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

时间:2019-05-13 14:2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

第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探索我乡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乡党委对全乡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情况作了认真的调研,此次调研深入全乡18个党支部,共召开座谈会3次,实地走访调查20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近100份,对当前我乡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下步工作思路和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

一、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截止到2009年9月30日,我乡共有农村党员535人,占全乡党员总数的79.5%,其中35岁以下的130人,占农村党员的 19%,36岁至45岁的145人,占21.9%,46岁至54岁的171人,占25.4%,55岁以上的227人,占33.7%;大专以上学历的87人,占12.9%,中专(高中)学历的169人,占25.1%,初中以下学历的417人,占62%;担任村组干部的11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7.4%。近年来,我乡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建设一支能与时俱进,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根据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我乡在健全体制、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和用活载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农村党建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管理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抓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投入建设资金 多万元,完成立12个村级党员活动阵地的新建和整修,并配套设臵了村报刊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同时以活动中心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成立了各种群众性文娱组织,从而保证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开展,较好地发挥了活动场所在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创新教育手段,为农村党建工作增添新的动力。一方面,在继续向上级组织推荐先进参加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依托乡农民

学校和科技协会开设培训课堂,将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示范点作为培训的观摩园、参观点,聘请农业专家、致富带头人、对农村党员进行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农业知识等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实施选派科技特派员包村带户工程,使他们走上致富道路,从而带动农民致富,据统计,近三年来,我们向上级组织推荐先进参加培训培训学习的达80余人次,依托农民学校和乡科协开着培训课堂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00余人次,使24名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在市、区两级党委大力支持下,建成了12个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乡、村都配备了站点管理员,完善了工作制度,同时有计划地对全乡农村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和农村政策法规培训,截止目前,全乡中青年党员已基本掌握了1—2名实用技术,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强。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认真执行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制度。规定各责任人必须经常研究并督促检查党建工作,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注重党务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培养锻炼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者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乡共有党务工作后备干部20名。

四是完善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先后对党内组织制度、党员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上墙,同时还制订印发了《交通乡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从日常教育管理、党员纳新、组织关系转移、流动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管理,不合格党员和违纪党员的处理、责任追究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各村也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相应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村党支部每月基本上都能够组织一次以上活动,坚持一月集中一次以上的学习,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民主

生活会,一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五是用活载体,增强教育管理效果。几年来,围绕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运用各种载体,相继开展了“结对帮扶”、“节日慰问”、“部门帮村”、“党员先锋工程”、“创先争优”、“创建四好班子”、“支部+协会”等活动。近三年来,共计帮扶、慰问特贫困党员261名,慰问金22800余元,12个村皆实现了至少1个区级部门和1名乡副科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全乡建党员示范岗9个,确定党员科技示范户36户,产生先进党支部18个,先进党小组36个,优秀共产党员54名,新建“春见”协会1个,养猪协会1个,辐射5个村45个社3500余户农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重视不够。一是工作号召多,具体落实少,办法老套,缺乏创新。二是基层支部对党员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要求不明确,对党员的有关情况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管理与监督,有的支部只知道党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具体在哪里、干什么却不甚清楚;有的支部由于组织活动不定期,缺席党员也不给补课,放任自流。三是一些党组织仅重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轻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培训干部、调整班子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一整套完整的办法,而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有的即使做了,也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问题二:一些基层组织班子缺乏凝聚力,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少数基层组织人员不想干、不愿干,班子老化,干部精神不振,整天就是应付事务,没有心思做基层组织工作,因而制度不完善,工作不规范, “三会一课”不能正常进行。

问题三:党内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大部分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都属于业务型、管理型干部,既精通业务,又熟悉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少。在方法上,一些基层组织的政治教育只是读书、读报、读文件,不能把理论、政策与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缺乏时代性与针对性,因而党员接受的新知识甚少;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动态不过问、不了解,普遍教育与个别工作方法也很少采用。

问题四:民主评议党员的工作失之于宽。一些基层组织在年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原则性不强,保持一团和气,不能正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后进党员基本没有触动,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原因分析

一是党员管理机制滞后,造成对党员难于有效管理。首先组织生活单一化。在开展“三会一课”中,许多党组织往往是念念报纸或结合当前工作议一些事。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党员没有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其次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搞一锅煮,效果很一般。最后是教育体制不科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党员教育某些方面,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缺乏捆绑合力,造成教育与管理、监督相脱节,因此很难实现教育上的整体效应。

二是教育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工作,存在教育管理方式简单陈旧,多年不变,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针对性等问题,不适应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现代生活。出现教育管理方式上的不适应,主要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不多,甚至有些党组织对教育管理还不够重视。说起来条条重要,干起来无关紧要,忙起来根本不要的现象还较普遍。

三是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关心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不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不能及时帮助,对生活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还存在对党员民主权利尊重不够的问题。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但党内的大事不向他们通报,不和他们商量,过分强调集中,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得到行使。

四是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偏低。在市场经济的

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甚至于部分农村党员参与宗教、迷信和邪教活动。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观念滞后。

三、新形势下工作总的思路及对策

今后,要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党员教育内容,转变党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活动的新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思想上纯洁起来,行动上先进起来。

一是抓认识,增强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抓实。

二是抓制度,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一要落实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要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重要标准。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员教育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主抓责任,改变依靠上级抓、部门抓、条条抓的状况,并把能否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进一步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定

期召开党员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做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四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系统化。

三是抓班子,舞活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龙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乡党委要对支部书记人选的拟定、培养、考察、选用等全程介入,按照“两推一选”程序,通过民主推荐和党员选举-其中重点是扩大群众推荐范围,可借鉴外地“两票制”经验,由全体村民先投信任票,然后再进行党内选举,真正选出一个符合民意,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村支部书记。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畏难情绪较大,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把村支部班子轮训一遍,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干部典型,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切实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四是抓队伍,建设创业型、发展型的农村党员群体。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组织程序,真正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拓宽视野,敞开大门,把农村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内来,注重将毕业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优秀土专家、田间秀才等青年重点发展;通过教育培养、挂职锻炼等形式,促使他们尽快成熟,并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入党组织,提升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注重把农村外出打工的一些成功人士纳入党组织视野,从带领农村富余人员外出打工、发挥“双带”作用、服务于农民的意识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和锻炼,成熟后吸纳入党组织,拓宽农村党员服务农民的空间和领域,落实好“村村大学

生计划”,充实后备力量。

五是抓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党员队伍素质。解决好党员队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制约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制约因素,关键在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核心是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必须强化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思想,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先进性意识。进一步拓宽农村党员的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动力,切实保证农村党员在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中始终走在前列。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突出以远程教育培训基地为龙头,综合利用高等院校、乡村党校、农村党员科技教育示范园等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党员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六是抓管理,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对那些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回村的退休党员,要求他

们树立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对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那些在村内从事一般性生产劳动的在职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局和长远的观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对那些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先进信息的传递者;对本村的老党员,要求他们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坚强后盾。

七是抓载体,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不断总结以往创建活动载体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活动形式。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如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党员联系贫困户”等活动;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用岗位的形式把党章规定的党员职责和义务进一步具体化、明细化,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舞台。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无论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深化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八是抓机制,激励农村党员全面发挥先进性作用。一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扶贫帮困基金。采取各级财政拨付、党费和社会募捐等形式积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村党员中年老体弱、病重身残和家庭特殊困难的党员。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建立农村党员参与村务党务重大决策的制度,保障农村党员与其义务对等的民主权利。三是要树立一批各层次党员典型大力宣传。树立典型要贴近不同的农村党员群体,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用农村党员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充分唤醒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示范点动态管理机制,每年选择培养一批好的典型挂牌。四是要强化农

村党员活动经费保障。要建立正常渠道,加大和落实党员活动资金的投入,地方党员的活动经费列入各项财政预算,并按年度划拨,以建立稳固、正常的活动经费来源渠道。

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农村党员是党组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给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农村党员管理存在的难题及原因

(一)开展组织生活难。目前农村党支部一年难得过上几次组织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村集体经济薄弱,开展组织生活经费不足、场地有限;组织生活单一乏味,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党员外出务工,流动过多,参加组织生活的人数得不到保证;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是来享受,没有好处就不来。

(二)观念不新,农村党员发展视野狭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党支部和农民群众存在以下几种模糊思想。(1)坐等上门思想。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农民入党必须主动申请,主动进行思想汇报,村党支部没有必要去动员、启发农民入党。这种思想观念抑制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党支部不授意,自己不敢冒然写申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渴求和等待中逐渐消磨了信念,放弃了入党的念头。(2)求全责备的思想。一些村支部书记总是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总认为缺点太多、条件不够,不给那些虽不 1

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加之少数思想意识落后党员对农村青年负面影响较大,使他们的入党积极性降低。

(三)方式不活,农村党员教育模式滞后。一是内容安排不科学。在内容安排的总体上还存在统筹兼顾不够、支离破碎的缺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的仅仅应付上级临时安排的重要文件学习或形势任务报告,没有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不重视长期教育;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甚至代替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不同的文化层次开展教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二是措施方法不适应。对党员的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对农村党员的教育仍然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老套路,对农村党员来说完全失去了吸引力。有的虽然想了一些新办法,但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操作性差。三是师资力量不够。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有限,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在党员教育上仍然是支部书记唱独角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制度不严,农村党员管理流于形式。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是抓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容易见到成效,花费精力不值得。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近些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可以说出台了很多好的制度,但就是基层党组织坚持不够、落实不够,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摆设,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

二、建议及对策

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要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转

变党员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实践活动的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坚强起来,思想纯洁起来,行动先进起来,形象高大起来。

(1)要“暖心”,加强党员后备力量建设。通过使党员感到温暖,进而让群众感受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加强党员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在成长上关心。要把培养对象的重点放在35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专业户、个体户、能工巧匠、返乡知识青年、外出务工青年、退伍复员军人等自富带能力强的群众上。经过调查筛选后,对他们的个人资料进行储备管理,形成“发展党员后备力量资源库”,实行定点培养,锁定目标,主动上门去谈心,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在政治上关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级发展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上,事先征询党员的建议,听取党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优先采纳党员的建议或意见,激发党员的工作热忱,增强其荣誉感、自豪感,让大家感受到党员和群众就是不一样,从而更好地激发农村有志青年的入党热情。三是在生活上关心。对于老弱病残、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党员,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医生上门到其家中进行免费体检;逢年过节时大张旗鼓的组织支委成员上门对其进行走访慰问,使农村党员能够时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二)要“灵活”,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教育。一是强化党员实践活动意识,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农村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受到教育。诸如“党员挂牌”、“党员联户”、“党员双带”、“党员责任区”等这些活动,既结合了农村工作,又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使

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强了无私奉献精神和建功立业的自觉性,而且生动灵活,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一条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二是强化宣传意识,注重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工具。利用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农村党员教育,既可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也可以有效地加强党员教育的影响力,扩大覆盖面。同时,也要注意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如:树立典型,用农村党员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让农村党员看得见,学得着;采用对话、谈心等双向交流形式,使教育深入人脑,打动人心等。三是从效果上确保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得到加强。要做好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的结合,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和耐心说理、平等讨论、互教互学的民主方式,激发农村党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同时适当选择反面典型,引导党员吸取教训,警戒自己,努力在广大农村党员中造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要把加强党员教育同改进管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融教育、管理、监督为一体的好办法,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增强教育效果。

(三)要“有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各级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党员管理上要有所作为,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一方面,要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分类指导,引导其发挥作用。对现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回村的退休党员,要求他们树

立爱家乡、爱人民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助手和参谋;对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观念,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对在村内从事一般性生产劳动的无职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局和长远的观念,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并落实一定工作职责,督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求他们树立离土不离乡的观念,当好先进信息的传递者;对本村的老党员,要求他们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观念,当好支部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要完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要不断丰富考核的方式方法,推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示制度,把党员臵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民主评议的透明度,提高考核的准确性。要逐步完善党员发挥作用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农村党员参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的考核,提高农村党员贯彻党组织决定,主动作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不断强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以及无职党员的监督考核,既要保护好党员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又要引导他们关心村里的发展,积极参加村政建设,努力消除党员管理的“空白点”。

第三篇: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几年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臶,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干部作风得到较大改进,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

一是文化底子薄。与其他农民基本处在同一层次,并不具备文化上的群体优势,无法担当引导农村文化潮流的重任。二是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有的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偏低,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对市场经济缺乏实践与研究,导致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我镇共有农村党员1120人,通过调查表明,50岁以上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人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6%,且大都以经验性技术为主;50岁以下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党员干部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8.6%,但存在技术不精,学用脱节的情况;从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上看,14.6%的农村党员干部存在市场行情不清,市场经验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小,闯荡市场的勇气不足等问题。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不懂科技,不了解市场,不善经营,影响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在用人上也存在偏差,一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种、养、加、销“能人”往往排斥在用人视野之外,而所用的人不少缺乏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2、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比较低。

一些村集体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缺乏搞好服务的物质基础。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村收入减少,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不少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层次不高,只要求信访不出事,少为上级惹麻烦,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加上本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少。

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科技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

农村党员干部应当是科技致富的示范者,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带头人。从目前看,我镇党员中虽有一大部分人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已经致富,但是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的甚至处于相对贫困线上,成为组织的救济对象。从党员致富的途径上来看,真正通过调整结构致富、科技种养致富、流通致富、办企业致富的并不多,致富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市场含量偏低。有35%的党员干部没有致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没有起到照亮一片,带动一村的作用。

4、因无职党员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农村无职党员虽说不是很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素质不高。他们文化素质低,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实用技术在农村无职党员身上严重缺乏。二是觉悟上有差距。农村无职党员不能较好地处理公与私、亲与疏、上与下的关系。有的农村无职党员埋头经营自己的“承包地”,对集体经济不热心、不参与;一些党员从村干部岗位上卸任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有的拒办移交手续,有的损坏在任干部形象,挑拨班子成员矛盾,有的甚至干扰民主选举等,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一是精心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要选拔那些有理想、政治素质高、能很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热心为群众办事,具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优秀党员。选任渠道要宽,从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导向看,必须突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二是配好、配强党支部成员。按一定比例,配备老、中、青年,做到结构合理,在支部班子成员中应根据各人的能力、特长来合理分工,合理利用,做到用其所长。三是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特别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经营管理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四是根据税费改革后农村无职党员增多的实际,根据农村

工作需要的党员的特长,设臵小型的如普法民调、致富示范、市场信息、村务监督等党小组,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

2、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对各村基层干部进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强化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可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民主评议、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和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加强目标管理,引导农村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用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现在农村工作难度大,干群关系难沟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没用得到根本转变,“老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变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一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适应法制化社会的需要,通过了解法律法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以扎实的作用示范群众,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企业增效益,帮助群众增收入,大力开展党员“联户带创”活动,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

象。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营造廉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深层次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根本上讲,发展农村经济是治本之策。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收入减少,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压力增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有比任何时候都强的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党员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如何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

中共仲巴县委组织部

我县作为纯牧区,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气候差,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县组织部,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通过组织座谈、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如何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现有党支部(党总支)102个,党员1380名。近年来,我县组织部严格按照地委组织部的要求,积极结合我县实际,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干部作风得到较大改进,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在我县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现阶段我县党员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支部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一是文化底子薄。全县多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为大中专文化程度,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多为小学文化程度。二是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有的乡、村党支部班子干部文化素质偏低,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对市场经济缺乏实践与研究。特别是缺乏现代畜牧知识,“靠天吃饭”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创新。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不懂科技,不了解市场,不善经营,影响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四是个别党员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连最起码的上下班制度都难以坚持。

2、因集体经济薄弱,导致乡、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比较低。我县为牧业大县,经济结构单调,收入渠道狭窄。多数乡镇村经费依靠地、县下拨。一些乡、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而部分乡、村集体经济往往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而无法发展壮大。由于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经济收入减少,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不少乡、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层次不高,只要求信访不出事,少为上级惹麻烦,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加上本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少。

3、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科技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是科技致富的示范者,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带头人。从目前看,我县党员中虽有一大部分人通过函授、培训、自学,增加了科技知识,提高了文化水平,但是还往往存在于理论上,没有将理论与我县实际相结合,还是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的村党员干部甚至处于相对贫困线上,成为组织的救济对象。从党员致富的途径上来看,真正通过调整结构致富、科技种养致富、流通致富、搞多种经营致富的并不多,致富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市场含量偏低。在致富路上,也没有起到照亮一片,带动一村的作用。

4、因牧民党员素质不高,影响了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我县党员中,牧民党员977名,占70%,其中40岁以上的占7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5%。因此,他们严重影响了我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是素质不高。他们文化素质低,对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实用技术缺乏了解,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二是觉悟上有差距。由于素质低,他们往往不能较好地处理公与私、亲与疏、上与下的关系。对集体活动也很不热心、不参与,特别是孩子入学受教育方面;还有一些党员从村干部岗位上卸任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有的拒绝移交手续,有的损坏在任干部形象,挑拨班子成员矛盾等,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大党员干部管理的几点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文化成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主动参与,要将理论知识学懂弄通,要一改过去的“本本主义”,同时,要组织学习好现代农牧、市场经济、干部管理等知识,并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制定、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发展路子。三是要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对各乡、村基层干部组织培训,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要先考虑基层乡、村党员干部及组织观念强、能够虚心主动学习,愿意提高的党员干部,严禁一些以培训为借口而下地区游玩的党员干部。四是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强化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在做好过去集中授课、组织座谈、经验交流等的基础上,要加大基层调研实践、学习参观力度等。

2、加强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一是精心选好配强乡、村党支部书记。要选拔那些有理想、政治素质高、能很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热心为群众办事,具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优秀党员。二是配好、配强党支部成员。按一定比例,配备老、中、青年,做到结构合理,在支部班子成员中应根据各人的能力、特长来合理分工,合理利用,做到用其所长。三是抓好乡、村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乡、村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特别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的党员干部,要重点加以培养。四是在选、配乡村支部班子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同时要注重考察候选人的“想干事、能干事、规矩干、干实事”的四干精神。

3、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出差出门要请假,回来要销假,要做到出入有底;二是各乡镇、县直机关各负责人,要定期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单位干部职工的考勤情况,县委组织部要坚持定期公开全县党员干部考勤情况;三是县委组织部要时不时对全县干部进行抽查,发现无故缺勤的,要严格批评,进行全县通报,限期整改;四是要健全考核、评优、推荐机制。在考核、评优、推荐工作中,要加大出勤情况所占比例,对于全年全勤者,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进一步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思想。

4、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现在基层工作难度大,干群关系难沟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老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要进一步改变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一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三是以先锋模范作用示范群众,帮助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牧民增收。要大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体现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宗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乡、村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要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营造廉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5、大力发展经济,从深层次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要树立发展农牧区经济的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无功是过”的责任感,要积极改变我县现有产业结构,大力寻求新的致富路子,要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将农牧区经济发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在坚持牧业主产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旅游、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从而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为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和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在寻求上级支持的同时,要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采取农牧民集资、社会捐助等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加强县、乡、村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变我县的基础条件,为农牧民增收提高基础保障。

本文罗列的一些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第五篇: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市委政法委夏阳

近年来,笔者在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看到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但也发现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党员老龄化的突出问题。以笔者在帮扶工作中联系的某村情况为例:该村共有321户,人口1031人,该村党员共27名占人口数的2.62%,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20名占总数的74.07%。农村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是不符合党组织发展要求的,将造成党员结构不合理,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利于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贯彻,也不利于农村地区社情民意的通达和党群关系的融洽,更不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党在农村地区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笔者经调查和思考得出如下认识: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1、从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看:一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经营自主,来去自由,对村级组织的依赖明显降低,村级组织对农民的管理范围、内容也相对缩小或减少。二是城乡二元化加剧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当前农村中有干劲、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多(如该村有近90%的男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吸收这类人员入党难度很大,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后的培养教育工作也很难跟上。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许多长期外出务工党员的权利、义务也难以体现。(如该村党员中外出务工经商的有5名占总数的18.52%,2名预备党员中就有1名因长期外 1

出无法考查转正)

2、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不适应来看: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办法不够多。有的村支部书记认为农村经济转型后,农民各种各的田,各管各的事,看不出党外群众哪位先进与不先进。有的片面强调当前农民申请入党人数少,难以找到入党积极分子。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工作开展得不好,少数农民群众的正当诉求通过向组织反映、上访等正当方式却解决不了问题,激化了矛盾,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下降。有的村党组织要求党员尽义务多,讲权利少,一些重事、难事要党员带头,却对党员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不关心,对党员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不重视,对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不落实,这样既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也使部分党外群众觉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组织,不加入为好”。

二、针对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想法

笔者认为当前部分农村存在的党员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造成的。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转变认识、创新机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将农民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把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把党员培养成先锋模范,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笔者认为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1、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农村

党组织和农民党员的肩上,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宏观指导,给基层党支部制定符合实际的党建目标和任务,从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保证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

一要突出培养重点。基层党组织要经常指导同级团组织开展工作,对广大青年团员进行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要注重从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从有文化的优秀男女青年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等比例结构。对青年人的进步要求,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了解,积极靠拢党组织,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不能坐等青年主动找上门。

二要保证党员质量。党的战斗力强弱,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也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体现先进性是成为党员基本要求,我们强调要从“能人”中培养党员,但决不是以所谓的“能人”标准或其他标准来替代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在发展党员时还要从是否关心群众疾苦、是否愿为广大群众服务、能否代表广大群众意愿等多方面考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保证吸收的每一位党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模范。

三要扩大群众参与。扩大农民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保证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要深入开展联名推荐工作,由党员和群众按照

规定的条件、程序和要求向村党支部推荐,党支部把推荐票的多少作为确定教育引导对象的重要参考。要通过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情况实行公示、公议等措施及早了解发现考查对象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新发展党员的先进性。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我们的党是一个吸收先进分子的组织,从而提高党员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2、完善党内民主,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发展党员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一种吸引力。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经济上需要由党员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在政治上还要有党员来代表他们的正当意愿。因此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形成开放式的工作理念,改变过去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扩大基层党内民主,让广大农民党员能通过党组织有序参与到农村社会管理活动中去。

一是要确保障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各项权利。在各项党内活动中党员能按照组织程序落实 “三先”(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让每个党员切实感到自已的权利不是写在书上的、挂在嘴上的,他们的意见能受到重视,权利能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扩大各级农民党员特别是普通党员在党代会、人代会中的比例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发言权。要通过强调党员的代言作用,充分反映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到党员是农民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党组织是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是要通过党内民主带动村民民主自治的深化,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是重大事项,先在党支部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就能放得下心。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多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

处理同农民的关系,尊重群众创造,尊重群众意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三是广泛开展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可以按村务监督、公共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设置岗位,鼓励“无职党员”在这些岗位上义务为“三农”服务。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农村党员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监督各项农村具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是要在党内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奉献多,对其关爱少的状况。要从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保障党员政治权利、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入手,不断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报效心理。对一些存在特殊困难的党员,党组织要主动关心他们,给予救济和帮扶。

3、上下齐动、创新机制,探索加强农村党建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而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村级党组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和积累经验,还需要上级党委和各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一是上级党组织要大力提倡干部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农村的实际情况。下基层的同志不能搞走马观花,要切实加深对农村社情民意的了解,增进同农民的感情,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理清思路、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协助农村干部搞好党的建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是可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将“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延伸,打破传统的按乡村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做法,试点建立以产业基地、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为依托的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通过更为灵活体制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是应当在城市中普遍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差距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农村人员流动性增大仍是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由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并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城市地区应当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 “谁更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由谁负责”的原则,依托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人力和物力,在建筑业、工厂等流动农民和农民党员集中的行业建立党支部,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流动党员行使权利和义务有了组织依托,也极大的增强了党组织对普通流动农民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城镇建立起来的流动党支部针对性的培训、引导、组织那些学有所专、技有所精、业有所成的农民党员回原籍创业,带动原籍农民群众共同富裕,从而达到城乡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这将是今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体现,应当大力在城镇地区推行流动党支部的建设。

下载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李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2007-02-10 16:48:27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中共×××县委组织部农村党员是党......

    关于农村党员管理的思考

    关于农村党员管理的思考 仓上镇党委书记李锦旻党组织对党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是党组织的一份子,党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水......

    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农村党员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的基本队伍和政治力量。客观地说,广大农村党员对党有着深厚朴素的感情,他们的政治觉悟、责任......

    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围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大......

    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围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大......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党的领导和路线......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电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电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党员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直接用于党员教育的现代化传播手段,是新时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在农村普及传播科技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不可少......

    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三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