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7:1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第一篇: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502班 学生姓名:谢佳敏

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本文将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探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内涵 表现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无功利,是指人类的文学活动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额鉴赏判断了。”1这一“审美无功利说”承认了美感的无功利性,而否定了它的功利性。而王国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就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论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以载道”的旧文艺工具论,还是对于同时期梁启超等人服务于政治改良的新文艺工具沦,王国维均表示了不屑。他提出美之性质在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2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中国古代 的“虚静”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虚”是摒弃一切杂念,“静”是指停止的,没有声音,“虚静”就是虚空宁静,进入一种无功利的创作境界。刘禹锡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就是说当创作者进入犹如佛门禅定的离欲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作者可以捕捉到生动的景象,然后用文词表现出来。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在某个时刻,进入了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传达出“静穆淡远”的美感,这就是无功利的境界。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定文学是无功利的,那就片面抹杀了文学同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的关系。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还存在着某种功利性。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就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孔子是这种文学风教论传统的开创者之一,其《论语·阳货》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强调《诗经》的风教作用。而《礼记》也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诗”的创作,本身是无功利的,但是却间接的承担起了“教化”的任务,因此带上了功利的色彩。这种“风化论”在后代也进一步演化出“文以载道”等相关理论。同样的,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乐用一体”。“诗人的目的在于既给人利益又使人愉悦,或把快乐与实用融为一体。”

功利论在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方面,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是片面突出教育或者别的因素而扼杀了快乐因素的话,文学的特性也就可能失去了。比如明清的八股文,只是有利于公正选才的考试文体,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学术、思想方面的价值。封建统治者是为了禁锢思想,利于统治,应试者是为了考取功名,创作是纯粹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其内容空疏,只一味精通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这样的创作,是不可取的。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文学是功利的,或者非功利的,因为任何非功利的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功利性,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是从目的层面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学既是形象的又具有理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作家以感性经验为基础,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形象的生成、运动、组合和创造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俄国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现实世界中,看到某一事物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他当然还没有在理论上解释这种事实的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两,他就热心而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同类的事实和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3因此,文学创作最綦本的和最初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形象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也说过“从来不是从观念,而永远是从形象出发。” 形象是文学本身的存在方式,是依靠直觉呈现出整体性世界。但文学只靠形象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表面上看来形象与理性无关,它并不需要概念化地判断、推理。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有理性因素的介入。具体来讲,构思主题、收集素材、选择对象、安排情节、寻找结构、推敲语言,都围绕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把握。而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同样也是建立在其对纷纭世相的判断把握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使用语言来呈现形象,选取形象来表情达意,本身就是理性的某种展现方式。4如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所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思与境偕”,就是说文艺的思维方式是和具体的事件、物象联系在一起的,化思维为景象,化情思为景物,寓思于景,用各种“象”来说理,作者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思想见解像口号似的喊出来,而要在不知不觉的描写中让这些思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这就要求诗人把理性的意图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又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先侧重于“形”,写丑石的丑,后侧重于“质”,写丑石的美。先具体而后抽象,先弥散、简朴而后凝集、深邃。作者写在众人眼中一无是处的“丑石”,在天文学家来后,变成了一块“美石”,设置了一个跌宕的突转,用昔日之丑来反衬今日之美,从而提炼出“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哲理性认识。这正是作者通过理性构思所设计的,若没有先前多方面铺垫它的“丑”,又如何起到后面出人意料的作用呢?当然除了对于情节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进行构思需要理性,对主题的开掘与评价也需要理性。其一,从人才学的角度看,文章中的丑石应该说象征着作者所要赞颂的一种人,一种思想。看到这块丑石,我们就会联想起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却默默无闻,至今尚未被“伯乐”发现的人们,就会联想起那些曾蒙受不白之冤,却仍自强不息忍辱负重跟命运拼搏,为国为民立功的人们。其二,“美”与“丑”,这是一对观念形态的孪生兄弟。在天文学家的心目中,“它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是一定条件下物极必反的科学哲理在丑石问题上的反映。文章中的丑石,它被埋没时的“平凡”与被发现时的“伟大”,就存在着相对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这就是“伟大”出于“平凡",“平凡”之中包孕“伟大”的哲理。这篇散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品味而深切地领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所以,文学中形象与理性是不可分割的,在形象中蕴含理性,正是审美形象的一个特征。

三、文学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

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它要通过情感的共鸣让“整个人类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尚书》提出“诗言志”,认为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六朝时钟嵘《诗品序》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乐舞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方式,是因为情之所至,所以“形诸舞咏”的。陆机在《文赋》里也提出了“诗缘情”的观点,主张诗是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样式。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提出“诗是强烈感情地自然流露。”他的朋友,诗人科尔立志也认为:“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共有的。”他们都认为诗是作家、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倾吐和表达。

同时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无疑也包含着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认识不仅意味着客观理智的反映,更力图透过客观现实存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真相。比如茅盾的《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

文学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文学的认识多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巴尔扎克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认识,是通过对法国社会各色人物命运的描摹,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形象世界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由此可见,通过形象的世界,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了一起。

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

如此看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集中地体现为,在无功利、形象、情感的世界中隐含着功利、理性和认识。换句话说,就是文学具有审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审美的属性要求文学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显示出某种独立品格;而意识形态属性又主张文学始终属于社会现实。于是在文学中就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背反:它始终既是审美现象,又是社会现实,这看似矛盾的两者成为文学无法割裂的一体两面。具体看来,在这双重的属性中,审美属性总是直接和突出的,而社会属性总是问接和隐蔽的,文学正是在对审美品格的追求中间接暗示了它的意识形态意蕴,离开了审美性,也就没有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然而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审美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叠加,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某种具体存在方式。许多看起来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归根到底是在对现实的限度和生活的可能进行质询。

参考书目: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9页

2:《文学与形式》 赵宪章,南帆,方克强,汪正龙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 第13页

3: 《黑暗的王国》杜勃罗留波夫

4:《文艺美学新编》寇鹏程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第113页 5:《文学理论与鉴赏》 郭久麟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08

第二篇: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难题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难题

季中扬

(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内容摘要:

审美意识形态论放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的批判性与列宁意识形态论的阶级斗争性,将审美意识形态解释为反映经济基础的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却又未能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建构系统理论,这就造成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在具体表述上时常出现理路混乱,而且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与理论价值。因此,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放弃的命题,不可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

近年来学界不断有人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提出质疑,如单小曦的《“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1],燕世超的《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2]等。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文学意识形态论以及文学政治工具论还处于主流话语地位,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具有特定的历史针对性。这也是童庆炳先生与回应单小曦质疑的陈雪虎[3]都曾格外强调的,并以此来回击“质疑”。而我以为,我们固然不应该忘记一个命题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其历史意义,但历史意义并不等于理论的科学性,更不能因此而免于被质疑,也许恰恰因为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命题本身的一些问题,如内在逻辑性、哲学基础的合理性等,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审美意识形态论在当前不断遭遇质疑,就恰恰说明其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历史合理性已经终结,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命题本身。概而言之,审美意识形态论本身面临着一个根本难题:这个命题一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意识形态论有着剪不断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有意放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的批判性与列宁意识形态论的阶级斗争性,只是强调审美意识形态是反映经济基础的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但是,在具体阐释审美意识形态论时,却又未能以审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性作为理论基础建构系统理论,这就造成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在具体表述时理路混乱,而且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与理论价值。本文将通过剖析这个难题,来说明“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历史合理性已经终结的应该放弃的命题,不可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4]。

据考证,“意识形态”是Ideology一词的汉译,作为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797年,由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所创,字面意思是观念学。特拉西创造这个术语的意图是,建立一门客观研究以感觉经验作为基础的观念的科学,从而为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前提。众所周知,意识形态这个原初的、积极的、肯定性的内涵并没有被我国学术界采用,我们姑且不论它。使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广为流传的是马克思及其著作的巨大影响。在马克思著作中,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主要作为贬义的、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术语而被使用。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条有关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5]

(P52)

;(2)统治阶级的思想并非客观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有关自身的幻想,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出于谋生而编造的幻想[5](P53);(3)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被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如贵族统

(P54)治时期的荣誉、忠诚,资产阶级统治时期的自由、平等等观念[5]

。概而言之,马克思与恩格斯表达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理论: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自由思想,甚至没有超越统治阶级思想的思想,阶级社会中所有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是统治阶级思想的附庸;统治阶级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自我幻想,是一种颠倒的、错误的世界观,它以主观幻想遮蔽着真实的社会关系,主要遮蔽着经济上的以及其它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平等关系,是“虚假意识”[6],而不是科学知识;统治阶级为了使意识形态合法化,往往致力于将意识形态描绘成合乎理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带上真理的假面,装扮成科学知识。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念,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不仅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的合理发展,反而有意回避其一些有价值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它的思想批判性。首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论,是揭示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阶级欺骗性的一种思想批判武器,作为一种思想批判武器,它强调理论的针对性,并不追求理论的客观性;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普遍有效性的文学本质论,是文学理论知识,它主要追求知识之价值中立性,而不是理论的思想批判性。其次,为了揭示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将意识形态看作是“虚假意识”;而审美意识形态论将审美意识形态描述为经济基础的真实反映,是有待于科学认识的一种社会意识,这无疑放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批判利器“虚假意识”思想。第三,就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本身而言,说审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不当之处,因为马克思在批判意识形态时,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与意识形态相对照,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非意识形态的科学真理,如果审美意识形态论中的关键词“意识形态”居然是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照进而批判的“意识形态”,不妥之处显而易见。

在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列宁没有承袭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在他的名著《怎么办?》中表述得非常清楚:“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7](38)这段话中的“思想体系”一词即“意识形态”的另一种汉译。很显然,在列宁笔下,“意识形态”不再是一个否定性、批判性的概念,而成了一个中性术语: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问题不在于人们的思想是否是意识形态,而在于思想的阶级性。简而言之,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想,人们的思想都要反映一定的阶级利益,阶级性成为衡量思想真理性的尺度。

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马克思主义者一般并不使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而是使用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中国自然也并不例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并且结合中国国情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和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的影响还要在我国长期存在,作为阶级的意识形态,还要在我国长期存在。”[8](P390)很显然,毛泽东承袭了列宁的以阶级斗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意识形态理论。[9]在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下,20世纪70、80年代影响较大的一些文学概论教材,只要涉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一般都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如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再重申:“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经济基础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这就使得作为它的上层建筑的文学,也不能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因此在阶级社会的各个时期的文学中,既有统治阶级的文学,也有被统治阶级的文学。”[10](P41-42)

上文已经指出,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以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基础的,这种意识形态理论是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斗争服务的,是一支虽然有些简易却富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但在另一种历史情境下,这种理论也有可能成为压制思想发展的武器,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实。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文学理论界以审美意识形态论来置换意识形态论,暗含着对当时以庸俗的文学阶级论与政治工具论为内涵的意识形态论的否定。为了划清界限,审美意识形态论一直有意回避列宁意识形态论的阶级斗争性,但是,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事实上,审美意识形态论由于使用了关键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在认可列宁的意识形态论的基础上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一面,其置换只是一种策略性置换,而非学理性置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界没能深入清理这个问题,如今,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理论家忙于重新界定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似乎全然忘记了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列宁意识形态论的历史瓜葛。本文认为,即使在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视文学的阶级倾向性在理论界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我们不应该回避文学的阶级性问题,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在吸收列宁意识形态论的基础上,重新深入阐发文学的阶级性问题。

三 上文已经指出,审美意识形态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论与列宁意识形态论合理发展,那么,审美意识形态论如何建构系统理论呢?他们求助于所谓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种意识形态理论将意识形态解释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回避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批判性与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阶级斗争性。如《汉语大词典》对“意识形态”这个词条的解释是:“哲学名词。即社会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念。”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更为清楚明白:“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现代汉语词典》虽然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倡导者却有意回避了这一点。如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中是这样规定意识形态这个范畴的:“社会结构由两个基本层面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治、法律制度,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艺术(包括文学)等。”[11](P57)

人们的思想观念究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还是遮蔽现实生活本质关系的主观幻想,这是一个不可能有最终答案的理论难题,这个问题也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其意识形态理论之间难以协调的理论紧张之处,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改造成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看似缓解了这个理论紧张,实质上等于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试想,如果取消了意识形态这个范畴的思想批判性与阶级斗争性,意识形态只是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等范畴的一个下属子范畴,这个范畴的理论价值又何在呢?如果审美意识形态只是反映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审美反映论又有何区别呢?审美意识形态论倡导者往往将二者混同使用,这事实上等于说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个命题并没有独立的理论价值,而在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第二章中却又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文学反映论并列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即使我们姑且承认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创新命题,要衡量它的理论价值,我们还得看一看它的具体阐释。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在阐释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具体内涵时,并没有以“审美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理论基础来建构系统理论,而是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11]

(P61)

说文学的审美性表现在“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这可以理解,但是,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解释为“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不仅缺乏理论说服力,而且与其前文所主张的意识形态论相矛盾。退一步而言,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解释为“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即使这个解释可以接受,那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论与阐发黑格尔提出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二者在学理上又有何本质区别呢?如果没有本质区别,它的理论创新性何在,可以给人们提供哪些新的理论思考呢?此外,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将文学的本质界定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1]

(P76)

既然认为文学是艺术,就已经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性,又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显然有些罗嗦。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但学理价值有限的命题,平心而论,它缺乏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意识形态论的理论深度。随着时过境迁,它不仅不可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而且为了教学方便,应该从教材中删去,因为教材中对其关键词“意识形态”的解释——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恰恰与学术界习惯用法——强调某种思想观念的倾向性互相不一致,这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理解混乱。

二、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正在制造各种“虚假意识”,理论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复活、发扬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如法国的阿尔都塞与英国的伊格尔顿等理论家所做的那样,而不是为了非学术、非思想原因,有意无意地帮着制造各种“虚假意识”。

三、文学诚然具有意识形态性或审美意识形态性,但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或审美意识形态性说成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唯美主义者把文学的审美性说成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一样,不过是出于不同立场的理论偏执,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解释人类的文学活动,事实上,文学具有多种属性,我们很难说哪种属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我相信,本质主义是人类思想的迷误,而不是通往科学与真理的大路。

注释:

[1]单小曦.“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与童庆炳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2003(1).60-63.[2]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10.[3]陈雪虎.如何理解“审美意识形态论”——答单小曦的质疑[J].文艺争鸣,2003(2).57-60.[4]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学术研究,2000(1).105-112.[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P29)。虽然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使用过“虚假意识”这个概念来指称意识形态,但是恩格斯在写给梅林的一封信中却曾经将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等同起来。[7]列宁.怎么班[A].列宁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选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9]在此后一些重要文章中,如《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事情正在起变化》(1957年5月)、《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1957年7月),毛泽东又多次在上述意义上使用了“意识形态”一词。

[10]蔡仪.文学概论(第3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On the Confusion of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

Ji Zhongyang

(Chinese Department,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Huai’an Jiangsu223001)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 abandoned the judgment of the theory of ideology by Marx and Engels and the view of class struggle of the theory of ideology by Lenin.It interprets the aesthetic ideology a kind of superstructure reflecting the economy foundation, a specially social consciousness, but, it could not be used as the theory foundation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theory.So, it not only often appears the logical confusion on the aspect of expression, but also results in lacking the necessary theory depth and theory value of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Therefore,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 is a theory that have already completed the historic miss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 , and can't be used a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he literature theory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ideology the theory of ideology the theory of ideology by Marx and Engels the theory of ideology by Lenin 作者简介:

季中扬,男,1976年生,文学硕士,讲师,现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主要研究文艺学。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邮编:223001 电话:0517——7071382(家)

电子邮箱:sjzy761029@163.com

第三篇: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这是下层人民的歌谣,但那种表达恋人对爱情的忠贞这种感情,则不但属于下层的百姓,而且也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美好感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功能上看,它既是认识又是情感。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无疑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这就决定了文学有认识的因素。即使是那些自称是“反理性”的作品,也包含了对现实的认识,只是其认识可能是虚幻的、谬误的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其认识表现为对现实的批判解析,如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就表现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不合道义的弊端的评价与认识;有的作品则表现为对现实发展的预测和期待的认识,许多浪漫主义的作品都是如此。有的作品看似十分客观、冷静、精确,似乎作者完全不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其实不然。这些作品不过是“冷眼深情”,或者用鲁迅的话说“热到发冷的热情”,不包含对现实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说文学的反映包含了认识,却又不能等同于哲学认识论上或科学上的认识。文学的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学的认识与作家情感态度完全交融在一起。例如,我们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它深刻揭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法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他的这种规律性的揭示,不是在发议论,不是在写论文,他是通过对法国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通过各种社会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通过环境氛围的烘托,暗中透露出来的。或者说,作者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评价渗透在具体的艺术描写中,从而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认识与情感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第四篇:论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惟学惟人求强求精———论江西中医学院校

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高度浓缩,也是学校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最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特色和传统。校训的制定对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指导他们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凝聚了全校广大师生的智慧,历经几年的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而最终凝炼成的江西中医学院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立意高远、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激励心志并富有文采。虽然只有寥寥八个字,但包蕴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蕴含的寓意是极为深刻的。它不仅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之道,传承了江中的优良传统,而且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本文试从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略作探讨。

一、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文化内涵

“校训”一词,近代才有。而何谓校训,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教育管理辞典》有两条解释:一是“体现一校精神风貌的训词。一般言简意赅”;一是“根据办学目标和学校的特点,选取名人名言、格言或警句,制成匾额,悬挂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作为学校的座右铭。目的是使全体师生员工能随时遵照实行”。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学校中,还有不少将校训阐释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江西中医学院确立“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为自己的校训,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字面意思来讲,“惟”从心旁,本义为思考、慎重考虑之意。《说文》中云:“惟,凡思也。”这里引申为“注重、崇尚、推崇、依靠”之义,表示经过慎思熟虑之后的一种追求,一种价值观。同时“惟”作为副词时还可以用来限定范围,表示“只有、只是”,如《书·舜典》:“惟明克允。”又如唐代的刘禹锡在著名的《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就表明江中人把“惟学、惟人”的大学精神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学”的基本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學,《說文解字》曰:“覺悟也。”《尚书大传》中也说:“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二是指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三是指学习的环境,即传授知识的地方;《礼记·王制》有云:“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四是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即需要掌握的知识、学问、学业。如清代张廷玉在《明史》中云:“生平为学。”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即为此意。五是指教师的教。如《广雅》中说:“学,教也。”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教的活动达到自己也学习提高的目的,这也就是“教学相长”的来历。《礼记?学记》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惟学”作为校训,某种程度它是规范全校学生和教职工行为的准则,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惟学就要乐学、善学、勤学、乐思、善思、勤思。惟学首先是乐学、善学、勤学。乐学就是不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作

为一种苦恼。而善学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有学习能力。勤学就是经常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跟学相关的就是乐思、善思、勤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由此可以看出,“惟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又体现了学生的主要任务,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表明了学校构建学习型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

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学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人。《说文》中指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惟人”作为江中校训的重要内容,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表明了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办学,并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务实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惟人”还突出了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注重塑造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品行的修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从内容上讲,“惟人”可以总结为10个字:诚信、宽容、奉献、敬业、乐观。诚信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而《礼记·中庸》有云:“诚者自成也。”宽容就是对人对事要有一种宽宏大度的态度,要胸怀天下,宽以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同样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最基本的条件。心胸狭窄就难以和人共事,就难以和人合作,就会自己限制自己,画地为牢,从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奉献是指要胸怀家国,要有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奉献是一切快乐的源泉,奉献精神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机遇。敬业是指要培养师生热爱本职工作,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乐观就是不管处于何种情况,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使他们始终存在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使他们始终拥有直面困难、永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求”是“设法得到”之义,即追求、探求、求证、求实、求知、求索,它体现的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积极态度,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情,如《孟子·告子上》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强”和“精”都在强调一种趋于完美的状态,“强”有强大、强盛、有潜力、有力量、有后劲之义。“强”,古通“彊”,《说文》曰:“彊,弓有力也。”《广韵》云:“强,健也。”“求强”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向他人学、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经常反省自己,定期检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胜人者力,胜己者强”,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精”从“米”,“青”声,原义为挑选过的好米,引申为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既有“专

一、深入”之义,又有“完美”之义。“求精”是指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追求完美,尽善尽美,不留缺憾。既包括学业、学术、事业上要精深、精进,要博大精深;又包括工作上、管理上要精通、精准,要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达到趋于完美的理想状态。由于“强”和“精”表现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趋于完美的状态,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要达到“强”、“精”的目标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这个“求”的过程必将是一种动态的概念,需要一代又一代江中人永不满足,不懈奋斗,求新求变,求强求精,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和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求强、求精”还体现了学校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发展理念,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走学科强校、人才兴校、质量立

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江西中医学院校训的审美特征

1、“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从我国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从管子的“务人”思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墨子的“兼爱”的思想,以及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等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哲学原理是中国校训文化的源泉。祖国中医拥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医哲学直接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如中医的整体观就渊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江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就是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与整个中国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其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文化有着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一方面,江中校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重学”的人文精神。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重要经典《礼记·大学》的开篇首句就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全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办学目的,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亲近和仁爱人民,达到善的最高的境界,从而能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另一方面,江中校训又紧紧合着时代的节拍,勇于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包容其中,时代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要求。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2、“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美与善的统一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也应该是大学校训的主要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所谓美,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层面而言,应有艺术之美。校训同样是艺术,是语言艺术,宜文约意丰、文质兼备,力求简洁但忌讳简单,要有感染力,要有文化底蕴,要思想成熟。江中校训“惟学、惟人、求强、求精”采用“ACADBEBF”的句式结构,八字朴实无华,音韵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又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意蕴,要求莘莘学子重学问提升、重品行修养,读好书、做好人,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努力完善心智与能力,培养独特个性,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完善自我,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一心向善,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服务民生。既蕴含了“止于至善”的理想道德追求,又表明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体现了美与善的统一。

3、“惟学、惟人、求强、求精”体现了德与才、学与用的统一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基本目的的,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人”是大学教育的天职,因此,关心“人的完善”、“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惟学、惟人、求强、求精”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崇尚学习,崇尚做人,崇尚精进,崇尚奋斗,短短八个字就彰显了江西中医学院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的关系中应持有的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以此形成了鲜明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德与才的统一。

只有大楼不是大学,有了大师才是大学;只有大师不是优秀的大学,有了先进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才是优秀的大学。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而人文精神又要由人的素质加以体现。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是关

于如何“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问题的教育,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它是追求“真”的教育。科学素质需要我们不断积累、不懈追求、不断探索,而人文素质更需要长期的积累、陶冶、磨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很好地把“做人”和“做事”统一起来,把追求“善”的教育和追求“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价值取向。在学与用的关系上强调既要勤奋努力、争取学有所成,又要学以致用,济世救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和人民,体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总之,“惟学、惟人、求强、求精”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为人、为学的基本要求,既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又体现了美与善、德与才、学与用的统一,体现了目的论、态度论和手段论的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因而必将成为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建造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全校师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产生必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使校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校训,使校训精神渗透人心;真正使之潜移默化,成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理念,成为规范行为、陶冶品格、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育人手段。为此,应该在学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中,注重校训内涵的解读、宣讲,尤其是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等重大活动中都应将校训教育、弘扬校训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才能使之真正发挥教育激励作用,以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党委宣传部吴晓明吴寒斌)

第五篇:网络意识形态内涵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网络意识形态是什么”这一问题如同“意识形态是什么”一样,是一个抽象、复杂且充满争论的概念。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形态概念过于复杂,所以深度追问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学者并不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这意味着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仍存在较大的空间。与此同时,面对网络空间中纷繁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现象和日趋激烈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深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特征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是亟待突破的课题。

一、理解网络意识形态发生的两个基本维度

回答“网络意识形态是什么”首先要感性地梳理“网络意识形态是怎么来的”,通过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发生过程来研判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方式和存在状态。具体而论,网络意识形态的发生可以从两个基本维度把握:

一是互联网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催生了人们对全新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在需求。巴拉达特在《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一书中间接阐述了意识形态发生的内在机制,揭示了意识形态就是对社会变迁的“解释并合理化”。他说,“在 18、19 世纪期间以粗暴方式完成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造成了多数人心理上沉重的惶惑与不安。一般民众因失去方向感而感到惊恐不已……学者、哲学家和政治家纷纷埋头于梳理、解释并合理化这些现象,同时寻求因应这些现象所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其中用来提供合理化的理论,就变成了政治意识形态。”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到,意识形态的产生是以社会变迁为现实依据的,同时以解决民众对于社会变化产生的困惑为出发点。这告诉我们,意识形态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以社会现实的变化和民众的内在心理需求为根据的,这一点也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不谋而合。因而,从这一分析路径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的日益深刻,广大民众对互联网带来的剧烈社会变迁也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对于互联网带来的变革,迈克尔?海姆说,“技术的危险在于它能改变人类,它能使人类行为和希望彻底扭曲……它进入人类的内心深处,改变着我们的知、思、欲的方式”。曼纽尔?卡斯特说,“我们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已经随着因特网的普遍深入使用而改变了”。网络剧烈的社会变迁冲击民众心理,滋生各种困惑,进而产生强烈的消解困惑的内在需求,而网络空间内生的各种“合理化解释”就成为了网络意识形态可能的来源。

二是各种传统意识形态认识到网络空间争夺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意识形态的网络化。面对网络空间中各种信息对人们意识的冲击甚至是重组,传统意识形态逐渐认识到来自网络空间争夺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对策。概括来讲,传统意识形态要在网络空间中能够加入多元意识形态的斗争、争夺,首先就必须解决自身“进网络”的问题。“进网络”不是简简单单地“照搬”到网上,而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改造,这个复杂的改造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网络化”。所以,网络意识形态发生的第二条基本路径就是各种传统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化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网络意识形态,其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化显示度最高,它生成的主流网络意识形态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意识形态的发生有两条基本路径,即网络空间催生新

意识形态的产生、传统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化而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前一条路径产生的是“原生性的”网络意识形态,后一条路径产生的是“输入性的”网络意识形态。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解析

网络意识形态发生的分析告诉我们,网络意识形态是互联网时代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新样态,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不能回避,也不能简单化处理,而应深入把握其特殊性,并深刻揭示其新内涵。

揭示网络意识形态的新内涵需从考察网络意识形态的鲜活实践出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这段论述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即研究抽象的、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应从鲜活的意识形态实践出发。揭示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从网络实践出发理解网络意识形态。具体而论:

其一,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实践发展的产物。“内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和“输入”的网络意识形态都是网络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前者反映了网络实践从物质生产实践深化到社会生活实践尤其是精神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精神层面对新意识形态内容的需求;后者则反映了各种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播者意识到了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生长点,看到了网络空间拓展意识形态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继而主动对传统意识形态进行改造。不管是“内生的”还是“输入的”,都反映了意识形态对实践发展的主动适应,因而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是适应网络社会变迁而产生的。

其二,网络意识形态是感性形式主导的。刘少杰认为,“虽然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一定要同实践中的感性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生作用。如果意识形态的产生根源和存在基础是实践,那么意识形态中一定包含着实践本身所固有的丰富的感性因素或感性特征。”“在影视媒体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代……意识形态改变了存在形式。”在网络空间中,有效的意识形态出场往往都是以感性形式呈现的,无论是吸引眼球的议题设置,还是图文并茂的内容展开,或者时髦的微视频、动画等,都紧紧抓住人们的感性喜好,通过感性的形式承载抽象的意识形态内容。当然,网络空间中也存在传统意识形态纯文字的传播方式,但相比较而言,感性传播方式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

其三,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向广大网民的。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虽然是感性的,有草根的“恶搞”,有蓄意的“炒作”,有搞笑的“调侃”,但这些感性形式都不是为娱乐而娱乐,而往往承载着其明确的意图,蕴含着显著的社会动员的诉求。因而,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向广大网民的,肩负着吸引网民、教化网民的目的。即便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也很明确的表明其目的,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这种鲜明的群众指向性,在网络空间中就表现为紧紧把握网民这一对象,从网民出发,并集中解决网民的意识形态需求问题。

其四,网络意识形态传递的是明确的价值信念。对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定位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从特拉西的“观念科学”到马克思批判的“虚假意识”,再到列宁把意识形态变成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认为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些都指向于认为意识

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阶级意识或思想体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非理论化、非系统化的观念也往往能够起到意识形态的作用,发生意识形态的效用,这些具备意识形态功能的感性化观念也应纳入意识形态的范畴。因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还包括各种特殊的仇怨、忧虑、希望、偏见、幻想、同情和信念等尚未上升到概念系统的感性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意识形态,还是感性的意识形态,它们都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指向。因而,为了更好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从工作实效的角度出发,应把意识形态研究的重点放在梳理意识形态鲜活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来理解和反思意识形态,把它感性的部分和理性的部分都纳入审视的范围,只要它事实地发挥了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的功能,我们都可以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研究对象。借用《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即“通常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赅的陈述”,笔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内核就是针对广大网民的言简意赅的价值信念。

综上,笔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就是适应网络社会变迁,在网络空间中以数字化感性展现为主导形式的,以广大网民为对象言简意赅且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

下载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和文学审美特征的比较

    音乐和文学审美特征的比较 音乐和文学的特征,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长处,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方法才是正确之道。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

    文学风格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论 无论古今中外,大凡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的时期、地区,那些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能形成一定的文学流派;而那些......

    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及观点......

    论广告词的审美特性

    论广告词的审美特性 【内容提要】:广告作为现代社会正在进行中的神话,犹如空气般无处不在,与我们时刻亲密接触着。当然,广告这一“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于受众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论中西建筑审美差异

    论中西建筑审美差异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无论古今中外,建筑都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建筑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观,因......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更为后世的诗歌创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历代儒学者们不断地研究它,给后人留下了......

    论文学的权威性

    论文学的权威性 ------------------------- 编辑整理:www.sodu.so 编辑:王力 来源:sodu小说排行榜新浪 诗人是未获公认的世界立法员。——珀西·比希·雪莱 认同、选择并且......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郑州轻院民族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_ 学生姓名 张伟 专业班级 09文秘 学 号 0903010150 院 (系) 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