对象70.18万人,发放低保金1.48 亿元。同时,巩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调整完善了城市低保资金市级补助方式,按照“总量控制、三年平均、节余留存、调标适补”的市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原则,将城市低保资金分级负担方式由过去按比例分级负担改为定额包干,进一步明确区县政府责任,调动区县加强低保管理的积极性。
3.救灾减灾工作在创新中扎实推进。2007年以来,重庆市先后遭受干旱、风雹、雷击、洪涝、地质滑坡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袭击,尤其是“7•17”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给全市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重庆市的灾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并要求“尽快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民政部给予了有力指导和支持,共对重庆市启动了一次三级响应和四次四级响应。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救灾工作顺利推进。重庆市民政局在工作中,坚持救灾与减灾相结合,通过倒房重建积极推进减灾安居工程。1~10月,全市灾民倒房需恢复重建的共有4.17万户、12.26万间。重庆市民政局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集中建房,全市34个区县共规划建设灾民倒房重建集中点238个、4250户。为切实做好倒房重建工作,重庆市民政局还报请重庆市政府下发了《重庆市灾民倒房重建工作方案》。在工作推进中,认真落实“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八步流程”,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尊重
灾民意愿,突出灾民主体地位,实行灾民“三定权”(设计图纸、建房方式、施工队伍由灾民自己定)、“四监督”(规划选址、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接受灾民监督);坚持根据困难程度合理确定救助金额,防止平均分配。截止目前,全市倒房重建已完成重建任务量的78%,武隆、黔江等区县已全面完成。
(二)注重制度建设,运用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取得新进展
1.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争取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慈善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7〕15号),协调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益救济性捐赠接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突破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
措施的出台,推动有爱心、有实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进行捐赠。2007年以来,全市新建立各种基金近5000万元;1~10月,全市共计接收社会捐款2.1亿元。尤其是规定,凡是享受减免税的捐赠单位,必须使用由民政统一发放和管理的票据,为民政部门全面掌握慈善捐赠情况、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统筹创造了条件。
2.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培训安置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会议精神,重庆市民政局联合重庆市教委、财政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退役士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06年起,对全市城乡退役士兵(每年约1.5万人)免费进行中职培训,为为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就业平台,拓宽了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渠道。截止2007年9月底,报名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退役士兵5000余人,经重庆市教委审核并纳入财政计划专项经费资助的2668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2348人,城镇退役士兵320人。目前,重庆市民政局正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培训安置体系。
3.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政策保障得到加强。重庆市民政局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大龄孤儿分类安置政策,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大龄孤儿安置、住房、户口迁移等问题得到解决,为推动孤儿回归社会提供了有效渠道。尤其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资助国办福利机构大龄孤儿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有54名国办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通过资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民政局还针对部分城区恶意乞讨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报请重庆市政府审定。
(三)突出民政为民,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1.乡镇民政办公室建设深入推进。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着力抓了乡镇民政办的“三建设”。抓素质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分3期对300多名民政办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区县也积极组织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万州区、秀山县等地还组织乡镇民政干部到民政部培训中心接受培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抓制度建设,指导乡镇民政办公室建立了分门别类、规范有序的民政工作台帐,建立了民政办工作职责、民政工作人员守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民政业务办事流程、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并实行制度上墙、座牌上桌、挂牌上岗,乡镇民政干部第一次有了业务分工和职责划分,做到了定岗定职、按岗履职、照章办事。抓设施建设,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乡镇民政办公室补助1万元,并要求区县、乡镇相应配套,有效改善了民政办办公条件,全市乡镇民政办公室普遍实现了“七有”,即有吊牌、有印章、有两间以上的办公室、有每人一套办公桌椅、有一台电脑、有一部摄像机或照相机、有一部专用电话。
2.稻草援助中心建设全面推开。2007年,重庆市民政局总结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有条件的乡镇推广建立稻草援助中心,重庆市民政局对每个稻草援助中心补助2~5万元。目前,全市已建立245个乡镇(街道)稻草援助中心,共筹集稻草援助金2259万元,发放援助金1026万元,援助困难群众18.63万人次,充分体现了稻草援助金对政府救助制度拾遗补缺的作用,促进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综合性慈善组织网络建设。
3.服务方式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为进一步转变民政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重庆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全面建立了民政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度,对群众申办的民政工作事项,按照便民利民、依法办事的原则,合理确定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实行“进一道门、办一切事”的“一站式”服务,代为办理申请事务,并承诺办理时限。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重庆市民政局建立了“六公开”制度,把代办承诺服务内容、办理程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办结时间、投诉方式等向群众全面公开。同时,重庆市民政局严格代办承诺服务时限,对能够立即办理的申办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半个工作日;对不能立即办结的申办事项,简化程序,承诺办结的具体时限,尽可能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4.民政救助服务热线电话建成开通。为加强与困难群众的沟通与联系,畅通困难群众的救助渠道,使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到实处,重庆市民政局于2007年4月,依托电信呼叫资源,成立了民政救助服务热线呼叫中心,开通民政救助服务热线,主要接受全市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方面的诉求和社会各界对相关救助政策执行情况的投诉和举报。截止2007年11月底,热线累计接听来电4241件,受理民政业务3674件,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热线电话的开通,开辟了基层民政为民服务渠道,加强了市和区县对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了基层民政服务效率和质量,展示了民政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二、重庆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2008年重庆市将全面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长效援助体系,确保让城镇新增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一个月内实现就业。
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40个区县已经完全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重庆市鼓励各街道建立政企联动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随时将就业信息提供给本社区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放弃低保找工作的人员,重庆市里还为其提供每月70元的就业补贴,并承诺如果创业失败还可以再享受低保。这一政策免除了“ 零就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地走出家门创业就业。对招用“零就业家庭”人员的用人单位,重庆市也有奖励措施。2007年7月起,重庆市提高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从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2000元。据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共落实社保补贴14亿多元,发放岗位补贴1964万元。
重庆市各街道还利用辖区的闲置空地建成了花卉市场、百货摊区、餐饮夜市摊区等,为再就业人员创业提供经营场所。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重庆市还启动了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2007年1月至11月,重庆市发放小额贷款3亿元,帮助176万人实现就业。对那些就业困难较大的人员,重庆市各区县开发出社区服务、清扫保洁队、社区治安巡逻队、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三、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007年以来,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目前,重庆市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的势头仍将持续,为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增供给”。搞好产销衔接,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工程建设,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食用油、蔬菜的供给,市政府筹措6000万元财政资金保证市场供给,其中1500万元用于增加食用油储备,20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保猪肉供应,2100多万元用于保蔬菜供应。二是“保重点”。合理把握好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近期,成品油、供气、供水、供电、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不得调整,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医疗价格要保持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从2008年1月21日起,重庆市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米等4大类商品纳入提价申报品种,涨价要申报批准;液化石油气等7大类商品,被纳入调价备案品种;340多家企业纳入调价备案。
三是“严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
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四、大渡口区2008年五项措施改善民生
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人次,帮助2000名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
二是突出抓好“农转非”人员安置,建成农转非安置房19万平方米,探索将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三是广泛实施就业援助,重点做好“农转非”人员、“4050”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帮助指导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是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新建农民进城务工新村7.6万平方米。
五是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力争实现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五、重庆8个大型灌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
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根据国家总体安排,重庆市从2000年起,先后编制了龙溪河(梁平、垫江和长寿3区县),万州(万州区),梅江(秀山县和酉阳县),濑溪河(大足、荣昌和铜梁3区县),三峡库区中部(黔江、武隆、丰都和彭水4区县),小江(开县和云阳县),渝北东(巫山、巫溪、奉节和城口4县),壁南河(璧山县和江津区),鱼龙(南川区)和涪江(潼南县和合川区)等10个大型灌区规划,建设范围涉及24个区县,规划设计灌溉面积555.69万亩,规划总投资40.3亿元。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的批复》(发改农经[2008]145号)已将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小江、渝北东、壁南河等8个大型灌区纳入“十一五”规划,批复规划面积447.74万亩,核定规划总投资32.65亿元。
从1997年起至2007年,国家已先后安排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和小江6个大型灌区项目建设,共计完成渠道配套防渗662.78公里、水库大坝加固 31座等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2.89 亿元(国债1.9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0.6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9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提高到0.6,输水时间节约三分之一。部分灌区已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具推广示范区,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水利局等部门和有关区县,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将重庆市8个大型灌区项目尽快纳入补助投资支持。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问题为先要
构建和谐社会当以民生为先要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生问题的解决
王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善民生已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社会建设、社会保障
正文:
1.引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空前社会变革,一方面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鲜明特征,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为顺利和健康。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生息息相关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
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解决民生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仅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实现社会和谐。一些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失去的十年”的教训,佐证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种种不平衡因素、不协调现象。例如,就业压力沉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尤为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落后,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如果我们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和谐社会更将无从谈起,因此解决好民生为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得至关重要。
2.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与“民生”两手抓
高度关注、认真解决民生问题,才会自觉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虽然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实惠,但并不一定使所有的民生问题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相反,由于市场机制在某些环节的失灵和其他社会原因,贫富悬殊、下岗失业、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生活困难等民生问题还相当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从真心实意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从而调动最广大人民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3.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三大民生问题
3.1“就业难”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7 月的通报显示,2009 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
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人其中有1300万人为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人为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将在在13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也在不断加大,而且劳动力农闲时间增加,农闲季节部分农民或就地寻找二三产业就业或进城寻找工作。这都将加剧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低端产业劳动市场更是如此。因此,即使我们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扩大就业为中心上来,但由于劳动力市场持续的就业压力,失业率有可能还会上升。这种就业情形需要我们特别重视,作为民生之本,就业将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3.2“住房难”问题
自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由复苏期转入繁荣期,居民住房更新,以及大规模城市建设带来的拆迁,引发了旺盛的需求,房价开始快速攀升。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提前了购房计划,甚至开始为尚未成年的子女准备房子,同时,更多的人加入了房地产投资行列,房地产需求快速放大。相对于此,供应明显不足。绝大部分楼盘尚未预售便被预订一空,出现了房交会无房可交,拿着钱买不到房子的怪事。在房地产市场上,人们似乎重新回到了商品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商品房供不应求进一步推高房价。进入2009年,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标准。鉴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拉得比较大,这样高的房价收入比尤其让人难以承受。而房地产商为了自身利益越来越热衷于大套型住宅开发,供应结构出现畸形,推出的住宅平均面积不断加大,房屋总价也在迅速提升。同时,由于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仍没有解决。已处于相当高度的房价,也让没有多少积蓄的年轻人和刚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望房兴叹。老百姓要求改善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住房难”也将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3.3“看病难”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减政放权和市场化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所负的直接责任不断减少,GDP高速增长而卫生总费用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卫生总费用中财政的投入仅占16-17%(大部分OECD国家75%,其他国家一般50%左右)。我国公立医院预算中财政补助所占比重在10%以下,2006年为9.05%,其中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助仅占医院收入的7%左右。随着卫生总费用的扩张,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的沉重负担落在了消费者的肩上,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与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私人自费的比重严重偏高,而完全依赖自费方式获得
医疗服务的人口比重同样偏高。自费所占比例越高,获得医疗服务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依赖程度越高,收入较低和风险较高人群获得医疗服务就会越困难。这正是城市低收入人群与广大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深层次原因。
4.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要
4.1多项举措综合实施,解决“就业难”
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工作的协同。一是要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二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四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4.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住房难”
首先,要把住房保障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责任,提高政府的重视力度。真正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和标准等问题都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保障住房的覆盖面。其次,要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快发展经济租用房;租借方式容易解决保障供应和保障需求错配的问题,可以剔除有更高支付能力的家庭购买住房产权的需求和追求资产升值的投资性购房需求的介入,从而提高住房保障政策有效性。同时租借方式更易于实现住房保障的退出机制,通过保障性房源的封闭运行、重复循环利用,提高政府住房保障投入财力的使用效率。逐步实现廉租房、经济租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对接。最后,要将住房保障支出纳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目前很多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达到相当与其GDPI%的水平,美国比重约1.2%;法国目前为1.5%,历史最高曾达2%;发展中国家做得较好的是智利,该比重约1%。如果我们也达到1%,将使我国住房保障资金得到充分的保障。
4.3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
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结合的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监管,采取严厉措施规范诊疗行为,在机制上消除大检查、大处方、过度消费卫生材料等行为;二是要建立广覆盖和机制完善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各地应根据其人口结构的特点,探索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按个人承受能力与需求,提供不同医疗保险产品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力争覆盖全体居民。三是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药品及卫生材料集中采购和配送制度,彻底取缔繁杂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除了目前对其他药品实行网上限价采购外,卫生材料采购也应该纳入网上限价采购,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在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及诊治需求的同时,合理降低药品及卫生材料价格。从实质上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康耀辉.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成因及对策 [期刊论文]-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9)
2、岑科.经济学家身世之10年流变,载《南方人物周刊》,2006(10)。
3、张进等.马凯谈“十一五”,载《财经》,2006(6)。
4、王长勇.公共财政“拐点”隐现,载《财经》,2006(8)。
第四篇:2014公务员申论民生问题
有关民生问题的申论范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第五篇:对于民生问题的法律制度的探讨(共)
对于民生问题的法律制度的探讨
【摘 要】从法学视角而言,民生问题与法律制度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制通过保障民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驾护航。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保障公民的就业权、教育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等是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与核心。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它要求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体系以及切实施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关键词】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律制度
一、民生内涵的界定
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代社会主要与百姓物质需要的满足联系在一起,正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所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即百姓之意。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二、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问题有了极大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社会保障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都还有许多事要做。
除此之外,我国仍存在诸多民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当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生问题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丰衣足食的追求,而涉及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包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工作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合法正当权益的维护,而且还涉及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政治生活问题,如信息公开、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对于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关怀等。因此,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是尊重和维护民生权利,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第二,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在现阶段,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合理调整和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抑制关系百姓必需品的食品价格、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在全国农村实行免收学杂费的义务教育等,都需要通过完善税法,劳动法,价格法,社会保障法,住房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等使之实现。
第三,民生问题的法律解决法治社会具有的方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行政方式和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程度的时效性,但不能形成有效规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一个法治国家,不允许超规则之外的规则出现,所以,只有将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上升到法制规范的层面,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真正使民生问题的解决得到有效保障。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存在的法制问题
民生对法制的依赖关系以及法制对民生的价值功能表明,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有完善的法制。目前不仅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社会法为核心、以民商法及其他法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体系的雏形,而且人性化执法的推行也使执法环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关于民生的法治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将民生问题的解决看做是政府的“恩赐”或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的“祈求”,而没有意识到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口号。在资产阶级社会人们将民生具体化,表现为: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以及财产私有权,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人权的重要体现,更是实现生存权,发展权的必然要求。
第二,我国保障民生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治使社会发展成果分配规范化、法治化,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器,在社会动态发展中,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上我国法律制度仍显匮乏。我国宪法仅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未对权利的运行和实现做具体的规范。经济法中也存在诸多弊端,以陕西凤翔“血铅事件”为例,可以发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矿产资源法》都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差。这些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一般由中央政府的环保部门或地方政府来规定,从而使环保法律配置给公众环保权的实现取决于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适时修改不完善和已滞后的法规,真正使每一部社会法律发挥相应的规范社会关系和维护公民社会权益的作用,是社会立法的发展方向。
五、我国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解决方案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方面,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对人的存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进行法学反思的产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涵:
一是人是法治之本,是法治的根本目的,法治是服务于人的工具,是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二是人权是衡量法治完善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法治的终极价值,当不同的法治价值相冲突时,是否有利于人权乃是解决之道;
三是坚持人性化立法和人性化执法,将保障和实现人权作为立法与执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民生法治建设的根本指导。鉴于政府是公民权利的主要义务主体,因此应将培养和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健全保障性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社会法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等法律体系。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不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国社会法。
第一,对于社会事业方面要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善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进一步完善解决民生质量问题的《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法》等等,通过完善法制建设改善民生。
再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改善民生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法制宣传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公民依法维权能力,有利于形成保障公民权益的良好法治环境,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一项基础性法治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改善民生重要性,紧紧围绕解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努力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高度重视宣传民生类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国企改制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通过抓好重点普法对象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以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以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好企业经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企业法制化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维护企业和职工的经济权益。突出抓好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和农村“两委”成员依法管理村务,引导广大农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有效维护广大农民的民生权益。
参考文献:
[1]《怀化学院报》2008年第8期
[2]《福州党校学报》2011第5期
[3]王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博士论文.山 东师范大学.2010
[4]郭军帅.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向探究.硕士论文.郑州大学.2010
[5]邓伟云.从民主到民生.硕士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7
[6]王有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农业大学.2011
[7]李艳军.社会建设视角下民生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
[8]常艳杰.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09
[9]姜纪磊.民生为本与价值自觉.硕士论文.昆仑理工大学.2009
[10]马艳香.民生视域下行政权力的调整.硕士论文.长春工业大学.2011
[11]樊伟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及价值探讨.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