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7:1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第一篇: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

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榆林城乡建设规划局 www.xiexiebang.com 录入时间:2010-12-21 14:40 文章作者: 点击:

1595次

【字体:大 中 小】

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要求,以建设榆林“能源新都、国家名城、大漠绿洲、百万人口宜居城市”和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大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和谐发展、有序跨越的规划建设理念,依法行政,励精图治,创新发展,通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回顾

(一)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2006年以来,全市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各类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了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乡村规划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在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榆林中心城市面积由05年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52平方公里,人口由28万增加到50万。

城乡规划编制取得重大突破。榆林城市第四版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于06年启动,至08年5月高质量完成。该版总规目标宏大,定位高远,对榆林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6年以来,在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榆林中心城市加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共完成各类规划70余项,是“十五”规划编制总和的2倍。先后完成了榆林市总体城市设计、榆林古城景观提升规划;完成了榆溪公园、河滨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以及鸳鸯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迎宾路景观整治规划、榆林大道街景规划、长城路综合整治规划;完成了榆林新城一、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30多个平房片区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还编制完成城区道路、绿地、广场、创卫等专项规划20余项。特别是2010年规划编制工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较前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部分规划得到了全国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完成了空港生态园区规划、大墩梁森林公园总规;完成了榆阳路街景规划、长乐路片区控制性详规及街景规划、东山片区控制性详规、南郊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启动了城乡结合部新农村规划、榆林新区第三片区控制性详规、航宇路东片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

经过五年不懈的努力,榆林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由05年的70%(三版总规)提高到2010年的90%(四版总规),基本做到了有建设的地方就有详细规划的指导,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规划引领、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彰显,龙头地位得到确立。

五年来,12个县区的城乡规划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等县完成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绥德、吴堡、神木、府谷等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在总规的指导下,定边、府谷两县详规覆盖率达到100%,神木、靖边、绥德、吴堡达到80%以上,横山、米脂达到75%,子洲达到45%,佳县、清涧县详规编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市详规覆盖率由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70%以上。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80%。

在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各县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健康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加强,认知规划、重视规划,用科学规划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已形成共识。城乡规划在科学调控城市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榆林的进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榆林“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各县区城乡一体化规划也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榆林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若干意见》,推动了全市城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12个省级重点镇,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24个陕北百镇完成投资5300万元。城镇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6726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开工,竣工3786户,完成投资1.4亿元。2010年,榆林市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达到288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105.37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速为12.88%;城镇总人口达到135.57万人,比2005年增加35.55万人,年平均增速为7.8%;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2%,比2005年(34.5%)增加了7.5个百分点。

二是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着力打造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按照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加快了榆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目前,以榆林为中心城市,以神木、靖边、绥德为副中心城市,横山、米脂、佳县3个县改区,府谷、定边等5座县城和大柳塔、锦界、镇川等99个建制镇为支撑的“133599”城镇体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榆林中心城市已成为全市人口、区域经济、商贸、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地。按照双“人”字型和“三沿三型”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我们高标准编制了12个县(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全市形成了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协调互补以及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板块,为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过去五年,我市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在逐步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榆林市情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在助推榆林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成为“十一五”时期榆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有序跨越的有力佐证。

(三)名城保护研究工作全面完成

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对榆林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四合院、重要文物古建及民间特色文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是一份高品质的规划。神木、府谷、佳县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分别编制完成了保护规划。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专题研究工作已于2008年全面完成,其成果汇编成《重镇榆林》、《名城榆林》、《印象榆林》三本高品质的史实性书籍。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专题研究工作的全面顺利完成,填补了国家名城榆林无系统性历史研究成果的空缺,对古城的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规划管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十一五”期间我局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建立健全了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规划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与建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建立健全了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经两次修订),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榆林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我局相应出台了《关于城区个人自住房建设审批的通知》、《榆林市区重要建设项目建筑方案招标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对建设施工现场临时建筑设施规划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修订草拟的《榆林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二是依法行政,强化“一书两证”管理。06年以来,我们在建设项目选址、用地以及工程规划工作中,严格执行《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陕西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管理办法》(试行),始终坚持“三级审查,专家论证,局务会审批,现场(网络)公示”等制度,科学控制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确保审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一是严格依据总规和详规进行审批。对总规中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了严格控制;二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并规范完善了相关审批文本,做到了阳光审批,政务公开。通过新闻媒体、公示牌、网络等对规划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一书两证”许可内容及时进行公示,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三是是对沿街及重要地段的重点建设项目,依据详规及街景规划,按照《榆林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竞选试行办法》,对方案进行招标竞选,力求最佳设计,打造精品建筑。06年以来,榆林城区累计办理选址意见书333份(其中2010年办理41份),用地规划许可证336份(其中2010年办理52份),工程规划许可证3107份(其中2010年办理113份)。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规划批后管理和规划效能监察。为了切实加强规划批后管理和效能监察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绩效考核的通知》和《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按照省建设厅和省监察厅统一部署,09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对我局审批的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并对各县区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检查验收。在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陕西中能煤田的采矿区、探矿区及井田勘察范围与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规划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榆林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此,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府,引起省、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我们还狠抓了建设项目批后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强化了“三线”(放线、验线、复线)管理和跟踪监督,将工程的批后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挂起钩来,齐抓共管。城区建设项目“三线”管理率达到100%。

过去的5年,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阳光审批”,建立专家库,严把审批关,不断加大规划效能监察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提高了规划的公信力和认知度,规划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

(五)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建筑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全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达到200多家,其中一级建筑施工企业8家,二级建筑施工企业127家,初步形成了以一级企业为龙头,二级企业为骨干,三级企业为基础的的资质框架结构。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多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仅次于西安位居全省第二。建筑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虽然不足3%,但吸纳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超过14万人,总收入突破14亿元,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16%。建筑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富民安民行业。

二是狠抓建筑市场整顿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着力突破建管工作的难点。首先,我们采取了多种手段积极整顿规范建筑市场,通过重点查差的方式,充分发挥媒体曝光、停工整改、降低(吊销)企业资质、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手段,加大了对违法违规工程及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项目经理、监理人员的处罚力度。几年来,累计在网上及各类媒体公开曝光处罚施工企业20多次,下达整改通知单200多份,停工整改单100多份,处罚200多万元,通报批评并记入不良信誉档案60多家,清出榆林建筑市场15家,起到了鞭策震慑的作用,在行业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次,在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认真组织了不间断的安全施工大检查,通过文明工地创建、“榆林杯”、“长安杯”、“鲁班奖”等优质工程评选,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建筑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市先后创建市级文明工地236个,省级文明工地69个,创建“榆林杯”优质工程10个,“长安杯”优质工程7个,国家优质工程奖1个。2010年,由中建五局承建的榆林人民大厦荣获全国优质工程大奖--“鲁班奖”殊荣,填补了我市无“鲁班奖”的空白(全省各地级市仅榆林获此荣誉)。全市在建工程从2006年不足200项发展到2010年的600多项。由于我们质量安全监管有力,工作扎实到位,五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较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实现了整体平稳运行。

三是勘察设计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至2010年底,全市勘察设计企业已发展到39家,从业人员达到104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7人,注册执业人数142人次。严格实行勘察设计企业入榆登记备案制度,狠抓了勘察市场价格监管和勘察报告前置审查工作,确保了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

四是建筑行业劳保统筹、工程交易、招投标管理进一步规范。五年来,全市共收缴建筑行业劳保费18390万元,完成拨付7055万元。仅2010年,全市就收缴劳保费7013万元,超出全年1670万元计划任务的420%,比去年增收2756万元,完成拨付2073万元。行业劳保统筹充分发挥了增加职工收入,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的作用。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面实现了应招标工程的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的公开招标率两个百分之百的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建设工程交易平台,为交易市场提供了公开透明的服务环境,提高了工程交易有形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了对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果断处理,不留隐患,维护了建设工程项目交易的公平正义。

五是建筑节能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县以上城市全面实现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建建筑基本能执行强制节能标准,几年来共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万平方米,仅2010年就完成8万平方米,超额131%完成了省上下达的任务指标。全市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开始实施,大型建筑和公建项目能耗统计全面展开,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六)基础测绘、防震减灾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基础测绘事业进一步发展,榆林市测绘“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全市测绘企业发展到28家,初步完成了传统测绘产业向数字测绘产业的转变,城市GPS控制网二级网建设、高程网布设及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已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

抗震设防工作在强化宣传教育的同时,编制完成了榆林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建成5个测震台站,剩余8个也即将建成,区域测震台网有望明年全面投入运行。

城建档案馆成功晋级“省一级城建档案馆”,实现了档案电子化管理,全面启动了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七)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巩固

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长期抓、反复抓的工作思路不动摇。一是根据上级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精神,每年都制定下发《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的具体办法》和《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一览表》。每年初,及时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邀请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领导参加指导会议。2010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周树红同志出席了我局的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二是充分利用局党组会、局务会、机关集体学习、工作例会以及季度工作总结会等不同形式,分析形势、剖析思想、查摆倾向性问题,做到了警钟长鸣。三是结合行业实际,将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和系统全面建设融为一体,分解落实责任,考核督办结合,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三明两创”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根据中省市关于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和市委关于开展“三明两创”活动的通知精神,及时成立了系统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在系统开展了学习实践、创先争优”和“三明两创”活动。把活动与打造“书香榆林”、“五型机关”创建以及干部作风建设转变紧密结合,强力跟踪督办,确保了工作的成效。

二是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每年,我们都有计划组织市局和部分县区规划(建设)业务骨干分批次赴全国各地规划超前、建设领先的城市学习调研,交流考察。同时利用规划评审、外出培训等各种机会,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今年11月,局属系统8位业务骨干赴上海同济大学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锻炼了队伍,提升了业务水平。

三是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近几年,广大市民的物权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每一项规划许可,都会引起周围群众的极大关注。2010年,我局累计接待群众来访上百人次,受理举报案件3起,成功处理1起,复议1起,行政应诉1起。做到了受理及时、调查精心、处理果断,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扶贫帮困工作取得重大成就。2008年5月,我们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和市慈善协会共同发起了“百家建筑企业资助百名贫困大学生”活动,全市上百家建筑企业踊跃参与、慷慨解囊,共计筹得善款314万元,并用三年时间共资助315名品学兼优,考入一本的特困大学新生圆了大学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此外,“十一五”期间,我局共筹资200多万元,先后对口帮扶子洲县张家河村、榆阳区什拉滩村以及靖边县闫米洼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五是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五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数十万元搭建城乡建设规划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开展了网上受理、公示、监督和信息传输。城乡建设规划网站的点击率逐年攀升,成为广大市民参与规划、了解规划、监督规划的重要窗口,成为我局“依法行政、阳光规划”,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

六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07年至今,我局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市深化创建“五型机关”标兵单位以及全市“双创”工作优秀推进单位等荣誉。07年、08年连续两年荣获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市展览馆成功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市质监站09年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系统“先进单位”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市测绘处被评为09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先进集体”。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乡规划理念还不够新,视野还不够开阔,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亟待提高。特别是镇村规划管理人员需要补充,城乡规划高级人才奇缺,引进渠道不畅。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发展不平衡,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重点镇建设进度缓慢,市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不强。

三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中心城区规划与管理不顺,违法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和规划成果宣传力度不大,部分市民的规划意识比较淡薄,规划实施难度较大。

四是建筑业整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较弱;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工程监理行为不规范,质量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努力探索的五年,是创新发展的五年,同时也是硕果累累的五年。“十一五”的辉煌即将载入史册。站在新的起点,历史将赋予我们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有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精诚合作,顽强拼搏,我市的城乡建设规划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壮丽的明天。

三、“十二五”总体目标及2011年工作计划

(一)“十二五”全市城乡建设规划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的总体目标是:完善“133599”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省级重点镇和陕北百镇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榆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要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推进榆横一体化,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到201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城市人口达到65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8平方公里。12个省级重点镇和24个陕北百镇完成投入12亿元,每个重点镇建成区面积至少达到1.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至少达到1万人。12个省级重点镇建成区面积再扩大6平方公里,总计达到49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5万人,达到30万人。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提升到50%,城镇人口达到188万,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绥德、吴堡、神木、府谷县要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佳县、清涧县也要适时启动总规修编。要高度重视详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继续加大详规编制力度。中心城市要围绕推进榆横一体化,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搞好区域内各类详规编制,详规覆盖率达到100%,完全做到有建设的地方就有详细规划的指导,进一步凸显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副中心城市神木、靖边、绥德以及府谷、定边、米脂等县详规覆盖率也要力争达到100%,全市详规覆盖率提升到85%以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交通体系规划,构建由航路、铁路、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把榆林建成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提升完善大生态规划,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彰显古城特色魅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景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广大市民的幸福感。

做大做强建筑业。2015年,全市建筑总承包企业达到500家,其中一级企业达到30家,建筑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达到20万人,收入达到30亿元,建筑业富民安民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努力使建筑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以建筑市场整顿为抓手,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不间断的质量安全大检查,继续加强文明工地创建及优质工程创建工作,推动全市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按照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理念,继续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十二五”期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达到65%,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示范工作,全面推广太阳能建筑应用。

强化基础测绘工作,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基本建成全市基础地理信息体系主体框架,加快基础控制网的建设,建立榆林市地理空间数据中心,建立城市三维景观模型,完成中心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编制出版榆林市地图集,基础测绘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探索研究防震减灾新形势,新课题,努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成以榆林为中心、13个测震台站组成的榆林区域测震台网中心,加强市、县、乡三级“灾情速报网络”建设和三级防震减灾助理员确认工作,做好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作,引导农民建设地震安全民居,改善农村抗震设防现状,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观测系统,地震监测和城乡抗震设防能力明显增强。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局继往开来、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年。全市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砥砺奋进,锐意进取,继续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和谐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创新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宗旨,以强化规划管理,狠抓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为重点,以推进建筑节能和防震减灾工作为突破,全力提升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宜居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城乡规划的学习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规划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网络、宣传牌、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大力开展规划知识和规划成果进基层、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做到每次规划评审会都有市民参与,每次规划中间成果论证都有媒体参加,每次重大活动都有新闻报道。要把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与城乡规划宣传学习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规划意识,真正形成全社会尊重规划、爱护规划、自觉执行规划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指导作用,高质量编制各类规划。要结合榆横一体化推进工作,深化完善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上下层次规划的整合和衔接。在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各类规划,包括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成果进行动态梳理和整合更新,搞好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2011年,中心城区要全面完成新210国境线周边用地控规、四级梁城市拓展区控规、文化路街景规划、文化路片区控规以及中心城区部分新农村规划。

(三)健全规划审查审批制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依据《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选址、用地、工程规划许可有关制度,严格规范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程序;认真执行《榆林市建筑工程方案竞选试行办法》,严把建筑方案设计质量,确保方案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做好市区重要地段、街道两侧和大型建设项目建筑方案设计招标和评审工作,在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上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继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批前网上公示和施工现场公示制度,不断规范规划公示、展示的内容和方式,细化规划公示、听证的相关办法。进一步推行网上报建,利用计算机及专业软件提高项目许可的质量和效率。

(四)严格规划批后管理,狠抓规划效能监察。全面贯彻落实《榆林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榆林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榆林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若干意见》指示精神,进一步抓好中心城区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城市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对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指导、服务、监督,积极搞好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社会事业性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依法查处擅自变更规划、擅自调整容积率等违法建设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镇村规划建设,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总体思路,高质量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按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产业依托、有一定人口规模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省级重点镇、陕北百镇的规划建设,强化对重点镇及百镇建设的检查、指导,督促建设资金尽快到位、建设工程早日完工。加强对“千村百镇”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积极调整规模小、布局散、占地多、环境差的农村自然村落,加快农村居民点的归并,大幅度减少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1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3.5%。

(六)强化建筑业管理,严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关。严格执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继续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加大质量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在认真抓好春、夏、秋三季质量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加强不定期地建筑市场巡查工作,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文明工地创建,鼓励企业积极创建“榆林杯”、“长安杯”和“鲁班奖”优质工程奖。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强化劳保统筹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继续加强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市场监管、备案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七)依法规范制度措施,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继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改造任务;加强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标准的监督管理,加强建筑节能产品和新型墙体材料确认登记及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建筑节能示范试点和太阳能示范试点1-2个。

(八)充分发挥测绘、地震等行业监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榆林市城市坐标系统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规划区各类建设项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建设榆林城市三维电子地图;高质量完成中心城区400平方公里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积极争取将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尽快列入城市建设工程审批程序,加强市、县(区)抗震设防监督检查,做好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验证备案和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备案工作,全面启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推广工作。依据实施计划,把握工作节奏,严格按序推进,确保完成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打造风清气正、创业干事、勤政务实城乡建设规划队伍。要继续结合“书香榆林”活动,强化理论学习,完成各项干部学习培训任务。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专题学习教育活动。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严格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认真执行重大事项报告、领导谈心谈话、民主评议、人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选用、交流轮岗等各项制度。要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加强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工作,深化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努力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创业干事、勤政务实的干部职工队伍,为“十二五”全市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城乡建设规划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和谐发展、有序跨越的规划建设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狠抓规划管理、建筑市场整顿和质量安全管理,全力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建筑节能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促进了

全市城乡建设规划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1、总规修编工作

第四版**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工作,5月27日经省政府15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会议认为,该规划基础资料翔实,深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符合**实际发展情况,是一份高质量的规划成果。会议同时要求,规划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和规模,努力把**建设成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城市、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沙漠绿洲宜居城市。

2、详规编制工作

一是顺利完成了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今年2月份,我局通过公开招标,择优确定了榆阳河及河岸整治规划以及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两次组织由市人大、市政协、规划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加的规划方案征求意见会,对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6月5日通过技术评审,近期将提交规划成果。

二是完成了长城路、迎宾路景观综合整治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率先打造**精品示范街”的指示精神,我局在多次深入调研、比选以及专家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3月底适时启动了长城路精品示范街景观整治规划,规划方案几经论证,现已顺利通过技术评审。迎宾路作为**城市重要的“西大门”,景观整治规划定位为对外交通集散的枢纽,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影响、提升品位的交通景观生态廊道。方案经规划专家两次论证后,6月6日通过技术评审。

三是启动了铁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航空港经济圈规划、**大道景观整治规划、人民路街景规划、上郡路街景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北要跨越发展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的决策部署,从年初开始,我们坚持“保护利用古城,改造提升旧城,高端打造新城”的规划建设原则,合理调整城市建设和发展时序,先后启动了铁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航空港经济圈规划的编制工作,预计年内提交规划成果。**大道、人民路、上郡路的街景整治规划方案经过反复论证,现正在修改完善。

四是启动了旧城区改造详规及其他规划。结合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红山路街景规划等编制工作,启动了榆阳路南磨盘湾未改造片区、榆阳河北大坝头片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同时,启动了金沙路东片区、恒安小区、人民路与柳营路之间等片区的详规编制工作,共计10个片区。其中部分片区详规的编制已深入开展,计划年内将分期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任务。此外,还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城镇化专项规划、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地区城镇群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今年,省建设厅共下达我市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任务3个,村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37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480个。上半年,我们按照“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建设工作会议的安排,把建设整治活动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分别给各县(区)下达了“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目标任务书,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2008年村镇规划目标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县(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至5月底,已编制完成村庄总体规划7个,村庄建设规划35个。

(二)规划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工作有序进行。为确保工程规划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上半年,我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坚持“三级审查,集体审批,专家论证”制度,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上半年,共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4份,个人自住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1份。

2、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竞选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竞选试行办法》要求,今年我们对沙海明珠国际大酒店和天辰名园住宅小区方案设计试行了公开竞选,对**邮政综合服务楼实行了邀请竞选,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定方案,使项目方案设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为确保新修订的《**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顺利实施,5月份召开了由市人大、政协、城建、国土、房产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征询意见会,经局务会审核后即将上报市政府。与此同时

第三篇: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

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2010-06-27 23:03:5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上半年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工作总结(2)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城乡建设规划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和谐发展、有序跨越的规划建设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狠抓规划管理、建筑市场整顿和质量安全管理,全力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建筑节能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促进了全市城乡建设规划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1、总规修编工作

第四版**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工作,5月27日经省政府15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会议认为,该规划基础资料翔实,深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符合**实际发展情况,是一份高质量的规划成果。会议同时要求,规划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和规模,努力把**建设成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城市、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沙漠绿洲宜居城市。

2、详规编制工作

一是顺利完成了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今年2月份,我局通过公开招标,择优确定了榆阳河及河岸整治规划以及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两次组织由市人大、市政协、规划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加的规划方案征求意见会,对方案进行了

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6月5日通过技术评审,近期将提交规划成果。二是完成了长城路、迎宾路景观综合整治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率先打造**精品示范街”的指示精神,我局在多次深入调研、比选以及专家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3月底适时启动了长城路精品示范街景观整治规划,规划方案几经论证,现已顺利通过技术评审。迎宾路作为**城市重要的“西大门”,景观整治规划定位为对外交通集散的枢纽,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影响、提升品位的交通景观生态廊道。方案经规划专家两次论证后,6月6日通过技术评审。

三是启动了铁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航空港经济圈规划、**大道景观整治规划、人民路街景规划、上郡路街景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北要跨越发展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的决策部署,从年初开始,我们坚持“保护利用古城,改造提升旧城,高端打造新城”的规

划建设原则,合理调整城市建设和发展时序,先后启动了铁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航空港经济圈规划的编制工作,预计年内提交规划成果。**大道、人民路、上郡路的街景整治规划方案经过反复论证,现正在修改完善。

四是启动了旧城区改造详规及其他规划。结合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红山路街景规划等编制工作,启动了榆阳路南磨盘湾未改造片区、榆阳河北大坝头片区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工作。同时,启动了金沙路东片区、恒安小区、人民路与柳营路之间等片区的详规编制工作,共计10个片区。其中部分片区详规的编制已深入开展,计划年内将分期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任务。此外,还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城镇化专项规划、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地区城镇群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3、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今年,省建设厅共下达我市县域村庄布

局规划编制任务3个,村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37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480个。上半年,我们按照“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全市建设工作会议的安排,把建设整治活动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分别给各县(区)下达了“千村百镇”建设整治工作目标任务书,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2008年村镇规划目标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县(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至5月底,已编制完成村庄总体规划7个,村庄建设规划35个。

(二)规划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工作有序进行。为确保工程规划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上半年,我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坚持“三级审查,集体审批,专家论证”制度,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退让、建筑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上半

年,共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4份,个人自住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1份。

2、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竞选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竞选试行办法》要求,今年我们对沙海明珠国际大酒店和天辰名园住宅小区方案设计试行了公开竞选,对**邮政综合服务楼实行了邀请竞选,引入竞争机制,择优选定方案,使项目方案设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为确保新修订的《**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顺利实施,5月份召开了由市人大、政协、城建、国土、房产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工作征询意见会,经局务会审核后即将上报市政府。与此同时

第四篇: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及“十二五”规划意见

“十一五”期间,泗县县委、县政府积始终坚定实施“城镇化”战略,坚持不懈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步伐,积极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泗县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镇体系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

“十一五”期间,泗县城乡建设工作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和“加快皖北建设”的政策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步伐,顺利完成城乡“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城乡建设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期间的增长幅度,2010年达到24 %,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总人口达到92.5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2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23.78%。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3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10平方米,用水普及率80%,城镇人口万人拥有公交车 1.5标台,污水处理率达到80%。

(二)城市规划不断健全。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城市规划,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委托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建工学院等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修编《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编制开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泗城工业示范区详细规划,在市住建委直接指导下,完成道路、绿化、排水等三个专项规划,完成城区“三园三馆”“七路两桥两场”以及20余个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委员会、规划专家评审等制度以及规划审查程序,对城区重要规划建设项目进行集中审查把关,重大项目规划方案采取公开公示方式征求广大市民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逐步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审批机制,为确保规划设计水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五年审批核发规划“一书两证”1084件,面积202.82万平方米,严格实行规划副证、规划验收证、规划档案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了规划严肃性,保证了城市规划得到科学、有序实施。(三)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由80平方公里扩大至1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由11.41平方公里增至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11.1平方米。

2、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污水处理厂和2个污水提升泵站,新铺设污水收集主支线管网70公里,基本实现城区污水进场处理。启动开发区新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改扩建项目,年新增供水能力60万立方。建成8万平方泗州广场和10万平方府前广场,改建新建城区道路20余条,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启动生活垃圾处理、清水湾公园和古汴河保护项目。新增绿化近10万平方米。

3、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步推进。全面实施“一查双拆”政策,切实加快旧城拆迁改造,五年先后完成地块拆迁40余个,拆迁面积62.3万平方米。新开发东城虹郡、玉兰小区、春港花园、东方明珠等20余个规模住宅小区,开发面积达到150余万平方米。完成11万平方米和谐花园(政府安置小区)主体工程。编制完成泗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并着手实施。建成泗州展览馆、职教中心,实施一环路、环城路、二环路等道路路面和景观工程改造,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四)住宅与房地产产业稳步发展。

1、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县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成多元化发展。截至2010年,我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0家。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累计竣工150万平方米。

⒉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商品房交易供需两旺。到2010年底,商品房预销售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达到22.9亿元,年均递增15%。商品房价格平稳上涨,到2010年底销售均价每平方1996.9元,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3.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先后出台资本金、维修金专户管理制度,泗县物业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物管服务面积由“十五”期间的23万平方米猛增至100万平方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五)建筑业有长足进步。

“十一五”期间,施工企业增至12家,实施招标工程项目 126个,总造价为2.951亿元,面积42.48万平方米,应招标工程和公开招标工程招标率均达到100%。五年新增受检项目454个,面积224.8万平方米,造价10.47亿元,竣工工程277个,面积135.8万平方米。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监管,改革监管模式。工程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间没有发生一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城区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覆盖率、工程竣工合格率、监理覆盖率均达100%。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理问题,共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8项,共计500万元,未发生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六)建设法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严格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整治力度,依法开展专项治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对自身的监督。认真培训执法人员,积极组织开展普法活动,把普法教育、法制培训和推进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普法教育取得显著成果。五年来,先后查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1130余起,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使城市建设管理秩序得到有力维护。(七)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

实施工业化、产业化、农产品牌推广战略,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小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完成省、市、县级中心镇(村)规划编制,完成12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15个乡镇村庄布点规划、近70个新农村规划编制设计。完成5个乡镇镇区卫生清洁工程,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完成农电网改造,逐步推进土地整理。十一五期间,全县乡镇共投入资金近8亿元,完成开发改造项目70余个,面积145.5万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人均道路、人均绿化面积和自来水普及率稳步增长,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十二五”规划意见(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乡建设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抢抓政策机遇,继续以规划为龙头,以“加快皖北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城市综合使用功能,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调整城市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振兴建筑业,努力推进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标

1、城市化率:十二五期末达到32.4%。城市人口达到31.5万人

2、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完成7亿元。

3、住宅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五年完成 42亿元,年均递增12%-15%。

4、住宅与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五年施工3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50万平方米;完成28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0万平方米。

5、建筑业总产值:五年完成12.8亿元,年递增15%。

6、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城镇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设计50%以上的标准。

7、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建设。以城乡统一规划为先导,产业统一布局为基础,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为重点,促进产业聚集、优势聚集、生产力聚集。

2、坚持规划先行。继续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以规划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以规划促进乡镇(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强老城改造,强化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更新维护;高标准建设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

4、保护文化特色。珍惜城乡文化遗产,一要保护,二要发展。防止无知和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

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和城乡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公众利益与群众具体利益等重大问题。三是坚持民主法制,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四是坚持城乡统筹,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理念,稳步推进城乡互动,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工作思路与措施

1、认真落实“老城抓改造,新区抓建设,设施抓配套,功能抓完善”的发展策略。城区重点向东,适度向北、西南方向发展;小城镇重点发展省、市级中心镇和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壮大城镇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31.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2.4%。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全力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农房必须建到规划点上,进一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因地制宜逐步改造“空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2、坚持高标准规划。按照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多出精品、争创一流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规范管理、强力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编制步伐。重点编制“三河治理”(石梁河、环城河、小汴河)、“三园”(环城河公园、石梁河公园、幸福闸公园)、开发区(包括老城区)13条道路建设规划;逐步搬迁老城区内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快行政中心建设;细化棚户区改造规划,加速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分步实施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3、综合整治老城区,全面改善城市面貌。着力搞好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紧紧围绕老城区做优做美、做大做强、提档升级,突出城市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把城市建设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与优化产业、市场布局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实现“三城同创”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及环境整治的力度,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我县城市品位有较大的提高。重点实施以西关商贸中心、文庙商城、泗州大市场、东港商城、新区商贸城为中心的商业圈;改造汴河路、泗州路、人民路、铁市街等商业步行街;完善西关蔬菜批发市场、高尤综合大市场、西二环装饰城、泗州大市场建设;完善老城区景观绿化带建设。力争建成体育馆、博物馆,启动清水湾公园、小汴河游园项目,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开发区新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

4、坚持宏观调控,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制度;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加快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力争在2013年完成所有目标。一是在“十二五”期末,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计划完成投资达到42亿元,以2010年为基数,年均增长12%-15%;二是在“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计划完成3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0万平方米。

5、合理规划布局,切实抓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统筹老城与新区的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用地。加速老城拆迁改造,重点实施道路、管网、供水、排水、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三园三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新区路网,力争启动三环路建设。

6、围绕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建筑业。“十二五”期末,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8亿元,年均递增10%。加快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速度,做强做大建筑劳务经济,同时,大力推广节约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严把图纸设计、审查、验收关。到“十二五”末,确保我县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目标。

第五篇: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质量安全自查、整改报告

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宝鸡永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现就关于落实市规划局关于冬季安全生产检查的精神,对我公司现正在施工的代家湾旧城改造8#、9#楼、吉祥园1#、2#楼、烟草公司住宅楼、双吉子移民安置4#、5#、6#、9#楼四项工程进行了质量、安全生产方面认真仔细的检查,现就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我公司现在建代家湾旧城改造8#、9#楼,建筑面积10864㎡,现主体已完成、内外墙面瓷砖均已结束、正在进行门窗安装、电线穿线、地面及屋面防水阶段。经我公司于2011年11月16日-19日对该工程进行质量、安全检查,经检查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1、发现该工程现场材料堆放凌乱、易燃易爆品未设专库、专人保管,有个别人从楼上乱丢垃圾现象,容易发生高处坠物事故;

2、部分外脚手架未挂安全网,且搭设不符合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3、部分临边防护不到位,没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公司立即责令该工地停工整改,并组织该项目部负责人员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如下:

1、现场材料进行重新分类堆放,对易燃易爆设专库且由专人保管;

2、安全通道及危险部位悬挂了醒目的警示标志;

3、脚手架不符合规范之处,部分拆除、部分按照规范要求重新搭设;

4、临边防护不到位处,加设防护栏杆;

5、组织现场工人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规,增强了工人的安全意识。

质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内外墙瓷砖局部勾缝不均匀、部分不平整、地面有起砂现象;

2、门窗安装个别缝隙过大,超过规范规定,部分不垂直平整;

3、接线盒位置个别未按规范设置,且高低不平;

4、给、排水管道有倾斜现象,预留洞口位置有偏差。

整改方案如下:

1、内外墙瓷砖局部进行重新匀缝,对不平整部位铲除,重新粘贴;

2、对安装不规范的门窗进行拆除重新安装,专职质量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固定;

3、接线盒及给排水管道不规范处进行返工处理,并由专职质量员跟踪检查。

2011年11月17日对吉祥园1#、2#楼进行检查,该工程为砖混6层,建筑面积7200㎡,工程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共177个桩,已完成146个,还剩31个桩,在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2、砂、石子未按规定堆放,混在一起且砂石含泥量大;

3、钢筋笼加工不够规范。公司对该工地进行了停工整顿通知,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整改方案如下:

1、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调整,并严格执行;

2、对砂石料场进行硬化处理,并砌砖墙进行分类堆放;

3、对钢筋班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严格规范施工。

存在的安全问题:

1、现场临时围护不规范;

2、现场材料堆放不整齐;

3、氧气、乙炔瓶工作间距小于5米;

4、施工用电混乱,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未按规定“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设置;

5、易燃易爆品没有审批制度,现场未设易燃易爆专库专管;

6、配电箱未有停机拉闸断电上锁。

整改方案如下:

1、拆除旧临时围护,按规定新做临时围护;

2、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顿。现场材料进行分类堆放;

3、氧气、乙炔瓶工作间距大于5米;

4、整理施工临时用电,严格执“三级配电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审批制度,每天进场数量以当天使用数量为准,不得在现场大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现场易燃易爆品设专库专管,单独存放,通风良好;

6、对停机的配电箱采用拉闸、断电、上锁。

2011年11月20日对烟草公司综合楼工地进行质量安全检查,该工程处主体施工阶段,经检查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1、北立面脚手架剪刀撑间距超出规范要求,小横杆数量不够,拉结杆部分拉结不牢固,西北角个别立杆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二层防护不到位;

2、现场临时用电未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配电室高度不够;

3、钢筋防护棚、搅拌机防护棚搭设不规范;

4、消防设施不齐全;

5、易燃、易爆品未设专库、专人保管。针对以上问题公司立即责令停工整改,并组织工地个班组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并落实了以下整改方案:

1、对外脚手架北立面剪刀撑进行拆除重新搭设,加设了小横杆,校正了不垂直的立杆,并加强了防护;

2、对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采用三相五线制,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

4、对防护棚进行规范搭设,加设消防设施,并设易燃易爆专库、专人管理。

经检查质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钢筋箍筋间距不均匀,主筋个别搭接长度不够;

2、混凝土局部有蜂窝、麻面,接槎处存在漏浆现象;

3、墙体个别灰缝不饱满。

整改方案:

1、对钢筋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不符合要求之处进行返工处理;

2、对混凝土水灰比进一步调整,模板进行更换,保证了混凝土接槎处的平整;

3、对墙体灰缝不饱满处进行重新填充。2011年11月19日公司对双吉子移民安置4#、5#、6#、9#楼工程进行检查,该工程未砖混6层,建筑面积10636㎡,现土建工程结束、正在进行内外墙涂料施工、门窗安装、水电安装施工。在检查中存在以下质量问题:

1、外墙粉刷个别地方存在空鼓、龟裂现象;

2、内墙瓷砖有空鼓现象,局部勾缝不匀;

3、水泥地面有局部积水现象。

整改方案如下:

1、外墙粉刷空鼓、龟裂现象进行重新处理;

2、认真检查内墙瓷砖,对内墙瓷砖空鼓进行铲除,重新粘贴;

3、对水泥地面全面检查,对积水严重的铲除重新处理。

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场混乱,现场垃圾不能及时拉运;

2、现场临时用电有乱拉、乱接现象;

3、易燃易爆品管理混乱;

4、现场围挡有损坏现象;

5、临时脚手架不规范。

整改方案如下:

1、及时清理了现场临时垃圾,做到当天清理,恢复了垃圾台,整理了施工现场;

2、拆除乱拉、乱接用电,规范临时用电;

3、易燃易爆品设专库、专人管理;

4、修复损坏临时围护;

5、规范了临时脚手架。

通过以上检查整改,公司组织各股室、项目经理及安全员学习“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对各工地外墙脚手架、深基坑支护、临时用电、建筑起重机械的验收检查“三宝”使用及“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配合齐全、到位。消防设施及器材齐全,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管理规范。

公司负责人带班到达23%,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到达80%以上,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各行其职,能经常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公司要求各项目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对一般隐患要登记造册,及时发出整改通知,落实专人跟踪检查,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放过任一事故苗头和任一隐患。要做到日常管理到位、安全检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安全监督到位,将事故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为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和谐氛围。

各施工项目未有拖欠民工工资现象。

宝鸡永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5日

关于开展全市冬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管理执法检查的通

发布日期:2011-11-08 查看次数:379 次

宝市建规发〔2011〕95号

各县(区)住建局、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市质量安全监督站:

为全面贯彻落实今年我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管理的安排部署,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做好2011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1】261号)文件要求,继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进一步加强冬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决定在全市开展2011年冬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管理执法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具体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1月7日至11月20日。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进行自查自纠。全市三级以上施工企业(含外地入宝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含外地入宝监理企业)由总公司组织对本公司在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在建工程进行自查自纠,并将自查情况整改结果列成项目台账报市规划局质量安全科和市质量安全监督站,同时报送工程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阶段:11月21日至12月4日。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各辖区在建工程、市质量安全监督站对所监管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

第三阶段:12月5日至12月18日。我局组织督查抽查,以企业为单位对全市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抽查和随机巡查,到达时间和人员另行通知。

第四阶段:12月19日至12月31日。整改、督察、处理阶段。

二、检查方式

采取听取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和检查现场的方式,检查现场采取抽查和巡查相结合的方法。

三、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的情况。

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落实2011年全市建筑市场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情况。

(二)质量控制方面

1、建设单位:在建工程项目是否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及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市场行为是否规范;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文件执行情况。

2、施工企业:总公司对各项目部质量安全控制监督检查情况;建筑施工现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情况;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情况。

4、监理企业:总公司对各项目部履行质量和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督检查情况。

5、在建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重点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质量。

6、冬季施工准备情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批及落实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物资设备配备情况等。

(三)安全生产方面

1、各方责任主题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的情况。

2、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和到位情况;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落实情况。

4、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对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查和执行落实情况,特别是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外墙脚手架、深基坑、高大模板、临时用电、建筑起重机械、“三宝”使用、“四口五临边”防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排查治理实施情况。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责任人,是否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制定安全措施及开展职工安全教育。

6、建筑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情况。

7、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建立情况、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到位情况;消防设施及器材的配备,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及储存情况;临时消防水源的设立及使用情况。

8、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落实情况。

(四)建筑市场方面

1、建设工程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情况,重点是立项审批、施工许可、招投标手续办理情况;

2、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监理企业总监及项目部人员到位情况,是否与备案时一致,是否为本单位人员且持证上岗;人员配备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现场要求;

3、检查工程承包情况,重点是有无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和无证、越级承包工程的情况;

4、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四、检查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站,各责任主体单位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检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好检查活动,做到有部署安排、有检查总结,有整改落实。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站,各责任主体单位要加大检查力度,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对事故多发的部位以及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要加大检查力度,将塔吊、施工电梯、模板支撑、基坑等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部位作为这次检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严格责任,狠抓落实。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抓落实,对重大问题、重大隐患要严格落实治理责任,在这次检查中,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四)搞好检查统计上报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统计报告工作,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按照“一般隐患、较大隐患、列入治理的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上报市质量安全监督站。对检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各地于12月5日前将有关检查情况书面上报我局(同时将电子版报bj3261248@126.com)。

(联系电话:3261248)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八日

下载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穴市城乡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武穴市城乡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 作者: | 更新时间: 2006-7-27 17:17:17 | 文章来源: ]根据省建设厅《湖北建设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武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街道城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街道城乡建设工作总结 2013年,戚家山街道城乡建设管理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区委、街道党工委关于“美好家园”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

    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市现辖三区一县,共有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市域国土面积3882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84.39万,城镇建成区面积49.92平方公里,城镇居......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横山西南新区分局2012年工作计划2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横山西南新区分局 2012年工作计划2012年,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横山西南新区分局规 划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榆林市委、市政府2011年《关于加快榆林......

    城乡建设规划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年来,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安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以“强基础、降事故、保安......

    山西省城乡建设规划制度

    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

    涞源县城乡建设规划纲要

    城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市建设将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腾飞阶段,为实现建设“京西夏都、生态涞源”,打造宜居、生态、绿色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根......

    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概要

    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城乡建设规划局村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市现辖三区一县,共有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市域国土面积3882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人口84.39......