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

时间:2019-05-13 13:2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

第一篇: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

创新经营先进集体 送货中心事迹材料

武清烟草公司送货中心是一个员工相对多且高度分散,车辆司机相对多且流动性强安全风险性大的集体。全中心现有员工38人,分管车辆13辆,负责全区8条送货线路,2000多个卷烟零售户的送货任务。一年来在区局(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送货中心紧紧围绕区局(公司)党组的工作安排要求并结合送货中心的实际情况,以“全面提升树形象,再上台阶降成本”为主题展开工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行业共同价值观带领全中心,坚持以物流贯标、对标工作为主要抓手,坚持以现代送货队伍为奋斗目标,严格控制和有效降低送货运行成本,努力实现送货整体工作上水平。经过送货中心全体干部员工负重而上,攻坚破难,圆满地完成了区局(公司)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

一、完成工作任务突出。

一年来,送货中心的全体员工在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勇于争先,出色地完成了以送货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配送卷烟 万箱,送货率达到了100%;送货户数达 多万户次,无一漏送;送货里程 万公里,安全无事故。严格按照内管的要求,杜绝了各类问题 发生。

二、领导带头作用发挥好。

送货中心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绩,首先是有一个好带头人。主任陈亚宁同志,是一位有着20多年仓储配送工作经验,并多次受区里和市局表彰的老先进和优秀骨干,曾带领员工获得过多次先进集体的称号。2011年,他克服送货中心人车多且分散难管理的困难,积极学习提高,勤于思考,刻苦钻研,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在做好日常工作基础上,每天做好综合数据分析,为单位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了领导参谋助手作用。

他严格要求自己,示范带头作用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常年抛家舍业,一心扑到工作上,事事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守岗位,忙于随时了解处理送货情况,每天总是送货中心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

他工作精明强干,敢抓敢管,作风深入泼辣,联系群众,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用真抓实干的精神带好队伍,工作抓的及时、到位。司机队伍中年轻人多,经验少,驾驶技术高低不等,他就天天抓安全做讲评,时时提醒注意交通安全。送货车多,车况不一,为了让车辆始终保持最佳技术状况,他每天组织送货车“一日三检”,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坚决不让“带病车”出场。面对单位空场少、车辆多的现状,他为13辆送货车划定了停车线,统一停放,便于管理,并有 针对性的制定一些车辆安全管理措施,使送货中心工作安全有序。为了抓好工作进度,提高所属员工工作积极性,他坚持把送货量、公里数、耗油量等指标上墙公示,促使大家相互对比找差距,切实起到了争先进、促后进的积极作用。

三、队伍素质过硬。

送货中心拥有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熟练,特别能负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主要表现在:

一是员工敬业精神强,不怕苦和累。武清区面积大、路途远,客户分散,每天要把千件卷烟送到零售户手中。面对繁重的送货任务,同志们勇挑重担,竞相争先。为了把货物及时送到客户手中,大家顶烈日酷暑,战寒风雨雪忙于送货。但30多个送货员没有一个被超强度的奔忙所吓倒。

二是千方百计搞好服务。送货员们每天都要与全区上千个零售户打交道,特别是实行新模式初期,有些零售户对新模式认识不足,对我们的送货工作抵触情绪多。面对刁难和不理解,所有送货员都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宁可自己多受些委屈,也不能和零售户发生矛盾,始终用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千方百计地搞好服务,主动与零售户交朋友、增进感情,拉近双方的距离,与零售户切实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年没有一人被零售户投诉。

三是作风细,业务精。他们每天人均要送出30多件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每个人都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经 验做法,练就了一身工作细心、业务熟练的本领,保证了卷烟能以最短的时间,准确无误的送达到零售户的手中。

四是安全意识强,通力配合防事故。在送货过程中,送货员和司机通力配合,都能做到送货快捷准确而安全无事故。司机注重送货车日常维护保养,做好“一日三检”,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坚决不开“带病车”。途中遇有车速较快,送货员提醒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由于所有送货员和司机能够密切配合,相互提醒,全年未发生一起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第二篇:科区先进工作队汇报材料

机安二队先进队事迹材料

2012年以来,机安二队全体职工紧紧围绕“保安全,高效率,促转型”的工作思想,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不断强化自身队伍建设和质量标准化的学习,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提高了全队职工整体素质,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我队结合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成立了以队长为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最终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我队在公司和的区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合格区队,开展各项工作。面临施工任务重、难度大、安全压力大等因素,机安二队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化、效率、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新的飞跃,安全、高效的完成了区里交给的生产任务。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所施工矿方单位的好评。

一年来,我队根据公司及工区的生产安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施工生产任务及安全的完成,针对施工组织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我们采取一定措施,坚持重安全,保质量,责任落实明确,施工过程中做到节支降耗,优化工作分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圆满完成2012年施工任务。2012年我区施工了丁集矿1412(1)工作面拆除;丁集矿1282(3)工作面安装;丁集矿1311(3)工作面拆除;潘北矿12124工作面安装;潘北矿11116下段拆除;朱集矿1111(1)工作面拆除;潘北矿1111(3)工作面安装;谢一矿5121B8工作面安装;谢一矿5122C13工作面拆除;,其中我队在谢一矿5121B8综采安装面负责安装、打运工作,由于巷道拐弯多、底板为矸石,机头机尾偏差大,安装皮带机条件非常差。因此,该面的皮带机安装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在这个困难时期,机安二队首先抓住自身建设这个龙头,加强团结协作、提高班队长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树立班子的良好形象,真正的把二队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堡垒,为全队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每个班队长都身先士卒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队人员严格安装措施施工,不怕苦,不怕累,紧密团结最终使皮带机调平调直,工作顺利完成,在区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加强施工组织协调,面对有的工作面施工地质复杂、工作环境差,在提高工区形象和施工能力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针对这一特点,我队坚持按措施施工,杜绝无措施施工,合理安排人员到相对应岗位进行施工操作,突出了全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强化跟班制度,跟班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使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要求各班对所使用的工具进行跟踪,对工具的使用要规范,以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努力做到节支降耗,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协调解决,科学合理按措施安排施工顺序,确保了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和杜绝重工伤事故,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一年来,机安二队强化班组建设、发扬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不断学习质量标准化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全队职工的整体素质,职工干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区的最前列。有力的促进了我工区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

拆装七工区

机安二队

2012年12月28日

第三篇:创新经营理念勤俭节约办社[范文模版]

创新经营理念勤俭节约办社

近年来,信用联社在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加快转变服务方式,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与其他商业银行接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与此同时,勤俭办社的理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接受和传导。但总体而言这一转变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其深度和广度,无论是服务水平及其多样性,无论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与节约,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力等都还不尽理想,信用联社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一、树立勤俭办社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信用联社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节约”的内部管理体制需要从“物力”、“人力”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节约一定要作为信用社立社之本,被长期、持续的发扬下去,同时信用社的科学发展也要从“节约”的内部管理体制开始,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全社上下每位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降低办公成本;不但要关注自身的节能,更要引导客户一起节能环保,追求“低碳生活”,共同关心环保,降低碳排放,争做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低碳生活的示范者和推动者。坚持开源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原则,全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创建 1

低碳节约型联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设节约型联社,要以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方针和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穿到信用联社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换言之就是要把业务发展和转变服务方式与大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做好转变服务方式的各项工作。

二、倡导“开源节流”,积极推行科学化管理。

“开源节流”是信用联社经营管理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节约每一度电:坚持以够用为原则,以节约为准绳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耗电,养成人走灯灭的习惯,坚决防止“白昼灯”和“长明灯”现象;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减少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待机消耗,长时不用则切断电源。二是节约每一滴水:防止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发生;发现水管水箱有滴漏现象的要及时进行检修。三是节约每一个话费:公务通话要言简意赅,长话短说;切忌用公费煲电话、谈私事。四是节约每一张纸:坚持双面用纸,注意纸张的再利用。发挥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作用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尽量在电脑上修改文稿,在局域网上传输、审批文件,减少重复打印次数;精简文件,力避滥发文、滥复印;减少硒鼓、墨粉,打印纸、签字笔等办公耗材。五是

节约每一滴油:要合理使用公车,掌握车辆保养和节油驾驶技巧;员工上下班和出行应尽量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燃油消耗。六是节约日常开支: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原则,提倡“合理出差、合理招待、合理支出”,会议、接待、招待等一切从简,不讲排场。

三、完善节约措施,不断培育节约文化建设。

围绕节约资源、人力资源、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努力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增收节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营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加强办公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利用内部网、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节约的重大意义,积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节约文化,将节能意识转化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在全社形成珍惜能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四、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业务电子化。

信用社转变服务方式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就是必须加快推进电子化建设的步伐,离开了电子化技术的支撑,转变服务方式就根本无法实现。从现实和长远的角度上讲,它是对包括联社自身、客户等多方在内的社会资源的最大节约。一般来说,电子交易成本及其收费大大低于正常的人工服务,国内外银行大都如此。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势头

迅猛,服务方式和业务品种呈现多元化并不断升级,从跨区域服务,同城服务,社区服务到银企相联,点对点、桌对桌式的服务,从同城通存通取到异地通存通取,最大化的方便客户。试想越来越多的客户少跑银行,甚至很长时间不用跑银行,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时间和等待时间,同时还减少了人流、车流,减少了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及交通拥挤,直接节省了油耗、车损、路途时间等等,其社会效益之大简直难以计算。为此,要继续采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推进和完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及其网络服务系统,将电子化、信息化的成果转化为信用社服务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客户。同时要加强与各相关行业的合作,共同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如网上购物、网上报税、电子机票等,满足日新月异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还要不断提高电子渠道交易的替代率,逐步降低人工操作在业务量中的占比,这实际上也就是直接降低人工成本、营运成本,以及客户的交易成本等。

五、坚持效益优先,全面转变发展思路。

“人力”成本的控制是近些年被广泛提及的一个话题。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崇尚着“人多力量大”的思想,所以为了提高生产利润,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人员的数量。通过现代化经营流程的引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完善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此有效的降低信用社人力资源成本,为信用社科学、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员工是信用社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之一,是信用社直接面对广大农民客户的窗口。提升基层员工的基本素质是提升信用社整体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培养基础员工的工作能力则可以配合更为现代化的经营体系,有效的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省了信用社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提升整体利润。因此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培养员工工作能力方面的投资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引入现代化的经营流程体系取代陈旧的、不科学的经营流程,并配以现代化辅助办公设备,实现办公现代化,从而优化、完善人力资源使用,规范业务流程。

通过节约的内部管理体制,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对经营成本进行的合理、有效的控制,才能使信用社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信用社的科学、稳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

第四篇:区环保局综合科先进事迹材料

“十一五”期间,xx区环保局综合科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怀和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努力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各项工作取得看新的进展,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区政府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为xx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污染减排取得阶段成果

污染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污染减排是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市、区政府污染减排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综合科编写了《xx区污染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及《xx区十一五”污染减排责任状》,将2007年到2010年末我区污染减排的各项指标、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通过实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煤改生物质能、地(水)源热泵改造,动迁拆除燃煤锅炉,使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按计划削减。在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削减量排名跃居前例。特别是科隆宾馆水源热泵改造工程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褒扬和充分肯定,被评为沈阳市水源热泵的示范工程。同年完成了xx区供暖公司(西顺城锅炉房)、沈阳惠天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供暖分公司(顺通锅炉房)等9家22台套10吨以上燃煤锅炉碱法脱硫除尘器更新;

完成了大东副食集团xx商场、西顺城旧物市场2家单位的3台1吨燃煤锅炉改为生物质能锅炉的试点工程。

二、环境监督管理推动本地区环境保护与社会协调发展

在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中,他们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法律法规,坚持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审批管理制度,坚持了重点行业、敏感地点的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拒绝批准幸运星ktv、宏联汽修等多个污染扰民的建设项目;

他们坚持定期利用电子显示屏进行公示,注重发挥公众参与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通过数字化网络化项目审批验收监督管理平台,领导可以及时有效提出意见,工作人员及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07年他们共审批建设项目87件,办结率为100%。为全区经济建设的软环境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群众、企业对他们的热情服务达到双满意。

全区的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治理,确定并完成了天天大渔港等7家噪声超标且扰民单位的限期治理任务;

组织开展“工业滤布双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行动,对沈阳二中等10个考点周边进行了全面巡查,制止了建筑工地、市场、社会生活等多起噪声的产生,保证了考生安静的考试环境,得到了区委区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07中高考执法优秀团队。他们对噪声扰民日益突出的“三产”噪声扰民单位进行限期治理和整改,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由53.4分贝降至52.9分贝,优于55分贝的国家二类标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由68.8分贝降至67.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达到了国家四类标准;

目前,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

环境安全监管:他们对xx区辖区内4家放射源单位进行了高频次地检查,督促生态所、东电医院、省医院三家单位进行了放射源管理的评估。2007年1月26日,责令辽宁吉健保健品有限公司9台含有镅-241的骨密度监测仪器全部送往辽宁省放射环境监理站,滤布实现安全送储。在他们的努力下,区工业局下属企业于2007年5月1日前将遗留的50余公斤(包括包装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理,确保我区全年环境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三、推进生态城区的建设,生态建设硕果累累

区环保局综合科充分发挥区、街、社区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网络的作用,大力实施环境达标社区、生态环保模范小区(模范单位)及安静居住小区的“三区”创建工程;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个环境达标社区、17个生态环保模范小区(模范单位)、1个绿色军营、9个绿色学校、19个安静小区;

其中沈阳市第二中学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五里河街道办事处的总院社区被授予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

四、作风正、业务精,人人做到廉洁自律

区环保局综合科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总局“六条禁令”,多年来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科室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管理规范,始终把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作为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关键工作来抓,坚持组织干部学习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不仅锻炼了干部队伍,也不断更新了业务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他们通过对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努力塑造环保队伍公正严明的执法者形象,文明执法的服务者形象,廉洁高效的奉献者形象。科长胡小明同志曾获得市环保成就奖,综合科这个团队在区里也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先进集体的称号。

区环保局综合科誓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理论想来武装自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力争为我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xx腾飞献上他们的力量。

第五篇: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科发社字〔2007〕77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等

【发布文号】国科发社字〔2007〕77号 【发布日期】2007-01-11 【生效日期】2007-01-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科发社字〔2007〕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科学技术部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教育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OO七年一月十一日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特制定“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中医药泛指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趋势

――努力丰富和完善自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科学技术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需求

――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

――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并对世界有所贡献。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中医药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和价值观念得到传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3.挑战

――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比较缓慢,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医药还未能进入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其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亟待挖掘。

――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总体来看,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商业流通方式亟待改造。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

――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以整体、动态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但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而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经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4.机遇

――中药现代化为中医药整体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十年前国家提出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广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动中医药整体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整体规划,有效集成国内外资源,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可能突破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人类认识生命和疾病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走出中国特色的医药自主创新之路。

――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为中医药发挥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

――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社会需求,确立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化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中医中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医药学的显著特点。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的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的中药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现代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以国际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达到沟通中医与西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目的。

――多学科结合。中医药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医药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要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必须博采众长,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的合作加以突破。

3.战略目标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为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要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与设备的水平与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及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服务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

――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发展中药农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药知识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研制一批能够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的中医药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中医药产品在国内外医药市场的份额显著提高。

――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完成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制订一批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基础标准;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与再评价标准,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等主要技术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评价和市场准入标准体系,最终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初步完成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建立中医药知识库;在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同时,丰富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

――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在集成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体系;建立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科技产业基地等创新能力建设和研究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中医药的国际及区域合作发展取得突破。建立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培育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建立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包括一批发达国家参加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取得显著进展;中医药文化的全球传播体系开始形成。

三、基本任务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

1.继承

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研究挖掘中医药科学文献和古典医籍,构建中医药知识库;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对传统制药技术和老药工经验进行深入研究,使之成为规范化的工艺技术;对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逐步开展系统的继承、整理和挖掘研究;努力培养新一代名医。

2.创新

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体系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推进中医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运用中国所具有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共同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以及现代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药学蕴含的生命科学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争取在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相关的若干问题上取得突破;加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诠释中医药理论,并指导创新药物的开发;探索建立系统和综合的医学方法学体系,对个体生命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转归过程进行认知和干预,促进中西医药学的优势互补及相互融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

3.现代化

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求。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以及预防、保健、康复作用的研究;建立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发中医诊疗技术与专用仪器设备,提高中医诊疗水平。选择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和开发(“二次开发”);开展以中药为基源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农用、兽用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研发;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水平。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研制适用于中药生产的工程技术及其装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水平;加强对中药商业及其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研究。

4.国际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是要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中医独特的医疗保健康复模式及其价值逐渐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并争取成为传统医药的国际标准;加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医疗、保健产品研究开发;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使中医药能够进入西方国家医院、药房和医疗保险系统;建立国际化的中医药研究与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和人才队伍;积极推进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合作与学术、技术交流;通过联合办医、办学、合办研究机构等,使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

四、优先领域

1.中医临床研究

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既要解决制约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疑难病中特色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又要加强个体化特色治疗经验的总结。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为拓展服务领域、提升防治能力和学术水平服务。

(1)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以提高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大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为目标,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方案设计,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同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技术储备。

(2)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与推广研究

以中医药临床治疗具有疗效优势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为对象,在开展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研究并加以推广,以提高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中医药传承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总结研究;古籍和文献的整理、挖掘研究;民族医药、民间疗法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探讨经验传承的有效方法和符合中医药临床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4)中医诊疗技术研究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研究;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及其评价方法。

2.中药产业发展

以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链、保障中医药疗效为目标,不断提高中药产业和产品创新能力,为市场提供疗效确切、品质优良、安全方便、质量可控的中药产品,为培育健康产业服务。

(1)加快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

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技术、中药材质量系统评价、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等研究。在进行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种质库、基因库、化学样品库等。按照中药材生产的特点,借鉴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使中药农业向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加强中药工业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开展中药饮片传统炮制经验继承及炮制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中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辅料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的研究;借鉴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加强符合中成药生产特点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中药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3)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相关产品的研发

重点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和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包括用于生育调节和生殖保健产品的开发研究;以中药为基础的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以中医诊疗技术为基础的医疗保健器械、以及中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绿色产品的开发研究。

(4)构建体现中药特点的研发技术平台

建立中药基础研究、复方药物作用机理、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药理及代谢、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制剂与质量控制、工艺、生产装备研制等专业技术平台,提高中药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

3.基础理论研究

以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为目的,充分运用中医药学的历史积累、实践经验和现代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打下基础。

(1)中医药理论体系研究

以中医药理论的系统研究为出发点,在整理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成果和多学科方法,深入阐明其独特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式及其知识体系,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生理观、病理观和治疗观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其逻辑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医疗养生保健理论等,揭示中医药学认识自然、人体、生命、疾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

(2)临床基础理论研究

以满足临床辨证论治需求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以往临床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病因病机与治法理论、脏腑经络理论、证候与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研究以及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础研究,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养生保健与疾病预防方法等研究;并针对目前死亡率较高的重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示范研究。

(3)中药基础理论研究

重点开展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归经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对中药道地药材、中药药性理论和方剂配伍理论进行科学表征,探索方剂多组分的药物代谢与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中药复方组成成分的量效、时效、谱效和毒效关系等。

(4)医学发展模式研究

在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优势及各自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根据未来医学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以系统-动态的观点和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个体生命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转归过程进行认知和干预,并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标准规范指导临床实践,以维护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学科学,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打下基础。

4.标准规范研究

以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中医药标准水平为目标,在借鉴现代医药和其他国家传统医药经验的基础上,争取使中医药标准规范成为国际传统医药标准规范。

(1)中医药标准体系的构架

建立国际社会能够认可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市场准入等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开展建立中医药基础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内容、方法、要求和规范研究,中医药名词术语及译释规范化、中医药计量(化)等研究,制定中医药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等。

(2)中医技术标准研究

以突出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标准规范研究为重点,研究建立中医疾病和证候分类标准、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标准、诊疗仪器研制标准等。

(3)中药技术标准研究

以提高中药产品和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按照中药多组分、非线性、多元化、多环节发挥效应的特点,研究建立中药材种质、品种、质量、种植、采集、加工、饮片炮制、提取等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中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成药生产工艺与装备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标准品(对照品)库等。

5.创新体系建设

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方法学

根据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复方用药等认识论和方法论特色,集成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研究方法,建立面向未来医学、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特色相适应的方法学体系,丰富和发展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点开展辨证论治个体化干预过程的临床信息采集与复杂数据分析方法、中医药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中药复杂成分及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中医药继承与技术创新等现代方法学研究。

(2)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

根据认识中医药科学内涵以及探索未来医学发展模式的需要,针对人体具有整体、动态、开放和非线性等复杂系统的特点,整合资源,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通过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中医药基础数据库和国际化信息库的建设,促进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3)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成才规律的研究,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人才;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中医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所急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积极扶持多学科结合的创新团队。

6.国际科技合作

以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为目标,以我为主开展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和交流,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理解和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的推广应用。

(1)促进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重点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国际联合临床研究,中医药(含针灸)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复方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研究,国际传统医药政策的合作研究等,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理解,争取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方面取得突破。

(2)建立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建立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合作网络,加强与世界不同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通过中医药合作项目的示范研究,加速中医药学术、临床和产业国际化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3)制定传统医药国际科学研究计划

以国际科学共识为基础制定传统医药国际科学研究计划,针对传统医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深化对传统医药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逐步建立传统医药的国际标准,提高传统医药产品的研发效率和生产、应用及管理水平;建立推动传统医药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在政府间框架协议指导和国际组织支持下,形成若干个具有权威性的国际传统医药科学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五、政策措施

1.加大投入

集成国家相关计划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形成项目联动机制。国家和地方加大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协调用好农业、林业、生态、扶贫、外贸、产业发展等有关项目资金,同时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

2.政策扶持

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成果、信息管理和推广、共享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跨学科人才和海内外人才,建设一支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结合的人才队伍。

3.组织协调

加强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机制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推动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优势条件,积极支持组建以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的区域科技协作共同体,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促进本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拓展国际合作方式与渠道,通过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年配送科创新经营先进材料(区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年先进科室医务科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先进科室代表发言,心情无比激动。 首先感谢大家对医务科的厚爱,医务科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科室,这个荣誉称号的获得,除了科室......

    区人社局20xx年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区人社局20xx年工作总结今年来,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工作主线,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突出就业创业重点帮扶,不断完善社会......

    区人事局工资科勤奋敬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走进大兴区人事局工资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让人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如沐春风。“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

    1-2017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计划

    民和县XX中学2017年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总书记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人社局干部作风建设年学习教育工作计划

    西安市阎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干部作风建设年学习教育工作计划根据我局《关于在全局系统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了增强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的针对......

    区教育体育局发展创新提升年活动工作

    区教育体育局发展创新提升年活动工作总结为巩固机关效能年、创业创新服务年和提升质量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创优教育发展环境,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根据《......

    XX年区人社局党组书记述职述廉报告(模版)

    XX年区人社局党组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述廉人:XX,XX年底区委换届以来,续任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分管党建、宣传思想工作。近一年来,我在局党组集体领导下,自己坚持做到严于律已,忠诚......

    灵 秀 社 区 群 防 群 治 工 作 半 年

    灵秀社区居民委员会 灵 秀 社 区 群 防 群 治 工 作 半 年 总结灵秀社区上半年群防群治工作在鹿城镇党委政府,鹿城镇综治维稳中心的领导下,在辖区成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社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