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
第9课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1.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价值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解读】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认为皖南古村落“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它们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这个评价,极为概括地点出了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突出价值之所在。
2.徽商
〔材料一〕明清时期,徽商作为一支重要商帮,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其商业资本之巨、活动范围之广、经商能力之强、从贾人数之多,在商界首屈一指。明代万历时人谢肇在《五杂俎》中曾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是徽州的古名,山右为山西的别称。谢氏将徽商与晋商称为商界两大劲旅,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所谓徽商,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籍的商帮集团。明清时期的徽州府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个县。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但形成一个商帮集团,则在明成化、弘治年间①。明嘉靖②以后直至清朝的乾隆、嘉庆时期③,徽商达于极盛。清末,随着封建社会步入穷途末路,徽商也走向衰落;其间虽亦出现过个别令人刮目的“红顶商人”,但就整体而言,徽商已不能挽回其“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了。
──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第440页
〔材料二〕徽州古建的称绝于天下,古村落的繁盛,与明清时期徽州的纵横四海有关。徽州向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存环境的逼仄,大批中原士民的涌入,尤其是南宋建都临安之后,徽州的人口陡增,据统计,南宋时人口约五十万人,元代增至八十二万。生存空间的狭窄加上人口的不断递增,生计便成为最为突出的矛盾,徽州士民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寄命于商”,外出谋生。明代徽人汪道昆在《太函集》中引一徽州村妇之口直言道:“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清末进士、歙县人许承尧在《歙事闲谭》中进一步指出:“盖新安居万山,土少人稠,非经营四方,绝无治生之策矣。”徽州人的经商历史始于东晋,兴于明清,从最初的零散四出经营到明代发展起闻名海内渐至“无徽不成镇”的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为徽州又赢得了“商贾之乡”的赞誉。在明清的几百年间,徽州商帮的活动范围“几遍禹内”,所谓“山陬海涯无所不至”,甚至远涉外洋,经商异国。此时的徽州商帮已具有了雄厚的资本,在盐、典、茶、木等行业中已形成了垄断。徽商中上贾,已“藏镪百万”,中贾亦四五十万,连下贾也达二三十万。以宗族为聚落的徽州宗法社会,渗入徽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社会之中,连徽商也无一例外地“贾而好儒”、“咸近士风”。对于徽商资本的利用,一方面在家乡修建书院宗祠,一方面用以购置土地和建筑宅院。这样既达到了光宗耀祖,又达到了光大门楣、奖掖后学的目的。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解读】徽州的古村落,在明代以前,虽有青山环抱、绿水长流,但村民稀少,房屋简陋,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只有到15至19世纪,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的村落才大兴土木,涌现大批豪宅,并将江南建筑艺术的精华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注释】①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②嘉靖:1522—1566年。③乾隆:1736—1795年;嘉庆:1796—1820年。
3.徽州古村落及民居的建筑选址
在村落及民居的建筑选址和布局上,徽州古村落具有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特点,即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的空间,以使建筑群落达成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由于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带,为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此,徽州的古村落极富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幅凝固的山水国画与一曲民族乐音。概言之,既有山之静谧,又有水之灵动之美。徽州植根于民间的宗法观念和意识,深刻地影响到古村落的选址和格局。明弘治《徽州府志》记载,徽州风俗“泯于阴阳,拘忌废事,且昵鬼神,重费无所惮”。清代徽州名士赵吉士亦认为“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就选址而言,古代徽州几乎无村不卜,卜居成为村落选址的传统做法。风水择地基于两大要素,即物质环境和精神象征两个方面。前者关系到村落具体形态的发展以及总体环境的利弊条件,后者关系到村落及宗族、家族的兴衰。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山之厚、清、驻就成为理想的村落及民居的选址标准。在徽州人风水观念中,村落的总体环境,应是前有朝山,后倚来龙山,所谓的狮象或龟蛇两山把守水口,溪河似金带环抱。徽州流传有一首风水民谣云:“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从这首民谣中可见,徽人在村落的选址上,还十分注重对水的需求和防范。“所谓水者,取其势之高燥,无使水近,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15—18页
【解读】徽州古村落的选址及民居的择基,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受到堪舆学说(俗称风水学说)的影响。徽州的丘陵低山和溪流遍布,为择基选址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背山面水成为徽州古村落的最基本格局,这使村落极富山水之美。而在朝向、环境、布局及群体整合等方面,又受到堪舆学说的影响,其中既含有迷信的因素,又有某些从实践经验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因素。如王充在《论衡》中说:“商家门不宜南向”,因为在“五行”学说中,“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故商家的大门不宜向南开。徽州多经商之人,当地民宅的大门一般就都是朝向东、西、北三个方向,个别住宅因受地基的限制,不得不朝向南面时,也要设法偏开斜向,避开正南方向,这纯粹是一种迷信。又如有关水口的问题,风水先生认为水即财富之气,留住了水就是留住了财气。清代的堪舆著作《入地眼图说》卷七《水口》说:“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乾位),若来不见源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巽位),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之不竭。”清代另一堪舆著作《地理大全·山结全书》亦云:“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因此,徽州古村落都建有水口,其落水口处(水去处),通常都要建桥作为“关锁”,桥旁建有亭、堤、坝、塘、村,并广植树木,作为镇物,以便留住财气。所谓留住财气之说,自然是种迷信,但水口的建设,使山与水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对于优化生态环境、提供生活、生产用水方便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徽州古民居的布局特点
徽州古民居建筑始于巢居时代,经历史演变至明清方才基本定型,并且按徽州人文观念、自然地理及风俗习惯、技艺水平等,形成了较完美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呈现出布局简洁、造型古朴、雕饰精致的独特韵味。徽州古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式楼房,整体素雅、端庄,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隐于重重叠叠的山墙背后;山墙具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称为“防火墙”。为了避免结构线条上的单调,防火墙的造型丰富多样,或作阶梯式,或作弓形、云形,舒展自如,别具一格。另外对墙头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形成翘首长空的马头墙式,并饰以卷草如意类的纹饰。登远处眺望,高低起伏的马头墙在建筑群落中参差错落,鳞次栉比,加之蝶状青黛小瓦叠伏而成的山脊,配以粉墙绰绰,在青山、绿水、蓝天下交相辉映,宁静安谧。
徽州民居的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整个民宅以天井为中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四水归堂”之说,即言四方之财如屋檐的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宅院中来。天井的设置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天井使入住者可以足不出户地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一览无余,而且,从徽州人以营商为“第一等生业”的传统观念出发,喻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宅院中依据天井的位置及布局的形状,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凹型、口型、H型和曰型。凹型,俗称三间式,一般为一明间两暗间,天井两侧各建有廊房,为一进两层的楼房,楼梯设在明间背后或是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暗间为厢房。口型,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其实就是两座三间式的凹型住宅相向的组合,楼下前一进的明间为正间,两旁为卧室,后一进的明间做客厅;前后两进中间各有一天井。H型,同样由两座凹型住宅的组合,与口型不同的是相背组合、前后各有一天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曰型,也是三间两进,头一进与第一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一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
徽州古村落的营建,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在宗祠位置的选择上,特别注重风水,一般依据《宅谱指要》所载,选择“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等诸要素的综合吉地。于是,宗祠在徽州古村落中的位置都是最佳地段,可谓占尽好山好水。
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明清学人评价徽商,称其为亦贾亦儒,贾而好儒,咸近士风。作为活跃于明清之际的十大商帮之首,徽商已具有了雄厚的资本,这使得他们在家乡营建宏宇丽宅、园林台榭成为了可能。徽州一府六县的方志中,常会对徽商巨贾的资本投向有如下记载: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20—25页
【解读】皖南古村落民居与平遥古城民居,都是典型的汉族传统民居,因而都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礼制,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而徽商与晋商又都具有雄厚的财力,故民宅装饰豪华,又多建有精美的园林,把民宅与园林结合在一起。这是其共同点。但两者又存在很大的区别,皖南地处江南农村,多山多水又多雨,故民宅都有天井,建筑小巧精致,且聚族而居,村中都建有祠堂、牌坊;平遥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城镇,既无山水可以借形,又干旱少雨,因此宅中便不建天井,房屋高大坚固,呈四合院的封闭形态,而且城中是杂姓而居,故而又少有祠堂、牌坊之类的建筑。
5.西递的街巷与古民居建筑
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着敬爱堂而过,曲折萦回、有条不紊地衬托着上村下村,缓缓地流经家家户户的门前。西递街巷中的建筑平面,多为前店后库、前铺后户的格局,门面多数单开,形成店铺小型多样的特色。据记载,西递明清鼎盛时,约有99条巷弄,九十多眼水井,店铺毗邻、车水马龙,好一派微缩的“清明上河图”中景象。
西递的古民居建筑,大多以内向方形,围绕以长方形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元的木构架封闭式砖墙围护建筑,有三间、前后三间、廊步三间、四舍、五间的二楼或三楼结构。其内部布局以及装饰则各具匠心,石、砖、木雕艺术更是巧夺天工、琳琅满目。门场、门罩、漏窗的砖、石雕各具神态,无一雷同;窗槛、裙板、阳裙、栏板、窗扇、网格、梁垫、斜撑以至木柱、栏杆的木雕,无不精雕细刻,形态各异,尤以浮雕、透雕技巧更为精湛。
西递古民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后门连便厅或厨房,前门通正厅,又分为大门和正门,由大门进入墙院,再由正门进正厅堂。大门外向左右侧壁均呈八字形,并筑有门楼,所以称为“八字门楼”。大门置以浑厚、稳重的青石门坊,左右两侧壁墙用水磨青砖砌成,白灰压缝,线条明快清晰,讲究的宦官富商人家,侧壁也由青石筑成,显得庄重、富丽。门楼上层是砖砌瓦覆的雨檐,层层挑出,两角翘起。顶端为特制的雕花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此处是徽派砖雕大显身手之处,八字门墙上端所置的砖雕,多为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戏文传说等图案,与门楼上的各式图案相互映衬,美仑美奂。大门一般漆成黑色,上配以黄铜或铁制的门环。远远望去,白墙之间的青砖青瓦,加之以宽厚的石门坊和黑色的大门,形成一完美的徽派建筑整体;从色调、形体看,均极为端庄稳重。
楼厅因以“穿斗式”木构架承重,多为两层,偶而为三层,俗称“重屋”。楼上楼下平面布局,虽大多重复对称,却使人感觉楼上厅比楼下厅更为宽敞,这也是徽州工匠们在民居结构空间艺术上的独具匠心之处。为使人们在楼上活动方便,楼层采用了“跑马楼”形式,上厅与下厅、前厅与后厅以回廊阁道穿通,以此“穿堂过厅”的做法来增大空间。为了避风雨,在天井四周采用挑头梁,向天井内延伸二尺左右,挑梁上立多边棱形柱,支撑屋沿游沿木,这样又加宽了阁道的宽度。厅上方不用“天花板”夹层,而是顺其屋面空间让梁枋外露,这样,虽楼上高度比楼下要低,却因楼上接近天井空间,而无闭塞之感。连廊的做法,多以“暖廊”形式,靠天井一面有隔扇,冬天可以避风保暖,夏季可四窗洞开,凉风阵阵。也有作成“半廊”的,在柱间设半截栏杆,另一边是墙垣,形成虚实空,使之相映成趣。天井一圈,饰以雕花栏板,楼板上部装置有精巧玲珑的鹅颈扶手飞来椅,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美人靠”。沿天井四周沿开处,梁枋与柱之间置有花楣、柱落,垂头、柱头,整个天井空间形似一只花篮,人们雅称其为“花篮厅”,其间的木雕艺术令人目不暇接。
西递古民居的正门至天井的空间部位称为“门厅”,它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也是民居平面布局上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建筑艺术空间。由正门、屏风、天井等有机地组合而成,是作为迎送宾客止步之阶,古时迎送宾客到此,便可上轿乘马,所以又称为“轿厅”。古徽州人文鼎昌,无论经商还是为官,均或贾而近儒,或儒雅十足,故不愿直露其室内的活动,在门厅处置一屏风,即“中门”,外人路经门前,不能一眼望穿厅内的陈设及秘事。屏风还起到门厅空间方向的引导功用,使这一部分的空间意识“独立”起来,将门厅空间划分成两个领域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如遇一般客人至此,只能从屏风两侧“耳门”出入;而对待贵宾,则大开中门,礼遇有加。有的门厅两边还设有厢房,又称“耳房”,其空间较小,在天井一面都不设门,采取小中求大的建筑手法,与天井融会贯通,这样一来,可将天井作为门厅的补充,又使天井在空间上有所扩大。这大概也是徽州民居占地狭窄所“逼”出来的一种艺术创造。
明清时代的西递古村落,几乎家家都布设有庭园,在充满诗情画意即步可吟的庭园胜景中,通过园墙景洞,花窗透隔,厅堂连廊等,使之相辅相成,彼此依托,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根据西递石板曲径、巷院幽深、屋舍密集的特点,庭园的设计者们便因意立筑,借助群体的作用,扩大自身的存在,融个体于群体之中。各家的庭园有的虽是两户,却以院墙相连,有的虽仅一巷之隔,却以漏窗相望,采用“邻借”的手法,引庭外风光于庭中,形成“桃花似火喷墙外,翠绿竹荫借东家”的互生景观。除了采用“邻借”外,还采取“远借”、“仰借”、“因时而借”等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下,展示无穷的景致。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83—88页
【解读】西递的古民居集中体现了徽州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平面虽方整却不呆板,紧凑而不显局促,空间格局统一而又灵活变化。民居庭院巧妙运用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漏窗、门洞、隔扇、建筑、花木等划分与组合空间,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落、隐蔽迷离的意境,成为徽派建筑艺术的典范。
6.胡文光刺史牌坊
〔材料一〕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文化部中华文化信息网、浙江摄影出版社编:《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材料二〕走近西递,远远就可望见矗立于村口的一座高大威耸的石质牌坊,这就是乡亲们俗称为“西递牌楼”的“胡文光①刺史牌坊”。历史上曾在西递村头留下过13座牌坊,历经数百年风霜雪雨、兵燹及祸乱之后,仅剩下了这座工艺最精美、气势最雄伟的“胡文光刺史牌坊”了。它好比是西递这艘古老“旱船”的高大桅杆,挺立于“船”头,见证着西递的昔日繁华,诉说着数百年间在此地上演过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88页
【解读】古民居、古祠堂和古牌坊,是徽派古建筑的“三绝”。西递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是古牌坊的代表作之一。
【注释】①胡文光:安徽徽州黟县西递人,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任江西万载县知县,后升胶州刺史,再迁为荆王府长史,授从四品朝列大夫。因政绩显著,特恩准在其家乡建牌坊,以示表彰。
7.敬爱堂
西递的中央处建有胡氏族祠“敬爱堂”,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砖木徽派古建筑,体量达一千八百多平方米。这里原为壬派胡氏十四祖仕亨公的住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火,明末重建,清初落成。因仕亨公子孙繁衍,渐趋昌盛,西递胡氏多属其后裔,故在旧宅基上加以护建,成了胡氏的族祠──敬爱堂。取“敬爱”为初名,喻义为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标示族人应互敬互爱。敬爱堂落成后,一直是族人商议大事之所,凡族中有婚嫁喜庆之事,均在此祠举行仪式,而对于族中不肖子孙的罚责,也是在此祠中举行家法的。敬爱堂结构粗犷古朴,宏伟庄严,步入中门后,为祭祀大厅,大厅分为上庭和下庭,开有大型“四水归堂”的天井,左右分设东西两庑,配以高达6米、挺拔气派的“黟县青”大理石方柱。上庭的后面为楼式建筑的供奉厅,是供奉列祖列宗神位的所在。敬爱堂20世纪90年代经重新修葺后,现已辟为民俗博物馆。东西两庑梁檩间悬挂有4块金字匾额,上面分别书有“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思”和“盛朝英俊”,这些旧物,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胡氏宗族昔日的荣耀和显赫。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82—83页
【解读】徽州古村落都是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宗族祠堂往往就成为村落的中心。西递古村落就以胡氏族祠敬爱堂为中心进行布局设计的。古祠堂就成为徽派古建筑的“三绝”之一。
8.履福堂
在西递众多古民居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位于“司城第弄”内的履福堂了。这是一幢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宅,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至国家首脑,下至普通游客,到过西递的,必到履福堂内浏览参观一番。该宅的主人是胡积堂,他是一位著名的书画收藏家,《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载有传略,胡氏《五世传知录》载,胡积堂收藏有宋元至清的书画精品数以千计,有不少至今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履福堂为一前后背向三间三楼结构的古民居,高大宽敞,古朴典雅。前厅大堂上,悬有一幅大幅的“松鹤延年”中堂画轴,上方高悬斗大的“履福堂”大字楷书,两侧有两对泥金木制的楹联,分别题有“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古训。太师壁前的长条案上摆设有瓷帽筒、自鸣钟和“东瓶(平)西镜(静)”,显得庄重大方。其中“东瓶西镜”的设计,是徽州人一种心态的反映,希望家人外出经商为官平平安安,风平浪静。后三进为倒三间建筑,太师壁与前厅太师壁紧靠,天井中砌有一米多高的青石鱼池,池水既可起到防火的作用,又可起到调节室温的功效,可谓一池两用。漫步其间,假山、盆景、池水点缀生趣,一股清幽静谧的氛围,让人游哉悠哉。板壁上悬有一柄木质的清代硕大板扇,十分引人注目,黛绿色的荷叶边,刻有“清风徐来”、“凌云”字样,古色古香,扯动纤绳,板扇轻摇之间,送来徐徐凉风,让游人顿感惬意。天井两旁各有十二扇门扉,上雕鲜花香草、飞禽走兽等图案,在每扇门的中段,各雕有一则孝义的故事,合起来恰是一幅完整的《二十四孝故事图》。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100—102页
【解读】徽州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里,素称“文献之国”、“礼仪之邦”。徽州人除遍设学校、广立书院宣传儒家思想之外,还在家训、族规中明确规定家族成员必须遵守儒家的伦理道德。徽商在这种“儒风独茂”的社会环境中生长,耳濡目染,自然深受影响,因而大多是“贾而好儒”,有“儒商”之称。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着书香气息,就是这种“儒商”本色的反映。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9.宏村的兴起与繁盛
汪氏的祖先原本是汉朝北方中原的一名将军,后经数十代的迁徙,经浙江绍兴,转徽州歙县。到了汪氏后裔61世祖汪仁雅,出赴金陵(南京)经商,返回家乡期间,歙县唐模老家遭火灾,店铺家产毁于一旦,途经羊栈岭,无奈落脚黟北奇墅一带暂居。精于堪舆的仁雅公见这里地势平旷,如遇大雨水必泛滥成灾,如遇大火则无法阻拦,便提出这里不适宜久居,后必再迁,但见雷岗山地势凸起,森林茂密,南坡一日三阳,面临溪水,是安身定居的风水佳地,便留下遗言:“如遇火灾,可迁雷岗之阳,后必福禄永绵。”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因土匪作乱,焚毁三百余家,各家纷纷外迁,惟有汪氏66世祖彦济公遵祖先遗命迁居雷岗山,购置宅基数亩,建房13间,取名宏村。“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汪氏家族迁至雷岗山这块安身之地,后代得以休养生息,人丁渐旺,家族日兴。但是当时村前的濉溪河沿雷岗山脚下由西向东流过,因河床与山岗之间地基狭窄,村落难以拓展,汪氏家族曾多次欲以人力改造,而苦于无计可施,只有企求苍天之力。苍天果然作美,“逮德佑五月望日,雷电风雨,暴兴迷离,若飞沙走石,腾蛟翔龙状,汪洋一片,平河无限,明日顿改故道。河渠填塞,溪自西而汇合,水缳南以潴卫,很如我意所期”。经过这场狂风暴雨,河床改道,羊栈河与西溪汇合,环村西向南入奇墅湖。河床的改道使雷岗山前地势广阔,为村落的拓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明初,在外作官的汪氏76世祖汪思齐回乡期间,欲为汪氏祖宗树祠堂,精于堪舆又懂得建筑水利的思齐公在查阅族谱时发现他选择的祠堂基址下正有一窟,而未敢轻举妄动。“族谱”中记载:“客家相舆望楚景山,偶指村之正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曰此宅基洗心也,以扩之以潴内阳水,而镇朝中丙丁之火。”思齐公遵循祖先预言,考察村基和周边山水,又多次聘请有国师之誉的海阳县(今休宁县)风水先生何可达,并同邀村中贤能“乃遍阅山川,详审脉络”。经勘察,确定村中丙丁之火过旺,应凿圳引水入村,挖塘蓄水,以调整阴阳之平衡。“族谱”记载:“圳水横注丙地,午曜前吐矣。自西向东,水涤肺腑,共夸锦绣蹁跹,乃左乃右峰倒池塘,定主科甲,延绵万代子孙,千家烟火,于兹肯构。”宏村的水利工程蓝图确定后,于明永乐年间汪升公捐资万余,凿圳数百丈,引西来之水,南转东出,而于三趋水处沦小浦,又分注入天然窟。“思齐公捐义田30亩为汪氏家族财产,用来建造汪氏总祠,署名乐叙堂。在祠堂前造池塘,形如半月立名月沼,之后数年围绕月沼又建起了一栋栋民宅。”„„
自明隆庆、万历年间,月沼两岸百废俱兴,人口剧增,村基渐窄,况且村中有百亩良田,仅靠圳塘之水难以顾全,“族谱”记载:“识者忧之,以南方山赤如焰也。忆前人遗言,谓新溪绕南之北畔有双石田数百亩,能再凿池蓄中阳水,子孙其更逢吉。”至明万历丁未年,开凿南湖之事由汪氏81世祖奎光公等17人倡导并捐资,挖村南秧田百余亩,凿通洞窟、沼泉93处,深约数丈,周边砌石立岸,历时三年完工,是为南湖。„„
汪氏家族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把这块荒泽之地变成了一头美丽的“卧牛”。古人说牛卧马驰是吉兆,牛主富贵,这也许是一种寓言,也许是一种祈盼,但是宏村的先民们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体验,正如《宏村汪氏宗谱》里所说:“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回思我公披荆棘,辟草艾时,夫谋诸妇考率厥子,戮力同心,拓此基址,其勤勤恳恳于后嗣者,诚有以感通神明。然则天地之眷顾,邀山川之效灵也。夫岂偶然,夫岂偶然?”
──陆红旗《中国画里古村落宏村》,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解读】宏村在明清时期从一个简陋的小山村,发展成为“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当然不是苍天之所赐,而是缘于徽商的崛起。明清时期,徽州商帮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徽州社会经济的繁荣。宏村汪氏家族中也涌现一些富商巨贾。他们外出经商致富后,第一要事便是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起豪宅祠宇。宏村的发展,随之进入鼎盛时期。能工巧匠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在有限的空间里,精心设计,巧妙施工,精雕细刻,极尽奢华,一座座豪宅祠宇拔地而起,映衬着青山绿水,把宏村装扮得分外妖娆。据传,清末宏村汪定贵修建承志堂,花费白银60万两,仅木雕一项就雇用20多位木匠,整整干了四年才完工,光是用于雕镂贴金,就用去黄金百两之多。
10.乐叙堂
乐叙堂位于村中月沼北岸,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宏村汪氏家族总祠,也是全村聚会的地方,所以俗称“众家厅”。
乐叙堂建筑规模宏大,仅堂院门楼面积就有74平方米。月梁、莲花托雕饰精美,正堂大门为四柱三间五檐贴墙门楼。门楼皆用砖雕装饰,砖雕为双层满雕,工艺精湛。厅堂内宏梁伟柱,气势轩昂。后部原为二层楼建筑,现已不复存,乐叙堂整体建筑基本保持明代原貌。
──陆红旗《中国画里古村落宏村》,第101—102页
【解读】同西递一样,宏村也是围以村中汪氏的家族总祠乐叙堂为中心来规划设计的。这座乐叙堂不仅是供奉祖宗牌位,合族祭祀先祖的祠堂,同时也是全村聚会的场所。
11.承志堂
在水圳中段有一座徽商豪宅,名承志堂,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私家宅院。占地面积2 100平方米,有大小60间房,9个天井。整幢建筑里包括了正厅、后厅、左右厢房、书房、娱乐边厅、小姐阁楼、厨房和佣人住房,以及内外庭院、花园等,囊括了徽州古代民居所有功能。
承志堂临街院门很简单,没有高大招摇的门楼,也没有雕凿的装饰,这也许是中国人富不外露传统观念的体现。外院只有一些石板路和小片竹林、树木。拾街而上是八字门楼,两边立一对石鼓,这座门楼是内外院的分界线。进内院是一片开阔的场地,三面有回廊,其中一面是轿廊;院内有对称的两个花坛,中间石板路直通厅堂正门。正门内有仪门,平时仪门不开,人要从两边绕行进入正堂,只有到了重大活动和节日时,仪门才大开迎接贵客。承志堂虽然院深房多,但整体布局清晰明确。以中线划分,中间是主人会客时用的前厅,后面是长辈居住的后厅。左侧为主人休息、娱乐之地,设有麻将室取名排山阁,抽大烟屋叫吞云轩。边门直通后花园,这是专供人休闲的小园林。花园前有长廊直通书房,书房正门可通外院,边门通内院,进出方便。古人认为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服务性的房间和佣人住房都在正方的右侧,其中包括厨房、鱼塘、管家和佣人住房等。承志堂不仅布局考究,装饰也极其富丽堂皇,仅前后厅额枋上的木雕人物图就可称徽州木雕精品。另外,雀替、围栏、莲花门窗雕饰精美,真可谓是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陆红旗《中国画里古村落宏村》,第33—35页
【解读】就建筑规模、布局结构、装饰艺术的综合评价而言,宏村“承志堂”在皖南古村落中是首屈一指的。它富丽堂皇,精雕细刻,蕴含着徽州文化的深厚内容。
12.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又称以文家塾,位于宏村南湖北岸,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占地面积六千余平方米。书院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有三进:首进为门楼,楼里挂有横匾“南湖书院”和“以文家塾”;中进为学堂,名“志道堂”;后进是“文昌阁”,供奉孔子文位,新入书院的学子首先要在这里进行拜师仪式。中部有二进,前进为“启蒙阁”,是儿童启蒙教育之地;后进是“会文阁”,过去文人常在这里以文会友。西部是祗园和望湖楼,是供教书先生休息之地。
徽州自古重读书,据康熙《徽州府志》记载:自宋至清,徽州六县共建有54座书院,这些书院遵循孔夫子的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不分贫富都可进学院读书,学院经费主要由家族义田和富户义捐支付。南湖书院建院100多年来,为宏村汪氏家族培育出了众多的优秀后代,其中有从文的、作官的、也有经商的,也正是这些后代的贡献,宏村才得以兴旺发达。
──陆红旗《中国画里古村落宏村》,第100—101页
【解读】徽商有“贾而好儒”的传统,非常重视子弟的教育。明朝末年,宏村的汪氏商人在南湖北岸建立六所私塾,供宗族子弟读书,称为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依湖六院合并重建,改称南湖书院,又称以文家塾。书院落成一百多年来,为汪氏家族培养了大批人才。从这里,不仅走出过亦儒亦商的徽商巨贾汪定贵等,还走出过众多的进士学者、显宦权贵乃至民国初年的国务总理汪大燮等。
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
13.西递水口
走近西递,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参天古林掩映下的庙宇烟火,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穿行,可见路旁流淌着的淙淙西溪,这里就是西递的水口。“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徽人习惯将下山、下游的方向看做古村落的入口,称之为“村脚”,水口就建在村脚附近,距村内的屋舍数百米不等。一般而言,进入水口,即是进入该村的界地了。西递的水口处,曾建有文昌阁、魁星楼、水口亭、凝瑞堂及多径石拱桥,成为西递古村落的第一道风景线。西递的水口如同古村落的一面照壁,将村内、村外分隔成两大既互为照应、又独自分开的空间和地域单元,村外(至水口),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村内则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81页
【解读】皖南古村落都注意对水的保护和利用。西递有三条溪水环村而过,金环溪绕村前,后边溪绕村后,前边溪穿过村落中部,缓缓地流过许多人家的门前。村民便利用这个天然水系,在溪上架设许多石板桥,以接通大街小巷和民居宅院。沿溪隔不多远,铺设一排石阶伸至水面,石阶下有露出水面的大块巨石,以供浣濯之用。村中还挖掘饮水塘和洗衣塘,供饮水和洗衣之用。在村西的西溪出口处,则挖了一个一亩大的水塘,修建水口,在周围修筑亭台楼阁和石拱桥,广植树木,以蓄水挡风,优化生态环境。
14.宏村人工水系
〔材料一〕宋彦济公九世孙曰玄卿公,乐施好义,四方文人墨士遍访无虚日,而尤厚堪舆。客家相舆望楚景山,偶指村之正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曰此宅基洗心也,宜扩之以潴内阳水,而镇朝中丙丁之火。公信焉,笔诸谱递传。明初,思齐公拟于窟此处武竖家祠,然犹未敢苟也。闻海阳何君可达,时号国师,三聘固请来踏厥地,欣然谓是慧眼,人应属扬廖一辈,得巧工追琢,卞玉始成。乃遍阅山川,详审脉络。援笔立记曰: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沟形九曲,流经十湾,圳水横注丙地,午曜前吐矣。自西自东,水涤肺腑,共夸锦绣蹁跹,乃左乃右,峰倒池塘,定主科甲,延绵万代子孙,千家火烟,于兹肯构。永乐升平公因储万余金,凿圳数百丈,引西来之水,南转东出,而于三曲水处沦小浦,又分注西入天然窟。窟之四畔皆公租田,计五十有一砠,旋施人力浚而大之,形如半月,环拥祠前,而月沼之名号立,而月沼之规模成。临渊戴泳,每令人有渊渊其渊之想。语云:地灵人杰;又云:人杰地灵。吾于此而叹:天工人巧两臻其妙矣。
──《月沼纪实》,摘自《重浚南湖收支征信录》
〔材料二〕月塘的四沿均为青石铺就,弦部由十三根石柱连条石,构成半人高的石栏;弓部无栏,平展划一的青石便于村人汲水、浣洗。粉墙黛瓦马头墙式的徽派古民居环建于月沼的四周排列有序。此畔弦部正中矗立着高大威严的汪氏总祠──乐叙堂,亦称众家厅。自月沼竣工的四五百年间,这里不仅成了姑娘婆姨们浣纱洗涤、顽童雏儿们嬉戏的场所,而且也成为村人们纳凉聊天的一最佳去处。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34页
〔材料三〕明永乐时,思齐公从地师何可达先生,指画凿疏月沼,蓄内阳水而火灾寝息,人得安居。堪舆之说信有征已。历隆万间,椒枝孔蕃,堂构聿增,月沼之前及左右两旁百堵俱兴。识者忧之,以南方山赤如焰也。忆前人遗言,谓新溪绕南之北畔有双石田数百亩,能再凿池蓄中阳水,子孙其更逢吉。万历丁未,爰踵践疏月沼,旧枧秧田百亩,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名曰南湖。受圳西来之水,濒汇明堂渊深四映,诸峰远近倒影入池,钟灵厥止,肇启斯文,伯叔兄弟咸称盛举。第四业有无不齐,有者以田作值,无者照田出价。鸠工经营,同心协力,至正至公落成之时。禁售他姓,谱之宗盟,俾遵毋忽。
当日主其事者:奎光、邦华、积书、以礼、积贤、积金、奎灼、文贵、邦端、积寿、积泰、元溥、元沂、元洁、元濂、元淑、元洪。董其役者名成支丁骈集,防强邻逼处与我争此地。本支后裔其永念前辈创造之艰辛哉。
──《南湖纪实》,摘自《重浚南湖收支征信录》
〔材料四〕人口的猛增,楼台屋舍的密建,一方面为宏村赢得了“森然一大都会矣”的赞誉,另一方面,也使得月沼这一“内阳水”仅够用于生活,而灌溉用水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上汪氏祖先遗留下的“忧南山赤日烈焰”的传统,让汪氏族人心存忧患。此时,汪氏家族的长辈们“忆前人遗言,谓新溪绕南之北畔有双石田数百亩,能再凿池蓄中阳水,子孙其更逢吉”(引自《南湖纪实》)。于是,于万历丁未年(1607),由族人汪奎元主倡,汪氏大小族长16人集资,“有者以田作值,无者照田出价。鸠工经营,同心协力”(引同上)。在村南征集秧田数百亩,连通大小石罅,凿深数丈,开辟出一个硕大的池塘,面积达18 000多平方米,四周砌石立岸。因位于村南,故取名为“南湖”。
最让人们称道的是,在修建南湖这项浩大的工程时,宏村的设计者们,十分注重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使得民宅、书院、祠堂、路桥等建筑群,与水圳、月沼、南湖等水系统一为一大整体。在呈半环形的南湖南畔,分上下两级石岸,每隔五丈各植红杨、垂柳一株,形成一片绿荫后,与村后雷岗山的榛树林遥对成趣。弓弦部湖之北岸,倚村顺势,平铺有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临岸建有起伏错落、风格相近的徽派建筑群,使粉墙黛瓦与隔岸的花红柳绿相映生辉,景色怡人。湖中筑有阡堤,有画桥连通两岸,又将南湖一分为二,使湖水相通,舟楫穿行。湖面广植菡萏,每值盛夏,荷叶田田,菡萏争艳,加之荡舟其间采莲少女,好一幅诗情画意的“采莲画卷”。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37—40页
【解读】如果说西递是利用天然水系的典范,宏村则是建造人工水系的典型。宏村初建时,虽有溪水绕村而过,但村中仍然缺水。永乐年间,经多次勘查,制定了一个卧牛形的村落扩建计划和人工水系的修建方案,先将村中的一口泉眼挖深,修建一个半月形池塘──月沼,并开凿400米长的水圳,引西溪水注入月沼。水圳九曲十弯,绕至各家门前,供灌溉与生活用水之需。过了150年,随着人口的增加,月沼之水只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已无法供给灌溉之用。于是在万历年间,又在村南修建了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的南湖,引水圳之水注入湖中,再经湖边暗道出水孔,流至堤下灌溉万亩良田,多余之水则泻入西溪。这样,由月沼、南湖和九曲十弯的水圳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水系,既解决生活、灌溉和防火用水,又改善居住环境,美化了村庄,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被誉为“中华一绝”。
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
15.徽派“三雕”兴盛的历史背景
走进古徽州、古村落,栉比鳞次的民居、祠堂、牌楼及亭台塔桥之上,遍布精美绝伦的木、石、砖雕艺术精品。究其“三雕”艺术在古徽州兴盛而臻完美,这与其独特的人文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概言之,明清逾400年间的徽商崛起乃至兴盛。徽州的富商巨贾们,在积聚起庞大的资财后,由于经济中的封建性因素,使其不是把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个人消费及家庭消费。“藏镪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的诸多徽商们,致富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到家乡,建祠造楼,修筑园林宅院。这样就在客观上为“三雕”技艺的发挥提供极大的用武之地。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古徽州,历来是人文昌盛、人才荟萃,孕育繁荣于其间的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州盆景等艺术成就及风格,对“三雕”技艺的发展和提升又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而封建的宅邸等级制度,使诸多富而不贵的徽商们,在建筑体量上不敢僭越,而只好另辟蹊径,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精巧。时代规定:“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于是,徽州古建中清新淡雅的“三雕”艺术成就层出不穷、多臻完美。据徽州方志记载:从事“三雕”技艺的工匠们,一般均为集体活动,徽商在营建亭台楼院时,往往先采取打擂比赛的方式,选取胜者或中己意者参加营建。这无形中也有力地促进了“三雕”艺匠们的技艺提高。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197—199页
【解读】这段文字,概括地点出了徽派“三雕”在明清时期迅速发展并日臻辉煌的原因:一是徽商的崛起,为其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二是徽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三雕”艺术的孕育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三是徽商宅第的建筑体量受到封建礼制的限制,只能转而去追求精巧;四是徽商营建亭台楼阁时多采取打擂比赛的方式,这种竞争体制有利于促进“三雕”技艺的提高。
16.徽派木雕
〔材料一〕徽州木雕在徽派古建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栏板、华板、窗扇等木质构件来予以展现的。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的栏板、檐条,总是采用浮雕较多,其内容多为文学戏曲故事、花鸟走兽、博古雅说等等。最常见的戏曲故事有:《连环记》中的吕布和貂婵、《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庆功堂》里的八千岁程咬金和众将官等;花鸟走兽中有:凤凰、牡丹、梅兰竹菊、雄狮、鹿、象、鹊雀等;博古雅说中有:“暗八仙”(指八仙手中所持器物)、香炉、瓷器等。在一明代民居中,沿着天井四周镶嵌的一圈栏板上,雕刻有含苞欲放的莲瓣,迎风起舞的秋菊;有麒麟、鸾凤、游龙、仙鹤;有鸡、鸭、鹅、猪、马、牛、羊、兔;有寿星老人、和合二仙、仕女饮宴、车马出行、舞乐百戏等图案。在歙县城内斗山街上的一处清初民居中,前堂厢房的窗栏上,木雕精细、形象生动。窗棂上雕有“暗八仙”,即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蓝采和的花篮、汉钟离的阴阳宝扇、韩湘子的竹笛、吕洞宾的宝剑和曹国舅的檀板;对面的门上雕有九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取名为“九松图”,古代徽州人取“松”与“孙”的谐音,喻义多子多孙。
在梁托、斗拱、雀替上,一般采用圆雕。如,在休宁县陈霞村的一幢清代民居中,月梁上雕刻的是“双狮抢绣球”,四周饰以花鸟图案,左右对称,用圆雕和透雕相组合。在其梁托和檐条上,或饰以狮、虎、象、鹿,或刻上福、禄、寿、喜、八仙、罗汉及西游记中的人物等,雕法仍为圆雕。徽州木雕可表现的题材极为广泛,穿梭于古民居、古祠堂之间,常见的图案,既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文人骚客,也有民间喜闻乐见的八仙、郭子仪祝寿、刘备招亲、大闹天宫、元宵灯会等;还有表现封建伦理中的忠、孝、节、义题材的历史故事,如:岳母刺字、卧冰求鲤、杨家将、戚家军、周仁献嫂等等。渔、樵、耕、读、织等日常生活,逢年过节时的舞狮、跑旱船、闹花灯,庆功、祝寿、迎亲等也均成为徽州木雕艺匠们的雕刻题材。还有表现徽州山水风光的题材,如:黄山、白岳、绩溪“十景”、黟县“八景”等等。飞禽走兽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最常见的有“五蝠捧寿”、“鹿鹤回春”、“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喜鹊登梅”“(鹊)喜上(梅)眉梢”等等„„
徽州木雕艺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徽州版画艺术的深刻影响。在初期的作品中,只是在版画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加深雕刻的深度和层次感,在构图上也缺乏变化,也不再讲求透视的效果。雕镂手法逐渐由平面的浅浮雕向第一至二层的高浮雕和透雕上转变,线条造型上,趋于装饰趣味,风格较为粗犷奔放。但是,到清乾嘉后期,由于徽商巨贾们对雕镂装饰上高要求和不惜工本,促使雕镂技艺向细腻、繁复上下功夫。此时的木雕作品,不仅在构图上更注重变化和透视的效果,而且在情节内容上更注重表现形式。圆雕的技法也日臻成熟,使艺匠在构图上更多地汲取了中国绘画中诸多手法,雕刻的木雕作品更具审美倾向。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200—205页
〔材料二〕在宏村众多的老房子中,承志堂中的木雕可视为木雕中的精品。清咸丰年间,大富商汪定贵为建承志堂,专程请来了徽州最好的木雕匠,为其在梁枋上雕刻大型精细人物木雕,历时三年完成。来到承志堂前厅,正面额枋上是一幅长约二米、高五十厘米的木雕“唐肃宗宴官图”。图中雕有人物三十多个,姿态各异,神情喜悦,生动地再现了众官员围绕琴、棋、书、画娱乐活动的场面。在前厅仪门上嵌有一块长约三米的木板雕“百子闹元宵”。图中雕刻了100个孩童敲锣、击鼓、舞灯、放炮、踩高跷、划旱船的活动场景,个个生龙活虎,姿态万千。雕工之精细使每一个豆粒般大小的儿童脸部五官分明,表情生动。后厅堂是家中老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其额枋的木雕内容以祝寿和孝道题材为主。《郭子仪上寿图》讲的是郭子仪八十大寿时的祝寿故事。郭子仪是唐代大将军,他带兵出征屡战屡胜,在关键时刻他多次解朝廷于危难之中,他一心为国,功高盖世,却从不居功自傲,虽屡遭猜忌,但对朝廷忠心耿耿。不仅如此,他寿过八旬,七子八婿均为朝廷高官,子孙满堂,成为历史上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表现“郭子仪上寿”题材的画面形式很多,主要区别在画中的匾文上,其中有题“汾阳王”,有题“万寿亭”,还有题“九锡宫”。“锡”在古语中是“赐”意,九锡指皇帝赐给功臣或有权势诸侯的九种物品,“九锡宫”泛指皇上赏赐之意。
郭子仪被称颂为大富贵者和寿老,他完美的人生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他的故事以各种形式在民间传颂,在徽州尤以木雕表现这一题材为最多,无论在高官、巨贾的豪宅,还是在黎民百姓的房子里,都将这一传说故事雕刻于明显位置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徽州人的后代去追求忠心报国的理想和完美的人生目标。
在后厅堂的另一个额枋雕刻题材是《九族共荣图》,也叫《百忍图》。讲的是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堂的故事:一次唐高宗驾临张宅,见张家九世同居,和睦相处,甚为惊叹,便询问张公艺治家之道,张公艺并未直答而是连写了100个“忍”字,皇帝见此顿悟,便赐锦帛,树他为治家榜样,让人效仿。
──陆红旗《中国画里古村落宏村》,第41—45页
【解读】徽派的木雕受徽州版画艺术的深刻影响,明代多为浅浮雕,主要借助线条美感获得近乎平面的装饰美,构图缺少变化,风格粗犷奔放,不讲求透视效果。后来,雕镂手法逐渐向深浮雕和圆雕发展。到乾隆以后,雕镂技术趋细腻与繁复,多为深浮雕(又称高浮雕)和圆雕,注重构图的变化与透视效果,给人以玲珑剔透的美感。宏村承志堂的《唐肃宗宴官图》《郭子仪上寿图》《九族共荣图》都是徽派木雕艺术的代表作。
17.徽派砖雕
徽州砖雕艺术的起源应追溯到汉画像砖时期,自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代,徽州商帮的勃起,带动了徽州文化艺术的昌盛发达。徽州富商们的大兴土木,营建祠宇牌坊豪宅,使砖雕艺术精益求精,创造出美仑美奂的诸多砖雕艺术杰作。也从早期的粗犷、简朴,逐渐变得繁复华丽,蔚成了徽州砖雕艺术的徽派艺术风格。徽派砖雕一般主要用于民居的门罩、门楼及祠宇前的门楼、八字墙及神龛等。在徽州古村落中的豪富官宅,往往都饰以门罩或门楼,大门框上用水磨石青砖砌成向外凸出的线脚装饰,顶上覆以瓦檐,既实用又美观。有的为使门罩更为高大华丽,砌成牌楼形状,这就成了门楼。一些比较讲究的阀阅世家,往往在门框的上方,各嵌砌一根垂莲柱,柱下端各雕成一朵含苞初放的莲花,两柱间用两层横枋相连,枋上嵌饰以多种精美的砖雕图案。枋下的雀替和伸出垂莲柱外的枋头,另镶以单独的砖雕装饰。门楼的装饰则又较门罩更为精美华丽,在两柱一间三楼或四柱三间五楼的门楼上,由于梁坊等构件更多更复杂,砖雕的图案和装饰也会随之更繁复更精工。徽州的砖雕艺匠们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往往会根据构件的形状,雕制成集实用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作品来。如雀替、枋头处,多雕刻成神态各异的狮子;梁驮华板上则饰以优美动人的历史人物和花鸟图案;横枋上由于构件平展、面积最大,所以多雕刻一组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等场景。
砖雕的题材与石雕、木雕一样,题材也是极其广泛而丰富的。有以人物为主包括神话传说、戏曲场景、民间故事、民俗风情等方面。神话传说中有“八仙过海”、“南山求寿”、“蟠桃宴会”等;戏曲场景有“郭子仪拜寿”、“包公断案”、“古城会”、“刘备招亲”等;民间故事有“彩衣娱亲”、“春香闹学”、“牛角挂书”、“负薪苦读”、“武吉卖柴”等;民俗风情有“五子登科”、“百子图”、“五谷丰登”等;还有表现农耕生活的,如捕鱼、樵夫、撑船、推车、担水、纺织等等。
人物题材是砖雕艺术中最精工的部分,一般都镶嵌在门罩、门楼等建筑的显要位置。试想,在有限的空间里,在松脆的水磨青砖之上,在复杂的背景衬托下,要将人物的神情表现得惟妙惟肖,这需要极高的技艺。勤劳智慧的徽州砖雕艺匠们,如同“刀头具眼,指节灵通”般地,将人物的脸谱及身段手势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有一幅砖雕作品“官行图”,刻画出一位前呼后拥、神气十足的官员,骄横志得之气跃然砖上。花鸟动物为题材的砖雕作品,以狮子较多,有滚珠狮、大小狮、腾跃狮、对舞狮、立狮、坐狮等等,俯仰之间,神态可爱。象、麒麟、蝙蝠等被巧妙地组合在象征吉祥喜庆的图画之中;龙凤图案由于封建时代的礼仪限制,出现得较稀少。其他如鱼、雁、山鸡、猴、松鼠、画眉、鹊雀等也是常见的题材,以花卉植物为题材的砖雕作品中,除梅兰竹菊“四君子”外,还有葡萄、石榴、枇杷、荔枝、柑桔等。在许多题材的图案中,还在周边饰以折枝、缠枝、散花、丛花、锦地叠花及四方等几何形图案。在一幅名为“荷鹭图”砖雕作品中,两只盛开的芙蓉穿插于两朵含苞待放的蓓蕾之间,一只白鹭亭亭玉立于一隅,画面丰满而富有动感,观之赏心悦目。另外,琴棋书画、钟彝古玩等“博古”图案也是砖雕作品中屡见的。
明代的砖雕艺术风格古拙朴素,刀法刚劲洗练,气势雄浑厚实,较注重整体的艺术效果;技法一般为浮雕或浅圆雕,场景紧凑,画面较为单纯,人物样式也较雷同。因强调对称,层次少有变化,但却富于装饰意趣。
明末清初以后,砖雕风格渐趋细腻繁缛,更注重情节性构图。一块方砖之上,最多可雕成九层,深浮雕、圆雕、透雕的技法得以广泛地运用。以人物故事作品为例,前景用圆雕,中景的亭台楼阁用透雕镂空,背景的屋宇房舍等也要刻画得有一定深度。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207—211页
【解读】徽派砖雕,在明代多为浮雕和浅圆雕,场景紧凑,画面较单纯,人物式样也多有雷同,强调对称,层次也少有变化,但刀法刚劲洗练,气魄雄浑朴实,风格古拙朴素而富于装饰意趣。明末清初以后,也趋向细腻繁缛,更注重情节性的构图,并广泛采用深浮雕、圆雕和透雕的混合技法,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西递的砖雕门楼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18.徽派石雕
徽州石雕艺术多用于祠堂和住宅的基座、柱础、漏窗、栏板以及石牌坊的梁枋、柱头等处,在徽州古建“三绝”中具有特别的装饰意义。石雕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而且受到建筑构件功能的约束,因此,客观上要求构图、造型、雕刻方法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因材施艺。比如额枋、雀替因要仰视,宜施以高浮雕、镂空雕;石栏板上的图案要近观,故宜施以浅浮雕、高浮雕及线雕;漏窗须透空,所以要施以透雕。又由于石质的粗细硬度不同,也应选择不同的雕刻方法,以最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和质地美。比如质地坚细的石材,施以浅浮雕,既省工又耐久,且能表现细致复杂的内容;粗糙的石料容易雕刻,宜施以圆雕、高浮雕、镂空雕等,还可表现其古拙朴实的风格。石雕因受到建筑技艺的制约,单纯地强调装饰性,所以无法展开深广的思想内容,题材的选择上远不如木、砖雕那样宽广。但徽州的石雕艺术具有布局严谨合理的特点,能够巧妙地驾驭陪衬、烘托、对比、呼应等艺术手法,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艺术审美要求。并依次展示主次、轻重、疏密、虚实、起伏等艺术效果,有效地减弱了石牌坊等形体上的笨重感,给人以轻松、协调、优美的感受。
狮子是石雕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与木、砖雕相比,石雕狮子因材料的关系,显得形象高大、威武、气派。徽州石雕艺匠们充分发挥想象,将石狮创作的头大脸阔、额隆颊丰、箕口肉鼻,毛皮上有呈漩涡状的鬣毛,胸部饰以璎珞华锦,脖下挂着铃铛,俯首缩足,给人以亲昵可爱之态。石狮在雕法上属于圆雕,但徽州艺匠们同时也注重使用浮雕技法,以增强细部的装饰效果和审美要求。漏窗是徽派古建中用以畅光、通风和观景的构件,多以透雕的手法,将其雕成各种花鸟树木及几何图案。构图疏密匀称,灵活多样,造型优美,雕刻精美。我们常见的有方、圆、菱花、梅花、葵花、海棠、秋叶、蕉叶等形状。石栏杆上的华板,是石雕艺人大显身手的最佳地方,长方形的华板,如一幅展开的画幅,施以精细的雕刻,令人赏心悦目。此处常见的图案有《升腾图》《夔龙》《双马》山水画等题材。例如,在歙县北岸的吴家祠堂的石栏杆上,就雕刻有精美绝伦的“西湖十景图”。
石雕艺术的技艺方法比较多样完美。徽州的艺匠们当时已经较为普遍地掌握和具备了圆雕、半圆雕、镂空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及线雕等基本雕刻方法,而且刀法臻妙,功力深厚。“笔调单一则板滞,刀工变幻则神奇”。历经几百年风霜雪雨侵蚀之后,徽州的诸多石雕艺术品中,仍意趣盎然地供人们研究和鉴赏,散发出无穷的石雕艺术魅力。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第211—217页
【解读】在徽州古建筑中,石雕具有特别的装饰意义。由于受到建筑构件功能和石质粗细硬度的制约,工匠只能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分别采取圆雕、半圆雕、镂空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线雕等不同技法,以求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石雕的题材比较狭窄,无法表达复杂的情节和宏大的场面,工匠便在布局和刀法上下功夫,讲究布局的严谨合理,巧妙运用陪衬、烘托、对比、呼应等艺术手法,注重主次、轻重、疏密、虚实、起伏等艺术效果,给人以协调、优美的感受。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是徽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第二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含答案
清单一 柏拉图的生活经历与政治活动
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
1.出身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2.师从苏格拉底
大约在20多岁的时候,柏拉图结识了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跟随他学习哲学。3.外地游历
公元前399年,柏拉图先后到埃及和意大利等地游历,广泛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与各地学者商讨学术问题。
4.理想国
柏拉图针对各国政体存在的种种缺陷,苦心孤诣地设计出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试图付诸实际,但都失败了。
[深化认知]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对话体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开始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
清单二 柏拉图的教育活动
雅典学园
1.创建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阿卡德米学园。2.特点
学园不仅研究政治,传授进行政治活动的本领,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3.地位
雅典学园存在了800多年,是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学校。
清单三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1.主要哲学观点
柏拉图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
2.政治观点
(1)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部分,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
(2)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
(3)《法律篇》强调法治,即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3.重要作品
《理想国》《法律篇》等。
探究点一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
材料二 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曼诺篇》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请指出这一主张的现实意义。
[答案] 哲学主张: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实际上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论形成] 对柏拉图思想的分析评价 1.理念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科技创新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
2.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体现了建设和谐国家的追 求。
3.《法律篇》
柏拉图忽视了法律的性质,没有认识到如果法律不好,遵守法律也不会是正义的。探究点二 柏拉图的世界地位与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1)结合材料一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其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会实现吗?
[答案] 关系:政治家首先应是哲学家,即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目标:建立理想国。实现:不会。
材料二 不过在他(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也还有些积极的因素:他第一个指出教育的伟大政治意义,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内容,确定了心理构成的基本部分,规定了在当时看来广泛的学科范围„„主张女子应与男子受完全平等的教育„„为后世借鉴。
(2)简单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答案] 教育的政治性、重视学前教育、学习内容丰富、男女平等教育。
[结论形成] 柏拉图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1)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2)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组成。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真实、完美而永恒。感觉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虚假、残缺而变幻。两者是对立的。这是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虽然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
(4)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重视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
(5)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尽管人们对他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认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古希腊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体现在“探索人的理性”上。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A.道
B.理
C.理念 D.物质
解析:选C 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故B项错误;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理念,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世界的是物质,故D项错误。
2.波普(当代思想家)说:“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这里主要是说()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相等的影响 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 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
解析:选D 从材料“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可知柏拉图思想影响巨大,故D项正确。
3.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走向灭亡,一般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据此,柏拉图提出()A.统治者应兼具理智与美德 B.各城邦应实行民主政体 C.城邦公民应具有充分自由 D.城邦应实行严刑峻法
解析:选A 材料认为国家灭亡与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有关,因此统治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追求理智与美德,故A项正确。
4.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 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
解析:选B 材料主要说明借东西要还这种“美德”有时候也可能做坏事,用于杀人,所以人们要对此进行理性思考,不能盲从,故B项正确。
5.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解析:选C 柏拉图认为社会存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制定了法律,这些法律是针对问题而设立的,却让那些没有问题的哲学家也遵守,因此,强调了对这种不合逻辑政治的一种不满,故C项正确。
6.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解析:选A 理想可转化为现实,每个阶级的思想都是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他们虽然一起出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的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好后代的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要知道,神谕曾经说过:“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理想国》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柏拉图的阶级划分有什么特点?是否在宣扬血统论?(6分)(2)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怎样的体制?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不能变成现实?(8分)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内容,可知柏拉图将城邦公民分成了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部分,这属于等级制度,但他强调实际能力,因此不是在宣扬血统论。第(2)问联系《理想国》的内容归纳出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并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分析不能变成现实的原因。
答案:(1)特点:柏拉图将城邦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并认为这三个等级被先天性地赋予了不同的使命。柏拉图的阶级划分属于等级制度,但他并非宣扬血统论,因为他主张护卫者要根据具体的人的实际能力来确定他属于哪个阶级。
(2)社会结构: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统治者、军人、平民。体制: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军人担当对外御敌、对内保民之责,要有勇敢之德;平民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之德。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国家的统治者应 该由哲学王担任。原因: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了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哲学王的理想最终成为乌托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根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6分)(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问,从柏拉图理想国家的阶级构成和材料中的教育体系的关系,依年龄进行不同的教学,教育对国家的作用等方面概括其教育思想。第(2)问,材料单一,不能做到“全面”,且材料为后人的著作,不是第一手史料,材料还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不能做到“客观、严谨”。
答案:(1)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答出四点即可)(2)依据:不能。
理由:因为材料单一,无法求证(孤证不立);材料为二手资料,且可能带有材料选取者的主观色彩。
第三篇: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第课美国国父华盛顿
维农山庄的主人
1.北美殖民地
自1585年以后,一批接一批的英国人远涉重洋,移居北美,在陌生而危险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
①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在20余年中相继建立了6个殖民地。至此,英属北美已
②初具规模。„„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对殖民地进行重组„„至此英国在北美的殖民体系基本确立。同时,殖民地经过长期的动荡,社会政治秩序也大体稳定下来。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解读】《美国通史》全面地论述美国独立以前北美的人文地貌、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的变迁,视野开阔,见解新颖,论述精辟,资料丰富。
这段材料显示:①北美殖民地的大部分居民为英国移民,与英国有紧密的关系。②北美殖民地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稳定,已经初步具有统一社会的雏形。
【注释】①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家族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建立的王朝。1503年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斯四世与英国国王享利七世的女儿结婚。其后裔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继承英国王位,是为英王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②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英国一场和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在1688年到1689年。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史称光荣革命。
2.七年战争
〔材料一〕1756年威廉·皮特接掌北美英国殖民地政权后,为了扭转之前在与法国人争夺北美殖民地战争中失利的局面,北美英军制定了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形势逐渐好转。1759年英军长驱
①直入,直逼法属加拿大的战略重镇魁北克城下。英军凭借海军优势,水陆合围,切断该城与外界任何联系,9月初攻进城内。随后法军屡次战败,被迫从北美全面撤退。1763年2月,英法两国签订《巴黎和约》,法国正式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法国在北美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殖民竞争,制胜的因素多种多样,而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实力。其时英国在生产技术、工业组织和经济结构方面均处于重大变革的开端时期,经济实力趋于增强,海上运输和作战的能力迅速提高。相反,法国„„人员和物资匮乏,殖民地居民和士兵常为缺少食物苦恼,无法维持长期的战争。可见,英国之最终取胜,实有不得不然的根由。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解读】在北美进行殖民角逐的欧洲国家,先后有西班牙、法国、英国、瑞典和荷兰等国。经过一系列的争夺最终在北美处于优势的是英国和法国。两国之间不可避免地为了争夺北美殖民地发生争夺,1756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确定北美霸权归宿的总决战。经过七年的战争,最终法国人彻底失败,导致法国在北美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战争的经过是以法国失败结束的。②战争胜败很大程度上依赖本国经济实力的高低,英国由于工业各方面比较发达,综合国力强于法国,因此最终战胜法国是必然的。
【注释】①魁北克城:魁北克城(Quebec City)是魁北克省省会,加拿大东部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在这里,河面收缩到不足1 000米宽,形势险要。魁北克城犹如一头雄狮,扼守着这条水路的咽喉要道,因此,它素有“北美直布罗陀”之称。“魁北克”在印第安语中就是“河流变窄处”的意思。
3.对弗吉尼亚军官的讲话
①“我愿意诚挚地以此相劝:对待各项任务,务必忻然接受并坚定果敢地执行。„„作为一名军官,并不仅是因为有了军官的委任,而是要有军官的行动;对一个军官决不是只要有军官的头衔,而是有更高于此的要求。„„还应该匀出时间充实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请你们信赖,大家都会得到最公正的对待。我将把了解各人的功绩,奖励那些表现勇敢为国立功的人,作为我最乐于从事的职责。我愿意向你们保证,我的行为绝不会为偏好所左右,也绝不会由于成见而使任何人受到伤害。在我执行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做到赏罚分明,决无丝毫的偏颇。”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解读】《华盛顿选集》原名《华盛顿书信与演说集》,是关于华盛顿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信件及演讲稿的合集。
这段话是华盛顿在就任大陆军总司令时对军官们的讲话。从中可以看出:①华盛顿具有作为一个司令官所必备的素质,懂得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鼓舞士气。②华盛顿对战争的决心,以及他对军队的期待,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注释】①忻(xīn):同“欣”。
领导独立战争
4.波士顿倾茶事件
①1773年5月,英国政府为了帮助关系密切的东印度公司度过财政困境,制定《茶叶法》,授权东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销售茶叶,并对每磅茶叶征收3便士进口税。„„东印度公司在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地建立仓库,谋求茶叶垄断,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12月16日晚,大约30—40个化妆成印第安人的波士顿人,将停泊在港口的船只上价值9万英镑的茶叶倾倒在水中,使海港变成了一个“大茶壶”。„„消息传出,其他地方港口相继发生销毁东印度公司茶叶的事件。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解读】在倾茶行动中,北美反英人士为什么假扮成印第安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多元文化主义者可能从中看出美国革命的“多元文化”色彩或白人反英派的“种族意识”。实际上,这种伪装的做法可能是为了规避“违法”和破坏“财产权”的罪名。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英国对殖民地横征暴敛,意图垄断北美市场,使殖民地成为被掠夺的附属地。②北美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③北美人民的反英情绪已日趋高涨,斗争越来越激烈。
【注释】①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
5.第一届大陆会议
〔材料一〕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对殖民地采取高压政策,但殖民地居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拒不赔偿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损失„„人们抵制进出口贸易,不消费进口商品。波士顿民众在塞缪尔·亚当斯等人的领导下举行会议,发布抵抗的决议。„„宾西法尼亚、纽约市、弗吉尼亚纷纷发表决议,指责议会封闭波士顿港的措施为违背宪法,危害了殖民地的自由„„总督邓莫尔勋爵当即解散了议会下院。这些议员不肯就此罢休,他们在威廉斯堡的罗利酒馆开会,提议召开一次13个殖民地代表大会,商讨如何应付局势。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的木工大厅举行。除佐治亚①之外,其他12个殖民地均有代表参加„„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举动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何种影响,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商讨对策,迫使英国放弃高压政策。„„起草和通过了《权利宣言》、《陈情书》、《致英国人民书》等文件,申述北美居民的不满原由,声明他们并非谋求脱离英国而独立,只不过是要捍卫他们为英国人所拥有的种种不可剥夺的权利。„„随着形势的发展,这次大陆会议并没有向英国议会递交请愿书。10月20日,大陆会议通过的《联合宣言》指出,英国的政策已经威胁到殖民地居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各殖民地必须联合起来,共同采取抵制行动。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解读】英国在北美的高压政策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促使北美殖民地逐步走向团结。
材料显示:①北美殖民地居民意识到自由和权利的重要,逐步走向团结,一致抵抗。②从单纯的反抗走向了在经济上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压榨,政治上追求权利和自由。③前期北美殖民地民众追求的并没有达到的独立的范畴,只是想迫使英国减少对殖民地的经济剥夺,政治上给予应有的权利和自由。而后期,在英国不放弃高压政策下,殖民地逐步统一了行动,开始追求权力自由和国家独立。
【注释】①佐治亚: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中的一个州。
6.来克星顿的枪声
〔材料一〕英方史密斯起草的战斗情况说明:英军的行动早为北美人士探知,一路上不断有报警的钟声;皮特凯恩率部前行,在一片草地上遇到一群“武装的当地人”;英军并不想伤害他们,只要他们解散;但他们不服从,英军就要缴他们的武器,结果当地人在散开时发生混乱,有一个人开了枪,另有数人跳到墙后射击,英军只得还击,打死他们中的几个;在英军返回波士顿的路上,又有人从墙后、沟里和树后向他们开枪。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反英人士约瑟夫·沃伦起草的一份战斗情况说明:英国正规军进军康科德①时途经列克星顿②,当地聚集的居民看到英军,就自动散开,但英军首先挑起事端,向居民开枪,打死8人,打伤数人,而且英军一直在射击,直至中弹的人全部逃开;在继续向康科德行进的路上,英军又向许多当地人开枪,于是双方发生对射;英军在撤回查尔斯敦③的路上,沿途毁坏民房,将赤裸的妇女儿童赶到街上,将待在屋内的老人无端射杀。
──李剑鸣《美国通史》第一卷
【解读】1775年初,英军总司令盖奇得知反英人士在康科德藏有军火。4月19日,他派出一支军队准备对康科德实施突然袭击,在行军的途中路过来克星顿,与当地武装村民发生冲突,爆发了引起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战。
这原本只是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但由于它引发的是一场英美两国历史的重大战争,因而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在这个关口,谁先开枪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殖民地已经走上了和母国武装对抗的道路,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影响全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
从双方对谁先开火的陈述看,这场战争是必然会发生的;当矛盾积累的超越某一临界点时,质变必然产生。反英人士的陈述不乏夸大之词,但这也正说明了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已到了非要用战争手段来解决不可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独立战争已取得了雄厚的民众基础。
【注释】①康科德:位于波士顿的西北郊,属于新英格兰地区。②列克星顿:即来克星顿,位于康科德镇,距波士顿不远。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③查尔斯敦:优良港口,距离波士顿不远。
7.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材料一〕议长先生:虽然我深知此项任命所给予我的崇高荣誉,但我仍感到很不安,因为我的能力和我的军事经验恐怕难以胜任这一要职。鉴于议会的要求,我将承担这一重担,并愿竭尽所能为这一神圣的事业效力。对于他们批准任命时杰出的证词,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为了避免误解,损及我的名誉,我请求在座的诸位先生记住,今天我在此诚心诚意地表明我认为自己不配享有给予我的荣誉。至于待遇,先生,请允许我向议会表明,对金钱的考虑是不能促使我牺牲家庭的舒适与幸福来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的,我也不想从中牟利,我将把一切开支如数入账。我相信他们会给予报销,这就是我的希望。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材料二〕我最亲爱的:此际我正写信给你,要谈的事使我满怀难以言喻的忧虑。当我想到你将为此感到不安时,愈感忧心如焚。大陆会议已决定,为保卫美利坚事业所征集的全部军队,将由我指挥,而且我必须立即前往波士顿接受这一任命。„„生命总是无常的。趁着头脑清醒,心情平静,在力所能及时料理一下眼前的事务,每个谨慎的人都会认为是有必要的。我一到这里(因我离家前没有时间)就请彭德尔顿上校按我的口授为我起草了一份遗嘱,我现随信寄去。我如战死沙场,我希望我为你做的一切准备将使你感到满意。就此搁笔,我还有几封信要写,盼代我向你的朋友们问好,并请你放心,亲爱的帕齐,最真诚的问候。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解读】材料一是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决议“任命一位将军指挥已建立及待建立的大陆军以保卫美利坚的自由”,经过投票,一致选定乔治·华盛顿。翌日,议长即正式以此通知华盛顿,函中华盛顿为此作答。材料二是华盛顿接到任命书之后给妻子帕齐的一封信。
从这两段材料可以看出:①华盛顿对战争充满了渴望,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的独立做出最大的贡献。②华盛顿的人格高尚,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③华盛顿为国家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尽早开始征途,他来不及与心爱的妻子道别,提前写好了遗嘱,这是需要很多的勇气才能做出来的,也更说明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个人品质。
8.《独立宣言》
〔材料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言开宗明义地阐述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即“一个民族解除他们同另一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和上帝意旨,采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的权利。它指出,由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所以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公布”。它阐述了一种政治哲学──人民主权思想,即:
一、“人类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能出让的权利,其中如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二、“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利,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三、任何政府破坏这些权利,就是暴虐的,人民便有权改变或废除这个政府,建立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这样才最可能达到他们的安全和幸福”。宣言还列举了约25种对英王的不满,如“他曾拒绝批准为公共福利所必需的法律”,“不得我们的同意,即向我们征税”,等等。《独立宣言》庄严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的宣布使北美殖民地的武装起义转变为一场独立战争。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我们取消一切对于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在我们和大不列颠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全部断绝,而且应该断绝;我们以自由独立国家的地位,有全部的权利来宣战、缔和、联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有权采取的一切行动。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美国通史》第二卷主要讲述了美国自18世纪70年代反英独立战争,直至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前的建国初期阶段。
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继承了欧美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约翰·洛克等人的天赋人权思想,而且他用“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了洛克阐述的财产权利,从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它集中表达了美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将资产阶级所要求的权利用政治文献的形式肯定下来。它揭露以英王为首的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劣迹,表达了北美殖民地人民联合抗英、争取独立的坚强决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立人权原则,在当时欧洲大陆还是封建专制制度统治的条件下,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材料显示:①北美殖民地民众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并要求民族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②采取宣言的方式,正式与英国决裂,预示着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
【注释】①大不列颠:指英国。
9.萨拉托加大捷
〔材料一〕1777年,英军为扑灭北美人民的抗争,加大进攻力度。华盛顿努力加强大陆军的北方军„„10月在比米斯高地激战,英军受到重创。在比米斯高地之战中,英军死伤5倍于美军,两①②天后,柏高英撤至萨拉托加附近。美军以优势兵力切断英军的撤退路线和后勤供应线。„„10月17日,柏高英及其6 000官兵投降,大量物资也落于美军之手。萨拉托加大捷消除了来自加拿大的英军的威胁。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胜利使爱国者深信,他们将能最终取得胜利。同时,这次胜利促成了法美同盟的建立,从而使美国的独立战争转化为一场国际战争。“美国人的胜利给反叛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鼓励犹豫不决的法国公开卷入,站在殖民地人民一边。”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法国于12月听到萨拉托加战役美军大捷的消息,意识到美国人可能取得胜利。同时,法国也了解到英国政府首脑诺思勋爵为阻止法、美建立同盟,派特使于1777年12月和1778年1月③与富兰克林晤谈,商讨和解的条款,表示“除了独立一词外”,英政府愿同意美国人提出的一切要求。法国为削弱英国,在欧洲重新形成权利平衡,使法国恢复昔日的强大地位,也为了保持它在北美的利益,于1777年12月17日宣布承认北美合众国独立,并于1778年2月同美国签订了两个条约,其中的法美同盟条约规定:“在宣布结束战争的条约或一些条约正式地或法定地保证美国独立以前,双方互相担保不放下武器。”„„法国参战后,西班牙于1779年、荷兰于1780年相继对英宣战。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材料显示:①华盛顿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善于用兵。②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突出显示了北美人民的战斗能力,也打消了国际上有心援助北美的国家的疑心,为美国最终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支持。③欧洲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国为了欧洲权利平衡,不想英国一家独大,趁机支援北美。而其他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方面有仇的国家也纷纷对英作战,这些都是北美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不可缺少的因素。
【注释】①柏高英:英军将领。②萨拉托加:美国纽约州的一个城市,位于哈得孙河东侧。③富兰克林(1706—1790):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
10.约克敦战役
①康华理进入弗吉尼亚后,在约克敦驻扎。这里易受海、陆两方面的进攻。华盛顿利用了康华理的策略错误,提出了以美、法军队和法国海军联合围歼康华理部队的计划。„„美军在纽约城方面佯攻,以迷惑克林顿,却把法、美大部分部队迅速而秘密地运动到弗吉尼亚。法国舰队控制了海湾,封锁了康华理的海上退路。美、法联军以16 000的兵力,即相当于英军兵力的一倍,包围约克敦。克林顿来不及救援。康华理坚守数周后于10月19日率7 157名官兵投降。约克敦的胜利最终结束了战争。与此同时,法国、西班牙和荷兰也在同英国作战。欧洲其他5个强国组成了反英的“武装 7 中立”。而在英国国内,由于失业人数增多等原因出现了群众的广泛的不满情绪,反对派力量增强,使英国国内的统治出现危机。1782年2月,英国议会以多数票建议结束在美国的战争。这样,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最后就靠外交谈判了。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约克敦战役是北美独立的决定性战役,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彻底结束了北美的战争局面,也迫使英国通过外交方式来商谈北美独立的问题。②独立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华盛顿的军事决策必不可少,而国际上的援助也同等重要,法国、西班牙、荷兰的参战都对英国造成很大的影响;英国国内局势不稳也是迅速结束战争的一个有力条件。
【注释】①康华理:美国独立战争最后决战时的英军统帅。
11.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取消了英王直辖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否定了传统的君主制和贵族统治,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制;推动了宗教自由,促使美国政治上的政教分离;推动了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教育;克服了资产阶级发展的障碍;与英国的分离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但是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奴隶制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革命的结果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它是狭隘的,资产阶级和奴隶主独占了胜利果实,工匠和农民套上了资本剥削的枷锁,契约奴①、印第安人、黑人和妇女仍处于无权地位。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北美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限于时代的局限,它亦有不足之处,但是,它的功绩还是主要的。尤其是在国际上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推动了英国的激进改革运动;推动了爱尔兰的改革运动;直接影响了自1789年开始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法国殖民地海地和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经过长期斗争,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挣脱了法、西、葡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独立国家。
材料显示的是它在美国国内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也有它不彻底的一面。
【注释】①契约奴:17—18世纪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一种役使的白人劳动力。亦译契约佣工,俗称“白奴”。多为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劳苦大众。由于贫困或政治宗教的原因,只得前往新大陆寻找较好的机会。但由于付不起路费,而与船主或雇主订立契约,以3~7年无偿劳役抵偿船资。
主持修宪
12.《邦联条例》
第二条规定了各州在邦联中的地位和权限。“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
第三条阐明各州组成邦联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共同防务、保障自由及相互间的和共同的福利”,以及规定了加入邦联各州的责任和义务。
第六条规定了对各州的限制。主要是限制各州的外交权和部分战争权。
第七条规定了各州陆军军官的任命权限。“所有上校及上校级以下军官,应由招募军队的州立法机关任命”。
第九条规定了邦联国会的职权。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解读】由《邦联条例》可以看出:①邦联政府只有一个一院制国会,而没有独立的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②中央政府权力太小,各州权力大。各州保留着主权、自由和独立,拥有除外交之外的一切重大权力,实际上,13个州还是一个个真正的国家。这就为以后的分裂危机埋下了隐患。③但是它的制定使美国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有力地领导了对英战争并赢得胜利,使独立宣言所宣布的目标得以实现。④它也粗略地勾画出美国联邦制的轮廓,为美国宪政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13.谢司起义
1785年至1786年间美国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萧条,经济十分混乱。1786年马萨诸塞州发生谢司起义,起义军推举参加过独立战争的丹尼尔·谢司为领袖。9月,起义军把政府军赶出该镇。此后,谢司率部转战该州西部地区,开监释放负债被监禁的穷人。„„1782年2月,疲惫的起义军终于被击溃。谢司本人被捕。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谢司起义是因债务所逼走投无路的农民一次自发的反抗。起义军的斗争目标并没有超出改良的范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义要取得最后胜利是不可能的。谢司起义的一个主要政治 9 意义,就在于它集中暴露了邦联体制下国家政府软弱无力的弊端。起义震动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使统治阶级中的大多数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认识到,废除邦联体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体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样,谢司起义就成为修宪运动中的一付催化剂,推动了制宪会议的顺利召开。
材料显示:①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政府政策不力,农民对新政府失去信任,甚至走上推翻政府的道路。②邦联政府虽然松散,但是还没有走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当时的国内状况还未到不可收拾的情况。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14. 1787年宪法
宪法全文由一个序言和七项条款组成,内容十分简明,共约6 000余字。
序言没有开头予以标明,是以宪法的首句表示其序言性质。它阐明了制定新宪法的目的:“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建设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宪法七条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条规定了国会的产生及其职权,共十项。
第二条规定了总统的产生及其职权,共四项。
第三条规定了司法机关及其职权,共三项。
第四条规定了州际关系、合众国与各州关系,共四项。
第五条规定了修改宪法的方式和程序。
第六条强调了宪法和国家法律的最高法律地位;对邦联政府责任的承接;对联邦宪法的维护。
第七条规定了宪法生效的条件。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解读】邦联的种种弊端早就引起了美国各阶层有识之士的不满。华盛顿也认为软弱的邦联推迟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谢司起义的冲击使美国各州国家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有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意识”。双方均认为必须遏止从美国革命中萌生的“过分民主”。1787年2月,邦联国会致函各州,要求派代表参加将于是年5月召开的修改邦联条例的会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序言虽短,但它提出了两项主要原则。一是国家主权由州转移到合众国。二是废除邦联制,实行联邦制。②从宪法的内容看,联邦政府的权力极大地加强了,它拥有了一个主权国家所应拥有的主要权力。③这部宪法还不是一部中央集权的宪法,因为各州还保留着相当大的自治权,凡宪法未明文划归联邦政府的权力,都保留给各州政府。
15.三权分立
在联邦宪法中,三权分立①原则不是像在州宪法中那样明确表述出来的,而是像联邦制的表述一样寄于宪法条文中。它分别体现在宪法第一、二、三条的首句: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置的下级法院”。
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权力的分立和权力的制衡。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解读】联邦政府的三个权力部门互相分立,又互相制约。总统运用否决权制约国会,运用任命法官权制约联邦法院;国会运用批准权制约总统任命的官员、设置的机构、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所需要的经费预算,运用同样的权力制约对联邦法院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运用司法审查权制约总统的行政法令和国会立法。
我们可以看出:①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意义。②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有利于防止集权暴政,有利于民主的发展。
【注释】①三权分立:三权分立首先是一种理论学说,它阐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基本政治原则。三权分立思想最早可上溯到古代希腊、罗马。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出于只有建立优良健全的整体才能消除动荡不安的政局的目的,提出了政体三要素论。
首任总统
16.担任总统
〔材料一〕“处于我的地位,如触及这一问题,即使以最秘密的方式征询别人意见,也难免行为失检之讥;而且,我还担心,过早表露不安的心情,可能被误解为自吹自擂,蓄意自诩为候选人,11 引人注意。我目前尚有些许自知之明,假如选举人能将选票投向他人,使我不致因必须作出接受或拒绝的抉择而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我将深感欣悦。”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材料二〕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同胞们:本月14日收到根据两院指示送达给我的通知。阅悉之余,深感惶恐。我一生饱经忧患,惟过去所经历的任何焦虑均不如今日之甚。一方面,因祖国的召唤,要我再度出山,对祖国的号令,我不能不肃然景从。然而,退居林下,系我一心向往并已选定的归宿。我曾满怀奢望,也曾下定决心,在退隐之地度过晚年。对此退隐的居所,除喜爱之外,已经习惯;看到自己的健康,因长期操劳,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日益衰退之时,对之更感需要和亲切。另一方面,祖国委任我以重任,其艰巨与繁剧,即使国内最有才智和最有阅历的人士,已将自感难以胜任,何况我资质鲁钝,又从未担任过政府行政职务,更感德薄能鲜,难当重任。„„我对祖国的热爱激励我以满怀愉悦的心情展望未来„„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解读】1789年2月4日,60名总统选举人投票,因为在独立战争中的杰出军事才能和个人的高尚品质,一致选举华盛顿为美国第一届总统。第一个材料是华盛顿回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信,信中对他提出华盛顿是否会积极参加竞选总统的疑问给予答复,表达了自己无意去担任总统的职务,但也透露出担任的意向。第二个材料是华盛顿向国会两院发表的第一次就职演说。
由材料可知华盛顿开始并没有出山执政的愿望,但他在得知自己当选以后,还是毅然地接受了这一职务。他深知这一重任的份量。当时各种问题堆积如山,外有列强心怀叵测,战争阴云仍笼罩着美国,内有各州纷争未息,分裂的危险尚未根除。经济上,国家公共信用扫地,求贷乏术,而债务利息却扶摇直上。邦联政府除了债务以外什么都没有留下,而新政府的建设又无任何先例可循。一切都得靠自己亲手开创。
17.完善体制
华盛顿担任总统后,面对邦联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人事上,他基
①本上做到了打破狭隘的地方观念,唯才是举。任用汉密尔顿为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制定经济政策,整顿关税;制定公共信用法案,恢复国家信用;设立国家银行,吸收国内外投资;鼓励制造业的发
②展。外交上,华盛顿任用经验丰富的杰斐逊为外交部长。杰斐逊实施巧妙的外交政策,周旋于英法两强之间,在欧洲列强发生战争时采取“中立”政策,为美国的发展赢来国际空间。对待内部官员的纠纷,华盛顿实行两不相偏的“中间道路”,努力协调政府机构运作。在总统任职上,他反对中央过度集权,支持三权分立,并主动提出在总统任职期满后卸职引退,从而在全国政治生活中树立了两届总统任期的传统。华盛顿确立了宪法的权威,组建了有效的政府,使经济发展走上了正轨,收回在邦联时期被外国占领的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保持了和平;并且在政治和法律上开创了许多良好的先例。华盛顿的高尚的品格和行为都堪称后世的楷模。华盛顿为美国的独立解放事业,为创建一个新生的美国做出了当时别人所无法取代的贡献。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解读】华盛顿作为亲手缔造了美国的一位开国元勋,受命于美利坚民族危难之际,执政于合众国初创之时。在美利坚民族由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转变为百废待兴的和平建国时期,由君主政体转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历史转折点上,华盛顿被人民推上历史舞台。在他的支持下,美国开创了当时世界上最为民主的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在为自己国家建功立业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中,不乏富有政治才干、擅长权术的统治者,然兼具高尚德性、坦诚正直者不可多得。华盛顿追求权力但不迷恋权力;身处权力顶峰但不被权力腐蚀;企求声誉但不欺世盗名;在两届总统任期期满之际,他毅然卸职隐居,开创总统不过两任的先例。历史的转折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伟大的,也充满危险;一个能够在这样严峻的关键时刻引领民族、国家的航船绕过暗礁险滩,胜利抵达彼岸的历史人物,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华盛顿不愧为值得他们万世敬仰的“美国国父”。
【注释】①汉密尔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尼维斯岛的移民,在独立战争中有杰出表现。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也是一个讲求实际的资产阶级政治家。②杰斐逊: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第3任总统,民主共和党创始人。
第四篇:2016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梁启超论说康有为早年学事
先生以十九岁丧大父①。年十八,始游朱九江②先生之门,受学焉。九江者,名次琦,字子襄,粤中大儒也。其学根柢于宋明,而以经世致用③为主。研究中国史学、历代政治沿革得失,最有心得,著述甚富„„先生从之游,凡六年,而九江卒。其理学政学之基础,皆得诸九江。九江卒后,乃屏居独学于南海之西樵山者又四年。其间尽读中国之书,而其发明最多者为史学。究心历代掌故,一一考其变迁之迹,得失之林,下及考据、词章之学,当时风靡一世者,虽不屑屑④,然以余事及之,亦往往为时流所莫能及。又九江之理学,以程朱⑤为主,而间采陆王⑥。先生则独好陆王,以为直捷明诚⑦,活泼有用,故其所以自修及教育后进者,皆以此为鹄⑧焉。既又潜心佛典,深有所悟,以为理性之学,不徒在躯壳界,而必探本于灵魂界。遂乃冥心孤往⑨,探求事事物物之本原,大自大千诸天,小至微尘芥子⑩,莫不穷就究其理。常彻数日夜不卧,或打坐,或游行,仰视月星,俯听溪泉,坐对林莽,块然无俦,内观根意,外察物相,举天下之事,无得以扰其心者,殆如世尊起于菩提树下,森然有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之概。先生一生学力,实在于是。
──梁启超著《南海康先生传》
【解读】这是梁启超为康有为写的传记中,介绍传主早年学事的一段材料。梁启超写此传时,康有为尚健在,当时正值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梁他们流亡国外,继续从事相关政治活动。该传发表于1901年12月的《清议报》,共9章,此段材料出自第3章《修养时代及讲学时代》,介绍了康有为年轻时投师及自修的为学经历和学术变迁特点。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和维新战友,对传主的有关情况应该是了解得比较确实的。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体察:①康有为年轻时也是接受的传统教育,拜岭南大儒朱次琦为师。乃师虽然不是新学人物,但为学以经世致用为主,这对康有为当有积极影响。②朱次琦去世后康有为在西樵山自修的数年间读书多而杂,从经史之学到考据、词章之学,从陆王心学到佛学等等。其状态也颇有非常之处,似陷于一种艰苦探索似悟非悟的境界。③所谓“先生一生学力,实在于是”之说,道出了康有为此期为学悟道对其一生学力的奠基作用。当然,这时他还没有明确的维新思想,但其特定状态,为一旦与新学接触便会产生热衷之态和顿悟之感,提供了一种境界上的过渡基础。
【注释】①大父:祖父。②朱九江:即朱次琦,广东南海人,因讲学于九江乡礼山学堂三十年,人惯以“九江”称之。③经世致用:是指将学问用于治理世事方面使之发挥尽大作用。④不屑屑:不介意的样子。“屑屑”亦有琐屑、细碎的义项,这里似非此意。⑤程朱:指宋代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理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⑥陆王:指宋代的陆九渊(抚州人,因乡居贵溪之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和明代的王守仁*,理学心学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⑦明诚:明哲真诚。⑧鹄(gǔ):箭靶的中心,比喻目标、目的。⑨冥心孤往:潜心苦思,无伴独行。⑩微尘芥子:比喻微小事物。芥子,芥的种子,很细小。块然无俦(chóu):孤独没有伴侣。根意:根本之意。殆如世尊起于菩提树下:大概就像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于菩提树下那样。世尊,指佛祖释迦牟尼。菩提树,佛教徒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便将该树称为菩提树。森然:形容森严可畏。
2.梁启超述康有为接触西学
(先生)既出西樵①,乃游京师。其时西学初输入中国,举国学者,莫或过问。先生僻处乡邑,亦未获从事也。及道香港、上海,见西人植(殖)民政治之完整,属地如此,本国之更可知。因思其所以致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②所译出各书尽读之。彼时所译者,皆初级普通学,及工艺、兵法、医学之书,否则③耶稣经典论疏耳,于政治哲学,毫无所及。而先生以其天禀学识,别有会悟,能举一以反三,因小以知大。自是于其学力中,别开一境界。
──梁启超著《南海康先生传》
【解读】这一段材料出处同上条。叙事时序上也是承接前者的。康有为出西樵山后,于1879年有游香港,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以为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之夷狄视之。1882年过上海,进一步与西方文化事物接触,更激发了他研究西学、考察和借鉴西方政治的热情,故大量购读西学书籍。当时所阅及的西学书籍虽然内容范围上尚有较大局限,但毕竟是开辟了一个既往未曾涉及的新领域。他由西方有关政治、文化事物受到启发,再反观清朝的社会现实,维新思想和志向由此而发。将这条材料与上一条材料联系起来可以体察:①康有为的学识和思想层次,在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事物和西学前后,具有质的差别。②按材料中的说法,康有为最初接触到的西学也多数技艺层次者,但他有所谓“举一以反三,因小以知大”的悟性,故能“别开一境界”。这不能说没有道理,就此而言,个人素质条件和思想追求的因素的确值得重视。不过又要注意到,康有为也决不是先知先觉,而是在所初涉西学知识的启发下,继续向更高层次探求,有的放矢地不断扩大阅读、研究的领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不会停止于初涉范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注释】①西樵:指上条材料中所说的西樵山。②西教会:当指西方国家基督教会在华有关机构。如由英、美新教教士在上海创设的广学会,就出版过大量西学
*浙江余姚人,以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人称“阳明先生”。
书刊。③否则:这里为“要不就是”的意思。
3.康有为呼吁明定国是,一意维新
殷忧①所以启圣,外患所以兴邦,不胜大愿。伏愿皇上因胶警之变②,下发愤之诏,先罪己以励人心,次明耻以激士气;集群材咨问以广圣听,求天下上书以通下情;明定国是③,与海内更始④;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纡尊降贵⑤,延见臣庶,尽革旧俗,一意维新;大召天下才俊,议筹款变法之方;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大校天下官吏贤否,其疲老不才者,皆令冠带⑥退休;分遣亲王大臣及俊才出洋,其未游历外国者,不得当官任政;统算地产人工,以筹岁计豫算⑦;察阅万国得失,以求进步改良;罢去旧例,以济时宜;大借洋款,以举庶政⑧。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然后破资格以励人才;厚俸禄以养廉耻;停捐纳⑨,汰冗员,专职司,以正官制;变科举,广学校,译西书,以成人材;悬清秩功牌⑩,以奖新艺新器之能;创农政商学,以为阜财富民之本;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若卫生济贫,洁监狱,免酷刑,修道路,设巡捕,整市场,铸钞币,创邮船,徙贫民,开矿学,保民险,重烟税,罢厘征,以铁路为通,以兵船为护: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康有为著《上清帝第五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解读】这段材料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该书撰于1898年1月。当时德国借端已经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已见端倪,形势危急。康有为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第五次上清帝书(他第一次上书是在1888年,“公车上书”算其第二次上书,后续有上书)。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痛陈对时势的忧愤,提出维新救国的建策。此段材料中,就涉及到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内容。所谓“明定国是,与海内更始;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尽革旧俗,一意维新”;“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等项,可视为其最重要的原则性事项。所涉及的显然已不仅仅是一般的政务改革,而且也包括诸如“国会”“宪法”之类的政治制度方面的事情。这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康有为的民主政治思想。至于其他若干政务改良事项,不少也当属于以前未有的“新政”。
【注释】①殷忧:深切的忧虑。②胶警之变:德国借口1897年11月发生的山东巨野教案(两个德国传教士被杀),很快出兵强占胶州湾,进而提出一系列侵略要求,造成严重事变。③国是:国策,国家大事。④更始: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从头开始。⑤纡尊降贵:谓地位高的人谦卑自抑,屈尊俯就。⑥冠带:帽子和腰带,借指士族、官吏。⑦豫算:即预算。豫,通预。⑧庶政:各种政务。⑨捐纳:旧日政府准许士民捐资纳物卖取官职、荣衔或某种资格,清朝许多时候亦实行,晚清一些时候尤滥,为一项明显的弊政。⑩清秩功牌:颁给清贵之官的功绩奖牌。厘征:厘金的征收。厘金本是清朝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经费而开征的一种额外商税,事后延续下来,持续到民国年间。知戴:知遇感戴。
4.启超论说“君政”与“民政”
〔材料一〕欧洲自希腊列国时即有议院,论者以为即今之民政。然而吾窃窃①焉疑之。彼其议政院,皆王族世爵主持其事,如鲁之三桓②,郑之七穆③,晋之六卿④,楚之屈景,父子兄弟,世局要津⑤,相继相及耳。至于匹夫编户,岂直不能与闻国是,乃至视之若奴隶,举族不得通籍⑥。此其为政也,谓之君无权则可,谓之民有权则不可,此实世卿⑦多君之世界也。度其为制也,殆如英国今日之上议院,而非英国今日之下议院。周厉无道,见流于彘⑧,而共和执政;滕文公行三年之丧⑨,而父兄百官皆不悦,此实上议院之制也,不得谓之民政。若谓此为民政也,则我朝天聪、崇德⑩间,八贝勒并坐议政,亦宁可谓之为民政也。俄史称俄本有议事会,由贵爵主之,颇有权势,诸事皆可酌定。一千六百九十九年,大彼得废之,更立新会,损益其规,俾权操于已(见《俄史辑译》卷二)。俄之旧会,殆犹夫希腊、罗马诸国之议院也,犹多君之政也,俄之变多君而为一君,则自大彼得始也。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有定一之等,有定一之时,如地质学各层之石,其位次不能凌乱也。今谓当中土多君之世,而国已有民政,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
──梁启超著《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
〔材料二〕启超曰:吾既未克读西籍,事事仰给于舌人,则于西史所窥知其浅也。乃若其所疑者,则据虚理比例以测之,以谓其国既能行民政者,必其民之智甚开,其民之力甚厚,既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权主治之理,此犹花刚石之下,不得复有煤层,煤层之下,不得复有人迹层也。至于希、罗二史,所称者其或犹火山地震喷出之石汁,而加于地层之上,则非所敢知,然终疑其为偶然之事,且非全体也,故代兰得常得取而篡之,(西史称借民权之名以攘君位者,谓之代兰得。)其与今之民政殆相悬也。至疑西方有胚胎,而东方无起点,斯殆不然也。日本为二千年一王主治之国,其君权之重,过于我邦,而今日民义之伸,不让英、德,然则民政不必 3 待数千年前之起点明矣。盖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之所得避,吾知不及百年,将举五洲而悉惟民之从,而吾中国,亦未必能独立而不变,此亦事理之无如何者也。
──梁启超著《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梁启超选集》
【解读】这是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一文中的两段话。该文发表于1897年10月6日《时务报》第41册。梁启超这篇文章的主旨从其题目即可知大略。在维新派人物中,梁启超对于所谓“民政”、“民权”的理解比较到位,主张比较有力,宣传也是比较积极的。这里所择录的两段材料中,将“君政”与“民政”比较论述,并且把眼光放及世界史的大范围和长时段,中西对照,古今联系,在若干环节上认识也是较有见地的。
稍具体地说,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①梁启超能够把西方古希腊时代的贵族共和制与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分别开来,并且列举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政制情况,认为那是“世卿多君之世界”,民无权而“若奴隶”,根本不能谓之“民政”。虽说梁启超将当时中国的情况与古希腊类比或有不尽妥帖之处,但否定中国当时即有“民政”是关键所在,这对于以中国自古即有议院之类,从而否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现实必要性的论调,显然是釜底抽薪式的颠覆。②对俄国历史上的政制沿革,也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并由事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批驳中国既有民政,而当“旋复退而为君政”谬论,认定“此于公理不顺”。从材料二中,主要可以体察:①梁启超自省自己“未克读西籍”,而借助翻译了解西学的局限,但坚信事物的发展定理,以地质构造的有关事例作比喻,提示出他的一种认识思路。②梁启超以日本的现实事例为证,反驳从中西差异说来否定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观点,认定中国不可避免地也要行民政,并预言“不及百年,将举五洲而悉惟民之从”,意思是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由此显示出梁启超对民主政治认识的视野相当广阔,对前景的瞻望也颇为乐观。
【注释】①窃窃:暗中,私下。②鲁之三桓: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在鲁文公死后他们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③郑之七穆:指春秋郑穆公后裔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他们是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④晋之六卿:指春秋时柄持晋国国政的范氏、中行氏、知氏、赵氏、韩氏、魏氏。⑤要津:重要的津渡,比喻关键环节。⑥通籍:古制,将写有姓名、年龄、身份等事项的竹片挂在宫门外,经核对,合者才能入内。这里似借指获参君国政事。另外,进士初及第也称“通籍”,此处似非取此意。⑦世卿:世代承袭的卿大夫。⑧周厉无道,见流于彘:周厉王(公元前?-前828),为穆王四世孙,名胡,残暴昏乱,统治无道,终被国人放逐于彘(时地名,在今山西霍县东北)。⑨滕文公行三年之丧:滕文公为战国时滕国(在今山东滕州一带)国君,滕定公之子。他为国君前曾见到过孟子,定公死后,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⑩天聪、崇德:清朝入关前皇太极执政的年号,天聪十年,崇德八年,计在公元1627—1643年间。贝勒:满语,本为部落之长的意思,清代为满洲、蒙古贵族的爵位,位在郡王下,贝子上。大彼得:指彼得大帝(1672—1725),俄国沙皇,任间以专断和勇于改革著称。舌人:古代司通译之官。这里指翻译。花刚石:即花岗岩,也称花岗石。希、罗:指希腊、罗马。相悬:相差悬殊。震旦:古印度语的音译,即中国。
5.梁启超论宪法与民权
各国宪法,既明君与官之权限,而又必明民之权限何也?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毫无补济,其事至易明也„„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民,盖由利害关切于己身,必不可有所徇庇①;耳目皆属于众论,4 更无所容其舞文②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著《立宪法议》,《梁启超选集》
【解读】这是梁启超《立宪法议》中的论说。该文原载于1901年6月7日出版的《清议报》第81册,主要就立宪法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录材料阐述了宪法与民权的关系。中心意思是两者密切联系,不可相离。认为以民权来限君权、官权,发挥其监督作用,才能保证宪法不使败坏,不流于空文。由此自有助于认识梁启超的民主政治思想。
【注释】①徇庇:徇私庇护。②舞文: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6.孙中山指斥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戕害民权
(一)满洲人的行政措施,都是为了他们的私利,并不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
(二)他们阻碍我们在智力方面和物资方面的发展。
(三)他们把我们作为征服了的种族来对待,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与特权。
(四)他们侵犯我们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五)他们自己从事于、或纵容官场中的贪污与行贿。
(六)他们压制言论自由。
(七)他们禁止结社自由。
(八)他们不经我们的同意而向我们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
(九)在审讯被指控为犯罪之人时,他们使用最野蛮的酷刑拷打,逼取口供。
(十)他们不依照适当的法律程序而剥夺我们的各种权利。
(十一)他们不能依责保护其管辖范围内所有居民的生命与财产。
──孙中山著《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孙中山全集》第1卷
【解读】这是孙中山1904年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所列举的清朝统治腐败和戕害民权的一些事项。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是相对立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不可能有民主政治,而要实行民主政治,就必须推翻封建统治。在当时的中国,满洲权贵集团是清朝的最高统治层,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高扬起“反满”的旗帜。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其“十六字纲领”中的“驱 5 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的一项,此意也十分明显。这与旨在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是紧密联系的。孙中山即明确说过,“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此语的具体语言场合见下面第8条材料)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再加上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的形成,不是一朝即成的事情,有一个多年逐步铺垫的过程。这不是仅限于口号和原则,同时也表现在诸多具体环节和实际内容的理论阐释上。此处采录的这段材料,也可以视为从特定角度和环节上对酝酿中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内容的一种具体阐发。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主要是从民权的角度着眼和立论,来指斥和否定“满洲人”统治的。其中涉及到的民权事项,如平等权、自由权、生存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结社自由权以及依照适当法律所应享的各种权利。清朝专制统治剥夺了人民的这种种权利,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权后让人民享受这些权利,正是孙中山的或明或隐的义项。
7.孙中山阐释三民主义纲领
(一)驱除鞑虏①„„
(二)恢复中华„„
(三)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②,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③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此四纲,其措施之次序,则分三期;第一期为军法之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第三期为宪法之治。全国行约法六年后,制定宪法;军政府解兵权,行政权;国民公举大总统,及公举议员以组织国会。一国之政事,依于宪法以行之。此三期: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俾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国之根本,胥④于是乎在焉。
──孙中山著《同盟会宣言》,《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孙中山在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时发表的《同盟会宣言》中,对同盟会纲领以及的施治分期的论说。关于同盟会纲领四项内容的阐述文字,在本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本课的“资料与注释”部分全文刊载,可参见。这里只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体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项名录出,具体阐述文字省略,“建立民国”(他处表述的“十六字纲领”中或作“创立民国”)和“平均地权”两项则全文录出,这两项分别体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与这总共的所谓“四纲”相联系,孙中山又拟想分为三个施治期。前两个分别为“军法之治”和“约法之治”时期,具体阐释内容也省略未录,其大致意思是:军法时期在刚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政权的最初三年内,由军政府总摄政权,实行管制,除旧布新;约法之治时期承接上期,以六年为限,此期内军政府将地方自治权归于其地人民,军政府、地方议会、人民皆按“约法”行事。约法之治时期之后便是宪法之治时期,对该期拟想的施治情况,材料中予以全文录出。
从此段材料可以看出:①颠覆清政府而建立的新政权,一改专制统治的面貌,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有宪法作为保障。在民生方面也要通过“平均地权”予以根本性的改善。②实施宪法之治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的,即要通过“军法之治”和“约法之治”两个阶段的过渡,最后达到“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这虽然在当时还只是一种设计,但亦见孙中山民主政治理念中已包括具体施治方案的构想。
【注释】①鞑虏: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特指清朝统治者。②福祉(zhǐ):幸福,福利。③俾(bǐ):使。④胥:都,全。
8.孙中山论民权主义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①,恢复中国,民族革命②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研究政治革命的功夫,煞费经营,至于着手的时候,却是同民族革命并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著《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孙中山1906年12月21日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中的一段话。《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革命党人的重要舆论阵地,被利用来宣传三民主义纲领,鼓吹革命。孙中山就是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值该报创刊周年之际,他在纪念会上发表了进一步阐释三民主义的演说,这里录载的,是其中关于民权主义论说的部分内容。
从这条材料中可以看出:①孙中山把“民权主义”定性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明确指出它“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明显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界限。所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更是直截和明确地道出革命绝不是仅以“反满”为指归,而是追求消灭专制、实现民主政治的境界。②孙中山阐释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将其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是基于中国当时特定的政治情况,将颠覆满洲贵族统治与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制度统一起来而防止偏弊的重要认识。
【注释】①明太祖驱除蒙古:是指朱元璋推翻并取代以蒙古贵族为最高统治者的元朝。②民族革命:此处的所谓“民族革命”,仅从以汉人为皇帝的明朝取代以蒙古人为皇帝的元朝而言,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内涵是有很大差异的,不应视同。
9.孙中山论“考试权”和“纠察权”
因为要通过考试制度来挑选国家人才。我期望能根据这种办法,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才掌管国务„„单凭选举来任命国家公仆,表面上看来似乎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单纯通 7 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方法,就往往会使那些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以占有其地位,而那些无口才但有学问思想的人却被闲置。美国国会内有不少蠢货,就足以证明选举的弊病。
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从正理上说,裁判人民的司法权独立,裁判官吏的纠察权反而隶属于其他机关之下,这是不恰当的。
──孙中山著《与该鲁学尼等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
【解读】这是孙中山1906年11月与俄国社会革命党首领该鲁学尼的谈话中的片段,内容主要涉及对“五权宪法”中“考试权”和“纠察权”的阐说。所谓“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借鉴并增益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设计出的拟在将来建立的新国家中采用的一种政体模式,并要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予以肯定。它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另外加上“考试”(又言“考选”)和“纠察”(又言“监察”)两权。在本段材料中,孙中山主要就是阐述所拟加两权的优越功用的。从中可以看出:①孙中山认为单凭选举办法,并不能保证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公平与公正,还举出“美国国会内有不少蠢货”的例子来印证。而拟想加上考试途径,就更有保障。②孙中山设计的纠察权,不但要“监督议会”,而且还要监督和纠正“国家政治”,实施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他认为这样就可以“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当然,事实上所谓“五权宪法”,也不可能成为解决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弊端的灵丹妙药,不过由此可见孙中山力图在政治体制方面补失防弊的良苦用心。
10.孙中山论“三权”与“五权”
三权宪法,人皆知为孟德斯鸠①所倡,三权以后不得增为五权。不知孟德斯鸠以前一权皆无,又不知何以得成立三权也。宪法者,为中国历史风俗习惯所必需之法。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五权为中国所需要,故独有于中国。诸君当先知为中国人,中国人不能为欧美人,犹欧美人不能为中国人,宪法亦犹是也。适于民情国史,适于数千年之国与民,即一国千古不变之宪法。吾不过增益中国数千年来所能、欧美所不能者,为吾国独有之宪法。如诸君言欧美所无,中国即不能损益②,中国立宪何不将欧美任一国宪法抄来一通,曰孟德斯鸠所定,不能增损者也。
──孙中山著《与刘成禺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
【解读】这是孙中山于1910年二三月间与刘成禺的谈话中的一段话。当时刘成禺是旧金山致公堂所办《大同日报》主笔。据该段材料上文可知,孙中山常与留学日本、欧美学习政治法律的学生畅谈五权宪法问题,他们中有人听了感到骇异,认为“三权”为“世界共尊之宪法”,“增而为五”,“未免矜奇立异,为世界学者所不许”。孙中山反驳他们的观点,说了这里择录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之所以能够创议五权宪法,是他不拘泥于成法,不视某一种政制模式为不可增损变易的唯一典范,而是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依其现实需要为指归。当然,这只是他的立意,并不是说他的有关认识就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但他的这种认知理路无疑是可取的。将这段材料与上一段材料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上的相得益彰。
【注释】①孟德斯鸠: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主张开明的君主立宪制与信仰自由,有诸多有影响的著述。②损益:减少和增加。
第五篇:高中历史 《单元6第2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改革土地制度:识记逐步废除包税制,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长老阶层;实施单一的土地税,确定土地私有制。
2、促进经济发展:识记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农业的专门机构管理;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际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商业:开罗(商业);亚历山大(对外贸易)。
3、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识记政治: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地方建立起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文化:创办学校,培养人才;聘请外国专家传授技术;派遣留学生去欧洲;出版和翻译著作。军事: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4、学会将改革内容和背景联系起来,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理解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全方位的推进,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探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内容、过程分析,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位有作为的改革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改革会有阻力,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关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内容。难点:埃如何从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并概括其特点。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问答法:
师:“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统治面临哪些问题?其出路何在?” 生1:法、英的殖民侵略。
生2:马木路克专权,激化人民矛盾,社会动荡。„„
在学生结合前课内容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只有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才能消除统治危机。
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后,为了迅速增强国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埃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摆脱了封建割据的混乱状况,确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探究的主要问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重要概念】
长老阶层
专心
爱心
用心 1
【阅读教材一、二目,完成下表:】
措 施
1、改革土地制度:
逐步废除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改革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农业 度
2、兴修水利
3、推广改良农具
经济
工业
4、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
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2、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
商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原因),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业(表现)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影 响
消除了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 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一、改革土地制度
1、农业措施:
①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穆罕默德·阿里上台以后,陆续颁布一系列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规定包税人必须将包税余额的一半上缴政府。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阿里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历史纵横】
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于出征为名,邀请马木路克众头目出席在撤拉丁堡举行的庆祝仪式和宴会。仪式过程中,阿里一声令下,预先埋伏的武士们一举将马木路克头目及其侍从四百七十多人杀戮殆尽,据说仅一人逃脱。接着,又在全国搜捕并处死了几十名马木路克骨干分子。从此,统治埃及几百年的马末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②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原因:宗教长老阶层是埃及的特权阶层,他们在反对英法殖民侵略、推翻马木路克统治和穆罕默德·阿里上台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势力也日益膨胀。长老阶层原来就有许多宗教地产,又夺得了许多原属马木路克的土地,逐渐成为骄奢淫逸的封建主,引起人民的不满,专心
爱心
用心 2
也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权构成了威胁。措施:1809年,穆罕默德·阿里颁布法令,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对宗教地产的证件重新查验,把那些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接着,措施开展土地普查,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这些措施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措施:1814年,穆罕默德·阿里下令正式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他将其中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些人成为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另一半土地作为官田租给农民耕种。同时,他还改革赋税制度,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并按土地等级制定了不同的征税标准。此后,又进一步改革了土地制度,承认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影响:这样,穆罕默德·阿里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备课资料】长老阶层
长老的含义:这里所谓的“长老”指的是伊斯兰教长老,是伊斯兰教最高教职称谓,是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的尊称。不同时代、不同教派互有差异。约始自11世纪,原为荣誉称号,后为国家任命的最高教职。长老阶层则是拥有伊斯兰教最高教职的这一部分人,他们自成系统,不从政府领取薪俸,而以当地的宗教产业为生。长老阶层在十八世纪埃及社会中,是最活跃、最富裕的社会阶层之一,在埃及人民中间处于“领导”地位,并在马木路克执政期间和法国人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起到了有益于人民的作用。19世纪初,这个阶层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正是这些长老,在拥立穆罕默德·阿里一事中起了最大作用;但是,长老的政治势力也有很大发展,二、促进经济发展
政权稳定以后,穆罕默德·阿里在农业、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埃及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疏通旧沟渠,开挖新运河,加固、修筑各类堤坝。其中,修建马哈茂德运河把尼罗河水引到亚历山大附近,使尼罗河三角洲的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上土地制度和税收的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耕地面积迅速扩大,许多作物不仅做到
专心
爱心
用心
了一年一熟,有的还可以一年二熟,甚至三熟,农作物产量得到增加。穆罕默德’阿里还强调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特别是发展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此期间,棉花等经济作物大量出口欧洲国家,为埃及赚取了大量外汇,提高了农业的效益,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长纤维棉花。这就是著名的长绒棉。1821年,长绒棉进入英国纺织工厂,受到广泛欢迎。此后3年内.长绒棉迅速在埃及推广,埃及棉花出口增加了200倍。直至今日,长绒棉仍然是埃及农业的骄傲。
2、工业措施:
在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埃及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修建了许多兵工厂和造船厂,生产的武器数量多、质量高。开罗兵工厂每个月能生产近千枝步枪,还能制造口径很大的火炮。亚历山大造船厂最多时有工人八千多人,生产的战舰战斗力一点不比当时欧美国家建造的最新式战舰逊色。
【资料回放,合作探究1】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思考:埃及军事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政府扶持;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历史上战乱频仍,战争的促进。
一些民用工业也围绕着军事需要发展起来。1816年,开始建立第一家纺织厂。十多年后,已发展到有近三十家棉纺厂,这些工厂拥有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多达一千余台。其他民用工业,如靛青厂、碾米厂、榨糖厂、制革厂等都建立起来。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有的还可以出口国外。埃及生产
专心
爱心
用心 4 的棉麻布匹、呢绒、丝绸畅销阿拉伯世界。同时,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政府供给原料并规定产品的生产规格,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打上官印,由政府直接调配使用。初步建立起埃及的民族工业。
3、商业和贸易:
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开罗等城市的商业日趋兴旺,亚历山大再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全国人口出现较快增长。
归纳:工业措施:
(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带动民用工业发展,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表现:①从西欧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如建兵工厂和亚历山大造船厂;
②军工带动民用,如1816年建第一家纺织厂,埃及生产的棉麻布匹、呢绒、丝绸畅销阿拉伯世界。(2)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产品由政府直接调配使用。
影响: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归纳:商业和贸易:
原因: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表现:①开罗等城市的商业日趋兴旺;
②亚历山大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
影响:促进了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参见《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
1800~1838年,埃及的外贸额增加了12倍;1798~1842年,埃及国库收入增加了近20倍;1847 年,埃及人口比18世纪末增长近一半,达到450万人。
【阅读上述材料,合作探究2】埃及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答:
地理位置优越,港口较多;默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的推动;阿拉伯人经商的传统。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经济改革的同时,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政治措施:【阅读教材归纳】
政治体制方面,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相当于内阁,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由政府官员、宗教学者、贵族豪绅和其他知名人士组成,穆罕默德·阿里的儿子担任议长。同时,专心
爱心
用心 5
把埃及划分为7个省,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从而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咨议会没有实权,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稳定。
归纳如下:政治措施:
(1)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2)内容: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建立咨议会; 地方: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认识:国务会议、咨议会在形式上看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但却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仍是维护其专制集权的实质。)
(3)影响: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文化措施:【阅读教材归纳:】
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穆罕默德·阿里下令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还选派了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其中不少人学成回国在军事和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同时,印刷出版了许多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还组织翻译了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并创办了阿拉伯文报纸。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归纳如下:文化措施:用西方教育体制取代传统教育(1)措施:
①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②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③印刷出版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欧美著作,并创办阿拉伯文报纸。
(2)影响: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埃及教育的近代化)
3、军事改革【阅读教材归纳】
在军事方面,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穆罕默德·阿里废除了传统的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征召体格健壮、淳厚朴实的农家子弟入伍,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他不但请法国军官作自己
专心
爱心
用心 6 的军事顾问,还建立了军事学校,从法国等西欧国家请来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同时,他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到19世纪30年代,埃及的新式陆军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人,还建立了一支拥有三十多艘战舰和两万多人的海军。
【归纳如下】军事改革: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1)措施:
①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 ②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
③建立军事学校,从法国等西欧国家请来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④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2)影响:使埃及逐渐成为地中海东部海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走上了对外穷兵黩武的扩张道路。该目内容可用表格进行归纳,便于学生掌握: 【小结:根据课文填写:】
1、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政治
2、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
3、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
巩固了国家政权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封建专制集权
1、创办学校,外聘专家 文
2、选派留学生
4、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1、实行征兵制 军
2、加强训练军队
4、装备先进武器
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空前提高,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事
3、建军校培养军官
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各类人才,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 化
3、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 议和咨议会,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实质维护其
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军事顾问在一起,阿里十分崇拜拿破仑,他建立的新式军队都是按照拿破仑军队的模式建立的.他还聘请当年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
【合作探究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内容进行比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
背景 相同点
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
不同点
埃及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专心
爱心
用心 7
目的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为了对外扩张 埃及由最高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进行; 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 推动者
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 内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农业,土地和赋税各个方面
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失败,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权的封建性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还有列强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结结果及原因
性质 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经济、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意义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穆罕默德·阿里是如何巩固政权的。
参考答案提示:穆罕默德·阿里颁布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从此,统治埃及几百年的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后来,他颁布法令,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宗教长老阶层对宗教地产改革不满,穆罕默德·阿里联合人民,打击长老阶层,埃及长老的势力由此削弱,从而,巩固了政权。
2、穆罕默德·阿里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施国家专卖制度,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
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讨论会,讨论在阿里改革之际,欧美和亚洲发生了哪些大事,它们 相互间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阿里改革之际就是19世纪上半期。
欧美:
英国: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卢德运动(1811-1812),宪章运动(1838)美国:密苏里妥协案(1820-1821),门罗宣言(1823)
专心
爱心
用心
法国: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1804)
拿破仑法典(1804),“百日”王朝(1815),滑铁卢战役(1815),七月革命(1830),里昂工人起义(1831),二月革命,六月革命(1848)
德国:莱茵联盟(1806),德意志联邦成立(1815),正义者同盟(1836),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4),德国1848年革命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亚洲
爪哇人民起义(1825)
中国:禁烟运动(1838)及虎门销烟(1839),鸦片战争(1840),广州和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及黄埔条约(1841-1844)
专心
爱心
用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